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资源(00639)

搜索文档
首钢资源(0063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17
公司概况 - 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西部最具规模之综合焦煤企业之一[2] - 主要从事焦煤开采、原焦煤及精焦煤生产及销售业务[3] - 集团拥有三座在产的优质焦煤矿及三座洗煤厂[4] 财务表现 - 2023年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的收益为5,891,068千港元,较2022年下降28%[11] - 2023年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的毛利为3,466,028千港元,较2022年下降34%[11] - 2023年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的年度溢利为2,300,938千港元,较2022年下降30%[11] - 2023年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的每股公司股份基本盈利为37.6港仙,较2022年下降30%[11] - 2023年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的流动比率为3.97倍,较2022年增长23%[12] 生产情况 - 二零二三年底,興無煤礦成功延長上組煤開採至年底,全年原焦煤產量達到525萬噸,與上年持平[28] - 精焦煤產量達到325萬噸,與上年持平,但受在途存貨影響,銷量下跌約7%至310萬噸[28] - 本集團精焦煤平均實現售價為1,932元人民幣╱噸,同比下降20%[28] 风险管理 - 公司主要业务为焦煤开采、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为钢铁制造商,面临财务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和经营风险[107] - 2023财年焦煤市场价格整体下跌约20%,精焦煤市场价格上半年同比下降约30%,煤价下跌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110] - 公司的主要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和经营风险,详细的风险管理措施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4中有详细阐述[108]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 - 公司建立了由董事会领导的ESG管理体系,负责协调和执行ESG事务[144] - 审核委员会定期审查ESG工作,审批年度ESG报告[145] - 公司高度重视ESG治理,通过评估内外部环境和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确保ESG理念全面融入发展规划[147]
稳定高派息,降本增效保毛利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业绩收入为58.91亿港元,同比减少28%[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8.89亿港元,同比减少30%[1] - 公司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8港仙,股息率高达10%[4]
首钢资源(0063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0:04
公司业绩 - 二零二三年全年业绩收入为5,891百万港元,较上一年下降28%[1] - 毛利为3,466百万港元,毛利率为59%[1] - EBITDA为3,924百万港元,较上一年下降28%[1] - 每股基本盈利为37.66港仙,较上一年下降30%[1] - 资产净值为18,471百万港元,较上一年下降1%[1] - 每股应占权益为3.30港元,较上一年下降1%[1] - 流动比率为3.97倍,较上一年增加23%[1] - 董事会建议二零二三年末期每股普通股股息为18港仙[1] 销售情况 - 二零二三年精焦煤销售额为5,891,068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8,214,719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二零二三年主要市场为中国,对外客户收益达5,891,068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00%[19]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8港仙,总计1,907,199千港元[26]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7.66港仙[31] - 本集团未持有任何尚未行使的购股权[32] - 二零二三年末期應收贸易账款为530,468千港元,應收票据为157,365千港元[33] - 二零二三年末期應收贸易账款净额中90日或以下的部分为529,750千港元[34] - 本集团使用终生预期信贷损失计提预期信贷损失[35] - 應收贸易账款虧損撥備于二零二三年减少至184,426千港元[37] - 二零二三年末期應付贸易账款为303,096千港元,應付票据为318,371千港元[38] - 二零二三年應付貿易賬項中90日或以下的金额为200,19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39,529千港元[39] - 二零二三年應付票據中以已抵押銀行存款作抵押的金额为254,116,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58,978,000港元[39] 生产情况 - 二零二三年精焦煤銷量下跌7%,主要因在途煤炭庫存增加导致[49] - 二零二三年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下跌20%,为人民币1,932元╱噸[50] 其他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市场环境中,国内焦煤供应因事故频发而转趋紧张,煤价在下半年呈V型反弹[92]
首钢资源(0063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16:3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首钢福山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收入为34.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5] - 期内溢利为15.1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5] - 每股公司股份基本盈利为24.40港仙,较去年同期下降23%[5] - 资产总值为241.79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3%[6]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及原存款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为84.9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6]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3.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7%[15]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7.55亿港元,较去年底下降了2.1%[16] - 流动资产总值为114.24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了9.4%[16] - 流动负债总值为40.37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了24.6%[17] - 资产净值为185.86亿港元,较去年底下降了0.5%[17]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总值为164.11亿港元,较去年底下降了2.1%[17] - 非控股权益总值为21.75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了13.9%[17] - 2023年上半年,首钢福山资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为15.1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32亿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首钢福山资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综合收益为13.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7万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首钢福山资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7.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4.1亿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精焦煤销售额为34.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首钢福山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至5,027,2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38,895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正在申请某些建筑物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净账面价值为101,619,000港元[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股本证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602,647,000港元[56] - 非流动资产中,可能进行的采矿项目按金为153,558千港元,长期待摊费用为117,645千港元[57] - 流动资产中,转让山西金山能源有限公司27%股本权益的收代价为176,580千港元,应收贸易账款为893,962千港元[58] 财务细节 - 2023年上半年,额外的物业、厂房和设备折旧为0,慈善捐款为33千港元,物业、厂房和设备处置损失为366千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1,417千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209.65亿港元,其中包括销售存货成本、土地使用权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採矿权摊销、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员工成本等[47]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中国所得税59.73亿港元,遞延税项为4.68亿港元,香港利得税暂未提供[48] - 集团在中国设立的主要运营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49] - 集团主要中国附属公司产生的利润分配的预扣税率为5%[5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宣布每股普通股10港仙的中期股息,总额为505,184,000港元[51] - 2022年末期,集团宣布每股普通股28港仙的末期股息,总额为1,414,515,000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稀释盈利为1,232,644千港元[53]
首钢资源(0063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9:34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4.42亿港元,同比下降26%[2] - 毛利为22.33亿港元,同比下降26%,毛利率为65%,同比持平[2] - 期内溢利为15.19亿港元,同比下降22%[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2.33亿港元,同比下降23%[2] - 每股基本盈利为24.40港仙,同比下降23%[2] - 资产净值为185.86亿港元,同比下降1%[2] - 流动比率为2.83倍,同比下降12%[2] - 2023年上半年精焦煤销售收入为3,442,30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662,983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在2023年上半年为31,703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2,943千港元[18] - 其他营运开支在2023年上半年为3,10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9,392千港元大幅减少[19] - 财务成本在2023年上半年为1,41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97千港元有所增加[20] - 除所得税前溢利在2023年上半年扣除销售存货成本为1,209,65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56,147千港元有所减少[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所得税费用为597,37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33,955千港元减少[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递延税项为4,68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598千港元增加[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232,64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06,697千港元减少[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总额为602,64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7,990千港元减少[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项净额为706,00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14,509千港元减少[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票据总额为1,443,85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89,765千港元减少[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应收票据为105,96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1,143千港元减少[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90日或以下的应收贸易账项净额为706,00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84,104千港元减少[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90日或以下的应收票据为420,16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8,891千港元增加[31] - 已转让应收票据为10,398千港元,相比上期减少91.5%[33] - 应付贸易账项为234,396千港元,相比上期减少1.1%[34] - 应付款项总额为445,614千港元,相比上期减少27.5%[34] - 应收票据抵押的应付款项为84,378千港元,相比上期减少53.8%[35] - 资本承担总额为210,341千港元,相比上期减少4.2%[37]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相比上期减少33.3%[40] - 公司营业收益为34.42亿港元,同比减少26%[45] - 公司净利润为15.19亿港元,同比下跌22%[45] - 公司EBITDA为23.73亿港元,同比减少27%[46] - 利息收入为8,400万港元,同比增长79%[52]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3,200万港元,同比减少500万港元[5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32亿港元,同比减少21%[54]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9,100万港元,同比微增200万港元[55] - 其他营运开支为300万港元,同比大幅下跌4,600万港元[55] - 财务成本为140万港元,同比增加70万港元[56] - 所得税费用为6.02亿港元,同比减少2.11亿港元[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2.33亿港元,同比减少23%[5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同比增加5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总金额为505,18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港仙减少[25]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7.55亿港元,同比下降2%[7] - 流动资产总值为114.24亿港元,同比增加9%[7] - 公司可动用银行结余及现金为84.94亿港元,同比增加41%[46]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焦煤炭开采、焦煤产品生产和销售,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运营无重大变动[1] - 原焦煤产量为2.66百万吨,相比上期减少1%[42] - 精焦煤产量为1.86百万吨,相比上期增加7%[42] - 精焦煤销量为1.79百万吨,相比上期增加3%[42] - 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为1,973元/吨,相比上期减少22%[42] - 公司原焦煤产量为266万吨,同比微减1%[43] - 精焦煤产量为186万吨,同比增加7%[43] - 精焦煤销量为186万吨,同比增加3%[43] - 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为人民币1,973元/吨,同比下跌22%[44] - 前五大客户总营业收益占公司营业收益70%,其中最大客户占42%[45] - 公司毛利率为65%,同比微升1个百分点[45] - 公司并无进行任何重大投资及收购[58] - 公司并无进行任何重大出售事项[58] 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 - 2023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5%,其中第二季度增长6.3%[66]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8%,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2%[66] - 2023年上半年新增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2.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用於項目建設達2.17萬億元人民幣[66] - 2023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5.4億噸,同比增長1.3%[66] - 2023年上半年進口煤量同比增長75%至4,561萬噸,其中蒙煤進口量增幅接近兩倍[66] 公司战略与计划 - 2023年下半年公司計劃回購並註銷最多125,000,000股公司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2.47%[6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達到零傷亡事故的管理目標[67]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將啟動興無煤礦上下組煤生產更替[67] 企业管治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遵守了聯交所的企業管治守則[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董事遵守了《標準守則》[70]
首钢资源(0063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09
公司概况 - 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西部最具规模之综合焦煤企业之一[1] - 主要从事焦煤开采、原焦煤及精焦煤生产及销售业务[2] - 集团拥有三座在产的优质焦煤矿及三座洗煤厂[2] - 公司股份代号为639,网址为www.shougang-resources.com.hk[5] 财务表现 - 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度收益达到8,214,719千港元,同比增长16%[7] - 毛利为5,289,594千港元,毛利率为64%,较去年增长20%和3%[7] - 年度溢利为3,308,155千港元,擁有人應佔溢利为2,715,374千港元,分别较去年增长8%和7%[7] - 流动比率从2.77增长至3.23,较去年增长20%[7] - 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度净资产为18,677,219千港元,较去年下降2%[7] 产能和销售 - 金家莊煤礦年度原焦煤生产能力为175万吨,主要生产半硬焦煤[10] - 寨崖底煤礦年度原焦煤生产能力为175万吨,主要生产半硬焦煤[11] - 2022年,首钢福山资源集团原焦煤产量达到525万吨,同比增长2%[22] - 2022年,首钢福山资源集团精焦煤平均售价同比上升19%至人民币2402元/吨[22] 市场环境 - 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约为10.1亿吨,同比下降2.1%[20] - 2022年,中国进口煤炭量近6400万吨,同比增长16.7%[20] - 2022年,中国房地产投资累计下降近50%[18] - 2022年,中国政府加大基础建设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18] ESG和可持续发展 - 集团将加速智能化综合改造,配合国家努力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116] - 本报告详细披露了首钢福山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积极表现,旨在让股东、投资者和公众更全面了解ESG工作[118][119] - 公司致力于提高可持续业务实践水平,建立全面的ESG工作机制,确保社会、环境和企业价值的长期稳定,董事会是ESG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126][127] 风险管理和合规 - 公司建立了基于“三道防线”风险管理结构的风险管理体系[153] - 董事会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并通过管理层向相关实体传达可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风险[155] -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独立评估整体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156] 合规和廉政建设 - 集团在2022年为员工提供了法律法规培训,涵盖法律法规内容、学习法律法规的必要性、案例解读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全员合规意识和能力[169] - 集团严格遵守中国监察法、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员工遵守最高商业道德标准[172] - 集团持续加强内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所有经理以上领导干部签署廉政承诺书[176]
首钢资源(0063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20:28
财务数据对比(2022年与2021年) - 2022年公司收益为82.15亿港元,较2021年的70.76亿港元增长16%[2] - 2022年毛利为52.90亿港元,较2021年的43.95亿港元增长20%,毛利率从62%提升至64%[2] - 2022年年度溢利为33.08亿港元,较2021年的30.61亿港元增长8%[2]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7.15亿港元,较2021年的25.38亿港元增长7%,创历史新高[2] - 2022年EBITDA为54.15亿港元,较2021年的47.55亿港元增长14%[2]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3.75港仙,较2021年的50.25港仙增长7%[2] - 2022年每股全年股息为43.00港仙,较2021年的40.00港仙增长8%[2]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86.77亿港元,较2021年的191.48亿港元下降2%[2] - 2022年拥有人每股应占权益为3.32港元,较2021年的3.42港元下降3%[2] - 2022年流动比率为3.23倍,较2021年的2.69倍增长20%[2] - 2022年精焦煤销售收益为82.14719亿港元,2021年为70.75818亿港元[17] - 2022年中国市场对外客户收益为82.14719亿港元,2021年为70.75818亿港元[18] - 2022年中国非流动资产为122.60082亿港元,2021年为134.94405亿港元[18] - 2022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为16万港元,2021年为20.9万港元[18] - 2022年总对外客户收益为82.14719亿港元,2021年为70.75818亿港元[18] - 集团焦煤开采分部两名客户2022年收益分别为37.99亿港元和9.78亿港元,占集团收益46%和12%,2021年分别为28.45亿港元和12.96亿港元,占比40%和18%[19] - 2022年其他收入及(亏损)/收益净额为 - 9474万港元,2021年为2.44亿港元[20] - 2022年其他营运开支为1.18亿港元,2021年为9626万港元[21] - 2022年财务成本为136万港元,2021年为127.5万港元[22] - 2022年除所得税前溢利扣除各项成本后,所得税费用为13.18亿港元,2021年为10.71亿港元[23] - 2022年确认分派股息为23.74亿港元,2021年为8.59亿港元,2023年拟派2022年末期股息14.15亿港元[25][26] - 2022年用作厘定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溢利为27.15亿港元,2021年为25.38亿港元[27]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3.75港仙,2021年为50.25港仙[27] - 2022年应收贸易账项1504189千港元,较2021年1087425千港元增加;应收票据1575256千港元,较2021年2260302千港元减少[29] - 2022年应收贸易账项减值亏损拨备189680千港元,较2021年203476千港元减少[29] - 2022年应付贸易账项236931千港元,较2021年270017千港元减少;应付票据377806千港元,较2021年337230千港元增加[33] - 2022年应收贸易账项亏损拨备于12月31日为189680千港元,较年初203476千港元减少[35] - 2022年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普通股28港仙,2021年为32港仙;2022年总股息为每股普通股43港仙,2021年为40港仙[39] - 2022年原焦煤产量约525万吨,2021年约517万吨,按年增加2%[42] - 2022年精焦煤产量约323万吨,2021年约320万吨,按年增加1%[42] - 2022年精焦煤销量约332万吨,2021年约330万吨,按年增加1%[42] - 2022年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含增值税)为2402元/吨,2021年为2019元/吨,按年上升19%[42]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益约82.1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1.39亿港元或16%[44] - 2022年度毛利率为64%,毛利约52.90亿港元,按年增加约8.95亿港元或20%[44][50] - 2022年度净利润约33.08亿港元,按年增长约8%,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7.15亿港元,按年增长约7%[44] - 每股基本盈利为53.75港仙,按年增加约7%[45] - 2022年度EBITDA约54.15亿港元,经营业务产生正现金流约38.48亿港元[45] - 2022年度销售成本约29.25亿港元,按年增加约2.44亿港元或9%[46] - 每吨原焦煤生产成本按年增加3%,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上升19%[47][49] - 2022年度利息收入约1.07亿港元,按年大幅增加约3,700万港元或53%[51] - 集团回顾年度其他净亏损约95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39亿港元,撇除外币汇兑亏损和股息收入影响后,其他收入及(亏损)/收益净额按年增加约3300万港元或35%[52] - 回顾年度因人民币兑港元汇率贬值约6.78%,外币汇兑由盈转亏,收益净额约8800万港元转为亏损净额约2.22亿港元[53] - 回顾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49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7900万港元或29%,主要因精焦煤销量及火运和海运销量占比增加[54] - 回顾年度一般及行政费用约2.08亿港元,与去年持平;其他营运开支约1.1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200万港元或23%[55] - 回顾年度财务成本约140万港元,所得税费用约13.18亿港元,随利润增加而增加[56][57] - 回顾年度集团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7.15亿港元,按年上升约1.77亿港元或7%,创历史新高[58]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焦煤炭开采、生产及销售,年内运营无重大变动[9] - 公司划分一个呈报分部为焦煤开采,执行董事视业务为单一经营分部[17] - 2022年低硫及中高硫精焦煤销量分别占总精焦煤销量的27%及73%,2021年为33%及67%[43] - 2022年与2021年,精焦煤的销售额占公司营业收益的100%[43] - 前五大客户总营业收益占公司营业收益约74%,最大客户首钢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占46%[44] 财务报表相关 - 2022年综合财务报表于2023年3月23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9] - 2022年1月1日开始应用多项新订及修订准则,对会计政策无影响[11][12] - 多项新订及修订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公司拟生效日起应用,尚未完成影响评估[13][14][15] 应收应付账款情况 - 2022年90日或以下应收贸易账项净额1284104千港元,91至180日为30405千港元[30] - 2022年已抵押应收票据231143千港元,相关应付票据 -182668千港元[31] - 2022年按全面追索基准已背书予债权人之转让应收票据121800千港元[32] - 2022年应付贸易账项中90日或以下为160666千港元,91至180日为40708千港元[37] 资本承担与股息 - 2022年资本承担为219627千港元,较2021年270732千港元减少[38] 购股权计划 - 2012年购股权计划于2022年5月25日届满,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 权和具潜在摊薄影响力普通股[28] 年末财务状况 - 2022年12月31日,约4.44亿港元银行存款及约2.31亿港元应收票据作为应付票据融资抵押品,已动用融资约3.78亿港元[6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担保及重大或然负债,资本负债比率为0%[62] - 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及澳元汇率较去年分别贬值约6.78%及约5.90%,人民币贬值使集团产生额外汇兑亏损约10.37亿港元[6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3.23倍,现金及银行存款合共约67.81亿港元,可动用自由资金约72.3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84.09亿港元)[6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约151.57亿港元,股数约50.52亿股,集团并无任何借贷[6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用4446名中国内地和香港雇员,购股权计划已于2022年5月25日届满,并无任何购股未行使[66] 2023年展望 - 2023年中国GDP增长目标订于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升对2023年经济增长展望至5.2%[68] - 2023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规模维持较高水平为人民币3.8万亿元[68] - 2023年公司经营面临更大压力和难度,预计炼焦煤价格走势将继续震荡[68] - 集团下属兴无煤矿今年将进行上下组煤生产更替,会确保安全生产并做好过渡[68] - 集团将在环境、社会及管治加强工作,加快智能化综合改造[68] - 集团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持续稳健,现金流充足,将适时调整经营策略[68] 证券交易相关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在联交所或其他证券交易所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2财年董事均遵守相关标准[72] 信息披露 - 2022年业绩公告刊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73] - 2022年年报将在适当时间寄发给股东并载于上述网站[73] 其他 - 董事会主席代表董事会感谢客户、供应商、股东支持及管理层和员工努力[74]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丁汝才等11人组成[74]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25日至5月3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40]
首钢资源(0063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5 16:33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46.63亿港元,较2021年的24.44亿港元增长91%[6]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30.07亿港元,较2021年的12.18亿港元增长147%,毛利率从50%提升至64%[6] - 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毛利率为64%,2021年为54%[7]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9.36亿港元,较2021年的7.74亿港元增长150%[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6.07亿港元,较2021年的6.73亿港元增长139%[8] - 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32.67亿港元,较2021年的13.63亿港元增长140%[8]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1.8港仙,较2021年的13.33港仙增长139%[8] - 2022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为15港仙,较2021年的8港仙增长8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257.0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7.80亿港元增长4%[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值为68.8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6.32亿港元增长22%[10]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46.6298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4.44193亿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30.06836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2.17762亿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7.49626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0.56369亿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9.3626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73609亿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6.4615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1.6177亿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31.8港仙,2021年同期为13.33港仙[22]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37.0718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2.06243亿港元[26]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19.9549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5.73734亿港元[27]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257.0267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47.79977亿港元[27] - 流动负债总值为5267313千港元,上年为3926321千港元[30] - 流动资产净值为6728178千港元,上年为6647413千港元[30] - 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总值为20435365千港元,上年为20853656千港元[31] - 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619205千港元,上年为1705438千港元[32] - 资产净值为18816160千港元,上年为19148218千港元[3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值为17042934千港元,上年为17300083千港元[34] - 非控股权益为1773226千港元,上年为1848135千港元[34] - 期内溢利(未经审核)为1936269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160669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占329572千港元[37]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未经审核)为1646154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135943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占286715千港元[37] - 已批准的2021年末期股息(未经审核)为1616588千港元[37]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74962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56369千港元[41]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343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70337千港元[41] - 2022年上半年营运资金变动前之经营溢利为329591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63177千港元[4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之现金流入净额为187953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49661千港元[41] - 2022年上半年投资业务之现金流出净额为14254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036949千港元[43] - 2022年上半年融资业务之现金流出净额为10636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6746千港元[45]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630619千港元,2021年同期减少净额为1034034千港元[45] - 2022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1020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405615千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86511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11136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营业收入约46.6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4.44亿港元同比大幅增加约22.19亿港元或91%[160]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4%,2021年同期为50%;毛利同比大幅增加约17.89亿港元或147%[161][1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净利润约19.36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50%;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6.07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39%[162][163]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1.80港仙,2021年上半年为13.33港仙[16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录得EBITDA约32.67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约13.63亿港元;经营业务产生正现金流约18.80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约10.50亿港元[164]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16.5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26亿港元增加约4.30亿港元或35%[1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约16.5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26亿港元同比上升约4.30亿港元或35%[1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矿权摊销约1.3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9亿港元同比增加400万港元或3%[1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30.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18亿港元同比大幅增加约17.89亿港元或147%[172][174] - 回顾期内,毛利率为64%,去年同期则为50%[172][174] - 利息收入约4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10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600万港元或52%[175]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00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8700万港元或97%[175] - 外币汇兑由收益净额约6900万港元转为亏损净额约7500万港元,人民币兑港元汇率贬值约2.54%[175]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6亿港元同比增加约2200万港元或15%[176][177] - 一般及行政费用约8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30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00万港元或4%[177][178] - 其他营运开支约4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200万港元同比上升约700万港元或17%[179][181] - 财务成本约7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约70万港元基本持平[180][182] - 所得税费用约8.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83亿港元大幅增加[183][187] - 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6.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73亿港元同比增长约9.34亿港元或139%[184][18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焦煤炭开采、焦煤产品生产和销售,2022年上半年运营无重大变动[48] - 来自客户合约收益即集团营业额,指特定时间点确认的焦煤产品销售价值[60][61] - 2022年上半年精焦煤销售为4,662,983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444,193千港元[62] - 公司执行董事为主要营运决策者,集团划分一个呈报分部为焦煤炭开采[60][62] - 执行董事视集团业务为单一经营分部,主要用税前利润评估经营分部表现[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副产品收入为77,46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0,029千港元[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外币汇兑净亏损75,46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净收益69,320千港元[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额外折旧为37,50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6,405千港元[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慈善捐款为9,480千港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支出[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贴现应收票据利息费用为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6千港元[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69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84千港元[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存货成本为1,656,14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26,431千港元[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首钢集团出售清洁焦煤金额为2,001,941,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117,845,000港元[144][1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首钢集团购买材料金额为383,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564,000港元[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付首钢集团建设费用为5,622,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5,700,000港元[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首钢控股全资子公司支付租金为1,878,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800,000港元[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首钢控股支付管理及咨询费为1,500,000港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147] - 2022年上半年原焦煤产量约270万吨,2021年同期约261万吨,同比增幅3%[156][157][159] - 2022年上半年精焦煤产量约174万吨,2021年同期约145万吨,同比增幅20%[156][157][159] - 2022年上半年精焦煤销量174万吨,2021年同期163万吨,同比增幅7%[156] - 2022年上半年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含增值税)为2521元/吨,2021年同期为1415元/吨,同比增幅78%[156] - 2022年上半年原焦煤产量约270万吨,相当于总核准产能的51%[157][159] - 剔除去年同期对外采购精焦煤出售约13万吨后,2022年上半年自产精焦煤销量同比增加16%[158][159] - 2022年上半年精焦煤平均标杆市场价格同比飙升约89%,公司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含增值税)同比大幅上升78%至2521元/吨[160] - 2022年上半年低硫及中高硫精焦煤销量分别占总精焦煤销量的27%及73%,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31%及69%[160] - 2022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的总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68%,2021年上半年为86%[160] - 回顾期内,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同比大幅上升78%,不可控制成本同比大幅增加人民币60元/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同比上调人民币6元/吨[169] - 扣除不可控制成本增加影响,每顿原焦煤生产成本同比增加16%,人工成本同比增加人民币15元/吨,集团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150%[170][173] - 每顿精焦煤加工费同比上调7%[171][173] - 2022年精焦煤加工费418元,较2021年的325元增加93元,增幅29%[166] - 2022年某成本(未明确)为(74)元,与2021年持平,较全年的(75)元下降1%[166] - 2022年某成本(未明确)为344元,较2021年的251元增加93元,增幅37%,较全年的304元增加13%[166] 财务
首钢资源(0063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9 16:3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1年公司收益为70.76亿港元,同比增长77%[11] - 2021年公司毛利为43.95亿港元,同比增长135%[11]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62%,同比增长32%[11] - 2021年公司年度溢利为30.61亿港元,同比增长158%[11]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38亿港元,同比增长135%[11] - 2021年公司EBITDA为47.36亿港元,同比增长117%[11] - 2021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50.25港仙,同比增长144%[11] - 2021年公司每股股息为40港仙,同比增长142%[11] - 2019 - 2021年公司资产净值分别为17,046,312千港元、19,148,218千港元、17,291,070千港元,2020年较2019年增长11%[16] - 2019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1,140,413千港元、1,080,041千港元、2,538,495千港元,2021年较2020年增长135%[16] - 2021年集团销售收入70.8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77%;全年毛利率达62%,较2020年上升15个百分点[36][37] - 2021年集团净利润达30.6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58%;归属股东净利润为25.4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35%[37] - 2021年公司原焦煤产量约517万吨,同比上升4%;精焦煤产量约320万吨,同比微减1%,扣除2020年对外采购精焦煤入洗影响,产量则微升1%[43][45] - 2021年公司精焦煤销量同比微增1%,销售额占公司营业收益100%,2020年精焦煤和原焦煤销售额分别占约99%和1%[47][48] - 2021年公司精焦煤平均标杆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约78%,下半年同比升幅达134%;平均实现售价同比大幅上升66%至2019元/吨[49][52] - 2021年公司1号及2号精焦煤销量分别占总精焦煤销量的33%及67%,与2020年相同[49][52] - 2021年公司录得营业收益约70.76亿港元,同比大幅增加约30.79亿港元或77%[50][53] - 2021年前五大客户总营业收益占公司营业收益78%(2020年:83%),最大客户占40%(2020年:36%)[50][53]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62%,2020年为47%;毛利同比大幅增加约25.26亿港元或135%[51][53] - 营业收益大幅增加因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上调66%、人民币兑港元汇率上升约6.67%及精焦煤销量微升1%[50][53] - 毛利大幅增加因营业收益增加77%及人民币兑港元汇率升值约6.67%[51][53] - 2021年公司净利润约30.61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58%,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5.38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35% [55][56]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50.25港仙,同比大幅增加144% [56] - 2021年公司EBITDA约47.36亿港元,经营业务产生正现金流约38.58亿港元 [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可动用银行及现金结余约64.26亿港元,同比大幅增加 [57][58] - 2021年销售成本约26.81亿港元,同比增加约5.53亿港元或26% [60] - 2021年原焦煤生产成本为379元/吨,同比增加21%;现金原焦煤生产成本为304元/吨,同比增加28% [63] - 2021年采矿权摊销约2.56亿港元,同比增加约2900万港元或13% [63][64] - 2021年精焦煤平均实现售价大幅上升66%,资源税等成本同比大幅增加36元/吨 [66] - 扣除不可控成本影响,2021年原焦煤生产成本同比增加11%,精焦煤加工费同比上调6% [67][68] - 2021年毛利约43.95亿港元,同比大幅增加约25.26亿港元或135%,毛利率为62% [68] - 2021年公司毛利约43.9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5.26亿港元,同比增长135%,毛利率为62%,去年为47%[69] - 2021年利息收入约70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600万港元,同比下降27%,主要因市场利率下降[71] - 2021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2.4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500万港元,同比增长11%,撇除外币汇兑收益影响,同比大幅增加约6800万港元或77%[73] - 2021年外币汇兑收益净额约88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4300万港元,同比下降33%,因人民币兑港元汇率升值幅度下调[74] - 2021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2.70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4700万港元,同比下降15%,因长途汽运客户销量减少[77] - 2021年一般及行政费用约2.0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600万港元,同比增长14%,因平均人民币兑港元汇率上升及人工成本增加[78] - 2021年其他营运开支约96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3200万港元,同比增长50%,因平均人民币兑港元汇率上升及去年有拨回应收贸易款项减值亏损[78] - 2021年所得税费用约10.7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6.46亿港元,因利润增加[84]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5.3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4.58亿港元,同比增长135%,创历史新高[84]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2021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47.80亿港元,同比增长16%[12] - 2021年公司负债总值为56.32亿港元,同比增长36%[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及收购和重大出售事项,无借款,资产负债率为0%[85][90] -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及澳元汇率较2020年12月31日分别升值约2.61%及贬值约5.2%,人民币升值使公司产生约2.59亿港元汇兑收益,澳元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91][94] - 2021年12月31日约3.58亿港元银行存款和约1.83亿港元应收票据作为应付票据融资抵押品,已动用应付票据融资约3.37亿港元[9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9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2.69倍,现金及银行存款约67.84亿港元,其中约3.58亿港元作抵押[96][10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票据约22.60亿港元,可动用自由资金约84.0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51.11亿港元[97][10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约151.57亿港元,股数约50.52亿股,年内发行股数及金额无变动,无借贷[98][101] 公司煤矿资源与生产 - 兴无、金家庄、寨崖底煤矿核准年原焦煤生产能力均为175万吨,分别经营年入洗量为120万吨、300万吨、210万吨的洗煤厂[18][22][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原地资源量为132.77百万吨,可采储量为69.37百万吨[31] - 2021年公司原焦煤产量为517万吨,同比增长4%;精焦煤销量为330万吨,同比增长1%[35] - 2021年公司主要精焦煤产品平均售价(含税)为2019元/吨,同比大幅增长66%[35] - 公司焦煤位于河东煤田之离柳矿区,被誉为“熊猫煤”,发热值高、焦结度强,灰份及硫份低[26] - 公司主要精焦煤平均水分0.3 - 0.4%、灰分9.0 - 9.5%、总含硫量0.5 - 2.0%等[27] - 2021年集团原焦煤产量517万吨,同比增加4%;精焦煤销量330万吨,同比增加1%[36] - 2021年集团主要产品精焦煤平均售价(含增值税)达2,019元/吨,同比大幅上升66%[36] - 2021年金家庄煤矿原焦煤产量同比增加27%[46][47] - 2021年寨崖底煤矿、兴无煤矿和金家庄煤矿曾停产,公司调整生产计划后,2021年原焦煤产量约517万吨,按年上升4%[105][106] - 除上述事件外,公司所有煤矿2021年运作良好[107] - 公司所持采矿权剩余许可期介乎约11至21年,较公司估计之煤矿可使用年期为短[114][115]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生铁产量同比下降4.3%[34] - 2021年动力煤和焦煤年均市场价格同比上涨70% - 80%[34] - 2022年中国GDP增速目标设为5.5%,房地产市场趋向稳定,基建投资有望超预期发力,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长已超8%[38] - 2022年国内钢铁行业需求将保持畅旺,生产保持平稳,预计进口焦煤受限,焦煤价格或在相对高位运行[38][39][40] - 2021年精焦煤平均市场价格按年大幅上升74%至81%[112][113] - 2021年中国GDP增长为8.1%,超越IMF预测的8.0%[123][124] - 2021年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4%、4.9%和4.4%[125] - 2021年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下降3.0%和4.3%,粗钢产量六年来首次同比下降[125] - 2021年炼焦煤进口量同比下降25%[125] - 2021年中国GDP季度同比前高后低,基建、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全年累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4%、4.9%及4.4%[126] - 2021年中国粗钢及生铁产量分别同比下跌3.0%及4.3%,粗钢产量六年首降[126] - 2021年炼焦煤进口同比大幅下降25%,国内焦煤产品价格年中起创新高后回落但仍处高位[126] - 2022年新增专项债规模3.65万亿元,年初提前安排的1.4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1至2月发行超70%[128][129] - 2022年房地产政策放松,投资有望见底回升,基建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128][129] - 2022年钢铁限产压力有望比2021年大幅削弱,利于钢铁行业需求端发展[128][129] - 2022年全国焦煤产量预计平稳,进口受地缘政治影响价格持续高走[128][129] - 2022年炼焦煤产品价格有望在高位保持稳定,上半年尤甚[128][129] 公司发展规划 - 2022年公司将加强安全生产、提质增效,做好精细化管理,抓住市场机遇[40] - 公司将加强生产安全,引进先进技术推进矿山智慧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131][132]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2港仙[41] ESG管理 - 报告参照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和GSSB的GRI标准“核心”方案编写,有中英文版本,以中文版本为准,货币单位为人民币[136] - 可在公司门户网站主页的“投资者关系”栏目浏览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活动动态信息[137] - 董事会是ESG事宜最高负责及决策机构,审核委员会是主要监督机构[138][139][145][146] - 报告详细披露2021年ESG工作进展与成效,于2022年3月17日提交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3月24日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139][140]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稳定发展保障,持续优化完善ESG管理体系与治理架构[143] - 公司在管理层设置ESG管理组,其下设ESG工作组开展ESG工作[149][150] - 公司重视利益相关方沟通,建立高效沟通反馈机制[154] - 公司通过不同渠道听取政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意见建议,识别反馈与期望并针对性回应[154] - 政府关注排放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沟通渠道有政府工作会议、资讯汇报[156] - 投资者关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议题,沟通渠道有股东大会、公告、路演、日常接待[156] - 2021年公司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对筛选出的ESG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162][163] - 公司对ESG报告指引中“环境”及“社会”范畴的关键绩效指标定期统计,年末汇总披露[166] - 报告相对往年ESG报告披露范围无重大调整,使用一致披露统计方法[166][167] 公司治理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遵守中国及香港相关法律法规[170][172] - 公司2013年8月28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71][172] - 董事会现共有11名董事,包括5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4][175] - 公司不断向董事更新上市规则等要求的最新发展,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74][176] - 公司通过多种活动与股东保持密切沟通,向投资者提供报告和资料[178][179]
首钢资源(0063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4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4.44193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8.19727亿港元增长34%[5] - 同期,公司毛利为12.17762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48433亿港元增长28%[5] - 期内溢利为7.7360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84935亿港元增长32%;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7338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48699亿港元增长23%[5] - EBITDA为13.58323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0.27292亿港元增长32%;每股公司股份基本盈利为13.33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10.35港仙增长29%[5] - 每股公司股份中期股息为8.00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7.50港仙增长7%[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27.51723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14.33646亿港元增长6%[7] - 负债总值为47.53548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1.42576亿港元增长15%;其中,借贷总额为5900万港元,应付股息为4.54665亿港元[7] - 权益总值为179.98175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72.9107亿港元增长4%;其中,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4.08121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53.87166亿港元增长7%[7] - 归属於拥有人每股公司股份资产净值为3.25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13港元增长4%;流动比率为2.58倍,较2020年12月31日的2.77倍下降7%;资本负债比率为0.03%[7]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24.4419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8.19727亿港元[17] - 2021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2.26431亿港元,毛利为12.17762亿港元;2020年同期销售成本为8.71294亿港元,毛利为9.48433亿港元[17] - 2021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0.56369亿港元,所得税费用为2.8276亿港元;2020年同期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02617亿港元,所得税费用为2.17682亿港元[17]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7.73609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5.84935亿港元[17] - 2021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6177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2.14283亿港元[17]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6.73389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为1.0022亿港元;2020年同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为5.48699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为0.36236亿港元[19]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0.2562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为1.3615亿港元;2020年同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为1.78047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为0.36236亿港元[19] - 2021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3.33港仙,2020年同期为10.35港仙[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產总值为14,889,914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4,532,147千港元增长2.46%[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產总值为7,861,809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901,499千港元增长13.91%[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產总值为22,751,723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1,433,646千港元增长6.15%[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3,050,742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488,195千港元增长22.61%[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702,806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654,381千港元增长2.92%[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產淨值为17,998,175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7,291,070千港元增长4.09%[2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773,609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673,38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占100,220千港元[2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290,752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254,82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占35,930千港元[2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61,770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1,025,62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占136,150千港元[25] - 已批准2020年末期股息454,665千港元[25] - 期内溢利(未经审核)为548,699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78,047千港元,权益总值为214,283千港元[27] - 2021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056,36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02,617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0,33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1,177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1,045,60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17,285千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2,032,89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724,132千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46,74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5,575千港元[33]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034,03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92,422千港元[33] - 2021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05,61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712,383千港元[33]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11,13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416,613千港元[33] - 2021年上半年外币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影响为39,55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 - 3,348千港元[33] - 2021年上半年精焦煤销售收益为2444193千港元,2020年为1818861千港元;原焦煤销售收益2021年无,2020年为866千港元[50]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89801千港元,2020年为26572千港元,其中出售副产品收入2021年为20029千港元,2020年为20547千港元;外币汇兑收益净额2021年为69320千港元,2020年为3653千港元;其他2021年为452千港元,2020年为2372千港元[55] - 2021年上半年其他营运开支为41521千港元,2020年为6370千港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之额外折旧2021年为36405千港元,2020年无;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亏损2021年为684千港元,2020年为749千港元;其他2021年为4432千港元,2020年为5621千港元[57]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690千港元,2020年为612千港元,其中贴现应收票据之利息费用2021年无数据,租赁负债之利息开支2021年为106千港元,2020年为612千港元[60] - 2021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扣除销售存货成本为1226431千港元,2020年为871294千港元;土地使用权摊销2021年为987千港元,2020年为867千港元;采矿权摊销2021年为129118千港元,2020年为99462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1年为170337千港元,2020年为12117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及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2021年为375437千港元,2020年为284270千港元[61]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282760千港元,2020年为217682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中国所得税2021年为277004千港元,2020年为209837千港元[6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合计4.04147亿港元,每股8港仙;2020年同期中期股息每股7.5港仙[67][68] - 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9港仙,合计4.54665亿港元;2019年末期股息每股8.7港仙,合计4.6126亿港元[71][72] - 2020年和2019年末期股息分别于2021年7月29日和2020年7月23日支付[71][7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6月30日止期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74][76] - 2021年上半年用作厘定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溢利为6.73389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5.48699亿港元[75] - 2021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51837亿股,2020年同期为5.301837亿股[75]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1.93991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9348.6万港元[74][76] - 2021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81.3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99.2万港元[74][7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221821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49144千港元[8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90日或以下应收票据为626231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66382千港元[8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抵押应收票据为11010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18458千港元;相关应付票据2021年6月30日为10148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0339千港元[8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按全面追索基准已贴现予金融机构之转让应收票据为5900千港元,相关已抵押借贷为590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无此数据[9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按全面追索基准已背书予债权人之转让应收票据为85609千港元,相关应付贸易账款为767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转让应收票据为115575千港元,相关应付贸易账款为2185千港元[9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为365010000港元,为196155000港元应付票据作抵押;2020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为290298000港元,为148476000港元应付票据作抵押[91][9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银行及手头现金为578788千港元,银行定期存款为420515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银行及手头现金为630752千港元,银行定期存款为3431363千港元[9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1113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405615千港元[9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项为229927千港元,应付票据为29764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项为243803千港元,应付票据为348815千港元[9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90日或以下应付贸易账项为13176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2054千港元[100] - 2021年6月30日,以抵押银行存款作抵押的应付票据为1.96155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48476亿港元;以应收票据作抵押的应付票据为1.01488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