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证券报
icon
搜索文档
知识产权保护助力IP产业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国内游戏市场发展 - 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80亿元 同比增长14 08% 中国游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3] - 上海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游戏动漫企业 成为国内二次元产业核心聚集地 [3] 知识产权侵权现状 - 原创IP企业规模扩大同时 新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如影随形 包括偷拍测试画面 游戏换皮诉讼 盗版IP玩偶等 [3] - 游戏行业侵权类型多样 包括外挂 私服 盗版周边 游戏泄密等 米哈游曾因内测人员泄密导致运营规划被打乱 [4] - 盛趣游戏《2024年度IP维权报告》显示 "传奇"IP被侵权占比超92% 其中私服外挂类占43% 改编换皮类占52% [5] - 潮玩行业同样面临盗版问题 泡泡玛特热门IP LABUBU因产能缺口给盗版可乘之机 [6] 维权措施与案例 - 大部分游戏侵权诉讼赔偿额度在1万元以下 仅个位数百分比案件赔偿超100万元 [6] - 米哈游在B站 微博 微信开设维权账户 公开进度并搜集线索 巨人网络建立"技术监测+法律追责"双轨制 [6] - 盛趣游戏2024年举报私服外挂案件138起 民事诉讼23起 平台投诉2800起 行政举报54起 [6] - 最高人民法院将米哈游"游戏未公开角色侵害商业秘密案"列为典型案例 明确商业秘密认定标准 [7] - 上海徐汇警方破获销售假冒潮玩玩偶团伙 查获5000余件假货 涉案金额1200余万元 [7] 行业挑战与趋势 - AI技术融合导致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课题 AI生成内容权利链条难以理清 [6] - IP产业核心逻辑在于文化估值体系 盗版行为会破坏该体系并对IP产生根本性损害 [3]
线上线下协同 文创上市公司发力展会经济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动漫展会经济崛起 - 2024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 超过智能家居和咖啡产业 成为全球最大二次元市场 [2] - 今年ChinaJoy带动餐饮 零售 住宿 交通及其他服务消费约6.61亿元 [2] - 各地政府争抢顶级漫展举办权 哔哩哔哩BW 2025吸引90万人预约 首轮开票35秒售罄 二轮6秒售罄 [2][4] "痛"文化驱动IP商业化 - "痛包""痛车"概念兴起 带动高价二次元周边饰品消费 [3] - 叠纸游戏旗下"暖暖"系列潮玩品牌Dear Nikki天猫首日销量突破4万件 [4] - 米哈游2023年双十一期间登顶天猫玩具潮玩销售榜 并进入"亿元俱乐部" [4] 游戏公司线下布局策略 - 世纪华通在ChinaJoy展出13款游戏 重点打造《无尽冬日》冰雪嘉年华主题展区 [6] - 网易游戏展出45款作品 新游试玩区域排起长龙 [6] - 腾讯游戏搭建40米长"鹅MAX"大屏 覆盖十余种玩法品类 推出《符文战场》等新品试玩 [6][7] 线下体验成为行业关键 - 巨人网络通过新游首秀 IP联动 "游戏+AI"三大方向布展 [7] - 哔哩哔哩借展会加大单机游戏推广力度 [7] - 线下试玩可直观获取玩家反馈 排队现象本身形成有效宣发 尤其对3A游戏口碑至关重要 [7][8] IP全价值链开发趋势 - 游戏公司从单纯开发转向构建IP生态圈 迪士尼模式被广泛借鉴 [5] - 消费品品牌加速与游戏IP跨界联名 追求更高商品溢价空间 [5] - 文创企业通过展会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获取一手玩家数据并扩大宣传窗口 [2][4]
业绩增长推动规模扩张 基金积极布局QDII业务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QDII基金业务布局 - 兴银基金申报公募QDII业务材料被中国证监会接收 成为年内第4家布局该业务的基金公司[1] - 截至8月1日 正在申请QDII业务资格的基金公司达11家[1] - 公募布局QDII业务的热情源于连续3年相关产品业绩攀升[1] QDII基金业绩表现 - 2023年以来QDII基金年度平均净值涨幅分别为6%、12%和16% 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以144%的净值涨幅成为今年以来"最赚钱"的基金[1] - 全市场年内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是1只QDII产品 同类产品年内平均净值涨幅达16%[1] QDII基金规模增长 - 截至6月末 QDII基金总规模接近6800亿元 是2022年末的2倍多[2] - 较2024年末增长11.4% 规模再次刷新历史新高[2] - 7月以来QDII-ETF类产品场内净申购份额超160亿份 规模较上半年末增长约295亿元 达3645亿元[2] 港股市场配置情况 - 在跨市场配置中 港股市场是一大重点[2] - 资金借"基"涌入港股 丰厚回报成为推动QDII基金加速扩容的重要动力[2] - 今年以来QDII产品新发市场上不乏港股类QDII产品[3] QDII基金限购情况 - 部分港股类QDII仍处于限购状态 如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设定限购金额为50万元[2] - 华安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发起式(QDII)等产品同样在限购[2]
看长做长创新药 资金借道ETF逆势进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资金流向 - 7月1日至29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9.09亿元 但7月30日至8月7日调整期间净申购额大幅增至62.02亿元 显示资金逢低进场意图明显 [1] - 8月7日创新药主题ETF净值跌幅超3% 但当日净申购额达15.43亿元 其中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7.41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3.18亿元 [1] - 8月新发嘉实、博时、国泰三只港股创新药ETF合计发行规模18.82亿元 上市前需完成建仓为板块注入新资金 [2] 机构布局 - 外资巨头巴克莱银行截至6月30日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 成为第一大持有人 [2] - 3月多只企业年金集中买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2] - 交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金正在发行 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和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即将启动发行 [2] 行业趋势 - 创新药板块从"甜蜜期"进入"深水区" 后续将出现分化 需聚焦基本面优质公司 [1][2][3] - 医保目录持续扩容与商保目录试点推进共同为创新药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 [3] - 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增加 技术水平提升 国际竞争力增强 [3] 市场表现 - 年内多只创新药主题ETF净值一度翻倍 但7月底以来波动加剧涨幅回落 [1] - 近期创新药板块成交大幅放量 高位筹码松动显示市场分歧加大 [3] - 医药主题基金及部分全市场成长型基金对创新药持仓明显上升 导致短期筹码拥挤与长期机会矛盾 [3] 投资策略 - 需关注海外授权兑现、业绩扭亏及管线价值挖掘带来的优质公司价值重估机会 [3] - 投资策略将调整 包括整体仓位变动、拥挤个股兑现及布局低估个股 换手率可能提升 [4]
新展品 新玩家 新业态 新趋势 机器人总动员:一场科技的盛宴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展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汇聚全球200多家企业携1500余件展品参展,其中100余款为首发新品,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创同类展会之最 [5][7] - 展会展示机器人从表演型向实用型转变的趋势,包括工业搬运、分拣、质检及服务型场景应用 [6][12] 头部企业动态 - 优必选展示五大人形机器人及群体智能技术,聚焦工业场景的搬运、分拣、质检三大环节,预计2025年工业人形机器人交付量达500台(2024年的50倍) [6] - 宇树科技全球首秀四足机器人A2(负载25公斤续航20公里)和人形机器人R1(售价3.99万元支持倒立等高难度动作) [6][7] - 银河通用展出搭载"第五只手"的机器狗,具备精细抓取能力 [5] 跨界布局与生态构建 - 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计划投入超百亿元资源,目标三年内助力100个机器人品牌销售破10亿元并覆盖百万终端场景 [8] - 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与星动纪元、维他动力合作,推动激光雷达作为机器人"智慧之眼"在环境建模、避障及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8][9] 商业化落地进展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开业,集合40多家厂商50多款产品,前5日预约满额,累计大定金额超2100万元(含77.9万元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10][11] - 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投入运营,集成迎宾、制作、清洁等多类型机器人,互动性显著提升 [10] 技术演进趋势 - 人形机器人从"炫技"转向工程落地,如松延动力N2平台适配家庭服务场景,越疆科技提出人形机器人将形成类似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 [12][13] - 行业共识认为机器人已具备高阶自主操作能力(如做咖啡、剥鸡蛋),进入规模化价值创造阶段 [12][13]
5只A股、9只港股 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14只股票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记者 汪友若 北京时间8月8日,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公布了8月指数季度审议结果。本次调整中,MSCI中国指数 新纳入14只股票,包括指南针、中信银行、巨人网络、艾力斯、景旺电子等5只A股标的,以及三生制 药、中信金融资产、万国数据-SW、地平线机器人-W、老铺黄金、美图公司、网易云音乐、科伦博泰 生物-B、药明合联等9只港股标的。 在MSCI系列指数中,涉及A股的包括MSCI中国指数、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和MSCI中国全股票指 数。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MSCI中国指数。由于该指数被嵌套进MSCI新兴市场指数,因此股票进入 MSCI中国指数,便意味着进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系列,从而获得大量被动资金跟踪。 MSCI每年会对其所有指数进行4次例行调整,包括5月和11月调整幅度较大的半年度审议,以及2月和8 月幅度较小的季度审议。调整依据主要为客观量化指标,如市值、流动性等。 从全球市场来看,MSCI全球标准(ACWI)指数本次新纳入42只股票、剔除56只股票,新纳入个股市 值前三大的依次为美国私人火箭公司Rocket Lab Corp、美国个人理财和金融科技公司SoFi Technologies、美国金 ...
沪深A股上市公司分红 2024年度首破2.4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记者 张雪 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024年度首次突破2.4万亿元大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8月8日发布2025年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揭晓了在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三大维度表现最为突出的百家标 杆企业。榜单考量显示,A股上市公司不仅分红规模创历史新高,高股息、连续稳定分红的群体亦显著 扩容,投资者获得感切实增强。 据介绍,榜单基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客观数据,综合考量多维因素,旨在树立标杆、引导预期,鼓励上 市公司持续、稳定、诚信回报投资者,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榜单包含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 率、股息率三个维度,每个维度评选出表现优异的100家上市公司。 榜单评选标准突出三大特点: 一是强调诚信合规底线,将违法违规、资本市场诚信、审计意见等作为前置条件,将异常分红行为纳入 负面调整因素,对不合规的公司"一票否决"。 二是注重分红连续性、稳定性。榜单对分红数据进行三到五年的长周期评价,并增加多年连续分红、分 红连续增长等前置条件,鼓励公司连续分红、稳定分红、多次分红,与投资者共享公司长期发展带来的 收益和回报。 三是注重多维度评价。榜单综合考量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和分红比例,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 ...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上接1版) 据吴京芳介绍,具体来说,政策主要内容是,在海南自贸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以及在自贸港内 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可成为享惠主体。享惠主体自境外进口货物,除进口征税商 品目录以外货物,都可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实现"一线"放开。同时,"零关税"货 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岛内的享惠主体间流通时,可免于补缴进口税收,实现"岛内自由"。此外,对属 于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的企业生产的货物,在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时,进入内地可免征进口关 税。 "现有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等3项进口'零关税'政策将纳入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一 并实施。这样,就基本确立了海南自贸港进口'零关税'制度体系,全球优质要素可以在海南更加自由便 利地集聚、更加自由便利地流通。"吴京芳说。 不久前,商务部公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这是立足现行货物贸 易管理模式基础,对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作出的全新探索。对海南自贸港而言,大幅提升了其货物贸 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开放度。"蒋子军说。 他介绍,清单首次全面系统列明国家现行实施禁止、限制管理措施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范围, ...
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3
股东减持计划公告 - 新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世运电路144,990,107股,占总股本的20.12%,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2] - 减持计划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1,617,769股(占总股本3.00%),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7,205,923股(1.00%),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4,411,846股(2.00%) [3] - 若公司发生送红股、增发新股等导致股份变动,减持数量将相应调整 [3] 减持主体及安排 - 减持主体新豪国际无一致行动人 [4] - 相关股东无其他特殊安排,且此前未对持股比例、数量、期限等作出承诺 [6] - 本次减持不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5号》规定的不得减持情形 [6] 减持计划实施 - 减持计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新豪国际将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股价等因素决定具体实施方式 [8]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8]
哈药集团人民同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2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49亿元,同比增长3.29% [25] - 公司拟开展不超过人民币2.80亿元无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以加速资金周转并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15][18] - 2025年1-6月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3,892,605.88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3,848,613.50元,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43,992.38元 [20][2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新一届董事会成员构成多元化,下设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战略决策委员会 [27] - 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配套制度,取消监事会设置并强化审计委员会职权,优化法人治理结构 [27] - 上半年组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监管类专题培训6场次,累计参训18人次,强化合规履职能力 [31] 战略发展与行业地位 - 公司作为黑龙江省医药流通龙头企业,聚焦医药分销、零售、医疗服务、物流配送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24] - 全资子公司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跻身"2024年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二十强" [25] - 旗下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荣获西湖奖"中国医药零售成长力企业"等多项行业奖项 [25] 投资者关系管理 - 上半年组织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接听投资者热线近50次,处理上证E互动平台提问5次 [29] - 完成分析师及机构投资者调研接待4场次,构建"线上互动+线下交流"的立体化沟通矩阵 [29] - 下半年计划强化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投资者说明会实效,深化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知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