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供电助力降低碳排放 两项目入选“全球典型”
苏州日报· 2025-07-18 14:22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项目入选 -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共享充电机器人——推动绿色出行"与"构建零碳美丽乡村"两个项目入选全球200个可持续发展领域典型项目 [1] - 项目在论坛的全球青年发展项目周亮相 论坛主题为"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展" [1] 共享充电机器人项目 - 项目聚焦"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创新提出"车桩分离、一桩多车"的共享充电新模式 [1] - 研发智能调度平台与移动充电机器人系统 建设成本较传统模式节省约20% [2] - 已在相城区50余个场景落地 充电桩利用率提升至90% [2] 零碳美丽乡村项目 - 聚焦传统农业生产低碳发展能力不足问题 以太仓东林村为试点 [2] - 构建"政府+企业+乡村"绿色伙伴关系 创新"全电化"智慧循环农业模式 [3] - 实现化肥减量30%、农药减量25%、秸秆100%回收 东林村成为江苏首批"中国零碳乡村" [3] - 计划三年内打造105个零碳乡村 [3]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题论坛 汇聚青春力量 守护文化遗产
苏州日报· 2025-07-18 14:22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题论坛 - 论坛聚焦如何发挥青年作用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强调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记忆 [1] -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提出青年应通过守护、传播、活化文化遗产及国际合作四方面贡献力量 [1] 国际嘉宾案例分享 - 埃及卢克索国家博物馆馆长提出中埃青年应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文明古国对话 [2] - 日本青年团协议会通过文化和社区活动吸引青年参与文化传统守护 [2] - 蒙古国青年联盟强调需用创新方式传承文化遗产,而非仅留存于博物馆 [2] - 西班牙青年局指出文化遗产是青年表达自我的载体,需赋予其更多权利和机会 [2] 中国实践经验展示 - 杭州良渚遗址、敦煌研究院及苏州缂丝传承人分享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创新案例 [3] - 苏州非遗展位(香山帮古建、苏绣、漆器等)吸引外国青年参与互动体验制作技艺 [3]
36个项目聚焦乡村产业展开路演 “十百千万”工程力争三年壮大乡村创客
苏州日报· 2025-07-18 14:22
"我们本是大城市近郊城乡统筹规划的搬迁村,如今蝶变为文化体验感极强的乡野度假生活空间, 成为网红打卡地。"来自昆山乡伴计家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迟明介绍,乡伴计家墩理想村是2017年乡 伴在全国的首个"乡村生活共创集群",吸引一批企业家、设计师、学者,艺术家将梦想扎根于此。如 今,这里聚集30家不同风格的精品民宿,配套咖啡店、书店、陶艺、有机农业等,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 典范。 活动中,重磅解读了苏州市乡村创客"十百千万"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及若干具体举措,为乡村创客培 育勾画出清晰"路线图";苏州整村运营、乡村主理人、乡村旅游主播领域的三名创业者代表登台分享实 战经历,用鲜活案例点燃更多创业星火;"苏州乡村主理人共同体"正式成立,"苏州乡村主理人学院"同 步组建,从组织联动到学术赋能,为乡村人才成长搭建"双引擎"。此外,全市八个涉农板块的主理人代 表共同发布苏州市乡村主理人"十个一"共创行动计划,凝聚乡村创业的强大合力;建设银行发布助农金 融产品,为农村创业项目注入金融活水。 "这场盛会不仅是创业项目的竞技场,更是苏州新农人创新力量的集体亮相。"市农业农村局合作经 济与产业发展处副处长葛畅介绍,根据今年4月出台的《 ...
“接力跑”探寻南北共建新支点
苏州日报· 2025-07-18 14:22
南北共建战略成果 - 昆沭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选2024年"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标志着两地合作从"输血式帮扶"转向"造血式共建"的根本转变 [1] - 自2002年昆山与沭阳开启协作以来,在产业带动、智力支援、民生帮扶等领域结出丰硕成果,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范式 [1] - 机器时代公司作为南北产业转移典型代表,创新实践"苏南研发销售、沭阳生产制造"跨区域协作模式,总投资达30亿元,将追加10亿元建设二期项目 [2] 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 昆沭高新园提炼"经验借鉴+高新产业集聚"十字定位,重点招引具有高新特质企业,构建健康医疗、新材料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 [3] - 首创"矩阵招商"模式,整合战略伙伴纽带与产业研判等多维手段,打造"全景式"招商生态 [3] - 伟康洁婧通过将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线从苏州转移至沭阳,在控制成本同时显著提升税收贡献 [3] 品牌与电商创新 - 创立"昆沭缘"品牌推动从资源承接跃升为价值共创,通过"昆沭缘·e家行"活动带动蟹农持续增收 [5][6] - 沭阳县依托"中国县域农产品电商百强县之首"优势,实现农村电商从1.0到4.0跨越升级,花木电商产业稳居全国前列 [5] - 三年间策划沭阳年货、年宵花昆山展销等活动,将农副产品送入昆山市民消费场景 [6] 科技与人才合作 - 常州大学与沭阳县共建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沭阳分中心,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420万元,申请专利10项 [8] - 成立沭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苏州联络站,提供岗位650个,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余人 [10] - 两地实施覆盖全学段17个教育共建项目,开展110余场培训活动,惠及教师超3000人次 [9] 医疗与文旅融合 - 投入1200万元建设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等医疗设施,昆山医师团队入驻沭阳医院开展多轮驻点帮扶 [8] - 创作大型现代淮海戏《桃红柳翠》,40万元专项资金投向"苏宿惠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项目 [10] - 苏州沭阳数字技能联合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强化两地职技院校交流合作 [10]
苏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市委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苏州日报· 2025-07-18 14:17
外事工作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 [1] - 全面落实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会议和省委港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1] - 推动更多苏州项目纳入国家双多边协议和高访议程 [1] - 扎实推进苏州与国际友城交流交往 推动各领域合作走深走实 [1] - 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1] - 广泛开展国际友好交流 提升苏州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1] 港澳工作重点 - 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 - 充分利用香港、澳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2] - 加强与港澳在经贸、科教、文旅、卫生、青少年交流等领域合作 [2] - 实现与港澳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2]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主题论坛 践行科技伦理 深化国际合作
苏州日报· 2025-07-17 08:22
"我们也必须看到人工智能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也蕴含着数据安全、隐私保 护、虚假信息传播、技术滥用等风险隐患。"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有关负责人在活动 中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呼吁青年坚持智能向善的理念,在技术创新中践行科技伦理,深化国际合作,共 同构建包容普惠的治理体系,推动安全与发展协同,让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人类,携手共建普惠安全可信 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近 年来,我国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 底,我国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模 型训练等关键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有关人士会上倡议各国青年以责任为帆、以理想为舵,以开放包容 的胸怀拥抱合作,共同驾驭这场澎湃的变革浪潮。 昨天(7月16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主题论坛在苏举行,来自64个国家、七 个国际组织的青年事务部长、青年组织负责人及各国青年领袖、青年项目骨干约150人参会,共同交流 探讨、激荡思想,以跨界对话点燃智慧星火 ...
严控高温作业 确保津贴发放
苏州日报· 2025-07-17 08:22
关于高温津贴发放,提示函明确需按照规定标准和形式发放高温津贴。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 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 含33℃),应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每人每月300元,并纳入工资总额。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 低劳动者工资。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 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在高温天气作业时间管控方面,提示函明确,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 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 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应当 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不得安排怀孕 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对患有不适合在高温 天气露天工作或室内高温工作疾病的劳动者,应在高温天气期间调整其工作地点或工作岗位。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来临,为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高温下 ...
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 推动消费迭代 共促绿色转型
苏州日报· 2025-07-17 08:22
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论坛围绕绿色消费、健康生活、低碳出行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强调绿色消费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1] - 政府通过组织植树造林、绿色营养、净碳行动等实践活动推动绿色消费发展 [1] - 倡议加强宣传教育、深化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共同促进绿色消费转型 [1] 企业实践与行业趋势 - 波司登集团探索可持续时尚,分享绿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 [2] - 携程、泡泡玛特、亿航智能、比亚迪等企业分别从绿色消费、时尚引领、低空经济、低碳出行角度进行演讲 [2] - 上海长宁区展示助力青年发展的建设成果,体现地方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2] 青年角色与全球合作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强调青年是全球发展的思考者、变革缔造者,需推动以人为本的绿色转型 [2]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指出全球28亿人缺乏健康食物,青年在技术革新改善食物系统中作用关键 [2] - 东盟青年合作委员会认为青年应成为变革、包容、韧性社会的催化剂 [2] - 多国青年代表聚焦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承诺以实际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2]
古镇非遗传承“守与变”
苏州日报· 2025-07-16 08:09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 - 周庄通过数字技术如全息影像让文物"飞禽纹黑皮陶贯耳壶"实现360度交互展示,增强游客体验[2] - 周庄博物馆结合考古地图、复原模型等数字化展陈手段,2024年新增全息互动展区,推动良渚文化传播[3] - 公司系统修缮历史建筑如逸飞之家、叶楚伧故居,并复兴三毛书店等文化空间,强化传统文脉的现代表达[4] 非遗教育融合 - 周庄中心小学"水乡娃陶艺工坊"十年培育非遗技艺,学生作品获百余项国家及省市级奖项,每周安排专业课程[6][7] - 学校引入上海市非遗"中国盘艺"传承人开展盘扣课程四年,学生作品转化为胸针、壁画等创意商品[7][8] - 该校将陶艺、盘扣等非遗项目纳入课后托管,构建"课题-课程-教材"完整体系,并定期组织学生赴古镇实践[7][8] 文旅产业开发 - 周庄古戏台全年上演1700场昆曲锡剧,年均服务游客超200万人次,计划扩容空间提升非遗展示能级[11] - 公司在景区设立土布坊等非遗动态展示区,通过织布表演、水乡婚俗等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感[10] - 公司编制非遗旅游开发可行性方案,统筹传统技艺与民俗项目,确保开发中保持非遗原真性[11] 品牌与区域协同 - 周庄参与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工作,以"弘扬文化遗产时代价值"案例贡献申遗智慧[5] - 公司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规划开发非遗主题旅游产品及企业,强化经济与品牌协同效应[12]
民政部门整合资源搭建城市“绿荫”
苏州日报· 2025-07-16 08:09
高温应对措施 - 全市22家社会组织品牌空间、82家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以及110个慈善实体、慈善空间、慈善超市等场所开放"共享清凉空间",提供避暑纳凉、饮水休息、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等服务 [1] - 社会组织联合爱心企业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日均发放1000余份"爱心清凉包",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累计发放500余份解暑食品 [2] - 全市100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等提供100多场关爱服务活动,暑期已服务各类儿童8821人次 [2] 慈善救助服务 - 各地搭建慈善救助服务驿站,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24小时临时庇护,入夏以来救助238人次,发放食品、防暑降温等物资314件 [2] - 民政部门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高温预警响应机制,为高温中暑求助者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3] 行业协作与宣传 - 市社会组织总会联合城市配送、出租车客运、快递等行业协会制作防暑小贴士,宣传防暑降温、应急处理、行车安全等知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