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BM4003
icon
搜索文档
和铂医药-B早盘涨超8% 诺奖聚焦外周免疫耐受 市场关注Treg细胞疗法潜力
智通财经· 2025-10-09 08:54
公司股价表现 - 和铂医药-B(02142)早盘涨超8%,截至发稿时上涨6.3%,报16.36港元,成交额达5826.33万港元 [1] 行业研发背景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分析人士指出该奖项公布有望点燃Treg细胞治疗技术与创新药的研发热潮 [1] 公司核心产品管线 - 公司在CTLA-4靶点方向研发的新一代抗体HBM4003已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并在结肠癌、肝癌、神经内分泌瘤等多个瘤种中观察到明确疗效信号 [1] - 公司针对CCR8靶点开发的HBM1022抗体被视为管线中极具潜力的"种子选手",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1]
刚刚,暴涨超230%!整条赛道都“涨飞”,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10-08 13:34
长风药业上市表现 - 新股长风药业于10月8日在港股挂牌上市,开盘报47港元/股,较发行价14.75港元/股上涨218% [1][3] - 股价盘中最高涨至48.8港元/股,涨幅超过230% [1][3] - 不计手续费,每手500股最多可赚超1.7万港元 [1] - 上市前一日(10月6日)暗盘交易已收涨227.46%,报48.3港元/股 [3] 长风药业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4] - 已从中国国家药监局和美国FDA获得六项产品批准 [4]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于2021年5月获批,并纳入中国集中采购计划,按销量计算占2024年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 [5]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3.4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8亿元,2025年一季度收益为1.36亿元 [5]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2.6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91亿元,2025年一季度毛利为1.08亿元 [5] 生物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在港股整体走弱背景下,生物科技板块今日早上逆市上涨近1% [2][6] - 多只个股涨幅显著,包括宜明昂科涨7.87%、和誉涨7.25%、和铂医药涨6.17%、中国抗体涨5.43%、复宏汉霖涨4.56%等 [7] 行业催化因素分析 - 生物科技股大涨可能与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Treg细胞(外周免疫耐受)相关研究有关 [7] - Treg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刹车细胞”,其关键靶点如CTLA-4、CCR8成为创新药研发方向 [8] - 以和铂医药为例,其研发的新一代CTLA-4抗体HBM4003具有更高亲和力、更优肿瘤组织渗透性及更高安全性 [8]
和铂医药-B午前涨逾7% 市场关注Treg细胞疗法潜力
新浪财经· 2025-10-08 11:5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盘中涨幅超过8%,截至发稿时上涨6.82%,报16.65港元 [1] - 成交额达到6223.12万港元 [1] 行业研发背景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分析人士认为这将点燃Treg细胞治疗技术与创新药的研发热潮 [1] 公司核心产品管线 - 公司在CTLA-4靶点方向研发了新一代抗体HBM4003,该抗体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特征 [1] - HBM4003在结肠癌、肝癌、神经内分泌瘤等多个瘤种中观察到明确疗效信号,为充分释放CTLA-4靶点的治疗价值提供了可能 [1] - 在CCR8靶点领域,公司开发的HBM1022抗体被视为管线中极具潜力的“种子选手”,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1]
港股异动 | 和铂医药-B(02142)早盘涨超8% 诺奖聚焦外周免疫耐受 市场关注Treg细胞疗法潜力
智通财经· 2025-10-08 11:39
公司股价表现 - 和铂医药-B(02142)早盘涨超8%,截至发稿时上涨6.3%,报16.36港元 [1] - 成交额达到5826.33万港元 [1] 行业催化剂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诺奖公布有望点燃Treg细胞治疗技术与创新药的研发热潮 [1] 公司核心产品管线 - 公司在CTLA-4靶点方向研发的新一代抗体HBM4003已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特征 [1] - HBM4003在结肠癌、肝癌、神经内分泌瘤等多个瘤种中观察到明确疗效信号,为充分释放CTLA-4靶点的治疗价值提供了可能 [1] - 在CCR8靶点领域,公司开发的HBM1022抗体已成为管线中极具潜力的候选药物,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1]
诺奖释放Treg细胞疗法潜力 和铂医药持续推进CTLA-4及CCR8抗体研发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10:28
诺贝尔奖与Treg细胞治疗领域 -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三位科学家,其核心成果是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并明确其身份开关为转录因子Foxp3 [1] - Treg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刹车细胞,其核心生理功能是精准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从而预防自身免疫病和调控炎症反应 [1] - CTLA-4和CCR8等蛋白是Treg细胞履行免疫刹车职责的关键工具,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紧盯的核心治疗靶点 [1] 创新药公司研发进展 - 和铂医药在CTLA-4靶点方向研发了新一代抗体HBM4003,该抗体对CTLA-4分子具有更高亲和力并能实现精准靶向结合 [2] - HBM4003具备更优的肿瘤组织渗透性,能高效穿透肿瘤微环境并清除其中的Treg细胞,同时药物血浆半衰期大幅缩短,有效降低了传统CTLA-4抗体的系统性毒副作用 [2] - 在临床研究中,HBM4003已在结肠癌、肝癌、神经内分泌瘤等多个瘤种中观察到明确疗效信号 [2] - 和铂医药在CCR8靶点领域开发了HBM1022抗体,该抗体能强效识别并杀伤CCR8阳性Treg细胞,是公司管线中极具潜力的候选药物 [2]
兴证国际:首予和铂医药-B(02142)“增持”评级 下一代I/O领域布局丰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0:08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亿美元、0.43亿美元、0.60亿美元,同比增长2804.4%、-46.6%、39.7% [1] - 以2025年9月16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22.8倍、42.6倍、30.5倍 [1] 财务表现与对外合作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归母净利润0.73亿美元(同比增长5125%) [2] - 分子许可费收入从2083万美元增长至9371万美元(同比增长350%) [2] - 与阿斯利康合作协议涉及预付款及短期里程碑付款1.75亿美元、潜在开发商业里程碑付款最多44亿美元 [2] - 截至2025年中期,对外合作总金额超60亿美元 [2] 核心产品进展 - HBM7020(BCMAxCD3双抗)转向免疫性疾病适应症,自身免疫疾病处于IND准备阶段 [3] - 2025年6月与大冢制药达成海外权益授权,获47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 [3] - HBM4003(抗CTLA-4全人源抗体)II期临床数据将于2025年10月ESMO年会公布 [4] - 布局PD-L1xCD40双抗、PD-1xVEGF三抗及PD-(L)1xVEGF四抗等下一代I/O产品 [4] 研发管线与合作伙伴 - HBM9378(TSLP单抗)可实现3-6个月超长效给药周期 [5] - 2025年1月与科伦博泰完成WindwardBio海外权益授权 [5] - 2025年下半年启动中国哮喘/慢阻肺II期试验,完成国内CRSwNP的IND递交 [5] - WindwardBio开展的POLARIS II期研究哮喘数据预计2026年中读出 [5]
新加坡投资巨头大手笔增持 和铂医药何以成为国际资本“新宠”?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0:14
核心观点 - 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GIC增持和铂医药股份 持股比例从1.62%提升至6.37% 斥资5.11亿港元[2]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1倍至5.23亿元 总收入同比增长327%至7.25亿元[6] - 与阿斯利康等国际医药巨头达成多项战略合作 潜在里程碑付款总额超60亿美元[4][5] 资本运作 - GIC以每股12.7133港元均价增持4022.2万股 涉资5.11亿港元[2] - 阿斯利康以每股10.74港元认购9.15%新发股份 认购价较当日收盘价溢价37.2%[4] - 现金储备达22.91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92%[6] 技术平台 - Harbour Mice平台可生成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包括H2L2和HCAb形式[3] - HCAb平台开发的HBICE免疫细胞衔接器突破传统抗肿瘤疗效限制[3] - HBICATM双特异性免疫细胞拮抗剂支持免疫疾病创新药研发[3] - 四大技术平台(Harbour Mice/HBICE/HBICATM/单B细胞克隆)构成下一代抗体研发引擎[7] 商业合作 - 与阿斯利康达成三项合作:2022年双抗授权 2024年临床前抗体许可 2025年战略合作含1.05亿美元首付款及45亿美元潜在里程碑[4] - 诺纳生物与辉瑞签署HBM9033抗体偶联药物全球独家授权协议[5] - 与大塚制药合作开发HBM7020 获4700万美元首付款及6.23亿美元潜在付款[5] - 累计达成40多项合作 潜在总金额超百亿美元[6] 研发进展 - 重点推进HBM4003、HBM9378(TSLP单抗)、HBM1020等临床管线[7] - 与英矽智能合作利用AI加速抗体发现[5] - 将TSLP单抗HBM9378海外权益授权Windward Bio 潜在金额9.7亿美元[5] - 与阿斯利康在北京共建创新中心 合作期限最长十年[4] 商业模式 - 创新"项目+股权+联合研发"深度绑定模式[4] - 多元化合作模式包括战略合作/授权合作/平台合作/创新孵化[6] - 2025年上半年通过BD达成4项合作 涵盖传统授权与NewCo模式[6]
和铂医药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5.23亿元 同比增长51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9:1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约7.25亿元 同比增长327% [2] - 同期净利润约5.23亿元 同比增长51倍 [2] - 现金储备约22.91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92% [2] 业务模式与战略 - 创新产品对外授权与合作成为常态化收入来源 [2] - 依托Harbour Mice技术平台建立全球合作生态 [2] - 业务模式涵盖战略合作、授权合作、平台合作及创新孵化 [2] 重大合作项目 - 2025年3月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涵盖多特异性抗体疗法研发 [3] - 阿斯利康以1.05亿美元认购公司9.15%新发行股份 [3] - 2025年1月与Windward Bio签署HBM9378全球授权协议(不含大中华区) [3] - 2025年6月与大塚制药就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HBM7020达成全球合作 [3] - 2025年2月与英矽智能达成AI驱动抗体发现战略合作 [3] 研发管线与技术平台 - 专注免疫性疾病及肿瘤领域创新药研发 [4] - 核心平台包括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及HBICE药物发现引擎 [2][4] - 重点推进HBM4003、HBM9378、HBM1020等临床阶段产品 [4] - 平台能力拓展至免疫及炎症领域新靶点开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