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软件
搜索文档
信创和工业软件行业更新
2025-10-13 09: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信创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和工业软件行业 [1] * 工业AI(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17] * 涉及的公司包括:中软、达梦、太极股份、金山办公、能科科技、东土科技、荣之星、中望、中控技术、宝信软件、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索辰科技等 [4][10][11][12][14][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信创产业发展目标与进展 * 中国信创产业发展节奏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2027年实现党政和行业信创完全替换目标 基础软硬件水平与国际差距缩小至2年内 并形成安可CPU芯片境内生产能力 [1][4] * 2025年央企新增基础设施采购80%以上要求国产 存量系统替换有明确指标:综合办公系统80%、经营管理系统50%、生产运营系统40% [1][4] * 运营商及头部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采购上已达到100%国产化 [4] * 信创相关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亮眼:中软收入增加25% 利润增长100%;达梦增速超40% 净利润增速124%;太极股份收入增速150% 利润大幅减亏;金山办公WPS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6%;能科科技收入增长34% 净利润增长65% [4] 信创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路径 * 信创产业面临技术路径多样性挑战 存在两款操作系统、六个CPU及大量数据库中间件 导致资源浪费在适配环节 [1][5] * 未来需要收敛技术路径 统一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全部用欧拉 非服务器全部换成鸿蒙 [1][6] * 提出工业信创概念 将工业生产系统国产化提升到新高度 [1][6][8][9] 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中国的应对 *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和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将迫使中国进一步实现自主可控 尤其是在国产算力和广泛的自主可控产业方面 [2] * 美国对俄罗斯的限制措施(禁止提供ERP、CRM、PLM等工业软件及IT支持服务)同样适用于商业客户和教育机构 基础软件如Windows、Linux操作系统 Oracle、MySQL数据库 SAP和Adobe等也被列入限制范围 国际开源社区如GitHub也增加了技术获取难度 [2][3] * 中国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国产AI框架(如百度PaddlePaddle、华为MindSpore) 借鉴俄罗斯经验强制推广国产操作系统 并开展人工智能加行动重点关注制造业 [8] * 外部压力成为内部创新催化剂 加速了自主创新步伐 包括芯片和人工智能软件等领域 [16] 工业软件与工业AI的重要性及前景 * 美国工业软件(CAD、CAE、CAM、EDA、PLM等)在全球几乎占据垄断地位 一旦断供将严重影响从芯片设计到飞机制造等多个行业 [7] * 人工智能加战略最重要的着眼点是制造业 推广自主可控和人工智能是信创产业下一阶段重点 将明确国产化率 带来强制性规模化需求 [1][7] * 工业AI指AI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 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升生产优化与智能化 帮助实现数字化转型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到1,500亿美元 [17] * 工业AI面临数据封闭性、算法特殊性、多场景适配、安全试错四大挑战 但解决后潜力巨大 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推动无人化发展 突破技术瓶颈 [2][18] * 中国工业AI在大模型和智能体方面取得进展 工业大模型强调定制化 工业智能体实现对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控制 工业智能体渗透率从2024年的10%左右提升至40%以上 [19] * 工业AI有望加速中国在工业软件领域赶超美国 成为中国AI发展特色方向 国家在人工智能行动中明确提出推进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20] 其他重要内容 中国国产工业软件现状与机遇 * 中国国产化工业软件已取得显著成绩 部分领域市占率超50% DCS领域国产化率超60% 小型PLC领域超20% PLM和MES等领域国产化率较高 [22] * 中国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迅速扩展 第三方数据预测"AI加"产品增速将远超普通工业软件 达到40%以上增长 [22] * "十五五"规划可能将灯塔工厂纳入重点工程 为相关服务商带来重大机遇 [9] * 中国在全球工业产值占比从2020年的30%左右提升至2025年的34-35% 预计2030年达45% 为工业AI发展提供庞大基础 [20] 重点公司点评 * 能科科技:业绩亮眼 定位在POM、人工智能加军工及机器狼等高警惕方向 估值较低 有望成为工业软件行情龙头 发布定增预案募资10亿元用于三个AI项目建设 [10] * 东土科技:中国工业操作系统龙头企业 卡位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工业信创领域 与海光组成工业工控领域"芯"和"魂" 获得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大订单 [11] * 荣之星:在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领域具有绝对地位 壁垒高、空间大、格局良好 [12][13] * 中望:CAD行业龙头企业 处于所有工业软件核心地位 是未来政策重点倾斜方向 [14] * 云计算基础软件:国内主要企业包括阿里、腾讯、华为等大厂及中科曙光、优刻得等 美国限制将加速国产化进程及去美国化步伐 [15]
鼎捷数智(300378):深耕制造业数智化数十年,拥抱AI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华源证券· 2025-07-25 13: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鼎捷数智(300378.SZ),给予“买入”评级 [4][7][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营稳健,随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AI产品推广,订单和收入有望稳健增长 [6][9] - 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持续,凭借定制化方案、客户粘性和性价比优势,ERP、MES、PLM份额有望提升 [6][9] - AI应用品类丰富,以雅典娜平台为基础推动AI在垂类场景落地,有望带来收入增量和新成长曲线 [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深耕工业制造40余年,是国内领先数智方案提供商,业务拓展至大陆和东南亚,以自制ERP软件和数智技术服务为核心,提供三类服务,建立客户粘性 [13] - 产品矩阵丰富,涵盖研发设计、数字化管理、生产控制、AIoT等领域,为下游客户提供全流程软件及解决方案,并融入AI创新 [16] 收入利润情况 - 营收稳健增长,2023 - 2025Q1同比增速分别为11.65%、4.62%、4.33%,2024及25Q1增速下降因下游需求放缓,研发设计类和AIoT类2024年增速亮眼 [20] - 大陆内外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大陆内和大陆外营收分别为11.77亿元和11.54亿元,大陆外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主,25Q1大陆外业务毛利率提升 [22] - 2025Q1毛利率小幅抬升,因高毛利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和销售模式优化,带动整体毛利率比24Q1上涨4.3pct [24]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18%、9.74%、7.13%,相比2023年下降,2025年将继续调整组织架构和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26] - 中国台湾地区业务盈利能力高于大陆,2024年鼎新数智净利润率近20%,相比2022年提升7pct,老客户营收占比达75% [27] 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 - 下游制造业客户景气度有所恢复,2025年装备制造业效益高,1 - 5月利润同比增长7.2%,多个行业利润增长超两位数,中国台湾制造业指数增长,数字化需求长存 [34][38] - 国产替代仍有空间,公司提供深度定制化方案,具有性价比优势,在ERP、MES、PLM等细分行业份额领先 [39][41] AI应用布局 - 积极布局AI领域,提供鼎捷雅典娜PaaS平台、垂类场景AI应用和通用AI Agent应用等产品 [46][47][49] - 预计未来基于雅典娜平台,持续发展和迭代子行业场景AI应用,助力客户数智化迁徙 [5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亿、2.81亿、3.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34%、36.43%、28.70%,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2、46、35倍 [5][54] - 选取赛意信息、汉得信息、泛微网络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可比公司均值PE为64、52、43倍 [6][54][55]
宝信软件副总黄颖雷去年涨薪32.62万元 副总陈健和梁越永却降薪?
新浪财经· 2025-07-16 11:35
人事变动与高管背景 - 宝信软件原董事长夏雪松辞任,引发对高管层的关注,特别是副总经理黄颖雷 [1] - 黄颖雷52岁,拥有上海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本科和东北大学计算机技术硕士学历,曾任MES软件事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2023年8月被任命为副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并担任宝信软件(江西)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 [3] 高管薪酬变化 - 黄颖雷2024年薪酬从2023年的90.82万元上涨至123.44万元,涨幅32.62万元 [3] - 同职位的四位副总经理中,黄颖雷是2024年唯一涨薪的,薪酬水平在四位副总中位列第二 [3] - 副总经理陈健薪酬从156.82万元降至133.5万元,梁越永从98.54万元降至85.09万元,刘慈玲2024年8月上任,薪酬为29.13万元 [3] 高管股票减持 - 黄颖雷2024年9月25日减持0.21万股,成交均价29.32元,变动金额6.16万元,减持后持股29.74万股 [4] - 9月27日减持1.79万股,成交均价29.98元/股,减持53.66万元,减持后持股29.75万股,目前未再变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