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常熟市汽车产业全球伙伴大会召开
苏州日报· 2025-10-29 11:20
产业规模与基础 - 常熟市汽车产业总规模超过1600亿元,聚集上下游企业超过500家 [1] - 汽车电子产业已聚集相关企业近100家,年产值超过600亿元 [1] - 形成以动力电子、底盘电子、车身电子为基础,安全舒适、信息娱乐、智能驾驶为核心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1] 近期投资与项目签约 - 活动现场集中签约15个汽车电子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额39亿元 [1] - 今年以来围绕汽车电子产业链总计签约项目59个,总投资超过150亿元 [1] - 签约项目涵盖智能感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多个汽车电子核心领域 [1] 产业生态与发展规划 - 发布常熟市汽车电子创新生态及招商热力图,展示区位优势、创新载体、配套资源与招商重点 [1] - 常熟是长三角县域汽车产业布局最早、门类最全的城市之一 [1] - 汽车电子被定位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支撑和常熟长期布局的关键赛道 [1]
医工结合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在园区启用
苏州日报· 2025-10-29 08:26
现场,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服务站、苏州市生物医药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实践区、苏州市健康 医疗数智创新实验室园区服务中心等一批平台揭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服务站今后将为园区企业提供更 规范、高效的人遗相关咨询、申报指导服务,为产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市生物医药临床研究公共服务 平台创新实践区将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在临床研究需求对接中面临的渠道分散、标准不统一等 痛点。市健康医疗数智创新实验室园区服务中心通过已汇集超千亿条数据资源,助力健康医疗领域跨行 业、跨区域、跨主体的数据流通利用。 活动中,企业医工结合需求与医疗机构创新成果发布,医工合作相关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正式启用的医工结合创新成果转化平台,采用"1+1+2+N"建设体系。第一个"1"是苏州市生物 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尤其作为组织管理平台开展统筹协调工作,服务企业产品进院,促进医院成果转 化。第二个"1"为在线系统"生物医药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企业、医疗机构需求与资源,搭建 供需对接平台,实现精准匹配。"2"是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两大类医工平台。"N"作为产业生态联 盟单位,致力于支持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发展,聚焦各医疗机 ...
“数字技术活化千年古城”案例亮相联合国会议
苏州日报· 2025-10-29 08:26
案例核心观点 - “数字技术活化千年古城”案例入选2025版《上海手册》并在世界城市日全球大会上发布 向世界分享中华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姑苏经验”[1] - 案例构建“平台建设—保护传承—活化利用”闭环框架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保护、维护和展示 打造多方参与的数字保护新模式[1] - 姑苏区将深化数字技术在古建老宅健康监测、文旅消费、安全防护、社区养老等多领域应用 让数字化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居民[3] 案例入选与全球影响 - 案例入选2025版《上海手册》 该手册自2011年首发以来已收录全球242个城市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 其中包含52个中国案例[1] - 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由联合国人居署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于10月26日至10月27日在沪举办[1] - 姑苏区受邀参加专题研讨会暨案例库推介会 与荷兰鹿特丹市、上海市、南京市等多国多地代表学者交流城市可持续发展最新成果[1] 数字平台建设与技术应用 - 姑苏区实施“古城细胞解剖工程” 以95%以上入户率对传统民居普查 运用激光扫描、无人机构建文物三维模型[2] - “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采用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建模 以3厘米分辨率完成全域倾斜三维建模 整合跨部门资源[2] - 平台汇聚古城历史影像、438处文控保单位、204处古建筑模型、77项非遗影音等资源 支撑市、区17个部门应用 数据日均调用超2万次[2] 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成果 - 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 支持多时相展示 助力规划决策 让保护更精准高效[2] - 通过高精度三维模型与数据资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活化开发 推出“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2] - 具体活化案例包括万科活化敬文里贝宅成精品酒店 “老萬年”借钮家巷陈宅建成黄金文化博物馆[2] - 依托“惠姑苏”App建设姑苏美食电子地图 上线“桂花宴”主题 串联桂花主题餐饮线路[2]
长三角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交易会启幕
苏州日报· 2025-10-29 08:26
今年"老交会"还与"中国银龄合唱大会"联动,同期同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支合唱团队伍,近 2000位爱好文艺表演的老年人会聚一堂,共同打造一场银发潮乐嘉年华。 展会同期举办"新时代文化养老主题交流会""'金融+养老'对话苏州养老学术沙龙""中澳银发产业跨 境合作对接会"等多场活动,深入探讨产业前沿议题。 今年"老交会"规模达5000平方米,精心规划了四大特色模块,全面展现银发经济新生态:潮玩科技 生活模块聚焦智慧养老与日常用品;时尚文旅休闲区涵盖老年服饰、教育文旅等服务;健康养生食品模 块汇集功能性食品与康养产品;国际创新交流模块则引进国外优质创新产品。 独具特色的"银龄市集"带来沉浸式的产品体验。市集精心遴选涵盖健康食品、康复辅具、智能穿戴 及日用百货等在内的多种适老产品,致力于为长者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生活购物体验。主办方主动对接 养老机构、老年大学等单位,预计吸引数千老年观众到场。 昨天(10月28日),2025长三角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交易会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启幕,推出独具特色 的"银龄市集",带来沉浸式的产品体验。 本次活动为期2天,由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与苏州市养老产业联合会主办。据悉,长三角国际健康 ...
“美丽苏州”生态文明建设媒体采风行启动
苏州日报· 2025-10-29 08:26
秋日的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水波潋滟、芦苇摇曳,斑嘴鸭、白鹭翩然掠过如镜的水面,一拨拨孩 子在这里生态研学。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肾"与"生态绿肺"。 昨天(10月28日),由新华网、中新社、央广网、新华日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苏州日报等中 央、省、市7家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采风团,走进苏州市相城区、常熟市、张家港市,通过实地走访与 深度对话,一线探寻苏州以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与生动故事。 一村山水一村诗 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如今是全国闻名的"网红村"。而10年前,它还只是江南水乡中一个不起 眼、环境普通的小村落。2014年,村庄以纪念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为契机,正式更名为冯梦龙村,由此迈 入生态提升与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整治12条河道,打造良荡港湿地公园,将生态公园变为村民日常休憩的"后花园"……据苏州市相城 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尹俊光介绍,冯梦龙村通过环境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带动农文旅价值 转化,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围绕冯梦龙农耕文化园,村里建起850亩林果基地,种植猕猴 桃、杨梅、梨、蓝莓等多种水果,并配套推出水果采摘节、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李志锋经营的蓝莓种植基地在苏州颇有名 ...
陕西西安周至县党政代表团来苏州考察
苏州日报· 2025-10-29 08:15
闻其伟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干部群众对苏州和太仓长期以来帮扶支持周至表示感谢。在简要介绍周至经 济社会发展情况后,闻其伟说,周至将牢牢把握苏陕协作机遇,紧扣"以协作促发展"新使命,主动对接苏州及太 仓资源,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质量,积极推进协作项目落地生根,全力打造新时代苏陕协作"太周样 板"。 苏州市政府秘书长徐本,太仓市和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濮建明 摄 近日,陕西西安周至县党政代表团来苏州考察,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会见了周至县委书记闻其伟一 行。 会见中,吴庆文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周至县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吴庆文表示,东西部协 作是党中央立足区域协调发展全局、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展东西部协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苏州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苏陕协作各项工作安排,与周 至携手同心前行,进一步谋深谋细谋实两地在产业协同、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推动资源高效共享,努力构建对 口协作新格局,切实将战略部署转化为两地共赢发展的实际成效。 ...
“中新企业家面对面——AI与制造业”活动举行
苏州日报· 2025-10-29 08:15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28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主题为“AI与制造业”[1] - 参与者包括中新两国制造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1] 政策与平台 - 活动设置了“苏州工业园区AI+制造工作推进方案解读”,介绍了园区推动AI与制造业融合的政策导向和实施路径[1] - 活动为中新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展示了园区的吸引力,并提供了AI赋能制造业的全球视野与本地化解决方案[1] 经验分享与技术探讨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的专家分享了各自经验[1] - 香港科技大学专家通过远程连线探讨了人工智能安全议题[1] - 今明视系创始人分享了视觉AI在智能制造中的实际应用案例[1]
“校园苏州日”走进哈工大
苏州日报· 2025-10-29 08:15
本次招聘会,苏州带来超10万青年人才岗位,根据学生简历和岗位匹配结果遴选百家优质用人单 位。现场设立一站式求职窗口、政策咨询专区和"职通面试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 北林业大学等哈尔滨高校2026届毕业生参加活动。 在青春市集上,苏绣非遗传承人现场展艺,设置缂丝体验、中药香囊制作等特色摊位,吸引大批学 子驻足。 昨天(10月28日),2025年"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哈尔滨高校专场活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市 委常委、副市长顾海东出席活动。 在苏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上,顾海东表示,近年来,苏州与哈工大合作日益密切,携手打造了哈 工大苏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每年约5500名哈尔滨高校学子选择扎根苏州。诚邀哈尔滨学子到苏州走 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苏州创新创业环境。 ...
常熟大型粮食烘干中心专变项目通电
苏州日报· 2025-10-28 10:58
项目概况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大型粮食烘干中心专变项目正式通电,为3000亩高标准农田秋收提供核心动力[1] - 项目位于常熟经开区新苑村,服务全村3000亩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的高标准农田[1] - 项目旨在确保秋收粮食及时烘干、颗粒归仓[1] 项目规模与技术细节 - 烘干中心配备8台烘干机,每台每日烘干产能为30吨,满负荷运转一天可烘干240吨粮食[1][2] - 供电方案规划新建12米电杆4基,新放JKLYJ-150型导线120米[1] - 供电方案满足当前满负荷用电需求,并为后期设备扩容预留空间[1] 项目效益与影响 - 项目投运后烘干效率大幅提升且实现绿色环保[2] - 助力烘干中心实现全电力驱动的绿色清洁生产[1] - 为新苑村3000亩耕地秋收成果筑牢电力屏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电能[2] 项目实施过程 - 国网常熟市供电公司滨江供电所主动靠前服务,全力压缩接电时间以确保烘干中心赶在秋收前投运[1] - 专项服务小组多次深入现场查勘,精准掌握投产节点[1] - 供电部门全程跟踪指导用户优化内部接线方案,确保外部电网与内部设备无缝衔接[1]
吴江至浦东国际机场低空联程接驳航线首飞
苏州日报· 2025-10-28 08:33
航线运营与首飞情况 - 苏州吴江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低空联程接驳航线于10月27日完成首飞,直升机飞行30分钟后经10分钟地面车程抵达候机楼 [1] - 航线由东融低空运营,东部通航执飞,主力机型为空客H135双引擎直升机 [2] - 航线常态化运营后,从吴江到上海浦东机场最快40分钟即可实现旅客从直升机进入候机楼,而高峰时期地面交通时间超过150分钟 [1] 政府支持与安全保障 - 航线首飞得到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吴江区政府等大力支持,多部门在首飞前召开协调会讨论联程接驳点选址、风险管控、噪音防治及飞行安全保障 [1] - 运营配备顶尖的维修维护团队,确保直升机每次飞行处于最佳状态 [2] 市场需求与经济意义 - 吴江是江苏省民营经济领头羊,与上海两地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客货运输需求强劲,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承接了吴江大量航空运输需求 [1] - 航线开通增强浦东机场与周边城市联通能力,推动低空运输在载客、载货等应用场景的实施,助力低空经济在长三角深度融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