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数字企业(00596)

搜索文档
浪潮数字企业(0059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9:03
财务表现 - 公司整体营业额为人民币8,294,446,000元,较去年增长19.1%[4] - 股东应占盈利为人民币201,630,000元,较去年增长69.9%[4]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7.66分,摊薄后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7.65分[5] - 毛利为人民币1,917,802,000元,较去年增长33.1%,整体毛利率为23.1%,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15]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78,664,000元,同比增长显著[2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01,630,000元,同比增长显著[23]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565,601,000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915,078,000元,流动资产约为流动负债的1.17倍[25] 业务分部表现 - 管理软件分部经营利润为人民币377,781,000元,较去年增长68.9%[4] - 物联网及解决方案收入分部经营利润为人民币55,023,000元,较去年增长11.9%[4] - 云服务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6,201,000元,较去年减少57.8%[4] - 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000,073,000元,较去年增长59.0%,占软件及云服务业务营业额的44.8%[14] - 管理软件收入为人民币2,465,326,000元,较去年增长9.0%[14] - 物联网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3,829,047,000元,较去年增长11.1%[14] - 云服务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6,201,000元,同比减少57.8%[22] - 云服务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000,073,000元,同比增长59.0%[35] - 管理软件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465,326,000元,同比增长9.0%[43] - 物聯網解決方案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38.29億元,同比增長11.1%[52] 费用与成本 - 行政费用为人民币367,543,000元,同比增长30.6%[16]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859,197,000元,同比增长16.8%[17]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人民币538,294,000元,同比增长11.7%[18] 其他财务信息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22,098,000元,同比增长2.8%[19] - 来自联营公司投资收益为人民币7,677,000元,同比增长26.9%[20] - 向本公司核数师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支付的酬金为人民币2,060千元[114]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发布浪潮海嶽大型企业智能ERP GS Cloud 6.0,产品体系更加完备,一体化、智能化等方面显著提升[38] - 浪潮海嶽财务云融合机器视觉、AI算法、智能模型等技术,形成覆盖财税、共享、司库、绩效四大产品的智能财务体系,效率提升5倍以上[39] - 浪潮海嶽智慧國資監管平台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为16个省级国资委,80余家地市级国资委,30余家中央企业提供服务[46] - 公司承建25家央企司庫系統建設,央企司庫市場佔有率第一[47] - 數據管理能力由TB級到PB級躍升,同步頻率由小時級到秒級縮減[48] - 智能糧食市場佔有率持續穩居第一[53] - 浪潮海嶽智能水務產品覆蓋12個省[54] - 浪潮海嶽智能礦山打造10餘款行業產品[56] - 公司參與27項行業標準和3項團體標準建設,行業白皮書編製10項[50] - 公司發佈浪潮海嶽數據中台inDataX6.0,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48] - 公司發佈浪潮海嶽智能糧儲大模型,助力糧企實現精細化、自主化、智能化運營管理[53] - 公司發佈浪潮海嶽智能水務雲平台2.0,實現使用者全流程數字化管理[54] 企业管治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已公布[73] - 董事会由七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董事会认为,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常規守則的所有條文[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超过三分之一,且均被确认为独立人士[79] - 公司于2023年共召开了7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82] - 董事王兴山先生、黄烈初先生、王玉森先生、崔洪志先生出席了所有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82] - 董事张瑞君女士、丁香乾先生、李春香女士分别出席了4/7、6/7、4/7的董事会会议[82] - 董事会在2023年处理了包括制定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审阅及批准年报和中报、增资联营公司、授予期权及更换核数师等重大事项[83] - 董事会设立了三个专门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8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黄烈初先生(主席)、张瑞君女士及丁香乾先生[88]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及监管公司的财务汇报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及内部监控程序[89] - 审核委员会负责就外聘核数师的委任、重新委任及罢免向董事会提供建议,并处理任何有关该核数师辞职或辞退该核数师的问题[89] - 公司审核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内共举行了三次会议[92] - 审核委员会审议了2022年年度和2023年半年度的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报告[92] - 审核委员会讨论了公司核数师的更换[92]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内共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根据公司的股票期权计划授予股票期权[95]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内共举行了一次会议[98] - 公司主席及总经理的角色有独立区分,主席为赵震先生,总经理为魏代森先生[99] - 公司已采用主板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期间始终遵守该守则的规定[102] - 董事会有责任及时向董事会及其附属委员会提供充足的数据,以便作出知情决定。董事可透过不同及独立途径接触高级管理层以获取额外数据[104] - 董事会保留所有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包括批准及监察所有政策事宜、整体策略及
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有望迎来市场位势上移、净利润持续放量趋势
开源证券· 2024-04-23 21:0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82.94亿元,同比增长19.1%[2] - 公司2023年云业务实现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59%[3] 未来展望 - 公司有望迎来市场位势上移、净利润持续放量趋势[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市场扩张和并购 其他新策略 - 报告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的邀请或建议[15] - 客户应注意本公司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不应将报告作为唯一投资决策因素[15] - 开源证券可能参与涉及证券的交易或提供业务支持,存在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关系[17]
首次覆盖报告:国资ERP领军者,乘国产化浪潮加速云转型
国泰君安· 2024-04-07 00:00
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00、121.69、143.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6.22、7.75亿元,EPS分别为0.30/0.54/0.68元[1][10] - 公司云服务业务预计2024-2026年营收增速为50%/40%/30%,预计毛利率保持50%左右的水平[7] - 公司管理软件业务预计2024-2026年营收增速为10%/12%/10%,预计毛利率保持30%左右[8] 市场趋势 - 中国ERP市场增速稳定,未来市场空间持续向好,全球ERP软件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达到664亿美元[43] - 中国政务云市场稳定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为50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7%[53]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企业管理软件、云服务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已为120万家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15] - 公司已形成企业级PaaS平台+智能ERP平台两大产品体系[21] - 公司业务包括传统ERP业务与云产品业务,云产品业务已成为主要增长点,物联网解决方案为营收最大占比业务[2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历程包括从电脑配件贸易起步到转型为IT服务及软件外包,再到推动企业传统ERP软件云服务转型[16] - 公司业务发展分为业务探索和规模成型阶段、业务变更和转型筹备阶段、全面转型和高速增长阶段[17] 估值分析 - 公司采用PE估值方法,预测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38亿元,对应合理市值为50.41亿元人民币,价格为4.41元[12] - 可比公司PE估值表显示,赛意信息的PE为26.06,中国软件国际的PE为11.16,亚信科技的PE为7.53,可比公司平均PE为14.92[13]
浪潮数字企业(0059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01
公司业绩 - 浪潮數字企業技術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營業額增長約19.1%,達到人民幣8,294,446,000元,其中雲服務營業額增長約59.0%至人民幣2,000,073,000元[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人民幣201,630,000元,比二零二二年增長約70.1%[3]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之每股基本盈利約人民幣17.66分,比二零二二年增長約70.2%[4] - 營業額增長主要來自雲服務、管理軟件和物聯網解決方案,分別增長59.0%、9.0%和11.1%[5] - 本公司綜合損益表顯示營業額達到8,294,446千元,毛利為1,917,802千元,年內溢利為210,425千元[5] - 本公司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顯示年內全面收益總額為211,354千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全面收益為202,559千元[6] - 本公司綜合財務狀況表顯示非流動資產為1,758,818千元,流動資產為4,565,601千元,流動負債為3,915,078千元[7] 财务报告准则 - 公司首次应用了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保险合约等方面的修订[11] - 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本年度及过往年度的财务表现及状况并无重大影响[12] - 公司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包括投资者与其联营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销售或注入等[13]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划分了经营及呈报分部,包括云服务、管理软件和物联网解决方案等[15] 产品发布 - 浪潮海嶽发布了大型企业智能ERP GS Cloud 6.0,实现了在一体化、智能化方面的显著提升[57] - 浪潮海嶽财务云聚焦预算、管理会计等痛点,融合了机器视觉、AI算法、智能模型等技术,形成了智能财务体系[58] - 浪潮海嶽发布了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浪潮海嶽HCM Cloud5.0,采用新一代云计算、微服务技术架构,助推世界一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落地[59] - 浪潮海嶽发布了中小企业智能ERP inSuite3.0,具有一体化、云原生、精益化、数字化等特性,助力企业实现多组织运营、高效协同[60] 业务拓展 - 公司在2023年度外部客户收入中,中国大陆地区占比最高,达8263.82亿人民币[21] - 公司在2023年度其他收入中,增值税退税达100354千元,政府补贴及补助达72249千元[23] - 公司收取的政府资助用于提供社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达65826000元[25]
浪潮数字企业(0059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6:3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中国业务,报告期内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96.61%,毛利增长39.87%[5] - 报告期内,集团营业额为40.96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6.61%[6] - 报告期内,经营业务毛利为8.386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87%,整体毛利率为20.47%,较去年同期下降8.30个百分点[7] - 报告期内,行政费用为1.987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83%;研发费用为4.14333亿元,增长79.51%;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43207亿元,增长6.75%[8] - 每股基本盈利为4.31分,摊薄后每股盈利为4.31分,2022年同期均为2.45分[12]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其他净收益为7656.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5%;来自联营公司投资收益为306.2万元,减少59.64%;来自合营公司投资收益为45.5万元,增长284.21%[16][17]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除税前溢利为4861.1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924.1万元,主要因管理软件业务分部经营利润增长19.53%[18][19]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4,096,65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083,62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96.61%[8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838,61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599,55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9.87%[8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8,61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4,35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1.50%[8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7,36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2,222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13.16%[82][83]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4.31分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45分人民币增长约75.92%[8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656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76536千元[9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14230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41493千元[9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66356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28409千元[9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47874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13084千元[92]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24434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89620千元[92] - 2023年6月30日期内溢利为49241千元,2022年同期为28010千元[96] - 2023年6月30日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8404千元,2022年同期为26955千元[96] - 2023年6月30日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 - 588991千元,2022年同期为 - 71431千元[99] - 2023年6月30日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 - 222912千元,2022年同期为 - 21097千元[99] - 2023年6月30日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97738千元,2022年同期为0千元[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为409665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8362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61%[10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4861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43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9%[109]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530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69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02%[110] - 2023年上半年增值税退税3553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060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9%[110] - 2023年上半年政府专项拨款967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7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37%[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为209810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388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9.37%[11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4924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801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79%[117] - 2023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采用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为1142384千股,2022年为1142115千股,同比增长0.02%[1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云服务业务收入7.20677亿元,增长49.79%;管理软件业务收入11.18811亿元,增长11.18%;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2.57162亿元,增长278.59%[6] - 报告期内云服务业务收入7.20677亿元,同比增长49.79%,2022年同期为4.81134亿元[29] - 管理软件业务收入为11.188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18%(2022年同期为10.06296亿元)[46] - 报告期内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2.57162亿元,同比增长278.59%,2022年同期为5.96197亿元[55] 业务产品进展 - 浪潮海岳PaaS平台iGIX发布6.0版本,核心子平台有新进展并新增四个子平台[31] - 浪潮海岳GS Cloud加大研发投入,发布数字员工,新增多家合作银行和项目[33] - 浪潮海岳HCM Cloud迭代升级,推出新部署模式,已在14家大型央企落地[33] - 浪潮海岳财务云聚焦智能财务,参与试点工作,对接多平台,覆盖多家银行[34] - 浪潮海岳项目云赋能企业全流程,自研管理工具,服务多家大型集团企业[38] - 浪潮海岳资产云覆盖全业务场景,开发两种评价算法,应用于多个行业企业[38] - 启用「浪潮海岳」新品牌,为大型集团企业和重点行业打造数字化方案[24] - 实现浪潮海岳PaaS平台iGIX全新升级,浪潮海岳智能ERP完善数字化应用流程及场景[25] - 公司研发新一代智能ERP浪潮海岳inSuite3.0并发布浪潮海岳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 [41] - 浪潮易云基于小微企业财税资金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签约邮储银行总行等项目,2023年获评山东省瞪羚企业 [42] - 浪潮海岳智能制造产品解决方案获山东省第七届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数字供应链入选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软件行业典型示范案例” [46] - 浪潮海岳数据中台inDataX位居数据中台市场领导者阵营,已在众多央国企及中国500强企业深度应用 [49] - 通信信息围绕算网十大技术与多家省级运营商客户联合打造多个算网创新示范标杆 [53] - 报告期内通信信息输出算力网络相关成果10余项,发布三款国内领先算网产品[55] - 智慧粮食与仓储产品创新完成多项关键应用研发,发布相关平台,打造10个行业一流方案和20项营销工具,新签1个央企平台和5个省级平台[56] 市场份额与项目成果 - 浪潮在地方国资委国资国企线上监管系统市场份额约为51% [47] - 浪潮海岳智慧司库解决方案已在20家央企上线 [47] 股权与购股权情况 - 董事黄烈初、张瑞君、丁香乾分别拥有20万股购股权,每股认购价3.16港元;王兴山、魏代森、崔洪志、王玉森、邹波分别拥有120万、90万、100万、50万、40万股购股权,每股认购价4.72港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持有6.21679686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4.44%;浪潮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282784亿股,占37.50%;浪潮云投有限公司持有1.93401286亿股,占16.94%[62] - 2018年10月16日授出3000万份购股期权,行使价每股3.16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剩余60万份未行使[69] - 2020年8月28日授出240万份购股期权,行使价每股2.29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剩余65.51万份未行使,报告期内6.09万份失效[70] - 2023年1月11日授出3344万份购股期权,行使价每股4.72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剩余3344万份未行使[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34,695,100股,其中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小计2,600,000股,雇员小计32,095,100股[73] - 三分之一的购股权可自授出日期起计至失效日行使,三分之一可自授出日期一周年起计至失效日行使,剩余三分之一可自授出日期两周年起计至失效日行使[7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烈初、张瑞君及丁香乾组成,黄烈初为主席[76] - 部分董事因公差无法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公司未来将适当安排会议时间以符合相关守则条文[78] - 公司所有董事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均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9] 公司交易与权益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67]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行政总裁、主要股东及其联系人无竞争性权益[68] 往来款项与借款情况 - 截至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扣除呆账拨备)为115434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525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7%[119] - 公司向贸易客户提供平均30日至210日的赊账期[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同集团附属公司款额为365,31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6,818千元有所增加[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最终控股公司款额为7,54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49千元有所增加[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同资产(流动-软件开发)为706,38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3,677千元大幅增加[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同负债(流动-软件开发)为 - 958,24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 - 1,076,509千元有所减少[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为 - 7,348千元,而2022年同期为6,690千元[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701,34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98,008千元有所增加[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同集团附属公司款额为244,00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3,977千元有所增加[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额为1,36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67千元有所增加[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银行借款为93,962千元,2022年12月31日无此项借款,实际年利率在3.25%至3.70%之间[1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浪潮财务公司的借款总额为54,739,000元,未超出500,000,000元的上限[134] 财务公司相关情况 - 浪潮财务公司存款最高每日结余(含应计利息)自框架金融服务协议生效日至2025年12月31日建议上限不超5亿元人民币[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浪潮财务公司每日存款结余(含应计利息)未超出上限[139] 业务战略 - 公司制定“221”业务战略,以两大产品体系支撑提供企业全业务数字化转型服务[24] 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举办浪潮数字企业生态伙伴大会,与多家生态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9] - 公司入围中信银行供应商库,与光大银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展普惠金融合作场景 [39]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7787名员工,经营业务项下的员工薪酬总额为7.70033亿元[22]
浪潮数字企业(00596)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9-07 16:1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收入中,IoT业务增长超快,但公司主要关注云和管理软件业务,云业务增长50%,管理软件增长11% [1][13] - 经营利润率达13%,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5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调整了奖金发放时间,实际业务现金流出2亿元左右 [13] - 云业务亏损率进一步缩窄至15%,公司将继续努力缩窄云业务亏损 [13][14] 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云业务占比目标为2023年达到50%,预计今年可达40%左右 [15][16] - 管理软件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1][14] - IoT业务收入占比较小,但利润贡献较大,公司主要关注其利润表现 [13] -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业务占比较小,但公司正在加强这一领域的布局 [20][21] 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客户,在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 [17][20] - 公司在国资监管、资产管理等细分行业保持领先地位,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 [9][10][11] - 公司在信创领域受益于国家政策,但华为等新进入者也在积极布局 [17][18][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制定了"平台+产品"的221战略,重点发展浪潮海域平台和行业应用 [2] - 公司持续升级IGX平台,拓展物联网、低代码等七大子平台,加强行业解决方案能力 [2][3][4] - 公司加大国产适配能力,深化在航天、大飞机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7][8] - 公司加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业务布局,提升产品和交付能力 [20][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云转型进展顺利,云业务占比有望在2023年突破50% [15][16] - 管理软件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1][14] - IoT业务利润贡献较大,公司将继续关注其利润表现 [13] -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公司正在加强布局 [20][21] - 公司在国资监管、资产管理等细分行业保持领先地位,有望持续受益 [9][10][11] - 公司在信创领域面临新进入者的竞争,但有信心保持优势地位 [17][18][1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者询问** 公司业务与金蝶的区别 [14] **回答** 公司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而金蝶更专注于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市场 [14] 问题2 **提问者询问** 公司未来发展是否会更多向云转型 [14][15] **回答** 公司已制定了云转型规划,预计到2023年云业务占比将超过50% [15][16] 问题3 **提问者询问** 公司如何看待华为进入ERP市场的影响 [22][23][24] **回答** 华为目前主要采取咨询输出的方式,未来是否会自建ERP业务还需观察。公司有信心保持竞争优势 [22][23][24]
浪潮数字企业(0059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9:16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96.61%,达到人民币4,096,650,000元[1] - 期内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人民幣49,241,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6%[2] - 期内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溢利为人民幣4.31分,较去年同期增长75.5%[3]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为企业管理软件、云服务和物联网解决方案[12] - 公司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79.6%,达到人民幣414,333千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人民币588,991千元,较2022年同期大幅增加[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的其他收入、收益为25,070千元,较2022年同期有所增加[1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8,611千元,较2022年同期有所增加[16] - 公司綜合權益变动报表显示,2023年上半年保留溢利为1,191,811千元,较2022年同期有所增加[8] - 公司綜合现金流量报表显示,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714,165千元,较2022年同期大幅增加[10]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流动资产为人民幣3,142,302,000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幣2,663,562,000元[47]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共有7,787名员工,员工薪酬总额为人民幣770,033,000元[50] - 公司本报告期内的毛利为人民幣838,615,000元,整体毛利率为20.47%,较去年同期下降8.30个百分点[38] - 公司本报告期内的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幣48,611,000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人民幣49,241,000元[44][45] - 公司本报告期内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幣4.31分[46] 业务发展 - 公司本报告期内录得營業額为人民幣4,096,650,000元,其中来自雲服務业务收入为人民幣720,677,000元,占比39.18%[37] - 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高速增长,雲服務業務收入达到720,677,000元,同比增长49.79%[56] - 公司发布了浪潮海岳PaaS平台iGIX6.0,实现智能化开发、网格化云原生应用部署、企业级应用大模型等技术[58]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覆盖全面业务领域,推出更加丰富的云应用,为大型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支撑[59] - 公司推出了浪潮海岳HCM Cloud,持续优化升级,成为支撑超大型集团分级管控和子企业个性化的优秀解决方案[60] - 公司推出了浪潮海岳财务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打造智能财务,推动集团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61] - 浪潮集团在报告期内大力发展生态夥伴,打造集聚生态资源的平台,与多家生态夥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资源共享[64] - 浪潮集团推出新一代智能ERP浪潮海岳inSuite3.0,嵌入RPA自动化技术,全面升级智能化能力,支持智能财务、智能制造等场景化应用[65] - 浪潮集团签约多家中小型企业,获得多项行业奖项,榮膺CCW「產品滿意度第一」、首批「高新優品」等[66] - 浪潮易云持续迭代优化升级,推出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应用产品,与多家大型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银行客户全业务上云和数字化转型[68] - 浪潮海岳智能制造产品融合智能化技术,支持跨车间、跨工厂、跨地域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获得多项奖项和认可[69] - 浪潮海岳智慧国资监管平台推动业务监管一体化、决策分析智能化、应用服务共享化,提高国资监管效率和品质[70] - 浪潮海岳正式发布智慧司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资金主动运营,已在多家央企上线并签约多个项目[71] - 浪潮海岳数据中台inDataX位居数据中台市场领导者,已在多家央企和中国500强企业深度应用,持续打磨产品帮助企业实现数据智能化[72] - 浪潮通信信息持续深耕算力网络技术研究,推出多款国内领先的算网产品,形成持续影响力[73] - 浪潮海岳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8.59%,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客户,满足设备集中管控和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74] - 智慧糧食與倉儲產品核心競争力进一步提升,发布了「浪潮海岳智慧糧儲監管雲平台」产品[75] - 通信信息加速算力网络与产品融合,与多家省级运营商客户合作打造多个算网创新示范标杆[76] - 浪潮數字企業推出海岳企业数字化平台,全面升级公司战略,深化经营管理数字化,加速开拓中小企业市场[77]
浪潮数字企业(0059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5-29 21:07
公告信息 - 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业绩公布[2] - 2022年年度报告已发布[2] - 2023年6月26日将举行股东周年大会[2] 股东登记手续 - 2023年6月20日至6月26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4] - 2023年7月5日至7月7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5] 资料修订确认 - 董事会确认修订后的资料不影响之前公布的业绩和报告[6]
浪潮数字企业(0059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7:36
股息政策与派发 - 公司董事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普通股末期股息0.02港元,待股东于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批准[25] - 公司将不时检讨股息政策,可酌情更新、修订及修改[6] - 公司暂定2023年7月4日至7月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符合建议期末股息资格的股份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2023年7月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36] 交易年度上限调整 - 2020 - 2023年租赁交易年度上限调整为人民币2094万元、3194万元及3514万元[36] - 2022 - 2024年供应交易年度上限调整为人民币3.6亿、4.392亿、5.7096亿元[53] - 2022 - 2024年应付浪潮集团公共服务年度最高上限分别为人民币1221万、1343.1万、1477.7万元[84] 租金与利息收入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浪潮集团附属公司出租香港物业,租金收入为人民币58.7万元[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收取物业租金及管理费金额约为人民币1357.4万元[5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取浪潮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利息收入为人民币625万元[8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取物业租金及管理费的金额约为人民币2661.4万元[104] 风险辨认与审查 - 公司透过风险登记册等促使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认等,公司辨认的风险分为10类[11] -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每年按审核委员会审批的年度审核项目计划对主要风险监控和监管程序进行审查和检讨[12] - 法律及法规、信息科技风险范畴风险水平为低至中,风险维持不变[41] 股东相关事项 - 公司股东周年通告及有关档案于大会举行日期前最少二十工作日寄予股东[7] 财务报表附注详情 - 年内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内[24] - 集团退休金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1内[26] -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于年内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内[27] 客户与供应商占比 - 2022年五大客户占集团营业总额约10.58%,最大客户占约5.08%;五大供应商占购货总额约12.92%,最大供应商占约4.74%[48] - 对浪潮集团的供货额及采购额分别占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总营业额及总采购额约为5.08%及4.74%[102] 累计采购交易金额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采购交易协定项下金额为人民币2.62073亿元[56] 每日最高存款余额 - 截至2022年度,每日最高存款余额(含利息)约为人民币4.84721亿元[61] 权益拥有情况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被视为于6.21679686亿股股份中拥有权益[69] 股份交易情况 - 2022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股份[50]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烈初先生为主席[83] - 审核委员会已举行二次会议,并已在全年及中期财务报告及综合财务报表草本提交董事会批准前审阅有关报告及报表[98] 交易合规确认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租赁服务交易在集团日常一般业务中进行,按不逊于独立第三者条款进行,且条款公平合理对股东有利[87] - 公司确认已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的披露规定,核数师已提供董事会函件确认持续关连交易[89] 购股权行使规则 - 三分之一的购股权可自授出日期起计至失效日行使,三分之一自授出日期一周年起计至失效日行使,剩余三分之一自授出日期两周年起计至失效日行使[96] 权益持有情况 - 除浪潮集团外,董事等无拥有集团五大客户及供应商权益[102] - 于2022年12月31日,无董事等在公司或联营公司股份等持有权益或淡仓[106] 投资物业列账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按公平值7.48亿人民币列账,位于济南及部分北京的投资物业占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95.8%[118] 业务合作情况 - 集团将向浪潮集团采购电脑软硬件产品,单价参照市价协议[103] - 公司委聘浪潮集团担任产品及服务销售代理,浪潮集团收取不高于产品及服务销售总值1%的佣金[122] 核数师委任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再次获委任为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的核数师[1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整体营业额为69.6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2.50亿元增长114.3%[158] - 2022年股东应占盈利约为1.19亿元人民币,2021年约为0.54亿元[158]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39分,2021年为4.72分;摊薄后每股盈利为10.39分,2021年为4.7分[172][184] - 经营业务毛利为14.41224亿元,2021年为10.30789亿元,同比增长39.8%;整体毛利率为20.7%,2021年为31.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179] - 研发费用为7.35792亿元,2021年为3.81828亿元,同比增长92.7%[180] - 其他收益和亏损为亏损103.1万元,2021年为收益392.8万元,上年投资减值回拨约786.5万元[181] - 来自联营公司投资收益为604.9万元,2021年为903.3万元,同比减少33.0%;来自合营公司投资收益为4501.6万元,2021年为250.7万元,同比增长1695.6%[182] - 除税前溢利约为1.4864亿元,2021年为4994.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云服务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1.33257亿元,2021年为亏损1.08795亿元,同比增加22.5%[18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8.3763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19157亿元;流动资产为32.41493亿元,流动负债为26.28409亿元,流动资产约为流动负债的1.23倍,2021年12月31日为1.26倍[184] - 截止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7713名雇员,经营业务项下的雇员薪酬总额约为19.76891亿元[187] - 报告期内集团营业额为69.6659亿元(2021年:32.50401亿元),较去年增长114.3%[199] - 报告期内行政费用为2.81364亿元(2021年:2.6839亿元),增长4.8%[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管理软件分部经营利润增长至2.2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6亿元增长111.1%[158] - 2022年物联网解决方案分部经营利润增长至0.4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17亿元增长195.3%[158] - 2022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溢利增长至0.5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12亿元增长342.5%[158] - 2022年云服务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1.3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9亿元增加22.5%[158] - 报告期内云服务收入为12.58088亿元(2021年:7.525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2%,占软件及云服务业务营业额比重为35.7%[199] - 报告期内管理软件收入为22.61227亿元(2021年:18.60656亿元),较去年增长21.5%[199] - 报告期内物联网解决方案收入为34.47275亿元(2021年:6.371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1.0%[199] 公众持股量与上市规则遵守情况 - 公司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公众持股量[153] - 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期间除部分董事因疫情等原因无法出席股东大会外,一直遵守主板上市规则附录14之所有守则条文[147]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 - 公司将於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6月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54] 客户相关指标 - 客户投诉数量同比降低55%,客户满意度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173] 产品与战略升级 - 推出企业级PaaS平台浪潮iGIX5.0与新一代大型企业智能云ERP GS Cloud5.0,签约众多央企和大型国企[190] - 2022年公司全面升级战略,以「云ERP+IoT+AI大数据」为关键技术和产品组合[193] - 2023年公司推动业务模式变革,打造企业级PaaS平台、云ERP两大产品体系[195]
浪潮数字企业(0059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2:4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年内溢利为124,809千元,2021年为52,514千元[4] - 2022年营运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92,487千元,2021年为88,102千元[9] - 2022年投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894千元,2021年为89,880千元[9] - 2022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32,947)千元,2021年为(12,373)千元[9]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净额为162,434千元,2021年为165,609千元[9]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148,640千元[17] - 2022年其他收入为216,092千元,2021年为169,025千元[22] - 2022年自政府收取的资助约为51,915,000元,2021年为4,047,000元[24] - 2022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71,173千元,2021年为71,552千元;核数师酬金2022年为3,936千元,2021年为2,839千元;短期租赁费用2022年为29,055千元,2021年为29,972千元[25] - 2022年薪金及其他福利为1,742,374千元,2021年为1,485,976千元;股份支付款2022年为114千元,2021年为 - 163千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2022年为226,896千元,2021年为169,772千元[25] - 2022年确认为销售成本开支的存货成本为2,600,227千元,2021年为680,460千元[25] - 2022年即期税项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3,218千元,2021年为3,976千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超额拨备)中中国企业所得税2022年为11,393千元,2021年为 - 4,446千元;递延税项2022年为 - 780千元,2021年为 - 2,101千元[2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的公允值约为747,920千元,2021年为772,975千元[29] - 2022年公司总营收6966590千元,2021年为3250401千元,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地区[47] - 2022年公司获得政府补贴约6679000元,2021年为11749000元[51] - 2022年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2港币,2021年无[5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118690千元,2021年为53761千元[55] - 2022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计1052532千元,2021年为569210千元[58] - 2022年应收关联公司款项总额302567千元,2021年为264316千元[59] - 2022年行政费用281364000元,较2021年增长4.8%[64] - 2022年销售及分销成本481903000元,较2021年增长1.0%;其他收入216092000元,较2021年增长27.8%[65] - 2022年来自联营公司投资收益6049000元,较2021年减少33.0%;来自合营公司投资收益45016000元,较2021年增长1695.6%[67] - 2022年公司录得除税前溢利约148640000元,较2021年大幅增长[68]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1039元,2021年为人民币0.0472元;摊薄后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1039元,2021年为人民币0.047元[70] - 2022年末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18.37635亿元,2021年末为人民币17.19157亿元;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2.41493亿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6.28409亿元,流动资产约为流动负债的1.23倍,2021年末为1.26倍[70] - 2022年末集团银行存款约人民币2839.3万元被质押,2021年末约为人民币2939.5万元[75] - 2022年集团收入为人民币69.665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32.50401亿元,同比增长114.3%;毛利为人民币14.4122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0.30789亿元,同比增长39.8%[88][89] - 2022年整体毛利率为20.7%,2021年为31.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89] - 2022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35792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3.81828亿元,同比增长92.7%[90] - 2022年其他收益和亏损为亏损人民币103.1万元,2021年为收益人民币392.8万元,上年投资减值回拨约人民币786.5万元[92]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19亿元(2021年:人民币5376.1万元)[168]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约为人民币1.92亿元(2021年:人民币8810.2万元)[168]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之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1039元(2021年:人民币0.0472元)[168]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5.77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5.82亿元,2021年1月1日为人民币17.06亿元[159] - 2022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2.41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3.13亿元,2021年1月1日为人民币17.98亿元[159]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4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4994.3万元[169]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383.1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257.1万元[169] - 2022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1.25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5251.4万元[169] - 2022年换算境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人民币 - 82.6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 - 98.5万元[153]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2,628,409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42,904千元,同比增长42.63%[172]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613,08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470,223千元,同比增长30.38%[172] - 2022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311,653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95,912千元,同比增长5.32%[172] - 2022年收益及亏损净额为98,013千元,应占合营公司溢利为2,507千元,未分配的销售及分销成本为(40)千元[184] - 2022年外汇(收益)亏损净额为2,136千元,2021年为(1,748)千元[189] - 2022年出售及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亏损净额为(337)千元,2021年为653千元[189] - 2022年处置子公司的损失为(19)千元,2021年为(2,309)千元[189]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为(14,178)千元,2021年为(21,292)千元[195] - 2022年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中贸易性质同集团附属公司为220,575千元,2021年为44,235千元,同比增长398.64%[200] - 2022年应付关联公司款项总额为224,944千元,2021年为55,647千元,同比增长304.23%[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云服务分部收入为1,258,088千元,管理软件分部收入为2,261,227千元,物联网解决方案分部收入为3,447,275千元,综合收入为6,966,590千元[17] - 2022年云服务分部亏损为(133,257)千元,管理软件分部溢利为223,699千元,物联网解决方案分部溢利为49,154千元,综合溢利为139,596千元[17] - 2022年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2.58088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7.52563亿元,同比增长67.2%,占软件及云服务业务营业额比重为35.7%;管理软件收入为人民币22.61227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8.60656亿元,同比增长21.5%;物联网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34.47275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6.37182亿元,同比增长441.0%[88] -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软件业务收入22.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5% [135] - 报告期内公司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收入34.47亿元,同比增长441% [140] - 2022年营业额约为人民币69.67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114.3%,其中云服务营业额约为人民币12.58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67.2%,管理软件营业额约为人民币22.61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21.5%,物联网解决方案营业额约为人民币34.47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441.0%[168] 业务发展与市场拓展 - 发布企业级PaaS平台iGIX5.0,三项核心技术达先进水平;大型企业智能ERP GSCloud5.0含33个关键应用、214个模块[113] - 浪潮HCM Cloud在13家大型央企落地,获人力资源技术供应商价值大奖等荣誉[117] - 面向小微企业市场发布浪潮易云5.0,构建全业务一体化支撑能力[119] - 浪潮智慧国资为15户省级国资委、80余户地市国资委提供国资监管信息化服务[121] - 浪潮智慧司库解决方案签约10余家央企司库项目,获“中国企业司库管理建设首选服务商”[122] - 通信信息运营支撑领域产品覆盖31省运营商客户[124] - 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为上万家客户提供智慧粮食和智慧仓储整体解决方案[126] - 集团推出企业级PaaS平台浪潮iGIX5.0与新一代大型企业智能云ERP GS Cloud5.0[107] - 浪潮采购云服务于天津城投等多家大型集团企业,“渤化易采”入选全国公共采购优秀案例名单[109][110] - 集团与运营商合作拓展产品营销渠道,推动联营联运新模式[111] - 2023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企业级PaaS平台、云ERP两大产品体系[127] - 报告期内公司设立103项伙伴专项课程,开展活动提升伙伴营销及交付能力[12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期间,部分董事因疫情未出席股东大会,未来将安排时间遵守规则[1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期间,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22年度全年业绩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及规定,且披露充分[129] 股份相关事项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5日至21日、7月4日至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48] - 为符合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资格,股份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2023年6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48] - 为符合建议期末股息资格,股份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2023年7月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31] 会计政策与准则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将列报货币从港元更改成人民币,比较信息相应重列[37] - 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40] 其他特殊事项 - 2021年,51,244,000份由董事及雇员持有的已归属购股权作废,过往年度确认的购股储备转至保留溢利[36] - 截至2022年末集团无银行借款,采购及销售主要以人民币计值,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货币风险[98][99] - 截至2022年末集团有7713名雇员,报告期内经营业务项下雇员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19.76891亿元[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