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服务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润消费 引擎升级促增长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3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释放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活力的信号 [1] - 政策包含6个方面19项重点举措,旨在构建金融支持消费的长效机制 [1] - 2025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显示消费市场韧性强 [1] 消费领域与金融支持方向 - 政策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三大领域,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融资工具支持 [2] - 服务消费领域(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获创新融资模式、延长贷款期限等支持 [2] - 耐用消费品融资、绿色家电替换消费、以旧换新信贷工具被重点提及,培育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新增长极 [2]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落地执行 - 需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对新兴消费产业链的金融理解力,建立专门风控机制 [3] - 推动"数据信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融合模式,依托金融科技实现场景化金融服务 [3] - 信用消费体系建设需普惠发展个人信用贷款、消费分期等,支撑中低收入群体消费 [3] 政策协同与保障机制 - 需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部门间职责划分、数据共享、资源整合 [3] - 探索分类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位 [3] - 政策落地后消费有望从"恢复型"转向"持续性",成为稳增长支柱 [4]
晶采观察|服务消费迎新利好 释放哪些重要信息?
央广网· 2025-06-28 21:23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19条重点举措,明确金融促消费的"路线图" [2] - 政策涵盖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 [2]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 - 政策特别强调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重点丰富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 [3] - 养老领域推出"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执行至2027年末 [2] - 支持养老机构改善居住环境、引进先进医疗护理设备,带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3] 创新融资模式 - 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3] - 积极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业务,促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 [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前5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速领先商品零售额 [4] - 暑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4] 支付便利化建设 - 支持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建设 [4] - 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 [4] 服务消费发展空间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4] - 需要金融部门等多部门持续发力,夯实产业支撑,满足民生需要 [4]
“金”举措精准滴灌 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证券日报· 2025-06-26 00:21
政策支持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领域 [1] - 通过信贷、债券、股权融资等"组合拳"为消费增长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现"精准滴灌"策略 [1] - 在服务消费领域创新融资模式,包括延长贷款期限、开展应收账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 [1] 消费市场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4月加快1.3个百分点,创2024年单月新高 [2] - 增长动力来自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与"618"促销活动提前的双重刺激 [2] 发展潜力与挑战 - 消费市场仍存在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意愿不强的问题,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 - 金融机构需完善服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从供需两端强化金融服务 [2] 政策预期效果 - 多部门协同发力将有效支撑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3] - 金融赋能消费有望形成"消费拉动增长"的良性循环 [2]
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方向重点—— 加大金融支持提振消费力度
经济日报· 2025-06-25 06:07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从供需两端强化服务以释放消费潜能 [1] - 政策将消费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推动经济从生产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 [1]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外需支撑作用减弱,内需主导的增长模式加速形成 [1] 金融支持消费的三大重点领域 - **商品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耐用品消费,去年商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相当 [2] - **服务消费**:发展空间较大,去年居民服务消费占GDP比重18%(发达国家约40%),央行设立5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 [2][3] - **新型消费**: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渠道,支持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 [3] 具体政策措施 - **商品消费**: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强化外贸企业拓内销的金融支持,完善内贸险服务 [2] - **服务消费**: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创新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融资模式 [3] - **新型消费**: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定制化金融产品,为消费者减费让利 [3] 市场机遇与实施路径 - 消费金融面临结构性机遇,市场规模扩张与格局优化并存,金融机构需差异化竞争 [4] - 央行将加快政策落地,监测金融机构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4]
央行等六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快讯· 2025-06-24 17:15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 重点支持服务消费领域的信贷投放和融资模式创新 [1] - 政策导向为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 针对不同消费场景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 [1] - 重点领域包括文化旅游 体育 娱乐 教育培训 居住服务等改善型消费 以及批发零售 餐饮住宿 家政服务 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消费 [1] 信贷支持措施 - 增加对批发零售 餐饮住宿 家政服务 养老托育等基础服务领域的信贷投放 [1] - 重点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 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级和业态融合 [1] - 对文化旅游 体育 娱乐 教育培训 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1] 融资模式创新 -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产业周期延长贷款期限 [1] - 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1] - 通过场景化金融产品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 [1]
从“管高价”到“管低价”:如何提振核心
东吴证券· 2025-06-12 17:16
核心观点 - 提振核心CPI可促进经济供需健康,服务消费补贴或额外提升核心CPI约0.3个点,带动其增速回升[1][8] CPI调控思路 - 今年两会将CPI增长目标从3%调至2%,调控思路从“管高价”转向“管低价”[1][7] CPI与核心CPI走势 - 今年2 - 5月CPI同比增速均值为 - 0.25%,食品贡献 - 0.24个点,能源贡献 - 0.29个点,核心CPI贡献 + 0.28个点[1][8] 核心CPI趋势变化 - 2021年上半年核心CPI偏高,2024年下半年偏低,2022 - 2024年和今年回归稳态,稳态或在0.5 - 0.7附近,促消费政策或提升稳态水平[1][12] 核心商品价格 - 供给端产能压力大,“以旧换新”补贴涨价效应超降价效应,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增速在2025年3月从 - 3.3%升至 - 0.3%,交通工具价格同比增速从2024年7月的 - 5.6%回升至 - 3.8%[14][15][19] 居住服务价格 - 2022年以来居住服务价格下行拖累核心CPI约0.4个点,本轮市场修复中房租更有韧性,未来房租或稳定在0附近[1][21][34] 其他服务价格 - 服务消费存在“供给扩大 - 价格上升”逻辑,价格与全社会工资变化密切相关,教育、医疗、旅游服务对整体价格影响大[39][42][47] 下半年核心CPI趋势 - 预计核心商品价格先高后小幅回落,居住服务价格在0附近波动,其他服务价格有上升空间,下半年核心CPI同比增速将回升,9 - 10月触及1.0%左右后或小幅回落,在0.6% - 1.0%区间[1][55] 提振核心CPI策略 - 服务消费补贴政策可提升核心CPI约0.3个点,对冲居住服务价格下降大部分拖累,其他服务占核心CPI约35%[1][55][56] 风险提示 - 价格权重测算有误差,房地产超预期下行或使居住服务价格下跌,宏观政策变化影响价格形势[1][67]
贝壳“智”变:科技驱动,AI提效
钛媒体APP· 2025-05-19 16:4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总交易额(GTV)达8437亿元同比增长34% 净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42.4% 净利润8.5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3.93亿元 [2] - 存量房业务GTV达5803亿元同比增长28.1% 净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20% 新房业务GTV达2322亿元同比增长53% 净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64.2% [3]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比达35.9%同比增长46.2% 其中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2.3% 贡献利润率创历史新高32.6%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5] 科技驱动战略 - "一体三翼"战略覆盖居住全链条(房产交易为"一体" 整装/租赁/贝好家为"三翼") 满足从"买到房"到"住得好"需求转变 [4] - 累计研发支出超120亿元 2025Q1研发支出5.84亿元同比增长24.9% 将持续加大AI应用投入 [15] - 构建居住领域语言大模型ChatHome和图像大模型Dreamhome 支持AI找房助手"布丁"等10城测试应用 [12] AI应用落地成效 - 经纪人助手"来客"覆盖20万经纪人 维护客户超250万 商机转委托率提升30%+ 转成交率提升10%+ 有效使用者成交率高3倍 [9] - AI房源维护助手试点11万经纪人 服务40万业主 使用房源转成交率是非助手房源的4倍 [9] - 家装AI提案缩短武汉客户签约周期从10天至6天 智慧工地系统提升北京验收准确率2个百分点 [14] - 租赁AI助手"小惠"13城测试 线上智能解决率达25% [15] 行业数字化基建 - "楼盘字典"数据库整合GPS/无人机/AI图像识别技术 累计解决虚假房源问题 [4] - ACN经纪人合作网络实现行业资源共享 VR看房成为行业标配 [4] - 贝好家C2M模式通过大数据预测客户偏好 重构传统地产开发逻辑 [15] 市场环境变化 - 2025Q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3% 住宅面积同比降2% 但二手房市场结构性复苏 [3] - 行业从"资本驱动"转向"客户驱动" 购房者更关注服务者专业度与居住体验 [6]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好房子"概念 强调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发展方向 [12]
贝壳入港股通,南向资金重构“新居住”估值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0 22:50
南向资金扫货潮 - 2024年南向港股通资金全年净买入8079亿港元,同比大涨136%,创互联互通新纪录 [4] - 2025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净买入已超3000亿港元,投资方向从高息股转向TMT等科技成长板块 [4][7] - 南向资金对港股通标的持股比例从2024年底的15.83%增至2025年3月的16.45%,流动性提升显著 [7] 港股通名单调整 - 3月10日深交所调整港股通名单,调入贝壳、讯飞医疗科技等27只个股,调出奈雪的茶、SOHO中国等28只个股 [1] - 贝壳满足日均流通市值1823亿港元、总成交额241亿港元的入通条件,印证其商业模式可行性 [10] - 历史数据显示快手入通后5日股价涨26.17%,美团入通后股价从90港元飙升至460港元 [7] 贝壳的差异化优势 - 定位为科技驱动的新居住服务平台,2024年Q3实现交易额7368亿元(同比+12.5%),净利润11.68亿元 [15] - 现金及等价物达595亿元,短期借款仅3.07亿元,现金流健康度远超传统地产公司 [16][17] - 通过AI大模型实现家装设计自动化,Home SaaS系统迭代至2.5版本,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 [18] 科技赋能居住服务 - 贝好家事业线定位数据驱动型开发平台,北京长安华曦府项目开盘2.5小时售罄,销售额16亿元 [18][21] - 租赁业务运用AI算法优化定价和库存管理,人效和资产周转效率显著提升 [19] - 楼盘字典数据库和ACN协作网络积累10年数据资产,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25] 战略与资本运作 - "一体三翼"战略中存量房业务占比60%,家装等新业务2024年Q3收入86.4亿元(同比+54%) [30] - 2024年斥资7.16亿美元回购股票,占已发行股本3.89%,近两年累计分红6亿美元 [31] - ESG评级上调至"A"级,2月股价从45港元涨至65港元,入通后或带来超200亿增量资金 [8][7] 行业趋势重构 - 南向资金对传统地产股持股比例下降,贝壳作为科技属性标的逆势纳入港股通 [12][13] - 政策端"以旧换新"等利好推动家装、租赁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26] - 贝壳模式重塑地产股估值体系,类比电商界淘宝、出行界滴滴的行业定价权效应 [24][25]
贝壳(02423) - 自愿性公告 MSCI ESG评级上调至A级
2025-02-28 21:15
ESG评级 - 贝壳控股MSCI ESG评级从「BBB」上调至「A」[2][3] - 公司连续两年获MSCI ESG评级提升[3] ESG得分 - 公司在MSCI ESG社会类别中获7.2分,优于全球行业平均4.3分[3] - 公司在ESG环境类别得分较前一年显著提升1.8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