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2级辅助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文字陷阱必须堵
北京商报· 2025-08-17 23:38
监管政策动向 - 有关部门发布征求意见稿 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规范企业宣传行为[1] - 重点规范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说明 要求企业在车辆App和车载信息中明确显示系统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1] - 工信部拟立项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5] - 监管强调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车企在营销中频繁使用"天神之眼""全程脱手零接管"等新概念词汇 造成消费者对功能认知混淆[1] - 当前量产车型普遍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 与真正的自动驾驶存在显著差距[5] - 企业宣传的"智能驾驶"与消费者理解的"自动驾驶"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1][3] - 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 难以辨别智能驾驶技术的真实能力边界[3] 技术发展挑战 - 辅助驾驶技术需要逐步迭代才能实现自动驾驶目标 但现阶段安全必须放在首位[1][6] - 行业技术进步对标准制定和安全测评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4] -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配套仍在完善过程中[5] 市场教育需求 -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间接推动了消费者教育 但关于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仍显不足[2][3] - 企业需要平衡技术宣传与消费者教育 避免制造宣传陷阱[3] - 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基本需求始终存在 智能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6]
桐庐上演智能物联“未来图景”
杭州日报· 2025-06-27 10:42
智能物联产业发展现状 - 浙江桐庐已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智能船舶三大领域协同开放,具体应用包括24台智慧物流无人车、2条景区无人艇航线、5条山区无人机送餐航线[1] - 浙江省举办智能物联产业链专场活动,旨在推动产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核心技术攻关、竞争力提升及生态优化上实现关键突破[1] - 2024年浙江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实现规上营收1.35万亿元,同比增长9.9%,在产业能级、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生态营造四大维度取得系统性突破[2] 产业应用场景 - 活动现场交通、能源、机场等省属国企发布混凝土拌合楼智能化生产、能源机器人巡检等场景需求[1] - 桐庐重点推介21项场景机会,涵盖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领域[1] - 深向科技与申通快运合作的L2级辅助驾驶重卡投用两月,运营效率与经济性显著提升,安全性大幅增强[2] 区域产业优势 - 桐庐正加速融合智能物联与快递物流两大产业,打造"无人驾驶未来产业先导区",以"3+3+X"政策体系支撑场景机会与能力耦合[1] - 桐庐拥有海康威视全国最大生产基地,形成省级高新区"一区四园"布局,用地价格优惠,叠加多元产业政策、丰厚基金与人才补贴[2] - 桐庐丰富的场景资源和扎实的产业配套,成为吸引智能物联企业落地的关键因素[2] 未来发展目标 - 浙江省将锚定世界级、先进性和竞争力目标,落实工信部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作部署[2] - 计划实施九大行动,打造十大标志性成果,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