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VIDIA GPU
icon
搜索文档
浪人早报 | 英伟达声明芯片不存在后门、奇瑞董事长就加班反思致歉、理想i8上市不到一周统一为单一版本…
新浪科技· 2025-08-06 08:45
英伟达芯片安全声明 - 英伟达官方声明其GPU芯片不存在"终止开关"或后门功能 强调不会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远程禁用设备 [2] 奇瑞内部管理调整 - 奇瑞内部要求精简会议30% 参会人员精简30% 周末禁止组织会议 董事长尹同跃反思过去管理效率问题 [2] 理想汽车产品策略调整 - 理想i8取消Pro/Max/Ultra版本 统一为i8 Max标准版 售价下调1万元至33.98万元 赠送价值1万元铂金音响 [3] - 原Pro版本用户可退订或免费升级 李想承认此前产品规划存在惯性思维问题 [3] 宇树科技机器人新品 - 发布UnitreeA2四足机器人 重37Kg 空载续航20KM 展示山地越野和空翻能力 支持轮足形态转换 [3][4] 盒马会员店业务调整 - 盒马X会员店全国4家门店将于8月31日前全部停业 该业态为国内首个对标Costco的仓储式会员店品牌 [5] AMD季度财报表现 - 2025Q2营收76.9亿美元(同比+32%) 调整后净利润7.81亿美元(同比-31%) 股价盘后跌4%因利润不及预期 [6] 格力电器产品理念 - 董明珠强调产品需以质量为核心 反对低价竞争策略 称"不能用便宜骗消费者" [7] 淘宝会员体系升级 - 将整合饿了么/飞猪/盒马资源推出大会员体系 覆盖购物/外卖/旅行等场景 88VIP权益同步升级 [7] 京东折扣超市布局 - 8月将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开设5家大型折扣超市 单店面积达5000㎡ SKU超5000种 价格低于市场价 [8] 吉利智驾团队整合 - 极氪/吉利研究院智驾团队将合并至重庆千里智驾 公司回应称方案细节仍在商讨阶段 [9] 国家电网负荷数据 - 8月4日单日用电负荷创新高达12.22亿千瓦 跨省输电峰值达2.25亿千瓦 "陇电入鲁"等工程投产 [11]
英伟达全新开源模型:三倍吞吐、单卡可跑,还拿下推理SOTA
量子位· 2025-07-29 13:05
模型发布与定位 - 英伟达推出开源模型Llama Nemotron Super v1 5,专为复杂推理和agent任务设计,在科学、数学、编程及agent任务中实现SOTA表现 [2] - 模型吞吐量提升至前代的3倍,可在单卡高效运行,实现更准、更快、更轻的性能 [2] - 模型为Llama-3 3-Nemotron-Super-49B-V1的升级版本,衍生自Meta的Llama-3 3-70B-Instruct [3] 模型架构与技术 - 采用神经架构搜索(NAS)技术,平衡准确率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4] - NAS生成非标准、非重复的网络模块,包含跳过注意力机制和可变前馈网络两类变化 [6][7] - 通过跳过attention或改变FFN宽度减少FLOPs,提升资源受限时的运行效率 [8] - 对原始Llama模型进行逐模块蒸馏,构建满足单卡H100 80GB显卡吞吐量和内存要求的模型 [8][9] 训练与数据集 - 模型在FineWeb、Buzz-V1 2和Dolma三个数据集共400亿token的训练数据上进行知识蒸馏,重点关注英语单轮和多轮聊天 [10] - 后训练阶段结合监督微调(SFT)和强化学习(RL),提升代码、数学、推理和指令遵循等任务表现 [10] - 数据集包含公开语料库题目和人工合成问答样本,部分题目配有开启和关闭推理的答案,增强模型推理模式辨别能力 [10] - 英伟达表示数据集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 [11] 部署与生态 - 模型专为NVIDIA GPU加速系统设计和优化,利用GPU核心和CUDA库实现显著速度提升 [12] - 模型已开源,开发者可通过build nvidia com或Hugging Face下载体验 [13] - 模型隶属于英伟达Nemotron生态,集成大语言模型、训练与推理框架、优化工具和企业级部署方案 [14] - Nemotron生态推出Nano、Super和Ultra三个系列,分别针对边缘部署、单GPU平衡精度和最大精度数据中心场景 [16][17] 行业应用与合作 - Nemotron已获SAP、ServiceNow、Microsoft、Accenture等企业支持,用于构建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 [17] - 在Amazon Bedrock Marketplace中可通过NVIDIA NIM微服务调用Nemotron模型,支持云端和混合架构运营方案 [17]
热浪中的台积电,却危机四伏
36氪· 2025-05-14 18:41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1 6%至255 3亿美元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6 1%至123 8亿美元 均创第一季度历史新高 [1] - 自2023年以来销售额和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营业利润率从40%低位恢复至近50% [1] - 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额达269亿美元创纪录 2025年第一季度略降至255亿美元 [7] 市场份额 - 台积电市场份额自2019年第一季度持续增长 预计2025年达68% [2] - 三星电子份额从2019年19%降至2025年8% 中芯国际份额略有增加 联电和GlobalFoundries份额下降 [2][4] - 英特尔2021年进入代工业务 预计2025年份额仅0 3% [4] 产能与出货量 - 2022年第三季度硅片出货量达397万片峰值 2025年第一季度为326万片 仅为峰值82% [9] - 8英寸代工厂利用率从2020年95%降至2025年69% 12英寸代工厂利用率从94%降至86% [10][12] - 工厂利用率低迷与销售额创新高形成鲜明对比 [14] 技术节点 - 7nm节点销售额从2022年55亿美元峰值减半至2023年27 6亿美元 16nm 28nm和40nm销量持续低迷 [20] - 7nm工厂可能转换为5nm或3nm 但需大规模翻新且成本高昂 [21] - 5nm和3nm节点推动增长 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额超250亿美元 [18] 地区与平台销售 - 2025年第一季度对美国销售额占比达77%创纪录 其他地区均低于10% [25] - HPC(高性能计算)占比从2022年增长至2025年59% 智能手机占比降至28% [29][31] - 汽车 物联网和消费产品销售额均低于5% 汽车行业增长停滞 [32] 熊本工厂 - 熊本一厂28nm已量产 16nm设备交付暂停因需求下降 [23] - 熊本二厂计划量产7nm 但总部7nm需求未恢复 经济合理性存疑 [23] - 汽车半导体需求低迷可能影响熊本工厂前景 [32]
摩根士丹利:美国股票策略_区间交易持续,直至形势明朗
摩根·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P 500在5000 - 5500区间震荡,上行面临盈利修正加速下降、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和美联储按兵不动等挑战,下行受市场对挑战的提前消化支撑,但衰退风险未完全定价 [4][6][11] - 盈利修正离散度上升,财报季可能是轮动催化剂而非指数层面催化剂,建议在风险降低的行业寻找优质个股机会 [4][25] - 各行业受关税、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表现各异,需关注各行业微观与宏观数据结合情况 [32] - 1Q财报季已开启,银行结果略好于预期,盈利修正广度降至2022年以来最低,预示EPS可能进一步下调 [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走势与风险 - S&P 500维持在5000 - 5500区间,上行突破5500需更鸽派的美联储、更广泛的贸易协议等因素,下行跌破5000可能因商业信心下降、后端利率上升等 [4][6] - 衰退风险增加,虽市场已消化部分放缓因素,但衰退风险未在指数层面完全定价,需关注劳动力等硬数据 [11] - 国际盈利修正加速向美国靠拢,美元疲软可能使美国相对欧洲盈利修正有上行空间 [13] 财报季分析 - 盈利修正离散度上升,财报季可能是轮动催化剂,建议关注运输、材料、制药/生物科技、科技硬件等风险降低行业的优质个股 [4][25] - 1Q财报季银行结果略好于预期,MS上调2025/2026年银行EPS中值5%,盈利修正广度降至-24%,为2022年以来最低,预示EPS可能进一步下调 [41] - 各行业盈利和销售表现不同,如金融行业表现较好,汽车、运输等行业盈利修正广度下降明显 [41][46] 各行业情况 - **消费行业**:零售企业计划应对关税,部分企业减少中国业务,服装品牌受关税影响大,餐饮需求有分化,博彩和酒店暂未受关税影响,航空和货运间接影响大 [35] - **工业行业**:多行业受关税影响,机械行业有项目延迟,媒体广告支出疲软,科技硬件企业受政策影响,半导体需求稳定,软件需求有变化 [37] - **房地产和金融行业**:零售和工业REITs受关注,大型银行间接受关税影响,金融科技和支付业务总体正常 [40] - **医疗行业**:制药和生物科技行业关注Section 232规则,网络/通信行业合同审批情况不明 [39][40] 股票筛选 - 提供了质量周期股、质量成长股、质量防御股与MS增持评级结合的股票筛选结果,以及与美元正相关和负相关的股票筛选结果 [47][57][59] 1Q财报预览 - EPS惊喜率为7.1%,销售惊喜率为2.2%,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Q EPS预计同比增长7%,销售预计同比增长3% [65] - 2025/2026年EPS估计同比下降7美元(-2%),市场预期2025年增长10%,2026年增长14% [65] - Mag 7在1Q和2025年预计有优于S&P 493的盈利增长,S&P 493在2Q预计EPS仅同比增长1% [69] 价格反应 - 1Q绝对T+1价格反应持平,中位数公司绝对回报为0.0%,相对S&P 500为+0.2%,销售未达预期的公司受惩罚明显 [93][95][96] - 销售惊喜率为2.2%,高于历史平均1.3%,EPS惊喜率为7.1%,高于历史平均4.4% [102][109] 公司指引与修正 - S&P 500盈利修正广度(FY2估计)连续9个月为负,近期降至-24%,为2022年以来最低,预示EPS可能进一步下调 [112] - 家庭与个人产品、电信和必需品行业盈利修正广度变化最积极,汽车、运输和多元化金融行业最消极 [112][113] 销售情况 - 市场共识预计1Q销售增长3%,2025年整体增长4%,2026年增长6%,科技行业将引领增长 [119]
黄仁勋,买下一个团队
投资界· 2024-12-07 15:14
英伟达收购VinBrain的战略布局 - 英伟达收购越南AI医疗初创公司VinBrain,进一步押注AI医疗赛道[4] - VinBrain专注于将AI、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开发了300多个处理医疗影像数据的AI模型[11] - 公司核心产品DrAid™已被越南和美国100多家医院使用[11] - VinBrain长期使用英伟达DGX SuperPOD进行AI训练,并采用NVIDIA GPU提高运行效率[11] - 此次收购被黄仁勋称为"未来主要设计中心的起点"[11] VinBrain的背景与技术实力 - 创始人Steven Truong拥有26年人工智能和软件行业经验,曾是微软AI产品平台关键发起人[8] - 公司由18位合伙人共同创立,旨在通过AI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公平性[10] - 获得越南最大私企Vingroup集团支持,截至去年底已获1266亿越南盾(约3600万人民币)投资[11] - Vingroup持有VinBrain 49.74%股份,使其成为集团附属公司[11] 英伟达在AI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 - 2024年GTC大会推出20多款AI驱动的医疗保健工具[13] - 医疗保健副总裁表示该业务可能成为"下一个数十亿美元级业务"[13] - 投资部门NVentures已投资至少13家AI医疗企业,包括Recursion、Genesis Therapeutics等[13] - 与国内英矽智能合作开发大型语言模型Nach0,提供生化问题解决方案[13] - 开发了Clara Discovery、BioNeMo等平台,聚集100多家生物制药和AI药物研发公司[13] AI医疗行业发展趋势 - 黄仁勋认为"人类生物学才是未来",生命科学是下一个黄金赛道[6][14] - AI能将药物发现时间缩短40%,临床新药研发成功率从12%提高到14%[15] - 2024年上半年全球AI制药融资达69起,总额33.36亿美元[15] - 海外AI制药公司Xaira Therapeutics获得10亿美元融资,创今年医疗行业最大融资之一[15] - 百度李彦宏早在2017年就预言"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医疗行业"[15] 行业技术应用现状 - VinBrain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为医疗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11] - AI可帮助放射科医生快速识别肺癌、脑肿瘤等严重疾病,提高早期诊断可能性[11] - 生成式AI技术、医疗影像AI技术、制药AI技术构成AI医疗主要方向[15] - 新的计算机系统有望帮助生物学家理解和处理极端复杂的生命系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