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00506)

搜索文档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在上海举办 多国看好中国食品市场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5-19 22:23
展会概况 -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在上海开幕,吸引7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展商参展 [3][4] - 展会由法国高美艾博展览集团、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北京爱博西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4] - 展会定位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风向标,核心优势包括国际性、专业性、商贸性和创新性 [4] 中国市场潜力 - 多国官员及企业代表一致看好中国食品市场潜力,强调高品质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1][3] - 巴西驻华大使指出中国是巴西主要农产品进口国,巴西企业大规模参展体现深化合作的意愿 [3] - 西班牙官员称中国进口食品需求升级,西班牙对华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且前景广阔 [3] - 法国企业希望通过参展提升在华知名度,中国市场对高品质法国食品需求强劲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国推出促消费政策组合拳,旨在创新消费场景并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4] - SIAL西雅展为国内外企业搭建商贸桥梁,推动世界食品贸易发展和行业创新 [4] - 展会主办方表示将助力食品饮料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同时促进中国食品产业国际化 [4][5]
2025年中国食品消费趋势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5-17 09:31
行业发展背景 - 政策层面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推动食品行业从"恢复性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2][27] - 2024年GDP增长5%,但食品工业增加值占比连续4年下降,营收增速走低,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2][41] - 人口老龄化加速,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结婚率下降但生育率首次正增长,"一老一小"需求受关注 [2][56] - 城镇化率达67%,消费者饮食观念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2][60] - 2024年研发经费支出3.6万亿元,食品科技融合AI、合成生物等技术,驱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精准化转型 [2][28] 六大核心消费趋势 - **多元渠道新变革**:84.2%消费者购买平替产品,盒马优化供应链实现"价格下降、价值上升",胖东来打造自有品牌,山姆定制人群需求产品 [3][17] - **精准营养新产品**:推出适老营养产品、儿童分龄营养体系及中西合璧药食同源产品(如九阳豆浆融合黄芪、党参) [3][17] - **情绪价值新场景**:脉动青草味"出游限定"、淄博烧烤等地域美食火爆,AI赋能个性化(如太太乐情诗瓶)提升情绪体验 [3][17] - **关键人群新机遇**:母婴品牌布局全家营养(如佳贝艾特推出中老年羊奶粉),城市市集经济与下沉市场折扣店发展迅速,瑞幸因免签政策推出外文服务与国货专区 [3][17] - **信息智能新体验**:AI应用于研发(味全"数字味觉图谱")、生产(蒙牛MENGNIU.GPT)及餐饮(AI炒菜机人效提升80%) [3][17] - **食饮绿色新革命**:供应链透明化(沙坡头旱苹果直播溯源)、绿色包装(蒙牛减少包材用量)、植物基与清洁标签产品受超七成消费者关注 [3][17] 行业经济数据 - 2024年中国食品酒类行业规模达11.71万亿元,同比增长3.75% [20] - 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收同比降低0.2%,增速连续4年走低,但投资保持高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18%、食品制造业22.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8%) [41][52]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粮油食品类零售增长9.9%,食用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 [4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6%,拉低CPI涨幅,进出口总额1.9万亿元,同比减少4.7% [48] 政策与社会驱动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30项重点任务,强调农业品牌培育、"人工智能+消费"及"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28][34] - 人口结构变化:65岁以上占比15.6%,城镇化率67%,健康中国战略推动饮食观念升级 [56][60] - 技术升级:AI、合成生物等技术融合加速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2][28]
2025年中国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分析:中国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但果蔬和水产的冷链流通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前瞻网· 2025-05-15 17:18
冷链物流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3.65亿吨 同比增长4.3% [2] - 2024年冷链物流总收入5361亿元 同比增长3.7% [2] - 2024年中国冷库容量同比增速11.0% 总量达2.53亿立方米 [2] 冷链基础设施发展 - 2024年冷藏车保有量49.5万辆 同比增长14.58% [4] - 2024年冷库项目资金投入474.14亿元 其中第四季度投入109.07亿元 [6] - 预制菜/食品产业园类冷库项目占比最高 达38.2% 共计221个 [6] 农产品冷链流通现状 - 2023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3%/78%/80% 较十四五规划值差距7/7/5个百分点 [9] - 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平均水平达80%-95% [9] - 果蔬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提升空间显著 存在运输销售环节"断链"现象 [9] 行业政策与市场驱动 - 国家政策推动冷链新基建 地方政府加速布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2] - 疫情凸显冷链物流对民生保障作用 促进产业体系化发展 [2] - 生鲜农产品年流通量超4亿吨 冷链处理比例持续提高 [9]
2025年中国食品泵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3 09:40
食品泵行业概述 - 食品泵是专为食品饮料行业设计的流体输送设备,核心特征包括材质安全、结构易清洁、密封防污染,确保符合卫生认证 [1] - 2024年中国食品泵市场规模达102.65亿元,同比增长8.42%,其中离心泵占比超50% [1][14] - 主要类型包括离心式、容积式、螺杆式、蠕动式和隔膜式食品泵,各有优缺点(如离心泵结构简单但不宜处理高粘度流体) [5] 发展背景与政策环境 - 食品行业高卫生安全标准推动企业加大卫生设计、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投入 [6] - 国家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间接带动食品泵行业发展 [6] - 国民收入提高推动食品消费市场繁荣,食品加工行业规模扩大为食品泵提供增长空间 [6][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不锈钢、工程塑料等原材料及电机、密封件等零部件供应商,需满足耐腐蚀和卫生要求 [9] - 中游为食品泵研发制造环节,下游需求主要来自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乳制品、饮料、酒类等)、餐饮服务和食品物流行业 [9][12] - 2024年食品饮料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3万个,营业收入90652.5亿元,利润6431.7亿元 [12] 竞争格局 - 民营企业占比超60%,代表企业包括天津华曼、河北恒盛、宁波伏尔肯、上海凯泉等 [16] - 上海凯泉泵业总资产70亿元,拥有5大工业园,获"全国机械百强"等多项荣誉 [21] - 上海贝工泵业生产60多个系列泵阀产品,远销欧美和南非 [18] 技术趋势 - 智能化方向: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远程监控、自动调节和故障诊断 [23] - 环保方向:研发低噪音、低能耗、耐腐蚀产品,注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23]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包括GB14881-2013(食品安全)、GB21472-2008(不锈钢管件)等 [3] - 国际认证涉及欧洲BHEIDG、美国FDA、GMP和3A卫生标准等 [3]
2025-2031全球及中国食品级中性蛋白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动向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04 13:36
食品级中性蛋白酶市场概述 - 行业主要产品类型包括丝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2] - 主要应用领域为肉类加工、烘焙食品和啤酒酿造[3] - 行业发展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20-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 市场供需分析 - 全球产能从2020年持续提升至2031年,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增长[3] - 中国产量占全球比重逐年上升,2024年占比显著提高[3] - 全球需求量2020-203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行业较高水平[3] 区域市场表现 - 北美地区销量和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美国为主要消费国[4] - 欧洲市场以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主要消费国家[4] - 亚太地区增长最快,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贡献主要增量[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Creative Enzymes、Novozymes、Amano Enzyme等国际企业[8][9] - 中国本土厂商如山东隆科特酶制剂、金堂百事威科技等市场份额逐步提升[9] - 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4] 产品类型分析 - 丝氨酸蛋白酶在2024年市场份额最大,达主要应用领域需求[5] - 金属蛋白酶价格走势2020-2031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5] - 中国不同类型产品收入预测显示半胱氨酸蛋白酶增速最快[5] 应用领域分析 - 肉类加工应用占据最大市场份额,2024年收入占比超40%[6] - 啤酒酿造应用价格走势2020-2031年波动较小[6] - 烘焙食品应用在中国市场销量预测显示2026-2031年加速增长[6] 产业链与厂商动态 - 行业供应链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和下游食品加工客户[8] - Creative Enzymes 2020-2025年毛利率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15] - 山东隆科特酶制剂2020-2025年销量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6]
研判2025!中国食品产业园区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助力与消费升级双轮驱动,食品产业园区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9:33
行业概述 - 食品产业园区是食品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和服务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体,具备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功能,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 [2] - 行业上游包括食品企业与投资商、地产商等,中游为食品产业园运营管理企业,下游涉及销售渠道、物流配送等环节 [7]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阶段,园区集中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产业集中度低 [4] - 20世纪90年代进入转型阶段,政府加强规划管理,园区向规范化发展 [4] - 21世纪初至2015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形成完整产业链,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增多 [4] - 2015年至今为创新发展阶段,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技术,推动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5]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食品产业园区销售收入达27078亿元,同比增长13.20% [14] - 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化仓储系统等技术应用提升加工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 [14] - 数字化营销和电商平台成为增长新引擎,拓展市场空间 [14] - 2024年食品制造业工业产能利用率为69.8%,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反映结构性矛盾 [9] 政策支持 - 2024年10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工作的通知》,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11] - 2024年3月六部门联合发布预制菜产业支持政策,鼓励集聚区建设和品牌培育 [13] - 2024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62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13] 代表园区与企业 - 山东省莱阳食品工业园:华东重要加工基地,集聚68家企业,包括龙大集团、春雪食品等龙头企业 [16][18] - 重庆市綦江食品工业园:火锅全产业链突出,入驻40家企业,2023年预计产值40亿元 [19] - 内蒙古草原牧业产业园区:探索"工业园区+文旅+乳制品"模式,成为3A级工业旅游景区 [16] - 福建泉州海洋食品加工园:依托海洋资源发展生物医药和休闲食品 [16]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21] - 绿色发展: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加强节能减排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 [22][23] - 产品升级:消费者需求推动高端、健康、功能性食品研发,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加速 [24]
中国食品(0050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41
公司业务范围与股权结构 - 公司通过持有65%权益的中粮可口可乐在国内19个省级行政区销售可口可乐系列产品,提供10大品类、25个品牌的产品[4][5] - 公司获授权经营可口可乐系列产品范围共19个省级行政区,提供10大品类、25个品牌产品[65][68] - 公司持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65%股权,胡建智和李軔分别为该附属公司副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兼办公室主任[182][184][185] - 庆立军先生于2025年1月6日辞任公司总经理等职,调任非执行董事,公司持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65%股权[144] - 曹高峰先生51岁,2024年4月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任中粮集团质量安全管理部总监,公司持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65%股权[156][158] - 陈刚先生53岁,2021年8月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任公司持股65%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160] - 陈刚先生53岁,2021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公司持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及中粮可口可乐饮料(中国)投资有限公司65%股权[163] - 展在中先生53岁,2004年加入集团,任公司持股65%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CEO [147][149] - 沈新文先生53岁,2022年9月任公司执行董事,任公司持股65%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副CFO [152][154] - 胡建智先生53岁,2011年5月加入公司持有65%股权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181] - 莫先生于2012年担任公司持有65%股权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高级顾问[170][1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业务收入为214.92亿元,2023年为214.46亿元,同比增长0.2%;2024年总资产为175.98亿元,2023年为162.26亿元,同比增长8.5%[9] - 2024年公司营收约214.92亿元,总经营利润达18.66亿元,智慧零售业务机器数量行业第一,悦享俱乐部线上业务规模达11.6亿元[33] - 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近214.92亿元,经营利润总额达18.66亿元,悦享会线上业务规模达11.6亿元[36] - 2024年公司收入214.918亿元,较2023年的214.464亿元增长0.2%[76] - 2024年公司销量同比下降9.7%[76] - 2024年公司毛利率较2023年增加2.6个百分点[76] - 2024年公司整体销量同比下降,但收入因产品平均价格提升同比基本持平[109][113] - 2024年除白糖采购价因减产上涨,其他主要原材料采购价同比下降,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110][114] - 其他收入、收益及支出净额从2023年的3.284亿元降至2024年的1.619亿元,同比减少51%[111][115] - 2024年因市场竞争激烈,分销及销售支出比率提升,行政支出比率同比无重大变化[116][120] - 财务成本从500万元降至470万元,下降4.5%[117] - 所得税费用为4.44亿元,较2023年下降3%[118] - 融资成本从人民币500万降至470万,同比下跌4.5%[121] - 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4.44亿元,较2023年减少3%[12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人民币40.14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2.93亿元)[125][13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人民币2.36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0.16亿元)[125][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97,223,396股,保持不变[126][1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计息银行借贷和其他借贷(2023年12月31日:均无)[126][127][132]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资产约为人民币64.6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60.15亿元)[127][1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现金约为人民币40.14亿元,无杠杆比率(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2.93亿元,无杠杆比率)[127][132]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1月30日,中粮可口可乐陕西新厂正式开工[12] - 2024年1月30日,中粮集团董事长吕军调研中粮可口可乐市场,认可市场执行并肯定智慧零售等新业务拓展[15] - 可口可乐公司多位高管来华调研中粮可口可乐,认可中国市场潜力及业务发展[18][19] - 2024年,中粮可口可乐30次启动应急饮用水救援机制,运送924,496瓶饮用水至受灾地区[22][23] - 2024年12月25日,中粮可口可乐京津冀产销专业化运营正式启动[26] - 2024年公司各经营单位63次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项,8家工厂为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为省级绿色工厂,2家为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29][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阳光品牌即饮茶铺货率提升15%[47][50] - 2024年公司直销客户占比提升至46%,餐饮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32%,乡镇市场覆盖率扩大至280个城市[48][50] - 2024年公司市场铺货率提升20%,重点区域冰冻化终端增长35%[48][50] - 2024年公司整体单标箱收入上涨1.59元,主力包装单标箱价格上涨1.27元,带动整体毛利率增长2.6个百分点[49][51] - 2024年公司创新业务规模达25亿元,中粮智尚智慧零售业务月收入连续四个月超1亿元,直营毛利率达46%[54] - 2024年中粮悦享会全渠道营销业务规模超10亿元,DTC渠道收入增长88%,覆盖粉丝5600万[54] - 2024年中粮乐活健康饮料推出天然苏打水后,整体品牌销售收入增长21%[54] - 2024年中国食品创新业务突破25亿级规模,中粮智尚智慧零售业务机台数行业居首,连续4个月单月收入破亿,直营毛利率达46%[58] - 2024年中粮悦享会全域营销业务规模突破10亿,DTC渠道收入增长88%,覆盖5600万粉丝[58] - 2024年中粮悦活天然苏打水上市后品牌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1%[58] - 汽水品类在市场销售额下降时靠铺货提升,销售额增速跑赢大盘,市占率行业第一[78][80] - 2024年汽水品类新增248毫升口袋瓶包装,推出可口可乐龙年等主题包装[78][80] - 2024年果汁品类聚焦利润包装发展,平均价格、毛利率及利润率均改善[82][84] - 2024年重塑“美汁源”品牌,更新品牌标签[82][84] - 2024年水品类推出纯悦pH9.0+苏打水白桃口味和“LOHAS天然苏打水”[86][88] - 即饮咖啡丝绒拿铁系列推出两款新口味产品,销量领跑中国区[90][91] - 功能饮料“Predator(猎兽)”新上市,“Monster(魔爪)”推出新口味,2024年“Monster(魔爪)”收入和销量创历史新高[93] - 2024年魔爪品牌收入及销量达上市以来最高,重点渠道收入双位数增长[94] - 智慧零售业务规模(设备台数)扩大,全国布局31个省份,覆盖逾280个城市,同比收入高速增长[103][106] 公司战略规划 - 2024年公司以“重塑”为重点工作,通过多方面重塑保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69][70] - 2025年公司延续“重塑 + 创新”双轨战略,传统业务深化“鼎胜计划”,创新生态全力推动[60][64] - 提质方面推动主力等产品销售,优化渠道结构,优化供应链布局[70] - 增效方面深化供应链全区域整合,研判原材料价格,扩大集中采购[70] - 预计2025年铝材成本上升致易拉罐价格上涨,其他主要原材料价格平稳,公司将推动重点战略改善毛利率[108][112] 公司人员变动 - 庆立军先生于2025年1月6日辞任总经理,从执行董事重新指定为非执行董事[142] - 庆立军先生于2025年1月6日辞任公司总经理等职,调任非执行董事[144] - 自2025年1月6日起,展在中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总经理[188][191][200] 公司治理与文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采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除C.2.1条文外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该条文规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年内庆立军同时担任两角色[188][191]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规定标准[194][197] - 公司就有关雇员进行本公司证券交易采纳“雇员交易守则”,本年度未收到有关雇员违规报告[195][197] - 董事会负责公司领导和控制,制定整体战略和政策,审查和监督财务及运营表现等[198] - 董事会将公司日常管理、行政和运营及战略政策实施工作委托给董事总经理领导的管理层[199] - 公司以奉献时尚饮料,为顾客、股东和员工共创永恒价值为使命,秉承相关核心价值和企业精神推动发展[193][196] - 公司利用内部平台向全体员工传达企业文化,对员工尤其是新员工进行培训宣讲[193][196] - 公司致力于达成及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保障相关方利益并提升企业价值和问责能力[186][190] 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政府将大力促进国内消费作为首要任务,居民消费结构将持续优化,新零售模式将深化[35] - 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5%[43][45] 供应链优化 - 2024年中央规划系统上线后,跨区域模具共享降低13%的生产成本,库存周转效率提高25%[52] - 中央计划系统上线后,跨区域模具共享降低生产成本13%,库存周转效率提升25%[57] 公司人员信息 - 展在中先生53岁,2004年加入集团,任公司持股65%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CEO [147][149] - 沈新文先生53岁,2022年9月任公司执行董事,任公司持股65%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副CFO [152][154] - 曹高峰先生51岁,2024年4月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任中粮集团质量安全管理部总监[156][158] - 陈刚先生53岁,2021年8月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任公司持股65%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160] - 陈刚先生53岁,2021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公司持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及中粮可口可乐饮料(中国)投资有限公司65%股权[163] - 李鸿钧先生72岁,2008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和会计领域拥有逾四十年经验[166][168] - 莫卫斌先生76岁,2017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23年7月5日[170][172] - 梁家丽女士64岁,2022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队伍服务35年至2019年退休[174][178] - 胡建智先生53岁,2011年5月加入公司持有65%股权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181] - 陈刚先生于1994年加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2008 - 2016年历任公司多个管理职位[163] - 梁女士于1995年加入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2014年5月 - 2019年3月任知识产权署署长等职[174][178] - 莫先生于2012年担任公司持有65%股权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高级顾问[170][172] - 胡建智先生1993年加入中粮集团,曾担任多个职位[181] - 梁女士自2012年 - 2020年2月获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为官方太平绅士,2018年获颁授银紫荆星章[175][178]
中国食品盘中最高价触及3.1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4-25 16:42
股价表现 - 4月25日收盘价报3.10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1.31%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3.1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流入226.294万港元,流出174.674万港元,净流入51.62万港元 [2] 公司背景 - 中国食品为中粮集团附属公司及中粮唯一专业化饮料业务平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506) [3] - 公司持有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65%权益,为主要业务载体 [3] 业务覆盖 - 中粮可口可乐拥有19家装瓶厂,经营19个省级市场,覆盖81%国土面积和51%中国大陆人口 [3] - 业务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份及自治区 [3] 产品结构 - 生产销售可口可乐系列10大品类产品,涵盖汽水、果汁、水、乳饮料等20个品牌 [3] 行业地位 - 成立十年即进入可口可乐全球十大装瓶集团之列,并持续保持该地位 [3] - 被列为全球发展最迅速的可口可乐装瓶集团之一 [3] 社会责任 - 实施工厂节能减排及水资源保护项目 [3] - 长期投入教育、体育、妇女支持等社区发展领域 [3]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动行业科技创新 做好中国食品“大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4-22 10:46
核心观点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标志着其在推动食品产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国家认可 [1] - 学会通过党建引领、学术转化、人才强基三大方向,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提升中国食品科技水平 [3][5][7] - 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助力中国食品产业科技自立自强 [2][9] 党建引领 - 学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团结科技工作者 [3] - 通过功能型党委加强政治思想引领,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讲党课,提升会员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 [3] - 创新党建特色活动,如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3] 学术转化 - 学会成功召开21届年会,2022年线上年会累计观看量达520万人次,展现强大影响力 [5] - 发布多项共识、科学综述、白皮书等学术成果,通过《中国食品学报》提升科技话语权 [5] - 主办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提升中国食品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6] - 组织品牌会议如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方便食品大会,促进科技创新 [6] 人才强基 - 组建3支由院士牵头的专家咨询团队,近50位专家参与,提升汇智资政能力 [7] - 推荐1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5名青年人才获IUFoST青年科学家奖 [8] - 秘书处人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党员占比66.7%,高级技术资格人员占比41.7%,研究生学历占比45.8% [8] 社会责任 - 疫情期间组织方便食品行业会员单位复工复产,获中国科协"优秀抗疫学会"称号 [6] - 连续13年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6年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11年承办全国食品安全周活动 [6] - 修订《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优化科普传播方式,打造"微信端+政务号"传播矩阵 [6]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我国冰雪经济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新华财经· 2025-04-20 14:03
冰雪经济与冰雪服饰产业 - 中国冰雪经济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得益于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 [1] - 冰雪服饰产业是冰雪产业链重要一环,融合科技与时尚,成为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新引擎 [1] - 中国冰雪服饰产业凭借完整产业链、技术创新和快速市场响应能力,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1] 中国冰雪服饰产业现状 - 中国是冰雪服装生产大国,年出口额超25亿美元,高端品类占比显著提升 [1] - 自主品牌出口占比从2019年8%提升至目前15%左右 [1] - 山东省嘉祥县是全国最大滑雪手套生产基地,年产手套超1.2亿双,国内市场占比超60%,出口量占全国80%,产品销往60个国家和地区 [1] 产业升级与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冬季服装产业正迈向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推广石墨烯保暖材料和可降解环保面料应用,打造"功能性+可持续"双引擎 [2] - 品牌出海和跨境电商将提升溢价能力 [2] - 建设"数字化设计中心"和"跨境选品平台"以增强产业链 [2] - 随着品牌影响力提升和产业链增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已临近突破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