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搜索文档
BDO产业呼唤多举措破局
中国化工报· 2025-11-05 10:09
"目前,BDO生产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中。当前拟在建装置24套,产能合计696.4万吨/年。"中国石化联化 工新材料专委会副秘书长邓会昌表示,这些新增装置集中在2024年至2026年投产。 "BDO产能的持续增加带来的BDO市场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等问题亟待解决。"邓会昌表示,在新增 产能冲击下,BDO价格下跌、企业效益下滑。2025年BDO产业链中资产闲置、长期停工的企业明显增 多,闲置产能超百万吨,占用资金规模超333亿元。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增添了治理'内卷式'竞争的规定。"邓会昌表示,这对于处于"内 卷期"、急需建立行业自律的BDO行业而言,无疑是政策利好。在下游需求增速转弱,价格长期低位徘 徊的现实面前,技术创新以及下游应用拓展成为BDO产业破局的关键。 赵俊贵指出,面对"机""危"并存的复杂局面,BDO产业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一是加强应用创新, 提振消费需求。开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高端消费领域。二是加强延链补链,提高竞争能力。与电 石、PBAT等上下游行业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三是加强产能预警,做好 行业自律。完善产能预警工作机制,及时发布产能、产量 ...
欧陆通(300870):25Q3单季度营收创新高,高功率电源持续放量:——欧陆通(300870.SZ)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1-03 11: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欧陆通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产AI服务器电源龙头,高功率服务器电源产品技术壁垒高,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充分受益于AI电源国产化浪潮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达12.67亿元,同比增长19.00%,环比增长2.81%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87亿元,同比增长27.16%;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41.53%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同比增长25.15%,环比增长4.54%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6.98%,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10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6.58%,同比提升0.69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0.47%,同比下滑0.8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76%,同比下滑1.02个百分点,环比下滑0.41个百分点 [2] - 公司费用管控优化,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28%、3.41%、6.22%,同比变化-0.38、-0.72、+0.51个百分点 [2] 业务驱动与产品优势 - 高功率数据中心电源产品是公司核心增长动能,产品线覆盖3,200W钛金M-CRPS服务器电源至5,500W超钛金GPU服务器电源等 [3] - 公司高功率服务器电源产品处于国内领军水平,是市场上少数能够实现高功率服务器电源规模销售的电源供应商 [3] - 公司客户包括浪潮信息、富士康、华勤、联想、中兴、新华三等国内知名服务器系统厂商,终端客户涵盖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 [3]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在中国台湾、美国设立业务拓展团队,持续推进导入海外服务器厂商及云厂商 [3] - 公司技术布局聚焦高功率、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第三代半导体应用、液冷兼容设计等方向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40亿元、4.57亿元、5.78亿元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9亿元、55.35亿元、65.3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38%、20.08%、18.13% [5]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3.09元、4.16元、5.26元 [5]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3.86%、16.09%、17.38% [5] - 基于当前股价195.00元,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63倍、47倍、37倍 [5]
明阳智能20251031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风电行业,特别是海上风电和漂浮式风电领域 [2][4][7][9][10] * 公司为明阳智能,主营业务包括风机制造与销售、新能源电站建设与运营 [2][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风机价格企稳回升,2025年9月价格较1月上涨12%,较2024年5月历史低点上涨超20%,主流机型价格已高于区域最低成本价 [2][4] * 行业低价抢单现象减少,风电整机厂商毛利率有望提升 [2][4] * 2025年前9个月国内风电招标量近127GW,预计全年达150GW左右 [2][7] * “十五”期间(2026-203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目标为每年不低于15GW,公司认为基于当前项目推进情况,该目标有望实现 [2][7][8] * 欧洲海上风电市场需求强劲,预计2026年设备需求达8GW以上,2027年后年均装机不低于10GW [4][14]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营收约263亿元,同比增长近30%;净利润9.66亿元 [2][4] * 风机及配件销售收入205亿元,对外销售12.3GW,同比增长近60% [2][4][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综合毛利率为11.47%,风机板块单季毛利率接近盈亏平衡,三季度单季达7% [2][6] * 公司全年风机销售目标为30GW(国内26GW,海外4GW),截至9月底国内订单实现率约15.3GW [4][11]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发布50兆瓦漂浮式双转子风机,并计划推进14至25兆瓦不同规格型号产品进入市场 [2][9] * 阿鲁道漂浮式风电产品(1,669.6兆瓦)已进入样机生产阶段,计划2026年下线,目标将漂浮式风电成本降至15,000元/千瓦以下 [3][10] * 2025年前三季度,6兆瓦及以上风机出货占比接近80%,明年该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13] 未来展望与战略规划 * 预计2026年公司风机出货量达20GW以上,其中海上风电超3GW [4][12] * 计划每年建成2GW并转让2GW规模的新能源电站 [4][12] * 预计明年风机价格将小幅回升,海上风机出货毛利率在10-15%之间,整体市场情况将优于2025年 [15][16] * 公司正在推进苏格兰全产业链基地建设,第一期投资不到3亿英镑,公司出资30% [16] * 公司致力于“风光储氢燃”一体化战略,重点推进绿氢、绿醇项目 [20]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与挑战 * 增值税退税取消对陆上风电项目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涉及金额不到1,000万元) [19] * 英国和欧洲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变化引起市场波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17][18] * 供应链方面,明年大部件需求增加,但压力总体可控,公司正通过谈判以期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 [13][16] 电站业务细节 * 2025年前三季度电站产品销售收入37.45亿元,毛利率约为30% [2][14] * 第三季度出售10万千瓦电站,含税毛利润为1.48亿元 [14] * 受136号文等因素影响,发电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计划通过发行REITs等方式优化资产 [21]
BYD(002594):RECOVER GRADUALLY
格隆汇· 2025-11-01 11:27
机构:招银国际 4Q25 outlook. BYD continued to cut its inventories at dealers in 3Q25,which could pave the way for 4Q25 sales volume. We cut our FY25E salesvolume forecast from 4.9mn units to 4.61mn units, or 1.34mn units for4Q25E. We also expect GPM in 4Q25 to recover gradually QoQ to 18.0%despite year-end bonus and rebates. Accordingly, we project net profit pervehicle to rise to about RMB7,700 in 4Q25. Previous high earnings quality, industry-leading technologies key toearnings in FY26-27E. We believe the declin ...
华恒生物的前世今生:郭恒华掌舵多年打造氨基酸龙头,氨基酸业务营收可观,新品扩张前景可期
新浪证券· 2025-10-31 18: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3日,于2021年4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领先的生物制造企业,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制品 -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94亿元,在24家同业公司中排名第8,行业平均营收为35.7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59亿元,在24家同业公司中排名第9,行业平均净利润为5.39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梅花生物营收182.15亿元,净利润30.25亿元,第二名新和成营收166.42亿元,净利润53.54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42.5%,归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 [5]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2.96%,高于行业平均的28.46%,但较去年同期的60.56%有所下降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3.55%,低于行业平均的28.77%,且较去年同期的28.13%有所下滑 [3]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恒华 [4] - 郭恒华薪酬从2023年的102.6万提升至2024年的175.4万,同比增加72.8万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02万,较上期增加23.8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45万,较上期减少19.25% [5] 业务发展与未来展望 - 公司加大对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产业化投入,相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5] - 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可交替柔性生产多种产品 [5] - 打造高效开放式研发体系,推动"生物+AI"技术融合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为2.5、3.6、5.1亿元 [5]
欧陆通:数据中心电源产品覆盖全功率段,已为主流服务器厂商供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6:09
南财智讯10月31日电,欧陆通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数据中心电源产品涵盖800W以下、800- 2000W、2000W以上等全功率段系列,已推出3,200W钛金M-CRPS、1,300W-3,600W钛金CRPS、 3,300W-5,500W钛金和超钛金GPU服务器电源、浸没式液冷电源及机架式电源解决方案,技术处于行业 领先水平。公司已为浪潮信息、富士康、华勤、联想、中兴、新华三等主流服务器厂商供货,并与国内 头部互联网企业保持紧密合作,综合实力获客户高度认可。 ...
华恒生物(688639):Q3业绩同比实现增长,新产品未来可期
长江证券· 2025-10-30 17: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9] 核心观点 - 公司Q3业绩同比实现显著增长,新产品布局和产能扩张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1][2][6] - 作为领先的生物制造企业,公司产品技术壁垒较高,新品种未来放量值得期待 [8] - 公司积极推动“生物+AI”技术融合,打造高效开放式研发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12]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42.5%;归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归属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0.8% [2][6] - 2025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34.7%,环比下降12.2%;归属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1.2%,环比下降17.3%;归属扣非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8.0%,环比下降18.5% [2][6] - 2025年Q3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2.4%,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7.1%,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7]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Q3制冷剂实现外销量7.6万吨,同比下降10.6%,环比下降10.3%;实现税后均价4.30万元/吨,同比大幅上涨52.6%,环比上涨5.0%;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36.4%,环比下降5.8% [7] - Q3石化材料均价为6957元/吨,同比下降10.0%,环比基本持平;外销量14.4万吨,同比增长6.4%,环比下降6.4%;实现收入10.0亿元,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6.5% [12] - Q3基础化工品及其他板块均价为1456元/吨,同比下降16.7%,环比下降3.6%;外销量49.3万吨,同比增长17.5%,环比下降6.0%;实现收入7.2亿元,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9.4% [12] - Q3氟化工原料均价3103元/吨,同比下降14.3%,环比下降12.0%;外销量10.1万吨,同比增长5.3%,环比基本持平;实现收入3.1亿元,同比下降9.7%,环比下降11.9% [12] 新产品与产能布局 - 公司加大对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产业化投入,相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12] -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柔性生产,如在现有苹果酸装置基础上可交替生产苹果酸或色氨酸;在现有丁二酸装置基础上可交替生产丁二酸、L-缬氨酸和肌醇 [12] - 多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包括“赤峰基地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秦皇岛基地建设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等,Q3在建工程为12.5亿元 [12] - 公司“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生物法交替年产2.5万吨缬氨酸、精氨酸及年产1000吨肌醇建设项目”已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部分转固 [12] 行业展望与公司前景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6亿元、5.1亿元 [8] - 三代制冷剂景气持续上行,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12] - 公司非周期性行业特征逐步凸显,产品价格上涨有望成为新模式下的常态 [8]
西湖大学孙立成&曾安平院士团队将CO₂高效转化为PDO,BDO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28 14:48
技术突破核心 - 开发出一种将二氧化碳直接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C3-C4二醇(如1,3-丙二醇和1,3-丁二醇)的新型电化学-生物催化级联系统[2][4] - 该系统融合电化学模块与AI辅助的生物催化模块,实现了碳负排放的转化过程,为绿色化工提供了可规模化的新范式[4][16] 电化学模块创新 - 使用CuZn合金催化剂,在–1100 mA cm⁻²的电流密度下,将CO₂还原为乙醇的法拉第效率达到35%,乙醇产率接近1200 μmol h⁻¹ cm⁻²[4][6] - 开发了仿西瓜皮结构的J-T膜,有效阻隔乙醇渗透(<1%),解决了传统阴离子交换膜乙醇渗透率>60%的问题,并实现了100 mM高浓度乙醇的快速积累[4][7] 生物催化与AI辅助酶工程 - 利用工程化的醛缩酶(DERA)将乙醇与甲醛通过C–C键延伸反应合成目标二醇[4] - 通过理性设计与AI预测(Saprot模型)对DERA酶进行改造,获得双突变体S233D/F43T,其催化效率提升2.5倍[10] - 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S233D突变引入了新的氢键网络,扩大了底物结合口袋,提升了底物亲和力[11] 系统性能与成果 - 实现了1,3-丙二醇从CO₂出发的产率达1.2 g L⁻¹ h⁻¹,1,3-丁二醇产率达0.7 g L⁻¹ h⁻¹,系统整体碳原子利用率约80%[15] - 使用¹³C标记CO₂证实产物中所有碳原子均来源于CO₂[15] - 与现有电-生物混合系统(通常产率<0.05 g L⁻¹ h⁻¹)相比,产率提升数十倍,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15][18] 产业应用前景 - 该技术路径为CO₂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展示了电催化与合成生物学深度耦合在绿色智能制造中的巨大潜力[4][16] - 未来将优化电化学模块的能效与生物催化模块的稳定性,并拓展至合成更多种类的长链化学品[16]
江天化学前三季净利降76% 2021年上市平安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6:13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09亿元,同比增长112.5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1.11万元,同比下降75.84%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亿元,同比增长485.32%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57亿元,同比增长110.3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5.34万元,同比下降10.49%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6.88亿元,同比下降2.92% [1]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8亿元,同比增长334.35% [1] 首次公开发行(IPO) - 公司于2021年1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2] - 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为2005万股,发行价格为13.39元/股 [2] - 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6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28亿元 [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总额为3999.17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为2850万元 [2] - 计划募集资金用于多个技改项目、绿色智能化工厂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Federal Funding Fuels Quantum: Big Gains for IBM, IONQ, RGTI in 2025?
ZACKS· 2025-10-23 04:01
Key Takeaways U.S. agencies boost 2025 funding for quantum research, driving commercialization momentum.IBM expands with its 1,121-qubit Condor processor and strong hybrid quantum-cloud growth.IonQ and Rigetti post standout gains, with IonQ advancing telecom-ready photons and Rigetti raising $350M.The quantum computing industry in 2025 is moving decisively from research to commercialization. Major U.S. agencies are backing the field as a national priority, while leading companies are translating scientif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