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

搜索文档
2025海外旅行商海南行活动在三亚开幕
海南日报· 2025-06-09 09:24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海外旅行商海南行活动在三亚开幕 主题为"一岛连世界 全球新旅行" [2] - 活动汇聚450多名全球旅行商代表 国际旅游组织成员 行业协会人士 航空公司 酒店集团 邮轮公司及媒体代表 [2] - 嘉宾围绕海南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前瞻性思路 涉及产业升级 业态创新 国际影响力提升等议题 [2] 海南旅游发展战略 - 中国旅游集团将加大对海南引流力度 推广"免税购物+生态研学+康养度假"特色产品 [2] - 海南依托自由贸易港战略加速发展 通过创新 区域合作 可持续发展构建"有意义的亚太旅游经济" [3] - 海南成功吸引俄罗斯 韩国 东南亚及中国港澳等核心市场游客 体现旅游目的地品牌吸引力 [3] 国际合作与资源开发 - 马来西亚旅行商与海南涉旅企业达成民族风情游 民族文创纪念品等合作意向 [3] - 中外旅行商围绕"海南与国际成熟海岛游客体验差异"和"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展开经验交流 [3] - 参会嘉宾将考察三亚旅游线路 沉浸式了解海南特色旅游资源 [3] 行业评价与定位 - 亚太旅游协会主席指出海南兼具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 有望成为中国及亚太旅游发展标杆 [3] - 海南展现出战略远见与领导地位 被定位为"有活力的旅游经济"实践者 [3]
我省高考英语科目考试顺利完成
海南日报· 2025-06-09 09:15
高考英语科目考试安排 - 2025年高考第二天英语科目考试整体平稳顺利 [2] - 考试安排上午未安排考试 下午进行英语科目考试 听力部分安排在非听力部分前进行 [2] 考试安全保障措施 - 各考区考点梳理英语听力考试风险点 开展应急演练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 [2] - 交警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设置"禁止鸣笛"标识 分流噪声较大车辆 [2] - 环卫部门调整机械化作业时间路线 采用人工作业避免噪声污染 [3] - 执法部门检查考点周边工地 打击夜间超时施工违法行为 [3] 考点周边环境管理 - 临街发放"禁止播放高音喇叭"告知书 逐户上门巡查确保安静环境 [3] - 环卫作业车辆开启"无声"模式 邻近考点街道降低作业速度 [3]
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连续多年邀请潜水员种植珊瑚
海南日报· 2025-06-09 09:11
珊瑚保育活动 - 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举办2025年"嘿,潜水吧!"潜水主题系列活动,包括海底珊瑚移植活动,吸引潜水行业和珊瑚保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1] - 景区自2004年开始珊瑚移植保育工作,21年来与科研院校合作探索创新保育方式,珊瑚覆盖率逐年攀升[2] - 潜水员田思慧连续四年参加该活动,去年移植的珊瑚苗已茁壮成长形成珊瑚林,今年再次与女儿共同种植新珊瑚苗[1][4] 珊瑚保育成果 - 移植的珊瑚生长迅速,去年略显单薄的珊瑚苗现已相互交织形成坚实的珊瑚林,生命力旺盛[1] - 成片珊瑚礁宛如海底"绿色城堡",成为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2] - 活动吸引像田思慧母女这样的"回头客"潜水员,成为项目持续开展和效果评估的重要见证者与参与者[2] 活动意义 - 通过亲手种植珊瑚苗并见证其生长,增强参与者对海洋保护重要性的认识[4] - 新生的珊瑚苗与蓬勃的珊瑚林承载着人们对恢复海洋生态环境的期待[4]
专家学者在椰城共话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与海洋文学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6-09 09:11
活动概况 - 海洋文化与文学系列活动于6月8日在海口开幕,主题为"新海洋·新生态·新美学",吸引近300名海南作家、文学工作者及高校师生参与 [1] - 活动包含海洋文化座谈会、第三届新时代海洋文学学术会议、中国海洋文学年度榜发布及学术机构授牌等板块 [1] 议题探讨 - 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明视域下的海洋文学脉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海洋叙事体系构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及传承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 [1] -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李朝全提出海南应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在海洋文化通识教育领域为全国树立标杆 [1] -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吴俊建议海洋文学创作需结合海洋强国战略,探索数字化IP传播路径 [1] 成果发布 - 活动现场发布中国海洋文学年度榜(2020-2024),旨在启发创作方向并为读者提供指引 [2] - 多部海南本土作品上榜,海南省作协主席梅国云认为这体现了海南作家的创作优势,并对中国作协海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的授牌表示期待 [2] 主办与承办 - 活动由自然资源部、中国作家协会等8家单位指导,中国作协创研部、海南省海洋厅等12家单位联合主办及承办 [3] - 第三届新时代海洋文学学术会议分论坛及闭幕式计划于6月9日举行 [3]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琼启动运行
海南日报· 2025-06-09 08:45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启动运行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正式启动运行,标志着我国在海洋预警与深海科研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1][2] - 该试验场是"北东南,浅海+深远海"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场区功能互补 [2]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海上试验平台、海上试验保障设施、场区环境背景场监测系统、岸基配套设施等 [2] - 服务于国家深海科技与产业发展,满足深远海观测、调查等仪器设备试验与测试需求 [2] - 支撑我国深海科学基础研究和深海技术原始创新,以及国家海洋观监测业务体系建设的测试评估 [2] 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海南) - 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海南)同时启动运行,依托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为业务化试运行期间办公地点 [2] - 该中心以提升海啸及多灾种预警服务能力为目标,建设南海多灾种海洋预警系统 [3] - 为南海周边国家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绿色的海洋灾害公共服务产品 [3] - 将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海洋预报预警交流合作平台,每年为相关国家举办海啸预警技术和标准规范国际培训班 [3] 项目意义与影响 - 这两个项目的启动运行为海洋安全与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增添了新的科技支撑 [3] - 运行启动仪式现场还举行了第15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启动仪式,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 竞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提升全民海洋意识 [3]
海南稳步推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海南日报· 2025-06-09 08:32
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 海南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获批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推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4] - 海南与北京、上海、深圳一起成为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6] - 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成后,海南国际互联网访问不再绕行北上广,支撑自贸港数据安全流动和国际数据产业发展 [7] 增值电信业务开放 - 工信部向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包括海南邓白氏和一诺(海南)两家外资企业 [5] - 试点地区遵循"内外资一致"原则,外资可深度参与海南自贸港算力、云服务等市场 [6] - 邓白氏中国区总裁表示,试点批复将帮助供应商链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化产业链分工 [5] 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 海南新增3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成为全国第4个同时拥有三大运营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省份 [7] - 中国电信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进度近90%,预计6月中旬交付 [7] - 中国移动海南国际数据中心已具备上架条件,中国联通采用双局址建设,预计年底完成测试 [7] 海底光缆与智算中心 - 中国电信牵头的亚洲快链(ALC)国际海缆在陵水登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参建的SEA-H2X海缆计划2025年底完成建设 [8] - 全球首个海底智算中心在陵水启用,由北京海兰信与海南高速联合投资建设 [9] - 海底数据中心集群为区域数字经济提供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支撑 [9] 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澄迈游戏出海平台上线,累计落地游戏企业超2100家,覆盖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 [10] - 儋州建设全国首个数字加工贸易区,海口复兴城培育数字内容出海,陵水形成影视短剧、游戏动漫数据产业布局 [10] - 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和完善的数据流动政策吸引游戏产业链上下游聚集发展 [11]
屯昌:开考前的104次“打钩”
海南日报· 2025-06-08 08:23
"加油,你最棒!""放轻松,正常发挥就好!"在考点外的志愿服务站,前来送考的高三教师穿着寓 意"开门红"的衣服,或与学生们有力击掌,或轻拍他们的肩膀表示鼓励。此外,40余名身着统一服装的 "小屯妹・大昌叔"志愿者不时为考生送上文具袋、湿巾等物品。 当天,屯昌共有1473名学子赶考,交警、综合执法、供电、消防等部门人员分别坚守在交通管制等 点位,为考生营造平安、稳定、安心的考试环境。 (本报屯城6月7日电) 当天,该校住校生统一乘坐大巴奔赴考场,但104名不住校的学生能否按时到达,周岩等老师始终 记挂心头。为此,他们提前几天梳理名单,并留存两个以上联系电话,以便及时通知家长提醒学生提前 出门,并要求到考场指定地点签到确认。 "为了给这104名学生打钩记人数,我们7时45分就提前到达。"周岩说,当天学校共安排了14辆大巴 车为620余名学生送考,每车还安排了三四名老师陪护。而他与另外几名老师一直在进考场处"盯人 头"——每一名不住校的考生到场后,周岩就对着名单表格确认名字,然后逐一打钩,确保不遗漏一 人。 "8时17分左右,还差四五个学生没到,急得我们几个老师轮流打电话给家长。"周岩说,令人安心 的是,这几名家长 ...
儋州:考点外有位“背包侠”
海南日报· 2025-06-08 08:2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老师,帮我收一下书!""老师,帮忙拿下我的包!"6月7日,高考首日开考前,儋州市第一中学门口 出现了一个"人形衣架"——儋州市八一中学高三年级老师杨命根化身"背包侠",接过学生递来的一个个 书包。没一会儿,他的肩膀、手臂上就挂满了书包。尽管如此,他仍努力腾出手,与学生击掌、碰拳, 为他们加油打气。 "我们的师生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所以学生也愿意找我们帮忙。"目送着学生们排队进入考场的身 影,杨命根说,只要学生需要帮助,老师们都会竭尽全力。 "昨晚我们陪伴孩子们复习到10点多,今天早上6点半就起床了。"李敏说,督促孩子们洗漱、吃早 餐后,他和学校的66名老师共同护送846名考生坐上大巴,到达儋州市第二中学考点。到达考场后,李 敏为学生挨个加油,希望他们考出好成绩。 除了老师、家长,还有不少志愿者在儋州市各考点门口护航高考。"我们安排了'爱心送考'车辆, 有需要接送的考生可以打电话预定。"共青团儋州市委员会书记李敏清介绍,儋州团市委在该市5个考点 安排了100多名志愿者,并为考生准备了充足的矿泉水、雨具等,护航高考顺利进行。 (本报那大6月7日电) "背包里装的都是学生们复习要用的书籍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蓝色经济”动能澎湃
海南日报· 2025-06-08 08:14
2024年12月29日,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 索三号",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6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以下简称科技城高新区)的深层海水应用开发创新平台内,中国地质 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高级技术顾问王嘹亮正逐一检查已建成的示范性生产线车 摩托艇在三亚半山半岛附近海域驰骋。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位于陵水新村湾海域的深海养殖网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间,思考着深层水示范开发应用布局。 "海南辖有我国最深的海区,在开发利用深层海水资源上具有独特优势。技术赋能,利用独特区位条件和 海水资源,海南有望在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突出的深层海水相关制品领域探索一条产业新路。"王嘹亮感叹 道。 当前,科技城高新区聚焦深海高端装备关键小件,以及深水油气资源、深远海可再生能源、深海矿产资 源等行业,积极汇聚深海科技研发、装备测试与总装、海上应用服务与运维保障等领域优势力量,着力打造 科技特色明显、产业优势突出的深海高端装备研发与应用产业示范园区,推动深海高端装备产业集 ...
东方现代化海洋生态牧场产业集群加速成形
海南日报· 2025-06-08 08:14
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发展 - 国内最大半潜式海洋牧场养殖平台"鑫环1号"长135米、宽30米,年产优质海鱼200万斤,采用纯海水循环养殖模式 [2] - 东方市国家级海洋渔业复合经济综合体产业项目总投资45亿元,占地4万亩,将建成全球领先的观赏鱼繁育科研基地和国家级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创新中心 [2] - 深远海网箱养殖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首期建设398公顷深水网箱,预计降低石斑鱼养殖成本30%,缩短养殖周期20% [3] 产业链模式创新 - 项目构建"深海养殖-精深加工-观光旅游"全产业链,形成"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的新型模式 [3] - "鑫环1号"设有观光甲板吸引游客,实现养殖与休闲渔业效益双提升 [2] - 深远海网箱养殖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2个月,体现高效推进速度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800户渔民转型 [3] - 预计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推动休闲渔业发展 [3] - 东方市海洋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现代渔业新地标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