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35%关税,美国对加拿大“一记重击”!加总理:将坚定维护本国利益
环球时报· 2025-07-12 06:43
美加贸易争端升级 -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输美商品加征35%关税 且区别于现有行业关税单独执行 [1] - 加拿大总理回应将坚定维护本国产业利益 加外交部长称仍希望达成互利协议 [1][2] - 特朗普威胁若加拿大提高对美关税 美国将在35%基础上对等追加 [2] 贸易数据与经济影响 - 加拿大2023年向美出口4130亿美元商品 进口3490亿美元美国商品 贸易顺差640亿美元 [4] - 加拿大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68% 对美贸易约占加拿大经济产出的1/5 [4] - 贸易不确定性已导致加拿大失业率攀升至高点 国内需求减弱 [4] 加拿大应对措施 - 加政府正扩大与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的贸易以减少对美依赖 [4] - 加拿大外交部长亚洲之行被解读为寻求加强亚洲贸易关系的信号 [4] - 加拿大总工会称美国关税政策是"勒索" 代表32万名员工的行业组织强烈反对 [2] 美国贸易政策动向 - 美国政府已向超20个经济体发出关税威胁信函 未达成协议者将面临15%-20%关税 [4] - 特朗普称对加贸易赤字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主要威胁" [2][5] - 美媒指出政策反复无常 白宫官员称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可能豁免但存在变数 [2] 全球贸易连锁反应 - 英国《金融时报》称本周为"特朗普重启全球贸易战的一周" 涉及日韩铜铝巴西等多国 [6] - 日本首相表示将捍卫国家利益 日媒批评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损害同盟关系 [7] - 巴西总统卢拉称将寻找替代市场 印尼官员形容与美谈判如"穿过迷宫"般低效 [8]
省心又放心 比亚迪推出“全面兜底”计划
环球时报· 2025-07-11 22:08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成为消费者关注核心,便捷性和安全性是体现产品力的重要指标 [1] - 国内L2级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2024年上半年超过55%,预计2025年突破65% [3] - 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既期待又担忧,"谁为事故买单"成为最大痛点 [3] 技术标准与责任界定 - 中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将驾驶自动化分为6级,L0-L2需驾驶员全程监控,L3可条件性接管,L4为高度自动驾驶 [4] - 比亚迪发布媲美L4级别的智能辅助泊车技术,实现特定条件下"脱手脱眼脱脑" [4] - 行业需明确事故责任界定,企业主动承担责任是技术落地的关键 [4] 比亚迪创新服务 - 比亚迪推出全球首个量产车泊车场景L4级责任承诺,对"天神之眼"车型智能辅助泊车事故进行赔付 [6] - 服务覆盖所有"天神之眼"车型用户,终身享受权益,费用不设上限且不影响保费 [7] - 技术覆盖偏位、窄道等复杂场景,支持车头/车尾泊入及三种速度模式,自动折叠后视镜避免剐蹭 [7] 技术升级与场景拓展 - 比亚迪将进行"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OTA升级,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十余项功能 [8] - 行车功能新增环岛通行、窄路掉头等场景,安全功能提升AEB识别能力,夜间80km/h可刹停两轮车 [8][10] 比亚迪技术底气 - 公司拥有中国最大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100多万台"天神之眼"车型每天生成4400万公里路况数据 [11] - 全球11万名工程师中近70%为硕士或博士,支撑数据挖掘与技术优化 [11] - 百万级用户基数和高频使用促使公司以全面保障回应信任 [12]
全球首个击落隐身战机的部队,用上了中国防空导弹
环球时报· 2025-07-11 10:12
塞尔维亚第250防空导弹旅的历史与成就 - 塞尔维亚第250防空导弹旅在1999年北约侵略南联盟期间运用萨姆-3防空导弹击落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成为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用防空导弹击落隐形战机的记录 [1][4] - 该旅因战功被授予塞尔维亚国家英雄勋章,这是塞尔维亚部队的最高荣誉 [3] - 击落F-117A的战例被认为是防空作战史上的奇迹,展示了高水平训练与战术的结合 [6][7] 中国防空导弹系统在塞尔维亚的部署与表现 - 2022年4月中国运20运输机向塞尔维亚交付FK-3防空导弹系统,2024年6月塞尔维亚公开展示FK-3及HQ-17AE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3][7] - FK-3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最大射程100公里,最大射高27公里,具备抗干扰能力和多目标拦截能力 [10][12] - HQ-17AE是近程防空系统,作战高度10米至10余公里,可同时拦截4个目标,被誉为"低空猎手" [14][15] 塞尔维亚对中国防空系统的评价 - 塞尔维亚军方对FK-3和HQ-17AE的作战能力、性能、可靠性及操作维护便利性表示满意 [9] - FK-3显著提升了塞尔维亚防空体系的探测距离、毁伤区域和目标通道数量,并完全融入塞尔维亚指挥体系 [12] - HQ-17AE增强了塞尔维亚军队的空中警戒体系效率和保护重要设施的能力 [15] 中国其他武器装备的国际关注 - 中国HQ-19反导武器系统在2024年航展亮相,受到塞尔维亚防空指挥官的特别关注 [16] - 中国歼-35A第五代战机和翼龙系列无人机因性能卓越成为国际防务展热点 [16] - 中国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在射程覆盖和技术特点上表现突出 [16]
面对变乱交织国际形势,凝聚共识促进和平发展,多方盛赞全球文明对话大会
环球时报· 2025-07-11 07:00
【环球时报记者 刘帅颖 刘雅婷 赵瑜莎 陈茜 李迅典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吴鸣】"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 开文明的交流互鉴。"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当天在北京开幕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这场为期两天的会议以"维护人类 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等600余人出席开幕式。有外媒评论提到,超过600人报名参 加此次会议,反映出全球对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高度关注,这一会议也正成为在和平与发展框架下探讨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平台。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的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体现了一种更广泛的治理理念,即以对话取代冲突,这凸显了中国对促进 全球理解与合作的郑重承诺。此次会议的高规格组织也彰显了中国推动文明间和平交流的决心。 习主席贺信为文明对话指明方向 在7月10日下午开幕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 书记蔡奇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 ...
加强中亚和南亚地区互联互通,塔吉克斯坦寻求纳入中吉乌铁路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中吉乌铁路项目进展 - 塔吉克斯坦希望加入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 评价该项目为雄心勃勃的区域交通倡议 旨在加强中亚和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 [1] - 中塔双方讨论中方可能为塔方加入项目提供的支持 以及参与建设连接中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多式联运走廊的可能性 [1] -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访问塔吉克斯坦时 大概率就塔方对接中吉乌铁路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 [1] 铁路建设现状与规划 -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段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重点控制性工程费尔干纳山、纳伦1号、科什特伯3座隧道已开工建设 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2] - 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 计划2025年7月全线开工 工期6年 建成后将形成"喀什—贾拉拉巴德—安集延"的跨境运输主通道 [2] - 中国新疆阿克苏与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地区的铁路连接方案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拟沿"阿克苏—贝德尔—巴雷克奇"走向 将贝德尔山口打造为多式联运枢纽 [2] 经济效益与区域影响 - 从中国新疆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货运时间可缩短7-10天 成本降低30% [2] - 中吉双方已就铁路技术标准、物流中心布局等关键问题达成初步共识 [2] - 塔吉克斯坦对接中吉乌铁路将加强中亚运输网络 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
政治生涯充满戏剧性,任命之际赶上大裁员,美交通部长成NASA临时局长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人事任命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现任交通部长肖恩·达菲将暂时担任NASA局长职位[1] - 达菲拥有市场营销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 曾是世界伐木竞技冠军并因参加真人秀节目而知名[3] - 达菲2010年以共和党人身份进入国会 2019年辞去议员职务转投福克斯新闻 2025年回归政府出任交通部长[3] 提名争议 - 特朗普去年12月提名Shift4支付创始人贾里德·艾萨克曼担任NASA局长 但今年5月底白宫突然撤回提名[4] - 撤回提名原因是艾萨克曼与马斯克关系密切 而马斯克旗下公司与NASA有业务往来 特朗普认为任命"不合适"[4] - 达菲与马斯克曾在3月内阁会议中发生激烈争执 达菲批评马斯克裁减空中交通管制员影响政府效率[4] 组织调整 - 美国政府正推动NASA裁撤2100余名高级员工 这些员工大多属于科学研究、载人航天等核心技术领域[4] - NASA表示将继续推进太空探索工作 确保美国在登月、登陆火星等关键目标保持领先[5] - 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案计划将NASA经费削减25% 并裁撤超过5000名员工 若通过将是NASA自60年代以来最小规模运作[5] 行业影响 - 业内人士担忧裁员计划将导致NASA经验和技术专长流失 影响后续运作[5] - 美国行星学会指出裁员将削弱NASA管理能力 对未来目标实现构成挑战[5] - 预算削减和裁员可能对美国太空计划产生深远影响[5]
几乎“超载”!日均超6万名游客涌入,巴厘岛成全球人口第二密集岛屿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巴厘岛人口与旅游现状 - 巴厘岛是全球人口第二密集的岛屿 面积578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420万 日均游客超6万人 处于"超载"状态 [1] - 2024年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其中国际游客633万人次占印尼全国近半 国内游客2264万人次同比增长25.3% 游客总量达常住人口7倍 [3] 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 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但造成居民生活负担 绿地开发导致地价飞涨 交通拥堵成常态 部分区域全天严重堵塞 [3] - 游客集中涌向"网红景点"导致局部过载 乌鲁瓦图寺和金巴兰海滩等景点人满为患 排队现象普遍 影响游览体验 [3] 旅游资源配置问题 - 旅游设施和高端酒店集中于南部努沙杜瓦地区 人流密集住宿紧张 北部和东部游客稀少酒店空置率高 [4] - 政府正推广西部、北部和东部景点以引导游客分流 缓解南部压力 实现更合理资源配置 [4]
印媒:印度议员殴打食堂员工惹众怒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事件概述 -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湿婆军党"立法议员桑杰·盖克瓦德因食物变质问题在孟买阿卡什瓦尼议员官邸食堂殴打员工 [1] - 相关视频在网上疯传后引发众怒 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长德文德拉·法德纳维斯谴责其行为"令人无法接受" [1][5] - 盖克瓦德身穿背心、裹着毛巾 大声斥责食堂服务员并拒绝结账 接着猛击坐在结账柜台的一名工作人员 [1] - 盖克瓦德让承包商闻了变质的扁豆包装袋 并狠狠给了对方一拳致其倒地 又扇了对方一记耳光 [1] - 尽管对方道歉并承认食物不新鲜 盖克瓦德并未停止殴打行为 声称"用我的方式"教训工作人员 [1] 食品安全检查结果 - 马哈拉施特拉邦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该食堂进行了4小时全面检查 采集16份食品样本送检 报告预计14天内完成 [5] - 检查发现严重卫生问题:烤饼黄油碗中有苍蝇 原材料未经清洗 烹饪设备未消毒 餐具不洁 [5] - 冰箱腐蚀严重且制冷效果差 素食与非素食未妥善区分 垃圾随意堆放 [5] - 下水道油腻并出现蟑螂 食用油被反复使用 [5] - 基于79项违规事实 管理局已吊销承包食堂的餐饮公司营业执照 [5] 社会反响 - 反对党人士质问立法者行为约束问题 称这种行为正在玷污政府形象 [5] - 首席部长法德纳维斯表示盖克瓦德行为不对 要求立法委员会主席和议会议长对其进行处罚 [5] - 盖克瓦德毫无悔改之意 表示如再发生类似事件仍会毫不犹豫出手 [6] - 早在去年2月 盖克瓦德就因在公开场合使用警棍打人引发争议 [6]
【环时深度】参院选举前,日本政府为何向农协“下猛药”?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编者的话:7月20日,日本将迎来国会参议院选举,而大米价格以及相关政策成为此次选 举的关键话题。从去年夏天开始,日本就出现"米荒",进而导致米价飙升,一度引发政坛动荡。虽然不少媒体将高温天气、游客增加等列为日本 出现"天价米"的因素,但也有不少人对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农协)提出批评,认为该组织应该为民众吃不起大米负责。日本农协成立于二战之 后,曾为保障该国的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实力的增强,该组织与日本一些议员和官员形成"政—官—农"的铁三角权力机制,成为该 国农业改革的阻碍者之一。 " 这哪是改革,简直是要搞垮农协 " "预计在参议院选举中,各政党的大米价格管理政策、根据需求调整生产的政策、农民支援政策和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将成为焦点。"据日本 《每日新闻》7月4日报道,虽然相较于此前的峰值,日本米价有所下降,但仍然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法新社7月10日称,"大米政治"给日本首相 石破茂增加了风险,其执政联盟在去年10月的国会众议院选举中失去了多数席位,他们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参议院选举中遭遇类似惨败,而这可能 促使石破茂辞职。 从去年夏天开始的"米荒 ...
意媒:缓解交通拥堵,佛罗伦萨禁止摆渡车擅自驶入中心区域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交通管制措施 - 佛罗伦萨宣布禁止小型摆渡车等车辆擅自驶入历史景点密集的市中心区域,被禁车辆为开放式慢速机动车辆,载客量约8至10人 [1] - 禁止范围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区域,尤其禁止在佛罗伦萨大教堂和14世纪维琪奥宫旧址附近通行,违规车辆将被扣押并处以罚款 [1] - 佛罗伦萨将成为意大利首个禁止旅游摆渡车随意占道的城市,此前大教堂广场往往有上百辆摆渡车排队揽客 [3] 管制原因 - 小型摆渡车速度慢、行车不规范,乘客常在道路中间拍照,成为市中心拥堵的主因 [1] - 数百辆摆渡车停在历史景点中心的街道和广场上,秩序已难以维持 [3] 替代方案与配套措施 - 当地组建了一支拥有24辆摆渡车的专业车队,按固定路线穿梭于各大景点以便利游客出行 [3] - 佛罗伦萨还加强了对民宿的管理以抑制房价过度上涨,并严格禁止在街头使用扩音器及堵塞小巷"拍照打卡"等行为 [3] 旅游市场背景 - 佛罗伦萨2024年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预计今年将增长7%,游客激增迫使当地采取措施应对"过度旅游"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