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laude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丨IBM涨4%创新高 引入Anthropic旗下Claude模型
格隆汇· 2025-10-07 22:44
IBM(IBM.US)盘中涨4%,报300.79美元创历史新高。消息上,IBM Corp宣布与Anthropic达成深度合作,将后者大型语言模型Claude系列集成至精选内部及 外部开发工具与企业产品中,旨在为IBM客户提升生产力。此外,IBM计划通过即将推出的watsonx Assistant for Z将功能扩展至大型机,专用Z代理将通过理 解对话上下文与自动化流程,在保障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推动系统管理从被动故障排除向主动模式转型。 ...
IBM(IBM.US)联手AI新锐Anthropic,将Claude模型融入内部工具及对外产品线
智通财经网· 2025-10-07 20:34
智通财经APP获悉,IBM(IBM.US)宣布与Anthropic达成深度合作,将后者大型语言模型Claude系列集成 至精选内部及外部开发工具与企业产品中,旨在为IBM客户提升生产力。 在同期举行的TechXchange 2025年度盛会上,IBM还披露了软件与基础设施领域的多项进展:从Agentic Orchestration到基础设施自动化,新推出的功能可支撑开发人员、业务线及基础设施的生产力提升。 其中,watsonx Orchestrate显著增强了Agentic OrchestrationCore在IBM代理AI框架中的性能,提供来自 IBM及合作伙伴的500余种工具与可定制领域代理,支持跨环境可扩展部署,内置AgentOps实现代理可 观察性与治理。 此外,IBM计划通过即将推出的watsonx Assistant for Z将功能扩展至大型机,专用Z代理将通过理解对 话上下文与自动化流程,在保障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推动系统管理从被动故障排除向主动模式转型。 截至发稿,IBM盘前股价上涨4.47%,报302.39美元。 此次合作首站落地于IBM新推出的AI-first集成开发环境(IDE)——该工具 ...
AI股上涨的“永动机”,还能继续吗?
虎嗅· 2025-09-30 20:01
AI热潮下的市场表现与市值增长 - 自ChatGPT发布以来,美国科技股七巨头市值增长约14万亿美元[1] - 中国科技公司如阿里、百度等股价也大幅上涨[1] - 英伟达市值达到4.42万亿美元,成为AI热潮最大赢家[4] 英伟达与OpenAI的战略合作 - 双方于9月22日宣布合作意向,共同部署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8] - 英伟达成为OpenAI首选战略计算和网络合作伙伴,共同优化技术路线图[8] - 合作内容包括为OpenAI下一代AI基础架构部署至少10吉瓦英伟达系统,相当于400-500万块GPU算力[13] - 英伟达将按照每吉瓦100亿美元节奏投资OpenAI,至多1000亿美元,换取部分股权[14] AI基础设施投资预测与行业前景 - 英伟达CEO预测全球每年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将达到5万亿美元[2] - 未来全球GDP中55%-65%基于人工智能创造,50万亿美元经济产出将受AI基建增强[3] - OpenAI推出5000亿美元规模的"星际之门"计划,旨在打造普惠算力基础设施[8] - 贝恩公司测算2030年全球AI公司需要2万亿美元年收入支持计算能力需求[29] 商业模式争议与财务风险 - OpenAI、英伟达、甲骨文形成"ONO"三角联盟,被质疑为循环交易与循环营收[17] - OpenAI仍处亏损状态,2025年预计亏损50亿美元,2026年扩大到140亿美元,最乐观预测2029年才能盈利[25] - ChatGPT用户超7亿但付费用户不到3%,显示用户依赖性不高[28] - AI行业面临8000亿美元收入缺口,商业模式尚未有效建立[29]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 - AI产业链形成基础设施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共同推动格局[3] - 模型层有谷歌Gemini、OpenAI GPT系列、Anthropic Claude系列等竞争产品[3] - 应用层出现Abridge、Hippocratic AI、Perplexity、Pika等垂直领域产品[3] - 英伟达通过近50笔AI领域风险投资锁定未来需求,确保客户持续采购其芯片[10] 战略布局与未来展望 - 英伟达年度自由现金流607.24亿美元,较一年前增长60%,为主动出击提供资金支持[11] - 英伟达以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突破PCIe总线带宽瓶颈[11] - 行业领导者认为AI竞赛已成为"新曼哈顿计划",是国运之争[35] - 科技巨头将AI视为生死之战,即使存在泡沫也要继续投入[32]
Grok: xAI引领Agent加速落地: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华创证券· 2025-09-23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3] 报告核心观点 - Grok系列模型由xAI公司开发 通过快速迭代实现多模态与智能体能力突破 最新版本Grok-4在学术测试和多场景应用中建立技术壁垒 [6][8][29] - 海外大模型(OpenAI GPT-5、Google Gemini 2.5 Pro、Anthropic Claude 4)与国产模型(Kimi K2、DeepSeek-V3.1、阿里Qwen3)形成多极竞争格局 国产模型以成本效率优势(如Kimi K2输入成本仅为GPT-4.1的1/3)实现性能追平 [6][8][73] - AI Agent商业化落地加速 推动企业级服务与行业场景应用需求增长 涵盖办公、编程、金融、教育、医疗等细分领域 [6][8][83] 模型技术迭代与性能 Grok系列演进 - Grok-1(2024年3月):开源MoE架构 3140亿参数 在HumanEval编码测试达63.2% MMLU任务达73% 优于ChatGPT-3.5 [13][14][15] - Grok-1.5V(2024年4月):新增图像理解功能 在Mathvista测试准确率52.8% TextVQA达78.1% [17][18] - Grok-2(2024年8月):整合实时检索与图像生成 在MATH测试追平GPT-4o DocVQA测试领先同期模型 [19][21] - Grok-3(2025年2月):参数规模2.7万亿 引入Think分步推理和DeepSearch联网检索 在AIME、GPQA测试超越GPT-4o等旗舰模型 [20][24][25] - Grok-4(2025年7月):上下文窗口256K tokens 计算资源投入较Grok-2增加100倍 在HLE测试以44.4%准确率刷新纪录 在AIME、SAT、GRE测试超越GPT-4o等模型 [29][30][35] 海外大模型进展 - OpenAI GPT-5: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达74.9% Aider Polyglot测试达88% [59][61] - Anthropic Claude 4: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Claude Sonnet 4达80.2% Claude Opus 4达79.4% 超越GPT-4.1和Gemini 2.5 Pro [64][66] - Google Gemini 2.5 Pro:在LiveCodeBench测试达74.2% Aider Polyglot达82.2% 多模态与推理能力领先 [68][71] 国产模型突破 - Kimi K2:在SWE-bench Multilingual和Tau2测试接近Claude 4 输入成本仅为GPT-4.1的1/3 [73][77] - DeepSeek-V3.1:通过Post-Training优化增强Agent能力 工具调用效率提升 [6][74][76] - 阿里Qwen3 Coder:编码基准测试媲美Claude Sonnet 4 中文语义任务保持优势 [79][80] 算力与生态布局 - xAI计划五年内实现5000万块H100等效算力规模 支撑Grok系列迭代 [30][50][53] - 国产模型累计备案服务439款 登记应用233款 商业化进程加速 [6][73] 投资应用方向 企业级服务 - 办公:金山办公、合合信息、福昕软件、三六零 [6][84] - 编程:卓易信息、普元信息 [6][84] - ERP:金蝶国际、用友网络 [6][84] - 多模态:万兴科技、美图公司、虹软科技、当虹科技 [6][84] 行业场景 - 金融:大智慧、同花顺、恒生电子、京北方、宇信科技 [6][84] - 教育:科大讯飞、视源股份、新开普、佳发教育 [6][84] - 医疗:阿里健康、卫宁健康、讯飞医疗科技 [6][84] - 工业:华大九天、中控技术、中望软件、索辰科技 [6][84] [6][8][83][84]
七年后,才发现误会了老实人李彦宏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34
Anthropic隐私政策变动 - 估值超过1800亿美金的AI公司Anthropic宣布禁止中国公司控制的实体及其海外分支机构使用Claude系列AI服务[2] - 公司修改用户隐私政策,从9月28日起个人用户与AI的对话、编码等互动数据将被默认授权用于模型训练,除非用户手动点击"不同意"[2] - 选择"同意"的用户数据保留5年,选择"不同意"的数据保留30天,此政策涵盖Claude所有免费和付费的个人用户[2] - 企业客户、政府机构客户、学术机构客户以及通过谷歌、亚马逊等API接口调用的商业用户不受此政策变动影响[2] AI行业数据使用标准 - OpenAI在2023年确立行业主流态度:付费或明确拒绝的用户数据不用于训练,低付费和免费用户若不主动拒绝则默认数据可用于训练[5] - Anthropic原本是行业异类,旧政策明确规定默认不使用用户数据训练模型,近期调低隐私标准与主流厂商看齐[6] - 中国2024年2月颁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规定使用用户输入信息作语料时需有使用者授权记录[8] - 中国法规要求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关闭数据用于训练的方式,从主界面到达选项不超过4次点击[9] 国产大模型合规现状 - 国产大模型基本在用户协议的隐私政策部分完成授权合规,要求用户授权使用数据[9] - 豆包、通义千问在App客户端界面提供语音信息的便捷关闭功能,但不涵盖非语音输入数据[10] - 腾讯元宝和DeepSeek在"用户设置-数据管理-优化体验"中提供用户对话内容的完全授权撤回功能[10] - 多数国产大模型撤回授权需通过联系客服或发送邮件,不符合法规要求的"不超过4步点击"便捷标准[9] 数据安全与泄露事件 - 2025年夏季发生多起用户隐私泄露事故,包括恋爱辅助AI应用"撩骚AI"16万张用户聊天截图被公开[14] - OpenAI因产品设计失误导致逾7万用户对话记录出现在谷歌搜索结果中[14] - xAI旗下Grok因类似设计失误泄露超37万条用户对话记录,包含敏感个人隐私和危险操作内容[15] - 泄露内容包含生成恐怖袭击图像、破解加密钱包、编写恶意软件等危险信息,甚至出现"暗杀马斯克的详细计划"[15] 训练数据质量挑战 - 公开网页爬虫遭遇抵制,部分网站因AI厂商密集爬取导致服务器崩溃关站[17] - 联合研究发现GPT中文训练数据集超23%词元被非法广告污染,GPT-4o对日本成人片女星姓名的熟悉度是中文问候语"你好"的2.6倍[18] - 中国国产大模型的中文语料污染程度显著低于海外大模型,GPT-4o被污染数为773,而千问系列为48、GLM4为19、Deepseek为17、MiniCPM为6[20] - 中文语料污染主要来自非法网站在正常网页内容中插入的成人和赌博广告[18] 真人数据的重要性 - 2023年6月研究提出用AI合成数据训练会导致"模型崩溃"现象,AI会越学越错[22] - 《自然》杂志2024年7月封面论文证实,使用上代AI生成数据训练会使模型逐步丧失对真实数据分布的认识,9次迭代后模型完全崩溃[22] - Meta公司研究发现即使合成数据只占训练集的1%,仍可能导致模型崩溃[24] - 真人创造的数据被比喻为"洁净的空气与饮水",是生成式AI必须依赖的维生补给[24]
OpenAI盯上苹果开发者生态,吞了家AI编程公司
36氪· 2025-09-04 16:59
收购事件概述 - OpenAI宣布收购AI编程初创公司Alex 该公司专注于为iOS开发者打造AI辅助工具 产品是苹果Xcode量身定制版Cursor 将智能助手直接集成到Xcode开发环境中[1] - Alex创始人Daniel Edrisian宣布团队将于10月1日起加入OpenAI Codex团队 现有用户可继续使用服务 但停止新用户下载[8][9] - 此次收购被业界视为OpenAI在编程领域与Anthropic竞争的重要布局 直接获得针对苹果开发环境深度优化的技术能力和AI人才[1][2][15] 标的公司技术优势 - Alex产品被创始人称为"iOS和MacOS应用最佳Coding Agent" 支持在Xcode中自动构建项目、修复bug、添加Swift包、添加文件错误、在模拟器中运行App等功能[3][6][7] - 该产品针对Xcode的深度优化优势明显 特别适用于大型iOS项目 填补了传统IDE和苹果应用开发者特定需求之间的空白[3][6] - 创始人Daniel Edrisian于2024年9月从AI语音巨头ElevenLabs离职创业 本身是经验丰富的iOS开发者[3] 行业竞争格局 - Anthropic以32%的市场份额成为企业AI市场新霸主 领先OpenAI和谷歌 在代码生成领域形成领导地位[9] - OpenAI近期持续加强编程领域布局:4月开源轻量级AI编程助手Codex CLI 5月让Codex以"基于云的软件工程智能体"重新推出[12] - GPT-5发布时强调编程能力 以0.4%优势超越Claude-opus-4.1登顶编程新王 OpenAI称其"超越了vibe coding"范畴[14] 战略意义分析 - 收购使OpenAI获得针对苹果生态系统的深度优化能力 此前苹果官方直到上周才在Xcode 26 Beta 7中加入对Claude Sonnet 4和GPT-5的原生支持[6] - 此次交易与OpenAI此前试图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未果形成对比 当时Windsurf核心团队被谷歌打包带走[12] - 市场关注苹果未来将选择与OpenAI强化合作还是继续与Claude保持合作关系[15]
从GPT-5到DeepSeek V3.1,顶尖AI大模型的新方向出现了!
硬AI· 2025-09-01 01:14
行业发展趋势 - AI行业从单纯追求模型能力转向追求计算效率 混合推理成为行业共识 [2][3][5] - 随着推理模式复杂化 完成任务所需token数量暴涨 导致实际成本不降反升 [2][8] - 顶尖模型厂商包括OpenAI DeepSeek Anthropic Google及国内阿里 快手 字节 智谱等均在探索混合推理方案 [13][14] 成本压力分析 - 虽然单个token价格下降 但复杂任务消耗token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代码编写或法律分析需消耗数十万至百万token [8][9] - 最强模型价格保持稳定 99%需求转向SOTA模型 导致应用层公司利润率下降 Notion利润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 [7][10] - AI模型竞赛演变为成本竞赛 Theo Browne表示争夺最智能模型已成为争夺最昂贵模型的竞赛 [10] 技术解决方案 - 美团开源龙猫模型采用零计算专家机制 智能识别非关键内容直接返回 实现显著算力节省 [4] - OpenAI GPT-5采用路由器机制 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选择模型 思考模式比前代少50-80%输出token [13] - DeepSeek V3.1推出单模型双模式架构 思考模式消耗减少25-50% token 保持相同答案质量 [13][14] 创新架构特点 - 混合推理模式让AI系统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配置计算资源 避免简单任务浪费算力 [5][12] - 系统通过用户行为偏好反馈和正确率等真实信号持续训练路由机制 实现自我改进 [13] - 下一代混合推理将实现自我调节 让AI自主评估任务难度并以最低计算代价启动深度思考 [14]
从GPT-5到DeepSeek V3.1,顶尖AI大模型的新方向出现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31 21:07
行业趋势转变 - AI行业从追求更高更强转向更聪明更经济 重点发展混合推理与自适应计算 [2] - 行业痛点在于推理模式复杂化导致AI应用成本快速上升 混合推理模式成为共同应对策略 [5] - 顶尖模型厂商包括OpenAI DeepSeek Anthropic Google及国内阿里快手字节智谱等均在探索混合推理方案 [13] 成本结构变化 - 虽然单个token价格下降但复杂任务所需token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消耗量可达数十万至百万级 [8][9] - 最强模型价格保持稳定 99%需求转向SOTA模型导致实际使用成本上升 [7] - 成本压力传导至应用层 Notion利润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 Cursor和Replit等公司被迫调整定价策略 [10]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美团龙猫模型采用零计算专家机制 智能识别非关键内容直接返回输入 实现显著算力节省 [3] - OpenAI GPT-5采用路由器机制 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选择轻量级或高算力模型 输出token减少50-80% [12] - DeepSeek V3.1采用单模型双模式架构 思考模式在token消耗减少25-50%情况下保持相同答案质量 [12][13] 技术演进方向 - 混合推理下一个前沿是智能自我调节 使AI能自主评估任务难度并以最低计算代价启动深度思考 [14] - 系统通过用户行为偏好反馈和正确率等真实信号持续训练路由机制 实现随时间不断改进 [12]
Anthropic准备拿百亿美元融资,谁是金主?
虎嗅· 2025-08-31 15:51
融资动态 - Anthropic接近达成100亿美元新融资协议 较此前传闻的50亿美元翻倍 最终金额可能调整 [1] - 此轮融资由Iconiq Capital领投 TPG Inc 光速创投 Spark Capital及Menlo Ventures等机构参与 卡塔尔投资局与新加坡GIC等主权基金在深入谈判 [1][17] - 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预计达1700亿美元 将刷新人工智能领域单笔融资纪录 [1] 公司背景 - 公司由Dario Amodei和Daniela Amodei兄妹于2021年创立 核心团队为GPT系列早期开发者 [3][4] - 创始人Dario Amodei曾任职百度硅谷AI实验室 谷歌高级研究员 后加入OpenAI负责安全并领导GPT-2/GPT-3研发 [5] - 因与OpenAI发展方向分歧而创立Anthropic 定位为"人工智能安全和研究公司" 致力于构建可靠可解释的AI系统 [5] 产品进展 - 主要产品为AI聊天机器人Claude系列 2023年3月发布初版 7月推出Claude 2 2024年3月发布多模态Claude 3模型家族 [6][7][8] - Claude 3 Opus在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OpenAI的GPT-4和谷歌Gemini 1.0 Ultra [8] - 2024年10月推出Claude 3.5 Sonnet 2025年2月发布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3.7 Sonnet [9][10] 商业表现 - 采用to B商业模式 年化收入在上半年增长四倍 已超过40亿美元 [10] - 2025年2月融资时年化收入达10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约10倍 市销率达60倍 [10] - 员工人数2024年达915人 预计2025年底超过1900人 [11] 历史融资 - 2021年A轮融资1.24亿美元 由Skype联合创始人领投 [14] - 2022年B轮融资5.8亿美元 由FTX创始人领投 [15] - 2023年获谷歌投资3亿美元 后追加20亿美元 亚马逊投资40亿美元并成为主要云服务提供商 [15] - 2024年完成D轮7.5亿美元融资 二级市场融资13.36亿美元 亚马逊追加投资40亿美元使总投资达80亿美元 [16] - 2025年3月完成35亿美元E轮融资 投后估值615亿美元 [16] - 截至2025年初总筹资金额超180亿美元 [17] 行业格局 - Claude与Google Gemini OpenAI ChatGPT并列成为美国批准政府机构使用的三项AI服务之一 [12] - OpenAI 2025年3月完成400亿美元融资 估值3000亿美元 其中180亿美元专项用于"星际之门"算力基础设施项目 [18][19] - 马斯克xAI拟融资200亿美元 估值可能突破1200亿美元 [20] - AI产业进入巨量资本 算力基础和生态竞争新阶段 [20]
公司成立4年,准备拿一笔100亿美元融资
投中网· 2025-08-31 15:03
融资动态 - Anthropic接近达成100亿美元新融资协议 较此前传闻的50亿美元翻倍 [3] - 融资由Iconiq Capital领投 TPG Inc 光速创投 Spark Capital及Menlo Ventures等机构参与 [3] - 卡塔尔投资局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主权基金正在深入谈判加入投资 [3] - 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预计达1700亿美元 位列全球初创公司估值史前列 [3] - 截至2025年初总筹资金额超过180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AI独角兽之一 [16] 公司背景 - 由Dario Amodei和Daniela Amodei兄妹于2021年创立 [5] - 核心团队为GPT系列产品早期开发者 Dario曾负责OpenAI安全团队并领导GPT-2/GPT-3研发 [5] - 公司定位为"人工智能安全和研究公司" 致力于构建可靠可解释可操纵的AI系统 [5] - 名称Anthropic含义为"与人类有关" [5] 产品发展 - 主要产品为AI聊天机器人Claude系列 [6] - 2023年3月发布首款对话系统Claude 7月推出Claude 2实现更长文本响应及多领域性能提升 [7] - 2024年3月发布多模态Claude 3模型家族 其中Opus版本基准测试超越GPT-4和Gemini 1.0 Ultra [7] - 2024年10月推出Claude 3.5 Sonnet 宣称达到"仿佛人在电脑前工作"效果 [8] - 2025年2月推出首款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3.7 Sonnet 称为迄今最智能模型 [9] 商业表现 - 采用to B商业模式 年化收入在上半年增长四倍 已超过40亿美元 [9] - 2025年2月融资时年化收入达10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约10倍 市销率达60倍 [9] - 员工人数截至2024年达915人 预计2025年底超过1900人 [10] - Claude与Google Gemini OpenAI ChatGPT并列成为美国批准政府机构使用的三项AI服务之一 [11] 融资历程 - 2021年5月A轮融资1.24亿美元 由Skype联合创始人领投 [13] - 2022年4月B轮融资5.8亿美元 由FTX创始人领投 [14] - 2023年2月获谷歌3亿美元投资 5月C轮融资4.5亿美元由Spark Capital领投 [14] - 2023年9月获亚马逊40亿美元投资 成为主要云服务提供商 10月获谷歌追加20亿美元投资 [14] - 2024年2月D轮融资7.5亿美元由Menlo Ventures领投 3月二级市场获8.84亿美元 5月再获4.52亿美元 [15] - 2024年11月获亚马逊追加40亿美元投资 总投资达80亿美元 [15] - 2025年3月完成35亿美元E轮融资由光速创投领投 投后估值达615亿美元 [15] 行业格局 - OpenAI于2025年3月完成400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3000亿美元 创未上市科技公司融资纪录 [17] - 资金重点投入从技术研发拓展至算力基础设施 约180亿美元专项用于"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 [17] - OpenAI首席财务官表示最大挑战是持续算力不足 [18] - 马斯克xAI拟融资200亿美元 若达成估值将突破1200亿美元 [18] - AI产业进入以巨量资本 算力基础和生态竞争为特征的新阶段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