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研究所

搜索文档
「假期贫困」的打工人,爱上周末48小时「极限出国游」
后浪研究所· 2025-05-28 11:49
旅游消费趋势 - 95后打工人Brian每月至少周末出国游1次,总开销不超过3000元,包括1200元温泉酒店、600元火车票和700元特价往返机票 [2][4][5] - 年轻人认为48小时周末出国游比小长假更具性价比,能收获更高质量体验 [6] - 热门目的地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俄罗斯,飞行时间在6小时内 [6] - 海参崴因北京飞行仅需2小时成为周末游圣地,行程可安排市区人文景观和郊外海边 [6] - 亚庇新开北京直飞5小时航线,往返机票1500元,特价票可低至500元 [8][11] 旅游方式创新 - 周末出游爱好者发展出"羊毛旅游"模式,利用双11、618等大促囤机票次卡和酒店套餐 [11] - 适合周末游的目的地需满足通勤6小时内、市内交通发达、景点集中三个特点 [12] - 特种兵旅游攻略在上海受欢迎,北京打工人则更多表示不解 [14][16][18][19] - 部分旅行者会为特定风景安排行程,如京都红叶季只在11月底12月初 [20] 旅游动机与体验 - 旅游被视为一种爱好,预算控制在5000元以内,与其他爱好如养宠物、收藏等类似 [28] - 部分旅行者将严谨工作态度带入旅行,追求极致效率,如凌晨4点拍日出、晚上9点拍银河 [22][24] - 旅行带来的正反馈包括释放工作压力、获得新鲜感和触动瞬间 [28][31][33][34] - 短期旅行能让人感觉时间更充裕,比5个工作日更充实 [36][37]
这种「毒碗」,你家可能天天都在用
后浪研究所· 2025-05-28 11:49
仿陶瓷餐具的健康风险 - 仿陶瓷餐具主要成分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高温下缩聚形成[1][2] - 劣质产品可能使用尿素甲醛树脂,热分解温度仅100℃左右,遇热汤即释放甲醛[2] - 正规厂家产品标注最高耐温120℃,但仍不适用于微波炉等高温环境[3][4] 仿陶瓷餐具的使用限制 - 微波加热会加速甲醛迁移,使使用寿命缩短超10倍[5] - 使用超1年或出现磨损的仿陶瓷餐具,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风险显著增加[6][7] - 广东质检研究院2021年抽检显示,超1年使用期的密胺餐具合格率下降[7] 陶瓷餐具的潜在问题 - 彩色陶瓷餐具存在成分不明风险,需通过正规渠道选购[8] - 市面产品难以通过肉眼辨别材质安全性[4]
「卡」在地铁闸机口,6成人的出行至暗时刻|年轻人地铁出行报告
后浪研究所· 2025-05-27 14:14
地铁出行行为分析 - 60%年轻人几乎每天乘坐地铁 仅1 9%完全不坐[3][4] - 单次乘坐时长集中在30分钟-1小时(占比58 1%) 每周平均耗时6小时[5][6] - 71 9%乘客会提前取包过安检 59 5%提前准备乘车二维码[26] 城市地铁满意度对比 - 新一线城市满意度3 6分(满分5分) 高于一线城市3 2分[9][10] - 全国58城开通轨道交通 31城运营里程超100公里[9] - 早期地铁侧重战备功能 新一线因人少服务优更获好感[11] 地铁设施进化趋势 - 深圳福田站设36个出入口 接驳高铁/公交等交通方式[13] - 青岛地铁1号线穿海隧道长8 1公里 海底深度88米[14][15] - 北京新机场线时速160公里 比驾车快3倍[15] 客运强度数据 - 广州包揽全国客运强度前三 1号线达4 51万人次/公里日[19] - 2024年日均客运量前五:上海1031万 北京989万 广州889万 深圳848万 成都604万[18] - 客运强度与运营里程呈反比 线路越长强度越低[20] 支付方式变革 - 83%年轻人倾向无卡进站 二维码支付占比43 3%[35][36] - NFC支付占比41 1% 支持息屏刷卡功能[36] - 43 3%用户不规律充值交通卡 高频使用者更易遗忘[38][40] 技术创新案例 - 华为畅行无忧卡支持全国330+城市 免充值/弱网可用[33][48] - HarmonyOS 5实现关机状态刷卡 解决闸机卡顿问题[48] - NFC技术未来或拓展至车钥匙/门禁卡等场景[52]
晚8点的打折超市,年轻人抢不过大爷大妈
后浪研究所· 2025-05-21 17:09
超市晚间清仓现象 - 七鲜、盒马、沃尔玛、物美、永辉等超市在晚8点启动日清促销,折扣商品引发抢购潮,现场混乱程度远超其他超市[3][5][6] - 七鲜日清活动中,蓝莓(49元6盒)、大连美早樱桃(50元出头)等热门商品被迅速抢空,蔬菜水果普遍半价销售[7][10] - 伊藤洋华堂晚8点促销便当和肉类,但客流量显著低于七鲜,100元可购5盒牛肉或4盒猪肉[17][18] - 永辉超市熟食区晚8点推出6-8折商品,品类涵盖猪耳朵、小龙虾等,年轻人占比达70%[21][22][2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大爷大妈组成抢购团,采用分工策略(如一人拦截、一人装车)垄断热门商品,部分被质疑从事代购[12][14][25] - 年轻人受社交媒体挑战视频(如"100元晚8点购物挑战")吸引参与,但实际抢购成功率低,部分商品性价比存疑[6][7][26] - 打工人将晚间促销作为主要采购渠道,每周2次集中购买三天食材,失业群体则视其为省钱方案[26][28][29] 行业运营模式演变 - 钱大妈2012年首创"定时打折"模式,每晚7点起阶梯降价,盒马2017年推出"日日鲜"系列并扩展至3R产品[29] - 当前超市日清策略面临两难:低价促销虽提升客流但削弱原价商品销售,北京市场因高损耗导致钱大妈撤店[31] - 永辉学习胖东来自改门店模式,通过6-8折清仓处理滞销商品,但需避开周末以获取更大折扣空间[21][22] 市场反馈与挑战 - 消费者投诉七鲜体验恶化,包括时间成本过高、商品质量(如蓝莓长毛)及过期问题[32][34][35] - 部分年轻人因实际支出反超原价(如酸奶过期浪费)退出抢购,转向传统菜市场[35] - 超市日清模式依赖低价黏性,价格调整易导致客户流失,形成持续降价依赖[31]
开放式关系、已婚单身、前任炮友……我们扒光了36段「非正常关系」
后浪研究所· 2025-05-20 17:10
当代年轻人情感状态分析 - 传统"单身、恋爱、已婚"三分法已无法涵盖现代人情感状态 情感关系呈现"光谱化"特征 存在大量中间状态[11] - 调查显示55%单身者为"全日制单身" 45%处于暧昧/性伴侣/前任纠缠等"相对单身"状态[7][10] - 2.2%受访者自认"已婚单身" 其中52%因精神单身 40%已分居未离婚 8%为形婚[11] 非传统关系类型 - 开放式关系接受度超50% 其中20%已实践 男性接受度(58%)略高于女性(51%)[27] - 52%年轻人与前任保持联系 13.4%定期聊天 部分存在约会/性关系[46] - 出现"法律未婚+社交已婚"模式 35%认为领证非必需 女性更倾向保护婚前财产[57][59] 关系形成动因 - 社交圈萎缩导致64%受访者将前任作为"熟悉搭子"缓解孤独感[48][50] - 经济因素驱动部分关系 如异地伴侣为高收入保留工作 女性规避"婚姻扶贫"[18][63] - 创伤性依赖现象 部分人陷入"熟悉的痛苦"循环 存在性瘾/控制欲等特殊案例[51][54] 行业趋势观察 - 情感消费呈现"液态化"特征 短期关系满足即时需求 避免长期承诺风险[66] - 社交媒体加速关系形态多元化 催生Situation Ship等模糊关系范式[43][66] - 婚恋市场出现"去制度化"倾向 形式婚姻与实质关系分离度提升[57][64]
做家务,正在偷走打工人的「下班自由」
后浪研究所· 2025-05-19 17:40
核心观点 - 家务成为现代年轻人的压力源 需要解放双手的解决方案 [9][11] - 扫地机器人能有效缓解家务焦虑 提升生活品质 [11][19] - 618大促期间提供多品牌扫地机团购优惠 [13][15] 产品信息 - 主要推荐品牌包括科沃斯 石头 追觅 [15][17] - 热门型号涵盖科沃斯T80 石头P20 Ultra 追觅S50Pro等 [16][17] - 产品线覆盖高配和高性价比机型 满足不同需求 [16] 促销活动 - 提供专属优惠和配件包 可叠加618平台补贴 [18] - 包含大额国家补贴 价格优势明显 [18] - 官方渠道保障售后服务 [18] 消费场景 - 解决宠物毛发清理难题 [3] - 处理食物残渣等日常清洁问题 [5][6][8] - 帮助维持家居环境整洁 释放个人时间 [19]
27岁,我停经了
后浪研究所· 2025-05-16 10:13
卵巢早衰的年轻化趋势 - 26岁患者AMH值低至0.01 ng/mL(正常范围2-6.8 ng/mL),显示卵巢功能严重衰退 [3] - 30岁以下患者占比达5%-15%,临床案例显著增加 [11] - 医生首次接诊20+岁患者时需查阅医学资料,反映病例罕见性 [21] 疾病诱因与病理机制 - 快速减重导致体脂骤降,影响胆固醇合成雌激素的生理链路 [11] - 高压环境(如考公、晋升)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分泌 [12] - 遗传、自身免疫疾病及精神刺激为三大不可控诱因 [9] 临床症状与误诊现象 - 月经紊乱(周期40天/经量骤减)为早期典型表现,但常被误判为压力导致 [7] - 闭经超3个月伴随潮热、失眠、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 [5][19] - 患者初期抗拒激素治疗(如芬吗通),因副作用(恶心、肥胖)转向无效中药 [4][8] 生育可能性与治疗误区 - AMH低于0.2仍存在5%-10%自然受孕概率,需精准监测排卵 [27] - 美容院卵巢保养等非正规治疗延误病情 [24] - 生殖科医生强调"先改善自身症状而非生育"的治疗优先级 [28] 社会心理影响 - 病耻感导致社交回避,职场表现下滑(频繁换工作/与领导冲突) [19][15] - 家庭关系受冲击,包括性功能障碍及情绪失控 [16][17] - 患者社群成为重要支持系统,分享抗衰经验与心理重建 [23][24] 代际健康观念转变 - 患者主动打破"必须考研考公"的成长路径依赖,重视子女健康阈值 [28] - 年轻群体对"40岁+疾病"的认知偏差导致延误就医 [9][29]
年轻人最爱的「毛绒绒」品牌,迪士尼只能排第二|2025毛绒玩具报告
后浪研究所· 2025-05-15 16:01
毛绒玩具消费趋势 - 92%消费者购买毛绒玩具用于自我取悦 51%会赠送给朋友 形成新型社交货币[2] - 消费者平均持有9-11个毛绒玩具 近40%家庭收藏超过15个 呈现"小型博物馆"特征[3][4] - 月收入8000-15000元群体拥有量最高(10-11个) 显示中等收入人群为主要消费力量[10][11] 产品偏好分析 - 74.8%消费者偏好30cm以下小型玩具 40.5%选择手掌尺寸微型款 反映居住空间限制[7][8] - 动物形象占据90.4%市场份额 小狗(53.8%)/小熊(51.8%)/小猫(50.7%)为TOP3受欢迎造型[28][30] - 迪士尼(35.6%)/卡皮巴拉(25.5%)/线条小狗(25.1%)构成最热门IP前三甲[16][17] 品牌竞争格局 - Jellycat(48.3%)与迪士尼(45.6%)形成双寡头垄断 名创优品(34.8%)凭借IP联名跻身第三[12][14] - 泡泡玛特(27.5%)/宜家(23.6%)等原创设计品牌表现突出 显示创新设计溢价空间[13][14] - 40.1%消费者拒绝仿制品 正版意识强化推动行业向品质化发展[44][45] 消费行为特征 - 64%购买动机源于独特造型 33.8%用于情绪减压 显示产品情感价值超越实用功能[49][50] - 80.2%通过官网网购 50.3%选择商超渠道 反映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特征[42] - 上海(170元)/北京(168元)消费单价领先 成都(130元)/广州(128元)凸显性价比导向[40] 用户画像差异 - 00后偏好小狗(59%) 95后倾向小猪(25.4%) 85后偏爱小狐狸(24%)等小众形象[31] - 男性更青睐Labubu(29.9%vs16.3%) Chiikawa(24.2%vs18.6%)等日系IP[18][20] - 工作年限越长 对开朗(77.3%)/友善(80%)等积极属性的需求越强烈[53][55] 市场规模预测 - 行业规模将从2024年143亿元增长至2028年24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3.9%[28] - 情绪代偿功能显著 66%消费者看重"开朗蠢萌"特质 形成精神减压刚需[51][52]
屁味封装器、自动洗头机、灾难逃生器……这届年轻人的「抽象」用AI实现了
后浪研究所· 2025-05-14 18:45
核心观点 - 年轻人通过AI技术将抽象创意转化为可视化产品原型,推动消费市场创新[5][12][35] - 抖音商城通过AI工具搭建"用户创意-商家响应"机制,重构商业生态[44][46] - 品牌方借助年轻人AI设计获取营销灵感,形成双向共创模式[41][43] 年轻人创意落地案例 - 潍坊风筝节出现"财"字风筝、"早日康富"医疗主题风筝等抽象设计[2] - 飞恋伞厂推出洛丽塔雨伞、出师表古文伞等十余种脑洞产品获10万+点赞[2] - AI生成屁味封装器、手机喷水雨刮器等离谱发明登上抖音热搜[5][8][11] 宠物用品创新 - 万向轮宠物出行器提升携带便利性且具备时尚属性[14] - 带星空顶智能加热猫窝、史迪仔造型自动洗澡浴缸等高端宠物用品涌现[16][18] 生活场景产品设计 - 植物内胆床垫结合自然疗愈概念[21] - 翅膀跑鞋设计时速超越博尔特[23] - 海绵宝宝菠萝屋冰箱复刻童年IP[25] - 哪吒IP联名结界兽抹茶棒棒糖融合美食与娱乐[27] 平台数据表现 - 我的AI小发明已就位话题收获上万投稿,海尔总裁参与生成表情洗衣机等概念产品[38] - 我的AI挂卡手办话题上万投稿,实现生活瞬间实体化[36] - 抖音商城联合Crocs、阿迪达斯等品牌推出液态金属外套等10款未来概念产品[43] 技术赋能价值 - AI降低设计门槛实现"创意平权",使非专业用户创意可视化[35] - 平台AI工具使商家能快速捕捉用户需求,缩短产品开发周期[44] - 用户从被动消费者转变为主动产品共创者,推动商业规则变革[45][46]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不,未来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
后浪研究所· 2025-05-13 14:40
精英教育体系的问题 - 精英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的绵羊",学生聪明但充满焦虑、缺乏目标感和好奇心,顺从地向同一方向前进[1] - 学生加速涌入金融、咨询、法律、医学、科技行业,这些最稳妥通往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专业[3] - 学历贬值严重,1991至2022年间美国学士学位数量增长84%,硕士学位暴涨157%,但教育质量下降[5] 学科选择与就业趋势 - 人文科毕业生占比跌破3%,职业教育类专业占超50%,商科独揽20%份额,但学术严谨性不足[9] - 学生扎堆少数热门领域(尤其科技行业),导致就业市场过度饱和,差异化路径更为重要[9] - 美国高校开始取消外语、艺术相关科系,未来可能波及哲学、英语等核心人文领域[17] 文科的价值与未来 - 人文学科培养的核心能力(情感联结、创造力)是AI难以取代的,未来文科可能变得更加重要[19] - 交叉学科发展对人文和STEM领域都有益,人文课程能为理工科学生提供"附加价值"[20] - 70%美国大学生从事领域与专业无直接关联,大学教育应培养广泛可迁移的基础能力[28] 教育体系改革建议 - 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下降,院校需系统性改革激励机制,学生应主动发掘优质资源[30] - 博雅教育应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自然科学,培养创造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3] - 自我觉醒应出现在更早阶段,职场历练后重新审视人生航向是弥补教育缺陷的方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