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广西高考考生,这份逛会攻略请收好
广西日报· 2025-06-26 09:42
高校招生咨询会攻略 参会前准备 - 精准定位:结合高考成绩、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未来规划(如考研、出国、就业等)明确报考方向 [2] - 圈定目标:根据定位初步筛选意向院校和专业组/专业 [3] - 做好问题清单:提前梳理关于目标院校及专业的疑问形成清单确保咨询重点突出 [4] 咨询时策略 - 政策流程解惑:直接前往广西招生考试院展位咨询志愿填报规则、录取流程、招生政策等 [6] - 院校专业深度了解:向高校咨询办学层次、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招生范围及专业研究领域、就业方向、就业率等 [6] - 历史数据参考:获取高校去年招生录取数据(如各专业/专业组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对应录取排名)最高分反映专业热度最低分反映录取门槛 [6] 注意事项 - 学习生活保障:现场询问高校校园环境、住宿条件、奖学金政策、助学金等细节 [7] - 官方活动甄别:高招咨询会是广西唯一官方普通高校招生咨询活动其他社会机构活动需警惕谨防受骗 [7] - 资源利用:考生和家长需带着明确目标和精心准备的问题参会以进行深度有效交流 [8]
未来三天广西将有较强降雨
广西日报· 2025-06-26 09:42
热带低压动态 - 南海热带扰动已加强为热带低压,中心位于海南省三沙市东北方向约130公里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6级(12米/秒)[1] - 该低压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趋向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并将于26日早晨到上午在上述沿海登陆(热带低压级),登陆后逐渐减弱[1] 降雨预测 - 26日桂西北、桂东南及沿海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 - 27-28日桂北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 - 累计雨量:桂北、桂东及沿海40-70毫米、局地10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10-30毫米、局地50毫米以上[1] - 最大小时雨强40-60毫米、局地80毫米以上[1] 水文监测 - 都柳江、融江、柳江、龙江等江河出现1-8米的涨水过程[2] - 广西共有都柳江、柳江、融江等7条河流7个站出现超警0.01-9.34米的洪水[2] - 都柳江三江洋溪乡河段出现2000年以来最高洪水位[2] - 柳江柳州水文站于25日0时13分出现柳江今年第2号洪水[2] 当前水位情况 - 截至25日20时,广西仍有都柳江、融江及柳江3条河流5个站超警0.10-1.72米[2] - 柳江柳州水文站水位84.19米(警戒水位82.50米),流量17300立方米每秒,超警1.69米,已接近洪峰[2] - 西江梧州水文站水位17.00米(警戒水位18.50米),流量26200立方米每秒[2]
本科首选历史402分 首选物理370分
广西日报· 2025-06-26 09:42
普通高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 本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首选历史402分 首选物理370分 [7] - 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首选历史518分 首选物理495分 适用于强基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 军队院校等 [7] - 高职高专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首选历史200分 首选物理200分 [7] - 达到首选物理本科线370分及以上的考生有175380人 达到首选历史本科线402分及以上的考生有53549人 [7] - 达到首选物理特控线495分及以上的考生为59559人 达到首选历史特控线518分及以上的考生为12323人 共有约7.19万名考生超过特控线 [7] 艺术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 艺术类本科首选历史302分 首选物理278分 [2] - 艺术类高职高专首选历史140分 首选物理140分 [2] - 音乐类(音乐表演方向)本科190分 高职高专180分 [4] - 音乐类(音乐教育方向)本科180分 高职高专170分 [4] - 舞蹈类本科195分 高职高专190分 [4] - 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本科195分 高职高专185分 [4] - 表(导)演类(服装表演方向)本科197分 高职高专195分 [4] - 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本科230分 高职高专200分 [4] - 播音与主持类本科226分 高职高专215分 [4] - 美术与设计类本科205分 高职高专200分 [4] - 书法类本科252分 高职高专225分 [4] - 戏曲类本科180分 高职高专180分 [4] 体育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 体育类本科首选历史301/83分 首选物理309/83分 [5] - 体育类高职高专首选历史180/60分 首选物理180/60分 [5] 考生分数情况 - 今年广西首选物理650分及以上考生人数为489人 比去年853人减少364人 [8] - 今年首选历史650分及以上考生人数为31人 比去年96人减少65人 [8]
便利化水平提升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广西日报· 2025-06-26 09:42
双循环便利地建设进展 - 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畅通六大方面便利化水平提升 [1] - 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设立 [1] - 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获批打造 [1] - 边境地区外籍人员入境务工试点获批开展 [1] - 南宁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及桂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列入国家建设名单 [1] - 南宁、百色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 [1] 立体联通网络建设 - 平陆运河、黄桶至百色铁路、合浦至湛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 [2] - 北部湾港开通至阿联酋首条滚装航线,运输时效提升10%-15%,较传统路径缩短4-10天 [2] - 北部湾港海铁联运一体化改革成效显著,综合作业效率提高30% [2] - 海铁联运班列自2017年开行以来累计发运量超230万标箱 [2]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2] - 布局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新兴企业,形成"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跨境产业生态 [2] - 实施产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 [2] 开放合作深化 - 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平台能级 [3] - 扩大RCEP出口原产地证明应用享惠范围 [3] - 深化通关便利化,组织海外货源经桂入境、国内货源由桂出海 [3] -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形成214项制度创新成果 [3] 营商环境优化 - 54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 [3] - 县级以上99.83%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3] - 91.7%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可网办" [3]
东盟区域国别研究 广西高校唱主角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9
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成立背景 - 广西大学牵头联合41家高校及机构组建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 旨在服务中国—东盟战略合作 推动高校深度参与周边外交[4] - 联盟成立基于国家战略需求 东盟是我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 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地位[6] - 广西凭借陆海相连地缘优势 承担面向东盟开放使命 2024年对东盟贸易达4000亿元 口岸通关货物总值突破1.2万亿元[7][8] 广西高校的核心优势 - 广西高校已建立10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 17个现代工匠学院 覆盖东盟10国 在桂东盟留学生6500人占全国67%[8] - 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始于1995年 形成经济引领与AI赋能的特色研究 广西师大越南研究保持国内领先[11] - 高校通过多语种优势构建东盟学科群 持续产出资政报告 形成区域研究品牌效应[11] 联盟研究方向与规划 - 研究重点包括东盟国别差异跟踪 经贸合作深化动力分析 以及域外大国政策对中国—东盟关系影响[12][14]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将依托大数据平台 开展东盟国别事件预测研究 建设国家级数据服务中心[14] - 联盟计划通过课题攻关 学术资源共享 创新中国—东盟+研究模式 涵盖气候变化 数字治理等全球议题[14][15] 学术研究基础建设 - 区域国别学于2022年升级为一级交叉学科 高校通过基地建设推动学科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已成立研究共同体[10] - 研究需具备国际视野与东南亚情怀 重点分析东盟外向型经济特征 服务国家战略决策需求[12]
广西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6月25日11时揭晓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高考成绩查询与志愿填报安排 - 广西将于6月25日11:00公布2025年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当日13:00起开放成绩查询 [1] - 提供5种免费查询方式 包括官网 短信 微信小程序 "智桂通"和"桂教通"平台 [1] - 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5日至7月3日 系统每日23:00至次日3:00进行维护 [2] 成绩查询具体操作 - 查询需使用报名序号和身份证号 官网为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www.gxeea.cn/) [1] - 短信查询需使用高考报名绑定的手机号 微信可通过"广西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查询 [1] - "智桂通"和"桂教通"平台支持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查询成绩 [1] 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 本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5日15:00至29日10:00 [2] - 其他批次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9日15:00至7月3日10:00 [2] - 系统分为电脑端和手机端 电脑端需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志愿填报"栏目操作 [2] 查询注意事项 - 成绩查询初期可能出现网络堵塞 建议错峰查询 [1] - 如遇手机号与报名系统绑定不一致 需持身份证件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更换绑定 [1]
中国科学院240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 中国科学院首次大规模系统化与广西开展科技合作 共240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 [1] - 活动聚焦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制造 先进新材料等关键领域 2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签约总金额8875万元 [1] - 2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包括《超大型FLNG船用高性能宽幅铝合金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1] 前沿科技成果展示 - 精选65项前沿科技成果实体展示 线上同步发布240项成果 涵盖机器人仿生小脑芯片 GaN关节芯片等 [1] - 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应用于动物器官 智能电动开采新技术实现稀土环保高效开采 [1] 供需发布与金融支持 - 4家广西企业与4家中科院研究所在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新材料 海洋医药领域进行供需发布 [2] -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现场推介 提供金融保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 活动组织与主题 - 活动由广西科技厅 中科院广州分院联合主办 主题为"中科入桂 创启未来" [2] - 通过成果发布 对接 签约 展示等形式深化中科院与广西科技创新合作 [2]
突出AI赋能 推动产业升级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概况 - 活动将于2024年7月19-20日举行 主题为"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 突出人工智能赋能 产业协作 国家产业升级等特点 [1] - 采用"1+4+N"系列活动形式 包含1场综合活动 4场专题活动 多场对接活动 [1][2] - 广西已连续两年举办该活动 累计签约项目716个 签约额6966亿元 其中505个项目履约 361个开工 127个竣工 [1] 活动具体安排与产业聚焦 - 综合活动将吸引1400多名国内外嘉宾 包含开幕式 主题推介 签约仪式等环节 [2] - 4场专题活动分别聚焦: - 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南宁) [2] - 高端装备制造(柳州) [2] - 新材料(百色生态铝产业基地) [2] - 特色轻工(贵港电动两轮车/绿色家居集群+防城港国际医学试验区) [2] - 前期已开展16场招商对接 300多个项目有意向签约 后续将组织实地考察延伸成果 [2] 广西产业承接基础与成果 - 通过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图引进比亚迪 华友等200多家龙头企业 培育3个3000亿级产业(含有色金属) 4个2000亿级产业(含机械) 10个千亿级产业 [3] - 每年投入300亿元专项债建设园区基础设施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两年落户167个项目(含家具家电 电子信息) 签约额2598亿元 [3] - 过去两年签约装备制造等项目559个 补强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链 推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迈向千亿级 [3]
陈刚会见中建集团董事长郑学选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广西与中建集团合作 - 广西正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机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突出抓好平陆运河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1] - 广西希望中建集团加大在桂投资和布局力度,参与绿色建筑、综合交通、城市更新、水网建设等领域发展 [1] - 广西将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 中建集团在桂业务发展 - 中建集团将充分发挥平台、技术、资源等优势,深耕广西、服务广西,接续抓好在建项目建设 [2] - 公司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与广西在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 [2] - 中建集团计划与广西共同开拓东盟市场,为广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
拧紧螺栓 让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
广西日报· 2025-06-24 10:28
财政政策与预算管理 - 自治区财政厅正在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 [1] - 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从预算编制源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1] - 新增政府采购预算审核环节,严格执行节约资金收回管理制度 [1] -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新增重大政策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核减无效低效支出 [1] - 2025年自治区本级"三公两费"预算安排7.12亿元,同比下降3% [1] 资金绩效与预算执行 - 2024年出台《自治区本级部门支出预算调剂规则》,规范部门预算调整 [2] - 2024年清理进度慢的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共盘活15亿元 [2] - 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实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重新评估资金分配 [2] - 对无法实施的项目收回财政资金,统筹用于重大战略任务 [2] 国有资产管理 - 采取自用、共享、调剂、出租、市场化处置等多种方式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3] - 重要会议和活动优先通过调剂或租用方式解决资产需求 [3] - 2024年3月印发《关于实施全区政府公物仓管理的通知》,搭建线上虚拟公物仓系统 [3] - 将低效运转、闲置资产纳入政府公物仓统一管理,实现跨部门共享共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