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00883)

搜索文档
中证香港300能源指数报2542.8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8-04 15:38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能源指数报2542.83点 近一个月上涨7.18% 近三个月上涨14.57% 年至今上涨2.36%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样本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1] - 行业构成中燃油炼制占比42.22% 综合性石油与天然气企业占比32.67% 煤炭占比22.80% 油田服务占比1.58% 焦炭占比0.73%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在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当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 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样本时 下属行业指数样本相应调整 样本公司行业归属变更时指数样本同步调整 [2]
港股午评: 科指收涨0.93% 英诺赛科续涨12%
快讯· 2025-08-04 12:0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49%至24627.25点 科技指数上涨0.93%至5447.62点[1] - 市场早盘低开后震荡走高 呈现分化走势[1] 行业板块表现 - 黄金股、半导体股、影视股板块上涨[1] - 加密货币概念股回调 医药股、能源股板块下跌[1] - 汽车股板块出现分化走势[1] 个股表现 - 英诺赛科(02577.HK)上涨超过12%[1] - 华虹半导体(01347.HK)上涨6.5%[1] - 新东方(09901.HK)上涨4.6%[1] - 快手(01024.HK)和联想集团(00992.HK)均上涨3.5%[1] - 药明康德(02359.HK)下跌近3%[1] - 比亚迪股份(01211.HK)下跌超过2%[1]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和阿里巴巴(09988.HK)下跌超过1%[1]
“三桶油”跌超1%,美经济前景黯淡+欧佩克+增产施压拖累油价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55
油价下跌原因 - OPEC+同意9月起日均增产54.7万桶原油[1] - 美国就业市场降温及工厂活动收缩引发需求担忧[1] - 疲软经济数据导致国际油价下行压力加剧[1] 石油股表现 - 延长石油国际股价下跌2.38%至0.410港元 市值4.51亿港元[2] - 中国石油股份下跌1.62%至7.300港元 市值1.34万亿港元[2] - 中国海洋石油下跌1.18%至18.440港元 市值8764.52亿港元[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下跌1.15%至4.280港元 市值5189.3亿港元[2] - 中海油田服务下跌0.72%至6.890港元 市值328.76亿港元[2] - 昆仑能源下跌0.27%至7.520港元 市值651.14亿港元[2]
港股市场石油股集体下跌,“三桶油”跌超1%!美国经济前景黯淡及欧佩克+增产施压拖累国际油价下跌
格隆汇· 2025-08-04 10:40
行业动态 - OPEC+同意9月起日均增产54.7万桶原油,导致国际油价下挫 [1][2] - 美国疲软经济数据(就业市场降温、工厂活动收缩)引发市场对原油需求疲软的担忧 [2] - 国际油价下行压力传导至港股石油板块,相关个股集体下跌 [1][2] 公司表现 延长石油国际 - 股价跌幅达2.38%,最新报价0.410港元,总市值4.51亿港元 [2] "三桶油" - **中国石油股份**:股价下跌1.62%至7.300港元,总市值1.34万亿港元 [1][2] - **中国海洋石油**:股价下跌1.18%至18.440港元,总市值8764.52亿港元 [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股价下跌1.15%至4.280港元,总市值5189.3亿港元 [1][2] 其他能源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价下跌0.72%至6.890港元,总市值328.76亿港元 [2] - 昆仑能源股价微跌0.27%至7.520港元,总市值651.14亿港元 [2]
港股异动丨“三桶油”跌超1%,美经济前景黯淡及欧佩克+增产施压拖累油价下跌
格隆汇· 2025-08-04 10:36
油价下跌对港股石油股的影响 - OPEC+同意9月起日均增产54.7万桶原油,导致国际油价下挫 [1] - 港股石油股集体下跌,延长石油国际跌幅最大达2.38% [1][2] - "三桶油"中中国石油股份跌1.62%,中国海洋石油跌1.1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跌1.15% [1][2] 石油公司股价表现 - 延长石油国际最新价0.410港元,总市值4.51亿港元 [2] - 中国石油股份最新价7.300港元,总市值1.34万亿港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最新价18.440港元,总市值8764.52亿港元 [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最新价4.280港元,总市值5189.3亿港元 [2] 油价下跌原因分析 - 美国就业市场降温及工厂活动收缩引发原油需求担忧 [1] - 澳新银行研究部指出疲软经济数据影响原油需求前景 [1] - OPEC+增产决定对油价构成额外压力 [1]
跨海快递58分钟送达
环球网资讯· 2025-08-04 10:21
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成功完成跨海域运输任务 飞行距离达150公里 耗时58分钟 [1] - 此次试飞创新性地将航空技术与海上作业需求结合 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 [1] - 该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取得关键进展 [1] 技术应用 - "凯瑞鸥"成功将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运输至海上油气平台 [1] - 该技术展现了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1] -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通过整合创新航空技术与成熟运营经验 实现了海上物资补给模式革新 [1]
中国海油海上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项目投产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4 09:34
项目投产与技术突破 - 中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东方13-3区投产 标志着海上复杂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取得突破 对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 项目位于海南岛南部莺歌海海域 距东方市超过110千米 平均作业水深约67米 与东方1-1气田已建平台海域相邻 [1] - 项目刷新国内海上高温高压井作业水平段长度纪录 通过自主研发钻完井液和控压钻井技术实现地层压力"近平衡"状态下高效钻进 最大限度提升油气采出率 [1] 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 - 新铺设两条海底管道和一条海底电缆 实现南海海域主要海上气田海底天然气管线的全面互联互通 环海南岛海底管网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1] - 新建四腿四裙桩结构导管架平台接入东方气田群 依托在产海上平台设施进行开发 [2]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 - 新建平台为无人井口平台 采用智慧照明 智能视频巡检 化学药剂智能注入和远程电力恢复等多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2] - 投产后可实现遥控生产 体现海上油气开发智能化发展方向 [2]
海上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在海南投产
人民日报· 2025-08-04 05:49
项目投产 - 东方13—3区项目正式投产 标志着公司在海上复杂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 - 项目位于海南岛南部莺歌海海域 储层具有高温、高压、低渗透率特点 经济开发难度大 [1] 技术应用 - 部署6口高效开发井 应用长水平井、多分支井等先进井身结构设计 提升单井产能 [1] - 运用控压钻井技术实现高效钻进 创新采用"陆地立式建造+海上吊装下水"模式 降低施工成本 [1] - 新建无人井口平台集成智慧照明、智能巡检、远程控制等数字化技术 实现全遥控生产 [1] 基础设施 - 新建两条海底管道和一条电缆 实现海南海域主要气田管网互联互通 [1] - 提升环海南岛海底能源输送网络的可靠性 [1] 战略意义 - 项目对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战略意义 [1] - 推动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 [1]
峰飞航空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
北京商报· 2025-08-03 17:51
行业突破 - 峰飞航空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1] - 此次试飞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共同实施[1] - 飞行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1] 技术优势 - eVTOL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3] - 传统船运单程耗时约10小时,难以满足紧急物资调度需求[3] - 直升机运输成本较高[3] 应用场景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3] - 实现了海陆长距离低空紧急物资运送、海上设施巡线、应对渔船滋扰等场景的新突破[3] - 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3]
“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形成 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潜力巨大
央视网· 2025-08-03 15:58
核心观点 - 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标志着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取得关键突破 [1][3] - 该技术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在成本、速度、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5][7]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展现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潜力 [9] - 至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海洋场景创新应用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16] 技术突破 - "凯瑞鸥"是全球首款同时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三证的吨级垂直起降航空器 [10] - 采用复合翼构型,最大起飞重量2吨,商载能力400公斤,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 [12] - 配备三重航电冗余系统和防腐蚀机身涂层,适应海上高盐雾、强气流环境 [12] - 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悬停、海陆长距离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 [14] 运营表现 - 从深圳起飞经58分钟飞行150公里抵达海上油气平台,精准降落在15米见方的甲板 [3][12] - 运输物资包括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 [3] - 纯电航程200公里为海上作业提供保障 [10] 行业影响 - 传统船舶运输单程耗时10小时以上,直升机单次飞行成本高 [7] - eVTOL可提供高效人员倒班、紧急医疗救援、高价值物资快速运输等创新解决方案 [16] - 将大幅提升海上油气平台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