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00883)
搜索文档
中国加速与海合会能源合作,锁定长期供应应对全球动荡
搜狐财经· 2025-10-12 18:53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能源合作概况 - 在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和美中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能源合作显著加深,通过长期采购协议巩固能源纽带以确保能源安全 [1] - 中国对海合会国家的能源依赖由来已久,中东地区供应了中国近一半的能源进口 [4] - 2023年,中国从海合会国家进口约2.01亿吨原油和1800万吨液化天然气,分别占其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5] 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 - 2025年4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与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为期五年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自2026年起每年供应50万吨 [3] - ADNOC随后与新奥天然气公司签订为期15年、每年100万吨合同,并与振华石油签订为期五年合同 [3] - 这些协议通过锁定供应量和定价公式,降低中国买家面临的市场波动风险,尤其是在美国对伊朗石油制裁力度加大的情况下 [3] - 对于ADNOC而言,交易确保阿联酋不断扩大的出口能力获得稳定需求,其鲁韦斯液化天然气项目出口能力为9.6 Mt/年 [3] - 振华石油在江苏如东建设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预计2026年投产,深化与ADNOC合作 [3] 原油供应多元化战略 - 伊拉克作为中国第三大原油供应国,其中国独立石油公司预计到2030年总产量将翻倍至每日50万桶 [4] - 此举推动中国从伊拉克原油进口量超过当前每日120万桶,多元化战略增强中国能源供应韧性 [4] 地缘政治驱动因素 - 全球能源市场波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促使中国加速与海合会国家合作以对冲外部压力 [6] - 例如202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高达49%“对等”关税,导致中国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并将已采购天然气转售至欧洲 [6] - 长期合同成为战略对冲手段,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并减少对受制裁国家能源依赖 [6] - 卡塔尔能源部长称与中国的长期天然气交易是“重要里程碑”,巩固与全球最大天然气市场关系 [6] 亚洲区域能源网络构建 - 中国能源战略通过与东盟国家合作构建更广泛亚洲能源网络 [7] - 2025年5月,中国、海合会和东盟在吉隆坡举行首次三方峰会,同意加强传统和清洁能源合作,包括强化天然气供应链、投资氢能等新能源 [7] - 合作对三方有益:海合会国家获得新出口机会,中国多元化进口路线减少对马六甲海峡依赖,东盟国家吸引海合会基础设施投资并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7] - 三方合作模式有助于中国在亚洲构建更具弹性能源安全体系,同时推动海合会国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角色 [7] 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加速,海合会国家正致力于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依赖 [8] - 中国凭借在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中主导地位,成为海合会国家能源转型重要伙伴 [8] - 2023年,中国丝路基金收购沙特ACWA电力可再生能源控股公司49%股份,涉及在阿联酋、南非、约旦等地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 [8] - 中国与阿联酋在核能、电动车和智能充电桩等领域合作深化 [9] 双边经济联系扩展 - 2024年,中阿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7%,显示出双方在能源之外广泛经济联系 [10] - 2025年7月,阿联酋工业与先进技术部长、ADNOC首席执行官访华,与中国国家石油公司、振华石油等企业讨论能源和基础设施合作,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 [9]
3177元/kW!明阳预中标中海油600MW海上风电项目
新浪财经· 2025-10-12 10:08
项目中标信息 - 明阳智能成为中海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一期)海上风电机组采购的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19.06亿元 [1] - 投标报价折合单价为3177元/kW [1] - 明阳智能在评标中获得最高评分92.65分 [3] 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为中海油某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位于海南省西侧海域 [3] - 一期工程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29公里,场址面积约60平方公里,水深在20米至40米之间 [3] - 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600MW,风机基础型式采用钢管桩基础 [3] 招标技术要求 - 招标要求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0MW,为适用于项目海域环境条件的海上抗台型机组 [4] - 机组正常运行环境温度为-10℃至45℃,生存环境温度为-20℃至50℃,需满足50年一遇极大风速70m/s的要求 [4] - 投标机型设计使用寿命应不小于25年 [4] 竞争对手情况 - 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0.87亿元,评分为75.84分 [3] - 第三中标候选人为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0.10亿元,评分为71.70分 [3]
受地缘政治与OPEC+产量政策博弈影响,9月油价宽幅震荡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11 09:05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676美元/桶,环比上涨03美元/桶,WTI原油期货均价636美元/桶,环比下跌04美元/桶,油价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1][2] - 地缘冲突和OPEC+增产政策是影响当月油价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美联储降息对原油价格影响有限 [2] - 预计2025年布伦特油价中枢在65-75美元/桶,WTI油价中枢在60-70美元/桶 [5] 9月油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9月上旬美国袭击委内瑞拉船只推升风险溢价,但OPEC+宣布延续增产并更新补偿性减产安排,实际削减了本年度减产力度,叠加三大机构上调累库预期,导致油价冲高回落 [1][2] - 9月中下旬以色列突袭卡塔尔、俄罗斯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等地缘冲突升温,美国原油出口量增加带动库存去化,但炼厂进入季节性检修需求承压,油价再度冲高回落 [2] - 月末布伦特原油收于670美元/桶,WTI原油收于724美元/桶 [1][2] 供需基本面分析 - 供给端OPEC+决定10月起增产137万桶/日,11月进一步增产137万桶/日,旨在逐步解除2023年4月达成的166万桶/日自愿减产协议 [3] - OPEC+在5月、6月、7月分别增产411万桶/日,8月、9月分别增产548万桶/日,已将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完全退出 [3] - 需求端根据OPEC、IEA、EIA最新月报,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分别增加130、74、90万桶/天,2026年预计分别增加138、70、118万桶/天 [3] 行业政策与展望 - 中国七部委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指出将严格执行新建炼油项目产能减量置换,严控新增炼油产能,科学调控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投放节奏 [4] - 该方案叠加"反内卷"政策信号,预计将有力优化炼油炼化行业供给侧 [4][5] - 全球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考虑到OPEC+较高的财政平衡油价成本以及美国页岩油较高的新井成本,对中长期油价形成支撑 [5] 相关公司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卫星化学、海油发展 [6]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0月1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9:03
沪港通及深港通南向资金整体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10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位的公司为阿里巴巴-W(140.49亿元)、中芯国际(86.63亿元)、腾讯控股(42.68亿元)[1] - 同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位的公司同样为阿里巴巴-W(77.88亿元)、中芯国际(48.07亿元)、腾讯控股(26.41亿元)[1] - 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腾讯控股在两大通道的成交额均显著领先于其他公司,显示出极高的市场关注度[1]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详情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140.49亿元,但净流出13.44亿元,显示卖压较大[2] - 中芯国际成交额86.63亿元,净流出14.69亿元,为十大公司中净流出额最高[2] - 腾讯控股成交额42.68亿元,净流出11.60亿元[2] - 小米集团成交额33.06亿元,获得净买入5.35亿元,资金呈流入态势[2] - 泡泡玛特成交额17.66亿元,获得净买入6.70亿元,净买入额相对较高[2] - 美团-W成交额15.21亿元,获得净买入8240.16万元[2] - 晶泰控股、华虹半导体、中兴通讯、上海电气成交额在14.57亿元至26.66亿元之间[2]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详情 - 阿里巴巴-W成交额77.88亿元,净流出4.67亿元[2] - 中芯国际成交额48.07亿元,净流出12.39亿元,净流出规模居首[2] - 腾讯控股成交额26.41亿元,获得净买入2.09亿元,与沪港通方向相反[2] - 小米集团成交额22.53亿元,获得净买入3.98亿元[2] - 中兴通讯成交额17.03亿元,获得净买入2.04亿元[2] - 华虹半导体成交额16.31亿元,净流出4.89亿元[2] - 美团-W成交额10.65亿元,获得净买入3.03亿元[2] - 药明生物成交额9.55亿元,净流出4.98亿元[2] - 中国海洋石油成交额9.26亿元,获得净买入3677.06万元[2]
福建石化重点项目“满弓紧弦”冲刺
中国化工报· 2025-10-10 10:54
福建省石化行业双节建设动态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福建省石化行业多个重点项目不停工 建设者全力以赴抢工期、抓安全、保质量 [2] 古雷石化基地项目进展 - 中石化南化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 双节期间200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 项目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 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 [3] - 项目投产后将与南京原址项目共同形成苯胺、橡胶助剂、甲基异丁基酮细分领域行业最大产能 [3] -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有1.1万余名建设者推进 聚碳酸酯和双酚A项目工艺管道焊接累计完成106.19万寸径 国内石化领域规模最大的球罐群已完成总进度的97% [4] 福建LNG接收站项目进展 - 福建LNG接收站7号储罐项目双节期间每天百余人施工 工人两班倒24小时不停工 项目桩基施工进度已完成70% 预计11月打桩完毕 [5] - 7号储罐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将新建一座直径约100米、高约60米的LNG储罐 设计容量27万立方米 为国内单罐净容量最大的地面全容式液化天然气储罐 [6] - 7号储罐投产后福建LNG接收站的储备能力可提升约30% [6] 其他重点石化项目进展 - 泉惠石化工业区热电联产项目双节期间100余名管理人员和800余名一线工人在岗 总装机容量达2620兆瓦 总投资约125亿元 建成后将成为福建省装机规模最大的热电联产项目 [7] - 项目投运后年供电能力可达115亿千瓦时 年供热能力达4276万吉焦 [7] - 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总投资300亿元 年产值达600亿元 可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单套装置规模、单体工厂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7] - 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由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推进 总投资711亿元 主要建设年产能为1600万吨炼油、150万吨乙烯、200万吨对二甲苯等30余套装置 [7][8] 福建省重点项目整体投资进度 - 1至8月福建省155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51亿元 占年计划的69.3% 超过序时进度 [8] - 福建省从1550个省重点项目中筛选出200个"重中之重"项目 1至8月100个产业项目已完成投资783.1亿元 完成率达74.7% [8]
宝石管业发挥协同优势连续3年拿下“高端”订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10-10 07:05
核心观点 - 宝石管业独家中标中海油某公司3年供应商资格,彰显了中国石油在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链的协同优势 [1] - 此次中标是中海油对宝石管业高端产品技术可靠性和服务定制化能力的高度认可 [1] - 合作是中国石油产业链与海油工程领域深度协同、共筑国家能源装备安全屏障的重要实践 [1] 市场与产品 - 连续油管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血管",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深海、非常规油气等复杂场景的作业效率与安全 [1] - 宝石管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将此次投标列为年度战略攻坚项目 [1] - 公司依托中国石油"一体化"资源优势,组建专项团队应对挑战 [1] 公司战略与执行 - 营销人员扎根中海油作业现场,深度解构深海、页岩气等特殊场景的技术痛点 [1] - 研发团队针对性优化连续油管抗疲劳强度、耐腐蚀性等核心指标,创新定制化产品方案 [1] - 商务团队动态响应需求,构建"技术对接-方案迭代-服务保障"的全链条攻坚矩阵 [1] 合作成果与影响 - 宝石管业以差异化优势实现独家入围 [1] - 合作是公司践行"以用户心态做好用户服务"理念、深化"四化"营销体系的标志性成果 [2] - 合作将助力中国石油在高端能源装备领域进一步完善"研发-制造-应用"闭环 [2] - 合作为保障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注入强劲动能 [2]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关于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2:29
增持计划进展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海油集团计划自2025年4月9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累计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 [2] - 截至2025年10月8日,中国海油集团累计增持公司港股股份22,098,000股,占总股本的0.05%,增持金额为人民币331,506,654元 [2] - 原定增持计划期间已过半,实际增持金额合计未到计划金额区间下限的50%,主要受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等因素影响,中国海油集团后续将继续择机增持 [5][6] 2025年A股中期股息分派 - 公司2025年A股中期股息分配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66612元(含税) [9][12] - A股股息分配以2,990,000,000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991,698,800元 [12] - 本次股息分配方案已经公司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及2025年第九次董事会审议通过 [9]
上海电气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20:51
港股通整体成交情况 - 10月9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金额为866.88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金额的40.59% [2] - 当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净卖出金额为31.76亿港元 [2] 个股成交金额排名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居首,达226.63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排名第二,为219.01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成交金额排名第三,为95.91亿港元 [2] 个股上榜频率与市场关注度 - 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多,均为16次,显示其受到港股通资金持续关注 [2] - 中芯国际和小米集团-W近一个月也上榜16次 [2] 上海电气首次上榜表现 - 上海电气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2] - 该股当日港股通成交额为21.12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06亿港元 [2] - 该股当日收盘价上涨17.40% [2] 其他个股成交与资金流向 - 快手-W当日净买入金额为10.86亿港元,在榜单中净买入额最高 [2] - 中兴通讯当日收盘上涨12.40% [2] - 晶泰控股当日收盘下跌13.91% [2]
港股通净买入30.43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20:48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9日恒生指数下跌0.29%,报收26752.59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30.43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2135.66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概况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1334.71亿港元,成交净买入48.53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为139.84亿港元,成交金额居首 [1]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成交金额分别为136.97亿港元和65.26亿港元 [1] - 中兴通讯净买入额居首,为3.78亿港元,收盘股价上涨12.40% [1] - 阿里巴巴-W净卖出金额最多,达7.51亿港元,收盘股价下跌2.42% [1] 深市港股通交易概况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800.95亿港元,成交净卖出18.10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额居首,为89.66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和华虹半导体成交金额分别为79.17亿港元和30.65亿港元 [2] - 快手-W净买入金额最多,为7.39亿港元,收盘上涨3.56% [2] - 中芯国际净卖出金额最多,达20.49亿港元,收盘股价下跌6.70% [2] 重点个股成交与表现 - 中芯国际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合计成交约226.63亿港元,股价下跌6.70% [1][2] - 阿里巴巴-W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合计成交约218.95亿港元,股价下跌2.42% [1][2] - 华虹半导体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合计成交约95.89亿港元,股价下跌6.43% [1][2] - 中兴通讯股价表现突出,上涨12.40%,沪市港股通净买入3.78亿港元 [1][2] - 上海电气股价大幅上涨17.40% [2]
中国海油:实际控制人已增持3.32亿元港股
华尔街见闻· 2025-10-09 20:14
增持计划概况 - 增持主体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1] - 增持期间为2025年4月9日至2026年4月8日,共计12个月[1] - 计划增持金额为20-40亿元人民币[1] - 增持方式为通过港股通进行集中竞价交易[1]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1] 增持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10月8日,已通过港股通增持港股22,098,000股[1] - 累计增持金额为3.32亿元人民币(不含税费)[1] - 已增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0.05%[1] - 增持计划期间已过半,但实际增持金额未达到计划下限(20亿元)的50%[1] 增持相关说明 - 实际增持金额未达预期主要受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影响[1] - 集团承诺将继续择机增持[1] - 集团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1] - 此次增持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