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

搜索文档
小品种钢材周度数据-20250806
中信期货· 2025-08-06 14: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品种数据总结 工角槽 - 2025年8月1日实际产量36.76万吨,较7月25日增加2.71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表观需求33.4万吨,较7月25日减少6.59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钢企库存86.65万吨,较7月25日增加4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社会库存58.1万吨,较7月25日减少0.59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总库存144.8万吨,较7月25日增加3.41万吨 [2] H型钢 - 2025年8月1日实际产量22.97万吨,较7月25日减少1.96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表观需求26万吨,较7月25日减少3.17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钢企库存17.4万吨,较7月25日减少0.8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社会库存65.53万吨,较7月25日减少2.25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总库存82.9万吨,较7月25日减少3.05万吨 [2] 彩涂板卷 - 2025年8月1日实际产量15.94万吨,较7月25日减少0.7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表观需求16.4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53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钢企库存15.43万吨,较7月25日减少0.14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社会库存25.75万吨,较7月25日减少0.27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总库存41.18万吨,较7月25日减少0.41万吨 [2] 镀锌板卷 - 2025年8月1日实际产量90.55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49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表观需求91.4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92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钢企库存44.71万吨,较7月25日减少1.05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社会库存108.04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16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总库存152.75万吨,较7月25日减少0.89万吨 [2] 钢坯库存 - 2025年8月1日主流仓储库存122.3万吨,较7月25日增加5.52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调坯轧钢铁企业库存73.6万吨,较7月25日减少3.1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两者合计库存195.9万吨,较7月25日增加2.42万吨 [2] 其他品种库存 - 2025年8月1日热轧带钢钢企库存31.65万吨,较7月25日减少0.37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热轧带钢社会库存68.2241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85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焊管社会库存82.51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06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无缝管社会库存70.09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55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优特钢钢企库存135.25万吨,较7月25日减少2.53万吨 [2] - 2025年8月1日优特钢社会库存127.93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03万吨 [2] 样本小品种钢材库存 - 2025年8月1日样本小品种钢材库存1133.2万吨,较7月25日增加0.07万吨 [2]
安泰集团上半年预亏9500万元 亏损幅度收窄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19:24
公司业绩 - 安泰集团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约95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 83亿元大幅收窄 [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约91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为1 85亿元 [2] - 公司整体亏损幅度收窄主要得益于焦炭业务向代加工模式转型成效显现 [2] - 当前亏损主要集中于型钢业务,其经营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善 [2] 业务表现 - 安泰集团主要从事焦炭和型钢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 - 一季度集中进行大中修导致生产规模缩减,单位成本上升 [2] - 二季度产销量稳定但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焦油、粗苯、H型钢等主要产品价格走低,产品毛利下降 [2] - 焦炭业务较大比例从自主销售转为代加工模式,有效规避部分市场风险,显著减少该板块亏损 [2] 行业动态 - 2025年1—6月国内钢坯市场均价为3055 27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13 78% [3] - 截至6月30日国内钢坯市场收盘价格为2943元/吨,较年初下跌5 58% [3] - 钢坯市场弱势运行受宏观消息扰动和终端用钢需求持续下滑影响 [3] - 供应端虽有减产操作但整体减产不明显,需求降速大于供应端改变,市场供需矛盾扩大 [3] 历史业绩 - 2019—2024年安泰集团营收分别为95 63亿元、87 90亿元、129 90亿元、126 96亿元、100 06亿元、66 76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 57亿元、3 33亿元、2 83亿元、-2 97亿元、-6 78亿元、-3 35亿元 [3] - 业绩不佳主因焦炭和型钢业务疲软,焦炭业务收入下降且产量减少,型钢产品受销量和价格下降双重打击 [3] 行业趋势 - 2022年钢铁行业震荡下行,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库存高企,叠加焦煤价格坚挺,企业效益下滑 [4] - 2023年行业延续供强需弱态势,钢材价格低位震荡叠加原材料成本高企,挤压企业盈利空间 [4] - 2024年煤焦钢市场持续震荡下行,市场供需失衡、竞争加剧,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4]
越南对马来西亚H型钢产品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快讯· 2025-07-15 10:41
反倾销调查启动 - 越南工贸部于2025年7月8日发布第1978/QD-BCT号公告,对原产于马来西亚的H型钢产品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调查 [1] - 涉案产品的越南税号为7216 33 11、7216 33 19、7216 33 90、7228 70 10和7228 70 90 [1] 历史反倾销措施 - 2020年8月24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2251/QD-BCT号决议,对原产于马来西亚的H型钢等钢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1] - 2021年4月2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1162/QD-BCT号公告,对马来西亚H型钢产品征收10 2%的临时反倾销税 [1] - 2021年8月18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1975/QD-BCT号决议,正式对涉案产品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税率为10 64% [1]
安泰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500万元左右
快讯· 2025-07-14 17:53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500万元左右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00万元左右 [1] 业绩预亏原因 - 一季度集中进行大中修导致生产规模缩减,单位成本上升,出现经营亏损 [1] - 二季度产销量保持稳定,但焦油、粗苯、H型钢等主要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产品毛利大幅下降 [1] - 二季度经营业绩仍未实现扭亏 [1]
安泰集团: 安泰集团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22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宏安焦化与中拓公司签署《动产抵押合同(最高额)》,以机器设备资产作为抵押物,为债务人(宏安焦化及安泰型钢)与中拓公司的主合同履行提供不可撤销的抵押担保 [1] - 本次担保金额为9,800万元,担保对象安泰型钢的实际担保余额为0万元,本次担保在前期预计额度内且无反担保 [1]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2025年度担保额度预计议案,本次担保无需另行召开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 [2]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安泰型钢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0万元,法定代表人郭芝林,主营H型钢及钢材生产销售 [2] - 截至最新财务数据,安泰型钢资产总额170,504.76万元,负债总额42,149.16万元,资产净额128,355.60万元,营业收入409,862.85万元,净利润亏损10,075.00万元 [3]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担保范围涵盖主合同项下货款、本金、利息、违约金、赔偿金等全部债务及债权人实现债权的费用 [3] - 担保责任不因主合同变更(如增加债务人、业务范围)而免除,主债务提前到期时担保责任同步生效 [3] 担保必要性及合理性 - 担保系为满足宏安焦化与安泰型钢正常业务需要的履约类担保,两家子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公司认为风险可控 [3] 累计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为关联方新泰钢铁提供担保余额25.78亿元,占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的170.36% [4] - 控股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担保余额3.35亿元,占净资产22.12%,另存在4亿元民生银行授信保证担保 [4] - 公司对外担保逾期累计金额达40,000万元 [1]
三钢闽光(002110) - 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5 18:34
市场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钢铁需求不足,供给总体大于需求,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公司以市场效益为导向安排生产销售,第三季度单位毛利和销量最低,第四季度行情好转,各产线满负荷生产,毛利和销量最高 [1] - 2025年1 - 5月钢铁市场延续2024年四季度态势,钢铁企业经营有一定利润空间 [1] - 2024年公司铁矿石采购价格同比下降5.61%、焦煤采购价格同比下降12.38%、焦炭采购价格同比下降14.73%、综合钢材销售价格同比下降9.41%,原燃料价格总体下行,但钢材综合价格降幅更大,导致公司毛利收窄 [2] 产品结构情况 - 公司钢材品种主要有建筑用材、金属制品用材、中厚板材、优质圆钢、H型钢,2025年计划工业材占比58%以上 [2] - 2024年公司自发电比例:三明本部97.6%、泉州闽光58.01%、罗源闽光47.39% [2] 产能与改造情况 - 公司有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三个生产基地,三明基地和罗源闽光清洁运输改造及评估监测已完成公示,泉州闽光预计三季度完成公示 [3] - 三地有组织排放改造及评估监测、无组织排放改造及评估监测现场改造基本完成,评估资料上报进行中,预计2025年底前大部分完成公示 [3] - 产能置换项目除泉州闽光炼钢项目在建,其它已完工投用 [3] 生产相关情况 - 公司废钢加入量通常在810 - 880公斤/吨,执行中结合实际情况在区间内调整,当前工艺条件下废钢比例存在刚性限制 [3] - 通常自产焦炭和球团成本比外购低,但存在阶段性高于外购情况,公司会调整生产和采购策略降低综合成本,公司配有焦化厂,年产量约90万吨,不足部分外购 [4]
三钢闽光20250529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三钢闽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产品结构调整**:受地产下行影响,三钢闽光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工业材占比至 58%以上,本部目标 90%以上,罗源子公司转型生产 H 型钢,泉州敏光定位建材基地,年产能 300 万吨[2][5][6]。 - **高端产品线开发**:公司正开发核电、桥梁、钢丝等细分高端产品线,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盈利能力,对标宝钢、首钢和南钢等企业,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困境突围[2][8]。 - **产能情况**:公司本部具备 700 万吨以上产能,泉州 300 万吨,罗源 350 万吨,总产能可达 1300 - 1400 万吨/年,但受政策和市场影响,实际产量低于此水平[2][12]。 - **行业盈利好转**:2024 年四季度以来,钢铁行业盈利好转,原料端价格走弱贡献显著,公司煤焦长协采购与自由交易采购比例约为六四开,保持利润弹性[2][13]。 - **马坑铁矿助力**:马坑铁矿铁精粉年产约 500 万吨,品质优良且成本较低,对公司成本下降有所助力,但受 IPO 影响,无法完全供应[2][15]。 - **粗钢产量调控**:国家发改委调控粗钢产量,公司已采取控产措施,尤其在建材方面,下半年可能加大限产力度,公司正统筹安排,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应对[2][16]。 - **环保改造与成本**:公司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正进行验收公示,每吨钢环保建设费用约 470 - 475 元,运营成本约 220 - 230 元,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符,2025 年资本支出预计 19.9 亿元[3][17][19]。 - **成本控制措施**:成本控制是每道工序的重要环节,三明基地自发电比例最高可达 90%以上,泉州闽光自发电效率将提高,罗源闽光自发电比例约 50%,原料结构调整需综合考虑高炉配矿配料等因素以降低铁水成本[22]。 - **分红情况**:自 2018 年以来,公司近两年因亏损未分红,但 2023 年对 2022 年度进行了分红,若实现盈利并有可供分配利润,将按三年分红回报规划分红[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能置换和转型升级**:2018 - 2024 年公司进行大规模产能置换和产品转型升级改造,2024 年主要项目基本完成,仅剩泉州敏光炼钢部分计划于 2025 年 10 月底前完成,过去两年因技改后原有工艺装备报废带来减值损失致连续两年亏损,2024 年四季度开始连续两季度盈利,2025 年 1 - 5 月形势稳定[4]。 - **钢材效益差异**:钢材效益存在阶段性差异,未来各类钢材效益会随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波动,需合理分配各品种占比[9][10]。 - **产品定位对比**:宝钢股份主要生产板材、热轧等系列产品,三钢闽光更多关注工业材发展,保留一定比例建材基地,学习对标南钢和华菱等企业[11]。 - **自有焦化产能**:公司自有焦化产能较少,年产约 90 万吨,控股股东母公司相关焦化产能总计约 230 多万吨,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14]。 - **重组影响**:公司公告的重组行为主要涉及资本层面管理,对正常生产经营无影响[16]。 - **资本开支变化**:2025 年和 2026 年资本开支计划不包含产能置换建设费用,相较于之前每年五六十亿元的投资规模,目前资本开支有所回落[18][20]。 -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钢铁行业推进兼并重组目的是去产能,新一版产能置换管理办法规定不允许跨省和跨企业交易,只允许同一集团内调剂,福建应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存量出清和整合[24][25]。
三钢闽光(002110) - 2025年5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9 18:10
生产情况 - 2024 年三明基地粗钢产量约 627 万吨,产品为中板、圆钢、制品和建材 [1] - 2024 年泉州闽光粗钢产量约 257 万吨,产品为建材(一条高棒、一条普棒、一条高线) [1] - 2024 年罗源闽光粗钢产量约 257 万吨,产品为建材(一条高棒、双高线)、H 型钢 [1][2] 采购情况 - 公司焦炭、焦煤采购长协占比约 2/3 [2] 项目建设 - 产能置换和超低排放改造进入尾声,泉州闽光炼钢及配套工程产能置换项目计划 2025 年 10 月底前完成,其它已基本完工投用 [2] - 2025 年建设资本计划投入 19.90 亿元,相较前几年显著减少并将继续缩减 [2] 分红政策 - 2023 及 2024 年度净利润亏损,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 [2] - 将按《公司章程》和《未来三年(2024 - 2026 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执行利润分配政策 [2] 并购重组 - 公司近期无并购重组计划 [2] - 关注到新产能置换管理办法可能出台,认为对行业发展有利 [2] 限产政策 - 认为限产政策出台具备合理性和必要性,具体以政府文件为准 [3][4] - 将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统筹三地品种和产量 [4] 控股股东重组 - 间接控股股东重组对公司生产经营无重要影响,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及最终实际控制人无实质性变化 [4]
马钢股份: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拟参股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涉及的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8:31
评估概况 - 评估对象为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2月28日 [1][2] - 评估目的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拟参股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提供价值参考 [1][2] - 采用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进行评估,最终选用资产基础法结果作为评估结论 [2] 评估结果 - 总资产账面值5,389,777.43万元,评估值5,813,178.20万元,增值423,400.77万元,增值率7.86% [2] - 股东权益账面值1,007,739.73万元,评估值1,450,610.62万元,增值442,870.89万元,增值率43.95% [2] - 流动资产评估值779,318.88万元,较账面增值3,338.65万元,增值率0.43% [2] - 非流动资产评估值5,033,859.32万元,较账面增值420,062.12万元,增值率9.10% [2] 主要资产变动 -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值822,952.52万元,较账面增值270,301.14万元,增值率48.91% [2] - 固定资产评估值3,719,150.53万元,较账面减值124,047.34万元,减值率3.23% [2] - 在建工程评估值39,148.01万元,较账面减值21,890.83万元,减值率35.86% [2] - 无形资产评估值420,495.71万元,较账面增值295,661.49万元,增值率236.84% [2] 公司背景 - 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23日,注册资本10亿元,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3] - 公司承接了马钢股份钢铁主业资产,拥有冷热轧薄板、彩涂板、镀锌板、H型钢等先进生产线 [3] - 2025年1-2月合并口径营业收入105.90亿元,净利润亏损1.72亿元 [5]
三钢闽光(002110)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2025-05-15 08:22
公司治理与利润分配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拟不进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6.88亿元留待以后年度分配 [1] - 应在2026年1月1日前取消监事会并在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公司董事会已下设审计委员会,将按要求调整 [2] 生产与产能情况 - 三明本部粗钢产量约627万吨,泉州闽光约257万吨,罗源闽光约257万吨 [3] - 2024年产钢1141.07万吨,同比增加1.51%;生铁1002.44万吨,同比增加2.46%;钢材1106.79万吨,同比减少0.07%;焦炭101万吨,同比增加32.42%;入炉烧结矿1353.67万吨,同比增加9.00%;球团125.79万吨,同比减少14.72% [4] - 产能置换和超低排放改造进入尾声,除泉州闽光炼钢及配套工程,其它已基本完工投用,2025年后新增建设资本开支将显著减少 [3][4] 产品与销售情况 - 2024年度板材毛利率10.02%,建材毛利率3.56%,圆钢毛利率4.27%,制品盘圆毛利率3.99%,型钢毛利率2% [3] - 产品未直接销往海外,省内销售占比约63%,国内其他市场占比约37% [3] - 中厚板产品包含压力容器板,适用于储能行业 [5] 财务状况与盈利保障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60.58亿元,同比减少3.93%;利润总额 - 16.07亿元,同比减少8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2.77亿元,同比减少91.21%;基本每股收益为 - 0.53元,同比减少96.30%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516.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1.65亿元 [4] - 通过灵活组织生产、减少资本开支、优化资产结构和拓展筹资渠道等保证盈利持续性,2024年综合资金成本控制在2.56%以内 [4] 其他情况 - 三个基地均建设余热余能发电设施,有煤气柜可动态调节,目前无电力储能设施 [4] - 公司正积极推进高新企业认定工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