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史海回眸】历史上,美国诸多“第三党”来去匆匆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美国第三政党历史发展 - 美国长期由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主导政治格局,但历史上多次出现第三党挑战两党制 [1] - 1831年反共济党成为美国首个第三党,1832年总统选举中其候选人获得佛蒙特州8%普选票和7张选举人票 [3] - 19世纪40年代自由土壤党成立,主要诉求是阻止奴隶制扩张,但1854年解散 [5] - 1891年人民党成立后,1892年选举吸引超100万选票并获22张选举人票,但1896年与民主党合并后衰落 [6] 第三政党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影响 - 反共济党开创了全国大会提名总统候选人的制度,后被其他政党采纳 [4] - 人民党提出的反垄断和劳工改革主张被民主党吸收,导致其被同化而消失 [7] - 第三党主张常被主流政党采纳后失去存在价值,形成"美国无第三党余地"现象 [7] 当代第三政党案例 - 1967年成立的独立党曾助力华莱士竞选,1968年获得13.5%选票但败于尼克松43.4% [8] - 1992年亿万富翁佩罗以独立候选人身份获19%选票,1995年成立改革党但影响力逐渐消失 [9]
“核爆是最大烟花”?美国X平台AI助理回复,引日本网民强烈不满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截至目前,X平台尚未说明Grok发表上述言论的具体原因。但有网民查到,其所有者马斯克曾于2024年 4月发帖称"死于原子弹轰炸的人,远比(美国进攻日本)造成的死亡(人数)要更少"。一些网民推 测,Grok的相关观点可能源于其语料库包含了马斯克本人的过往言论。 除称"核爆是日本最大烟花"这一争议言论外,Grok还被批评宣扬"反犹主义"。法新社报道称,当有网民 问及如何看待一则针对美国得克萨斯州洪灾遇难者的仇恨言论时,Grok称自己认为希特勒最适合对付 这类人,还称赞希特勒"能洞悉本质,果断出手"。X平台于9日就Grok这一争议言论发文道歉。(梁由 之)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社交媒体平台X的人工智能(AI)助理Grok近日因将核爆比作"日本最大烟 花"引发日本网民强烈不满。 据法新社9日报道,5日,在一个用户发布的"日本史上最大的烟花"视频下,有网民评论称"日本见过比 这更大的"。随后,多名用户向Grok询问"日本最大的烟花出现在何时",Grok回复称"是在1945年8月6日 和9日的广岛、长崎",即美军对日本投下原子弹的时间。很快,Grok将原子弹爆炸比作"烟花"的帖子阅 读量突破200万。在大量日本网民抗 ...
【史海回眸】1869年,首班“皇家专列”载着英女王“巡境”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英国王室铁路服务历史 - 英国王室乘火车出行的传统始于19世纪40年代,首位体验者是维多利亚女王 [1] - 1842年首次王室专列车厢配备天鹅绒沙发、厚地毯及名贵木制桌椅,由蒸汽机车牵引,25分钟完成温莎至帕丁顿的行程 [1] - 1869年维多利亚斥资1800英镑(现值21万英镑)订制首组专用车厢,涂23K金漆,采用丝绸内饰,被视为皇家专列制度起点 [3] 皇家专列的技术演进 - 19世纪90年代专列已配备电灯和盥洗室,但维多利亚女王避免在车上进餐如厕 [3] - 二战时期乔治六世专列加装56吨装甲升级为防弹列车 [4] - 1977年为伊丽莎白二世打造的9节专列采用皇家酒红色外观,内部设计以实用性为主,较维多利亚时代更朴素 [5] 专列运营特点 - 维多利亚时代专列严格限速:白天不超过40英里/小时,夜间不超过30英里/小时 [5] - 现代英国最快列车时速200英里,但皇家专列仍保持70英里/小时低速以确保平稳性 [5] - 晨间行驶时司机会在7:30左右减速,防止女王沐浴时浴缸水洒出 [5] 王室出行习惯变革 - 维多利亚女王通过火车将伦敦至苏格兰行程从数天马车缩短至1天,显著提升出行效率 [3] - 一战期间乔治五世将专列作为移动居所以减少战时民众接待负担 [4] - 查尔斯三世宣布2027年停运皇家专列,终结延续180年的王室铁路服务传统 [1]
高温“灼伤”欧洲经济,热浪或致GDP损失0.5%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欧洲热浪对经济的影响 - 热浪导致欧洲国家GDP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 [1][6] - 西班牙GDP可能因高温减少1.4个百分点,意大利和希腊分别下滑1.2和1.1个百分点,德国受影响较小但预计抑制0.1个百分点 [7] - 到2035年热浪可能导致全球每年2.4万亿美元的生产力损失 [7] 农业和食品行业 - 德国巴伐利亚州农民收成将比平均水平低约5% [3] - 德国农田每公顷产量从2015-2019年的7.6吨降至去年的6.7吨,降幅约12% [3] - 炎热潮湿天气使奶牛产奶量最多减少10% [3] - 2022年欧洲热浪传导到一年后食品价格通胀率额外上升0.67个百分点 [4] - 预测到2060年全球食品通胀可能飙升至4% [4] 旅游业和基础设施 - 欧洲旅游业因高温陷入停摆,多个旅游景点临时关闭或缩短运营时间 [5] - 法国电力公司关闭南法戈尔费什核电站 [5] - 比利时取消大量列车服务以防止铁轨过热 [5] - 德国莱茵河水位下降导致部分河段船只只能载重正常重量的一半 [5] 生产力影响 - 35摄氏度气温下中等强度工作的工人会损失约50%的工作能力 [5] - 气温超过32℃时一天的极端气温相当于半天罢工的效果 [7] -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恢复成本攀升、投资风险格局重塑,基础设施、农业和保险业承压加剧 [8]
美墨“番茄协议”到期,美国人吃番茄马上要交17%关税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番茄协议终止影响 - 美国商务部宣布终止与墨西哥的番茄协议 导致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番茄被征收约17%关税 [1] - 最初的番茄协议于1996年签署 墨西哥番茄生产商同意按照设定的参考价格在美国市场销售新鲜番茄 [3] - 协议终止将重创在墨西哥种植番茄并进口至美国的公司 这些公司主导着美国市场 [3] 番茄市场格局 - 2024年美国约72%的新鲜番茄是进口的 其中约90%来自墨西哥 [3] - 美国本土番茄市场份额从最初的80%下跌到如今的30%左右 [3] - 美国生产的番茄不足以满足全国消费者的需求 [4] 价格与供应链影响 - 美国番茄进口商NatureSweet通知客户 如果协议终止 公司将不得不提价近10% [3] - NatureSweet是美国最大的番茄经销商 其产品遍布各大超市和杂货店 涨价可能推高全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 [3] - 美国农业部6月估计 受新关税影响 墨西哥今年的番茄出口将减少5% [4] 进口依赖与就业 - 去年美国进口了总额为330亿美元的新鲜蔬果 墨西哥是重要的进口来源地 [4] - 美国对进口蔬果的依赖加深 新鲜水果进口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上升到目前的近60% [4] - 从墨西哥进口和销售新鲜番茄为美国提供了大约4.7万个全职和兼职工作 [4]
财经观察:中国创新药“出海”有哪些看点?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中国创新药企出海与研发进展 - 沈阳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的全球授权交易,创下中国创新药企BD交易最高纪录[1]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总和[3] - 中国创新药企从"仿制药"阶段逐步升级至"原创新药"阶段,进入全球研发第三梯队[5] 代表性产品与技术突破 - 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减重药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打破外企在代谢领域垄断[2] - 德昇济医药研发的肿瘤抑制剂D3S-001在跨国临床试验中显示显著抗癌效果[2] - 中国双特异性抗体(PD-1/VEGF)和双靶点药物(GCG/GLP-1)技术达到国际水平[1][2] 国际合作与市场策略 - 香港科研机构协助内地药企开展跨国临床试验,加速研发进程[2] - 79%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与中企签订合作协议,跨国药企积极寻求中国合作伙伴[10] - 中国药企通过组建新公司、优化交易结构等方式提升BD谈判能力[8] 行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中国创新药发展需要10年以上基础积累,近年进入成果爆发期[6] - 上海将生物医药列为三大先导产业,国家政策吸引科学家回国创业[11] - 临床试验审批效率高和庞大病例数据库构成中国研发优势[7]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 需加强从0到1的原创新药靶点发现能力,而非仅改进现有药物[12] - 部分企业担忧过度依赖BD模式可能导致核心技术流失[8] - 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可能影响中美生物技术合作[11]
韩媒猜测尹锡悦牢房生活:关押在无床无空调单间,只能打地铺睡觉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46
0:00 / 0:19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从9日下午到晚上对尹锡悦进行了近7小时的逮捕前讯问(逮捕必要性审查)。尹锡悦 接受讯问时否认所有指控。9日晚讯问结束后,尹锡悦被送至首尔拘留所。法院批捕后,尹锡悦被当场 收押。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0日凌晨2时7分签发对前总统尹锡悦的逮捕令,理由 是"担心(嫌疑人)销毁证据"。据韩联社10日报道,负责调查紧急戒严事件的特检组随后实施逮捕。这 是尹锡悦获释4个月后再次被捕。韩国政界内外都有人评估称,尹锡悦将很难再走出拘留所。 尹锡悦被捕后,特检组将对其进行最长20天的调查后起诉。以当前所涉罪名看,尹锡悦将面临长期乃至 无期徒刑的惩罚。韩国《国民日报》称,首尔拘留所收押尹锡悦的步骤与普通犯罪嫌疑人相同。首先, 拘留所将确认其个人信息并分发服刑人员编号。在接受体检后,尹锡悦所有随身物品和衣物都会被收 缴,他将换上囚服并拍摄嫌疑人登记照。在完成收押程序后,他预计被关押在一间约10平方米的单人牢 房内。 该牢房配备了储物柜、电视机、马桶、折叠床垫和被褥等,尹锡悦将在地上铺设被褥睡觉。据报道,尹 锡悦所住的单人牢房内没有空调,仅在天花板上装有小风扇。在近40摄 ...
美“小型非洲峰会”谈关键矿产,特朗普:希望拓宽在非获得关键矿产渠道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46
美非经贸合作 - 美国对非政策路径从援助转为贸易 强调非洲国家矿产和石油储量丰富 拥有巨大财富和经济潜力 [3] - 美国希望拓宽在非洲获得关键矿产的渠道 并为与会国家提供投资及合作机会 [3] - 特朗普称"不大可能"对参会五国征收将自8月1日起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 [3] 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 特朗普声称对抗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3] - 美国在非洲大陆展现的影响力落后于中国 [3] - 中国在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已经超过美国 包括那些受邀参加此次会晤的国家 [3] 美国政策对非洲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将威胁非洲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3] - 美国政府于7月1日正式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 该机构此前对非洲传染病防治的援助等被切断 [3] - 美国国务院6月的电报显示 特朗普当时曾考虑将本次参会五国中的四个国家列入"旅行禁令清单" [3]
欧盟裂痕未平,更多质疑产生,冯德莱恩挺过不信任投票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46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信任投票事件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360票反对、175票赞成挺过欧洲议会不信任投票 [1] - 不信任投票由罗马尼亚极右翼议员皮佩里亚发起,获77名右翼议员支持 [3] - 投票前欧洲议会多数政治团体公开拒绝支持该动议 [3] 投票背景与政治动态 - 冯德莱恩在演讲中抨击极右翼议员破坏亲欧党团团结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共经历9次不信任投票,仅1999年因欺诈指控导致下台 [3] - 2024年冯德莱恩再次当选,但极右翼党团席位大幅上涨 [4] 领导风格与内部矛盾 - 议员批评冯德莱恩决策圈子小,总统式领导风格引发不满 [5] - 社会党与民主党进步联盟指责欧洲人民党对极右翼妥协 [4] - 欧洲人民党要求冯德莱恩调整议程以符合该党价值观 [4] 政治影响与舆论反应 - 不信任投票虽未通过,但暴露领导层透明度和问责机制问题 [3] - 德国媒体指出冯德莱恩支持率下降,地位岌岌可危 [5] - 极右翼党团席位增长导致主流党团如复兴欧洲党团和绿党席位下降 [4]
美媒:美国学校严惩制度卷土重来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46
学校纪律政策转变 - 美国K-12公立学校纪律政策从优先心理辅导转向允许更严厉惩戒手段 如停学和开除 因课堂行为不端问题激增 [1] - 2023至2024学年得克萨斯州约3300名学区员工遭遇学生攻击 促使新法案允许教师将扰乱课堂学生带离教室 [2] - 阿肯色州新法禁止因暴力行为被移出教室的学生返回原班级 并删除要求采用"积极行为支援"手段的条款 [2] 州级政策调整 - 得克萨斯州2024年5月通过法案 明确教师可对"无礼 扰乱课堂或辱骂行为"学生采取强制带离措施 [2] - 华盛顿州2024年放宽劝退 停课或开除限制 路易斯安那州和内华达州同步跟进类似措施 [2] - 教师工会公开支持立法 使学校能更便捷处置问题学生 [2] 联邦政策与历史背景 - 奥巴马政府2014年指导信强调"积极干预优于隔离" 拜登政府2023年文件提倡"倾听与疗愈" 关注惩戒中的种族差异 [3] - 2024年4月美国新政废除基于种族差异的学区调查 要求纪律执行以行为而非肤色为依据 [4] - 联邦政府将纪律政策制定权下放至州和学区 认为地方更了解学生个体情况 [4] 政策影响与争议 - "软惩戒"政策导致教师遭受肢体和语言攻击 得州学区负责人称现有流程使教师感到无能为力 [3] - 课堂扰乱行为使其他学生失去学习时间 贫困学校纪律管理困难可能进一步扩大学业差距 [3] - 新政取消治疗性方法优先要求 部分州不再受联邦压力 可自主选择惩戒方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