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程控股(00697)
icon
搜索文档
首程控股(0697.HK):七年累计分红52亿,叠加3亿年度回购,高股息策略成穿越周期"压舱石"
格隆汇· 2025-03-28 08:07
文章核心观点 在“国九条”政策与市场波动背景下投资者追求确定性收益,高股息策略成资本市场“压舱石”,首程控股2024年财报派息计划印证此逻辑,公司具备高股息高分红持续性,稳健业务及成长性布局铸就长期分红底气,有稀缺资产配置价值,值得投资者纳入核心配置 [1][8] 分组1:七年累计分红约52亿港元,年均分红超行业水平 - 首程控股具备高股息高分红持续性,致力于为股东提供稳定回报,自2018年以来累计分红总额达51.92亿港元,展现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管理能力 [3] - 公司多次派发特别股息回馈股东,如此次宣布派发7.68亿港元特别派息,2022年两次派发合计1亿港元特别股息 [3] - 首程控股年均分红超7亿港元,远高于港股同类型企业平均水平,2020 - 2024年连续五年保持“中期 + 末期”双股息模式,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4] 分组2:稳健业务及成长性布局铸就长期分红底气 - 首程控股股息率长期维持在5% - 8%区间,远超银行存款及多数固定收益产品,高分红特性可对冲市场不确定性并享受资本增值潜力 [5] - 公司分红历史具备持续性与稳定性,体现管理团队对股东回报机制的重视及精准战略定位与高效执行力 [5] - 首程控股资产质量佳,停车运营新增三大国际机场停车场项目,园区运营拥有诸多优质园区,资产运营业务能实现稳健可持续收益并提供现金流 [5][6] - 公司资产融通业务依托优质底层资产和专业化运营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持有的基础设施类资产有稳定现金流与增值潜力 [6] - 首程控股在产业前瞻性布局方面,深度渗透机器人领域,投资项目已实现资本化,2025年成立的公司预计今年贡献新增现金流 [6] - 公司持续分红记录支撑信用评级和融资成本优化,2024年获两家公司给予的主体信用评级结果AAA [7] 分组3:结语 - 首程控股多年高分红验证盈利质量与财务健康度,传递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承诺,有稀缺资产配置价值 [8] - 公司七年分红长跑兑现股东价值、共享时代红利,增添长期投资价值砝码,值得注重现金流回报的投资者纳入核心配置 [8]
透视首程控股(00697)2024年财报:亮眼业绩凸显优质基本面,财务护城河助力穿越周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6:56
文章核心观点 - 首程控股凭借坚实财务基础、稳健业务增长和积极股东回报策略,展现发展确定性,有望在资本市场维持向好趋势,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11][1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12.15亿港元,同比增长37.5%;毛利5.07亿港元,同比增长41.0%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高流动性资产达43.6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31.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及特别派息合计8.88亿港元,加上中期股息,合计10.96亿港元;2025年计划使用不超3亿港元回购,总派息加回购达13.96亿港元 [1][11] 财务基础 - 充裕货币资金与低资产负债率构筑财务护城河,增强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助力捕捉机遇和实现扩张 [2] 资产运营业务 - “资产循环 + 数智化运营”商业模式是核心竞争力,使基础设施资产释放更大商业价值,产生稳定现金流 [3] - 2024年资产运营业务收入9.21亿港元,同比增长40%,得益于资产规模扩大和运营效率提升 [3] - 停车场业务完成多个项目交接和获取,2025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停车场项目运营,实现全国业务布局;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智慧停车运营”升级 [4] - 园区业务首个定制化项目投入使用,旗舰项目出租率超95%,新签约项目贡献收入,与国贸物业合作拓展全产业链模式 [5] - 园区在管规模100万平方米,储备面积1000万平方米,将打造人形机器人高地,已有多家机器人企业入驻 [6] 资产融通业务 - 业务涉及REITs及股权投资,充裕资金支撑在管基金规模突破,短期成立两个百亿级基金 [7] - 2024年业务收入增长31%至2.84亿元,受益于REITs市场回暖,公司新增战略配售投资并成功发行停车资产类REITs [8][9] 机器人业务 - 2023年底联合发起设立100亿元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投资一批优质创新企业,覆盖前沿领域 [9] - 2025年成立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将成为机器人时代产业服务商,预计今年产生收益 [10] - 短期被投企业估值提升和服务带来直接收益,中期机器人及AI赋能带来业务增长收益,长期从多维度获取超额收益 [10]
首程控股(00697)2024年业绩亮眼:收入毛利大增 高派息8.88亿港元彰显股东回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首程控股2024年业绩亮眼,收入毛利大增,保持健康资产结构,高派息彰显股东回报,各业务领域发展良好,未来将加强核心业务并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为股东创造回报 [1][2][3] 业绩表现 - 2024年录得收入12.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7.5%;毛利5.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41% [1] - 资金储备充裕,货币资金超26亿港元,再次获得AAA主体长期信用评级,通过低成本债务融资优化资本结构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末期股息及特别派息,总额达8.88亿港元,从2018年度以来派息总额已达51.92亿港元 [1] 停车资产管理领域 - 2024年新增广州白云、天津滨海及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停车项目,2025年初新增西安咸阳最大航站楼停车场项目 [2] - 在京津冀、成渝、华东及大湾区等核心区域获大型商业中心、医院配套等停车项目,扩大“停车 + 充电”资产管理规模 [2] - 2025年初停车系统完成搭载Deepseek,实现停车管理系统全面升级 [2] 产业园区及租赁住房领域 - 当前实现在管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储备面积超1000万平米 [2] - 管理的六工汇、首钢冬奥广场等项目招商入驻率持续提升,业务涵盖多种形式,吸引科技企业入驻 [2] - 与国贸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物业公司,业务扩展至全产业链模式 [2] 资产融通方面 - 通过REITs实现资产高效循环,已与阳光保险和中国人寿成立两只百亿规模的REITs产业基金 [3] - 2024年参与中金印力REIT、华夏特变电工新能源REIT和招商保租房REIT的战略配售投资 [3] 股权投资领域 - 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投资众多机器人企业 [3] - 2025年新成立机器人公司,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深度服务,捕捉行业成长红利 [3] 未来展望 - 继续加强核心业务发展,构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为股东创造长期回报 [3]
首程控股(0069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9:44
每股盈利相关 - 2024年每股基本和稀释盈利为5.76港仙,2023年为5.57港仙[3][6]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和稀释盈利均为5.76港仙,2023年为5.57港仙[23][25] 股息相关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1.2亿港元,2023年为1.61亿港元;已宣派中期股息2.08亿港元,全年共宣派3.28亿港元[3] - 2024年中期股息为2.03432亿港元,2023年为2.36663亿港元;2024年末期股息建议为1.2亿港元,2023年为1.61亿港元[32][33][35]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2.86港仙,2023年为3.28港仙;2024年末期股息建议每股1.64港仙,2023年为2.20港仙[32][33][35] 集团收入相关 - 2024年集团收入为12.15亿港元,较去年上涨37.5%[4] - 2024年公司收入总值为12.15123亿港元,2023年为8.83478亿港元[15] - 2024年度公司收入12.15亿港元,较去年上涨37.5%,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10亿港元,较去年上涨1.5%[39]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相关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10亿港元,2023年为4.04亿港元[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102亿港元,2023年为4.03565亿港元[27] 销售成本相关 - 2024年销售成本为7.08031亿港元,2023年为5.23759亿港元[5] 经营溢利相关 - 2024年经营溢利为6.11898亿港元,2023年为6.35023亿港元[5] 年度溢利相关 - 2024年年度溢利为3.8852亿港元,2023年为4.59545亿港元[5] 资产总值相关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38.29083亿港元,2023年为135.22517亿港元[7] 权益总值相关 - 2024年权益总值为95.15844亿港元,2023年为100.40735亿港元[7] 负债总值相关 - 2024年负债总值为43.13239亿港元,2023年为34.81782亿港元[8] 各业务线收入相关 - 2024年运营服务收入为8.23446亿港元,2023年为5.67807亿港元[15] - 2024年服务特许经营安排收入为4670.8万港元,2023年为4870.6万港元[15] - 2024年基金管理服务收入为1.91525亿港元,2023年为1.83032亿港元[15] - 2024年投资基金的超额回报为1.01555亿港元,2023年为1.94931亿港元[15] - 2024年租赁收入为5062.3万港元,2023年为4161.7万港元[15] - 2024年投资收益为126.6万港元,2023年亏损1.52615亿港元[15] 合约资产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为9941.9万港元,2023年为1.14664亿港元[17] 所得税计提拨备相关 - 2024年所得税计提拨备约为8558.1万港元,2023年为690.6万港元[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所得税计提拨备约0.86亿港元,去年为0.07亿港元 [45]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相关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及潜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1.23456亿股,2023年为72.43783亿股[27] 应收账款净额相关 - 2024年应收账款净额为2.03092亿港元,2023年为2.03648亿港元[29] 应付账款总额相关 - 2024年应付账款总额为4.5275亿港元,2023年为4.85585亿港元[30] 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相关 - 2024年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为72.86015亿股,2023年为73.69975亿股[31] 股份回购相关 - 2024年公司以0.99 - 1.62港元/股回购4085.6万股,总金额约5873.6万港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联交所回购40,856,000股股份,总代价为58,736,737.57港元[70] - 2024年1月回购9,496,000股,最高每股1.62港元,最低1.35港元,总代价14,242,925.73港元[70] - 2024年2月回购8,560,000股,最高每股1.60港元,最低1.36港元,总代价12,813,924.07港元[70] - 2024年4月回购7,896,000股,最高每股1.54港元,最低1.40港元,总代价11,819,393.24港元[70] - 2024年5月回购2,254,000股,最高每股1.45港元,最低1.35港元,总代价3,152,132.06港元[70] - 2024年6月回购3,262,000股,最高每股1.38港元,最低1.32港元,总代价4,434,663.89港元[70] - 2024年7月回购6,470,000股,最高每股1.38港元,最低1.33港元,总代价8,748,081.20港元[70] 股份过户登记相关 - 公司将在2025年4月25 - 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资格[36] - 公司将在2025年7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有权享有末期股息的股东身份[36] 业务项目拓展相关 - 2024年公司新增广州、西藏、天津机场停车场经营权项目,扩大“停车+充电”资产管理规模[38] - 2024年公司首个定制化项目“理想汽车总部二期项目”一季度全面投入使用,产业园招商入驻率持续提升[39] - 2024年公司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停车场等项目运营交接[47] - 2025年春节期间公司参与建设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停车场项目投入运营[47] 债务资本率及评级相关 - 2024年公司债务资本率维持在15.9%的较低水平,获两大评级机构AAA主体评级[39] 中期票据发行相关 - 2024年5月公司境内成功发行首单5亿元3年期中期票据,票面利率2.5% [39] - 2024年5月,公司以票面利率2.5%发行规模约5.30亿港元的3年期中期票据[57] 资产运营与融通收入相关 - 2024年资产运营收入9.21亿港元,较去年上升40.0%;资产融通收入2.94亿港元,较去年上升30.7% [40][43] 整体毛利率相关 - 2024年整体毛利率约为41.7%,较去年同期绝对值上升1.0% [43] 财务成本相关 - 2024年公司财务成本为1.16亿港元,较去年上升10.0% [44] 资产负债率相关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31.2%,较2023年的25.7%有所上升 [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1.2%,较2023年12月31日上升5.5%,2024年负债总值43.13亿港元,资产总值138.29亿港元,2023年负债总值34.82亿港元,资产总值135.23亿港元[56] 经调整EBITDA相关 - 本年度公司经调整EBITDA为8.54亿港元,较去年的6.71亿港元上升27.3%[46] 除所得税前溢利相关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74亿港元,2023年为4.66亿港元[46] REITs发行相关 - 2024年公司成功发行优先级利率2.4%的第二期停车资产类REITs[48] 机器人产业投资相关 - 公司依托100亿元规模北京机器人基金投身机器人产业[49] - 2025年公司新成立机器人公司加强投后赋能[49] 银行结馀及现金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馀及现金为26.22亿港元,2023年为22.63亿港元[55] 理财产品及固收类金融资产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理财产品及固收类金融资产为17.46亿港元,2023年为19.82亿港元[55] 集团负债资本比率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资本比率为15.9%,较2023年12月31日上升7.9%,2024年借款总值14.96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及储备94.21亿港元,2023年借款总值7.93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及储备99.23亿港元[57] 银行定期贷款融资余额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定期贷款融资余额约为3.97亿港元,来自投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停车楼运营权的银行贷款[57] 类REITs结构化资产证券产品余额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发行的类REITs结构化资产证券产品余额约为5.69亿港元[57] 持有投资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首钢资源已发行股份7.74743亿股,占比15.22%,公允价值19.44606亿港元,未变现亏损2.86655亿港元,股息收取2.09181亿港元;持有中金普洛斯REIT基金认购基金份额1.5亿份,占比7.74%,公允价值5.0025亿元,未变现亏损1125万元,股息收取2842.2万元[59] 股份出售相关 - 2024年12月18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与首钢控股签订股份买卖协议,出售首钢资源6.0692764亿股股份,占比约11.92%,交易于2025年2月3日完成[62] 可转换债券相关 - 2020年8月10日,公司发行年利率1%的可转换债券,本金总额3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95亿港元[63] 可转换债券所得款项用途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约1.46亿港元,2024年3月28日决定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49亿港元用途分配[6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将所得款项按计划动用,其中8900万港元用于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业务,600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64] 雇员数量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雇员450名[65] 未来投资计划相关 - 公司将加大在京津冀、成渝、华东、大湾区等区域核心资产及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行业的投资力度[68] 机器人企业服务相关 - 依托北京机器人基金投资,公司将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深度服务,以场景生态助力产品升级[69] 财务风险相关 - 公司面临市场、信贷及流动资金等财务风险[51]
纳入港股通!10分钟,暴涨超70%!
证券时报· 2025-03-10 12:0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 上证指数跌0.59%至3352.59点 深证成指跌0.62%至10776.89点 创业板指跌0.81%至2187.53点 [1][3] - 北证50指数逆势上涨1.47%至1411.72点 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 [1][3] - 港股市场调整明显 恒生指数盘中跌超2%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3% [2][14]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临近午盘跳水 跌1%至13159点 [4][5] 行业及概念板块表现 - 培育钻石概念强势拉升 英诺激光"20cm"涨停 惠丰钻石涨超16% 黄河旋风、国机精工触及涨停 [6][7] - 工程机械、船舶、日用化工、煤炭等板块表现较好 [5] - 软件服务、电信运营、保险等板块跌幅居前 [5] - 复合铜箔、BC电池、汽车拆解等概念盘中走强 [9] 个股表现 - 东方集团连续第6个交易日跌停 公司公告称主营业务持续亏损 流动资金紧张 存在债务逾期等问题 [10][11] - 港股通新调入标的股表现亮眼 方舟健客盘中飙升超70% 卫龙美味涨逾25% 毛戈平涨逾15% [13][15] - 同源康医药-B大涨超50% 公司公告其自主研发的TY-9591在关键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优于奥希替尼的疗效 [17][18][19][20] 港股通调整 - 深交所调整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方舟健客、卫龙美味、毛戈平等多只证券被调入 自2025年3月10日起生效 [16]
首程控股:重兵布局机器人谋长线发展,回港股通提升流动性-20250225
国元国际· 2025-02-24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积极关注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原有的停车业务可提供稳定现金流,还能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业务中获得赋能;在机器人领域全产业链布局,实业与资本深度融合,有望发展成平台型、生态型企业;回到港股通后流动性改善,利于估值提升,现有业务布局支持中长期持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2月24日,首程资本所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投资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1] - 2025年2月21日,全资附属公司首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拟在北京出资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1] - 2025年2月21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按流程公司将回到港股通,3月10日生效 [1] 点评观点 - 公司成立机器人公司,依托产业战略,通过多元化服务推动优质机器人企业和产品应用落地,加速人形机器人等企业商业化进程,推动“产业 + 资本”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和产业服务能力 [2] - 2024年1月19日公司与相关方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认缴规模100亿元,该基金深入布局关键赛道,投资了宇树科技等一批创新企业,通过“资本 + 场景 + 技术”三重赋能,打通市场关键节点,建立“投 - 产 - 服”闭环 [3]
首程控股:重兵布局机器人谋长线发展,回港股通提升流动性-20250224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24 20: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积极关注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原停车业务可提供稳定现金流,且能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业务获赋能;在机器人领域全产业链布局,实业与资本深度融合,有望成平台型、生态型企业;回到港股通后流动性改善,利于估值提升,现有业务布局支持中长期持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2月24日,首程资本所管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投资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1] - 2025年2月21日,全资附属公司首沃投资控股拟在北京出资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1] - 2025年2月21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按流程公司将回到港股通,3月10日生效 [1] 点评观点 公司成立机器人公司,全链条赋能机器人产业 - 机器人公司依托首程控股机器人产业战略,通过多元化服务推动优质机器人企业和产品应用落地,加速人形机器人等企业商业化进程,推动“产业 + 资本”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增强产业服务能力 [2] “资本 + 场景 + 服务”多重赋能,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 - 2024年1月19日公司公告与相关方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认缴规模100亿元,该基金深入布局关键赛道,投资一批创新实力企业 [3] - 公司通过“资本 + 场景 + 技术”三重赋能,打通市场关键节点,为机器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落地服务,建立“投 - 产 - 服”闭环 [3] 投资建议 - 建议积极关注公司 [4]
首程控股20250214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5-02-17 00:3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守成控股、宇硕科技、领克通政、温尔兹奥航空等公司,行业涵盖停车资产管理、充电、产业园区、机器人、RACE(电信数据产业链)、公墓等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定位与现状** - 定位为抓住基础设施资产上扬部分,做新资产及资产循环相关业务的服务商,非重资产运营 [2] - 2024年3Q数据规模4亿,收入9.35亿;上周五至今股价表现亮眼,催化剂包括机器人概念及对宇硕的投资 [3] - 预计3月11日恒生综合指数生效,港股通预计在3月11日后一个交易日生效 [4] - **股东情况** - 第一大股东为首钢集团,持股约24%多,是港股上市的市场化国企 [4] - 第三大股东是新创建集团,双方在基金管理和停车资产管理有合作,如新创建旗下新世界百货停车场由守成运营 [5] - 第四大股东是北京国管,2022年引入,双方共同成立100亿机器人基金 [5] - **业务发展** - **停车资产管理**:2016年转型后,充电、广告、店铺相关收入稳中有升;2024年拿下广州白云机场停车场、首钢医院停车综合体等项目;2025年计划攻克大交通枢纽和BOT综合停车体,因这类资产有强健定价权,如2024年6月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停车场调价50%,医院综合停车体调价10%-15%,对车流量影响小 [6][7] - **充电业务**:有三种模式,一是引入充电伙伴,收取固定租金和服务费分成;二是用自有资金收购和并购充电厂站,赚取稳定服务费;三是在超充领域已布局 [8] - **产业园区**:场馆面积超100万方,储备面积超1000万方,计划逐步招商;2020年新人才公寓新桥项目落地,2014年与中国国贸合作成立物业公司;2025年规划包括针对机器人产业链链主招商,与投资团队协同 [9][10] - **RACE板块**:在中国RACE论坛活跃,有电信数据产业链布局,资金投量大,地基储备项目总规模200亿 [11] - **公墓业务**:2025年可能推出新基金,是上市公司利好 [12] - **股权投资** - 2024年在机器人领域投资宇硕科技,占比进入宇硕前十大;还投资了领克通政、温尔兹奥航空等项目 [13][14] - 投资主要方向为机器人,有多种退出方式,包括隔轮退、退给原始团队、等待公司上市(非首选)、为机器人公司提供服务促进发展 [15][16] - 股权投资规模约300亿(250亿直投和40亿母基金),2024 - 2025年重点投资机器人板块,涵盖医疗、工业机器人及产业链,少投AI算力方向 [21] - **港股通情况** - 恒生综合指数2月下旬公布名单,3月11日正式分账,港股通预计在3月11日后一个交易日根据恒生综合指数调入情况确定 [18] - 公司测算已符合回到港股通的要求和条件 [18] - **基金投资收益**:包括稳定的基金管理贷、潜在超额收益、投资与上市公司其他板块业务的联动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并购方向成立专门团队,2025年一季度着重研究并购策略,暂未明确并购行业和类型 [20] - 与北京国管共同成立的100亿机器人基金,大头出资方为北京市资金,上市公司未披露具体出资比例 [22]
首程控股(00697)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1-01 17:13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收入约为9.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4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毛利约为4.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49%[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00亿港元,去年同期约为4.65亿港元[2] - 2024年前三季度,本期每股基本盈利约为5.61港仙,去年同期约为6.41港仙;每股稀释盈利约为5.61港仙,去年同期约为6.37港仙[2]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值为144.90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净资产为100.00亿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2.86亿港元[3] - 2024年9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30.2%,较2023年12月31日上升约4.5%;债务资本比率为11.7%,较2023年12月31日上升约3.7%[3][5][6] 停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9月,集团完成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停车业务经营权项目运营交接[7] - 2024年前三季度,集团完成广州白云机场停车场项目和西藏拉萨市贡嘎国际机场停车场项目的运营启动[7] - 2024年第三季度,集团实现对首钢园区17个停车场近7000个停车位的统一管理[8] 业务合作与服务 - 集团与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北京首程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服贸会2024和WTT中国大满贯2024提供安全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方案[8] 信用评级 - 2024年第三季度,中诚信国际和联合资信再次给予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结果AAA,评级展望稳定[9] 资产专项计划 - 公司以自持产权停车场项目为底层资产打包的“国君 - 首程控股智慧停车资产第二期支持专项计划”于2024年8月取得深交所挂牌条件无异议函[10] 战略客户合作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与国寿投资、ESR易商集团、理想汽车等战略客户在基础设施公募REITs、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布局及停车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11] - 公司与国寿投资合作聚焦基础设施公募REITs首次发行及后续扩募,推动公募REITs领域高质量发展[12] - 公司为ESR易商集团香港葵涌物流园项目提供停车及充电设施投资和运营服务[12] - 公司对理想汽车进行股权投资,主导规划设计其北京顺义总部产业园项目,并将合作延伸至充电业务端[12]
首程控股(0069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7:03
公司概况 - 首程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首钢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也是首批于香港上市的紅籌股之一[7] - 公司注册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56号东亚银行港湾中心7楼[6] - 公司股份代号为697[6] - 公司网站为www.shouchengholdings.com[6]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5]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登捷时有限公司,位于香港夏慤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5] 战略转型与股东 - 自2017年以来,集团坚定全面战略转型,持续出售非主业资产,推动旧业务剥离或重组,并积极融入国内外资本市场,引入战略投资者[8] - 集团主要战略股东包括首钢集团、欧力士股份有限公司、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HOPU Investments Co. III Ltd等[8] 商业模式与目标 - 公司目标成为跨越经济周期、现金流良好、运营稳定健康的上市企业,未来将继续抓紧发展机遇[9] - 基于丰富的资产运营经验和专业的资产融通能力,集团打造了“资产循环+强运营”商业模式,持续释放公司经营效益,夯实资本市场品牌建设,致力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9] 财务表现 - 收入为535,843,000港元,同比增长55.2%[21] - 毛利为233,456,000港元,同比增长135.3%[21] - 经营溢利为352,566,000港元,同比下降15.8%[21] - 期間溢利为243,949,000港元,同比下降29.4%[21] - 非流動資產總值为9,508,966,000港元,同比增长20.7%[26] - 流動資產總值为4,843,132,000港元,同比下降14.2%[26] - 資產總值为14,352,098,000港元,同比增长6.1%[26] - 每股基本盈利为3.65港仙,同比下降12.5%[23] - 每股稀釋盈利为3.65港仙,同比下降12.3%[23] - 期間全面收益總值为318,959,000港元,同比下降17.1%[23] - 公司权益总额为10,154,88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040,735千港元有所增加[29]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955,97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48,607千港元有所增加[29] - 流动负债总额为1,241,24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3,175千港元有所减少[29] - 负债总额为4,197,21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81,782千港元有所增加[29] - 权益及负债总额为14,352,09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522,517千港元有所增加[29] - 非控股权益为99,52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7,383千港元有所减少[29] - 应付款项、拨备及应计负债为161,96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1,214千港元有所减少[29] - 应付股息为160,6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零[29] - 应付税项为37,82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9,540千港元有所减少[29] - 借款总额为391,845千港元(包括非流动借款361,148千港元和流动借款30,69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9,411千港元有所减少[29] 现金流量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2,715,000港币[3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74,901,000港币[38] -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9,403,000港币[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487,019,000港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06,917,000港币[42] - 已付非控股权益的股息为3,508,000港币[41] - 借款所得款项为316,672,000港币,偿还借款为534,587,000港币[41] - 支付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款项为75,954,000港币[41] - 发行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为448,000,000港币[41] - 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为535,000,000港币[41] - 支付股份回购款项为46,463,000港币[41] 业务与财务报告 - 公司主要业务为基础设资产管理业务[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45] - 中期财务资料不包括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所有附注,应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一并阅读[45] - 公司已按香港公司条例向公司注册处交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45] - 公司核数师对2023年财务报表的报告无保留意见[45] 金融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股本证券为65,632千港币,投资基金为1,098,532千港币[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中,其他证券为967,125千港币,股本证券为2,479,179千港币[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总公允价值为4,797,825千港币[50] - 第三方于本集团所合并之基金持有之权益为311,627千港币[51] - 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之金融负债为384,942千港币[52] - 按公允价值计量之金融资产总额为4,628,049千港币[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第一级、第二级与第三级级别之间无转拨[55] - 外币远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8,393千港币[54] - 投资基金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031,195千港币[54] - 其他证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068,371千港币[54] - 理财产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4,799千港币[54] - 按公允价值计量之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2,231,261千港币[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第三级级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098,532千港币[61] 收入与收益 - 运营服务收入为362,078,000港元,较上期增加103,133,000港元[77] - 基金管理服务收入为95,206,000港元,较上期增加16,341,000港元[77] - 投资基金的超额回报为97,491,000港元,较上期减少32,275,000港元[77] - 租賃收入为32,202,000港元,较上期增加7,059,000港元[7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投资亏损为62,626,000港元,较上期减少92,026,000港元[77] - 收入总值为535,843,000港元,较上期增加190,668,000港元[77] - 其他收益净额为30,890千港元,同比增长105.1%[82][83] - 其他收入为210,314千港元,同比下降32.3%,主要由于股息收入减少[84] - 经营溢利扣除员工福利支出84,993千港元,同比下降17.6%[86][87]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算[88][89] - 每股基本盈利为3.65港仙,同比下降12.5%[92][93] - 每股稀釋盈利为3.65港仙,同比下降11.8%[94][96] - 用于计算每股盈利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0,551千港元,同比下降14.1%[97] - 作為分母用於計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7,132,972千股[98] - 作為分母用於計算每股稀釋盈利之普通股及潛在普通股加總加權平均數為7,132,972千股[98] 资产与负债 - 期内公司新增物業、廠房及設備、使用權資產和其他非流動資產分別為10,278,000千港元、602,951,000千港元和67,889,000千港元[100]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开支分别为港币10,278,000元、港币602,951,000元及港币67,889,000元,去年同期分别为港币2,311,000元、港币10,938,000元及港币50,792,000元[103] - 应收账款总额为港币257,136,000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205,871,000元增加[105] - 应收账款净额为港币254,913,000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203,648,000元增加[105] -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60日内的应收账款为港币56,598,000元,61至90日为港币20,430,000元,91至180日为港币46,585,000元,180日以上为港币131,300,000元[106]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的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为7,275,935,000股,港币12,546,847,000元[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回购31,468,000股普通股,总金额约为港币46,463,000元,其中72,732,000股已注销[109] - 应付账款账龄分析显示,90日内的应付账款为港币69,936,000元,91至180日为港币52,313,000元,181至365日为港币155,790,000元,365日以上为港币150,785,000元[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及应付债券总额为港币1,106,240,000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为港币30,697,000元,非流动负债中的借款为港币361,148,000元,已抵押应付债券为港币179,395,000元,无抵押应付债券为港币535,000,000元[1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11.06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93亿港币增长39.5%[115] - 2024年5月,公司发行了首期3年期中期票据,规模为人民币5亿元(约港币5.35亿元),票面利率为2.5%[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发行的类REITs结构化资产证券化产品余额约为港币1.79亿元,到期日为2043年11月24日[116] 股息与交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确认的末期股息为港币1.6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4亿元减少59.8%[1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宣派的中期股息为港币2.08亿元,每股2.86港仙,尚未确认为负债[1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首钢集团的交易总额为港币2.0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2.95亿元减少29.8%[1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首钢集团支付的管理费和租金分别为港币226.9万元和港币184.6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149.5万元和港币254.6万元分别增长51.8%和减少27.5%[1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首钢集团采购的金额为港币6587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5812万元增长13.3%[1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首钢集团提供的服务收入为港币1.9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3.32亿元减少41%[1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首钢集团收取的租金收入为港币66万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24]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53.6亿港币,同比增长55%[144] - 2024年上半年资产运营收入为40.6亿港币,同比增长40%[144] - 2024年上半年资产融通收入为13亿港币,同比增长138%[14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