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ID
icon
搜索文档
模型、数据、场景,企业级 AI 落地三要素
搜狐财经· 2025-08-27 22:06
企业级AI应用的核心驱动力 - 红杉资本合伙人认为下一轮AI将聚焦收益而非工具销售 这代表万亿美元机会[2] - 企业级AI落地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必经之路 技术需在ToB领域获得成功[2] - 企业级Agent价值实现需要模型 数据 场景三要素缺一不可[3] 模型能力的发展趋势 - 模型选择标准从追求先进性转向商业价值创造 企业更关注模型带来的实际收益[3] - 生成式AI初期企业为模型先进性付费 发展阶段转向为商业价值付费[3] - 模型真正价值在于应用场景而非模型本身 需与行业Know-how深度融合[5] 数据要素的关键作用 - 高质量数据是企业AI落地的核心生产力 没有数据一切空谈[4] - 企业需要解决三个数据问题:是否有高质量数据 是否在用 是否发挥作用[4] - 创新奇智99%训练数据采用合成数据 弥补初期高质量数据不足困境[4] 应用场景的具体实践 - 电与大模型类比显示AI价值在于与具体场景结合 如空调 灯泡等用电场景[5] - 企业需选择最值得被AI改造的业务场景优先落地 工业领域已有多个应用案例[5] - 华为阿里云工业大模型提升CAE仿真效率50% 微软Azure自动生成PLC代码[6] - 南京恒略动态库存系统提升汽车零部件库存周转率22% 紧急采购频次下降65%[6] - 京东工业Joy industrial大模型通过智能调度降低运维成本[6] 工业AI产品创新 - 创新奇智与Bentley联合发布多模态工业大模型设计产品iPID[6] - iPID将传统PID图转化为智能PID 支持多格式图纸解析与生成[7] - iPID在设计场景提升工作效率10倍以上 旧改项目快速识别老旧PDF图纸[7] 国家政策与产业布局 - 国家部署AI+工业软件专项行动 支持AI+CAE AI+EDC先导产品开发[8] - 工信部提出以工业智能体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带动工业数据集和工业大模型创新[8] - 全国已建成超3万家基础级智能工厂 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8] - 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8] - 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3.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6.2%[8] 企业级应用案例 - 鼎捷数智推出文生图ChatCAD 根据订单需求自动生成CAD图纸[9] - 易立德ETRX-PDM植入AI能力 涵盖智能物料推荐 智能合规性检查等功能[9] - 创新奇智与华润数科合作打造AI Agent平台 构建晶圆瑕疵图片知识库等应用[9] - 富士康FODT平台实现数字孪生与物理世界毫秒级同步[10] - 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在70余个场景实现设备运维和负荷预测自动化[10] 工业智能体的四大应用特性 - 数据治理类:通过大模型治理数据资产 某服务商在汽车设计环节压缩研发周期30%[11] - 知识处理类:通过知识库和问答助手提升员工水平 弥补个体经验差异[12] - 流程优化类:从流程驱动转向数智驱动 AI可完成多模态审核工作如财务报销识别[12] - 辅助决策类: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帮助制定科学管理制度 实现利益最大化[12] 工业智能体发展现状 - 生成式AI在知识密集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体现在检索 交互 泛化想象能力[13] - 当前应用领域集中在企业数据资产最密集的四大类别[13] - 工业大模型与智能体正从功能替代迈向认知进化 推动制造业进入AI定义一切新纪元[10]
减亏超八成、毛利率创新高,业绩利好驱动创新奇智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 2025-08-27 13:00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AI+制造赛道 推动多项商业化案例落地 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1] - 公司中期业绩展现强劲向好态势 营收稳健增长 亏损大幅收窄 毛利率创新高 快速逼近盈利拐点 [1][2] - 公司财务结构健康稳固 现金流显著改善 回款效率大幅提升 呈现规模与质量协同发展良好局面 [3] - 公司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平台领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技术实力获国际机构认可 [4] - 公司通过生态合作拓展AI+制造产业边界 建立显著先发优势 技术规模化商用能力获市场验证 [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9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3% [2] - 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668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减少82.1% 调整后亏损率仅0.96% [2] - 毛利率提升至35.0% 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连续五个报告期保持增长 [2] - AI+制造核心业务收入达5.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 增速高于整体营收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2%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5% [2] - 研发支出达1.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2% [2]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40万元人民币 同比优化67.6% [3] - 应收账期回款天数缩短至122天 同比改善52天 [3] 业务进展 - 新增付费企业客户337家 其中制造业客户占比83.4% 累计客户达1462家 超75%来自制造业领域 [6] - 与库卡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研发新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 [4] - 工业大模型项目入选联合国"AI for Good"全球创新案例集 成为制造业领域全球14家入选企业之一 [5] - 与擎朗智能成立联合实验室 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5] - 与Bentley联合推出生成式AI设计产品iPID 在设计场景中可将工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 [5] 行业地位 - 连续三年稳居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前三 [4] - 在机器学习平台领域首次进入前三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 立足"一模一体两翼"核心战略 以自研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底座 [4] - 技术实力及社会价值获得业界高度认可 [5]
模型、数据、场景,企业级AI落地三要素丨ToB产业观察
钛媒体APP· 2025-08-27 11:45
"下一轮 AI,卖的不是工具,而是收益。"——红杉资本合伙人Pat Grady把这句话称为"万亿美元机 会"。而要想获得最大化收益,企业级AI的应用落地是必经之路。一项技术只有在ToB领域获得成功, 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模型、数据、场景,缺一不可 当大模型风浪逐渐趋于平息后,智能体接过了大模型的交接棒,将AI带到了另一个新时代——Agent时 代。 企业级Agent若想在行业内得以实现价值,模型、数据、场景,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对此,创新奇智 CEO徐辉告诉笔者,企业级AI若想更好地落地,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模型本身能力的提升;第 二是,高质量数据集的积累;第三是,应用场景的不断挖掘与拓展。 模型方面,并不是越大的模型就一定越好。企业需要结合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型或者提供模型的平台。徐 辉表示,在生成式AI初期阶段,企业可能还会为了模型的先进性买单,但当发展一定阶段之后,企业 会逐渐转变成,为模型创造的商业价值而买单。而徐辉的这个观点,也于红杉资本大会上,150位全球 顶尖AI创始人得出的"下一轮的AI,卖的不是工具,而是收益",不谋而合。 数据方面,IBM大中华区技术销售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翟峰曾向笔者表示 ...
减亏超八成、毛利率创新高,业绩利好驱动创新奇智(02121)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9:41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心从技术攻坚向场景落地与产业融合迁移 公司聚焦AI+制造赛道 深入渗透工业场景 推动多项成熟商业化案例落地 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1] - 公司最新中报业绩展现强劲向好态势 营收稳健增长 亏损大幅收窄 毛利率攀升至历史新高 多项指标预示快速逼近盈利拐点 [1] - 高度聚焦的战略定位 扎实的研发创新实力与高效的商业化落地能力 叠加业绩拐点将至的明确信号 表明公司股价具备上行潜力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99亿元 同比增长22.3% [2] - 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668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2.1% 调整后亏损率仅为0.96% [2] - 毛利率提升至35.0% 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连续五个报告期保持增长 [2]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840万元 同比优化67.6% [3] - 应收账期回款天数缩短至122天 同比改善52天 [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2%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5% [2] - 研发支出1.65亿元 同比增长11.2% [2] 业务发展 - AI+制造战略聚焦成效显著 核心业务收入5.56亿元 同比增长27% 增速高于整体营收 [2] - 新增付费企业客户337家 其中制造业客户占比83.4% 累计客户达1462家 超75%来自制造业领域 [7] - 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连续三年稳居前三 机器学习平台领域首次进入前三 [4] - 立足一模一体两翼核心战略 以自研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底座 以AI智能体为引擎 以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软件为应用两翼 [4] 技术突破与商业合作 - 与库卡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研发新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 [6] - 工业大模型项目入选联合国AI for Good全球创新案例集 成为制造业领域全球入选的14家企业之一 [6] - 与擎朗智能成立联合实验室 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方案 [6] - 与Bentley联合推出首款基于多模态工业大模型的生成式AI设计产品iPID [6] - ChatCAD生成式辅助工业设计应用在设计场景中可将工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 [7]
创新奇智:扎实成长,在“最艰苦”的行业做AI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8: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整体营收6.99亿元,同比增长22.3% [1] - 毛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6.7%,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35.0%,连续5个报告期提升 [1] - 调整后净亏损收窄至668万元,同比减少82.1% [1] - 应收账款账期缩短至122天,同比改善52天 [2] - 经营现金流稳健,无负债无贷款,经营风险较低 [11] 客户与业务结构 - 付费企业客户达337家创历史新高,其中制造业客户281家占比83.4% [2] - 累计服务客户1462家,制造业客户占比超75% [2] - "AI+制造"业务营收5.56亿元,同比增长27%,占总收入近80% [2] - 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软件服务占比,增强直签客户黏性 [1] 战略框架与技术布局 - 确立"一模一体两翼"核心战略:以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底座,智能体(Agent)为核心引擎,带动工业机器人与工业软件双轮发展 [3] - AInnoGC工业大模型位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第七,是唯一入围的工业大模型企业 [3] - 智能体平台支持可视化拖拽快速构建AI应用,合作伙伴包括华润数科、研华科技、阿里钉钉等 [5] - 工业机器人平台ChatRobot自研三大核心系统,推动机器人从CR-1迭代至CR-4,与库卡机器人、擎朗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5] 产品创新与生态合作 - 推出生成式AI设计产品ChatCAD,可将设计场景工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 [6] - 与Bentley联合发布智能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产品iPID,融合多模态工业大模型与基础设施设计软件能力 [6] - 深度渗透制造业一线,与工业软件、机器人和平台型伙伴形成协同生态 [7]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制造业整体IT市场投资规模预计2027年达17189.9亿元,2022-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6.5% [9] - 工业软件市场中"AI+工业软件"占比预计从2024年9%提升至2028年22% [9] - AI技术迭代成为制造业升级新动能,专业AI服务商价值加速体现 [9] 资本管理与发展规划 - 2025年进入"转守为攻"新阶段,聚焦AI赋能工业路线 [8][10] - 2025年累计回购股份428.8万股,总代价超2560万港元,展示业务信心与股东权益重视 [11] - 未来3-5年无需银行贷款或增发配售,扭亏为盈能力显著增强 [11]
创新奇智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3% “一模一体两翼”加速落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17:07
本报记者 袁传玺 8月25日,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奇智")召开业绩沟通会。创新奇智高管们 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2025年上半年,创新奇智实现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22.3%;经 调整净亏损大幅收窄至668万元,同比减亏82.1%。 "创新奇智在经历了2024年阶段性的战略调整后,于2025年进入'转守为攻'的新阶段。"创新奇智执行董 事、CEO徐辉在业绩沟通会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在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 亏损收窄、经营现金流改善以及财务稳健性方面,均取得了全面进步,整体经营处于公司创立以来的最 优水平。 现金流创历史最优水平 技术与生态双轮驱动 "今年以来,创新奇智确立了'一模一体两翼'。"创新奇智CTO张发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 模"是一个工业大模型。在这之上,"一体"为公司构建了智能体平台,Agent"一模一体"。"两翼"一是向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方向去发展,另外一个是向信息化运维的工业软件方向去演进。 在产品层面,创新奇智围绕工业场景持续打磨核心技术。其自主研发的ChatRobot平台已实现从第一代 CR-1到第四代CR-4的持续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