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AL(海豹)
icon
搜索文档
适者生存,比亚迪学着用日本的方式进入日本
晚点LatePost· 2025-11-11 19:05
日本汽车市场环境 - 外资汽车品牌在日本市场份额合计不到20%,面临巨大挑战 [5] - 日本电动车渗透率在发达国家中几乎最低,进一步加大外资电动车进入难度 [5] - 日本顾客对丰田、本田等本土品牌表现出强烈自信感和忠诚度 [5] 比亚迪在日本的经营现状 - 比亚迪2023年1月正式进入日本市场,3年开设66家门店,累计销售7000多辆车 [5] - 累计销量表现被内部评价为"不如海洋网在中国1小时卖得多" [5] - 特斯拉在日本同样挣扎,月均销量不足2000辆 [5] - 比亚迪计划在2024年底将日本门店数量增至80多家 [29] 品牌建设与本地化策略 - 放弃纯电商模式,采用实体门店作为"必要投资",让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建立信任 [9] - 东京目黑区旗舰店面积约800平方米,是比亚迪在日本66家门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 [5] - 门店设计由日本本土公司操刀,采用浅灰色调与木质元素,营造宽敞舒适环境 [12] - 邀请日本知名女演员长泽雅美出演电视广告,采用温和友好的营销语气 [12] - 举办"Hello! BYD"全国巡展和快闪试驾活动,降低消费者接触新品牌门槛 [14] 产品本地化调整 - 针对日本立体机械车库1550mm限高要求,将海豚车型高度从1570mm降至1550mm [21] - 右舵车辆将转向灯控制杆设在方向盘右侧,雨刷控制杆设在左侧,适应日本驾驶习惯 [23] - 推出首款专为日本市场开发的K-EV车型BYD RACCO(海獭),车长3395mm,宽1475mm [25] - 海獭车型针对日本环境定制侧滑门方便老人上下车,车辆Logo增加发光设计 [27] 营销策略与价格定位 - 从充电、保养、税费等长期使用成本角度营销,强调新能源车使用成本相当于燃油车2/3或更低 [14] - 海豚长续航版含税售价374万日元(约17.3万人民币),比丰田卡罗拉Cross Hybrid贵约38万日元 [18] - ATTO 3日本售价约19.3万元人民币,比中国市场贵6.7万元 [21] - 2024年9月对多款车实施限时优惠50万至117万日元以刺激销量 [21] 目标客户群体与竞争定位 - 比亚迪日本消费者大多为40岁左右的资深公司职员和中层管理者 [21] - 公司强调进入日本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而非直接与日本车企竞争 [29] - 计划2024年底将插混车型(DM-i版本)引入日本,可能冲击丰田、本田油电混动市场 [29] 全球化扩张战略 - 比亚迪2025年重点目标包括高端化和国际化 [29] - 在泰国计划到2026年上半年在全国所有府(省)开设门店 [29] - 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巴西工厂于2024年7月实现首车下线 [29]
适者生存,比亚迪学着用日本的方式进入日本
晚点Auto· 2025-11-10 19:45
日本汽车市场环境 - 日本市场外资汽车品牌份额合计不到20%,是发达国家中几乎最低的电动车渗透率市场[3] - 日本顾客对丰田、本田等本土品牌有强烈自信感和忠诚度,使外资品牌面临巨大挑战[3] - K-Car(轻型汽车)占日本新车市场近四成份额,是日本独有的热门车型分类[22] 比亚迪在日本的业务表现与策略 - 比亚迪2023年1月正式进入日本市场,3年开设66家门店,累计销售7000多辆车,销量表现不及中国市场[3] - 公司计划年内将日本门店增至80多家,并与日本零售集团永旺合作,在大型销售中心摆放展车[26] - 比亚迪在日本销售4款纯电车型,包括DOLPHIN、SEAL、SEALION 7和ATTO 3,其中小型车DOLPHIN销量最高[15] - 公司放弃纯电商模式,采用实体门店策略,认为消费者需要通过“亲临、观看、触摸和试驾车辆”来建立信任[7] - 为刺激销量,比亚迪在9月对多款车实施限时优惠50万至117万日元[18] 品牌建设与本地化营销 - 比亚迪日本采用温和、贴近的表达方式,例如邀请知名女演员长泽雅美出演电视广告,以商量的口吻推荐品牌[9] - 公司举办“Hello! BYD”全国巡展和快闪试驾活动,降低消费者接触新品牌的门槛[11] - 门店设计由日本本土公司操刀,采用浅灰色调与木质元素,营造宽敞舒适的环境,员工中日籍与中籍各占一半[9] - 销售过程中,比亚迪将技术优势“翻译”成日本消费者能理解的语言,例如从充电、保养等长期使用成本角度进行营销,强调新能源车使用成本相当于燃油车的2/3或更低[11] 产品本地化调整 - 针对日本立体机械车库1550mm的限高要求,比亚迪将日本版DOLPHIN车高从全球版的1570mm降至1550mm[18] - 车辆采用右舵设计以适应日本左侧通行标准,并将转向灯控制杆设在方向盘右侧,雨刷控制杆设在左侧,符合本地驾驶习惯[20] - 比亚迪发布首款专为日本市场开发的K-EV车型BYD RACCO(海獭),车长3395mm、宽1475mm,续航约180公里,预计售价低于200万日元[22] - 考虑到日本停车位狭窄和街道照明不足,RACCO车型设计了侧滑门方便老人上下车,并为车辆Logo增加发光功能[24] 长期战略与全球布局 -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强调日本市场要做3年、5年盈利的长期打算,并全程用日语演讲传达“All for Japan”理念[24] - 公司计划年底将插混车型(DM-i版本)引入日本,可能直接冲击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的油电混动车型市场[26] - 比亚迪将2025年重点目标定为高端化和国际化,并在泰国、欧洲、巴西等地扩张,例如泰国计划到2026年上半年在全国所有府开设门店[26] - 官方叙事中,比亚迪更想传达进入日本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而非直接竞争,称中国车企在海外是从负开始[26]
中国车在高关税下仍席卷欧洲市场
日经中文网· 2025-09-11 11:09
中国汽车欧洲市场表现 - 7月中国汽车在欧洲销量同比增长1.9倍达59,363辆 [2][5]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在欧洲28国销量同比增长3.1倍达70,500辆 [4] - 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供应商参展数量达116家 较两年前增长1.5倍 [5] 比亚迪欧洲扩张战略 - 计划2025年底在欧洲32国设立超1,000家专卖店 [4] - 2026年欧洲专卖店数量将翻倍至2,000家 [4] - 匈牙利纯电动汽车工厂预计年底开始生产 [10] 欧盟关税政策影响 - 2024年10月起对中国EV加征最高35.3%关税 比亚迪适用27%税率 [7] - 中国车企通过提高插电式混动车型出口比重应对关税政策 [7] - 7月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HV份额达9.7%创历史新高 [7]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地位 - 2023年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8] - 预计2025年出口量达670万辆 为德国2倍 [8] - 中国企业在车载电池领域掌握全球超60%市场份额 [7] 欧洲汽车市场格局变化 - 欧洲车企因过度投资EV转型导致业绩恶化 [10] - 比亚迪SEAL车型6月登顶欧洲PHV销量榜首 [7] - 欧盟已开始采取放宽汽车产业限制的行动 [10]
比亚迪挑战日本圣域“轻”(上)
日经中文网· 2025-07-16 11:16
比亚迪进军日本轻型汽车市场 - 公司计划2026年下半年在日本市场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轻型EV",目前测试进展顺利[3] - 决策源于2023年王传福董事长参观日本移动出行展后,观察到轻型汽车的高普及率[4] - 日本轻型汽车占新车销量近40%,但长期受本土规格保护,欧美企业多次尝试进入均失败[1][5] 产品开发策略 - 开发周期仅2年,采用自主研发的轻型汽车专用底盘[6][7] - 车型定位为"超高顶旅行车",参考本田N-BOX和大发Tanto等畅销车型[6] - 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支持日本CHAdeMO快充标准,目标续航超180公里[12] - 将配备滑动门和V2H车辆供电功能,增强产品本土化适应性[12] 市场竞争与定价 - 目标定价250万日元以内,补贴后低于200万日元(约9.82万元),较日产Sakura更具价格优势[13] - 2024年公司全球销量达427万辆,超越日产和本田,但日本市场累计销量仅5120辆[11] - 已布局63个销售网点,计划2025年扩展至100家,采用实体店面对面销售模式[13] 日本车企应对 - 铃木计划2030年前推出6款EV,2025年首发量产车型eVITARA[13] - 大发因认证测试造假推迟EV开发,原计划2030年实现全系电动化[14] - 日本车企将比亚迪视为价格标杆,同时需捍卫轻型车市场主导地位[13][15] 公司背景与优势 - 从1995年电池制造商起步,2005年推出首款汽车F3,2010年发布首款纯电动出租车[4] - 通过垂直整合实现电池等核心部件自产,显著降低EV生产成本[7][8] - 海外市场已覆盖100+国家,累计出口超100万辆,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10][11]
“右舵”市场集体秀肌肉,内地11家车企亮相香港国际车博会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46
博览会概况 - 中国内地11家整车企业参展,包括上汽集团、比亚迪、东风汽车、零跑汽车和小鹏等新势力车企 [1] - 展会面积超5.5万平方米,设置全球汽车、供应链、低空经济等七大核心展区 [2] - 飞行器、机器人、机器狗等新技术产品成为吸睛亮点 [1][5] 参展车企及产品 - 比亚迪展出SEALION 7、SEAL、ATTO 3、腾势D9、Z9GT等多款热销车型 [4] - 长安汽车携深蓝、启源、阿维塔三个新能源品牌亮相,涵盖紧凑型SUV至中大型SUV [4] - 奇瑞集团展示全新能源车型及48%热效率鲲鹏天擎发动机、30000rpm超高速电机等技术 [4] - 上汽集团展出MG、大通、智己等车型,其中大通MIFA7位列香港5月电动车销量第11位 [4] - 零跑汽车展示C10及T03右舵版,小鹏汽车发售右舵版X9并冲击香港纯电MPV销量第一 [7] 香港市场动态 - 香港1-4月电车登记量8916辆,新能源渗透率达68%,比亚迪海狮07 EV以2882辆销量成为1-5月最畅销电动私家车 [6] - 香港政府推出置换政策,换购50万港元以下电动车可享最高17.25万港元首次登记税宽减 [6] - 极氪能源香港充电地图接入170多座充电站、2300多个终端,覆盖全港核心商圈 [7] 战略意义与展望 - 香港被视为中国车企出海的"落脚点、桥头堡、充电站、推进器",具备国际化金融和创科优势 [8][9] - 奇瑞计划将香港作为国际资本市场新起点,并考虑建立制造中心 [10] - 小鹏期待香港加速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落地,零跑强调自研技术为开拓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9][10]
京东季度盈利超预期,外卖加剧新业务亏损;软银财年扭亏,风投部门转亏;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5-14 22:48
外卖平台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经营,维护消费者、商家和骑手权益 [1] 京东财报 - 京东一季度营收30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超出市场预期 [2] - 调整后EBITDA为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 [2] - 新业务(含外卖)收入同比增长18.1%,但经营亏损率扩大至23.1%,去年同期为3.8% [2] - 京东零售同比增长16.3%,主要受益于带电产品国家补贴 [2] 半导体行业 -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表示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修正,三季度客户备货目标可能下调 [3] - PC产品销售平稳但缺乏大幅增长,电视、平板等面板整体供过于求 [3] 滴滴宠物出行 - 滴滴宠物出行服务上线半年,已有近200万只宠物完成注册 [4] - 中国宠物猫狗数量超1.2亿只,年均开销超2000元 [4] - 滴滴计划支持多宠物信息填写、扩大播单半径,提升接单率 [5] - 滴滴持续探索细分场景,推出包车、宠物出行、女乘客选女司机等功能 [5] 软银愿景基金 - 截至3月的财年,愿景基金整体账面投资收益212亿人民币,同比收缩40% [6] - 剔除费用后,愿景基金为软银造成56亿人民币税前亏损 [6] - 投资滴滴、Coupang获得收益,但被AutoStore等公司估值下降抵消 [6] 美团国际扩张 - 美团计划未来几个月将Keeta外卖平台引入巴西,5年投入10亿美元 [7] - Keeta已在香港和沙特上线 [7] 特斯拉自动驾驶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调查特斯拉FSD系统在低能见度下的安全性 [8] - 要求特斯拉对6月推出的付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作出安全说明 [8] 国际贸易 - 印度拟对豆类、坚果等美国商品加税,回应美国钢铝关税 [9] - 美国4月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26%的税率 [9] 日产汽车重组 - 日产计划到2027财年前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 [10] - 计划削减5000亿日元成本,2026财年实现汽车业务盈利 [11] - 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 [11] 苹果定价策略 - 苹果考虑iPhone提价,但不想与关税挂钩 [12] - Pro、Pro Max系列主要在中国生产 [12] 赛百味扩张 - 赛百味预计8月中国门店达1000家,远期目标4000家 [13] - 已在中国开设超800家门店 [13] - 转向直营模式,加速一二线城市拓店 [13] 保时捷管理层变动 - 保时捷更换两名董事会成员,负责人力资源和采购 [14] - 一季度营收88.6亿欧元同比下降1.7%,营业利润7.6亿欧元同比下降40.6% [14] - 全球交付量71470辆同比减少8%,销售回报率从14.2%降至8.6% [14] 比亚迪欧洲表现 - 4月比亚迪在欧洲14国销量11123辆,超越特斯拉的6253辆 [15] - 主要销售车型包括ATTO 3、SEAL、SEAL U等 [15] 本田电动车计划 - 本田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计划约两年,因市场需求放缓 [16] - 预计2026财年营业利润下滑至5000亿日元,远低于上年的1.2万亿日元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