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100 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点评报告:国产算力认知强化!H20限售预期是本轮GPU行情的“底座”
东吴证券· 2025-08-14 21:56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产算力认知强化,H20限售预期是本轮GPU行情的"底座"[1] - H20芯片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性能和能效明显落后于标准版H100,整体算力仅约20%,能效比仅0.37TFLOPS/W,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6] - 美国出口许可伴随营收分成与"后门"机制,限制H20在华竞争力,中国政策与舆论环境明确指向H20安全审查与性能不足的局限性[6] - H20生存空间压缩为国产算力打开市场空间,维持对国产算力板块的推荐观点[6] 重点公司估值 - 寒武纪-U:总市值3,597.81亿元,收盘价860.00元,2025E EPS为3.15元,PE为273.02,评级为"买入"[5] - 海光信息:总市值3,256.86亿元,收盘价140.12元,2025E EPS为1.23元,PE为113.92,评级为"买入"[5] - 盛科通信:总市值335.71亿元,收盘价81.88元,2026E EPS为0.02元,PE为4,094.00,评级为"增持"[5] - 芯原股份:总市值576.81亿元,收盘价109.72元,2026E EPS为0.39元,PE为281.33,评级为"买入"[5] - 东芯股份:总市值394.35亿元,收盘价89.17元,2025E EPS为0.41元,PE为217.49,评级为"买入"[5] 市场动态 - 7月下旬至今,国产算力情绪积累,市场对H20能否顺利出货反复揣测[6] - 8月8日,美国商务部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的许可证申请,但需上交15%的在华销售额[6] - 8月10日,央视新闻指出H20芯片存在"后门"机制,涵盖许可锁定、追踪定位、使用监测等功能[6] 后续关注点 - 国内先进制程产能扩产节奏[6] - 互联网厂商算力需求指引带动国产算力芯片预期提升[6]
海外强业绩引领下算力仍是最强主线,移动普缆招标平稳落地
山西证券· 2025-06-12 1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通、Ciena、Credo 业绩强劲,美股 AI 算力板块几乎将回到年内新高;中国移动 2025 普通光缆集采结果出炉,报价均衡平稳落地,国内光纤光缆龙头有望业绩回升;卫星互联网板块催化频繁,太空计算有望成新赛道 [16][19][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 博通 2025 会计年度第二季财报收入同比增 20%达 150 亿美元,GAAP 净利润 50 亿美元同比大涨 134%,AI 是半导体部门主要驱动力,未来几年 AI 动能展望乐观 [3][16] - 北美长距离光传输龙头 Ciena 最新季报营收 11 亿美元同比增 24%,网络平台业务营收 8 亿美元同比增 38%成主要动力,其需求代表北美 CSP 部署 DCI 网络基础设施旺盛需求,有望给国内相关供应链公司带来订单 [4][17] - Credo 最近财季收入 1.7 亿美元,环比增 26%同比大增 180%,预计 2026 第一财季收入 1.85 - 1.95 亿美元,客户结构多元,其收入增长反映行业趋势,给国内相关公司带来机遇 [5][18] - 中国移动 2025 - 2026 普通光缆集采预估采购规模 321 万皮长公里,14 家厂商入围,报价均衡,中标价格虽较 2023 年有 20%左右降幅但好于预期,国内光纤光缆龙头有望业绩回升 [6][19][20] - 美国初创公司 Starcloud 计划 8 月送搭载 H100 芯片小卫星入太空,星上算力有优势,大规模太空算力未来 5 - 10 年成形;我国 5 月 14 日发射三体计算星座首批 12 颗卫星,国内卫星互联网赛道需求明确、战略价值重大,受火箭运力和资金来源制约,建议关注相关进展 [8][20] 建议关注 - 算力光模块关注新易盛、中际旭创等公司;算力铜连接关注沃尔核材、鼎通科技等公司;光纤光缆关注中天科技、长飞光纤等公司;卫星算力关注上海瀚讯、天银机电等公司 [9][21] 行情回顾 市场整体行情 - 2025.06.02 - 2025.06.06 市场整体上涨,申万通信指数涨 5.27%,创业板指数涨 2.32%,科创板指数涨 1.50%,深圳成指涨 1.42%,上证综指涨 1.13%,沪深 300 涨 0.88%;细分板块中光模块、液冷、连接器周涨幅前三 [9][21] 细分板块行情 - 周涨幅前三板块为光模块(+11.9%)、液冷(+8.8%)、连接器(+7.9%);月涨幅光模块、工业互联网领先;年涨幅工业互联网、无线射频、控制器年初至今领先 [9][21][24] - 多数板块当前 P/E 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各板块当前 P/B 与历史平均水平有对比 [28] 个股公司行情 - 瑞可达、剑桥科技、博创科技、新易盛、映翰通涨幅领先,涨幅分别为 +23.94%、+23.66%、+16.79%、+12.98%、+11.65%;海格通信、东土科技、中国卫星、和而泰、中国电信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 -5.21%、-2.88%、-0.72%、-0.47%、-0.12% [9][32] 海外动向 - 日月光投控采用 AMD 处理器后系统性能提升 50%,功耗降低 6.5%,总体拥有成本降低 30% [35][38] - SpaceX 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芯片封装厂,导入面板级扇出型封装技术,基板尺寸达 700mm x 700mm [38] - 博通 2025 会计年度第二季财报营收 150.04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AI 芯片营收突破 44 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增至 51 亿美元 [36][38] - 英伟达新一代 Blackwell GPU 芯片 AI 模型训练速度超上一代 Hopper GPU 两倍以上 [38] - 博通交付 Tomahawk 6 交换机系列,单芯片提供 102.4 TB/秒交换容量 [38] - 鸿海子公司取得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 2 座厂房租赁使用权,扩充 AI 服务器产线 [38]
来了!特朗普再次出尔反尔,英伟达“跪”完死得更惨了
新浪财经· 2025-04-17 16:25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政策使英伟达命运起伏不定,给公司带来巨大打击,也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凸显企业应对政策风险及中国建立自主可控半导体产业体系的重要性 [1][7][8] 英伟达受政策影响情况 - 4月9日美国政府告知英伟达H20芯片出口中国需许可证,14日称规定无限期实施,影响约55亿美元季度费用,股价盘后跌逾6%,市值蒸发1.3万亿元 [1] - 4月10日外媒报道特朗普同意不禁H20芯片对华出口,英伟达CEO承诺增加美AI领域投资;15日特朗普宣布英伟达将美投资5000亿美元并加快发许可;16日政府又限制H20芯片出口 [3] - 彭博社估计政策变动使英伟达2025年收入预计减少140 - 180亿美元 [4] H20芯片情况 - H20芯片自2024年2月接受预订,采用Hopper架构,在推理计算领域有优势,是英伟达中国市场重要销售产品 [5] - 2024年H20芯片为英伟达带来约120 - 150亿美元收入,是维持中国市场份额关键产品,出口受限或使收入缩水、市场布局失败 [5]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美国政府反复无常政策损害英伟达等美企利益,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破坏产业生态平衡 [7] - 企业为遵守规定研发“特供版”芯片分散创新资源,限制技术发展速度,出口限制打乱生产计划和供应链,增加运营成本和市场风险 [7] 启示 - 企业面对美国政府反复无常政策,妥协退让难获理想结果,应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寻求多元化、自主可控发展路径 [8] - 中国需加大芯片研发、生产投入,建立自主可控半导体产业体系,提升技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8]
博通和英伟达,两种打法
半导体芯闻· 2025-03-10 18:23
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人工智能激增推动芯片市场重大转变 博通和英伟达引领行业潮流[1] - 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分化为训练和推理两个领域 英伟达占据训练领域80%市场份额 推理领域优先考虑成本和效率[2] - 竞争焦点从原始计算能力转向效率和特定应用解决方案[2] 英伟达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总收入增长78%达393亿美元 数据中心收入增长约90%达350亿美元[1] - 面临高能耗和内存带宽限制等挑战 尤其在H100芯片上表现明显[1] - 通过强大CUDA开发者生态系统和Mellanox等战略性收购巩固市场地位[2] - 大量研发投资结合14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支撑持续创新能力[2] 博通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5财年第一季度AI相关收入达41亿美元 占总收入146亿美元的28%[1] - 定制ASIC芯片在矩阵运算等任务中效率提高50%以上 功耗降低约30%[1] - 利用30年ASIC设计经验与Google和Meta等科技公司建立强大合作伙伴关系[2] - 通过收购VMware增加基础设施软件收入 增强竞争优势[2] - 定位占领推理市场 预计到2027年该市场规模达900亿美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