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4A

搜索文档
2 To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s to Buy With $1,000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9-03 18:10
IBM is already thriving i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dustry, and Intel could be a major player down the road.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dustry is evolving rapidly. AI is getting smarter, although some cracks in the growth story have emerged. OpenAI's highly anticipated GPT-5 model has fallen well short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which likely throws some cold water on the idea that AI "superintelligence" is right around the corner.While uncertainty is running high,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 ...
「寻芯记」获软银20亿美元“输血”,英特尔仍站在十字路口,代工业务去留存悬念
华夏时报· 2025-08-20 22:27
业绩承压的英特尔正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艰难"破局"。在今年4月出售一部分Altera的股份后,8月19 日,英特尔宣布获得软银集团20亿美元投资。这给连续几个季度亏损的英特尔赢得一些可以喘息的时 间。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当日盘中一度涨超12%,截至收盘涨6.97%至25.31美元/股,市值为1108亿 美元。 至于软银集团注入的资金将用在哪里,英特尔方面并未透露,不过对于该公司来说,当前最烧钱的恐怕 还是代工业务。自今年3月陈立武出任CEO以来,业内最为关注的便是英特尔代工业务的去留,不过在 业内人士看来,该公司正处于两难的境地,放弃会导致其过度依赖外国产业链,但保留又意味着竞争力 的不确定性。 暂解资金之困 英特尔宣布,该公司与软银集团签署了最终证券购买协议。根据协议,软银集团将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 认购英特尔普通股,总投资额达20亿美元,该交易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英特尔官方称,软银的投资是 基于英特尔的长期愿景,即通过加速布局支持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及下一代基础设施的先进技术,实现 人工智能变革。 这是陈立武上任后,英特尔达成的第二笔重大交易。今年4月,英特尔将旗下Altera业务51%的股份出售 给全球技 ...
Intel drops 9% as chipmaker's foundry business axes projects, struggles to find customers
CNBC· 2025-07-26 00:02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下跌9%,主要由于宣布削减晶圆厂成本以扭转业务困境[1] - 尽管第三季度营收和销售预测超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10美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美分,但市场更关注晶圆制造业务前景[1] - 股价全年累计下跌60%,创历史最差表现,反映在AI市场进展缓慢及晶圆厂战略受质疑[4] - 净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每股67美分),去年同期为16亿美元(每股38美分),并计提8亿美元资产减值[6] 晶圆制造业务调整 - 新CEO宣布14A制程技术将基于客户确认需求推进,停止无限制投入[2] - SEC文件中表示若下一代技术周期无法获得客户,可能暂停或完全终止晶圆代工业务[2] - 迄今未能为任何制程节点获得重要外部客户,14A制程客户前景不确定[3] - 取消德国和波兰芯片设施项目,放缓俄亥俄工厂生产节奏[4] 管理层战略与成本控制 - 新任CEO承认过去几年投资过度且过早,导致工厂利用率不足且布局分散[6] - 已完成大部分裁员计划,裁员比例达15%,年底员工数将缩减至7.5万人[6] - 巴克莱分析师指出客户承诺缺失加剧产品路线图不确定性,降低客户采用可能性[5] - 摩根大通认为晶圆厂决策是"积极举措",但市占率持续流失仍是隐忧[6]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AI市场难以取得突破,该领域目前由英伟达主导[4] - 晶圆代工业务高度依赖大客户支撑,外部客户拓展成效不足[4][3]
英特尔:若 14A 无法获得外部大客户青睐,可能取消后续先进制程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47
英特尔制程技术战略调整 - 公司首次承认可能放缓或取消Intel 14A及后续领先制程节点的开发,若无法获得重要外部客户或达到关键里程碑 [1][2] - 此举意味着公司可能退出前沿半导体技术竞赛,将制程领先地位让给台积电和三星电子 [1] 资本支出与财务纪律 - 公司决定不再推进德国和波兰的项目,并将哥斯达黎加封装测试业务整合至越南和马来西亚工厂 [2] - 俄亥俄州工厂建设进度将进一步放缓,以确保支出与需求匹配 [2] - 2024年研发支出达165.46亿美元(约1183.71亿元人民币),大部分用于18A、18A-P、14A等制程技术 [3] 技术投资与客户需求 - Intel 14A预计采用高数值孔径极紫外(High-NA EUV)光刻技术,每台ASML光刻机成本约3.8亿美元(约27.19亿元人民币),单厂至少需投入7.6亿美元 [3] - 公司强调需确保技术能被内部产品与外部客户使用,否则经济上不可行 [2][3] 管理层表态 - CEO陈立武指出过去几年投资过多、过快,导致工厂布局分散且利用率不足,需纠正方向 [2] - 公司要求14A制程必须满足内部客户、外部客户及产量承诺,同时达到性能和良率要求 [2]
US chipmaking nears death: Intel warns it may give up on cutting-edge chips
Business Insider· 2025-07-25 08:37
英特尔14A芯片开发危机 - 英特尔警告可能停止开发下一代14A芯片 需寻找大客户并达成关键里程碑否则将暂停或放弃该项目 [1][2] - 14A是英特尔追赶台积电的关键技术 被视为公司重返行业领先地位的最后机会之一 [2] 英特尔行业地位变化 - 英特尔曾主导半导体行业数十年 但错失移动设备和AI两大技术浪潮 [3] - 多数竞争对手已放弃芯片制造业务 将设计交由台积电代工 而英特尔仍保持设计+制造一体化模式 [3] 美国芯片制造业潜在危机 - 若放弃14A将重创美国本土芯片制造能力 导致全球先进芯片生产进一步集中于中国影响力区域 [4] - 行业分析机构指出这可能标志英特尔首次退出技术领先竞争 或将形成台积电垄断格局 [5] 技术竞争格局 - 台积电已成为全球芯片制造领导者 英特尔14A是其实现技术赶超的核心项目 [2][3] - 半导体行业出现设计/制造分离趋势 仅英特尔等少数企业维持IDM(垂直整合)模式 [3]
Intel(INTC)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5 0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129亿美元,高于指引区间上限 [28][29] - 非GAAP毛利率为29.7%,每股收益为 - 0.1美元;排除相关费用后,非GAAP毛利率为37.5%,非GAAP每股收益为0.1美元 [30] - 第二季度运营现金流为21亿美元,总资本支出为45亿美元,净资本支出为31亿美元,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 - 11亿美元 [31] - 预计2025年运营支出为170亿美元,2026年目标为160亿美元 [31][37] - 预计2025年总资本投资约为180亿美元,净资本支出为80 - 110亿美元 [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英特尔产品 - 营收118亿美元,环比略有增长,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均超预期 [31] - 运营利润27亿美元,占营收的23%,环比减少2.5亿美元 [33] 客户端计算集团(CCG) - 营收环比增长3%,超预期,PC更新需求持续,对冲部署有增长 [32] 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DCAI) - 营收环比下降5%,但超预期,受超大规模需求波动影响,部分被AI服务器和存储计算的主机CPU持续强劲表现抵消 [32] 英特尔代工服务(IFS) - 营收44亿美元,环比下降5%,超预期,英特尔7晶圆产出好于预期,先进封装服务增加 [34] - 第二季度运营亏损32亿美元,环比减少8.48亿美元 [35] 其他业务 - 营收1.1亿美元,环比增长12%,超预期,实现运营利润6900万美元 [3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端市场,受Windows 10服务结束和COVID时代老旧设备更新需求驱动,需求持续强劲,AI PC占比持续增长 [28] - 传统服务器市场,超大规模企业和企业继续更新CPU,以利用新产品在低功耗下的更好性能 [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组织和文化 - 对向CEO汇报的每个组织和职能进行系统审查,目标是减少低效和冗余,提高各层级的问责制 [7][8] - 已完成多数行动以实现年底7.5万名员工的目标,管理层级减少约50% [8][9] - 计划从9月开始实施重返办公室政策 [9] 代工战略 - 调整产能投资策略,根据客户的数量承诺和实际里程碑来增长产能,停止德国和波兰的制造项目,整合哥斯达黎加的封装测试业务,放缓俄亥俄州的建设进度 [12] - 英特尔18A继续在良率和性能目标上取得稳步进展,致力于将其扩大到大规模生产;英特尔14A专注于基础构建模块、技术定义等方面的工作 [13][14] - 内部产品团队将根据性能、成本、良率和上市时间等标准,与内外部代工合作伙伴合作 [15] 核心x86业务 - 客户端方面,计划年底推出首款PentaLake SKU,2026年上半年推出更多SKU,以巩固在笔记本市场的份额;在高端桌面市场仍有差距,但对NovaLake的进展感到鼓舞 [17][18] - 传统服务器方面,在AI主机节点和存储领域保持稳固地位,但在更广泛的超大规模工作负载方面需要改进,以提高市场份额 [18] AI战略 - 从传统的以硅和训练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向系统和软件层面,专注于推理和智能AI领域 [21] - 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更详细的AI战略 [7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表现稳健,营收高于指引上限,反映了业务的强劲需求和团队的良好执行,但盈利能力受到一次性项目和减值的影响 [6] - 市场在第二季度基本正常运行,核心市场的基本需求驱动因素得以显现,但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 [28] - 公司正在采取措施改善资产负债表,提高现金流,有信心实现运营支出目标,并在未来实现更好的业绩 [22][23][26] 其他重要信息 - 本月成功变现了部分对MobileIce的持股,本季度有望完成与Silver Lake的Ultera交易 [24] - 2025年开始进行资产负债表去杠杆化是公司的首要任务 [39][4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修复x86业务以建立代工业务的信任,以及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和未来的影响因素 - 公司在18A技术上取得了稳步进展,有信心在年底推出Pantalik SKU,并吸引外部客户;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主要受Lunar Lake和Panther Lake的影响,未来Panther Lake的大规模生产、代工业务的发展、产品定价和成本结构的改善等因素将对毛利率产生积极影响 [44][48][51] 问题2: 如何平衡14A开发的风险与建立外部代工业务的关系,以及明年资本支出的维护性支出情况 - 公司团队专注于14A的基础构建工作,从18A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并与外部合作伙伴和客户紧密合作,有信心取得良好结果;明年资本支出会减少,但具体金额尚未确定,预计会高于90亿美元且低于180亿美元 [56][57][96] 问题3: Intel 7供应短缺的原因,能否增加Intel 4产品的产量,以及在建工程能否充分发挥价值 - Intel 7供应短缺主要是由于Raptor Lake的强劲需求;公司正在增加Granite Rapids的产量,以提高Intel 4的产量;公司已采取措施减少在建工程的金额,并将继续优化,同时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63][64][67] 问题4: 服务器业务第三季度的趋势、市场份额损失情况,以及AI战略的更新时间和策略 - 公司未按业务部门提供指引,服务器业务预计略有增长;在市场份额方面,公司正在努力改善产品竞争力,相信会逐步提高;AI战略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将专注于推理和智能AI领域 [69][72][73] 问题5: 是否考虑采用ASIC方式在AI市场建立更好的地位,以及本季度的资产减记情况 - 公司对与系统公司合作提供AI平台的ASIC方式持开放态度;本季度的资产减记主要是设备减值,库存减记包含在正常销售成本中 [79][80][82] 问题6: 18A和14A的时间安排,以及如果14A失败,代工战略是否会失败,能否仅依靠18A和增加外包实现可持续业务 - 18A将为未来三代英特尔产品供应,14A的时间与TSMC的A14类似,预计在2028 - 2029年;公司致力于代工业务,会在看到客户承诺和产量后再进行资本支出;18A在提高自身产品性能和良率后,仍有机会吸引外部客户 [89][90][92] 问题7: 服务器CPU市场ASP下降的原因,以及ARM竞争的影响 - 服务器ASP下降是由于竞争环境,公司正在努力缩小高端服务器的性能差距,倾听客户需求,改进产品路线图;公司在服务器市场仍有55%的份额,将采取措施应对竞争 [98][99][100] 问题8: 稳定和夺回服务器市场份额是否取决于Diamond Rapids,以及其推出时间 - 公司正在审查产品路线图,Diamond Rapids的时间大致在正负六个月内,未来还将推出下一代产品;公司将与客户合作,确保产品具有竞争力 [106][107][108] 问题9: 如何对亚利桑那州和爱尔兰晶圆厂进行建模 - 大致按照之前提到的数字进行预测,随着时间推移,相关数据会达到正常运行水平,公司会持续更新信息 [109][110]
Intel(INTC)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5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为129亿美元,高于指引区间上限,主要受客户端和数据中心业务的推动 [30] - 非GAAP毛利率为29.7%,每股收益为 - 0.10美元;若排除相关费用,非GAAP毛利率为37.5%,非GAAP每股收益为0.10美元,均高于第二季度指引 [31] - 第二季度运营现金流为21亿美元,资本支出总额为45亿美元,净资本支出为31亿美元,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 - 11亿美元 [32]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在126 - 136亿美元之间,按非GAAP计算,预计毛利率约为36%,税率为12%,每股收益盈亏平衡 [37][38] - 预计2025年运营支出为170亿美元,2026年运营支出目标为160亿美元 [38] - 预计2025年非控股收入(NCI)在2.5 - 3亿美元之间,2026财年NCI预计将显著增长 [39] - 预计2025年资本投资总额约为180亿美元,净资本支出预计在80 - 110亿美元之间 [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英特尔产品 - 营收为118亿美元,环比略有增长,超出预期,客户端和服务器业务均表现良好 [32] 客户端计算集团(CCG) - 营收环比增长3%,超出预期,PC持续更新需求和对冲部署带来了增长 [33] 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集团(DCAI) - 营收环比下降5%,但超出预期,主要受超大规模需求的波动影响,部分被AI服务器和存储计算的主机CPU的持续强劲表现所抵消 [33] 英特尔代工服务(IFS) - 营收为44亿美元,环比下降5%,超出预期,英特尔7晶圆的产出好于预期,先进封装服务有所增加 [34] 其他业务 - 营收为11亿美元,环比增长12%,超出预期,主要包括Mobileye、Ultera和IMS,该类别实现了6900万美元的运营利润 [3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端市场,受Windows 10服务结束和COVID时代老旧设备更新需求的推动,需求持续强劲,AI PC在产品组合中的占比不断增加 [28] - 传统服务器市场,超大规模客户和企业客户继续更新其CPU设备,以利用性能更好、功耗更低的新产品 [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组织和文化 - 公司对向CEO汇报的每个组织和职能进行了系统审查,目标是减少低效和冗余,提高各层级的问责制 [6][7] - 第二季度完成了大部分裁员行动,以实现年底7万名员工的目标,并减少了约50%的管理层级 [7][8] - 计划从9月开始实施重返办公室的规定 [8] 代工战略 - 公司将根据客户的订单承诺来增长产能,并将资本支出与实际里程碑同步,不再提前投入 [12] - 决定停止在德国和波兰的制造项目,将哥斯达黎加的组装和测试业务整合到越南和马来西亚的现有大型工厂,并放缓俄亥俄州的建设进度 [12] - 英特尔18A将继续在良率和性能目标上取得稳步进展,公司致力于将该技术扩大到大规模生产 [13] - 英特尔14A团队继续专注于基础构建模块、技术定义和晶体管架构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特定客户需求并开拓更广泛的市场 [14] 核心x86业务 - 客户端业务的首要任务是在年底前推出首款Penta Lake SKU,并在2026年上半年推出更多SKU,以巩固在笔记本市场的份额 [17] - 传统服务器业务在AI主机节点和存储领域保持稳固地位,但在超大规模工作负载方面需要改进,以提高市场份额 [18][19] AI战略 - 公司认识到需要向系统和软件领域发展,以在下一代计算中保持竞争力,将专注于推理和智能AI等领域 [22] - 首先要了解新兴的AI工作负载,然后反向设计软件、系统和芯片,以实现最佳结果 [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第二季度表现稳健,营收高于指引上限,反映了业务的强劲需求和团队的良好执行 [5] - 尽管受到一次性项目和减值的影响,但季度内的潜在运营表现令人满意 [5] - 市场在第二季度基本正常运行,公司核心市场的基本需求驱动因素得以显现 [28] - 公司对实现2025年和2026年的运营支出目标充满信心,并将继续努力降低资本支出 [25] - 公司认为已采取的行动正使公司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扭转公司局面需要时间和耐心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通过出售Mobileye股份筹集了约9亿美元,并有望在第三季度完成Ultera的股权出售交易 [25][39] - 公司预计在2025年开始进行去杠杆化,以改善资产负债表 [32][4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如何修复x86业务以建立对代工业务的信任 - 公司专注于英特尔18A,每周与团队进行两次审查,在技术良率、性能目标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该技术是至少三代英特尔客户端和服务器产品的基础,公司致力于将其扩大到大规模生产 [44][45] - 通过与外部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公司对提高良率更有信心,预计年底前推出Pantalik SKU,在有足够的内部产量和良好进展后,将更有吸引力吸引外部客户 [46][47] 问题2: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以及未来的顺风和逆风因素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Lunar Lake的大幅增长,其内存成本对毛利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以及Panther Lake处于早期阶段,每片晶圆的成本较高 [50][51] - 明年,Panther Lake的大幅增长将带来成本降低和更好的成本结构,从而对毛利率产生积极影响,代工业务中领先节点的增加也将有利于毛利率,但具体情况还取决于产品组合 [52][53] 问题3:如何平衡14A开发的风险与建立外部代工业务的目标 - 团队专注于建立14A的基础构建模块,从英特尔18A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并与外部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了早期合作,这增强了公司对该技术的信心 [58][59] - 公司将确保在看到内部和外部客户的订单承诺后,才会投入资本支出,以满足性能和良率要求 [60] 问题4:明年资本支出的削减幅度以及维护资本支出的情况 - 明年资本支出下降的原因是过去几年购买了大量资产,需要进行消化,目前约一半的资本支出可视为维护资本支出 [62] - 公司尚未确定明年的具体资本支出计划,预计将在2026年1月左右确定,但认为资本支出将显著低于180亿美元,但高于90亿美元 [97] 问题5:英特尔7供应短缺的原因以及是否能增加英特尔4产品的产量 - 英特尔7供应短缺的主要原因是Raptor Lake表现出色,消费者和企业对其价格点较为青睐,但预计产品组合将发生变化 [65] - 公司正在扩大英特尔4的产能和晶圆生产线,Granite Rapids的量产将推动英特尔4的产量增加 [66] 问题6:未充分利用的在建工程能否实现全部价值 - 公司在第二季度初对亚利桑那州的部分项目进行了调整,目前在建工程的金额已从第二季度末的50亿美元以上降至30多亿美元 [67][68] - 公司将继续利用在建工程中的资产,以降低该金额,并希望在明年进一步降低,但仍将保留一定的晶圆厂空间以应对需求变化 [69] 问题7:服务器业务第三季度的趋势以及市场份额损失的情况 - 公司未按业务部门提供具体指引,预计服务器业务将略有增长,具体情况取决于服务器和CPU的表现 [71] - Granite Rapids和Diamond Rapids等新产品将有助于改善公司在服务器市场的竞争地位,但要达到理想的市场份额仍需努力 [71][72] 问题8:能否详细说明AI战略以及何时更新 - 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AI战略,将重点关注推理和智能AI领域,从系统软件到芯片进行全面考虑,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74] - 公司将利用x86架构的优势,结合加速器,打造未来的计算平台,并将招聘更多软件人才以抓住市场机会 [75][76] 问题9:是否考虑采用ASIC策略来在AI市场中建立更好的地位 - 公司旨在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利用x86架构的优势,同时也对与系统公司合作提供AI平台的ASIC解决方案持开放态度 [80][81] 问题10:第二季度的减值是否包括库存以及具体减值情况 - 减值主要涉及设备,也包括了部分库存减值,但未单独列出,而是包含在正常的销售成本中 [83] - 设备减值主要是由于公司更换了生产线中的旧工具,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市场价值,并将其列为待售资产 [84][85] 问题11:18A和14A的时间安排以及14A对代工战略的影响 - 18A将为未来三代英特尔产品提供支持,14A的时间安排与台积电的A14类似,预计在2028 - 2029年推出 [87][89] - 公司致力于代工业务,但在资本支出方面将保持谨慎,只有在看到客户订单承诺后才会投入 [90] - 英特尔18A预计在未来十年内达到峰值产量,将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并且有机会吸引外部客户 [91][92] 问题12:服务器CPU市场的竞争情况以及ARM的影响 - 公司在服务器市场仍占有约55%的份额,但在高端服务器领域存在一些失误,目前正在努力缩小性能差距,并与大型超大规模客户和高端企业客户密切合作 [100][101] - 公司通过早期与客户合作,了解其工作负载需求,简化产品路线图,有望通过新产品重新获得市场份额 [101][102] 问题13:如果明年销售额实现中个位数增长,毛利率将如何变化 - 一个经验法则是,明年毛利率的增长幅度将在40% - 60%之间,希望能更接近上限,但具体情况还取决于业务的实际发展 [104] 问题14:稳定服务器市场份额是否取决于Diamond Rapids以及其推出时间 - 公司正在审查产品路线图,Diamond Rapids的推出时间预计在2026年左右,可能会有±6个月的波动 [108] - 公司将与客户进行沟通和验证,确保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重新在数据中心业务中取得优势 [109] 问题15:如何对亚利桑那州和爱尔兰晶圆厂进行建模 - 目前预测的数字大致正确,在2027 - 2028年左右,这些晶圆厂将达到正常运营水平,成本将高于1.2 - 1.3亿美元,公司将在后续提供更新 [111]
赛道Hyper | 英特尔“考虑”停推18A制程技术
华尔街见闻· 2025-07-03 19:31
英特尔战略调整 - 公司CEO陈立武考虑停止将Intel 18A及18A-P工艺制程推向代工客户,集中资源攻坚Intel 14A制程,最终决定预计9月公布 [1] - 公司曾在2024年9月跳过Intel 20A节点,将资源投入Intel 18A以缩减资本支出,计划2025年推出18A [2] - 此次调整反映公司在先进制程竞赛中的战略收缩,可能面临数亿至数十亿美元资产减值 [2] 财务压力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代工部门2024年净亏损134亿美元,占全年总亏损188亿美元的71.28% [2] - 18A制程研发投入达数十亿美元,但外部客户仅亚马逊和微软,合作收益短期内难形成规模效应 [3]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7月2日下跌4.25% [9] 晶圆代工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Q1全球晶圆代工2.0市场营收720亿美元,同比增长13% [4] - 公司凭借处理器制造及先进封装业务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2.0厂商,市占率6.5%,环比增0.6个百分点但同比降0.3个百分点 [4] 技术路线调整细节 - 公司仍将18A用于自研产品Panther Lake客户端处理器和Clearwater Forest数据中心处理器,并为亚马逊、微软少量代工 [7] - 资源将转向Intel 14A,计划2027年风险生产、2028年量产,其每瓦特性能提升15%-20%,密度提升30%,功耗降低25%-35% [7] - 14A采用第二代RibbonFET和Power Direct技术,High NA EUV曝光效率优势可能使其成本低于台积电A14 [8] 战略决策背景 - CEO认为18A对外部客户吸引力下降,停止推广是明智之举 [5] - High NA EUV技术单次曝光效率等同传统三次曝光,可降低14A生产成本 [8] - 最终决策需董事会批准,涉及研发投入和技术落地效率等未明确因素 [8]
英特尔或代工英伟达!
国芯网· 2025-05-09 22:06
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进展 - 英特尔正与英伟达、谷歌就晶圆代工服务合作进行谈判 [2] - 微软已与英特尔签订大型正式订单 计划在Intel 18A工艺上生产芯片设计 [2] - 英特尔确认另一项合作 将使用Intel 18A工艺为亚马逊AWS生产AI Fabric芯片 用于算力节点互联 [2] Intel 18A制程技术进展 - Intel 18A制程节点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 预计2024年内实现正式量产 [2] - 演进版本Intel 18A-P已开始生产早期试验晶圆 [2] Intel 14A制程技术规划 - Intel 14A将采用PowerDirect直接触点供电技术 [2] - 英特尔代工已与主要客户就Intel 14A展开合作 并发送了早期版本PDK [2]
风暴中的英特尔,正在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
虎嗅APP· 2025-04-30 18:38
英特尔战略转型 - 新任CEO陈立武明确表态将全力发展晶圆代工业务,并提升其优先级,打破外界对其可能削减代工业务的猜测 [4][5] - 公司近4年已投入900亿美元建设晶圆厂,原为推进IDM 2.0战略,但当前重点转向强调"获得客户信任"的服务导向 [5][7] - 公司展示代工生态联盟,涵盖EDA工具、IP授权、设计服务、云支持等全链条合作资源 [10][12] 制程技术布局 - 推出多节点覆盖策略:先进制程包括Intel 4/3/18A,成熟制程含Intel 16/12等,并开发衍生版本(如Intel 3-T/E)以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14][16][17] - Intel 18A进入风险试生产阶段,采用RibbonFET(GAA)晶体管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量产进度领先台积电同类技术 [21][23][25][26] - Intel 14A采用第二代RibbonFET与Power Direct供电技术,为首个使用high-NA EUV光刻机的节点,已向客户提供早期PDK [29][30][32] 竞争态势分析 - 台积电通过N3工艺多个衍生版本(如N3P/N3A/N3X)占据市场,英特尔通过节点多样化策略试图扩大客户群 [16][17] - 台积电放弃high-NA EUV光刻机以控制成本,若其用旧设备实现A14性能目标,可能对英特尔形成成本压力 [32][33] - 英伟达、博通、AMD等头部客户已开始采用Intel 18A流片测试,反映技术认可度 [22] 企业文化变革 - 从工程师文化主导转向客户需求驱动,高管频繁强调技术如何赋能客户,体现服务意识转型 [6][9][10] - 需克服响应速度与台积电"不抢客户饭碗"的纯代工模式竞争,文化惯性是潜在挑战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