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T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柔直换流阀行业报告:柔直换流阀部件国产化提速,智能升级能否引领特高压新时代?
头豹研究院· 2025-06-16 2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中国柔直换流阀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2024年国内柔直换流阀关键部件自主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报告深入剖析行业发展现状,研究核心部件国产化进程、智能化升级路径及应用前景,分析产业链、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格局,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战略建议,对“十五五”期间机遇与挑战进行前瞻性判断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 源于1990年McGill大学研究,通过VSC技术实现有功无功独立控制,2003年MMC技术突破解决IGBT均压难题,损耗降至1%且具备直流故障清除能力,从1997年±320kV/10MW发展到2020年±800kV/5,000MW特高压水平,克服传统直流输电限制,在多方面表现优异,中国出台政策推动其在新型电力系统发挥更大作用 [4] - 采用电压源换流器、可控关断器件及脉宽调制技术,突破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局限,具备有功、无功功率独立解耦控制能力,可向无源网络供电,无需换流站通讯运行,易构建多端直流系统,能在紧急状态提供功率支援,提升电网稳定性与输电效能 [10] - 经历五代演进,从两电平SPWM到具备直流故障清除能力的第五代多电平技术,MMC技术通过子模块级联替代器件串联,实现谐波含量、开关损耗和系统可靠性全面优化,但控制较复杂且需直流电容电压均衡控制,半桥和全桥是当前工程应用主要子模块类型 [13][17] 柔性直流市场规模 - 换流阀投资占比从传统直流工程27%提升至57%,单个项目价值量达数十亿元,半桥MMC结构为主流,IGBT突破6.5kV/5kA性能指标,IGCT凭借更高容量和低损耗优势在超大容量输电领域占主导地位,随着国家电网“十四五”规划和海上风电项目推进,柔直技术应用比例提升,单位造价下降,从特高压线路5.4亿元/GW到海上风电项目5.0亿元/GW [5] 2024 - 2030年中国柔直换流阀市场 - 发展前景呈分化,乐观预计增长至168亿元(海上风电占比55%),中性预计在120 - 130亿元区间波动,悲观可能降至104亿元,关键取决于特高压领域IGCT应用及电网压价影响程度以及海上风电领域增长的对冲效果 [6] 柔直换流阀 - 按技术方案分为两电平、三电平、半桥MMC及基于IGCT交叉箝位的MMC换流阀等多种类型,国内高压柔性直流工程普遍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阀,除昆柳龙工程采用全半桥混合结构外,多采用半桥结构,半桥子模块由多种器件和部件组成,国内已着手制定国家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24][25] 传统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投资分布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阀投资占比达57%,较传统直流输电提升30个百分点,变压器投资占比从54%降至29%,其他设备投资占比从19%降至14%;具体项目中,柔性换流阀价值量从陇东 - 山东常规直流工程的零配置攀升至甘肃 - 浙江全柔直工程的43.46亿元,其他核心设备价值量有不同变化趋势 [30] 柔直换流阀产业链 - 由上游IGBT/IGCT、电容等核心器件,中游换流阀及换流站制造,下游特高压柔直工程等三大领域构成,IGBT在成本结构中占比最大为33%,其次为电容等,IGBT厂商对中游企业议价能力较强,鸡山II换流站采用IGCT交叉箝位MMC方案可节省10%占地面积,造价略低 [33] IGBT与IGCT国产化进展 - 中国在柔性直流输电核心装备国产化取得显著突破,IGBT领域2025年2月完成6.5kV/3kA IGBT柔性直流换流阀研制,较4.5kV/3kA方案可降低损耗23%;IGCT技术路线2025年2月全球首款6.5kV/4kA IGCT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换流阀通过技术鉴定,可减少30%功率模块使用量及设备占地面积,整体制造成本降低约20%,预计将全控型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100%,运行可靠性提高4%;柔直用直流支撑电容器领域,赛晶科技技术获6项专利,2021年11月实现国产产品首次应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8][39][40] 市场竞争格局 - 近年主要柔直项目换流阀中标数据显示,国电南瑞在特高压领域占主导地位,许继电气和荣信汇科在海上风电和背靠背工程中表现突出,但行业换流阀系统仍存在设计问题 [43][44] 特高压建设规划 - 国家电网“十四五”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总投资3,800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38项特高压工程,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特高压输电网;特高压直流工程中柔直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开工的4条线路中3条采用柔直技术,占比达75%;已完成招标工程中,全柔直线路换流阀单位价值量约5.4亿元/GW [49] 海上风电柔直项目 - 中国海上风电柔直项目加速推进,从2021年江苏如东项目到2025年阳江项目再到2027年上海崇明项目,规模扩大,单位价值量从6.77亿元/GW降至5.00亿元/GW [51] 行业发展趋势 - 基准情形下,中国柔直换流阀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2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68亿元,增长主要来自海上风电领域(占比提升至55%)和特高压领域(稳定在120亿元),各细分市场单位价值量呈结构性变化,反映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化 [55]
台基股份(300046) - 300046台基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9:32
公司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湖北辖区上市公司 2025 年投资者集体接待日 [2] - 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2 日下午 14:30 - 16:50 [2] - 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参加 [2] - 接待人员为董事兼财务总监吴建林、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康进 [2] 公司发展战略 - 实施“以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结构调整驱动,专注于功率半导体内生发展和外延扩张并举”战略 [2] - 围绕功率半导体产业适时外延式扩张,完善多领域布局 [2] - 聚焦 IGBT、MOSFET 等核心器件拓展,布局 SiC 和 GaN 等第三代半导体 [2] - 加强对外合作,扩充产品线和市场覆盖 [2] 2025 年发展方向 - 重点开发脉冲功率器件、IGBT、新型光导开关、IGCT 等功率半导体器件 [2] - 重点拓展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电网系统、海工装备、国家重大专项等高端应用领域 [2] - 全方位降本增效,优化供应链 [2] 公司产品优势 - 专注功率半导体技术和产品研发,持续实现进口替代 [3] - 具有自主可控的功率半导体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建有一体化产线 [3] - 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跟踪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研发和应用 [3] -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质量水平国内同业领先,脉冲开关技术国际领先 [3] 公司新投资情况 - 2025 年 5 月 19 日成立晶脉科技公司,从事硅基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科技成果产业化 [3] 市值管理措施 - 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聚焦主业推进高质量发展 [3] - 加强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3]
派瑞股份(300831)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18:10
人力资源与效能 - 2024 年员工总数同比下降 1.2%,人均营收同比增加 66.18%,公司将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确保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需求匹配,提升人均效能 [2] 收入确认 - 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及收入政策确认营业收入,直流项目以取得客户出具的产品验收报告作为收入确认关键依据,陇东入鲁工程合同收入确认时间以实际取得验收报告时点为准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38%,研发资本化率同比降至 15%,因研发投入多在前沿技术预研与探索性项目,处于技术可行性验证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公司将优化研发项目筛选机制,建立市场需求导向评估体系,强化部门协同,提升研发成果商业化效率 [3] 业绩波动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59%,归母净利润 1522.20 万元,同比增长 107.62%,扣非净利润 836.62 万元,同比增长 45.08%,公司经营状况稳健,将推进既定战略,把握市场机遇,推动营收增长 [3] 盈利能力与补助 - 2024 年政府补助 68 万,占净利润比例较低,公司盈利能力不依赖政府补助;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自主盈利能力 [4] 营销投入与订单 - 2024 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 2.1 个百分点至 8.3%,营销投入对柔性直流产品订单增长有积极作用,产品质量是核心因素;公司将精准定位客户群体,优化营销渠道,强化部门协同,提升营销投入有效性 [4] 应收账款与回款 - 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 40 天,账龄超过 1 年的应收账款占比提升至 25%,受行业特性、客户结算周期及项目执行节奏影响;公司通过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制定专项催收方案,加强合同履约跟踪等方式缩短回款周期 [5] 产品毛利率与竞争力 - 2024 年高压直流阀用晶闸管收入占比超 70%,毛利率同比下降 5.2 个百分点至 38.5%,公司产品毛利率整体增长,原因是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改善,通过技术迭代提升竞争力 [6] 关联交易 - 2024 年关联交易金额同比增长 65%,但占全年交易总额比例极低,不存在关联方依赖度过高情况;公司建立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保障交易公允性与独立性 [6] 扣非净利润 - 2024 年扣非净利润较 2023 年增长 248.17%,核心驱动力为国家能源政策下的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控制,公司通过技术迭代等措施构建持续增长经营模式 [6]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直流输电及大功率电源变换等领域 [6] 业务发展举措 - 2025 年公司围绕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大新产品 IGCT 和 FRD 市场推广力度,计划布局 IGBT 等产品开发,对装置类产品开展市场调研并推向市场 [7] 债务结构与偿债 - 2024 年短期借款同比增加 90%,长期借款减少 50%,期末流动负债较期初增加 10.59%,非流动负债期末较期初下降 65.09%,公司处于低负债率与高流动性情况,短期偿债能力风险可控 [7] 存货管理 - 2024 年存货周转率同比下降 25%,库存商品同比增加 35%,受行业特性、生产周期及市场需求影响;公司通过制定合理计划,动态库存管理等措施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7] 管理费用 - 2024 年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 3.4 个百分点,因业务拓展与团队规模扩大致人力成本增加;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推进数字化办公系统应用降低管理成本 [7] 现金流管理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 70%,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与应收账款周期变化有关;公司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协商付款方式,开拓市场,2025 年 Q1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同时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8] 市值管理与重组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正在筹划相关事宜;公司致力于优化治理结构,强化主业竞争优势,如有符合战略规划将及时披露信息,当前重心是提升经营效率 [8] 新产品市场渗透 - 2024 年柔性直流输电用 IGBT 模块收入占比不足 15%,公司计划推出新产品,对装置类产品调研并通过多种模式推向市场 [8] 营收与利润增长 -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64.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57.84%,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核心驱动力为国家能源政策下的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控制 [9] 项目布局与进展 - 公司将考虑并布局“海上风电柔直项目配套”;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研发进展关注后续公告;与清华大学合作项目部分进入应用前期探索阶段,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9][10] 可持续发展 - 公司践行 ESG 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要求贯穿运营全过程,未来将在 ESG 指引下优化落实相关制度 [9] 公司性质 - 公司是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间为 2016 年 12 月 [10] 风险评估 - 公司在高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有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虽面临政策周期波动及技术替代风险,但通过技术升级等措施,中长期市场竞争风险可控 [10]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不足 5%,公司关注特高压出海业务,配合阀厂参与出海项目,在技术、产能、市场三个维度构建全球化竞争力,突破现有格局,扩张海外市场份额 [10]
[年报]派瑞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增157.84% 计划推出或布局IGBT等新产品
全景网· 2025-04-15 18: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 92亿元 同比增长64 14% [1] - 归母净利润5677 52万元 同比增长157 84% [1] - 扣非净利润5225 60万元 同比增长248 17% [1] - 基本每股收益0 18元/股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 3722元(含税)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191 04万元 [2]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于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和生产 在高电压 大功率 大直径的高等级晶闸管领域成为行业龙头 [2] - 继承了西电所的技术累积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晶闸管全压接技术 高压低温焊接技术以及终端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2]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大功率电控晶闸管和特大功率光控晶闸管 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 - 已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研发生产基地 拥有一流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 生产和测试试验设备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946 72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 94% [3] - 向国家专利局提交21项专利申请 其中发明专利4项 获得专利授权6项 [3] - 新型功率器件如IGCT FRD等通过技术攻关已形成系列产品 精准击穿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项目 [3] 未来规划与市场布局 - 计划推向市场或布局的新产品包括IGCT FRD以及IGBT等产品 [4] - 对装置类产品进行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需求以及竞争产品状况 采取自主研发 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模式将性能优良的装置类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4] - 从产品结构优化 技术升级 市场拓展 产业链协同 平台化发展 数字化转型等方向进行构思和布局 [3] - 围绕技术创新 质量和成本控制 市场拓展 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 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并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