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uper
icon
搜索文档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技术提质 合作向新 软硬协同推动智驾向高而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7-11 19:48
行业趋势分析 - 中高阶智能驾驶正处于技术渗透率10%-20%的关键拐点,未来增长态势明确[4] - 三大支撑因素:国家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战略)、技术下探(城区/高速NOA功能从30万+车型下探至15万以下)、消费者需求强劲(智能化成新能源车选购TOP2因素)[4] - 行业面临挑战:城区NOA尚处"可用"阶段,存在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不足、使用范围受限、成本高等问题[5] - 突破路径需同时实现系统性能Scale Up(复杂场景处理)和应用场景Scale Out(环境拓展),依赖算法/算力/数据/工程协同[5] 地平线技术突破 算法创新 - Vision Mamba算法实现关键突破:业内首个兼具线性复杂度与全局感受视野的视觉基础模型,计算速度提升2.8倍,GPU内存占用减少87%[6] - 软件架构演进至Senna多模态大模型:融合端到端模型与VLM,规划位移误差降低40%,碰撞率下降45%,能识别交警手势等复杂场景[6] 算力支撑 - 征程6系列芯片家族化布局:旗舰款6P四芯合一,原生支持Transformer性能领先[7] - 产品进展:6E/6M/6H/6P完成流片,6M已量产,6P将在奇瑞首发,获20余品牌定点合作[8] 数据与工程 - 创新训练方案:"强化学习+世界模型"解决长尾问题,高效处理边缘场景[8] - 工程认证:全球首家获ISO8800道路车辆AI安全认证,同时通过ISO 26262 ASIL D等功能安全认证[8] - 量产能力:累计出货800万套方案,支持200多款车型,积累超百亿公里数据,售后ppm个位数[8] 产品落地 - 推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采用端到端模型+安全护栏机制,11摄像头配置无需高精地图,上海实测处理复杂场景能力突出[9] - 量产计划:HSD系统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9] 行业展望 - 未来趋势:硬件向中央计算平台演进,软件形成AI Agent统一架构[9] - 公司定位:愿与产业链合作打造高用户体验产品,兑现技术革新价值[9]
2025中国汽车论坛:地平线陈黎明谈智驾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52
行业趋势与拐点 - 中高阶智能驾驶迎来关键拐点,基于政府政策支持、行业技术下探和终端市场需求拉动三点判断 [3] - 智能驾驶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及工信部规划中均被明确为发展方向 [3] - 城区NOA和高速NOA功能正从高端车型向15万以下车型渗透,车企智驾平权举措加速普及 [3] - 中国消费者选择电动车时,智能化已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3]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高速NOA已相对"好用",但城区NOA仍处于"可用"阶段,面临复杂交通场景挑战 [7] - 现有系统存在使用范围受限、泛化能力弱、成本高昂等问题,需同步提升系统性能(Scale Up)和应用场景(Scale Out) [7] - 公司提出"强化学习+世界模型"方案,通过模拟物理世界实现自主学习,解决长尾问题 [19] 算法创新 - 视觉感知算法完成从传统后融合到BEV+Transformer的演进,最新Vision Mamba算法实现双向量状态空间与位置编码器突破 [11] - Vision Mamba在长时序高精度场景下计算速度提升2.8倍,GPU资源占用减少87% [11] - Senna多模态大模型融合端到端与VLM,规划位移误差降低40%,碰撞率下降45% [14] 芯片与工程能力 - 征程6系列芯片覆盖全场景智能驾驶,采用四芯合一设计(CPU/BPU/GPU/MCU),原生支持Transformer [17] - 征程6系列获20多个品牌定点合作,赋能100多款车型 [17] - 公司全球首家获ISO 8800道路车辆安全与人工智能认证,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进展显著 [19] 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城区辅助驾驶HSD采用11摄像头+1毫米波雷达配置,激光雷达选装,支持无高精地图城区驾驶 [22] - 已累计提供800万套方案,2025年将突破1000万套,支持200多款车型上市 [19] - 里程数据超百亿公里,产品售后ppm值维持个位数 [19] - 与国际巨头合作成立酷睿程(大众)、HCT(大陆集团),并与博世、电装达成战略合作 [22]
醒醒吧!CEO猛吹AI写95%代码,绩效考核却还在拼程序员手速?
AI前线· 2025-07-11 13:20
AI工具对开发流程的影响 - 传统标准化工具如统一IDE和CI/CD提供的"黄金路径"已不稳定,因AI工具每周都在变化[11] - AI工具如OpenAI Codex改变了工作流程,开发者可异步发送请求并专注于核心项目开发[12] - 公司成立AI公会(AI Guild)追踪工具使用情况并分享最佳实践,推动变革[14][15] 公司管理策略调整 - 公司采取"对齐式自治"策略,移除繁文缛节并承担预算,鼓励工程师自由尝试AI工具[7][8] - 通过线下团建建立信任和共识,加速组织节奏,称为"对齐中的自治"[5][6] - 绩效评估引入"每位工程师每周PR数量"作为带宽吞吐量参考,AI工具使该指标提升20%[22][23] AI对工程师生产力的提升 - AI工具帮助新人工程师快速理解代码模块,入职体验显著改善[21] - 工程师反馈AI节省约20%时间,特定项目阶段效率提升可达40%[23] - AI加速繁琐的"边角项目"如辅助脚本开发,释放工程师时间[17] 行业范式转变与挑战 - AI带来范式转变,观望者可能被淘汰,学习周期从年缩短至季度[30][31] - 公司需平衡AI生成内容与用户体验,确保"感知质量"不受输入质量影响[32][33] - AI无法解决产品市场匹配等本质问题,仅是工具箱中的新工具[26]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维持产品"感知质量",解决用户输入与输出质量的交互设计问题[33] - 瞄准生产力市场,探索AI如何进一步节省用户时间并扩展核心价值[34] - 行业需适应AI带来的加速,将"AI熟练度"纳入人才评估标准[31]
Norway's Tesla obsession defies Europe's Musk backlash
CNBC· 2025-07-11 13:08
特斯拉在挪威的销售表现 - 特斯拉6月在挪威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54%,其中Model Y的注册量同比飙升115.3% [2] - 5月销量增幅高达213%,巩固了公司在全球最支持电动车国家的市场主导地位 [2] - Model Y因性价比高、大行李空间、高离地间隙、全轮驱动和拖车挂钩等特性受到挪威消费者青睐 [4] 欧洲其他地区的销售情况 - 特斯拉在西班牙6月注册量增长61%,葡萄牙增长约7% [4] -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汽车市场,6月销量同比下降60%,法国销量也出现下滑 [5]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特斯拉在欧洲的新车销量连续第五个月下降 [5] 政治因素对品牌的影响 - 公司品牌价值自2024年起因CEO政治活动持续下滑 [6] - 挪威一项针对1.5万名电动车主的调查显示,43%受访者因政治原因拒绝购买特斯拉 [7] - 尽管存在争议,特斯拉在挪威的市场份额仍保持显著水平 [8] 挪威电动车政策环境 - 挪威通过长期政策支持电动车普及,有望成为首个淘汰燃油新车的国家 [9] - 政策工具包括增值税豁免、道路税优惠、公交车道使用权及充电基础设施投资 [10][11] - 副交通部长强调税收优惠和用户激励是推动电动化转型的核心手段 [10]
Superman An Immigrant? Superhero Actor Says Warner Bros.
Benzinga· 2025-07-11 06:06
电影内容与争议 - 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对即将上映的《超人》重启电影寄予厚望 该片被视为DC漫画电影宇宙的潜在重启之作 [1] - 导演詹姆斯·古恩负责该片并主导DC漫画影视战略转型 [1] - 前超人演员迪恩·凯恩批评电影过于"政治正确" 认为改编经典角色存在风险 [2] - 争议焦点在于影片将超人设定为移民象征 并修改经典口号为"真理 正义和更美好的明天" [2] - 福克斯新闻等保守派媒体将影片称为"超级政治正确" 批评其意识形态输出 [3][4] 市场预期与票房表现 - 预计北美首周末票房1.2亿至1.3亿美元 片方保守预估1亿至1.1亿美元 [6] - 若口碑持续发酵 北美首周末票房或突破1.4亿美元 [6] - 烂番茄新鲜度82% 观众评分高达96% [6] - 制作预算2.25亿美元 国际市场首周末预计贡献1亿美元票房 [7] - 2013年《钢铁之躯》北美总票房2.91亿美元 首周末1.166亿美元 [7] - 2016年《蝙蝠侠大战超人》创近年最佳表现 北美总票房3.304亿美元 [8] 公司股价表现 - 华纳兄弟探索股价周四上涨1.4%至11.65美元 52周波动区间6.64-12.76美元 [8] - 2025年迄今股价累计上涨9.3% [8]
马斯克xAI发布Grok 4:训练算力提升100倍,多项测试中领先第二名一倍
凤凰网· 2025-07-10 14:20
技术升级 - xAI发布新一代大语言模型Grok 4及多智能体协作版本Grok 4 Heavy,训练算力投入相比前代提升100倍[1] - Grok 4在HLE基准测试中解决25%博士级难题,Grok 4 Heavy版本提升至超过50%[1] - 模型演进过程中每代产品训练算力实现数量级提升,Grok 4强化推理和自我纠错能力[1] 技术架构 - Grok 4基于第六代基础模型构建,第七代模型将改善视觉理解能力[2] - 支持256K上下文长度的API接口,在商业场景测试中净资产收益率达竞争对手两倍[2] - 在GPQA、AIME等推理测试中领先,Grok 4 Heavy在Live Coding Bench获满分[2] 功能增强 - 工具使用能力整合进训练过程,可完成黑洞可视化、体育预测等复杂任务[2] - 语音交互延迟降低50%,新增高自然度语音选项[3] - 正在开发编程模型,计划启动视频生成模型训练,预计使用超10万张H200显卡[3] 商业化进展 - 推出Super Grok Heavy订阅服务,包含Grok 4和Grok 4 Heavy双版本[3] - API发布加速企业级应用落地,展现复杂商业环境应用潜力[2][3] 行业展望 - 传统考试测试意义减弱,现实应用效果将成为AI智能评判标准[3] - 预计Grok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初实现有用技术发现,甚至发现新物理学知识[3] - 多智能体协作创新为AI技术实际应用开辟新可能性[1][3]
SuperQ Quantum Computing Inc. to Commence Trading on July 10, 2025 Under The Symbol "QBTQ"
Thenewswire· 2025-07-10 03:30
公司动态 - 公司普通股将于2025年7月10日在加拿大证券交易所开始交易 新代码为"QBTQ" [1] - 此次交易是公司此前于2025年7月7日宣布的一项根本性变更交易 [1] - 交易详情可在公司2025年7月7日的上市声明中找到 该声明已提交至SEDAR+ [1] 技术平台 - Super平台消除了组织和个人实际使用量子计算和超级计算的技术障碍 [2] - 平台结合了量子退火 门控量子计算和高性能计算 通过类似ChatGPT的聊天体验解决科学和工业难题 [2] - 平台通过自动化复杂问题解决和动态编排经典与量子资源之间的计算 消除传统计算瓶颈 [2] 目标市场 - 目标客户包括政府机构 财富500强企业 中小企业 研究机构和零售用户 [3] - 技术提供速度 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弥合传统计算局限性与创新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3] - 解决方案适用于制造业 能源 生命科学和金融等多个行业 [4] 技术特点 - 采用混合方法 将AI驱动优化 高性能经典计算和量子计算集成到统一平台 [5] -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 AI驱动决策和混合计算架构自主分析 分解和优化复杂问题 [5] - 确保每个问题都能使用最有效的计算方法解决 平衡速度 准确性和可行性 [5] 公司愿景 - 创始人Muhammad Khan博士表示 公司旨在创造量子计算的"ChatGPT时刻" 让全球数百万用户使用量子计算 [6] - 目标是将量子计算和超级计算的力量带给每个企业 研究人员和消费者 [6] - 就像ChatGPT通过人类语言交互使AI普及一样 Super计划为量子计算实现同样的目标 [6]
Nvidia Breaks $4 Trillion Barrier—Benzinga Poll Predicted It First
Benzinga· 2025-07-10 01:01
市值里程碑 -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创造历史纪录 [1] - 公司从2023年5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后,两年内快速跨越多个里程碑 [2] - 近期与微软和苹果多次交替争夺全球最高市值公司头衔 [2] 市场表现 - 英伟达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8.3%,过去一年上涨24.5%,五年涨幅超过1400% [4] - 微软股价年初至今上涨20.4%,五年涨幅135% [5] - 苹果股价年初至今下跌13.7%,五年涨幅119% [5] 投资者预期 - 在Benzinga调查中,79%读者预测英伟达将率先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 [7] - 另一项18年长期投资调查显示,21%读者选择英伟达作为首选标的,苹果以17%位居第二 [9][13] - 特斯拉在"七巨头"股票投票中垫底,仅获10%支持率 [10] 业务发展 - 公司预计第二季度营收达450亿美元(±2%),其中因出口管制损失80亿美元H20业务收入 [10] - Blackwell AI超级计算机已进入全面量产阶段,CEO黄仁勋称AI基础设施需求"极其强劲" [11] - AI推理token生成量一年内激增10倍,公司定位为全球AI基础设施核心供应商 [11] 竞争格局 - 当前市值对比:英伟达4万亿美元,微软3.76万亿美元,苹果3.14万亿美元 [8] - 苹果曾是首个达成1/2/3万亿美元里程碑的美国公司,现被英伟达打破连续纪录 [3]
China's 100K Ultra-Fast Charger Plan: BYD, TSLA & Others in Focus
ZACKS· 2025-07-09 22:20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计划到2027年建设10万个超快公共充电桩以缓解充电等待时间并提升便利性 [1][4] -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40%至1100万辆 截至2024年底保有量达31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量9%) 预计2025年将达3290万辆(较2024年增长4.7%) [3] - 截至2024年9月中国充电桩总量1440万个 其中公共充电桩330万个 超快充电选项仍有限 2025年5月车桩比降至1:2.2 [5] 充电网络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 - 新充电桩将采用动态定价策略 结合太阳能和电池储能技术以提高电网效率 [6] - 国家发改委要求地方政府优先升级高速公路等高流量区域的老旧充电设施 [6] - 充电网络将实现跨品牌开放使用 打破车企专属充电壁垒 [7] 车企充电技术竞赛 - 比亚迪计划部署15000个"兆瓦级"充电桩 5分钟可补充400公里续航(原计划4000个) [9][10] - 极氪推出全球首个1200kW液冷充电站 计划2026年前将充电站数量从1500个扩至10000+ [11] - 理想汽车2025年5月已建成2414个超充站(含13000个充电位) 计划年底前扩至4000站 2025年覆盖全国90%主干道 [12] - 特斯拉在华部署V4超充站 峰值功率325kW(15分钟补充200英里续航) 兼容非特斯拉车型 现有充电位超11000个 [13] 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 - 比亚迪和特斯拉在快充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极氪的高功率方案和理想的高速公路布局构成差异化竞争 [14] - 政府目标与车企竞争共同推动充电痛点解决 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标杆 [15]
The Information:硅谷投资人都在看华人 Agent 公司
Founder Park· 2025-07-09 21:24
华人创办的AI Agent公司受关注 - 由华人创业者开发的AI Agent产品如Manus、Genspark、Lovart、Flowith和Fellou正引起硅谷关注,包括OpenAI在内的投资者对这些公司表现出兴趣[4] - 这些AI Agent产品专注于任务自动化,如处理分析研究并转换为Excel和PPT,管理日程、预约和规划行程等[4] - 部分产品专注于创意领域,如Lovart可帮助咖啡馆老板构思品牌概念、设计标志、室内设计、商品包装和营销内容[5][7] 主要公司及产品表现 - Manus由华人创始人开发,能使用浏览器,曾短暂爆红并获得Benchmark资金支持[4] - Lovart在五月发布测试版后五天内吸引超过10万名注册用户,计划本月发布正式版[7] - Genspark的Super Agent发布后45天内年度经常性收入达3600万美元,至少有14.4万名付费客户[8] - Genspark成立两年已融资1.6亿美元,使用OpenAI的GPT-4.1和实时语音模型[8] 公司背景与战略 - Lovart创始人陈冕曾是字节跳动高管,帮助CapCut成为全球爆款[7] - Genspark由百度前高管创立,其Super Agent能分析数据制作PPT,甚至可代表客户打电话处理事务[7] - 这些公司为避免审查风险,选择在新加坡等地设立总部,如Manus总部已迁至新加坡[9][10] - Genspark总部设在新加坡和加州Palo Alto,目前有24名员工[11] 行业观点 - 明势创投董事总经理杨慕融表示生成式AI正从前沿科学转向工程落地,这正是华人的优势所在[9] - 行业认为华人团队在AI Agent领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产品已获得市场认可和投资者青睐[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