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纽威股份实控人全资公司拟减持 去年净利增速远超营收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48
股东减持计划 - 纽威集团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7,490,62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7%,减持时间为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价格视市场情况确定 [1] - 纽威集团当前持股7,490,620股,全部为IPO前取得,公司最终控制方为王保庆、陆斌、席超和程章文四人,纽威集团系其共同持有的持股平台 [2] - 公司表示本次减持为股东正常行为,不会对公司治理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具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2] 财务表现 2024年全年业绩 - 营业收入62.38亿元,同比增长12.50% [3][4] - 归母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10%,扣非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53.23%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12亿元,同比增长74.50% [3][4] - 年度分红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含税),合计派发8.76亿元,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4日 [4]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15.56亿元,同比增长14.44% [5][7] - 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33.52%,扣非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6.75% [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5亿元,上年同期为-1.03亿元,实现显著改善 [5][7]
蓝色光标递表港交所 近3年中2年亏损2022年亏21.7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48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25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披露申请资料 [1] - H股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华兴资本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AI研发、全球业务网络建设、国内市场服务能力提升、潜在收购及营运资金 [1] 财务数据表现 - 2022-2025Q1营业收入分别为366 83亿元、526 16亿元、607 97亿元、142 58亿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 75亿元、1 17亿元、-2 91亿元、0 96亿元 [2] - 2025Q1末货币资金29 89亿元较上年末41 92亿元下降28 7% [3] 经营现金流状况 - 2022-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0 80亿元、6 33亿元、0 90亿元、-12 99亿元 [2] - 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同比大幅恶化 [2] 上市进展说明 - 上市需满足中国证监会备案及香港监管机构批准等条件 [1] - 申请资料为草拟版本可能随进展更新 [1]
扣非净利降4年的线上线下谋变 IPO折戟的深蕾科技入主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40
股权转让交易 - 线上线下控股股东汪坤、门庆娟及一致行动人无锡峻茂拟向深蕾科技转让10,706,199股股份,占总股本13.32%,转让价格为43.55元/股,合计支付转让款466,254,966.45元 [1][3] - 转让完成后,汪坤、门庆娟、无锡峻茂将合计放弃32,118,605股股份的表决权,占总股本39.96%,深蕾科技将成为控股股东,夏军、李蔚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本次交易需通过深蕾科技股东大会审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审查、深交所合规性确认等程序后方可完成过户 [2] 业绩承诺与财务表现 - 转让方承诺2025-2026年公司经审计营业收入合计不低于100,000万元,净利润合计不低于2,000万元,超额部分80%作为现有业务团队奖励 [4] - 线上线下扣非净利润连续4年下滑,2020-2024年分别为0.81亿元、0.73亿元、0.44亿元、0.17亿元、0.04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下降2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0亿元同比上升15.44%,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75.21%至423.42万元 [5] 公司历史与募资情况 - 线上线下2021年3月22日创业板上市,发行价41元/股,首日股价最高达129元,募集资金净额7.50亿元,超原计划3.35亿元 [6][7] - 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保荐费用5,120万元,募资用于通信管理平台建设、分布式运营网络建设等项目 [7] 收购方深蕾科技背景 - 深蕾科技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及技术支持,控股股东为深蕾发展(持股38.91%),实际控制人为夏军、李蔚 [8] - 深蕾科技曾计划主板IPO拟募资15.01亿元,但2024年5月撤回申请并被终止审核,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7][8][9][11]
亚康股份员工持股平台2个月减持78万股 套现4934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35
股东减持 - 恒茂益盛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减持亚康股份78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90%,占剔除回购专户后总股本比例0.91% [1][2] - 减持分三笔完成:2025年5月6日减持705,100股(均价63.798元/股,套现44,983,969.8元),2025年6月19日减持24,100股(均价56.830元/股,套现1,369,603元),2025年6月25日减持50,800股(均价58.785元/股,套现2,986,278元)[2][3] - 本次减持后恒茂益盛持股降至4,287,914股,占总股本4.94%,占剔除回购专户后总股本4.98% [4][5] 股东结构 - 恒茂益盛为亚康股份员工持股平台,执行事务合伙人曹伟现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有限合伙人包括控股股东徐江、董事古桂林及王丰等 [6] - 恒茂益盛合伙人中,古桂林(董事、总经理)出资占比最高达30.5725%,徐江(董事长)出资占比5.3437%,曹伟出资占比0.3817% [7][8][9] 公司融资历史 - 亚康股份2021年10月18日创业板上市,发行2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价21.44元/股,募集资金净额3.71亿元,较原计划少1.31亿元 [10] - 2023年发行可转债2.61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51亿元 [11]
达沃斯透视AI趋势 完美世界分享AI+游戏价值实践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33
AI对游戏行业的影响 - AI与游戏行业双向赋能,分为三大维度:革新游戏体验与形态、重构游戏生产方式、游戏反哺AI技术并外溢至其他领域 [3] - 78%玩家愿为智能NPC延长游戏时间,81%玩家愿为此付费,AI原生游戏成为2024年行业新品类 [3] - AI推动游戏生产智能化升级,重塑生产方式、协作模式及创意流程,助力行业从工业化向智能化跨越 [3] - 游戏作为AI超级实验场,其复杂需求与海量数据将推动AI技术创新,外溢至数字内容、教育培训、智能制造等领域 [3] 完美世界的AI实践 - 公司聚焦用户体验与生产效率两大方向,自研《诛仙世界》运用全天候天气AI演算、英伟达Audio2Face技术及人形对战NPC,革新MMO玩法 [4] - 2023年上半年起将AIGC工具融入生产管线,与微软、英伟达深度合作,开发智能角色对话算法及Dialogue+、剧情生成等工具 [4] - 游戏业务外,自研弧光智作系统提升影视制作效率,2024反恐精英世界锦标赛引入VR全息观赛与XR实时沙盘技术 [4] 行业发展趋势 - AI原生游戏标志行业竞争转向技术与创意深度较量,AI+游戏+千行百业有望成为全社会智能化创新引擎 [3][4] - 公司定位为技术探索者与实践者,计划深化技术赋能并与伙伴共探AI+新机遇 [5]
破发股赛科希德2高管拟减持 2020上市即巅峰超募5.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27
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高管张嘉翃翃计划减持不超过600,000股,占总股本0.5653% [1] - 公司高管裴燕彬计划减持不超过35,000股,占总股本0.0330% [1] - 两名高管合计减持不超过635,000股,占总股本0.5983% [1] - 张嘉翃翃目前直接持有2,902,162股,占总股本2.73% [1] - 裴燕彬目前直接持有140,400股,占总股本0.13% [1] - 减持股份均为无限售流通股,来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0年8月6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2] - 首次发行2,041.20万股,发行价格50.35元/股 [2] - 上市首日开盘价180.00元,收盘价170.18元 [2]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186.00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2]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募集资金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10.28亿元,净额9.24亿元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5.54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3.71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 [2] - 发行费用1.03亿元,其中保荐机构中金公司获得8,532.22万元 [2] 保荐机构情况 -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方良润、徐石晏 [2] - 中金财富证券获配816,480股,金额41,109,768元 [2] - 获配股票占首次公开发行数量的4% [2] - 获配股票限售期限为上市之日起24个月 [2] 权益分派方案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6元(含税) [3]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3股 [3]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7月6日,除权(息)日为2023年7月7日 [3]
恒力期货苏州分公司内控缺陷收警示函 属恒力集团旗下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26
恒力期货苏州分公司违规事件 - 恒力期货苏州分公司存在两项违规事实:一是在客户申请使用融航系统前未开展必要核查工作,二是参与宣传推介恒力产融(苏州)主办的期货投资者粉丝见面会 [1][3] - 违规行为反映出公司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违反《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56条关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规定 [1][3] - 江苏证监局依据《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109条,决定对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2][3] 公司股权结构 - 恒力期货有限公司为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为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8.0269% [1] 监管法规依据 -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56条规定期货公司应建立并执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制度,有效隔离业务风险 [1] -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109条规定对违规行为可采取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措施 [2]
盟固利近1年1期均亏损 2023年上市即巅峰募资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94亿元,同比下降23.98%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66.57万元,上年同期为6000.67万元,同比下降219.43%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亿元,同比下降67.30%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4.57% [2]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5.84万元,上年同期为296.53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13.93万元,上年同期为-2321.90万元 [2] 上市情况 - 2023年8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总股数58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2.62% [3] - 发行价格为5.32元/股,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达202.15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3.085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4663亿元,比原计划少4.5336亿元 [4]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7亿元用于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4] - 发行费用总额6192.34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3800万元 [4]
国脉科技实控人方拟减持 扣非净利近4年几近同一水准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1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福建国脉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1,007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剔除回购专户股份后占比102%)[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时间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1] - 若遇送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变动,减持数量将相应调整[1] 股东持股情况 - 国脉集团当前持股47558348股,占总股本472%(剔除回购专户股份后占比479%),为公司第三大股东[1]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林惠榕(持股2736%)、陈国鹰(持股2156%)、国脉集团(持股472%)[2] - 林惠榕与陈国鹰为夫妻关系,陈国鹰为国脉集团实际控制人,三者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364%[3] 减持背景与目的 - 国脉集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曾增持447815万股(占总股本444%),此次减持部分股份系因阶段性资金周转需求[2] - 减持资金将用于优化集团财务结构及支持战略业务发展,不影响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2] - 减持后国脉集团仍将作为重要股东支持公司,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0亿元、515亿元、533亿元、549亿元,呈稳步增长[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8111万元、715863万元、104亿元、169亿元,2024年显著提升[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1年-122047万元改善至2024年212亿元[3]
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成立 规模13.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12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为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场内简称为外运REIT [4] - 基金主代码为508090,合同期限为40年,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封闭式 [4] - 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5年6月26日,基金份额总额为4亿份 [4] - 基金管理人为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 基金募集情况 - 基金募集期间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6月24日,验资机构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5] - 募集资金于2025年6月26日划入基金托管专户,有效认购总户数为23,508户 [5] - 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为1,310,800,006.41元,认购资金利息为2,053,870.73元 [5] - 有效认购份额为400,000,000份,利息结转份额为0.00份,合计份额为400,000,000份 [5]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为董嘉杰、杜羽、马越,均具有5年以上基础设施相关经验 [1][2] - 董嘉杰2017年加入中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资产证券化部高级项目经理,2023年起任中银基金基础设施投资管理部助理副总裁 [1] - 杜羽2021年加入中银基金,曾任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投后管理部经理,现任基础设施投资管理部助理副总裁 [1] - 马越2022年加入中银基金,曾负责物流仓储项目投后运营管理,现任基础设施投资管理部高级经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