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搜索文档
以创新为引领 构建医疗高质量发展闭环生态
人民网· 2025-07-07 14:11
医院创新成果 - 浙大二院构建"临床需求 — 科研创新 — 成果转化 — 患者获益"闭环生态 连续六年位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前十 [2] - 自主研发国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 改进关键技术提升手术精准度 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 [2] - 通过"产学研医"协同模式实现国产瓣膜系统自主生产 为复杂病例提供新治疗选择 [2] - 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采用导管微创操作 避免开胸手术风险 已在欧洲完成多例确证性临床入组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研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实现从门诊筛查到手术规划全流程智能化 [3] - AI分析冠脉造影图像技术可自动计算血流储备分数、微循环阻力指数等参数 替代传统有创压力导丝 降低医疗成本 [3] - AI技术辅助判断中度狭窄病变是否需介入治疗 避免过度手术 节省超声导管、心脏支架等医疗资源 [3] 诊疗技术升级 - 开展声学造影、无痛食道超声、三维超声等技术 提升复杂手术精准度与患者舒适度 [4] - 配备实时三维超声设备 未来计划结合AI定量技术解决基层医院诊断一致性差问题 [4] 产学研医生态构建 - 设立临床研究专项基金 推出"创新中心"模式 整合多学科团队开展重大疾病联合攻关 [5] - 青年医生可同时参与临床诊疗与材料研发 实现"从病床到实验室"无缝转化 [5] -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 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5] - 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 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5]
第1视点丨在这里,洞察中国AI发展脉动
新华社· 2025-04-30 08:08
国家领导人调研与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25年4月29日调研上海"模速空间"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社区,展现对AI发展的高度重视[2] -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强调:需在基础理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构建自主可控的AI软硬件系统[9][10][15] - 政策要求推动AI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体系,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赛道开辟[14][22] 模速空间发展现状 - 该社区定位"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2023年8月启动后仅38天完成建设,截至2024年底吸引255家大模型企业入驻,推动34个备案大模型落地[4] - 2025年2月21日上线算力生态平台,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一站式算力服务[26] - 展示成果涵盖工业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部件、智能实验平台、AI交通应用等多元化场景[11][16][18][20] 人工智能产业全景 - 全国AI企业超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全产业链[33] - 典型应用案例包括:苏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活动[35][36]、上海海洋大学智能仿生鱼"金鳞"[38]、银川医院AI辅助诊断系统[44] - 技术落地呈现多领域渗透特征,从实验室研发(如多模态AI实验室[40])到产业博览会(如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43])形成完整闭环 技术创新与场景突破 - 基础技术层面聚焦算力芯片(如中科曙光服务器[43])、自主实验平台[16]、人工肌肉驱动等核心技术[38] - 应用场景扩展至医疗诊断[44]、工业生产[11][35]、文娱交互(如AI下棋机器人[19])等垂直领域 - 生态建设体现协同性: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实现平台化监测[41],青岛自动化大会推动AI与自动化深度融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