Workflow
打新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三分钟数读IPO∣建发致新、锦华新材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26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国金证券第5小时) 上游:生产厂商。 | 申购价格 | 所属行业 | 发行市盈率 | 行业最近一个月平 均静态市盈率 | | --- | --- | --- | --- | | 7.05元 | 批发业 | 倍 | 25.73倍 | | 可比公司 | | | | | --- | --- | --- | --- | | 证券简称 | 市盈率 (倍) | 市值(亿元) | 近一月涨跌 | | 上海医药 | 11.08 | 506 | -4.07% | | --- | --- | --- | --- | | 九州通 | 9.20 | 253 | -5.65% | 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 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 (SPD)等服务。在医疗器械产业链中,公司主要承担医疗器 械的流通职能,是串联生产厂商、经销商、终端医疗机构的枢 纽,在产业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 | 主要财务数据 | | | --- | --- | --- | --- | |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营业收入 | ...
本周5只新股申购,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将登陆A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8:29
(原标题:本周5只新股申购,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将登陆A股) 据目前安排,若无变化,本周(9月15日到19日)有5只新股申购。其中深证主板1只,创业板3只,北交所1只。 9月15日启动申购的创业板新股联合动力,是汇川技术体系内运营新能源汽车电驱和电源系统的唯一主体,具备独立且完善的车规级产品研发、生 产、销售体系,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龙头企业之一。 本周5股打新 截至发稿,本周网上发行2只新股披露发行价。创业板新股联合动力发行价为12.48元/股,发行市盈率32.87倍,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 28.3倍。北交所新股锦华新材发行价为18.15元/股,发行市盈率11.95倍,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27.01倍。 创业板新股联合动力脱胎于国内工业控制领域龙头企业汇川技术,联合动力2016年在苏州开始独立运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公司充分利用长 三角完善汽车供应链、丰富的客户集群与人才资源,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产品的动力系统全产品平台能力。 根据NE时代统计,2024年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联合动力在电控、电机市场中均占据第三方供应商之首,总排名均位居第二;在驱动总成 市场和车载充电机市场 ...
IPO月度数据一览-2025090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05 17:12
根据您提供的研报内容,经过全面梳理,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理想打新收益测算模型[3][15][18] * **模型构建思路**:在“单项目打满、100%入围”的理想假设前提下,测算不同类型投资者(A类/B类)在特定时间段内(月度/季度/年度)通过参与网下新股申购所能获得的总收益[3][15][1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确定研究对象**:筛选出在测算期间内所有进行了网下发行的新股[8][18]。 2. **分类处理**:将新股按其上市板块(主板、科创板、创业板)进行分类[8][18]。 3. **计算单项目收益**:对于每只新股,根据其网下发行规模、各类投资者的获配比例、上市首日涨幅等数据,计算单个账户“打满”该新股所能获得的收益[18][20]。公式可抽象为: $$单项目收益 = 网下发行规模 \times 获配比例 \times 首日涨幅$$ 4. **汇总收益**:将测算期间内所有新股的“单项目打满”收益按投资者类型(A类/B类)和板块进行加总,得到各类账户在相应时间段内的总打新收益[16][17][18]。 * **模型评价**:该模型提供了一个在完美执行策略下的理论收益上限,用于横向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板块的新股申购收益贡献度,对打新策略的收益预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15][1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理想打新收益测算模型**(2025年8月)[16][17][18] * A类账户总收益:38.96 万元 * B类账户总收益:37.55 万元 * 主板贡献收益(A类/B类):6.42 / 6.10 万元 * 创业板贡献收益(A类/B类):32.53 / 31.44 万元 * 科创板贡献收益(A类/B类):0 / 0 万元 2. **理想打新收益测算模型**(2025年1月至8月累计)[17] * A类账户总收益:669.42 万元 * B类账户总收益:611.59 万元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发行价让价因子[3][14][20]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新股的发行价格与一个参考价值(“四数孰低值”)的差异,来衡量发行定价的保守或激进程度,发行价低于参考值越多,则让价幅度越大,预期上市后涨幅可能更高[3][14][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获取新股的发行价格($P_{issue}$)[20]。 2. 获取承销商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等材料中确定的“四数孰低值”($V_{reference}$),即剔除最高报价后网下投资者报价的中位数和平均数,以及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报价的中位数和平均数中的最低值[3][14]。 3. 计算让价幅度因子: $$让价幅度 = \frac{V_{reference} - P_{issue}}{V_{reference}} \times 100\%$$ 因子值越大,表明发行定价越保守,让利幅度越大。 2. **因子名称**:低股价因子[3][19][22] * **因子构建思路**:直接采用新股的发行绝对价格作为因子,认为发行价较低的股票更受散户投资者青睐,上市首日涨幅可能更高[3][14][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直接使用新股的发行价格(单位:元)作为因子值[20]。 3. **因子名称**:小流通盘因子[3][19][22] * **因子构建思路**:采用新股的网下发行规模或募资总额作为因子,衡量新股的流通盘大小,认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更容易在上市初期被资金推动,涨幅可能更大[3][18][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直接使用新股的网下发行规模(单位:亿元)或募资总额(单位:亿元)作为因子值,值越小代表流通盘越小[18][20]。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本研报未提供上述单个因子的分层回测表现、IC序列、多空收益等量化指标值。报告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历史统计数据来定性说明因子的有效性。)* 1. **案例佐证**(2025年8月): * **广东建科**:发行价6.56元(低股价因子)[20],发行价较“四数孰低值”让价超10%(发行价让价因子)[3][14],网下发行规模1.97亿元(小流通盘因子)[20],最终上市首日涨幅达409.80%[14][20]。 * **汉桑科技**:网下发行规模2.60亿元(小流通盘因子)[20],上市首日涨幅220.36%[14][20]。 * **天富龙**:网下发行规模2.97亿元[20],上市首日涨幅188.12%[14][20]。 2. **历史统计佐证**: * 2024年10月新股首日涨幅一度超10倍,2025年以来主板新股平均首日涨幅维持100%以上[22]。 * 2025年8月,低股价、小流通盘新股表现亮眼,带动当月上市新股平均首日涨幅达272.76%[3][14]。
上市新股受追捧 首日平均涨2.4倍
深圳商报· 2025-09-03 07:39
新股上市首日表现 - 前8个月67只新股上市首日无一破发 平均涨幅达239.67% 较去年同期135.44%显著提升 [1] - 60只新股首日涨幅超100% 40只超200% 19只超300% 7只超400% 江南新材以606.83%涨幅居首 [1] - 上市首日平均换手率达79.44% 36只换手率超80% 高换手率个股涨幅均超200% [3] 打新收益情况 - 49只新股单签盈利超1万元 "万元肉签率"达89.09% 其中18只超2万元 9只超3万元 [2] - 影石创新以单签盈利6.49万元位列榜首 弘景光电5.91万元 同宇新材5.38万元分列二三位 [2] - 矽电股份等6只新股单签盈利均超3万元 [2] 上市后股价走势 - 新股上市以来平均涨幅238.17% 部分个股持续创新高 星图测控累计涨幅超10倍 [3] - 新股发行估值相对合理 游资参与炒作导致部分个股遭爆炒 [3] - 高涨幅后估值优势减弱 建议中签者首日获利了结 [3]
港股市场“打新”赚钱效应骤升 递表数量回升至40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2:16
A股IPO市场上会情况 - 8月A股市场11家公司首发上会 创2024年2月以来月度新高 [1][2] - 9家公司过会 1家暂缓表决(泰金新能) 1家取消审核(节卡股份) [1][2] - 泰金新能合同负债从2023年末23.83亿元降至2024年末14.65亿元 电解成套装备订单金额2024年大幅下降 [2] A股IPO终止与注册进展 - 8月6家公司终止IPO 数量与7月持平 均为未上会企业 [4] - 13家已过会企业注册端进展缓慢 包括深交所主板4家/创业板3家/科创板2家/北交所3家 [1][4][5] - 8月新受理2家科创板企业:长进光子(2024年营收1.92亿元)和联讯仪器(2024年营收7.89亿元) [6] 港股IPO市场表现 - 8月40家公司递表港交所 较7月21家大幅回升 [7] - 25家A股公司首次公告拟赴港IPO 创年内月度新高 包括阳光电源/珀莱雅等 [8] - 港股6家新股上市 5家首日上涨 佳鑫国际(177.84%)/银诺医药(206.48%)/中慧生物(157.98%)包揽2025年涨幅前三 [8] 新股市场表现 - A股8月8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超1倍 广东建科收涨418.45% [3] - 2025年港股仅4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1倍 [8] - 2025年A股上市首日涨幅超1倍新股仅4家 [1]
打新市场跟踪月报:北交所IPO提速,打新市场参与度上升-20250901
光大证券· 2025-09-01 20:3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报告核心聚焦于打新市场跟踪,并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量化选股模型或阿尔法因子。报告的核心是构建了一个用于测算不同条件下打新收益的**收益测算模型**。以下是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打新收益测算模型[47]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模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账户(A类/C类投资者)参与所有新股打新的过程,来测算其理论打新收益率和打满收益[4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单账户个股打新收益**:对于单只新股,其打新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单账户个股打新收益 = min(账户规模,申购上限) * 中签率 * 收益率$$[47] - **A/B/C类投资者打满收益**:假设账户资金足以顶格申购所有新股(即“打满”)时的理论收益,计算公式为: $$打满收益 = 申购上限 * 网下中签率 * 收益率$$[47] - **参数说明**: - `账户规模`:参与打新的账户资产规模,是模型的核心输入变量之一[47][49][52] - `申购上限`:单只新股网下申购的资金上限[31][47] - `中签率`:根据投资者类别(A类/C类)采用相应的网下发行实际中签率[31][47] - `收益率`:对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以及全面注册制下的主板新股,采用`上市首日成交均价`相对于`发行价`的涨跌幅;对于非注册制下的主板新股,采用`开板当日成交均价`相对于`发行价`的涨跌幅。若统计区间内主板新股尚未开板,则使用动态12个月内主板上市个股开板实现收益率的均值作为替代[47] - **汇总计算**:将计算期内所有新股的“单账户个股打新收益”或“打满收益”进行加总,得到月度、季度或年度累计收益,并可进一步除以账户规模得到收益率[47][49][52]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A类投资者 - 5亿规模账户)**[49][52][53][54][55] - 2025年8月主板打新收益率:0.014%[49] - 2025年8月创业板打新收益率:0.066%[52] - 2025年8月科创板打新收益率:0.000%[53] - 2025年8月合计打新收益率:0.080%[54][55] - 2025年累计打新收益率:1.134%[54][55] 2. **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C类投资者 - 5亿规模账户)**[49][52][53][54][56] - 2025年8月主板打新收益率:0.013%[49] - 2025年8月创业板打新收益率:0.064%[52] - 2025年8月科创板打新收益率:0.000%[53] - 2025年8月合计打新收益率:0.077%[54][56] - 2025年累计打新收益率:1.035%[54][56] 3. **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打满收益 - A类投资者)**[49][52][53] - 2025年8月主板打满收益:6.77万元[49] - 2025年8月创业板打满收益:33.19万元[52] - 2025年8月科创板打满收益:0.00万元[53] - 2025年累计主板打满收益:248.87万元[49] - 2025年累计创业板打满收益:228.30万元[52] - 2025年累计科创板打满收益:198.43万元[53] 4. **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打满收益 - C类投资者)**[49][52][53] - 2025年8月主板打满收益:6.44万元[49] - 2025年8月创业板打满收益:32.06万元[52] - 2025年8月科创板打满收益:0.00万元[53] - 2025年累计主板打满收益:216.15万元[49] - 2025年累计创业板打满收益:205.42万元[52] - 2025年累计科创板打满收益:193.74万元[5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本报告中未涉及独立的量化因子构建) 因子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中未涉及独立的量化因子测试)
A股:新股巴兰仕上市大涨,中签股民有惊喜,但小散就别看了!
搜狐财经· 2025-08-29 08:11
新股上市表现 - 巴兰仕开盘价50元较发行价15.78元大幅高开216.9% [1] - 全天股价高位震荡呈现高开回落态势但中签者仍可获利 [1] - 北交所新股采用现金申购方式中签100股需冻结资金2-3百万元 [1] 打新资金特征 - 打新资金总冻结金额达6000-7000亿元 [1] - 场外低收益率促使资金转向股票市场寻求稳定品种 [2] - 部分打新资金分流至股票交易可支撑市场估值水位提升 [2] 市场趋势分析 - 大盘冲击3900点未果后迅速反弹展现强势韧性 [4] - 市场屡次在破位边缘呈现深V反弹反映内在力量转换 [4] - 当前市场处于犹豫迈向乐观阶段资金逢低吸筹托底指数 [6] 投资者行为模式 - 散户投资者因资金门槛限制难以参与北交所新股申购 [1] - 前期深套投资者割肉离场而聪明资金开始布局 [6] - 多数散户仍持疑虑态度为慢牛行情保留发展空间 [6]
年内新高!打新热潮回归!
证券时报· 2025-08-26 21:53
新股申购热度攀升 - 华新精科网上有效申购户数达1317.82万户 创2022年3月以来沪市主板新高 [1][2] - 深市主板悍高集团网上申购户数达1485.77万户 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3] - 创业板广东建科申购户数达1231.69万户 科创板屹唐股份申购户数达510.72万户 均处年内高位 [3] 市场回暖驱动申购规模增长 - 沪市主板申购户数从2024年9月的668.34万户增至当前近1300万户 接近翻倍 [2] - 深市主板申购户数从2024年8月的803.30万户增至1485.77万户 增幅超80% [3] - 创业板申购户数较去年最低水平增加超500万户 [3] 新股赚钱效应显著 - 创业板新股广东建科上市首日涨幅达409.80% 单签收益超1.3万元 [4] - 主板新股天富龙上市首日涨幅达188.12% 单签收益超2.2万元 [4] - 创业板新股汉桑科技上市首日涨幅达220.36% 单签收益超3.1万元 [4] 市场整体表现强劲 - 8月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超8% 深证成指涨超13% 创业板指涨超17% [5] - A股成交额于8月25日突破3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及历史第二次记录 [6] - 行情受决策层政策支持、微观流动性改善及市场热点持续推动 [6] 申购竞争加剧与中签率变化 - 华新精科网上申购中签率仅0.01% 处于年内较低水平 [5] - 有效申购股数达1095.27亿股 战略配售占比20% [2] - 网下发行占比60% 网上发行占比40% [2]
年内新高,打新热潮回归
证券时报· 2025-08-26 21:10
新股申购热度 - 华新精科网上有效申购户数达1317.82万户 创2022年3月以来沪市主板新高[1][3] - 深市主板悍高集团申购户数达1485.77万户 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5] - 创业板广东建科申购户数达1231.69万户 科创板屹唐股份申购户数达510.72万户 均处年内高位[7] 申购规模变化 - 沪市主板申购户数从668.34万户增至1317.82万户 接近翻倍增长[5] - 深市主板申购户数从803.30万户增至1485.77万户 增幅超80%[7] - 创业板申购户数较去年最低水平增加超500万户[7] 新股收益表现 - 广东建科上市首日涨幅409.80% 单签收益超1.3万元[9] - 天富龙上市首日涨幅188.12% 单签收益超2.2万元[9] - 汉桑科技上市首日涨幅220.36% 单签收益超3.1万元[9] 市场环境支撑 - 上证指数8月累计上涨超8% 深证成指涨超13% 创业板指涨超17%[10] - A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及历史第二次[13] - 微观流动性持续改善 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资金流入股市[13] 中签率变化 - 华新精科网上申购中签率仅0.01% 处于年内较低水平[11] - 投资者数量增加导致新股中签率下降[1]
“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二百二十七:新股艾芬达本周询价
华安证券· 2025-08-25 18:46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网下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假设参与所有新股网下申购、以特定价格卖出,来测算不同规模账户在不同市场板块下的理论打新收益率[11][36][3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假设条件:所有主板、科创板、创业板股票都打中;上市首日以市场均价卖出;忽略锁定期卖出限制;科创板和创业板报价全部入围;资金配置一半沪市一半深市且股票满仓;90%资金使用效率[11][36][37] 2. 计算单只股票满中数量:$$类满中数量 = 可申购上限额度 \times 网下类平均中签率$$[33] 3. 计算单只股票满中收益:$$满中收益 = (首次开板价 - 首发价格) \times 满中数量$$[36] 4. 计算账户打新收益率:将指定时间段内所有新股的网下打新收益相加,除以账户规模,得到打新收益率[41][45] 2. 模型名称:滚动打新市场表现跟踪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滚动跟踪近期新股的表现来监控打新市场情况[2][16][1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近期20只新股作为样本[2][16][19] 2. 计算科创板个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和创业板个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16] 3. 统计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包括科创板A类/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创业板A类/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主板A类/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2][19][2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网下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 A类2亿规模账户2025年初至2025/8/22打新收益率:2.07%[11] - B类2亿规模账户2025年初至2025/8/22打新收益率:1.87%[11] - A类10亿规模账户2025年初至2025/8/22打新收益率:0.65%[11] - B类10亿规模账户2025年初至2025/8/22打新收益率:0.59%[11] - A类2亿规模账户2024年至今打新收益率:5.80%[41] - B类2亿规模账户2024年至今打新收益率:4.79%[45] 2. 滚动打新市场表现跟踪模型 - 科创板个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18.45%[2][16] - 创业板个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22.39%[2][16] - 科创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3062左右[2][19] - 科创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1602左右[2][19] - 创业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3664左右[2][19] - 创业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2086左右[2][19] - 主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3866左右[2][23] - 主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2290左右[2][2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上市首日涨幅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新股上市首日价格相对于发行价的涨幅,反映新股上市初期的市场表现[2][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上市首日涨幅 = \frac{上市首日均价 - 发行价格}{发行价格} \times 100\%$$[2][16] 2. 因子名称:有效报价账户数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统计各类账户有效报价数量,反映打新市场的参与热度和竞争程度[2][19][2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直接统计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的新股A类和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取中位数作为因子值[2][19][2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上市首日涨幅因子 - 科创板近期20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18.45%[2][16] - 创业板近期20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22.39%[2][16] 2. 有效报价账户数量因子 - 科创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3062左右[2][19] - 科创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1602左右[2][19] - 创业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3664左右[2][19] - 创业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2086左右[2][19] - 主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3866左右[2][23] - 主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2290左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