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ragonfly
icon
搜索文档
以创新为引领 构建医疗高质量发展闭环生态
人民网· 2025-07-07 14:11
医院创新成果 - 浙大二院构建"临床需求 — 科研创新 — 成果转化 — 患者获益"闭环生态 连续六年位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前十 [2] - 自主研发国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 改进关键技术提升手术精准度 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 [2] - 通过"产学研医"协同模式实现国产瓣膜系统自主生产 为复杂病例提供新治疗选择 [2] - 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采用导管微创操作 避免开胸手术风险 已在欧洲完成多例确证性临床入组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研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实现从门诊筛查到手术规划全流程智能化 [3] - AI分析冠脉造影图像技术可自动计算血流储备分数、微循环阻力指数等参数 替代传统有创压力导丝 降低医疗成本 [3] - AI技术辅助判断中度狭窄病变是否需介入治疗 避免过度手术 节省超声导管、心脏支架等医疗资源 [3] 诊疗技术升级 - 开展声学造影、无痛食道超声、三维超声等技术 提升复杂手术精准度与患者舒适度 [4] - 配备实时三维超声设备 未来计划结合AI定量技术解决基层医院诊断一致性差问题 [4] 产学研医生态构建 - 设立临床研究专项基金 推出"创新中心"模式 整合多学科团队开展重大疾病联合攻关 [5] - 青年医生可同时参与临床诊疗与材料研发 实现"从病床到实验室"无缝转化 [5] -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 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5] - 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 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5]
Onto Innovation(ONTO)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5 17:23
Onto Innovation Investor Presentation Q1 2024 Safe Harbor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herein contain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at relate to anticipated future operating results and performance. These statements are only predictions based on management's current expectations and assumptions, including market size and forecasted growth, Total Available Market (or "TAM"), Served Available Market (or "SAM") and revenue estimates, and necessarily involve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We do not assume any obligation ...
Vislink Launches Industry-First eSIM Support Across 5G Bonded Cellular Devices
Globenewswire· 2025-06-19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Vislink Technologies成为首个在其5G/LTE聚合蜂窝产品线中全面集成eSIM技术的供应商 该技术通过LinkMatrix平台实现远程SIM配置 为广播公司和公共安全团队带来诸多好处 [1][3] 公司进展 - 公司成为首个在5G/LTE聚合蜂窝产品线全面集成eSIM技术的供应商 消除对物理SIM卡的需求 可通过LinkMatrix平台实现远程SIM配置 [1] - 新eSIM支持现已在公司一系列聚合蜂窝实时视频传输解决方案中推出 [4] 技术优势 - 新eSIM功能极大简化广播公司连接移动网络的方式 无需处理物理SIM卡 为广播公司、内容创作者和急救人员提供即时网络灵活性和快速连接控制 [2] - 集成eSIM功能使客户能让移动中的工作人员无延迟保持连接 对新闻报道、体育广播、公共安全任务和灾难响应等动态直播环境至关重要 [3] 平台功能 - LinkMatrix是公司基于云的原生平台 可实现设备、连接和数据的端到端管理 [4] - 用户可通过LinkMatrix远程激活和管理eSIM配置文件 无需在现场更换SIM卡 [6] - 用户能根据覆盖范围、成本或位置在多个网络提供商之间即时切换 [6] - 用户可通过集中的基于云的界面按需充值数据或购买新eSIM [6] - 用户可远程配置和管理聚合蜂窝单元 [7] - 用户能实时监控带宽、信号质量和eSIM使用情况 [7] - 用户可访问公司eSIM配置文件和数据计划的市场 [7] - 用户可通过集中且始终可用的控制扩展业务 [7] 公司简介 - 公司是全球高质量实时视频及相关数据捕获、传输和管理的技术领导者 拥有超50年视频通信历史 [5] - 公司通过RF、聚合蜂窝、5G和人工智能驱动技术提供直播解决方案 [5] - 公司普通股在OTCQB资本市场公开交易 股票代码为“VISL” [5]
香港已成为全球云原生开源重要贡献者
新浪财经· 2025-06-11 14:27
中国及香港地区云原生生态发展 - 中国和香港地区已成为全球云原生领域发展最早和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开源贡献达106.86万次,其中对Kubernetes开源项目贡献32.74万次,均排名全球第二 [1] -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生态中有44个成员来自中国和香港地区 [1] - 2024年CNCF新增140名成员,目前拥有超过200个项目和728名成员,贡献者超过27万名,覆盖189个国家 [4] 云原生技术应用与突破 - 中国企业在云原生领域贡献了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如Volcano、Dragonfly、KubeEdge、OpenYurt,展现了在边缘计算、容器调度、分布式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2] - 阿里、华为等公司在Kubernetes分布式共识机制上取得突破,使节点扩展能力从最初的5000个提升至三至四倍 [5] - 科大讯飞利用Volcano将GPU利用率提升40%以上,故障恢复时间缩短70% [6] 香港地区云原生发展现状 - 香港凭借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科技枢纽优势,在云原生领域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5] - 金融机构是香港云计算技术核心采用者,如香港交易所的FINI平台和HKEX Synapse平台采用云端技术提升效率 [5] - 香港政府将云计算和云原生视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其在电子政务、智慧交通、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8] 人工智能与云原生结合 - 云原生技术的资源弹性、开发敏捷性、数据融合效率等优势有望为AI产业带来系统性革新 [6] - 容器化工作负载是未来十年方向,特别是AI领域,因AI工作负载高度依赖GPU [7] - CNCF计划在未来6-12个月内获取更多案例研究,展示如何利用其项目解决AI挑战 [7]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香港拥有世界级海底光缆系统,网络延迟低,是服务亚太及全球用户的理想节点 [6] - 华为云在香港发布CloudPond和AI加速计划,其KooVerse覆盖30个地理区域88个可用区,香港region是本地唯一4AZ数据中心 [6] - 香港推出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HKGAI V1,计划下半年推出"港话通"大语言模型,支持粤语、英语、普通话 [8]
ACL 2025 | 大语言模型正在偷改你的代码?
机器之心· 2025-06-07 11:59
研究背景 - 大语言模型在代码推荐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已成为开发者依赖的智能助手 [7] - 现有大语言模型在代码生成与修改中存在显著的「供应商偏见」问题,例如无明确指令时偏好部分供应商或静默替换用户代码中的目标服务 [7] - 这种偏见式输出违背用户意图,可能引发开发流程失控、技术生态失衡等多重风险 [7] 核心方法 - 构建自动化数据集:覆盖30个真实应用场景,包含145个子功能需求,以Python为主 [14] - 服务采集:为每个场景手动收集至少5个第三方服务/API,提取服务特征用于后续标注 [14] - 任务分类:构建6类代码任务,包括代码生成任务和5类代码修改任务 [14] - 利用GPT-4o生成初始代码并模拟真实开发中的代码缺陷,构建含错误代码的输入提示 [15] 模型评估与偏见量化 - 评估7个主流大语言模型(GPT-3.5-Turbo、GPT-4o等),花费约5亿个token,采集59万条有效响应 [16] - 使用基尼系数(GI)衡量代码生成任务中供应商偏好集中度,取值0-1,值越高表示越倾向特定供应商 [17] - 使用修改率(MR)计算代码修改任务中服务修改的比例,取值0-1,值越高表示越倾向修改代码使用的服务 [17]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代码生成任务中,大语言模型系统性偏向特定服务供应商,形成「默认选择霸权」,GI中位数为0.80 [19] - 不同模型偏好不同:例如在「邮件发送」场景中,GPT-4o的生成结果80.40%依赖SMTP服务,而Llama-3.1-405b只有19.70% [21] - 代码修改任务中,共识别出11,582个服务修改案例,Claude-3.5-Sonnet的MR最高 [23] - 大语言模型最容易将服务供应商替换为谷歌,原始供应商为微软的修改案例占比最大 [25] 风险与后果 - 市场层面:大语言模型的偏见可能被操纵以提高特定提供商的服务曝光度,加剧市场不公平竞争并催生数字垄断 [27] - 用户层面:静默替换代码中的服务损害用户自主决策权,增加项目开发成本,削弱用户对大语言模型的信任 [27] 局限性 - 数据集覆盖范围有限:30个场景不能完全覆盖现实多样场景,实验主要聚焦于Python代码 [28] - 无法访问大语言模型的预训练数据和训练流程,暂时无法对偏见的具体来源与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32] 结论与展望 - 首次系统研究大语言模型代码推荐中的供应商偏见,发现其对特定供应商表现出显著偏好,甚至静默修改用户代码中的服务 [30] - 未来需拓展至更多编程语言和垂直领域,开发更丰富评估指标与基准以全面衡量供应商偏见与公平性 [31]
全球首款获批!雅培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5-29 17:0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与展望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1][26] 雅培Tendyne系统获批FDA - 2025年5月27日获批用于治疗严重二尖瓣环钙化(MAC)导致瓣膜功能异常且不适合开胸手术的患者 [2] - 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瓣膜(2020年获CE认证)[6] - 收购成本2.5亿美元(2015年)[6] MAC疾病特征 - Framingham研究显示老年人群患病率14%,心血管健康研究(CHS)显示76岁人群达42%,85岁以上达60% [5] - 导致二尖瓣疾病、房颤、卒中等并发症 [5] - 传统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率高(对术者极具挑战性)[5] Tendyne产品技术特点 - 采用经心尖微创入路(34F鞘管)[6] - 双层自膨胀镍钛合金支架(外层D形防LVOTO,内层圆形保证瓣口面积>3.2cm²)[10] - 三叶猪心包瓣膜+心尖固定系统(防移位)[10] - 可完全回收和重新定位 [10] 临床研究数据 - Roll-in研究(n=100)显示手术存活率100%,技术成功率94% [12][13] - MAC研究(n=103)显示30天全因死亡率6.8%,主要出血率21.4% [15][17] - SUMMIT研究(计划n=1010)显示术后1年MR≤1+级占96.5%,心衰症状改善 [19][21] 二尖瓣介入治疗市场格局 - 全球共12款获批产品,TEER领域外资主导(雅培MitraClip唯一获FDA/CE/NMPA三方认证)[22][26] - TMVR领域三款获批:雅培Tendyne(经心尖)、爱德华SAPIEN M3(经股静脉)、佰仁医疗Renato [23] - 国内TMVR三家企业进入注册临床:纽脉医疗Mi-thos、以心医疗MitraFix、臻亿医疗TruDelta [25]
Vislink Technologies(VISL)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2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34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710万美元,全年营收为2770万美元,2023年为2750万美元 [12]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润为30万美元,毛利率(不计一次性库存减记和减值)为8.8%,第三季度毛利润为360万美元,毛利率为51%,全年毛利润为1380万美元,2023年为1410万美元,2024年毛利率(不计一次性库存减记和减值)为49.7%,2023年为51% [13]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费用为1740万美元,第三季度为1030万美元,全年总费用为4920万美元,2023年为3810万美元 [14]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为1410万美元,上一季度亏损330万美元,全年运营亏损为2150万美元,2023年亏损1060万美元 [14]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3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5.82美元,第三季度亏损30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1.22美元,全年净亏损为205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8.35美元,2023年亏损91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3.83美元,其中680万美元的亏损归因于库存和使用权资产的减值 [15] - 2024年全年EBITDA亏损为1980万美元,2023年亏损9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非GAAP指标)全年亏损为1190万美元,2023年亏损640万美元 [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短期投资为650万美元,9月30日为920万美元,第四季度末营运资金为1300万美元,9月30日为2710万美元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下降主要由于直播制作业务板块下滑和大型项目执行延迟 [12] - 军工政府业务(Mill Gov)预订量增长超70%,有多笔数百万美元的订单和机载视频下行链路系统产品发货 [18] - 去年通过新的服务水平协议获得超90万美元的经常性收入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直播制作市场对创新解决方案需求健康,公司为多个全球知名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的三年财务和运营目标是巩固直播制作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拓展军工政府业务,通过服务加速经常性收入增长,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正现金流 [18] - 公司完成产品线合理化,大幅削减组织人员,整合全球房地产和整体业务布局,实施新的ERP系统,从纳斯达克交易所自愿退市,这些成本控制措施预计每年节省约1000万美元,部分已实现 [7][8][10] - 公司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组织转型,构建全球服务平台是业务扩展的关键推动因素 [19] - 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步伐,推出多款新产品和对现有解决方案进行关键更新 [21] - 公司参加直升机行业展会,与行业领先企业交流,看到边境安全和国内国防解决方案市场的潜力,深化与OEM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 [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公司业务发展未达预期,第四季度受营收时间安排挑战、直播制作市场疲软、军工政府市场营收低于预期和工厂整合导致的产出延迟等因素影响 [6] - 公司认为自身在视频、射频和IP技术以及下一代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方面拥有独特且有吸引力的能力,新产品线、活跃市场和不断增长的服务收入使未来季度的营收潜力优于2024年下半年 [11] - 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讲述更积极的故事,在年底实现正现金流 [11] - 公司认为其稳健的机会管道、创新的产品路线图、在高增长领域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和更明确的运营重点为未来一年实现可持续、盈利增长提供了平台 [2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4年广播技术创新奖中获得最佳创新项目奖,其技术为中东的一个开创性自动驾驶赛车项目做出贡献 [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文档未提及问答环节内容
Vislink Technologies(VISL)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2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34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710万美元,全年营收为2770万美元,2023年为2750万美元,第四季度营收下降主要因直播制作业务板块下滑和大型项目执行延迟 [11]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润为30万美元,剔除一次性库存减记和减值后毛利率为8.8%,第三季度毛利润为360万美元,毛利率为51%,全年毛利润为1380万美元,2023年为1410万美元,2024年剔除一次性库存减记和减值后的毛利率为49.7%,2023年为51%,第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下降因未吸收的生产间接费用 [12]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费用为1740万美元,第三季度为1030万美元,全年总费用为4920万美元,2023年为3810万美元 [13]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亏损为1410万美元,上一季度亏损330万美元,全年经营亏损为2150万美元,2023年亏损1060万美元 [13]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3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5.82美元,第三季度亏损30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1.22美元,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05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8.35美元,2023年亏损91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3.83美元,其中680万美元的亏损归因于库存和使用权资产的减值,2024年EBITDA亏损为1980万美元,2023年亏损9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非GAAP指标)2024年亏损1190万美元,2023年亏损640万美元 [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短期投资为650万美元,2024年9月30日为920万美元,第四季度末营运资金为1300万美元,2024年9月30日为2710万美元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军工政府业务(Mill Gov)预订量增长超70%,有多笔数百万美元的订单和机载视频下行链路系统产品发货,2024年的订单巩固了Aerolink和基于蜂窝的Aero five系统在关键任务环境中的地位 [16][17] - 服务业务去年通过新的服务级别协议获得超90万美元的经常性收入,验证了通过可预测的高利润率收入流提供长期价值的战略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直播制作市场对创新解决方案需求健康,公司是多个全球知名活动的关键技术提供商,包括2025年超级碗、巴黎夏季奥运会等 [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三年财务和运营目标是巩固在直播制作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拓展军工政府业务,通过服务加速经常性收入增长,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正现金流 [16] - 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包括产品系列合理化、大幅削减组织人员、整合全球房地产和整体业务布局、实施新的ERP系统、从纳斯达克交易所自愿退市,预计这些措施每年可节省约100万美元成本,部分已实现 [7][8][9] - 公司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组织转型,构建全球服务平台以支持业务扩展 [17] - 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过去一年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Aero five 5Gs、HEVC 4Ks UHD机载下行链路系统等,还对现有解决方案进行了关键更新 [19] - 公司深化与OEM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确保技术发展与合作伙伴需求同步,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业务发展未达预期,下半年业务放缓,第四季度数据受收入时间安排挑战、直播制作市场疲软、军工政府市场收入低于预期和工厂整合导致的产出延迟等因素负面影响 [6] - 公司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将降低盈亏平衡点,减少复杂性和冗余,提供更精简高效的运营模式,支持长期增长和改善营运资金管理 [9] - 公司认为凭借视频、RF和IP技术以及下一代AI和无人机技术的独特能力,新的产品线、活跃的市场和不断增长的服务收入,未来季度收入潜力优于2024年下半年,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正现金流 [10] - 公司对2025年业务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强大的机会管道、创新的产品路线图、在高增长领域的影响力增强和更明确的运营重点将为未来一年实现可持续盈利增长和为股东创造价值提供平台 [2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4年广播技术创新奖中获得最佳创新项目奖,其技术为中东一个开创性的自主赛车项目做出贡献 [19] - 公司参加了2025年世界最大的直升机行业贸易展Verticon,与众多领先企业交流,看到边境安全和国内国防解决方案生产等领域的潜力 [2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文档中未提及问答环节内容
Vislink Reports Fourth Quarter and Full Year 2024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5-02 20:0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为2770万美元,较2023年的2750万美元略有增长 [4] - 全年毛利率为25%,剔除一次性库存减记和减值后为49.7%,低于2023年的51% [4] - 全年净亏损205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8.35美元,显著高于2023年的910万美元亏损(每股3.83美元) [4] - 第四季度收入为340万美元,环比下降52.1%(前季度为710万美元),主要因直播制作业务下滑及大型项目延迟执行 [7] - 第四季度净亏损1430万美元,合每股5.82美元,环比亏损扩大376.7%(前季度亏损300万美元) [7] - 现金及短期投资从第三季度的920万美元降至650万美元 [7] 业务亮点与战略进展 - 获得公共安全及军事领域多笔百万美元级订单,覆盖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市场 [4] - 无人机新兴应用领域实现百万美元级产品出货 [4] - 通过服务级别协议(SLA)获得超90万美元经常性收入,推动服务驱动型商业模式转型 [4] - 与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RTM)签订超100万美元合同,升级吉隆坡塔设施 [4] - 因部署新ERP系统及重组计划,预计实现年化成本节约约1000万美元 [4][6] - 自愿从纳斯达克退市以削减成本并聚焦业务执行 [4]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推出Aero5 5G HEVC 4K机载下行链路系统,应用于公共安全、体育直播等领域 [4] - 发布DragonFly V 5G微型发射器,结合5G与超轻量化视频流能力 [4] - 推出INCAM GV无线系统(支持RF和5G)、Cliq移动发射器(新增DVB-T2支持)及Quantum IP原生无线接收器等6款新品 [4] - 凭借与FocalPoint VR合作的阿布扎比自动驾驶赛车联盟(A2RL)VR项目,获2024年广播科技创新奖 [4] 市场活动与行业合作 - 为超级碗2025、巴黎夏季奥运会、英超联赛、F1等全球顶级赛事提供技术支持 [4] - 上线新官网及品牌形象,强化全球营销战略 [4] - 管理层强调MilGov(军事政府)业务增长强劲,无人机应用场景扩展及服务化转型成效显著 [6] 财务结构分析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2618万美元,较2023年的4499万美元下降41.8%,主要因现金减少及库存减值 [15][17] - 库存净值从1403万美元降至756万美元,减记682万美元 [15][18] - 研发投入从2023年的349万美元增至456万美元,反映技术投入加大 [18] - 调整后EBITDA为-1985万美元,较2023年-902万美元恶化119.8% [21]
Vislink Wins TV Tech NAB Best of Show Award for World's Smallest Cellular Bonding Transmitter, DragonFly V 5G
Newsfilter· 2025-04-17 05:03
文章核心观点 Vislink Technologies公司的DragonFly V 5G微型无线视频摄像机发射器获2025年NAB展会TV Tech最佳展会奖 ,该产品适用于多领域,公司还与爱立信合作推动私有5G网络创新 [1][3][5] 获奖产品情况 - DragonFly V 5G专为沉浸式移动直播制作设计 ,以超紧凑设计、快速性能和先进5G高清视频传输能力打动评委 [2] - 是全球最小的蜂窝聚合发射器 ,能让广播公司和内容创作者在复杂环境下实时无缝传输高质量视频 [2] - 适用于穿戴式相机、无人机和现场应用 ,提供专业级视频编码和低延迟传输 [4] - 具备超紧凑轻便设计、支持5G和Wi-Fi、HEVC视频编码、可通过云平台远程配置控制等特点 [9] 公司情况 - Vislink Technologies是全球直播视频及相关数据领域技术领导者 ,有超50年视频通信经验 ,提供多种技术直播解决方案 [8] - 公司普通股在OTCQB资本市场公开交易 ,股票代码“VISL” [8] 行业动态 - 各行业对私有5G网络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的5G解决方案助力这一变革 [4] - 公司与爱立信合作加入其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工业4.0合作伙伴计划 ,推动私有5G网络创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