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从海外大厂财报看AIDC电气设备景气
长江证券· 2025-08-04 22:47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为"看好"并维持[4] 核心观点 海外CSP巨头AI创收与资本开支高增长 - 2025Q2海外CSP云厂资本开支合计达87.94亿美元,同比+66%,增速环比提升[11] - 谷歌、亚马逊、微软2025Q2云收入分别同比+31.67%、+17.47%、+18.67%[11] - 海外大厂上修2025年资本开支预期:谷歌从750亿上调至850亿美元,微软预计超800亿,Meta上调至660-720亿美元[16] 大模型需求驱动技术迭代 - 谷歌tokens处理量从4月的480万亿增至980万亿,微软2025H1商业订单同比+67%[19] - 大模型进入Agent竞争阶段,OpenAI、Grok-4等推出多模态工具,国内Kimi、GLM-4.5实现原生智能体融合[18] 国内政策推动AI商业化加速 - 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强化算力算法供给,开放应用场景[20] - 国内豆包5月日均Tokens使用量达16.4万亿,较24年底增长4倍[19] 直流供电架构升级趋势明确 - NVIDIA公布800V架构供应商名单,计划2027年推进,服务器电源供应商包括台达、麦格米特等[28] - 谷歌推出1MW AI机架+/-400VDC架构,效率提升3%[24] - 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开发规模接近20GW,海外占14.7GW[16] 国产替代机遇 - 维谛2025H1新签订单60亿美元,同比+18%,显示海外供应缺口[29] - 国内厂商中恒电气、科华数据布局400V HVDC,禾望电气、麦格米特研发800V产品[36] - 预计2024-2028年全球HVDC市场复合增速超150%[36] 投资建议 - 大厂资本竞赛+AI应用加速持续推动设备需求,国内政策利好释放,推荐关注AIDC电气设备板块[38]
浪潮数字企业(00596):新力量NewForce总第4829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8-04 15:51
浪潮数字企业(596)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4.3港元,较现价10.48港元有36.5%上涨空间[2][8] - 基于2026年25倍PE估值,相当于云服务业务4倍PS[8]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亿/6.5亿/8.0亿元人民币[8] 核心业务优势 - 国资背景的综合类ERP头部厂商,已服务79户央企、190家中国500强及超120万企业客户[5] - 云服务收入从2020年5.1亿元增至2024年27.6亿元,CAGR达53.3%,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1.3亿元[7] - 2024年经营利润率4.8%,同比激增335.8%,进入良性发展周期[7] 行业机遇 - 中国政策要求2027年底前完成央企及国企信息化系统信创改造,ERP被纳入优先替换领域[6] - 作为唯一国资背景SaaS厂商,在数据安全诉求下具备独特信任壁垒[6] - 依托浪潮集团提供全链条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支持[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总营收90.1亿元(+9.9%),2026年98.9亿元(+9.7%)[9] - 2025年EPS预测0.46元,2026年0.57元,2027年0.70元[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22.8倍,2026年18.4倍[9] 美高梅中国(2282)业绩亮点 - 2025Q2收益86.7亿港元,同比增长8.9%,达2019年同期156.6%水平[13] - 经调整EBITDA 25.1亿港元(+2.8%),EBITDA率稳定在28.9%[13] - 市场份额提升至16.6%,贵宾厅投注额381.3亿港元(+19.4%)[13][17] 红迪网(RDDT)财报摘要 - 2025Q2营收5亿美元(+78%),超市场预期4.3亿美元[27] - 调整后EBITDA 1.6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1.11亿美元创季度新高[27] - 广告收入4.65亿美元(+84%),数据授权收入3500万美元(+60%)[28] 科技行业观点 - AI驱动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关注PCB、光模块、服务器ODM等细分领域[38] - 国产算力卡脖子环节如先进制程、HBM供给等将逐步突破[39] - 建议关注生益科技(600183)、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981.HK)[40][42] 半导体行业动态 - 模拟芯片出现10-20%价格上涨,TI计划对99.9%料号涨价[44] -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国产化替代需求拉动产能利用率[48] - 英伟达追加30万片H20芯片订单,华为昇腾推出300PFLOPS算力集群[50]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上调微软目标价至601.5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04 15:21
财务表现 - 微软第四财季营收达到764亿美元 按年增长18.1% 超出该行及市场共识预估3.6%及3.5% [1] - 净利润按年增长23.6%至272亿美元 超出该行预期及市场共识9%及8% [1] - 三大业务部门全面超出预期 受益于各业务营运效率提升 [1] 业务增长 - Azure及其他云服务收入第四财季按年增长39% 优于先前指引的34%至35% [1] - 大型客户推动核心基础设施业务加速增长 [1] - 生产力与业务流程(PBP)业务收入超预期增长 [1] 预测调整 - 将2026年至2027年营收预测上调2%至4% [1] - 将2026年至2027年营业利润预测上调3% [1] - 现金流折现法目标价上调18% 从510.3美元上调至601.5美元 [1] 估值水平 - 目标价对应2026及2027财年市盈率分别为38.8倍及33.6倍 [1] - 维持"买入"评级 反映盈利增长潜力及现金流生成能力提升 [1]
外资回来了么?新加坡路演反馈
新浪财经· 2025-08-02 18:32
一、外资到底来了么?高期待 vs. 弱现实 市场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外资的动向,尤其喜欢用外资的看法和动作来佐证乐观观点。但如何刻画外 资,却成了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账",尤其当不同口径出现分歧时更是如此。之所以出现 这种情况,原因也很简单,本来就没有一个完美又全面的口径来刻画外资行为和观点,所以都是盲人摸 象,无非有人摸的是象腿、有人摸的是象鼻子罢了。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Kevin策略研究 从新加坡回来一周多了,因为回来后又一直出差路上奔波,计划赶不上变化,一直计划总结路演反馈和 外资看法也因此一拖再拖。 但不能再拖了,一来市场变化很快,很多情形和客户的想法也在变,二来印象也会逐渐模糊,所以还是 尽快动手为好。 "对等关税"之后,这一关注和期待有增无减,不论是因为认为美国"股债汇三杀"所以部分存留在海外的 中国人的钱要回来,还是因为"去美元化"下美元资产不"安全"导致全球资金的再平衡需求,总之,认为 外资会从美国资产平衡出来一部分,而中国市场虽然未必是所有外资的首选,但必然也是部分受益的。 这一观点在内资中非常流行,甚至偶尔也会听到外资这么讲。 但实际结果如何呢?可能并非如此。且不说美股顶着" ...
浪潮数字企业涨近6%再破顶 预计上半年纯利最多1.9亿元 公司背靠浪潮集团
智通财经· 2025-08-01 11:12
公司表现 - 浪潮数字企业(00596)早盘涨近6%,最高达11.12港元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涨3.24%报10.82港元,成交额4338.24万港元 [1] - 公司预期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8亿至1.9亿人民币,主要因云服务业务大幅增长并取得盈利 [1] - 中泰证券指出公司作为国内综合类规模化ERP厂商,背靠浪潮集团,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丰富经验,加快云转型提升经营与盈利质量 [1] 行业动态 - 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1] - 上海证券认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和科技制裁背景下,内部政策或将加速科技自主和供应链自主可控 [1] - 国资委79号文要求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中央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安可信创替代 [1]
AI利好助推科技巨头股价飙升 Meta(META.US)及微软(MSFT.US)单日市值共增4000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8-01 06:20
美股科技巨头股价表现 - Meta和微软股价在周四大幅上涨,两家公司合计市值一天内激增4000亿美元,相当于摩根大通或沃尔玛市值的七倍以上 [1] - 微软股价劲升近5%,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收盘市值达3.97万亿美元 [1] - Meta股价收涨11.25%,市值接近2万亿美元大关 [1] 财报与业绩增长 - 微软最新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至760亿美元,未来三个月将投入逾300亿美元扩展云服务基础设施以支持AI需求 [1] - Meta季度营收同比暴增22%至近500亿美元,每日活跃用户数量接近35亿人 [2] - Meta预计2025年总支出在1140亿至1180亿美元之间,大部分用于AI投资及数据中心建设 [2] AI浪潮下的科技股表现 - 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上涨30%,微软上涨27%,Meta涨幅达32% [2] - 苹果股价今年以来下跌18%,市场担忧其AI战略落后于微软和OpenAI等竞争对手 [2] - Alphabet年内股价仅上涨1.5%,外界担心生成式AI崛起影响Google搜索引擎使用率 [2] 市值对比 - 苹果、Alphabet、Meta和微软四家美国科技巨头合计市值达11.4万亿美元,几乎追平欧盟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12.5万亿美元) [3]
金山云(03896)下跌2.11%,报7.42元/股
金融界· 2025-07-30 14:09
股价表现 - 7月30日盘中下跌2.11%至7.42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3.88亿元 [1]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全球云服务 [1] - 构建完整云计算基础架构和运营体系 [1] - 服务领域覆盖互联网、公共服务、数字健康、金融等多个行业 [1]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高新技术 [1] - 为500余家客户提供超过150种解决方案 [1] - 2020年和2022年分别在美股和港股上市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9.7亿元 [2] - 同期净利润亏损3.14亿元 [2]
曝AI芯片独角兽融资43亿,估值超430亿
36氪· 2025-07-30 12:13
芯东西7月30日消息,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国AI芯片独角兽Groq即将获得6亿美元(约合人民 币43亿元)新融资,使其估值达到约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1亿元)。 Groq由前谷歌TPU创始成员创立于2016年,以快速高效的AI推理芯片闻名,去年8月在贝莱德基金、思 科、三星参投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估值达到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05亿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本轮新融资规模超过了Groq最初的计划,使这家AI芯片创企的总现金流超过20亿美 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估值翻番。 新一轮融资由风险投资公司Disruptive领投,该公司已为该交易投入超过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亿 元)。融资仍在敲定中,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化。 另据The Information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说,沙特阿拉伯AI公司Humain正在考虑参与此轮融资。Groq从 沙特阿拉伯获得的部分承诺将来自Groq和Humain之间的收入分成协议,Humain将帮助Groq在沙特阿拉 伯销售其服务。 02.去年收入9000万美元,明年预计收入增至12亿美元 Groq已从贝莱德和老虎全球管理公司等投资者处 ...
数据显示:欧洲四成手机盗窃案发生在英国,其中超四成集中在伦敦
环球时报· 2025-07-28 06:46
英国手机盗窃问题现状 - 英国成为欧洲手机盗窃"重灾区",欧洲每5部被盗手机中有2部在英国被盗 [1] - 2021年6月以来英国手机盗窃相关索赔案件激增425% [1] - 美国保险公司数据显示39%的欧洲手机盗窃案发生在英国,其中42%集中在伦敦 [1] - 伦敦去年约8万部手机被盗,黑市总价值达2000万英镑 [1] - 高端智能手机是犯罪分子的首要目标,属于"有组织的犯罪行为" [1] 盗窃猖獗原因分析 - 海外犯罪团伙对手机需求旺盛,盗卖手机比贩毒利润高且风险低 [1] - 法律层面手机盗窃与毒品买卖的判决差异显著 [1] 科技公司应对措施 - 英国警方呼吁科技公司切断被盗手机云服务以降低转售价值 [2] - 谷歌表示其应对系统"稳定且运行良好" [2] - 苹果承认存在盗窃者获取数据后删除或勒索的情况 [2] - 苹果已投入数亿美元完善数据保护措施 [2]
微软为了AI,买了17亿美金的屎。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07-28 01:26
微软投资碳减排项目 - 微软与Vaulted Deep公司签订12年协议,以17亿美元购买490万公吨有机废物进行地下封存 [3][7] - 有机废物包括牲畜粪肥、人类排泄物等,通过高压注入地下1.5公里深的盐穴实现碳封存 [7][9] - 该项目符合美国45Q税收抵免政策,每吨碳封存可获得最高85美元补贴,微软可能通过税收优惠实现部分成本回收 [20][22] AI业务与碳排放矛盾 - 微软2023财年碳排放量较2020年增长23.4%,主要因AI和云计算业务能源消耗飙升168% [14] - GPT-4单次请求耗电0.43瓦时,比谷歌搜索高40%,全球日均7亿次查询年耗电达46万兆瓦时 [28][30][34] - AI模型训练碳排放显著,GPT-4训练排放1.2-1.5万吨CO₂,相当于3200辆汽车年排放量 [26] 碳减排的商业驱动因素 - ESG评分体系促使科技巨头投资环保项目,高评分企业更易获得资本青睐和低融资成本 [16] - 微软计划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2050年消除历史碳排放,但AI扩张导致减排压力加剧 [12][14] - 碳封存技术通过阻止有机废物分解产生甲烷和CO₂,每吨处理成本约350美元 [7][9] 行业现象与经济规律 - AI效率提升引发"杰文斯悖论",需求激增导致总能耗不降反升 [39][40][42] - 科技公司采取"碳抵消"策略平衡业务扩张与环保承诺,形成新型商业模式 [24][44] - 碳减排项目兼具政策合规与资本回报双重属性,形成产业链联动效应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