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CRM智能体“来客”
icon
搜索文档
科学管理、技术提效深入“毛细血管”,贝壳开启加速跑模式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18:21
总交易额8787亿、净收入260亿、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近日,贝壳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多项稳 健的财务数据,显示出其在房地产调整期,仍具增长韧性。 稳健增长,是贝壳不变的业绩趋势,但与行业共生多年,贝壳已将持续变革刻入基因。过去,贝壳通过 ACN、真房源等模式,解决了行业交易安全问题;如今,随着房地产行业步入存量时代,贝壳正通过 AI赋能、效率破局,再次涌入浪潮的前列。 二季度,贝壳围绕居住服务进行了多重升维,如通过科学管理和AI技术等能力,助力存量房和新房业 务取得超出市场的表现;在产品端,家装业务提升产品力和交付力,租赁业务打磨差异化的产品。非房 产交易服务业务的净收入占比达41%。 "在房地产行业发展新形势下,消费者需求正发生巨大转变,平台也将在人店网络实现规模增长的基础 上,走向效率驱动发展的新阶段。"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AI技术的突 破,将为生产力提升带来巨大机遇。 技术重塑贝壳 2025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利好政策频出,"止跌回稳"的趋势不断巩固。不过,经历二十余年高速发展 后,业内普遍认为,地产已触及规模增长的天花板,"存量时代"已然到来。 一系列变 ...
科学管理、技术提效深入“毛细血管”,贝壳开启加速跑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8-29 17:37
总交易额 8787亿、净收入260亿、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近日,贝壳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 多项稳健的财务数据,显示出其在房地产调整期,仍具增长韧性。 稳健增长,是贝壳不变的业绩趋势,但与行业共生多年,贝壳已将持续变革刻入基因。过去,贝壳通 过 ACN、真房源等模式,解决了行业交易安全问题;如今,随着房地产行业步入存量时代,贝壳正 通过AI赋能、效率破局,再次涌入浪潮的前列。 二季度,贝壳围绕居住服务进行了多重升维,如通过科学管理和 AI技术等能力,助力存量房和新房 业务取得超出市场的表现;在产品端,家装业务提升产品力和交付力,租赁业务打磨差异化的产品。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的净收入占比达41%。 "在房地产行业发展新形势下,消费者需求正发生巨大转变,平台也将在人店网络实现规模增长的基 础上,走向效率驱动发展的新阶段。"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AI技术的 突破,将为生产力提升带来巨大机遇。 技术重塑贝壳 2025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利好政策频出,"止跌回稳"的趋势不断巩固。不过,经历二十余年高速发 展后,业内普遍认为,地产已触及规模增长的天花板,"存量时代"已然到来。 一 ...
贝壳付出了一点成本,赢下“好居住”
36氪· 2025-08-29 17:28
曾经有一位业内大佬感慨:平时几十块钱吃一顿饭、十几块钱点一个外卖,都能在平台上看到关于这家 店、饭菜口味、服务水平的详细评价,可以当作是否下单的参考,但已经2025年了,买一套几十万、上 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子,我们还无法找到一个可信、靠谱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估。 2025年,被业内人士称为"好房子元年"。"好房子"概念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房产产品升级全面提 速,消费者进入了从"买房子"到"选房子"的新阶段。 在新时期,房地产开发和服务企业的生存土壤发生变化,企业也走到了"变则生""等则死"的二次创业进 程中。 这个时期,对于消费者,"好"和性价比的吸引力远大于"及时拥有",信任感变得更加重要。对于企业, 规模依旧对平滑业绩曲线、降低资金成本有效,但规模化效益的边际收益在下降,好产品、好服务和运 营效率的重要性提升。 总体而言,在市场转变期内,企业的成本会上升。但成本升高、利润下降的原因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主 要因素:一是被旧模式、旧库存拖累,这是企业的"历史成本";另一种是为了赢得消费者信任而付出的 市场成本,它其实是一种"未来投资"。 如果要找一个分析样本,贝壳找房是一个必选项。在地产行业内,贝壳找房一直是一 ...
贝壳(BEKE):2Q收入基本符合预期,部分家装门店整合
华泰证券· 2025-08-27 15: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5.21美元(前值22.15美元)[1][4][6] 核心观点 - 2Q25营收260亿元,同比增长11%,基本符合预期(VA一致预期262亿元)[1] - 经调整净利润18亿元,高于预期3.5%,主因投资收益与外汇损失减少[1] - 家装业务效率提升,部分区域门店整合为小型精品店,北京1H25经营利润率较1H23提升6pct至11%[2] - AI工具显著赋能人效:AI CRM覆盖33.5万经纪人,北京、上海渗透率75%,西安带看量提升20%;AI设计工具使设计师月均单量从0.8单增至1.2单[3] - 回购额度从30亿美元提升至50亿美元(已完成21.8亿美元),对应市值占比约22%[4][7] - 政策托底背景下,4Q或迎市场复苏催化,长期经营利润率有望从6%提升至7%[1][4] 分业务表现 存量房业务 - 2Q收入同比下降8%,GTV同比增长2%但货币化率下滑(三方交易占比提升)[1][3] - 上海链家新制度要求资深经纪人转向房源端,强化核心房源掌控[3] 新房业务 - 2Q收入同比增长9%,GTV同比增长9%但低于预期3%[1][3] - "千机""千智"系统提升房源匹配效率[3] 家装家居业务 - 2Q收入同比增长13%,主因单量提升和客单价上涨[2] - 模块化产品方案发布,硬装、收纳等七大产品可组合选择[2] - 集采规模效应显现,2H有望贡献增量利润[1] 租赁及新兴业务 - 2Q收入同比增长78%,租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8%[1] - 公司计划以AI承接80%标准化工作[3]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2.4%/2.1%/2%,主因房地产复苏偏缓[4][27] - 下调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14%/3.9%/3.5%至60.4/82/98.2亿元,主因固定成本较高[4][27] - 估值基础从2025年切换至2026年,对应26倍PE(全球可比公司均值24.1倍)[4][3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北京、上海购房新政优化限购及公积金政策,五环外/外环外不限购(北京五环外新房成交占比82%,上海外环外新房成交占比60%)[14] - 深圳市场有望跟进政策优化,一线城市新政加速市场"止跌回稳"[14] - 2Q以来地产量价边际走弱:4-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2.1%/-3.3%/-5.5%/-7.8%,70城新房价格环比连续下滑[15][16] 战略规划 - 贝好家明确轻资产方向,新增投资不超过10亿元,未来不再涉足自操盘业务[12] - 正制定三年战略规划,聚焦经纪渠道去化价值提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