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出发,感受“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生动与美好
四川日报· 2025-06-24 08:28
文旅融合活动 - 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题采访活动于6月23日在德阳中江"挂面村"启动 采访队伍分南北西3线同步进行 涵盖10个市(州)的30余个文旅点位 [2][3] - 活动聚焦文旅融合主题 展现全省探索"文旅+百业"的成效 用"文旅流量"带动"消费增量" 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转化 [3] - 采访期间将结合当地文旅发展情况举办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地点包括花海林中 水畔山间和文旅项目现场 [2][3] 研学旅游发展 - 四川是全国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6个试点省份之一 采访小分队将走进多个研学基地 感受"文旅+"的创新发展 [3][4] - 活动涵盖国家(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展现全省文旅融合发展和研学旅游情况 [3]
以硬实法治举措 守护企业“安全感”
四川日报· 2025-06-24 08:28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聚焦 民营经营主体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其中,针对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 合法权益的专项治理,重点从破解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异地执法、涉案财物强制措施适用不 规范、维权周期长、执行难、"按键伤企"等六个方面问题深化治理、强化保护,直击民营经济法治环境 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专项治理相关举措与民营经济促进法高度契合,是对相关法律规定的落细落实落 地。例如,在加强权益保护方面,针对涉企异地违规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开展专项检察监督,禁止为 经济利益等目的滥用职权实施异地执法,把对企业发展的法律保护落到了实处。 在四川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高级经济师鲁荣东看来,需要推动专项治理与法治建设有机联动,将治 理中的有效经验固化为制度机制,才能持续稳定企业家预期,让"法治护企"从专项行动走向制度常态。 (记者 兰珍 史晓露) "这次专项治理紧扣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影响发展最迫切的堵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省委政 法委相关负责人说,"核心目标就一条:千方百计把中央政策、省委决策转化为企业能感知的'降本增 效',用更规 ...
四川前五月“即买即退”拉动入境消费
四川日报· 2025-06-24 08:28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效果 - 四川离境退税销售额和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均突破200% [1] - 全省有退税商店447家,覆盖10个市(州),其中"即买即退"商店103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1] - 成都IFS商场案例显示,外国游客通过"即买即退"服务现场领取5000多元人民币退税现金,并决定再消费 [1] 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 - 四川省税务局在全国首批开展"即买即退"试点,将退税环节前移至城市商圈,构建"购物—退税—再消费"闭环 [2] - 成都海关将退税物品平均验核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大幅提升旅客通关体验 [2] - 多部门计划发布"四川退税Must Buy"商品清单和"四川退税Must Go"商店清单,完善多种服务模式 [2] 未来规划与国际化布局 - 成都正聚焦2025年世界运动会,推动建设9个"即买即退"试点,引导国际名品和国货潮品成为退税商品 [2] - 将推广退税商品寄提服务,开展出境验核"一单一包"试点,推行"免拆封验核""自助验核"等新模式 [3] - 目标是通过优化通关便利度,强化国际消费枢纽功能 [3]
五粮液锚定“五个一流”体系 蓄势厚积穿越周期共酿未来
四川日报· 2025-06-24 07:17
股东大会亮点 - 股东大会提供1.5L装经典五粮液纪念酒定制服务 镌刻股东姓名与会议纪念标识 需求远超预期 [6][7] - 现场设置"五粮·炙造"新潮创新体验空间 融入潮流元素与创新设计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 [7][8]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91.75亿元 同比增长7.09% 归母净利润318.53亿元 同比增长5.44% 连续10年稳健增长 [7] - 2024年实施100亿元中期现金分红 叠加年度123亿元分红方案 全年分红总额达223亿元 分红率70%创历史新高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164亿元 [8] 战略举措 - 2025年定位为"营销执行提升年" 以提升品牌价值为核心 强化产品动销、渠道优化、服务能力 [7] - 对内推进营销体制机制改革 组建酒类销售公司 实施片区负责制 对外优化供需关系 实施"量价平衡"投放策略 在20个核心城市试点终端直配 [7] - 打造"五个一流"体系 包括战略管理、价值创造、文化品牌、人才体系、现代治理 [8] 渠道变革 - 启用"95195"客服热线 实现24小时直达门店补货 优化传统经销渠道 集中资源支持优质经销商 [7] - 发力直营直销渠道 推进"三店一家"建设 全面布局电商渠道 打通"京东秒送"等即时平台 [7][8] 年轻化与国际化 - 推出"五粮·炙造"创新店 在上海打造"捷美颂"酒饮融合饮吧 在成都宽窄巷子等地落地新型体验店 [7][8] - 计划下半年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新品 布局KOL+KOC+KOS的"3K"矩阵实现精准营销 [8] - 推进品牌国际化 计划未来5-10年国际化市场成为业绩增长重要组成部分 "五谷罗尼"鸡尾酒在欧洲市场受青睐 [8]
15分钟“炼”出金种子
四川日报· 2025-06-24 07:12
智能种子加工中心投产 - 绵阳市三台县万吨种子智能加工中心竣工投产,实现15分钟完成种子从精选到包装全流程 [1] - 两条全自动生产线投入运营,机械臂和封闭管道实现高效生产,种子加工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包装破损率低于0.5%,成品净度达99%以上 [1] - 新技术每年可多回收几百吨优质种子,解决传统半自动化和人工筛选的漏选问题 [1] 项目投资与规模 - 万吨种子智能加工中心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35亩,集成原料库、低温库等配套设施 [1][2] - 目前投产近一半产能,全面投产后年加工能力超万吨,仓储容量达7000吨 [2] - 项目预计年产值突破2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00个 [2] 技术创新与优势 - 采用分层制种托盘设计,解决传统堆压导致的透气难题,为种子建立"呼吸通道" [2] - 配套万吨级智能仓储系统,低温库可精准调控温湿度,种子发芽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2] - 全自动生产线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解决人工成本过高问题 [2] 行业影响与带动效应 - 三台县是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拥有2.6万亩油菜制种基地,已吸引16家优势企业入驻 [1] - 项目采用"龙头企业+订单种植"模式,首年预计带动2万亩制种面积,3年后扩至4万亩 [2] - 智能加工中心解决当地种子加工薄弱、加工点分散、依赖传统设备等瓶颈问题 [1]
省直各部门(单位)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推动“学查改”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四川日报· 2025-06-23 14:41
作风建设与学习教育 - 省市场监管局调研组提出"学查改"三位一体推进路径,强调学习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1] - 省直各部门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学习教育与机关党建、日常工作互促共进[1] - 省检察院聚焦维护人民群众身边安全,惩治危害安全生产犯罪、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犯罪及网络犯罪[2] - 省检察院开展司法救助,办理群众涉检信访462件,对534人实施救助[2] -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推动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查摆剖析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2] -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整治"政绩观偏差"和违规建设楼堂馆所问题,加强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2] 开放与服务提升 - 省贸促会通过"开门教育"听取意见,举办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四川活动周等经贸活动[3] - 省贸促会融合展览洽谈、文旅推介等形式,服务地方开放和企业发展需求[3] - 水利厅信访处高效解决民营工程公司资金周转问题,督促结付工程款[4] - 水利厅信访处3月以来接件278件,全部转送责任单位且按时办结率100%[4] 问题查摆与整改机制 - 省地调院建立"四级审核"机制,核查12家院属单位及118名处级干部的问题清单[3] - 省地调院对查摆不深入、措施不具体的问题坚决"回炉返工"[3]
德阳遂宁南充广安资阳甘孜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喊响擦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
四川日报· 2025-06-23 11:10
四川省文旅融合发展总体部署 - 各地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核心目标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升"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影响力,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1] - 战略方向包括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四大原则,强调产业基础强化与融合创新[1] - 具体措施涵盖项目投资(形成实物量、工程量)、业态升级(传统景区改造)、龙头企业培育等[3] 区域特色发展路径 德阳市 - 重点打造新消费场景和精品旅游路线,通过扩内需促消费释放市场活力[1] - 强调对标省委部署分解任务,强化产业基础与融合文章[1] 遂宁市 - 定位演艺赛事"第三城",计划引进国省赛事和演艺活动,依托观音湖打造"未来水世界"等爆点项目[2] - 推动文体旅集团高效运行,优化城市硬环境与服务软环境以提升游客体验[2] 南充市 -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谋划引领性文旅项目并加速推进,强化投资拉动效应[3] - 注重业态创新应对消费需求变化,同步培育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3] 广安市 - 突出"红色、绿色、特色"三张名片,推动城区-景区-园区联动发展[4] - 深化"文旅+百业"跨界融合,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4] 资阳市 - 聚焦成都都市圈近郊游定位,推进全域全业态发展,提升服务品质与消费体验[5] - 重点落实《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细化地方实施方案[5] 甘孜州 - 以G318/G317景观廊道建设为统揽,完善配套设施并丰富场景业态[6] - 推动智慧文旅平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开发运营[6] 产业创新与支撑体系 - 多地强调科技赋能,包括智慧景区建设(甘孜)、科技创新驱动(广安)等[4][6] - 体制机制改革成为共性要求,涉及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甘孜)、省内外合作机制建立等[6] - 服务体系建设被反复提及,重点包括游客中心式服务体系(广安)、留客措施优化(遂宁)等[2][4]
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
四川日报· 2025-06-23 11:10
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 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支持新一批30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1] - 该枢纽致力于打造西部农副产品保供基地及"一带一路"商贸物流枢纽 临空经济与电商物流示范区 国际空港门户枢纽 区域一体化商贸物流中心及供应链金融创新试验区 [1] - 枢纽将重点做强商贸物流集成 干线物流 区域分拨及配送 多式联运转运 现代供应链 电商物流 冷链物流七大基本功能 以及绿色食品加工 应急储备物流 低空配送 国际物流 综合配套五大延伸功能 形成"7+5"功能体系 [1] 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规划与投资 - 枢纽总规划面积为8.59平方公里 建设布局功能性设施项目38个 其中存量项目23个 增量项目15个 [1] - 计划总投资369.34亿元 目前已完成投资244.53亿元 [1]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政策支持 - 入选建设名单的城市将获得各级各部门的政策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中央预算内资金 超长期特别国债 专项债等方面重点支持国家物流枢纽内项目建设 [2] - 入选城市的物流地位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和投资者入驻 [2] -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会带来集聚效应 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成都国家物流枢纽类型 -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运输部联合启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工作 包括6种类型 [2] - 成都被确定为陆港型 空港型 生产服务型 商贸服务型4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2] - 此前成都已成功获批陆港型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2]
四川省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园区开园 为“文艺两新”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四川日报· 2025-06-23 08:36
园区定位与功能 - 构建集文化展示、人才培育、产业孵化、商业消费、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探索"文旅产商演"融合新模式、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 [1] - 正打造青年文化文艺孵化平台,集专业培训、创作实践、作品展演、共创办公等功能于一体,配备公共直播间、专业录影棚、小型舞台等设施 [1] 园区活动与设施 - 红牌里艺术中心举办开馆展"众里千寻",将成为全省艺术类大学生展示才华、实践创新的重要舞台 [1] - 古陶瓷艺术博物馆落成,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集中展示中国古陶瓷艺术精品,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地位 - 2024年8月中国文联批准建立第三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19个,该园区位列其中 [2] - 园区已汇聚超100家文艺名家工作室、博物馆及文化企业,形成多元文化业态矩阵 [2] 行业合作与交流 - 常态化开展跨领域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艺术形式碰撞与融合 [2] - 为"文艺两新"(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人才搭建开放式创作与展示平台 [1][2]
实地感受“锦绣天府·安逸四川” 世界汉学家看四川
四川日报· 2025-06-23 08:36
活动概述 - "蜀地文脉 川行世界"世界汉学家看中国·四川行系列活动在成都启动,来自7国的汉学家将在一周内感受四川文化 [1] - 该项目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继去年福建行后,此次聚焦四川 [1] 汉学家观点 - 南非汉学家谭哲理研究中国文化20余年,认为文学是认知中国的重要途径,特别关注四川多民族文化共生状态,认为南非与四川在多民族文化发展上有相似性 [1] - 法国汉学家贝文江35年前因痴迷中国文化转向研究中国哲学,称赞中国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四姑娘山称为"中国的阿尔卑斯山",认为其能促进中欧文明互鉴 [1] - 西班牙汉学家夏海明翻译过四川作家阿来的作品《尘埃落定》,认为大熊猫、川剧等四川元素是能让世界感知中国的"文化脉搏" [2] - 波兰汉学家傿静安自称"四川宣传员",常向朋友推荐四川的大熊猫和人文氛围 [2] 活动内容 - 汉学家们将出席"蜀地文学精品"专题展,开展出版对话沙龙 [2] - 实地探访卓克基土司官寨、四姑娘山景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等,感受汉藏建筑艺术融合、文学文本与实景山水互文、中国生态与文化保护理念 [2] 活动意义 - 以汉学家为媒介,让世界看到四川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实践 [2] - 法国汉学家贝文江认为此类交流如同搭建文化桥梁,在不同文明间促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