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ora 2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档AI生成的下饭综艺,700万人入坑
创业邦· 2025-11-15 18:09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故研究室 ,作者龚正 真故研究室 . 真问题,更商业 作者丨 龚正 来源丨 真故研究室 (ID: zhengulab ) 编辑丨 脸叔 图源丨Midjourney 部分网友对 AI 做的视频,认知和接受度仅限于两年前风靡网络的"甄嬛吃汉堡",作为一种片段式的鬼畜文化来猎奇娱乐。 最近,在 B 站上出现了一个长达近 7 分钟的"纯 AI 综艺",讲全世界 6 位厨师如何把灭绝了 6500 万年的远古沧龙做成 6 道菜,收获了 700 多万点击。有人压根没看出来这是 AI 做 的,还以为是美国烹饪竞技真人秀《地狱厨房》出了续集。 这部 AI 综艺对行业内最大的启发是:加入了作者主体性的 AI 长视频内容,是否会成为各平台 UP 主和创作达人,一个升级版的内容赛道。在这之前,据说有 50% 的网友对 AI 做的内 容是"排斥的"。 科技综艺,骗过700万网友 沧龙是一种海生爬行动物,有"史前水生蜥蜴"之称,有时候凶残起来连同伴也吃进肚里。 在这部名为《把远古沧龙做成六道菜》的 AI 综艺里,肉质可期的沧龙,被来自世界 6 个国家的主厨,各自做成了一道家乡菜,参与厨艺大赛,争夺黑衫。 图 | 综艺截图 ...
OpenAI:预计2028年前持续亏损,2030年实现爆发式盈利
财富FORTUNE· 2025-11-14 21:1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预计2028年运营亏损约740亿美元,随后在2030年前实现爆发式盈利[2] - 公司预计今年销售额达130亿美元,同期现金消耗约90亿美元,现金消耗率占营收70%[2] - 预计到2030年公司年营收将达到约2000亿美元,并在2029年或2030年实现正向现金流[4] - 预计到2029年公司累计现金消耗将达1150亿美元[4] 增长战略与资本支出 - 激进增长战略依赖前期在计算基础设施、芯片及数据中心的巨额投入[2] - 公司已与云计算及芯片巨头签署总额高达1.4万亿美元的计算服务协议[3] - 仅为应对未来需求,备用数据中心容量投资接近1000亿美元[3] - 公司认为算力不足风险远比算力过剩风险更为突出[6] 与竞争对手的战略差异 - 竞争对手Anthropic预计2028年实现盈亏平衡,而公司预计同年运营亏损将增至营收四分之三[2] - 竞争对手预计2026年现金消耗率降至营收三分之一,2027年降至9%,而公司预计2026年和2027年现金消耗率仍维持在57%[3] - 竞争对手专注于提升企业客户销售额(占营收80%),并规避图像与视频生成领域的高成本尝试[6] - 在实现盈利前,公司现金消耗预计将达到竞争对手的约14倍[6] 业务多元化布局 - 公司近期推出了Sora 2模型及其首款网页浏览器Atlas[6] - 公司正与设计公司合作开发消费级硬件设备,开展人形机器人研发[6] - 公司计划为ChatGPT添加电商与广告功能[6] - 公司企业业务快速增长,仍在探索新商业模式[5]
复刻微软“Windows”霸业,OpenAI的阳谋与野心
36氪· 2025-11-14 19:05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左手拉拢AMD造芯,右手把应用装进ChatGPT。OpenAI要做"Windows"的野心藏不住了。文章来自编译。 OpenAI 铺天盖地的公告简直让人应接不暇。仅摘录上个月的部分内容(根本列不完!): 最后两项公告让上述所有布局的脉络清晰了。简而言之,OpenAI 正在谋求成为"AI 领域的 Windows"。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智能手机,特别是 iOS,一直是人们讨论平台时的重要参考。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尽管苹果的软硬件一体化战略利润极其丰厚,但 也不可避免地为竞争平台的出现敞开了大门。作为一家硬件公司,挑战在于你必须实实在在地制造设备,这决定了你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苹果, 既没有能力也无意愿走向低端市场,这就给安卓创造了机会——不仅建立了一个竞争平台,而且在市场份额上实现了对 iOS 的大幅超越。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为"平台的绝对主导地位"寻找一个历史类比——而这似乎正日益成为 OpenAI 的目标——我们就必须进一步追溯到 PC 时代和 Windows。 平台的建立 在 Windo ...
未经授权生成宫崎骏等风格AI内容,Sora 2遭抵制;文心大模型5.0-Preview登榜LMArena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11-09 09:07
AI发展理念与治理 - 腾讯提出AI应定位为人类智能副驾而非取代者 强调AI向善及人机和谐共生关系以解放和激发人类创造力 [1] - OpenAI的Sora 2因未经授权生成与宫崎骏画风高度相似的动画内容 遭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等多家IP公司通过CODA机构抗议 被指涉嫌著作权侵害 [2] 大模型技术进展与成本效益 - 月之暗面Kimi K2 Thinking模型以460万美元训练成本在人类终极考试中取得44.9%成绩 超越GPT-5等投入数十亿美元的模型 [3] - 百度文心大模型5.0-Preview在LMArena榜单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核心指标超越GPT-5-High 其创意写作单项得分全球第一 并具备复杂长问题理解和精准指令遵循能力 [4][3] - 百度宣布文心大模型最新基座模型将于2025年11月13日百度世界大会正式发布 [4]
微软豪赌超级智能?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 早盘承压下行,短线回踩至分时均线下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0:18
消息方面,微软的Microsoft AI组建了一支超级智能团队。该团队将由MAI首席执行官Mustafa Suleyman 负责。该团队将聚焦三个领域:AI伴侣(价格低廉的AI伴侣,支持学习、行动、提高效率并获得支 持)、医疗超级智能(在全方位诊断方面达到专家级水平,同时在临床操作环境中具备高度的规划和预 测能力)、充足的清洁能源(帮助创建和管理用于设计和部署新的科学突破的新工作流程)。 开源证券表示,国内外多模态大模型迎来快速突破。 OpenAI于2024年2月推出的初代Sora模型,堪称视 频领域的GPT-1时刻,2025年9月底,OpenAI推出Sora 2,视频领域有望迎来GPT 3.5式突破时刻。 Sora 2在物理模拟、真实感和可控性方面显著提升,还能同步生成对话、背景音效和声音效果,创造出从逼 真到动漫风格的统一视听体验。10月16日,谷歌在Gemini API中发布了Veo 3.1和Veo 3.1 Fast付费预览 版,在Veo 3基础上进行了重大升级,带来更丰富的音频支持、更强的叙事控制及更逼真的质感还原。 截至9点55分,科创人工智能ETF(589010)下跌1.91%,最新价1.383元 ...
OpenAI:全球企业客户数量超过100万,ChatGPT周活超8亿
36氪· 2025-11-06 16:58
公司客户增长 - 全球企业客户数量超过100万,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商业平台 [1] - ChatGPT for Work付费用户数量超过700万,在两个月内增长40% [2] - 企业版用户数量同比激增9倍 [2] 客户行业分布与应用 - 知名企业客户涵盖金融、医疗、零售和科技等多个行业,例如Amgen、澳大利亚联邦银行、Booking.com、Cisco、Lowe's、摩根士丹利、T-Mobile、塔吉特和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1] - 技术正融入客户服务、内部运营和团队协作等环节 [1] 用户基础与技术采用 - 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超过8亿,为企业引入工具减少阻力,缩短试点周期,使部署更顺畅 [2] - 消费者用户基础为公司服务在企业用户中的扩展提供有力支撑 [1] 产品功能与技术进步 - 推出公司知识工具,支持ChatGPT整合Slack、SharePoint、Google Drive和GitHub等平台 [2] - 代码生成模型Codex的使用量自8月以来增长10倍 [2] - AgentKit工具简化企业代理的构建和部署 [2] - 多模态模型进步扩展应用场景,包括图像生成API、Sora 2用于视觉视频创作,以及实时API支持语音代理 [2] 企业应用成效 - 思科将Codex应用于工程流程,代码审查时间缩短50%,项目周期从数周压缩至数天 [2] - Carlyle公司利用AgentKit开发多代理尽职调查框架,开发时间减少50%以上,准确率提升30% [2] - 沃顿商学院研究显示,75%的企业报告了正向投资回报率,只有不到5%为负向结果 [3] 战略合作与未来展望 - 与亚马逊网络服务签署380亿美元协议,并启动GPU租赁以确保算力稳定供应 [3] - 技术正从辅助工具转向核心伙伴,企业将成为变革主力 [3]
OpenAI 官宣全球企业客户突破100万
环球网资讯· 2025-11-06 13:41
公司客户增长表现 - 全球直接使用OpenAI服务的企业客户数量已突破100万,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企业平台[1] - ChatGPT for Work席位数量在两个月内增长40%,总量超过700万个[3] - ChatGPT Enterprise席位的年增长率达到9倍[3] 用户基础与市场接纳 - 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超过8亿,庞大的消费者用户基础为企业端应用落地提供了支持[3] - 广泛的消费者市场接纳使企业投资回报周期大幅缩短,试点项目推进更高效,推广阻力显著降低[3] 新产品与服务工具 - 上线公司知识功能,基于GPT-5版本,可在Slack、SharePoint、Google Drive、GitHub等工具间协同推理[3] - 代码生成模型Codex自8月以来使用量增长10倍,思科等企业部署后使代码审查时间缩短50%,项目周期从数周压缩至数天[3] - 推出AgentKit工具,帮助团队将想法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天,凯雷集团借此将多智能体尽职调查框架开发时间缩短50%,智能体准确率提升30%[4] - 升级多模态模型,通过图像生成API、Sora 2实现视觉与视频创作,并构建生产级语音智能体[4] 企业应用与集成案例 - Canva、Figma、Zillow、Spotify等企业已将应用直接接入ChatGPT[4] - Shopify、Etsy、沃尔玛、贝宝、Salesforce等企业通过ChatGPT中的智能体式商务协议打造新型购物体验,推动对话式商务融入日常决策流程[4][5]
AI 视频的下一步:不是剪辑,是模拟
36氪· 2025-11-06 10:26
技术定位与核心转变 - 公司核心定位从传统视频生成工具转向“世界模拟器”,强调对物理世界运行规律和因果关系的模拟[1] - 技术路径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再需要邀请码,实现权限开放[1] - 产品从图像增强器演变为世界模拟器的雏形,重构AI视频生成方式[3][5] 核心技术突破 - 采用Diffusion Transformer(Dit)技术,从噪声中还原完整视频,解决时间轴上断开的问题[3] - 引入“时空块”概念,将视频切分为包含位置、画面和时间信息的小立方体,作为视觉生成模型的最小单位[4] - 通过注意力机制实现全局共享记忆,使模型能够保留前几秒钟信息,实现物体持久性[4] - 模型在每个时间点拥有整个画面的全局上下文,保持真实世界的延续性[5] 智能体涌现特征 - 模型开始表现出智能体特征,具备基本物理理解力,能够判断动作的合理性和逻辑性[7][8] - 能够模拟因果关系,例如篮球投掷后未命中会合理反弹,而非强行让球进框[9] - 智能体特征随模型规模扩展自然涌现,达到临界点时出现场景理解能力[10][11] - 评判标准转变为“错的合理”,要求符合世界内在逻辑而非仅视觉正确[11] 产品功能与社交驱动 - Cameo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和朋友融入生成视频,构建社交驱动的生成式网络[1][13] - 用户获得邀请码后第一天创作参与度达100%,第二天70%用户持续创作,30%发布作品[15] - 功能激发爆发式再创作,例如内部团队人像被二次创作数千次[19] - 平台从内容消费转向人际参与,形成以生成为行动、出现为关系的社交网络飞轮[16][20]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目标构建微型现实,模拟与真实世界并行的空间,使用户能够参与其中[21] - 通过Cameo逐步增加用户信息带宽,从外表模拟扩展到行为习惯和关系理解[21] - 计划发展数字克隆技术,使数字版本能够独立存在、互动并完成任务[21] - 定位为下一代人类数字行为空间入口,涵盖任务交互、知识工作和娱乐等多重功能[25] 行业影响与市场潜力 - 技术突破打开新现实原型空间,而非传统视频工具市场[28] - 具备构建有逻辑、有角色、有因果的模拟世界能力的企业将主导未来计算平台[25] - AI从讲故事工具进阶为理解世界运行方式的技术,模糊模拟与现实的边界[26][31] - 创作门槛极低,仅需几句描述或一张自拍即可生成参与感强的内容[31]
万亿估值、百亿亏损,OpenAI开启商业化狂飙
36氪· 2025-11-05 07:02
打铁要趁热,而精明的OpenAI CEO奥特曼则是要趁着美股这一波AI科技牛,尽快去敲钟,兑现万亿估值。 连串的商业化动作一改OpenAI过去谨慎的小步快跑风格,反而像一场酣畅淋漓的百米冲刺,曾经带着几分理想主义色 彩的AI实验室,如今一头扎进了商业化的滚滚洪流。 这场狂热的商业冲刺的背后,究竟是OpenAI想明白了要搞钱,还是来自"甲方爸爸"天文数字般的账单已经催得太紧? 除了比预想早的上市计划,最近的OpenAI都主打一个字:急。 一边是名为Atlas的AI浏览器高调发布,剑指谷歌的核心腹地;另一边,开放了数字资产、视频拼接等功能的Sora 2惊 艳亮相,音乐生成工具、内置电商功能也开启研发尝试,产品发布的节奏犹如饺子下锅,密集且滚烫。 AI"全家桶",点燃OpenAI的生态野心 OpenAI的焦虑源于极其尴尬的现实:它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流量,却没能将流量转化为与之匹配的现金流,"叫好不 叫座"的窘境是它进行商业化变革的根本驱动力。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披露,OpenAI的"年化经常性收入"约70%来自ChatGPT的订阅费。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坐拥超8 亿月活用户的平台,ChatGPT有足以让任何互联网公 ...
上海首例AI大模型侵权案,《斗破苍穹》美杜莎被“喂”给AI大模型 法院判侵权
扬子晚报网· 2025-11-04 15:20
上海高院 《斗破苍穹》美杜莎被"喂"给AI大模型 据上海高院11月3日公开的案情简讯,3日下午,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金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上海首例人 工智能大模型著作权侵权案。 被告被判赔5万元 美杜莎是知名IP《斗破苍穹》动漫中的一个角色,原告是美杜莎角色形象的著作权人。被告公司运营国内某AI图像生成平 台,平台依托AI大模型为用户提供AI在线生图等服务。被告用户李某是该平台的用户,李某截取了《斗破苍穹》动漫中美杜 莎形象图片二十余张,做成美杜莎图包,使用平台"训练LoRA"功能,将美杜莎图包作为训练素材投入,生成两款美杜莎 LoRA模型。经过平台机审,被告李某将案涉美杜莎LoRA模型发布在自身账号中。其他普通用户使用案涉美杜莎LoRA模型 时,通过输入不同提示词,能够生成与美杜莎形象相同或实质性相似的各种图片。 《斗破苍穹》微博 原告公司主张被告李某构成不正当竞争且侵犯了原告复制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平台存在大量侵犯原告美杜莎角色 形象的LoRA模型,没有尽到平台责任。 被告公司辩称作为平台方,被告公司并不构成侵权,LoRA模型本身以及提供"训练LoRA"功能作为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