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32万亿银行理财资产重构
经济观察网· 2025-11-02 18:22
"下周又要带着团队去基金公司学习打新策略。"10月30日,负责权益类投资的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投资经理邱桂强向记者直言。 带着团队向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学习各类权益资产配置策略,已成为他今年以来的工作"新常态"。 守着固收类资产的万亿银行理财行业,在应对低利率、资产荒、高波动的市场变化时,正在力求抓 住"多资产多策略"这个关键突破口。 银行理财子向"多资产多策略"转型,加大权益类资产、黄金、REITs、境外资产、衍生品等多元资产策 略配置,需要面对投资策略、资产获取、交易链路、风控迭代、产品信息披露、合规操作等方方面面的 重构。 邱桂强坦言,过去一年,他所在的银行理财子为此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也汲取了不少经 验。 什么让行业必须转型? 10月23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三季度)》显示, 截至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到32.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逾80%的银行理财资金仍投 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等固收类资产。 这一方面令银行理财子在2023—2024年分享到利率下行(债券价格上涨)的市场红利,另一方面也让其 品尝到"低利率"时 ...
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8:53
互联互通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1] - 截至2025年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206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8% [1] - 截至2025年9月底,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水平的两倍以上 [1] 市场表现驱动因素 - 自2024年9月以来,国内经济政策和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中国投资机遇赢得全球投资者关注 [1] - 香港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 香港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彰显市场活力与韧性 [1]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计划 - 港交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 [1] - 港交所将继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提高市场效率 [2] - 港交所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提供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工具 [2] - 港交所将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3:59
市场表现与成交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 [1] - 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上升68% [1] - 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1] - 香港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 香港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 市场发展驱动力与前景 - 自2024年9月以来中国国内经济政策和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中国投资机遇赢得全球投资者关注 [1] - 香港市场在利好氛围中表现强劲,彰显活力与韧性 [1] - 港交所将继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提高市场效率 [2] - 港交所将推动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 [2]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计划 - 港交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进行紧密合作 [1] - 港交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引入大宗交易机制进行紧密合作 [1] - 港交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进行紧密合作 [1] - 相关合作旨在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和投资选择 [1] 产品生态与人民币国际化 - 港交所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 [2] - 港交所将向海内外投资者提供多种资产配置、风险对冲工具 [2] - 港交所将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举办企业上市融资座谈和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活动
证券日报网· 2025-10-21 19:24
活动概况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举办企业上市融资座谈和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活动 区政府党组成员及49家企业共85人参与 [1] - 活动采用上午座谈会与下午培训会的模式 提供沉浸式服务 [1] 活动具体内容 - 上午座谈会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专家进行一对一答疑和个性化指导 针对企业自身发展、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咨询 [1] - 下午培训会由深交所专家围绕新"国九条"落地后的企业上市增量政策进行授课 [1] - 培训内容涵盖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ABS)、REITs等资本市场政策工具及实操业务 [1] 活动意义与后续计划 - 此次活动是落实资本市场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 构建政府引导加企业主体联动学习格局 [1] - 活动搭建起政府、证券交易所、企业三方联动的沟通桥梁 [1] -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企业上市一对一帮扶机制作用 精准落实上市培育政策 [2] - 将持续畅通与深交所等资本市场平台的对接渠道 助力优质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2]
为什么很多拥有几百万存款的人,平时都很朴素?内行人说漏嘴,有这5大原因
搜狐财经· 2025-10-08 03:1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高净值人群通过低调生活方式和精明理财实现财富积累的五种核心智慧,强调价值投资、复利效应和长远规划的重要性 [1][13] 财富管理策略 - 高净值人群将财富分配至三类"隐形账户":稳健收益类(国债、大额存单)、长期增长类(指数基金、REITs)和自我投资类(教育、技能提升)[3] - 以30万元存款为例,通过选择利率更高的产品每年可额外收获数千元收益 [3] - 利用复利效应让资金持续增值,例如10万元投资三年期国债(利率1.63%)三年可额外增值1200元,再投资至第六年又将获得260元收益 [4] 消费行为模式 - 注重消费的"价值"而非"面子",审慎衡量每笔消费是否能带来未来财富增值 [2] - 避免购买贬值资产(如名贵手表、新款汽车),倾向于投资增值潜力大的领域 [3] - 通过控制日常支出(如每月450元的奶茶消费)将节省资金用于投资,实现现金流正增长 [4][12] 银行关系管理 - 稳定的消费模式和强烈的还款意愿使低调客户被银行视为低风险客户,从而获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审批条件 [6] - 银行内部存在"关注名单",短期大额支出、频繁信用卡分期或炫富行为会提升用户风险评级,影响未来金融服务 [6] 长期规划理念 - 追求"长久的成就感"而非短暂消费快乐,以财富相关目标(如投资达标、利息覆盖年度费用)作为激励 [7] - 强调先构建相当于6个月生活费的"安全垫"资金(如月均5000元生活费需储备3万元),再进行投资以应对突发事件 [11] - 理财核心是实现"现金流的正增长",要求每月结余至少占工资30%,理想状态达到50%,并通过增加收入和控制支出来实现 [12]
三季度以来公募基金分红超555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30 00:12
基金分红总体情况 - 截至9月29日,第三季度全市场公募基金分红总额为555.25亿元,年内整体分红总额为1824.75亿元,同比提升29% [1] - 第三季度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分红总额为116.36亿元,同比增幅达99.86% [1][2] - 年内公募基金分红总额的增长态势反映出A股市场回暖下基金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债券型基金分红情况 - 债券型基金第三季度以来分红总额为390.78亿元,占全市场基金分红总额的70.38%,是分红主力 [2] - 债券型基金分红总额同比下降5.09%,主要受部分债券产品净值波动、可分配利润增速放缓影响 [2] 权益类基金分红情况 - 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提升显著,第三季度分红总额同比大幅提升99.86% [2] - 股票型基金分红总额为103.54亿元,同比增幅达119.09%;混合型基金分红12.82亿元,同比提升16.97% [2] - 权益类基金分红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1.94%升至20.96% [2] - 权益类基金分红大幅增长主要是市场环境与产品盈利共振的结果,A股市场整体回暖推动基金净值显著回升,可分配利润基础更为充裕 [2] 其他细分品类基金分红情况 - REITs、QDII、FOF等细分品类分红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分红金额分别为38.54亿元、9.23亿元、0.33亿元 [2] 基金分红频次 - 第三季度以来股票型基金分红总次数达361次,同比提升247.12%;混合型基金分红总次数为157次,同比提升196.23% [3] - 年内已有43只基金分红次数不少于9次,其中28只为权益类产品,占比超六成 [3] 基金高频分红的原因 - 基金高频分红与产品定位和策略设计相关,部分基金合同明确“高分红”或“定期分红”定位,通过筛选高股息率标的将持仓股票的现金分红转化为基金分红 [4] - 高频分红可能成为基金管理人的规模管理工具,在市场短期实现较高收益时通过分红将收益“落袋为安”,并向投资者传递业绩兑现能力信号 [4] - 对部分基金而言,若规模快速增长可能影响策略灵活性,通过分红可降低净值、减少投资者申购吸引力,有助于维持基金的最优运作规模 [4]
事关财富管理转型,多家券商高管建言!
搜狐财经· 2025-09-25 12:45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多家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分管高管及业务负责人。他们普遍认为,需进一步加 大制度与产品供给,尤其针对投顾业务,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等基础制度。同时,业内人士还呼吁, 共建行业生态,避免低水平价格竞争,将更多资源投入投教、投研及客户服务中。 加大制度供给及产品供给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良性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指导。受访券商高管建议,进一步加大制度和产品供 给,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在引导长期投资方面,山西证券副总经理韩丽萍谈到,建议针对长期投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引 导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兴业证券首席财务官许清春建议,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鼓励长期投资和 配置型服务,例如可考虑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探索投顾服务费抵扣机制。 完善与买方投顾模式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评价体系,是行业共识。许清春认为,如此一来可推动行业 从"卖产品"向"管账户"转型,实现与投资者利益对齐。他还表示,持续丰富以投资者持有体验为核心的 评价维度,推动建立跨机构的统一度量标准,定期公开发布行业白皮书,将"客户盈利比率""平均持有 周期""调仓胜率"等指标纳入考评,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激励,引导机构践行金融向善。 站 ...
事关财富管理转型,多家券商高管建言!
券商中国· 2025-09-25 12:03
站在2024年"9·24"一揽子政策落地一周年的新起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下一步如何夯实制度根基、提升专业 能力、构建健康生态,成为证券行业共同的议题。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多家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分管高管及业务负责人。他们普遍认为,需进一步加大制度 与产品供给,尤其针对投顾业务,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等基础制度。同时,业内人士还呼吁,共建行业生 态,避免低水平价格竞争,将更多资源投入投教、投研及客户服务中。 加大制度供给及产品供给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良性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指导。受访券商高管建议,进一步加大制度和产品供给,推动 行业良性发展。 在引导长期投资方面,山西证券副总经理韩丽萍谈到,建议针对长期投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投资 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兴业证券首席财务官许清春建议,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鼓励长期投资和配置型服务, 例如可考虑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探索投顾服务费抵扣机制。 中泰证券首席财富官胡增永也建议,将场内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这或有助于投顾更灵活地使用行业轮 动、风格轮动等策略。 同时,胡增永建议,尽快推动券商证券投顾业务转型、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建立顾问人才统一执业标准 ...
券商建言财富管理转型: 加大供给、做优投顾、拒绝低质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19
行业制度与产品供给建议 - 建议加大制度和产品供给以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2] - 建议针对长期投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引导价值投资理念 [2] - 建议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鼓励长期投资和配置型服务,例如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探索投顾服务费抵扣机制 [2] - 建议完善与买方投顾模式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评价体系,推动行业从“卖产品”向“管账户”转型 [2] - 建议进一步增加REITs、养老目标基金、ESG产品、ETF等产品供给以匹配居民财富配置需求 [3] - 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放宽创新金融产品的审批流程,丰富投资标的种类 [3] 投顾业务发展与优化 - 建议鼓励投顾机构积极探索与客户收益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等收费模式创新 [2] - 建议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专业认证与持续培训制度,明确执业标准和职业路径 [5] - 建议投顾业务在收费标准、服务边界、责任认定等方面需要更明确的监管指引,特别是在数字化投顾、AI辅助决策等新兴模式上 [4] - 建议丰富基金投顾业务的底层可投资产,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将ETF等工具纳入投顾组合投资范围 [4] - 建议将场内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以支持投顾更灵活地使用行业轮动、风格轮动等策略 [4] - 建议尽快推动券商证券投顾业务转型、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建立顾问人才统一执业标准及培训体系、投顾业务与养老相结合 [5] 行业生态与竞争格局 - 呼吁共建行业生态,避免低水平价格竞争,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投教、投研和客户服务中 [1][7] - 建议强化行业自律意识,摒弃恶性竞争,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7] - 呼吁同业机构共同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长期陪伴,提升整体服务品质与行业形象 [7] - 建议同业机构在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通过差异化定位、特色化服务来建立各自的竞争优势 [7] - 建议稳步推动券商取得银行理财、保险产品销售牌照,丰富买方投顾业务投资品种和服务范围 [6]
券商建言财富管理转型:加大供给、做优投顾、拒绝低质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16
站在"9·24"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一周年的新起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下一步如何夯实制度根基、提升专 业能力、构建健康生态,成为证券行业共同的议题。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分管高管及业务负责人。他们普遍认为,需进一步加 大制度与产品供给,尤其针对投顾业务,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等基础制度。同时,业内人士还呼吁, 共建行业生态,避免低水平价格竞争,将更多资源投入投教、投研及客户服务中。 加大制度供给及产品供给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良性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指导。受访券商高管建议,进一步加大制度和产品供 给,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在引导长期投资方面,山西证券副总经理韩丽萍谈到,建议针对长期投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引 导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兴业证券首席财务官许清春建议,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鼓励长期投资和 配置型服务,例如可考虑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探索投顾服务费抵扣机制。 完善与买方投顾模式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评价体系,是行业共识。许清春认为,如此一来可推动行业 从"卖产品"向"管账户"转型,实现与投资者利益对齐。他还表示,持续丰富以投资者持有体验为核心的 评价维度,推动建立跨机构的统一度量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