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搜索文档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工作
苏州日报· 2025-07-12 07:55
执法规范化建设视察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带队视察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工作情况,重点了解枫桥派出所在多元共治、立体防控、服务群众、数智赋能等方面的工作 [1] - 视察组在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察看了案件受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侦查监督等功能区域,并听取5G数字孪生平台应用情况介绍 [1] -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周达清汇报了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工作情况,视察组成员提出了意见建议 [1] 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与要求 - 李亚平充分肯定全市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2] - 强调要深刻把握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重大要求,推动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更好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等职责使命 [2] - 要求扎实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执法理念教育、执法制度和能力建设,深化"智慧法治"建设,强化平等保护与规范执法 [2] 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措施 - 强调要全面形成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良好氛围,强化责任落实、执法监督和宣传引导 [2] - 要求凝聚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新时代苏州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更多力量 [2]
2025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在苏州开幕
苏州日报· 2025-07-12 07:55
濮建明 摄 昨天(7月11日),2025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开幕。全英华人教授协会主席、英国皇家 工程院院士董洪标,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苏州市委副书 记、市长吴庆文出席。 吴庆文在致辞时说,论坛今年主题与苏州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相信一定能够进一步为苏州相关产业发展赋 能。热切期盼各位院士专家为苏州发展发表真知灼见,诚邀全球英才带着前沿理念、尖端技术和卓越团队,走进 苏州、深耕发展,共同创造无限可能的人工智能时代。 活动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赵旭东、温晓玲正式受聘为南京大学杰出客座教授。 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和南京大学相关负责同志;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祁松,苏州高新 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论坛是南京大学和全英华人教授协会联合举办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产业对接平 台。今年论坛以"人工智能赋能科技"为主题,会聚全球顶尖院士、AI领域先驱及交叉学科领军学者,共同探索AI 驱动下的科研范式变革与技术创新路径。围绕医疗与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与新材料、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三大产业 方向,分享前沿最新进展、探讨未来技术趋势。 谭铁牛在 ...
苏州市工业软件创新生态建设对接会举办
苏州日报· 2025-07-12 07:44
工业软件在苏州制造业中的关键作用 -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在苏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凌云光、绿控、三卓韩一等企业展示优秀应用案例,获得专家高度评价,体现苏州企业创新实力 [1] - 活动汇聚标杆企业、制造业代表及学者,研讨工业软件应用前景,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1] 苏州工业软件创新生态建设举措 - 对接会由苏州市工信局指导,苏州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主办,推动产学研合作 [1] - 现场授牌特色软件产业园,发布工业软件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发起校企创新合作伙伴行动 [1] - 市工信局、教育局与同元软控、南京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启产学研深度融合新阶段 [1] - 创新中心与6家企业签约,5组企业代表达成应用场景开放建设合作 [1] 苏州工业软件发展现状与规划 - 苏州是全国工业体系最完备城市之一,在"智改数转网联"和工业软件供给能力建设方面领先 [2] - 创新中心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强化供需对接和应用创新,联合生态伙伴打造新一代工业软件体系 [2] - 目标助力本地工业软件和制造业企业突破瓶颈,实现自主安全可控迭代 [2] 政府支持与未来方向 - 市工信局通过产品创新、校企合作、金融赋能等措施为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 - 未来将持续深化协同创新,构建优质工业软件产业生态,支撑新型工业化 [2]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科斯特利茨点赞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对苏州的创新土壤,科斯特利茨十分认可。他提到研究院团队中众多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在苏州的 快速成长,并表示:"我可以向在座各位保证,这里是创新创业理想之地。为苏州贡献力量,你也能像 我一样成为这座城市的荣誉市民!"他以亲眼见证的实例佐证观点——上周日,他与顶尖量子专家及其 团队深入交流,对他们的出色工作感到兴奋。"他们携手高校、高科技企业以及全身心投入量子产业的 人才所取得的成就,或许几年后就能让我用上量子电脑,甚至助我解决难题,赢得第二个诺贝尔 奖。"他风趣地说。 昨天(7月10日),在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 创业周开幕式上,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迈克尔·科斯特利茨作主题演讲,结合亲身经历表 达了对苏州创新创业生态的赞赏。 科斯特利茨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美国布朗大学物理学教授,2017年5月加盟苏州大学担任讲 席教授,并担任苏州大学高等研究院荣誉院长。他说:"苏州以其2500年的深厚底蕴、山水相映的自然 风光,让古典园林的灵韵滋养着现代实验室。"他认为,正是政府极具前瞻性的政策,从资金支持到打 造世界一流基础设施,有力激发了创新创业的蓬勃活力。 ...
15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大创新团队揭晓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 苏州新入选4名顶尖人才和15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大创新团队 [1] - 顶尖人才计划累计集聚海内外全职院士25人 去年新引进院士专家10人 [1] -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已立项资助62个重大创新团队和3835名领军人才 [1] - 15个新入选团队聚焦"卡脖子"技术 包括人工智能(6个) 集成电路(3个) 生物医药(2个) 先进材料(2个) 光子(2个)领域 [1] 团队构成与支持政策 - 15个团队中8个由海外归国人才领衔 多名成员有国内外头部企业经历 [2] - 重大创新团队可获最高3000万元项目资助 领军人才和核心成员可获最高200万元购房补贴 [2]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团队获奖体现校地合作成果 将加速创新项目推动和成果转化 [2] - 团队致力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 助力苏州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才聚“高新”共创美好未来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人才集聚与创新创业环境 - 苏州高新区已集聚各类人才34.8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9%,其中高层次人才5.8万人,海外人才超6500人,各级领军人才超3200人次 [1] - 区内构建"0620"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400亿元和1500亿元,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 [3] - 拥有10个国家级孵化器、12个省级孵化器、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5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孵化众多科创企业 [3] 产业科创实力与成果 -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研发的导盲六足机器人"苏小交"项目落户狮山商务创新区,为视障人士提供出行便利 [2] - 苏州国芯科技发布全球首款面向48V汽车电子架构的安全气囊点火芯片CCL1800B,推动中国车规芯片领域从"跟跑"迈向"领跑" [2] - 依托太湖光子科技园、光电产业园等专业化载体,以及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等高校院所,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3] 人才服务与生活配套 - 智慧谷青年创新社区集聚2万名青年人才、6家上市企业、10家独角兽企业,设立全市首个"青年创业概念验证基金"和零租孵化器 [5] - 建成"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社区"三位一体乐居体系,新增青年人才公寓超2600套,累计筹集人才租赁住房超2万套 [6] - 推出"人才房票"政策,科技领军人才可获得最高100万元补贴 [6] 青年发展与城市活力 - 苏州高新区是江苏最年轻的市辖区,平均年龄35.8岁,青年参与投资经营主体数量占比27.9%领跑全省 [7] - 狮山文化广场、树山村现代乡村、大阳山植物园、太湖自行车运动综合体等设施满足青年休闲需求 [7][8] - 开设42门青年夜校课程,举办"青新"体验官、一见"青"心品牌活动,吸引近700名青年参与 [8]
苏州发布百亿人才基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 规模分别达100亿元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 - 基金名称为苏州人才壹号基金 由苏创投集团发起 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25亿元 存续期15年 [1] - 设立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文化创意 青年创业等子基金 重点投向领军人才 赛事选手 初创企业和硬科技 [1] - 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创新运作模式 年内预计完成10只子基金设立 青年创业子基金重点支持35岁以下人才早期项目 [1] - 基金定位为"耐心资本" 创新容错机制 鼓励投资团队支持科技创新初创企业 [1]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 - 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市 区两级国资联动设立 总规模100亿元 专注于"链主级"重大产业项目 [2] - 投资以直投为主 单一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 关注终端链主企业及掌握稀缺资源 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 [2] - 服务国家 省级战略布局 引导央企在苏产业布局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项目 [2] - 联动区县 市场化机构和科研平台 确保政府战略与市场效率有机统一 [2] 产业支持方向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1][2] - 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 推动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突破 [2] - 全面助力苏州"1030"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2]
苏州市首次发布“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和“十大产业科技提名成果”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苏州产业科技成果发布 - 苏州市首次发布"苏州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和"苏州十大产业科技提名成果",彰显科技创新硬实力 [1] - 成果平均拥有发明专利45件,完成单位包括7家(拟)上市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独角兽培育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 [1] - 上年度户均营收71亿元、研发投入6.4亿元 [1] 十大产业科技成果 - 苏州大学辐射光伏微核电池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 - 信达生物减重药物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GCG/GLP-1天然双靶减重药物 [2] - 同心医疗植入式人工心脏开创我国人工心脏进入美国临床试验先河 [2] - 心擎医疗人工心脏填补我国在体外心室辅助设备领域空白 [2] - 博众仪器推出国产首台商用200kV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2] - 思必驰人机智能交互语音系统在新能源车用语音交互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 [2] - Momenta量产辅助驾驶系统来自中国首家自动驾驶领域独角兽创企 [2] - 迈为科技异质结电池PECVD设备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2] - 亨通华海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2] - 英诺赛科建成全球首条8英寸氮化镓量产线 [2] - 协鑫光电钙钛矿光伏组件转化效率多次创造世界纪录 [2] 十大产业科技提名成果 - 上交大苏州创新院籍智机器人智能六足导盲犬 [3] - 中交天和天山号隧道掘进机 [3] - 天兵科技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3] - 中科可控国产异构液冷智算服务器 [3] - 清陶能源高性能固态动力电池 [3] - 国芯科技抗量子密码芯片 [3] - 同元软控建模仿真一体化平台 [3] - 长光华芯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 [3] - 凯博易控百吨级矿卡电驱动系统 [3] - 沙钢钢铁无取向硅钢 [3]
“融合创新15条”出台 最高支持2亿元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16
增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 - 争取建设牵头类全国、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2亿元、2000万元支持 [2] - 支持布局建设一批高等研究院,深化校地联动发展机制 [2] - 对省市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市基础研究(学科)项目、市基础研究试点单位给予最高500万元、600万元、1000万元支持 [2] - 组织实施全球"揭榜挂帅",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2] - 支持企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2] - 对新获批的苏州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3000万元支持 [2] - 对"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2] - 建立青年科学家发布制度,给予50万元支持并直接认定为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 构建现代化产业创新体系 - 对制造业企业设备投入5000万元以上的增资扩产或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5%给予奖励 [3] - 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制造业培育体系,对新获评的服务业领军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3] - 坚持"核心产业+"理念,打造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 - 强化与国家、省联动,探索设立新兴产业创新联合基金 [3] - 推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融合发展,对国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和应用场景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 [3] - 对高新园区新纳入国家级新赛道培育库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3]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 建设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并给予集成支持,对其新建的全球研发中心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 [4] - 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攻关任务,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4] - 对新获批的国家、省级创新中心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支持 [4] - 实施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创新专项,对新获批的外资研究院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4] - 每年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的市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数不低于总立项数的90% [4] - 实施"科创指数惠",集成惠企政策给予最高3000万元政策性奖补 [4] 推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 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建设,打造高校技术成果展示交易、引育孵化集成式转移转化平台 [5] - 支持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5] - 建设"苏创荟"智能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天候一键式实现信息畅通 [5] - 布局建设苏州高校成果转化办公室(SOTT)并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5] - 鼓励"校企双聘",支持高校选派科技人才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企业高管到高校兼职"产业教授" [5]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先使用后付费"苏转保"专项保险产品,对企业投保费用给予最高30万元支持 [5] - 推广S-Lake先进技术发展中心模式,鼓励优质企业、创投机构与政府共设专项"资金池" [5] 打造开放共享创新生态 - 推出"科创指数"投、贷、保、担联动融资新模式,对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信贷所产生的损失给予最高1000万元风险补偿 [6] - 支持企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每项给予50万元支持 [6] - 加强PCT国际专利布局,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最高250万元一次性奖励 [6] - 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计划项目,每项给予100万元支持 [6] - 对新获批国家、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给予最高1000万元、200万元支持 [6] - 加快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对新布局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建设支持 [6][7] - 支持建设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对新布局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7]
全球揭榜挂帅 45项关键技术需求发布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16
2025苏州市产业关键技术全球"揭榜挂帅"榜单发布 - 榜单包含45项关键技术需求,总投入金额达54.12亿元 [1] - 需求涉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兴数字产业等领域 [1] - 单条需求最高投入2.5亿元,超1亿元的需求共23个 [1] 产业领域分布 - 涵盖苏州"1030"所有产业集群,包括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高端装备、新兴数字产业、新能源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先进材料、高端纺织等 [1] - 项目需求聚焦企业技术升级、科研机构前沿攻关及政策驱动的国产化与绿色创新 [1] 支持政策与项目落地 - 对揭榜成功项目按揭榜金额的50%给予每项最高1000万元支持 [2] - 发布40个落地项目,包括15个区域中心合作项目、15个校企联合攻关项目、10个重大科技招商项目 [2] - 中国科大苏州高研院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入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