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洋浦海关实施系列服务企业创新举措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35
洋浦海关创新举措 - 洋浦海关针对海南亿为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孔雀石原料及其加工半成品、成品采用"区外查验+智慧监管"模式,为企业节约通关成本超40% [2] - 传统口岸查验需多次拆装箱作业,易造成货损且耗时较长,而"区外查验"模式将查验作业延伸至企业自有仓库,实现"口岸直提—区外查验—直达产线"无缝衔接 [2] - 通过先期机检、前置单证审核、途中智能监管等举措提升监管效能 [2] 智慧监管与便利化措施 - "云签发"平台实现原产地证书"秒领","区内直转"免除货物"出区申报-再入区"流程,实现"零运输"流转 [3] - "预检验+分送集报"压缩通关时长50%,"互联网+核查"模式缩短作业时间达5个工作日 [3] - 洋浦海关应用移动单兵设备、5G智能执法记录仪和电子智能锁等科技手段,实现查验作业一站式完成 [3] - 打造"无纸化通关"系统,企业可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时获取查验进度,通关效率比预期提高40% [3] 企业痛点解决方案 - 针对鲜活农产品易腐、精密仪器及贵金属易损等痛点,洋浦海关组建跨境贸易服务专班,建立"企业问题清零"台账 [3] - 通过"附条件提离"、区外查验及口岸与目的地协调等模式创新,加速企业通关并节约成本超40% [3] 未来规划 - 洋浦海关将持续推进"提前申报""附条件提离"等便利化措施,开展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 [4] - 以制度集成创新为引擎,聚焦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助力儋州洋浦打造自贸港跨境贸易"样板间" [4]
儋州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样板间”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35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儋州市通过"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实现从"企业跑"到"政府帮"的转变,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审批协调等全流程服务,显著降低沟通和时间成本[3][4] - 首创行政处罚失信"预修复"机制,通过预防、预告、提醒三阶段闭环管理,帮助企业平均缩短信用修复周期50%以上[6][7][8] - 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模式,2025年累计减少上门检查276次,检查频次同比下降54.55%,覆盖危化品、物流等6大重点监管领域[9][10] 企业服务创新案例 - 海垦(儋州)新型环保建材公司通过"项目管家"服务,其650万吨/年花岗岩矿项目审批效率提升40%,预计年底投产[3][4] - 海南晏顺物流公司实现多部门联合检查一次性完成,节省70%以上的迎检时间,物流运营效率提升显著[9][10] - 某受行政处罚企业通过"预修复"机制,在最短公示期届满当日即完成信用修复,较常规流程提速30天[7][8]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建立"项目管家+服务团队"品牌,实现招商、审批、服务全链条衔接,项目落地周期压缩25%[4] - 信用修复服务采用二维码指引和材料预审,企业准备时间缩短60%,修复通过率达95%以上[6][7] - "综合查一次"机制整合交通、应急等8个监管部门资源,单次检查覆盖事项增加300%[9][10]
海南自贸港完成首单境外宽体机整机彩绘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27
海南自贸港首单境外宽体机整机彩绘 - 海南自贸港顺利完成首单境外宽体机整机彩绘工作 涉及卡塔尔航空波音777飞机 [1][4] - 海航斯提斯与卡塔尔航空签订3年航空器喷漆业务合作协议 订单金额近1亿元人民币 [4] - 该业务享受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 包括进境维修免保证金和进口维修航材保税 [1][4] 技术细节与挑战 - 整机彩绘关键难点在于广告图形定位 需确保数百个标识位置精确无误 [4] - 机身17.5米直径巨型足球图案采用拼接模板处理 对渐变喷涂技术要求极高 [4] - 公司自行制作所有机身喷涂标识模板 展现专业技术能力 [4] 公司背景与发展 - 海航斯提斯为海航技术与法国SATYS集团合资企业 成立于2012年 [5] - 2022年4月搬迁至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 机库规模从1个窄体机库扩展至"一宽两窄"三个机库 [5] - 已获得A330 A320 A350 B737 B787等主流机型喷漆维修许可资质 [5] 业务成果与未来规划 - 成功将欧洲冠军杯元素融入飞机涂装 体现艺术水准与技术实力 [5] - 公司持续提升喷漆硬件设施设备水平 依托双方股东技术优势 [5] - 未来将坚持"专业 高效 创新"服务理念 助力海南自贸港航空维修产业发展 [5]
今年我省7.5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考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27
海南日报海口6月4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琬茜)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拉开序幕。6月4日,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省考试局获悉,今年我省共有7.5万余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全省共设18个考 区、45个考点。 今年,我省继续开通"云上看考场"服务,考生可登录"海易办"APP在线查询所在考点考场布置图、 到达考点最佳交通路线等信息,提前熟悉入场流程和考试环境,及早适应考试环境。 针对高考期间的炎热天气,全省各考点考场已全部安装空调,考前再次全面维护检修。针对可能出 现的台风或雷雨天气,省考试局将会同省气象局、省电视台及时发布考试气象信息。考试期间,社会各 界将广泛开展"爱心送考"等暖心活动,为考生平安、顺利、健康应考全方位保驾护航。 据介绍,目前我省已顺利完成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及体检等基础性工作。各市县、各考区考点重点强 化考务关键岗位人员的选聘与管理,所有考务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针对考试实施、英语听力、 入场安检、网络安全、电力保障、交通疏导及考生食宿安全等关键环节,已全面开展检查与全流程模拟 演练。 为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今年我省在全部考场配备高精度考场监控的基础上,对智能安检门、考场无 线信号屏蔽器等 ...
我省各市县做好高考服务保障工作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20
据了解,2025年高考期间,海口共设置13个考点。为充分保障考生交通出行需求,海口公交将根据 考点分布情况和考试时间,加大途经全市13个考点的62条公交线路发班密度,充分运用智能调度系统, 重点做好各考点考前2个小时和考后1个小时途经公交线路的排、发班,确保考点考生和工作人员高效集 散;还调配30辆储备运力,分别停放在考点周边公交场站或调度室待命,出现客流高峰或运力不足时, 予以调派。如遇特殊情况,工作人员会根据需要直接将考生送至考点,以免延误考生赶考时间。 为确保考生安全、准时抵达考场,澄迈开展"高考考生专属预约接送服务",高考期间免费接送高考 考生。 高考期间,在金江(思源高级中学)、老城(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两个考点均设有爱心接送服 务。可通过电话提前预约,届时经验丰富的爱心车主和爱心车队熟悉考场路线,确保准时、安全送达; 一对一预约接送,保障健康出行;全程公益免费,让每一位学子平安顺利抵达考点。此外,家长如需陪 同,请提前说明协调安排;考生乘车时请保持手机畅通,遵守交通规则。 守护考生"舌尖"安全 连日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高考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全力守护高考学子"舌尖上的安 全"。行动 ...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今日开演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20
此外,《红色娘子军》还对军人、教师、学生、老龄人(60周岁以上)设有专属优惠,观众凭有效证 件享120元/张购买原价280元票档演出票。 海南日报海口6月4日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6月4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南省演艺 集团获悉,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将于6月5日至8日在省歌舞 剧院上演,"红色娘子军"号主题巴士将同步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演艺集团联合海南海汽旅行社同步将于6月5日推出"红色娘子军"号主题巴 士,串联海口、琼海等地文旅资源,以"演艺+红色IP+交通"跨界融合模式,在演出期间带领市民游客开 启"跟着红色娘子军游海南"沉浸式体验之旅。 《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时间为6月5日(周四)20时、6月6日(周五)20时、6月7日(周六)15 时、6月7日(周六)20时、6月8日(周日)20时,每场演出约130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演出票价分设 680/480/280/98(惠民票)元多个档次,购票有八折特惠,折后价为544/384/224/98元(98元票档不参与)。观 众可在海南省歌舞剧院微信公众号、大麦网、猫眼等渠道购票。 中央芭蕾舞团 ...
“数”读海南生态含绿量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07
绿色发展 -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恢复至7群42只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5%、位居全国前列 [2] - 首创全域禁塑制度体系,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达80% [2] - 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重超75% [2]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9%,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0.1%,省控断面地表水优良率96.9% [2] -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减碳96.2%,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2] 美丽海南建设 - 三亚河、文澜江以及海棠湾等分别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2] - 棋子湾、感城港湾等4个入选国家美丽海湾名单 [2] - 第二批11个省级"美丽海湾",海口建成全域美丽海湾城市 [2] 禁塑成果 - 完成《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修正 [3] - 重点行业场所替代品占有率达81.1% [3] - 推广渔船打捞垃圾"昌化模式",持续开展"无塑海洋"行动 [3] 双碳工作 - 提前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履约 [4] - 完成凤梨碳足迹核算模型,创建全国首个可溯源碳足迹系统 [4] - 编制首个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报告 [4] - 海口入选首批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三亚拓展"生态保护修复+休闲渔业"价值转化路径 [5] - 琼海试点建立热带滨海城市GEP核算制度体系 [5] - 海口琼山区探索发展"生态产业+绿色金融" [5] 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 - 推动6个高端国际会议在海南举办,吸引来自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约2000名代表参与 [5] 生态环境治理 - 2024年,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第三年获得优秀等次 [5] - PM2.5浓度12微克/立方米,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稳定保持 [5] - 省控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96.9%、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99.90% [5] 水污染综合治理 - 6条国家重点水体涉及748个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86.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5]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 海南岛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海底垃圾和海滩垃圾平均个数较2021年分别下降94.2%、66.8%、67.2% [7]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 - 2024年全省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总产量2.6万吨、产值4.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8%、68.3% [7]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 推动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7] - 发布《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版)》 [7] 生态安全风险防控 - 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安全领域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 [7] - 推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境环境安全准入管理若干规定》 [7] 环保信用监管 - 2024年完成1824家企事业单位环保信用评价 [8]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 案件办结率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 [9] 生态环境监管服务 - 全年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213家次,作出不予处罚案件112宗 [9] 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 建成35个噪声自动监测站 [9] - 具备监测能力的新污染物指标由159项扩展至200项 [9] 公众参与 - 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线上线下活动400余场次,近10万人次参与 [9] - 按时办理"12345"生态环境类群众投诉387件、全国信访平台转办2496件 [9]
我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07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 - 海南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将生态优先贯穿发展肌理 [1][6] - 2023年万泉河流域生态产品总值(GEP)达2097 53亿元 为首次以流域为单元核算 [3] - 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碳足迹为5 3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 低于国内茶叶平均水平 [4]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白沙县"两山平台"累计发放生态贷款超4100万元 惠及3900余农户 [5] -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实现渔业资源增长2倍 人工鱼礁区资源密度达周边5倍 珊瑚覆盖率从18%提升至28 78% [5] - 赤田水库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博鳌亚洲论坛等大型活动实现碳中和 [6] 绿色产业发展数据 -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5% 保有量40 9万辆居全国第二 新增更换占比全国第一 [6][7] -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形成年产能改性料3 45万吨 餐饮具4 5万吨 膜袋5 71万吨 2024年产值增长68 25%至4 06亿元 [7] -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75% 全域禁塑替代率达80% [6][7] 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恢复至7群42只 [6] -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减碳96 2% 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6] - 推进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等重点低碳园区建设 [7]
海南大学海洋牧场科研团队助力珊瑚礁生态修复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07
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 - 海南大学海洋牧场科研团队采用人工鱼礁+珊瑚苗圃+生态监测的立体修复模式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 [2] - 团队研发"珊瑚苗圃"立体种植技术将珊瑚幼苗成活率从40%提升至75% [2] -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打造珊瑚礁健康评估模型实现修复区域生态指标动态监测 [2] 生态修复成效 - 三亚蜈支洲岛海域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从不足15%提升至28.78% [3] - 软珊瑚覆盖率提升至9.6% [3] - 人工修复珊瑚礁面积超过1公顷移植珊瑚10余种共计5万多株 [3] - 1年珊瑚成活率超过90%单种珊瑚面积增加到近10倍 [3] - 蜈支洲岛近岸海域活珊瑚覆盖率跃升至37.08% [3] 生物多样性恢复 - 记录到116种造礁石珊瑚265种鱼类 [3] - 海豚鲸鲨等珍稀生物重现踪迹 [3] - 已形成完整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 [3] 旅游经济效益 - 蜈支洲岛凭借清澈海水和丰富珊瑚礁生态吸引全国游客 [2] - 专业的潜水服务为游客提供独特"海底热带雨林"体验 [2]
以“海口样板”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解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椰城实践
海南日报· 2025-06-05 08:59
生态环境质量 - 2024年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和一氧化碳四项指标连续10年达国家一级标准 [1]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率均为100%,铺前湾和澄迈湾获评海南省美丽海湾 [1] - 2025年一季度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1%,较督察前翻番 [2] 制度创新与整改成效 - 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中海口市牵头整改28项事项,已完成16项且到期整改完成率100%,558宗群众信访举报件总体办结 [3] -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清退579.9亩养殖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并打造170亩海芦笋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 [2] - 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措施完成率89.6%,群众信访举报件办结率99.7% [3] 科技赋能环境治理 - 智慧环保系统整合180个环境监测站点数据,实现大气、水、噪声污染实时监控与精准溯源 [4][5] - 2024年1-4月通过AI优化烟花爆竹禁放区划定,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受理1062台老旧柴油车淘汰补贴申请 [5] - 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完成78宗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城镇污泥焚烧制砖比例由58%提升至75% [6] 全民参与与禁塑行动 - 2024-2025年4月查获违禁塑料制品9.6万余箱,破获30处储存仓库及隐蔽集装箱案件 [7] - 开展1000余场禁塑宣传活动,6家环保设施单位定期向公众开放 [8] 绿色经济转型 - 消博会100%使用绿色电力,江东新区海控·江东广场项目通过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采用光伏发电等近零碳技术 [10] - 新能源汽车领域引进吉利商用车等项目,公共交通新增车辆100%为新能源车 [10] - 2025-2035年蓝碳经济发展方案目标明确,已新造红树林4590亩并完成海南首单蓝碳交易(3000吨碳汇量,30万元交易额)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