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跟着李白过中秋!这场活动解锁“诗+旅”的全新玩法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万人
四川日报· 2025-10-06 08:10
此次展演汇聚四川省文化馆、重庆市文化馆、阿坝州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绵阳市艺术剧院、博 飞文旅、资中县木偶剧团等的文艺力量。开场歌舞《李白归来》,以磅礴气势将观众带入诗仙的逍遥世 界。随后,川派戏韵《听说你要来四川》、少儿演唱《玉盘》、白马藏族舞蹈《长河》、杂技《诗墨江 油》、音乐剧《将进酒》等依次登场,将李白诗词与巴蜀文化展示、蜀地风光推介进行有机融合,并与 成都春熙路、峨眉山等地联动,推介展示四川锦绣文旅资源和金秋多种玩法,呈现一场诗韵与潮流兼具 的"安逸多重奏"。 活动借助现代数字技术让李白以数字人形象穿越时空,与现场观众一起在"中秋诵词"的齐诵中,将 氛围推向高潮,皓月之下唤起"人月两团圆、古今相辉映"的情感共鸣。 诗意传承,古今对话咏明月 李白故里江油,是诗仙笔下"举头望明月"的乡愁所系。当晚,展演聚焦"回到四川、回到绵阳、回 到江油"故事主线,巧妙铺陈"月光长照金樽里""今月曾经照古人""共看明月皆如此""欲上青天揽明月"四 大篇章,以李白的"诗中月"辉映"中秋月"。 太白故乡月,同诵天府秋。10月5日晚,由文化和旅游厅、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四川省"万 人赏月诵中秋"集中展演活动在诗仙李 ...
先进制造业 成都如何从区域中心到全国基地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45
项目与投资 - 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有望在成都年内点亮,该项目是四川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 [1] - 成都推进“3+22+N”产业园区体系重点项目599个,2024年1至7月完成投资116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4%,高于时序进度11.1个百分点 [5] 产业地位与目标 - 成都被国家赋予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任,目标是深化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1][3] - 成都提出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9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0大未来产业领域 [8] - 成都力争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1.5万亿元,并推动该产业率先迈入世界级产业集群行列 [8] 产业集群与产出 - 成都已建成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2][7] - 成都大型无人机产量和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生产全球近一半的高端柔性屏,近3年新药出海交易额累计约260亿美元 [2] - 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中,成都位列“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八名 [2] 产业园区发展 - 成都将全市90余个园区整合优化至51个,构建“3+22+N”产业园区新体系,要求每个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 [5] - 园区引入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入围赛”和“排位赛”进行培育和绩效管理,以支持园区竞进争先 [6] 企业生态与产品 -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焊接机器人国内市占率近15%,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机器人核心零部件95%以上实现国产化 [10]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成都仅6家企业上榜,策略是“抓大育小”,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0] - 成都围绕柔性显示屏、创新药、工业无人机等优势领域强化名企名品市场推介,推动“一个终端产品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发展态势 [11]
轨道交通建设 假期热刷进度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36
成眉线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在秦皇寺站至官塘站盾构区间右线隧道深处,工人们正进行钢筋绑 扎作业。该区间内已完成1公里的轨道铺设,为后续机电、装修等工程奠定基础。目前,该线已有9座车 站主体结构封顶,全线盾构累计掘进进度占总量的93%,眉山段盾构区间全部洞通,铺轨及机电装修作 业已陆续进场。(记者 段玉清) 记者在18号线三期省体育馆站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细致调整铝板吊顶接缝。轨行区内,施工人 员沿轨道旁精准定位、打孔,为后续设备安装奠定基础。"假期也是抢抓工程进度的黄金期,我们全线5 个工区、14个工点全部正常施工,600余名作业人员、150余名管理人员全部在岗,冲刺线路建设。"现 场施工负责人池进波介绍。目前,该线已有4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其中3座车站已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全线盾构累计掘进进度占总量的93.1%。而在成德线凤台三路站,车站主体结构已完成98%,混凝土浇 筑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为全力冲刺节后封顶,假期有12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目前,该线已有8座车 站主体结构封顶。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现场依旧热火朝天,多个在建项目刷新"进度条"。10月4 日,记者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获悉,目前 ...
四川多个景区再迎“客满”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36
10月3日晚,西昌建昌古城在璀璨灯火中焕发别样魅力。五星红旗在街道两旁迎风招展,游客与市民簇拥着书写 着"共祝愿 祖国好"的巨幅红旗走进古街。李小平 摄(C视觉) ①10月3日,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传统婚礼与旗袍巡游轮番登场,为游客打造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周静 摄(C视 觉) ②10月4日,市民打卡成都博物馆,触摸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刘晓冀 摄(C视觉) ③10月4日,南充阆中古城贡院广场非遗市集现场,游客踊跃参与"背诵古诗赢非遗产品"活动。梁德 摄(C视觉) 10月4日,国庆中秋假期旅游热潮持续,四川更多景区加入"客满"行列。截至当天上午10时,九寨沟、三星堆、熊 猫谷、乐山大佛(白日游山)、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门票均已售罄,都江堰景区启动客流量红色预警,暂停线上 售票。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四川推出1300场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联动500家景区推出各项惠民便民举措,让八方游客尽情 感受"锦绣天府·安逸四川"。 在阿坝州,购买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景区门票并入园的游客,可凭线上付款记录和入园凭证,在达古冰川、 莲宝叶则、漫泽塘湿地、中国古羌城、甲勿海·熊猫园、卡龙沟等景区享 ...
九绵高速通车为自驾游再加把火 九寨沟旅游格局迎“快进”新变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36
交通流量变化 - 九绵高速开通试运行后,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经该高速至九寨沟县的车流量显著提升,9月30日至10月4日日均超过8500辆,其中9月30日和10月1日单日车流量均突破1.3万辆 [1][2] - 9月29日经九绵高速至九寨沟县的车辆为2606辆,与假期高峰相比基数较低 [2] 旅游市场影响 - 九绵高速开通带动九寨沟县城酒店、民宿平均入住率升至80%以上,明显高于往年水平,改变了以往景区(漳扎镇)热、县城冷的旅游格局 [1][3] - 九寨沟景区在10月1日至6日门票均已售罄,10月4日游客接待量达到日最大接待量4.1万人次,维持假日火爆氛围 [1] - 交通方式多元化使部分游客延长了在九寨沟的停留时间,但高速对“慢游”的全面影响尚需时间检验 [2] 旅游线路与区域联动 - 自驾游线路选择更加丰富,包括“九寨沟—黄龙—若尔盖草原”线路和“九寨沟—黄龙—茂县中国古羌城”线路 [2] - 部分游客选择白天游玩九寨沟景区,晚上入住距高速出口仅7公里的南坪镇养心谷景区,并可停留达两晚 [4] 政府服务与设施配套 - 为应对自驾游客增多,九寨沟县在县城范围内新开设16个免费停车场 [1][3] - 假期每天投入180辆次应急摆渡车,日均转运游客超2万人次,有效解决游客集散问题 [1][3] - 文旅部门利用摆渡车将未能购买到九寨沟景区门票的游客分流至县内其他点位,带动小众景区客流 [4] 小众景区客流分化 - 部分小众景区游客数量显著提升,例如神仙池景区10月3日接待游客2446人次,较去年有明显增长 [4] - 也有景区游客数量出现下滑,如甲勿海·熊猫园景区因九绵高速开通导致部分游客选择“快进快出”,客流量暂不及往年 [4]
叶巴滩水电站首批坝段浇筑到顶 预计年底全线封顶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36
该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混凝土双曲拱坝、泄洪消能设施和引水发电系统。大坝最大坝高217米,共 计27个坝段,混凝土浇筑设计总量约263万立方米。面对工期紧张、任务繁重等挑战,施工团队推动施 工工艺标准化,借助缆机轴线与大坝三维模型优化吊运路径,创下日浇筑6493.5立方米、月浇筑13万立 方米的施工纪录。目前,大坝工程累计浇筑881仓、254万立方米混凝土,已完成总浇筑量的96.6%。 叶巴滩水电站位于甘孜州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交界处,水库总库容达10.80亿立方 米,总装机容量2240兆瓦,是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电站全面投运后,预计年发电 量达102.0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9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7万吨,对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 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记者 李欣忆) 近日,国内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电站——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首批坝段浇筑至坝顶设计高程 2894米,大坝主体结构施工取得阶段性胜利,预计年底全线封顶。 ...
“文旅+”新产品 提升景区吸引力
四川日报· 2025-10-05 09:36
各地聚焦"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展现四川全域全业态秋季"文旅+"新产 品、新体验、新场景。如绵阳市涪城区推出"科技之眼·涪江回响"系列活动,涵盖无人机灯光秀、经典 川剧秀等;盐亭县举行民乐表演、国风主题巡游等活动。德阳市开展"跟着央视秋晚游德阳"系列活动, 围绕央视中秋晚会,推出多项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循着秋晚的足迹解锁城市新玩法。各地精心策划 文艺演出、非遗民俗等主题活动,如甘孜州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万人赏月颂中秋"文 艺汇演、南充市开展"百城百艺"川北灯戏专场展演……(记者 王晋朝) 10月4日,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全省文旅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一大批新产品、新场景,显著 提升了景区吸引力和消费活力。记者从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10月4日15时,长假前四天全省纳入统 计的A级景区已接待游客2563.2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6380.68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0.39%、5.42%。 其中,18家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近282万人次、同比增长7.38%。此外,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 馆已接待群众513.87万人次。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多个景区达游客最大承载量 文旅新场景 展现新活力
四川日报· 2025-10-04 10:09
文旅新场景展现新活力。各地以多元形式展现四川全域全业态秋季"文旅+"新产品、新体验、新场 景。各类沉浸式文旅主题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当天,"川超"赛事持续超燃连战3场,带 动当地文旅消费。成都东郊记忆举行"国风盛宴"活动,自贡举行"夜游釜溪"等活动,宜宾推出"夜游三 江""畅游两海""漫游江岸"三重宠客礼遇,内江隆昌市举行5公里环湖欢乐跑等活动,提升了对游客的吸 引力。 国庆中秋假期,全省5万余支志愿服务队伍、60余万名志愿者开展景点景区、交通枢纽、赛事引 导、暖心关爱等志愿服务。(记者 吴梦琳) 10月3日,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截至当天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900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728.98万 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222.74万元,与2024年同期同口径景区(844家)相比分别增长11.21%、6.45%; 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接待群众134.95万人次。 当天,三星堆、武侯祠、大熊猫基地、青城山—都江堰、乐山大佛—峨眉山、阆中古城、四姑娘 山、九寨沟—黄龙、剑门关—翠云廊等景区人气爆棚,多个景区达游客最大承载量。各地通过提前预 约、分时限流等服务保障举措,让游客安全安逸游四川。 赏秋、 ...
成自铁路天府站、岷江航电龙溪口枢纽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是黄金周,更是黄金施工期
四川日报· 2025-10-04 10:09
项目建设进展 - 国庆中秋假期四川多个交通项目包括成自铁路天府站、成渝中线高铁简州牵引变电所、绵遂资内铁路龙怀寺大桥等优质高效推进建设 [3] - 成自铁路天府站项目8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金属屋面装饰层施工、外幕墙施工、室内装修及机电安装等5个作业面同步有序推进 [4] - 成渝中线高铁简州牵引变电所于10月1日封顶,标志着全线四电工程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5] 施工技术创新 - 天府站配套市政工程创新采用国内首例定向立交桥预制小箱梁平移技术,定制331片小箱梁,施工平移误差小于2毫米,较传统工艺节省工期超2个月 [5] - 成渝中线高铁项目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三维建模预演,规避构件碰撞风险,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5] 高速公路建设目标 - 行业计划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建成高速公路900公里,使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 [6] - G5京昆高速成雅段扩容工程于9月28日开工,假期期间进行桥梁加宽段桩基施工,为明年全线铺开建设做好准备 [6] 其他交通基建项目 - 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于9月28日建成并于10月1日开通试运行,其附属站房设施预计年底前完成 [6] - 行业今年新开工36个国省干线项目,包括S202宣汉县城至天生段、S221盐源县泸沽湖过境段等,假期均加速施工 [6] - 岷江航电龙溪口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四季度转向4个堤坝及附属工程施工,向年底一期项目蓄水发电目标冲刺 [7] - 龙溪口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岷江乐山至宜宾段162公里航道等级 [7]
四川防汛抢险一线的硬核守护——风雨中,那抹最暖的红
四川日报· 2025-10-04 10:09
"有了'红色冲锋队',暴雨洪涝灾害再来时,我们心里就有底了。"9月28日,遂宁市蓬溪县红江镇 永益村,阴雨绵绵,回忆起近3个月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晨间转移,86岁的独居老人蒋全珍心里涌起阵阵 暖意。 三面环江的红江镇地势低平,每年汛期都是洪水高发地,及时精准转移群众至关重要。今年6月29 日凌晨,红江镇遭遇暴雨袭击,该镇60余名"红色冲锋队"队员立即行动。15分钟内,对有受灾风险的24 户52名村民完成风险告知与人员转移工作。在"红色冲锋队"队员左均的搀扶下,腿脚不便的蒋全珍在凌 晨被顺利转移。 汛期中,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全省各地不断上演。党员干部把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冲锋在防汛最 前线。 ●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安全转移群众,蹚过洪水、攀过峭壁给受灾群众送救灾物 资,第一时间开展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拿起锨镐和村民一起清理碎石淤泥……无数党员干部用行动诠释 着责任与担当 今年汛期,四川遭遇暴雨站次增多等情况,给防汛救灾带来压力,仅6月至7月,全省就出现6次大 范围降雨过程,造成180余万人次受灾。 紧要关头,有这么一群人,选择在暴雨中逆行。他们,是一名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暴雨中,他们 不畏艰险,不顾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