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DU
icon
搜索文档
公牛集团(603195):2025Q3点评:行业需求仍承压、公司业绩降幅环比收窄,重视新业务拓展
长江证券· 2025-11-11 10:1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尽管行业需求仍然承压,但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降幅环比收窄,应重视其新业务的拓展 [1][4] 2025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98亿元,同比下降3%;实现归母净利润29.79亿元,同比下降9%;实现扣非净利润27.01亿元,同比下降5%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30亿元,同比下降4%;实现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10%;实现扣非净利润8.59亿元,同比下降8% [2][4] - 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但降幅环比收窄2.9个百分点 [10] 分业务表现与展望 - **传统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仍承压,但环比估计有所修复;转换器和墙壁开关品类单季度延续承压趋势,照明业务表现平稳 [10] - **新能源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估计环比降速,但前三季度估计整体保持较好增长 [10] - **新孵化业务**:公司正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太阳能照明业务布局;数据中心业务已与字节跳动、腾讯等大厂形成合作;太阳能照明业务已推出新产品并构建销售通路 [10] - **国际化拓展**:电连接和家装品类由东南亚拓展到欧洲、中东、拉美等地区,新能源品类由欧洲拓展到新兴市场;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覆盖超过40个国家 [10]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估计主要因业务结构变化影响 [10]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7.4%,主因投放精细化管理;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均上升0.3个百分点 [10]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和扣非净利率同比分别下降1.5和0.9个百分点 [10] - 第三季度非经常性收益为0.60亿元(税后),同比减少0.28亿元,主因同期投资收益贡献较多 [10] 公司竞争优势与渠道建设 - **产品端**:转换器持续迭代创新、加速新品拓展、围绕高端化升级;墙壁开关围绕高端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深化发展;照明业务在AI交互、健康照明等领域提升竞争优势 [10] - **渠道端**:五金渠道巩固优势品类领先地位,推动专业网络增量拓展;装饰渠道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品类旗舰店建设、加强渠道送装能力 [10] - **新能源业务渠道**:TO C端截至2025年上半年终端网点超3万家(相比2024年底新增超5000家);TO B端围绕高价值应用场景构建整体解决方案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0亿元、42.2亿元、45.2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20倍、19倍、18倍 [10] - 公司现金流优、分红高,若按2024年分红比例(72.6%)计算,对应2025年股息率为3.7% [10]
公牛集团(603195):Q2收入承压 盈利高位波动
新浪财经· 2025-08-31 14: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81.7亿元同比下降2.6%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8.0% 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3.2% [1] - 2025Q2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下降7.4%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7.2% 扣非归母净利润9.9亿元同比下降9.0% [1] - Q2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25.5% 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23.3% [2] 分业务收入表现 - 电连接业务收入36.62亿元同比下降5.37% 移动电源产品通过国家3C认证 [2] - 智能电工照明业务收入40.94亿元同比下降2.78% [2] - 新能源业务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33.52% C端市场累计开发超3万家线下终端网点 [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Q2毛利率43.5% 同比基本持平(下降0.1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7.0%(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9%(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3.0%(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7% [2] 新业务布局进展 - 依托PDU产品向数据中心业务布局 与字节跳动、腾讯建立合作关系 [3] - 开发大功率直流PDU、高功率小母线等新产品 微模块产品加紧研发中 [3] - 布局太阳能照明业务 推出"一体化路灯头"、"投光灯"等高性能产品 [3]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受新房竣工低迷影响 国内相关行业整体需求疲软 [2] - 公司作为电工龙头企业 优势品类墙开插座、转换器保持稳健成长 [3] - 新能源业务实现体系化布局 产业红利有望持续释放 [3]
威迈斯20250707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威迈斯、比亚迪弗迪动力、富特科技、新瑞、联合动力、英博尔、汇川联合动力、铁成科技、Stellantis、雷诺、阿斯顿马丁、法拉利、上汽集团、领跑汽车、理想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长城汽车、上汽奥迪、蓝图汽车、智己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威迈斯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2024 年车载电源业务营收占比 85%,虽较 2023 年下降仍是核心业务,同时布局 EVCC、无线充系统及液冷充模块技术拓展产品线;国内第三方供应商市场中市占率约 30%位居第一,在国内覆盖广泛客户群体,海外深度绑定 Stellantis 并获多家公司定点[2][3][7] - **车载电源产品特点及应用**:一般为二合一集成产品,OBC 负责交流电转直流电为电池包充电,DCDC 将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为用电设备供电,还有三合一产品集成 PDU;威迈斯主要业务集中于车载电源领域,2024 年驱动系统业务放量使车载电源业务营收占比下降[5] - **威迈斯发展历程及技术背景**:2005 年成立,最初从事工业用电子设备,2013 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2019 年底上市,高管团队多来自华为艾默生体系,具备较强技术实力[6] - **国内外市场第三方供应商格局**:国内比亚迪弗迪动力市占率 31%居首,威迈斯 19%排第二,剔除自供部分威迈斯第三方市场份额 30.5%居首且 2019 - 2024 年市占率稳定在 20%左右;国际上深度绑定 Stellantis 并获多家公司定点项目[7] - **行业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各梯队格局逐渐稳定,但受下游配套车型销量影响大,领先企业已形成稳定竞争格局,新兴企业如联合动力发力有望改变行业态势[8] - **2024 年各公司经营数据**:威迈斯和富特科技毛利率 20%左右,英博尔和汇川联合动力 15%左右,新瑞 9.6%;威迈斯电源收入 51 亿元,富特、新瑞、联合动力约 20 亿元,英博尔 12 亿元;威迈斯销量 240 万套,新瑞约 100 万套,富特、英博尔、联合动力 85 - 90 万套,行业单价从 2023 年 2300 元降至 2024 年 2100 元[9][10] - **威迈斯客户配套情况**:国内配套上汽、理想等多家车企,2023 年在上汽集团占 95%以上份额,在领跑占 99%以上份额,是理想独家供应商,在长安、奇瑞、吉利中份额约 60%;海外与 Stellantis 深度合作,2024 年向其销售金额折合人民币 6 亿元占整体营收 9%,还获阿斯顿马丁、法拉利、雷诺定点订单[11][12] - **威迈斯技术优势**:采用磁集成技术,共用 PCBA 功率板实现 OBC 和 DCDC 功能,减少功率器件使用降低成本并提升功率密度,通过软件磁集成控制解耦技术解决磁耦合问题[13] - **威迈斯 800 伏平台进展**:800 伏车载电源集成产品获小鹏、理想等客户定点,部分车型已量产发货,新增获理想、吉利、长安等 800 伏新项目定点,进展领先[14] - **威迈斯盈利预测**:2024 年规模净利润 4 亿元低于 2023 年的 5 亿元,因研发投入增加、大客户销量下滑和欧盟关税影响;注重股东回报,分红比例高并计划回购股份,预计 2025 年规模净利润达 6 亿元,对应估值 19 倍,有望受益于欧洲电动化转型周期[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一季度威迈斯境外销售占比有所提升,Stellantis 成为主营业务前五大客户之一[4] - 威迈斯与上汽奥迪合作为其智能数字平台首款纯电车型提供技术支持和车载电源产品,还获得长城汽车某热门车型项目定点[3]
公牛集团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放缓,新能源业务成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5-05 21:59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31亿元,同比增长7.24%,归属净利润42.72亿元,同比增长10.39%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仅增长1.04%,环比下降4.54%,显示成本控制和业务运营存在压力 [1] 电连接业务 - 2024年电连接业务收入76.83亿元,同比增长4.01%,增速较往年放缓 [4] - 推出"零缝超薄轨道"插座、触控智慧屏等高端产品,提升年轻消费群体品牌认知度 [4] - 线下五金渠道、数码渠道和电商渠道协同发展,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优化营销策略 [4] - 供应链通过自动化、数字化和精益化生产提升效率,但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成本压力 [4] 智能电工照明业务 - 2024年智能电工照明业务收入83.31亿元,同比增长5.42% [5] - 全品类旗舰店和新零售模式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体验 [5] - 推出蝶翼超薄系列、乐动拨杆系列等高端产品,但智能化创新力度不足 [6] - 供应链自动化、数字化提升交付效率,但原材料价格波动仍是挑战 [6] 新能源业务 - 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04.75%,成为财报亮点 [7] - 推出"无极"系列家用充电桩、液冷超充等产品,全栈自研攻克PDU、CCU技术难题 [7] - 覆盖C端市场和中小运营商客户,但大型运营商客户拓展仍需优化服务生态 [7] - 供应链精益化、数字化变革提升效率,但需应对市场快速变化 [7] 总体评价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巩固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和新能源领域领先地位 [8] - 需加大创新投入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