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搜索文档
保险资管“ABS”前5月登记规模大幅增长,赛道深耕靠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6-02 20:20
保险资金资产支持计划(ABS)规模增长 - 今年前5个月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登记的资产支持计划规模突破1300亿元(1335.96亿元),同比增长近60%(58.88%) [1][5] - 5月新增两家保险资管公司登记产品,包括光大永明-安鑫6号(80亿元)和大家-长煜5号(80亿元),单月新增规模达160亿元 [3][4] - 14家保险资管公司共登记31只产品,单只规模多为数十亿元 [5] ABS市场吸引力提升原因 - 低利率环境下LPR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国有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率承压 [6] - ABS底层资产多样化(绿色能源/科技租赁),收益率高于同评级企业债,且期限较长能匹配险资负债端久期 [6] - 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类ABS提供稳定现金流和长期限,与险资长期性/稳定性特点高度契合 [6] 险资ABS配置策略演变 - 早期集中于头部租赁公司/央企供应链等低风险资产,近年转向多元化配置 [7] - 采用"ABS+REITs+债券"多资产组合模式,如基础设施收费收益权ABS与公募REITs搭配 [8] - 头部机构加速构建底层资产开发能力,聚焦绿色资产和小额消费债权 [8] 行业发展前景与方向 - 跨境ABS或成险资全球化配置新突破口,中资企业海外资产证券化加速 [8] - 中国人保资产将重点开发持有型不动产ABS项目,服务"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 [9] - 太平洋资产计划提升投研能力,深化"买方+卖方"多维身份转型,加强交易所ABS/REITs业务 [10] - ABS被视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有望在绿色转型/普惠消费/科技租赁领域释放潜能 [10] 市场影响与功能 - 险资ABS投资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支持绿色能源/科技租赁等战略产业发展 [6] - 登记规模增长促进资产证券化市场规范化发展,提升市场深度和透明度 [6] - 险资参与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信心 [6]
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应构建适配文旅事业发展的文旅金融体制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14:28
文旅产业定位与重要性 - 文旅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 [2] - 文旅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并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2] - 文旅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成为展示国家形象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2] 金融支持文旅产业的策略 - 金融应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为文旅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2] - 当前文旅产业面临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不足的投融资挑战 [2] - 需建立与文旅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吸引多元化资本参与 [2] - 银行信贷资金可通过制度安排转化为文旅项目资本金以增强资金实力 [2] - 鼓励开发文旅REITs等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成本 [2] 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 - 数字技术是连接金融和文旅产业的重要纽带 [3] - 文旅产业发展需依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 [3] - 国家政策支持和金融科技发展使文旅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 - 建议建立文旅产业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3] 政策与规划背景 - "十五五"规划期间文旅产业有望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3]
年内REITs发行规模超113亿元 险资战投身份是亮点
证券日报· 2025-05-18 23:57
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将于5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保险机构积 极参与该REIT战略投资。此前,中金亦庄产业园REIT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同时,多个 存量产品扩募与新项目申报稳步推进。 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7只REITs成功发行,发行规模超113亿元,市场热度较高。其中6只REITs 的战略投资方都有保险机构的身影。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保险资金仍将是REITs市场投资的中坚力量。 不过,在实践中,险资参与REITs投资也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完善相关制度等。 多重因素催热险资投资 从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来看,工银安盛人寿、泰康养老保险、东吴人寿等6家保险机构以战略投 资方身份,总计获得该REIT配售数量3850万份,占总份额比例约7.7%;获配金额约1.05亿元。同时, 108个保险资金投资账户共获得配售数量4666.4万份,占总份额比例约9.33%;获配金额约1.28亿元。 据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投资")不动产投资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 REITs配置比例看,保险机构在所有非原始权益人战略投资者中的参与规模占比最高 ...
算力行业「退潮」?润泽科技市值近「腰斩」
雷峰网· 2025-04-28 18:02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3.65亿元,同比仅增长0.32%,归母净利润17.90亿元,同比增长1.62%,远低于券商预测的21亿元以上[2] - 年报发布后股价单日下跌14.16%,盘中最大跌幅近17%,市值从1300亿元高点缩水至788.44亿元[2] - 传统IDC业务改造影响净利润约3亿元,但截至2025年3月下架容量90%已恢复上架[3]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客户字节跳动业务占比高达64.38%,但大厂自建智算中心趋势加剧竞争(如字节80亿元芜湖项目)[3] - 行业进入拨乱反正阶段,GPU迭代加速推动分布式小规模算力成为新趋势,硬件快速迭代影响重资产回报[3] - 数据中心运营商核心壁垒在于能耗指标和政府关系,公司五大园区已取得全部能耗指标[3] 业务发展策略 - 采用"5+3"或"5+5"长期租约模式,头部客户集中度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并保障收益[3] - 2025年启动REITs申报,预计通过资产出表降低资产负债率,当前银行授信额度超300亿元[4] - 计划通过横向并购扩张,REITs资金将支持外延收并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