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推动年轻干部教育引领走深走实
苏州日报· 2025-06-06 08:19
青年干部教育引领 - 理论研学课堂构建727个青学小组 形成126个青学品牌如市纪委"石上青流"和市政府研究室"青动力" [1] - 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青学小组和支委委员联系青年干部的"双联"机制 推动跨部门小组联学 [1] - 每月编发青年理论学习指南 开办党的创新理论 Deepseek应用实操等课程 组织"干部大讲堂""法治开讲"等活动 [1] 能力提升培训 - 通过1500余份问卷和8场座谈 面向入职3至5年青年和35岁以下科级干部举办"墩苗育苗青训营" [2] - 首期80名学员围绕4个专题进行3至4天集中培训 落实导师帮带 重点任务 课题调研和讲坛分享的"四个一"举措 [2] 实践与志愿服务 - 组织26家单位召开14场"产业创新与文化创意"座谈会 200余名青年提出35条创新建议 [3] - 常态化开展"志暖苏城"志愿服务 500余名青年参与阳澄湖马拉松等活动的秩序维护和文明引导 [3] - 开展"感知社情民意 赋能基层治理"行动 青年深入老旧小区调研并提出108条建议举措 [3] 青年关爱与活动 - 推动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全覆盖 举办"活力杯"足球赛 亲子运动会和"姑苏·缘遇"联谊活动 [3] - 建立"我讲业务·大家学"双月学习制度 举办12类青年技能竞赛如民事检察和统计业务 [3]
2024年度苏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出炉 空气质量连续4年达“国家二级”
苏州日报· 2025-06-05 08:26
环境空气质量 - 2024年苏州市区PM2_5年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84_2% [1] - 苏州市区PM2_5年均浓度居全省第4位,各地PM2_5年均浓度均达标 [1] 地表水环境质量 - 全市13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2] - 国考30个断面中93_3%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同比持平),63_3%达到Ⅱ类标准(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Ⅱ类水体比例全省第一 [2] - 长江干流(苏州段)水质达Ⅱ类,主要通江河道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 [2] - 太湖湖体(苏州辖区)水质为Ⅲ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50_4(轻度富营养),阳澄湖湖心水质保持Ⅲ类 [2] -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水质稳定在优级水平 [2] 土壤环境质量 - 46个一般风险监控点土壤污染物含量均未超过管制值,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2] 农村环境质量 - 11个监测村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4_7%,20个农村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 [3] 声环境质量 - 全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昼间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改善,但功能区昼间质量下降、夜间质量提升 [3] 固体废弃物管理 - 截至2024年底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365万吨/年,2_61万家单位纳入省级管理系统 [3] 辐射环境质量 - 电离辐射监测因子处于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或标准限值以下,重点水源地和太湖流域辐射水平符合标准 [3]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 2024年苏州市生态质量指数(EQI)达到"三类"标准 [2]
苏州市领导调研太湖安全度夏和生态清淤工作
苏州日报· 2025-06-05 08:18
太湖治理工作调研 -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调研太湖安全度夏和生态清淤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太湖连续18年实现安全度夏 [1] - 吴庆文乘船察看胥湖心、漫山等点位水质情况,分析研判当前太湖苏州辖区治理形势 [1] - 相关部门汇报太湖水质藻情、藻草打捞能力建设、力量部署及围隔修复,太湖生态清淤工作等情况 [1] 治理措施与要求 - 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关键要坚持水岸同治、综合整治,全力弥补短板不足,落实各项治太任务 [1] - 加大专班化推进力度,运用专班机制,开展问题分析、监测预警,常态化巡查指导,实现整改闭环化销号 [1] - 突出控源截污,开展新一轮排查和溯源整治,推进生态清淤工程,提升全域河湖蓝藻打捞能力 [2] - 强化区域协作,发挥各级河湖长作用,加强协同联动、信息共享,守牢安全度夏底线 [2]
同心绘就“美丽苏州”壮美画卷
苏州日报· 2025-06-05 08:18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 苏州PM2 5浓度降至29微克/立方米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 2% [1] - 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97 5% 阳澄湖水质连续两年达Ⅲ类 太湖连续17年实现安全度夏 [1] - "蓝天白云 碧水清波 青山翠谷"成为市民生活标配 彰显苏州"走在前 做示范"的使命担当 [1] 制度创新与实践 - 苏州在生态环保领域推出"企业自查自纠服务平台""生态损害赔偿机制""无废城市建设"等创新举措 [2] - 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苏州经验 苏州案例 苏州模式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2] - 苏州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均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 [2] 未来发展路径 - 苏州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 坚持抓项目 强治理 守底线 用好深化改革 大抓项目 数字赋能三大牵引 [2] - 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美丽苏州"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全民参与机制 - 建设"美丽苏州"需要市民 企业 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从日常点滴践行绿色理念 [3] - 推广简约生活 共建美丽家园 形成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的社会氛围 [3] - 苏州将以勇争一流姿态探索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 打造"可感可触可及"的美丽城市 [3]
内河“穿巴”直达 标箱降三成运费
苏州日报· 2025-06-05 08:18
苏州港内河"穿巴"物流服务 - 苏州港开通内河"穿巴"服务连接苏州园区港与太仓港区,为外贸企业提供降本增效的黄金水道运输方案 [1] - 服务整合码头、航线、空箱资源,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流程更优"为核心优势,延伸至企业"家门口" [1] - "穿巴"每日稳定发班,空箱可提前调运至工厂,重箱仅需送至内河码头,中转效率显著提升 [1] 企业成本节约成效 - 苏州三星通过"穿巴"实现"陆改水",单个标箱物流成本降低30%,并享受免舱位费、码头靠泊费及装卸费率优惠 [1] - 苏州恒会物流采用"穿巴+苏申快航"联运模式,相比纯集卡运输,到外高桥港每大柜省600元,到洋山港省950元 [1] - 远距离运输降本效应更突出,批量货物出运时效缩短且流程简化 [1] 稳外贸专班支持措施 - 利用空箱中心资源提供免费调空服务,保障企业用箱需求 [2] - 为40余家企业累计提供2500标箱重箱免堆服务 [2] - 系列举措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苏州外贸经济稳定增长 [2]
吴江将实施三年倍增计划
苏州日报· 2025-06-04 08:19
产业发展目标 - 吴江锚定新型工业化"356"目标,聚焦"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能源+绿色低碳"方向 [1] - 通过"四合一"推进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智改数转网联、增资扩产,巩固四大千亿级产业优势 [1] - 全力抢占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低空制造等新赛道,力促新能源产业早日迈上千亿级 [1] 创新与研发投入 - 吴江推动产学研用协同,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标杆孵化器,面向全球"揭榜挂帅" [1] - 目前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全市第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1家 [1] - 目标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超15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家 [1] - 计划推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110亿元,工业技改投资超18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90%,万人高价值专利达35件 [1] 现代服务业发展 - 实施现代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发展研发设计、科技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 [2] - 推进苏州湾中央商务区建设,壮大"亿元楼宇"集群,将制造业优势转化为服务业优势 [2]
住房空气质量“免费测”来了
苏州日报· 2025-06-04 08:19
惠民行动概述 -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将开展2025年家居空气质量检测惠民行动 为市区250户民用家庭住房免费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1] - 检测项目包括甲醛 苯 甲苯 二甲苯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1] - 报名通道将于2025年6月6日18时开启 截止时间为6月10日18时 [1] 报名方式 - 符合条件的市民需登录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或关注"苏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参与报名 [1] - 活动采取线上答题方式报名 答题全对者即为报名成功 [1] - 250个名额中 前150户报名成功家庭自然入选 另100个名额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确定 [1] - 抽取过程由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公证处公证 最终名单将在官网和公众号公示 [1] 检测实施细节 - 检测工作由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具体实施 时间为2025年7月1日至9月20日 [2] - 检测结果将以手机短信形式告知 仅供参考且不出具书面报告 [2] - 每户家庭室内检测点不超过3个 检测前需关闭待检房间门窗12小时以上 [2] 报名注意事项 - 仅接受网上报名 不接受现场或电话等其他形式报名 [2] - 报名信息需准确填写 包括联系人姓名 身份证号码 手机号码 家庭地址等 [2] - 同一张身份证或同一处住房地址不得重复报名 否则将取消资格 [2]
苏州市召开二季度“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暨“助企直通”政企恳谈会
苏州日报· 2025-06-04 08:19
政企恳谈会核心内容 - 市委书记刘小涛强调要落实助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信心、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1] - 会议旨在通过政企对话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1] 企业代表提出的建议方向 - 落细人才政策 [1] - 强化贸易出口指导 [1] - 引导企业建设数字工厂 [1] - 组建协同创新联盟 [1] - 优化就业信息平台 [1] -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1] - 搭建出海服务平台 [1] - 鼓励外企研发 [1] - 拓展多元市场 [1] 政府回应的具体措施 - 加强人才供给: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 [2] - 服务企业出海:健全"走出去"综合服务、发挥海外商会作用、发展外贸新业态 [2] - 支持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技改和研发支持力度 [2] - 夯实要素保障: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 稳外贸促增长:强化专班服务、细化专项政策、健全企业专员服务体系 [2] 参会企业名单 - 路之遥公司 [1] - 奥科宁克(昆山)公司 [1] - 固德电材公司 [1] - 中瑞智创公司 [1] - 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 [1] - 立讯精密公司 [1] - 美丽华集团 [1] - 博格华纳公司 [1] - 易德龙公司 [1]
五国九城重走郑和路共拓新征程
苏州日报· 2025-06-04 08:19
文化经贸交流活动 - 中国—东盟"五国九城重走郑和路"系列文化经贸考察交流活动走进太仓 弘扬"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文化互鉴·商业互通"的郑和精神 [1] - 活动由郑和国际合作组织指导 国际非遗联盟主办 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东南亚国家高校、商会等共同参与 [1] - 活动将沿着郑和下西洋轨迹在南京、太仓、泉州、海南及马六甲、沙巴等地举行 涵盖非遗展览、商业论坛等多样化形式 [1] -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活动是对伟大航程的纪念 更是新时代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的重要实践 [1] 太仓郑和文化建设 - 太仓改造提升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等基础设施 举办航海节、亲子研学等文旅活动 将郑和元素融入城市品牌 [2] - 围绕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太仓联合中国日报社等推出影视作品和学术著作 开展科普研学等群众活动 [2] - 太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180多个国家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集聚外资企业超1600家 包括550家德企 [3] - 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长江第一、7年江苏第一 全国第八、全球第20位 [3] - 2024年一季度太仓港出口汽车14.76万辆 同比增长18.35% 其中出口"一带一路"国家5.85万辆 增长3.06% [3] 郑和文化研究与合作 - 研究学者韩胜宝五次参加"重走郑和路" 认为太仓对郑和文化传承更上新台阶 打造特色城市景观并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3] - 郑和国际合作组织总干事表示活动是面向未来的合作之旅 将推动太仓与东盟国家在文化共建、青少年交流等维度深度合作 [4]
“苏式法治”有了“新湾样板”
苏州日报· 2025-06-03 08:21
法治建设与普法教育 - 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司法所通过"文化+法治"和"趣味+普法"方式打造"沉浸式"法治建设体验,并实施"法治体检+绿色通道"精准化助企服务 [1] - 街道司法所所长担任金阊实验中学校"法治副校长",联合学校、社区、律师形成"四方合力"推进校园法治工作 [2] - 自去年以来组织"法治进校园"活动6次,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 [2] 基层纠纷调解 - 白洋湾街道调委会成功调解一起涉及传媒公司、装修公司和驾培公司的三方纠纷,通过背靠背和面对面调解达成协议 [3] - 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湾纷无忧"培训和"法律明白人"培育项目,重点推出"金言小筑""常议长亲"等调解品牌 [3] - 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64件 [3] 企业法律服务 - "法润新湾"项目律师介入一起物流运输纠纷,通过"法治体检"和实地勘验帮助A、C两公司顺利收回运输款 [4] - 街道构建覆盖6000家小微企业的"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辐射圈",提供法律咨询、公证、仲裁、调解等多元化服务 [5] - 去年以来"法润新湾"项目走访企业200余家,参与调解6次,挽回经济损失85万余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