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ureka V6
icon
搜索文档
AI歌手Yuri火爆全网,周杰伦们慌不慌?
36氪· 2025-06-28 08:31
AI歌手Yuri的市场表现 - 汗青工作室旗下AI歌手Yuri的首款音乐MV《SURREAL》全网播放量突破700万次,其中B站播放量达78.9万次,获3.9万点赞、8151投币、2.3万收藏[1] - 《SURREAL》MV的拟真程度极高,用户难以分辨Yuri是真人还是AI生成,音乐质量获B站、网易云等平台用户一致好评[7] - Yuri的成功得益于AI音乐/视频生成大模型技术进步及创作方的高投入,MV对口型、肢体动作等细节处理无明显突兀感[7] AI歌手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达41.2亿元,同比增长85.3%,增速接近翻倍[12] - 腾讯SongGeneration、昆仑万维Mureka V6、Suno V3等音频生成大模型降低音乐创作门槛,使AI歌手批量出现成为可能[4][6] - 早期AI音乐作品如《Auxuman Vol.1》因技术限制导致3D动画粗糙、音乐风格小众,而当前AI生成质量显著提升[4][6] 竞品分析 - 酷狗AI歌手柒月多首歌曲收藏量超1万,《踏雪》达24万收藏,但因需VIP收听且主场局限在酷狗,破圈效果有限[6][10] - AI孙燕姿、AI力宏借助明星IP获得短期热度,但粉丝关注点仍集中在真人明星,难以维持长期影响力[6] - 传统虚拟偶像初音未来IP衍生游戏4年营收超8亿美元,洛天依在网易云上线数百专辑,商业化路径成熟[8][12] 商业化路径 - AI歌手商业化需优先打造IP,可复制初音未来/洛天依的手办、广告、全息演唱会、IP游戏等模式[8] - 柒月已尝试商业化合作,包括与邓寓君合作为亚运创作《踏雪》,担任广州龙舟宣传大使等[8] - 专业团队在作品打磨(如MV细节优化)和资源投入上具有显著优势,普通用户难以匹敌[9] 行业挑战与机遇 - AI歌手高度可复制性导致竞争加剧,用户可能转向自主生成音乐,削弱第三方AI歌手价值[9] - 当前赛道尚未头部化,工作室需加快高质量作品产出速度(如洛天依数百专辑案例),抢占市场空白期[12] - 虚拟偶像历史表明破圈难度大(初音未来/洛天依仍属小众),但AI技术突破可能改变行业天花板[13]
专访昆仑万维方汉:AI不能画饼,“能挣钱这件事很重要”
新浪财经· 2025-04-30 18:2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昆仑万维选择AI作为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布局音乐与视频AIGC赛道,避开与大厂在文本大模型的直接竞争[1][4][8] - 公司采用"小而美"策略深耕垂直领域,通过掌握细分行业数据和行为习惯构建护城河,目标是实现从"小而美"到"大而美"的泛化[6][25][26] - 商业模式分为两部分: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长期价值与聚焦音乐/短剧AIGC的商业化落地[14][1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音乐生成模型Mureka迭代至V6版本,其中O1模型加入MusiCoT技术,性能超越全球竞品Suno,生成时间从1分钟延长至2分钟但质量显著提升[4][9][11][12] - 视频生成平台SkyReels聚焦短剧垂直场景,支持40种表情与300种动作,模型下载量达3万次(Hugging Face),Github星数超千[5][17] - 技术路线强调SOTA(State-of-the-Art)表现,认为这是最佳营销方式与人才吸引手段[2][22] 商业化表现 - 2024年公司总收入56.6亿元(+15.2%),AI业务年化收入1.4亿美元,音乐ARR达1200万美元(月流水100万美元)[5] - AI音乐创作成本从传统10-100万元/首降至几十元/首,预计工具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美元,公司目标占据10-20亿美元份额[29][31][32] - 短剧市场年规模100亿元,视频生成商业化进度晚于音乐1-2年[38] 行业竞争与人才策略 - 通过差异化数据积累构建壁垒:音乐领域自建CoT训练数据,视频领域标注独家表演数据[13][18][19] - 人才招募采用主动上门沟通模式,核心团队包括Mureka和SkyReels主创,吸引力来自技术SOTA地位、决策链短及薪酬优势[1][22][23] - 认为模型厂商在Agent领域更具话语权,套壳应用易被底层技术迭代颠覆[39][40][42] 市场判断与未来展望 - AI行业进入生产力应用阶段,产品模式趋于接地气,模型能力已达可用水平[38][44] - 音乐与图像生成已具备商用条件,视频生成仍需突破[29][36] - 公司长期使命是实现AGI,短期聚焦音乐/短剧AIGC的商业化落地[44][45]
昆仑万维: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46% AI算力芯片取得突破性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0: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6% [1] - 研发费用4.3亿元,同比增长23% [1] - 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ARR达1200万美金(月流水100万美金),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ARR达1.2亿美金(月流水1000万美金) [1] - 海外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56%,占营收比重提升至94% [1] - Opera收入同比增长41% [4] AI技术突破 - 多模态推理模型Skywork R1V达到开源SOTA水平 [2] - 视频生成领域SkyReels-V1模型与SkyReels-A1算法位居全球领先,后者实现技术突破性SOTA [2] - AI音乐领域Mureka V6与全球首款融合CoT技术的Mureka O1形成组合优势,Mureka O1登顶行业SOTA [2] AI算力芯片进展 - 控股AI算力芯片企业北京艾捷科芯,完成"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全产业链布局 [3] - 攻克多项核心技术难关,整体研发进度过半,向量产迈进 [3] - 艾捷科芯员工数量接近200名,覆盖芯片设计、算法研发、系统集成等专业领域 [3] AI产品规划 - 计划2025年5月中旬在海外发布全球首款生产力场景通用Agent平台Skywork.ai [3] - Skywork.ai包含五大专家级AI Agent,覆盖专业文档、数据表格、演示文稿、播客及网页内容优化 [3] - 支持跨模态内容创作,可高效生成MV、宣传片、有声读物、互动绘本等多媒体内容 [3] 业务战略 - 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国际化布局持续深化 [1] - 未来将持续推进AI算力芯片研发及AI应用矩阵落地 [4]
直线涨停!刚刚,三大巨头,重磅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3-28 15:08
文化传媒板块异动 - 百纳千成20CM涨停,上海电影涨停,果麦文化涨超10%,读客文化、中广天择、华策影视、华谊兄弟、横店影视、光线传媒、金逸影视等跟涨 [1] - 板块异动主因与中午突发信息有关,包括阿里通义千问推出QVQ-Max视觉推理模型和昆仑万维发布Mureka O1与V6模型 [3][4] AI技术重大更新 - OpenAI对GPT-4o和Sora进行重大更新,提供全新文生图模型,支持自定义操作、连续发问、风格转换、图像PPT等功能 [2] - 阿里通义千问推出QVQ-Max视觉推理模型,具备强大多模态处理能力,能理解图片和视频内容并进行分析、推理、设计插图、生成短视频剧本等 [2][3] - 昆仑万维发布Mureka O1音乐推理大模型,性能超越Suno,登顶SOTA,Mureka V6支持10种语言AI音乐创作,引入自研ICL技术提升声场和人声质感 [2][4] ChatGPT图像生成功能 - ChatGPT图像生成功能"Images in ChatGPT"正式推出,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生成和编辑图像,支持多轮迭代优化,标志ChatGPT从单一语言模型跨越到全模态智能体 [5][6] - 功能上线后迅速走红导致GPU资源严重过载,公司创始人表示GPU正在"冒烟",凸显生成式AI爆发力与算力需求矛盾 [5] AI应用趋势与机会 - AI正扩展到医疗、金融、制造、零售等传统行业,生成式AI在内容创作、客户服务、教育等领域越来越普及 [7] - AI与物联网结合,智能设备通过AI处理实时数据实现高效决策和自动化 [7] - 华鑫证券表示AI时代将带来内容生产到消费终端全链条革新,文化传媒互联网新消费板块有望持续受益,关注AI玩具、AI眼镜、AI具身智能与传媒应用场景相结合的标的 [8]
昆仑万维发布全球首个音乐推理模型Mureka O1,董事长兼CEO方汉详解AI音乐商业化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09:04
产品发布与技术升级 - 昆仑万维发布全球首款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O1与全新基座模型MurekaV6,后者支持10种语言的AI音乐创作并引入自研ICL技术提升声场和人声质感 [1][2] - MurekaO1是全球首个引入思维链(CoT)的音乐模型,通过推理优化显著提升音乐品质、创作效率及灵活性,性能超过Suno并登顶SOTA [3][6] - 创新技术MusiCoT利用CoT预生成整体音乐结构,提升结构连贯性与乐器编排精准度,基于CLAP模型实现高扩展性且无需人工标注 [4][7] 商业模式与用户定位 - 用户群体覆盖C端音乐爱好者(降低创作门槛)和B端影视/游戏从业者(降本增效),C端采用免费+付费增值模式,B端通过SaaS/PaaS服务收费 [6] - 已合作大客户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及海外造车企业,AI作品曾进入印尼流行音乐排行榜前100 [8] - 全球数字音乐市场规模约40亿美元,公司预计技术介入后市场将扩容至百亿美元级别 [8] 竞争策略与技术壁垒 - 差异化聚焦B端需求与全球化布局(支持多语言),垂直赛道深耕多年,区别于大厂平台化定位 [9] - 数据积累为核心优势,自2021年立项研发,国内全量音乐数据储备领先,算法迭代借鉴文本大模型经验 [10] - 未来技术方向包括音频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结合视频大模型)和语言交互式音乐调整 [11] 战略规划与行业展望 - 双轨战略:短期在AIGC赛道盈利,长期投入文本大模型等基础能力,同步构建创作者生态和用户社群护城河 [12] - 预计3-5年AI音乐进入消费排行榜,5-10年产业重构,公司定位制作工具不介入分发,版权归属付费用户 [8][12] - 持续推动开源生态建设,通过社区反哺模型质量并树立行业声望 [13]
超越 Suno,全球首个 CoT 音乐模型Mureka O1 来了!
AI科技大本营· 2025-03-26 18:20
AI音乐生成行业发展 - 2023年全球数字音频工作站市场规模达30亿美元 预计2026年70%企业将采用AI辅助创作[1] - AI音乐生成技术显著降低创作门槛 支持多语言歌曲生成和音色克隆功能[7][11] - 行业呈现"人人可创作"趋势 平台提供音轨分离下载功能便于二次创作[6] Mureka产品技术突破 - 2024年3月发布V6和O1两款大模型 V6采用ICL技术提升声场与人声质感 O1为首个应用CoT技术的音乐模型[19][21] - MusiCoT技术通过预生成音乐结构 使旋律连贯性提升35% 歌词契合度提高40%[32][34] - 在评测中O1整体听感得分6.93 超越Suno V4的6.85 乐器多样性达7.10分[22][23] 商业化应用生态 - 开放音乐生成与语音合成两类API 支持私有数据微调模型 覆盖游戏配乐等场景[36][38] - 已服务全球100+国家用户 提供品牌音乐定制等B端解决方案[21][40] - 模型微调功能严格保障数据隐私 不用于基座模型训练[38] 公司战略布局 - 昆仑万维2023年确立"All in AGI与AIGC"战略 2024年更新使命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40] - 创始人提出未来30年是"自我表达爆发期" AI将把创作门槛降低1000倍[40] - 技术路线聚焦音乐生成领域创新 包括MusiCoT等前沿技术应用[32][40]
ZPedia|中国AI再出王炸!全球首个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O1上线,硅谷彻底碎了?
Z Finance· 2025-03-26 17:14
中国AI音乐产业突破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AI产业实现"三连跳"技术突破,包括DeepSeek开源大模型、Manus智能体协作范式、Mureka音乐生成平台 [1] - Mureka为全球首个开放API及模型微调功能的AI音乐生成平台,支持开发者集成和普通用户无门槛创作 [1] - AI生成音乐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6.3%,Mureka瞄准全球540亿美元音乐产业市场 [1] - Mureka构建了覆盖创作、生产、商业化的完整生态链,领先于仅优化单曲生成的Suno [1] Mureka核心技术能力 - 发布Mureka V6和O1两款革命性音乐大模型,V6采用ICL技术提升声场表现,O1引入COT技术实现思维链创作 [3] - 支持10种语言的歌词与音乐生成,涵盖多种风格流派 [3] - 具备场景化BGM生产功能,输入描述性Prompt即可生成契合场景的音乐 [4] - 提供音轨分离下载功能,支持人声、伴奏等多轨输出 [5] - 行业领先的音色克隆技术,可精准模拟歌手音色 [6] - 具备跨语言改编功能,保留原曲旋律生成不同语言版本 [7] 产品性能表现 - 在古典、流行、摇滚、电子等多种音乐风格中表现优异,人声自然无AI痕迹 [8] - 高级模式支持精细创作控制,可进行风格模仿和自定义歌词 [9] - 在专业评测中,Mureka O1在乐器多样性、配器设计、音质清晰度等方面优于Suno V4 [11] - 客观测试显示Mureka O1唱词错误率9.12%,显著低于Suno V4的36.6% [13] - 乐段一致性达84.01%,内容可用价值评分8.029,均领先竞品 [13] 应用场景拓展 - 普通用户可通过语义联想实现"文字转旋律"的直觉创作 [14] - 职业音乐人可利用风格迁移引擎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1小时内批量生成高质量DEMO [16] - 音色还原技术可"复活"已故歌手音色,实现跨时空合唱 [16] - 企业可通过关键词生成多样化广告神曲,开发者可集成API实现实时BGM生成 [16]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采用MusiCoT技术实现"生成-批判-优化"思维链机制,专业音乐人认可度达73% [22] - 全民音色库技术实现98.7%频谱还原度,10秒语音样本即可克隆音色 [22] - BGM版权解决方案使场景化指令生成音乐100%规避版权争议 [22] - 基于CLAP架构实现无需人工标注的高效扩展,提升生成音乐可解释性 [23] 行业影响与全球化布局 - Mureka的API接口、模型协议、音色库正成为AI时代音乐产业新基建 [2] - 预测未来三年90%的TikTok神曲可能由AI生成,中国平台或主导音乐革命 [25] - 中国AI通过"开放创新+垂直应用"模式推动技术民主化进程 [25] - 中国公司以实际成果证明技术无国界,重新定义全球创新版图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