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华大科技(00085)

搜索文档
港股半导体股走强,华虹半导体涨超5%
格隆汇APP· 2025-08-04 15:29
港股半导体股表现 - 港股半导体板块整体走强,多只个股涨幅显著 [1] - 顺泰控股涨7.83%至0.124港元,总市值3.02亿港元 [2] - 英诺赛科涨7.90%至62.150港元,总市值555.87亿港元 [2] - 上海复旦涨6.18%至33.180港元,总市值272.55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涨5.96%至41.800港元,总市值721.92亿港元 [2] - 美佳音控股涨4.44%至0.470港元,总市值2.44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涨2.80%至51.450港元,总市值4108.83亿港元 [2] - 脑洞科技涨2.65%至0.194港元,总市值1.55亿港元 [2] - 晶门半导体涨2.25%至0.455港元,总市值11.36亿港元 [2] - 中电华大科技涨2.11%至1.450港元,总市值29.43亿港元 [2]
中电华大科技(00085) - 二零二五年七月份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7:29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085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3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3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3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300,000,00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電子華大科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 ...
院士郑纬民:中国不仅要构建类CUDA系统,同时也要做好10个关键软件
观察者网· 2025-07-26 22:48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 上海市正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 构建全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 2025年底智算供给能力将超10万P [1] - 上海市形成"4个基础模型+N个垂域模型"发展路线 打造"一东一西 一软一硬"差异化布局 [1] - 上海将通过构建高质量语料供给体系 加大重点垂直领域应用 创新应用生态构建等措施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1] 人工智能技术挑战与突破 -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芯片 算力 数据 生态等领域面临挑战 需聚焦低成本个人用推理机研制和国产智算系统可用性提升 [3] - KTransformers系统通过以存换算方式降低AI使用门槛 国产智算系统需构建类CUDA系统并完善10个关键软件 [3] - 企业应用AI需找准核心问题 用好高质量数据 微调基础大模型 [3] 数据要素发展现状 - 高质量数据集具备高技术含量 高知识密度 高价值应用的"三高"特征 是AI发展核心驱动力 [5] -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面临目标定位模糊 实施路径碎片化 技术底座薄弱三大难题 [5] - 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推动"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政策协同 新一代数据标注和合成数据为突破"数据墙"提供新思路 [5] 企业人工智能布局 - 中国电子建立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 构建以飞腾 麒麟 达梦 中国电子云 中国长城为代表的全栈信创底座 [7] - 中国电子云自主研发CECSTACK专属云平台 提供通算 智算 超算一体化服务 打造全链路AI解决方案 [7] - 中国电子云将在政务 医疗 金融等关键行业打造行业大模型 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 [7]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6月25日 周三)
快讯· 2025-06-25 09:10
个股新闻 - 京东物流(02618HK)开始招募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 [1] - 曹操出行(02643HK)全球发售441786万股H股股份 香港公开发售获2114倍认购 全球发售净筹约1718亿港元 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 [2] - 康哲药业(00867HK)建议将其普通股以介绍方式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作第二上市 [3][8] - 中电华大科技(00085HK)预计中期净利约135亿至15亿港元 去年同期为3095亿港元 [4][6] - 尝高美集团(08371HK)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95533万港元同比增加561% [5] - 李宁(02331HK)获李进增持640万股 每股作价约1496港元 [7] - BOSS直聘(02076HK)拟发售3000万股新股 最高净筹约22613亿港元 [9]
*ST高鸿(000851.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4269.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新浪财经· 2025-05-01 09:4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82亿元,同比下降50.01%,同业排名第57 [1] - 归母净利润-4269万元,同比下降140.08%,同业排名第82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051.86万元,同比增加2.06亿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同业排名第20 [1] 资产负债与盈利能力 - 资产负债率82.15%,同比增加29.91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同业排名第88 [3] - 毛利率16.53%,同比增加8.42个百分点,实现3个季度连续上涨,同业排名第72 [3] - ROE为-7.20%,同比下降10.74个百分点,同业排名第86 [3]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04次,同比下降17.54%,同业排名第80 [4] - 存货周转率0.30次,同比下降36.58%,同业排名第75 [4]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5.81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17.38% [4] - 第一大股东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12.86% [5] - 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1.03%,包括私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 [5]
中电华大科技(0008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4: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销售收入为23.49亿港元,较去年下降22.2%[13][14][28] - 2024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归属股东溢利为5.875亿港元,较去年下降14.4%[13][14][28]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8.94港仙(2023年:33.82港仙)[13][14][28]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为2349.0百万港元,较去年下降22.2%[31][35][37] - 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587.5百万港元,较去年下降14.4%[31] - 2024年公司总销售量较去年下降9.7%[34][36] - 2024年已确认为收入的政府补助上升185.1%至88.4百万港元[45][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为45.6百万港元(2023年:79.4百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6%降至1.9%[40][43] - 2024年行政开支为562.7百万港元,较去年上升5.6%,占收入百分比由17.6%升至24.0%[41][43] - 2024年研发成本为447.6百万港元(2023年:421.4百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为19.1%(2023年:14.0%)[42][44]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1月骆文菁女士辞任公司执行董事[20][23] - 2024年9月许海东先生辞任董事会主席及公司非执行董事[20][23] - 2024年11月刘劲梅女士退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委员[21][24] - 2024年1月24日,王剑先生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92][94] - 2024年5月28日,黄亚平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6][101] - 2024年9月24日,孙劼先生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97][102] - 2024年11月20日,付丹先生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98][103]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集成电路设计业务获19项新专利,注册1项新软件版权和3项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与销售[198] 董事会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0][73]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主席为孙劼先生,行政总裁为常峰先生[70][73]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中男性占比87%,女性占比13%[81]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中执行董事占比25%,非执行董事占比25%,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50%[81]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为41 - 50岁占比25%,31 - 40岁占比13%,51 - 60岁占比37%,71岁以上占比25%[81]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专长中集成电路行业经验占比22%,会计专业、法律专业、银行及金融经验、营运管理及产业规划经验、金融服务及投资经验、企业行政经验均占比13%[81] - 董事会成员中50%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以确保董事会有独立元素[83][84]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87][88] - 定期董事会会议董事至少提前14天获书面通知,会议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3天提供[87][88] - 董事2024年参与了着重上市公司董事角色职能的培训和持续专业发展活动[90] - 各董事2024年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出席记录载于年报第33页[87][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秘书伍举钧先生已满足上市规则第3.29条关于接受专业培训的要求[9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均确认全面遵守标准守则[104][107] - 2024年12月31日,薪酬及提名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邱洪生先生为委员会主席[105][108] - 2024年,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举行了5次会议[111][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棋昌为委员会主席[116][119] - 年内,审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工作包括审核多份财务报表、审计计划等[120][122] - 董事会负责编制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32][133]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确定集团战略目标风险,审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34] - 董事会等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保持对话,公司网站提供集团最新信息,股东沟通政策可在公司网站查看[158] - 董事会认为2024年股东沟通政策已妥善实施且有效[159] - 各董事2024年出席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及董事会委员会会议详情载列如下[170][171] - 孙劼于2024年9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1/1次,股东大会0/0次[172][175][176][178] - 许海东于2024年9月辞任,出席董事会会议5/7次,股东大会2/2次[172][175] - 付丹于2024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0/0次,股东大会0/0次[172][175][177][179] - 刘劲梅于2024年11月退任,出席董事会会议6/7次,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会议4/5次,股东大会2/2次[172][175] - 常峰于2021年9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7/7次,股东大会2/2次[172][181][183] - 王剑于2024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6次,股东大会2/2次[172][182][184] - 骆文菁于2024年1月辞任,出席董事会会议0/1次,股东大会0/0次[172][175] - 陈棋昌出席董事会会议8/8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3次,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会议5/5次,股东大会2/2次[172] - 邱洪生出席董事会会议8/8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3次,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会议5/5次,因临时安排未能出席2024年6月28日股东大会0/2次[172][175] - 邹灿林出席董事会会议8/8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3次,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会议5/5次,股东大会2/2次[172] 股东相关情况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派付每股9.0港仙股息(2023年:10.5港仙)[15][18]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派付股息9.0港仙(2023年:10.5港仙),总额为1.82688亿港元(2023年:2.13137亿港元),有待公司股东于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批准[199] - 持有公司有权在股东大会投票的实缴股本不少于10%的登记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会议须在呈递要求日期起两个月内举行[145][148] - 若董事会未能在呈递要求日期起21日内开展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呈请人(或代表全体呈请人总表决权半数以上人士)可自行召开,会议须在呈递要求日期起三个月内举行[147][149] - 持有公司有权在股东大会投票的实缴股本不少于5%的登记股东,或不少于100名登记股东,可书面要求公司通知股东有关决议及传阅不超1000字的陈述[151] - 要求通知决议的书面申请,须在会议前不少于六周存于公司注册办事处;其他申请须在会议前不少于一周存于该处[152]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二十分之一(5%)的登记股东,或不少于100名登记股东,可向公司提交书面要求[153] - 书面要求需附带合理款项,发决议案通知要求须会议前不少于六周送达,其他情况须会议前不少于一周送达[153] - 登记股东提名非公司董事参选,须在大会通告发出翌日起至大会举行日期至少七天前提交相关文件[155][157] - 股东可通过公司秘书书面咨询董事会,也可在股东大会上咨询[160][16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1.6外,已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63][67] - 公司制定持续策略规划流程,为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65][69] - 公司员工培训分为公司级、部门级和个人级三个级别[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为借贷抵押任何资产,2023年也无[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购买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并无重大尚未履行资本承担,也无重大或有负债,2023年也无[5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以规管董事证券交易[104][107] - 审计部负责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职责包括多项审核工作[123][124] - 审计部向高级管理层发布涵盖集团各运营和财务单位的报告,并对重大项目等进行审查[126][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应付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986千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384千港元,总计1,370千港元[131] - 管理层负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监控,审核委员会监督并审查其有效性[136] - 集团制定政策和控制措施以保障资产、合规及管理风险,但只能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保证[135] - 公司委聘信永方略风险管理有限公司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效能进行年度审阅,董事会认为该系统有效且足够[139][142]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讨论,确保管理层维持及运营的内部监控系统符合既定程序及标准[140][143] - 董事会检讨并确保公司会计、内部审核及财务汇报职能方面的资源、员工资历及经验、培训课程及预算足够[144] - 董事会负责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公司制定并实施相关程序,且会定期检讨[141][144] - 2024年6月28日股东大会通过特别决议案,批准对公司细则的若干修订[166][167] - 细则修订使公司符合自2023年12月31日起生效的监管规定及相关上市规则修订[166][167]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470名雇员,女性占比33.3%,雇员福利开支为3.526亿港元[58][61] - 公司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产业”信息安全需求,提供智能卡及安全芯片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64][68] - 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培训和招聘高绩效女性雇员以晋升至高级管理或董事职位[82][84] - 邱洪生60岁,2012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现任中华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等职[186][188] - 陈棋昌78岁,1997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曾任东亚银行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行政总裁等职[187] - 邹灿林74岁,2015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197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拥有多个专业资格及荣誉[190][191] - 黄亚平56岁,2024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现任观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等职[192] - 伍举钧63岁,2008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公司秘书,拥有英国利物浦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193] - 集团该年度业绩载于本年报第64页的综合损益表[199] -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年内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200] - 董事会提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经审计财务报表[197]
中电华大科技(0008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23.49亿港元,较2023年的30.19亿港元下降22.2%[2] - 2024年公司毛利11.35亿港元,较2023年的12.98亿港元下降12.6%[2] - 2024年公司营运溢利6.52亿港元,较2023年的7.57亿港元下降13.9%[2]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5.89亿港元,较2023年的6.87亿港元下降14.4%[2] - 2024年建议股息1.83亿港元,较2023年的2.13亿港元下降14.3%[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28.94港仙,较2023年的33.82港仙下降14.4%[3]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5.38亿港元,较2023年的6.56亿港元下降17.8%[4]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41.74亿港元,较2023年的43.27亿港元下降3.5%[5]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17.03亿港元,较2023年的21.81亿港元下降22.8%[6]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3.49亿港元,较去年下降22.2%;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5.875亿港元,较去年下降14.4%[25] - 2024年度公司收入为23.49亿港元,较去年下降22.2%[27] 公司其他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25624亿港元,2023年为6905万港元[16] - 2024年按性质划分的费用中,所用原材料及外包费用为11.96817亿港元,2023年为13.48846亿港元[17]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321.5万港元,2023年为2076.5万港元;2024年税项为4509万港元,2023年为4930万港元[1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6.33774亿港元,2023年为7.36665亿港元[19]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派付每股9.0港仙股息,2023年为每股10.5港仙;建议股息2024年为1.82688亿港元,2023年为2.13137亿港元[2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8.94港仙,2023年为33.82港仙[2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拨备)为3.50166亿港元,2023年为3.14992亿港元[2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16869亿港元,2023年为3.90463亿港元[24] - 2024年度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为4560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由去年的2.6%降至1.9%[28] - 2024年度行政开支为5.627亿港元,较去年上升5.6%,占收入百分比由去年的17.6%升至24.0%[28] - 2024年度研究及开发成本为4.476亿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为19.1%(2023年:14.0%)[28] - 2024年度已确认为收入之政府补助上升185.1%至8840万港元[2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43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为3.78亿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5.636亿港元(2023年:14.599亿港元)[3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470名雇员,本年度雇员福利开支为3.526亿港元[35] 公司业务客户收入情况 - 2024年公司来自3名外界顾客收入超10%,分别为4.74亿、4.26亿及2.99亿港元[15] 集成电路设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成电路设计业务总销售量较去年下降9.7%,新增19项专利、新登记1项软件著作及新注册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6] 公司年报及股份过户登记信息 - 2024年年报将刊载于公司网站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40] - 自2025年4月1日起,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将变更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41] 公司董事会组成信息 - 董事会由2名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3] - 非执行董事为孙劼先生(主席)及付丹先生[43] - 执行董事为常峰先生(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及王剑先生[4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棋昌先生、邱洪生先生、邹灿林先生及黄亚平女士[43]
中电华大科技(0008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2:22
财务数据 - 公司收入为13.61亿港元,同比下降24.7%[6] - 毛利为5.67亿港元,同比下降32.4%[6] - 营运溢利为3.55亿港元,同比下降44.3%[6] - 期内溢利为3.09亿港元,同比下降44.1%[6] - 每股基本盈利为15.25港仙,同比下降44.0%[6] - 公司总资产为41.91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1.1%[10] - 公司总负债为15.91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2.1%[10] - 公司权益总额为25.99亿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0.4%[10] - 公司现金及等同現金項目為6.91亿港元,較2023年底增加5.5%[10] - 公司獲得銀行授信額度為10.5億港元,未動用額度為6.5億港元[10] - 公司资产总额为44.58亿港元[12] - 公司权益总额为22.26亿港元[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5亿港元[17] - 公司营运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1.46亿港元[17]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1.34亿港元[17]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206万港元[19] - 收入为13.61亿港元,同比下降24.7%[31] - 政府补助为3,665万港元,同比增加224.1%[34] - 利息收入为1,965.2万港元,同比增加11.9%[34] - 融资成本净额为1,092.8万港元,同比下降10.5%[35] - 投资物业公允值下降535.3万港元[28] - 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42.88亿港元[28] - 研发成本为183,250,000港元,主要包括员工成本108,473,000港元和材料成本36,413,000港元[39] - 存货撥備為10,288,000港元[39] - 中國企業所得稅為22,442,000港元,遞延稅項為11,801,000港元[40] - 每股基本盈利為15.25港仙[47] - 期內本集團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17,827,000港元[51] -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為488,972,000港元[55] - 貿易應付款項為515,474,000港元[57]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360.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4.7%[78]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利润为309.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0%[78]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5.25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7.24港仙下降[78] - 期内研发投入183.3百万港元,占收入13.5%,主要用于安全芯片、智能卡性能提升、产品安全认证等[83] - 本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75.3百萬港元,其中99.6%以人民幣持有[85] - 本集團銀行及其他借貸為493.1百萬港元,全數於一年內到期及全數以人民幣計值[85] 业务情况 - 投资物业主要包括北京的办公楼和停车位[29] - 北京办公楼每平方米市场价格为人民币34,170元[29] - 北京停车位每月租金为人民币800元,折现率为7.5%[29] - 2024年上半年全球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集成电路行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持续下跌[80] - 集团主要产品如社保卡芯片、SIM卡芯片、银行卡芯片及安全芯片的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4.9%[80] - 未来集团将密切关注国内市场需求、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客户,以巩固在智能卡及安全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83]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僱用約450名僱員,大部份於中國內地工作[86] - 本集團意識到優秀人才及能幹僱員的重要性,備有嚴謹的招聘政策及表現評估計劃[86] 关联交易 - 本集團與中國電子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進行了若干交易[60,61] - 中國電子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銷售產品及服務收入為143,033千港元[62] - 中國電子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採購產品及服務支出為88,047千港元[62] - 中國電子集團及其附屬公司提供給本集團的最高每日財務資助餘額為742,709千港元[62] - 本集團存放於中國電子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最高每日存款餘額(包括應計利息)為742,709千港元[62] - 本集團與中國電子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餘額為27,219千港元[64] - 本集團與中國電子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的貿易應付款項餘額為52,857千港元[64] - 本集團從中國電子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取得的借貸餘額為493,053千港元[64] - 本集團主要管理人員的薪酬總額為1,358千港元[67] 其他 - 公司采用所有适用的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对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3] - 公司编制中期财务报表符合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的要求[21] - 公司中期财务报表采用历史成本法编制,并对投资物业进行重估[22] - 公司中期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与年度财务报表一致[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不派發任何股息[44]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新增11项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79] - 董事会决定不派发2024年上半年股
中电华大科技(0008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0:46
财务业绩指标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3.6063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07007亿港元下降24.69%[3][1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6736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40667亿港元下降32.51%[3] - 2024年上半年营运溢利为3.5456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36615亿港元下降44.29%[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877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51366亿港元下降43.99%[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5.25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27.24港仙下降44.0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1360.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4.7%[24] - 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309.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0%[24] - 每股基本盈利15.25港仙,2023年为27.24港仙[20][24]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44.58193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43.26786亿港元增长3.0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2.31981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21.80565亿港元增长2.36%[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53亿港元,99.6%以人民币持有[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为4.931亿港元,全数以人民币计值[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1.99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99亿港元[29] 业务分布情况 - 公司业务以单一分部运营及管理,接近100%的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市场[13] - 公司超过90%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13] - 公司大部份收入来自销售集成电路产品及提供服务,按货品控制权转移至顾客的时间点确认[12] 知识产权成果 - 2024年上半年新增11项专利、新登记1项软件著作及新注册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5] 销售相关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总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4.9%[25] 成本与费用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26.8百万港元,2023年为26.1百万港元[25] - 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占收入百分比从去年同期1.4%升至2.0%[25]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36,650千港元,2023年为11,317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10,928千港元,2023年为12,212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确认为开支183,250,000港元,2023年为162,991,000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2.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6%,占收入百分比由11.5%升至17.5%[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究及开发成本为1.833亿港元,2023年为1.63亿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为13.5%,2023年为9.0%[26] 行业前景 - 未来全球智能卡需求下行,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竞争更激烈,但安全芯片应用领域将更广泛[2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派付股息[28] 雇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佣约450名雇员,雇员福利开支为1.625亿港元[30] 股份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购回、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31] 企业管治情况 - 除守则条文C.1.6外,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32]
中电华大科技(0008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2:5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3,019.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21.6%[5]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为686.4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29.2%[5] - 每股基本盈利为33.82港仙[6] - 2023年度总销售量较去年增长了6.9%[23] - 2023年度收入为3,019.1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了21.6%[25] - 2023年度研究及开发成本为421.4百万港元,占收入的比例为14.0%[31] - 2023年度政府补助收入增加了64.2%,达到31.0百万港元[3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07.5百万港元,其中97.9%为人民币[3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银行及其他借贷为496.6百万港元,全数以人民币计值[3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动用的已承诺借贷备用额为794.7百万港元[38] - 公司收入主要以人民币结算,会利用对冲合约对冲外汇波动风险[3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459.9百万港元[41]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处于净现金状况[42] - 本集团在2023年12月31日没有为借款抵押任何资产(2022年:无)[43]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没有任何重大未履行的资本承诺(2022年:无)[44] 员工管理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雇用约430名员工,其中33.7%为女性,大部分在中国内地工作,员工福利开支为337.8百万港元[45] - 本集团重视高素质和能干的员工,拥有严格的招聘政策和绩效评估计划,薪酬政策与行业惯例相符,与表现和经验挂钩[46] - 奖金和其他奖励与集团和个人的表现挂钩,作为激励优化绩效[47] - 本集团的员工培训分为公司级、部门级和个人级,旨在提升知识和技能[48] 企业治理 - 本公司致力于通过强调问责制、透明度、独立性、责任和公平等方式实现最佳企业治理实践[50] - 本公司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的所有适用规定,董事薪酬根据职责和市场情况确定[52] - 董事会负责制定长期业务目标、战略和计划,监督和控制集团的运营和财务表现[57] - 董事会负责委任新董事以填补董事会的任何空缺[66]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实现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委任董事将基于能力和经验,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66] - 董事会认为董事会中有一名女性代表已足够,提名政策将确保董事会有潜在繼任者以延续董事会的性别多元化[67] - 董事会认为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已达成,因为董事会由不同背景的董事组成[68] - 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12月31日的组成分析显示,男性占71%,女性占29%,年龄在51-60岁占57%[70] - 董事会认为公司已建立有效机制确保董事会内有强大的独立元素,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占42%、董事会主席与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年度会议等[72] - 所有董事积极参与本集团业务的审查和监督,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高级管理层定期向董事会提供信息[73] - 董事会认识到需要继续发展和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为公司做出贡献,参与了适当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活动[75] 董事会及委员会 - 駱文菁女士于2024年1月24日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王劍先生接替[77] - 王劍先生已于2024年1月15日确认了自己作为公司董事的责任[7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以规管董事的证券交易,并且所有董事已确认全面遵守[81]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邱洪生先生、陈棋昌先生和邹灿林先生[83]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的主要责任包括制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提名董事会成员、审查薪酬政策等[85] - 提名政策规定了考虑董事候选人的标准和程序,包括对董事会组成、候选人独立性和时间承诺的要求[89]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在审查董事会组成、董事的委任、重新委任或罢免等方面将考虑提名政策的提名标准[90]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在年内举行了3次会议,工作包括审查薪酬政策、评估执行董事表现、确定薪酬等[92]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委托独立咨询公司对2023年度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了年度审查[118] - 公司已开始实施由独立咨询公司提出的建议,以提升集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效能[119] - 适当的政策和控制已建立以保障资产不被未经授权使用或处置[113] 股东权益 - 股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