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

搜索文档
没有LABUBU的52TOYS,距离泡泡玛特还有多远?
虎嗅· 2025-06-11 07:58
行业概况 - 潮玩行业热度持续攀升,泡泡玛特市值接近3500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炙手可热的公司 [1] - 52TOYS作为行业"种子选手"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获得万达电影旗下子公司等机构的新一轮融资 [2] - 按2024年中国GMV计算,52TOYS母公司乐自天成跻身中国IP玩具公司前三,但市场份额仅1.2%,远低于泡泡玛特的11.5%和布鲁可的5.7% [3] 公司对比:52TOYS vs 泡泡玛特 - 泡泡玛特成功核心在于MOLLY、LABUBU等爆款自有IP,形成品牌溢价和二级市场火爆现象 [4] - 52TOYS采用"自有IP+授权IP"双轮驱动模式,但2024年授权业务营收占比高达64.5%,自有IP仅占24.5% [4] - 泡泡玛特2024年毛利率达66.8%,52TOYS同期毛利率为39.9%,盈利能力差距显著 [13]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38亿元,是52TOYS6.3亿元营收的20倍 [12] 52TOYS业务模式分析 - 自有IP缺乏爆款,最畅销的蜡笔小新IP为授权产品,累计GMV超6亿元,而自有IP猛兽匣系列表现平平 [4] - 授权IP依赖度高,迪士尼公主、草莓熊等核心授权IP将在2025年到期,存在续签风险 [5] - 2024年IP授权成本达4575.5万元,占总营收7.3%,远高于泡泡玛特的2.7% [6] - 产品品类分散,涵盖静态玩偶、变形机甲等,导致销售和采购成本占比高达72.6% [15] 渠道布局 - 52TOYS直营门店仅8家,远低于泡泡玛特401家门店和2300台机器人商店的规模 [9] - 销售以经销商为主(占比超60%),覆盖KKV、酷乐潮玩等渠道,2024年经销商数量增至426名 [10] - 创始人陈威定位为"收藏玩具"而非潮玩,与泡泡玛特差异化发展 [8] 海外拓展 - 52TOYS 2024年海外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15] - 泡泡玛特在港澳台及海外门店达130家,LABUBU在泰国和北美市场具有先发优势 [15] - TOPTOY计划五年内海外销售占比突破50%,加剧海外市场竞争 [15] 行业趋势 - 行业壁垒日益清晰,需同时具备自有爆款IP、高复购黏性和直面用户的渠道体系 [17] - 泡泡玛特模式难以复制,其成功建立在爆款IP、直营渠道和高毛利的商业闭环上 [18]
小米系铜师傅、万达系52TOYS接连港股IPO,中国潮玩文创产业加速驶入资本快车道
华夏时报· 2025-05-30 18:38
行业概况 - 中国潮玩行业蓬勃发展,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铜师傅《哪吒2》系列手办在淘宝直播间全球首发吸引5.6万人观看,多款商品显示超千人加购 [2] - 2024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约为345亿元人民币,盲盒占比约28%,2017-2021年盲盒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122%,整体潮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33% [15] - 行业正经历资本化提速、国潮IP破圈和全球化布局深化三大蜕变,泡泡玛特市值创新高,布鲁可股价攀升 [2] - 消费者对个性化、文化内涵产品需求激增,潮玩文创产业顺势崛起,但竞争加剧,市场细分程度加深,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文化内涵和创新要求更高 [3] 公司动态 - 铜师傅5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此前曾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于2024年9月终止 [4] - 52TOYS于5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港股IPO,此前刚完成由万达、儒意领投的1.44亿元融资 [2] - 铜师傅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和5.71亿元,净利润为5693.8万元、4413.1万元和7898.2万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1.3%、8.7%和13.8% [6] - 52TOYS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63亿元、4.82亿元及6.3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70.8万元、7193.4万元及1.2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675.4万元、1910.3万元及3201.3万元 [10] 业务模式 - 铜师傅核心业务为铜质文创工艺产品,拥有《变形金刚》《流浪地球》等知名IP授权,2024年96.6%营收来自铜质产品 [6][7] - 铜师傅业务模式以线上直销为主,报告期内线上直销渠道销售收入占比约70%,线下收入占比不足30%,计划3年内新增30家直营店 [8] - 52TOYS收入主要来源于自有IP、授权IP及外部采购产品,授权IP收入占比从2022年50.2%升至2024年64.5%,自有IP收入占比从28.5%降至24.5% [10] - 52TOYS授权IP成本高企,报告期内累计花费超1亿元,整体毛利率仅39.9%,明显低于泡泡玛特 [10][11] 市场拓展 - 铜师傅计划通过IP授权打开欧美市场,并计划3年内将黄金文创收入占比提升至10% [8] - 52TOYS积极布局国际市场,2024年海外收入1.47亿元占比23.4%,复合增长率超100%,已扩展至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北美等市场 [12] - 52TOYS在东南亚市场面临泡泡玛特等品牌的强势挤压,泡泡玛特2024年东南亚营收达24亿元,是52TOYS海外总收入的16倍 [12] 行业趋势 - 潮玩企业商业模式侧重于IP打造、产品快速迭代和粉丝经济运营,估值逻辑与IP知名度、粉丝数量等相关 [16] - 文创企业如铜师傅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估值逻辑基于产品毛利率、品牌影响力和文化附加值 [16] - 资本市场更青睐能持续输出IP内容又能形成规模化营收的企业,既有文化温度又有商业温度的企业可能穿越周期 [16]
52TOYS招股书揭秘:授权IP为主,如何撑起20亿估值上市梦?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3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3亿元,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63亿元、4.82亿元、6.30亿元,呈现增长趋势 [1] - 2024年净利润约3000万元,但按国际会计准则净亏损扩大至1.22亿元 [1] - 经调整后净利润(非国际会计准则)2022-2024年分别为-5675.4万元、1910.3万元、3201.3万元,盈利能力改善 [1] - 经调整净利润率从2022年的-12.3%提升至2024年的5.1% [2] 估值与投资 - 公司估值超过20亿港元,较儒意投资时有所提升 [2] - 儒意投资1.4亿元,上市前陈威及其合伙人套现近6000万元 [3] 收入结构与IP运营 - 2024年授权IP收入占比64.5%,为主要收入来源 [2] - 已孵化35个自有IP(如Nook、Sleep、猛兽匣、Panda Roll等)和80个授权IP [3] - 多个头部授权IP即将到期,可能影响未来收入 [3] 行业地位与竞争 - 按2024年GMV计算,公司在中国IP玩具市场排名第七,多品类中排名第二 [3] - 毛利率39.9%,低于泡泡玛特,主要因授权金成本较高 [3] - 2022-2024年授权金支付总额超过1亿元 [3] 股权结构 - 陈威、黄今、柏洁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6.81%,为最大股东 [3]
估值20亿,套现6000万,52TOYS发招股书,靠什么上市?
36氪· 2025-05-23 10:0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6.3亿元,净利润约3000万元[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63亿元、4.82亿元及6.3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70.8万元、7193.4万元及1.22亿元[2]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会计准则)2022-2024年分别为-5675.4万元、1910.3万元及3201.3万元[2] - 2024年毛利率为39.9%,较2023年的40.5%略有下降[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为5.1%,较2023年的4.0%有所提升[4] 收入结构 - 2024年来自授权IP的收入达4.06亿元,占总收入64.5%[6] - 2024年自有IP收入1.54亿元,占比24.5%[7] - 2022-2024年授权IP收入占比从50.2%提升至64.5%[7] - 2024年国内收入4.83亿元占比76.6%,海外收入1.47亿元占比23.4%[17] 业务模式 - 公司拥有35个自有IP和80个授权IP[8] - 头部授权IP包括迪士尼、蜡笔小新、哆啦A梦等,其中蜡笔小新2024年GMV超3.8亿元[10] - 2022-2024年支付IP授权金分别为3377.3万元、2321.8万元及4575.5万元[13] - 2024年IP授权成本占销售成本的12.1%,较2022年的10.3%有所上升[14] 销售渠道 - 2024年经销商销售收入4.21亿元,占比66.8%[15] - 2024年直营收入1.95亿元,占比30.9%[1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336家国内经销商和90家海外经销商[15] - 国内线下门店数量为5家[15] 行业情况 - 2024年中国IP衍生品市场规模1742亿元,预计2029年达3357亿元[6] - 2024年IP玩具市场规模756亿元,预计2029年增长至1675亿元[6] - 按2024年GMV计算,公司在中国IP玩具市场排名第七[18] 公司治理 - 陈威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6.81%,为公司最大股东[19] - 上市前陈威及其合伙人通过股权转让套现近6000万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