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ARVYKTI(西达基奥仑赛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创新药继续飙涨,港股创新药ETF、恒生医疗ETF、恒生生物科技ETF上涨
格隆汇· 2025-06-06 15:52
港股创新药上涨,石药集团拉升涨超13%,乐普生物-b涨9%,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5%,带动港股医药 ETF上涨。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万家港股创新药ETF基金、银华港股创新药ETF涨超 2%;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ETF、富国恒生医疗ETF、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银华港股通医药ETF、博 时恒生医疗ETF、平安港股医药ETF、鹏华恒生生物科技ETF、易方达港股通医药ETF涨超1.5%。 消息面上,6月5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集团开发的腺苷钴胺胶囊(0.5mg)("该产品")已获得中国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批件,并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 | 港股创新药ETF涨幅- | | | | --- | --- | --- | --- | | 证券代码 | 11 字间称 | 当日涨跌%。 | 基金管理人 | | 513120.SH | 港股创新药ETF | 2.27 | 广发基金 | | 159570.SZ | 港股通创新药ETF | 2.25 | 汇添富基金 | | 520700.SH |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 | 2.15 | 万家基金 | | 159567.SZ ...
创下自2021年5月以来股价新低,竞品来袭挑战传奇生物(LEGN.US)估值逻辑?
智通财经网· 2025-05-17 21:38
股价表现 - 传奇生物股价从2023年8月高点58.90美元跌至2024年4月低点29.40美元,跌幅达50% [1] - 2024年4月15日CARVYKTI销售数据超预期推动股价单日上涨5.08%,4月累计上涨3.01% [1] - 2024年5月14日股价单日大跌10.55%,次日触及27.43美元创2021年5月以来新低 [1][7] 核心产品CARVYKTI表现 - 2025Q1全球销售额达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5%,环比增长10.5%,超市场预期3.24亿美元 [1] - 2024年全年销售额9.63亿美元,同比增长92.7%,接近"重磅药物"标准 [8] - 美国市场2025Q1收入3.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8] - 已在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多地上市,2024年4月美欧获批二线疗法适应症 [8] - 市场预计2025年销售额有望达20亿美元 [8] 产能扩张计划 - 与诺华达成商业化生产合作,2025Q1已启动生产 [9] - 投资1.5亿美元扩建比利时工厂,预计2024年底获商业供应批准 [9] - 预计2025年底年产能达10000剂,2027年底达20000剂 [9] - 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 [9] 竞争格局变化 - 吉利德旗下anito-cel在II期试验中显示ORR达97%,CR/sCR达68%,12个月OS数据优于CARVYKTI [4][5] - anito-cel在安全性方面表现突出,未显示延迟神经毒性 [4] - 市场担忧anito-cel可能影响CARVYKTI未来定价权和市场份额 [7] - 竞品需3-5年数据验证,但已对传奇生物估值逻辑形成冲击 [7][11] 研发管线现状 - 现有11款在研产品覆盖CAR-T、NK、γδT细胞疗法等多个技术平台 [11] - 研发管线涉及GPRC5D、CLAUDIN 18.2、DLL3等创新靶点 [11] - 所有在研产品均处于1期或临床前阶段,短期内无新商业化产品 [11]
跨国药企2025年Q1财报:专利悬崖下的创新突围与全球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8:0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韩利明 上海报道 受益于密集出台的医药政策和改革措施,短短十年间,中国创新药研发突飞猛进,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 本,取得了让全球制药行业侧目的成绩。 现阶段,在国内药价下行、融资通道不畅、国际市场地缘政治风险增大等背景下,我国药企正在重新思 考战略、调整产品组合、积极探索创新营销模式、开拓国际化业务以展望下一个十年。在此期间,跨国 药企已成为中国医药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不过,在当下,跨国药企已经逐渐走出了"黄金十 年"的辉煌期,急需寻找新增长点。 具体来说,在成熟的药品组合中,抗凝血药物Eliquis(阿哌沙班)带来了35.7亿美元的收入,与上一年 相比下降了4%,这一下降主要归因于美国市场销量的减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Revlimid(来那 度胺)收入9.4亿美元,同比下降44%,主要受仿制药持续竞争压力影响。 对此,百时美施贵宝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Boerner博士表示:"将会通过优化运营和加速 管线开发,公司正转型为更敏捷的创新企业。"BMS强调,未来将通过内部研发与外部合作(如近期对 Karuna和RayzeBio的收购)强化肿瘤学、免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