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00883)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逼近1.2万亿港元 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7:12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与纪录 - 截至10月14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11985.67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1][2] -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单日净流入纪录 [2] - 在184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54个,占比超八成 [2] 南向资金持仓概况 - 截至10月13日,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5458.21亿股,较2025年初增加821.50亿股 [2] - 持仓市值达6.35万亿港元,较2025年初增加2.77万亿港元 [2] - 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达14032.34亿港元、13707.60亿港元、9006.28亿港元 [2] 南向资金重点持仓与增持个股 - 持仓腾讯控股超过6800亿港元,持仓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均超2000亿港元 [2] - 对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昊天国际建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居前,分别达67.44亿股、48.26亿股、48.26亿股、40.03亿股、26.82亿股 [3]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中芯国际获大幅加仓,增持股数分别达0.81亿股、12.51亿股、2.54亿股、6.55亿股 [3] 港股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10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6.83%,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32.57%,领涨全球主要市场 [1][4]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均上涨,平均涨幅均超过30% [1] - 10月以来,恒生指数累计跌逾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逾8% [5] 机构对港股后市观点 - 机构认为短期扰动因素导致风险偏好下降和估值回调,但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1][5] - 港股科技、消费类资产具有稀缺性,与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高,具备较强吸引力 [3] - 在美联储降息、外资回流、南向资金持续增持背景下,港股四季度有望续创新高,恒生科技指数上涨空间最大 [5] 行业与板块配置建议 - 四季度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受益于AI浪潮产业周期向上趋势确认 [6] - 港股红利板块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和低利率环境 [6] - 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的稀缺性值得关注 [6]
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4:17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与记录 - 截至10月14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1985.67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1] -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下单日净流入纪录 [1] - 在今年以来184个交易日中,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54个,占比超八成 [1] 港股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10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6.83%,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32.57% [1][3]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均上涨,平均涨幅超过30% [1] - 10月以来市场出现调整,恒生指数累计下跌逾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逾8% [3] 南向资金持仓分布 - 截至10月13日,南向资金持股数量达5458.21亿股,较2025年初增加821.50亿股,持仓市值达6.35万亿港元,较2025年初增加2.77万亿港元 [2] - 按行业划分,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达14032.34亿港元、13707.60亿港元、9006.28亿港元 [2] - 对医疗保健、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均超过4800亿港元 [2] 南向资金重点持仓与增持个股 - 个股持仓中,对腾讯控股持仓市值超过6800亿港元,对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持仓均超过2000亿港元 [2] - 今年以来,对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昊天国际建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居前,分别达67.44亿股、48.26亿股、48.26亿股、40.03亿股、26.82亿股 [2]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国移动、中芯国际均获大幅加仓,增持股数分别达0.81亿股、12.51亿股、2.54亿股、6.55亿股 [2] 机构对港股后市观点 - 机构认为短期扰动因素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估值回调,但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1][3] - 港股科技、消费类资产具有稀缺性,与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高,具备较强吸引力 [3] - 四季度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红利板块、新消费及创新药资产的稀缺性值得关注 [3][4]
港股央企红利ETF(159333)涨0.64%,成交额8181.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22:49
基金表现与概况 - 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159333)于2024年10月14日收盘上涨0.64%,成交额为8181.27万元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8月21日,管理费率为每年0.50%,托管费率为每年0.10%,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 截至10月13日,基金最新份额为3.42亿份,最新规模为4.82亿元 [1] - 自2024年12月31日以来,基金份额减少20.65%,规模减少6.18% [1] 规模与流动性 - 截至10月14日,基金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为6.29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为3145.80万元 [1] - 今年以来187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达74.76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为3997.87万元 [1] 基金经理与持仓 - 基金经理杨坤自2024年8月21日管理该基金以来,任职期内收益达到41.58% [2]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集中投资于港股通央企,包括中远海控(持仓占比6.96%)、东方海外国际(3.21%)、中信银行(3.06%)、中国石油股份(2.57%)、中国光大银行(2.52%)、中国外运(2.51%)、农业银行(2.48%)、中国海洋石油(2.40%)、建设银行(2.37%)和工商银行(2.29%) [2]
林武会见中国海油集团客人
齐鲁晚报· 2025-10-14 20:20
合作背景 - 山东省与中国海油集团高层会面,双方就发展情况进行交流 [2] 合作领域 - 合作涉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2] - 合作涉及海上风电与油气的综合开发利用 [2] - 合作涉及重大项目投资建设 [2] - 合作涉及“十五五”时期项目规划 [2] 合作展望 - 双方表示将深化交流对接,共同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 - 合作旨在促进互利共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涨0.51%,成交额9702.2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5:15
基金表现与概况 - 10月14日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收盘上涨0.51% 成交额为9702.29万元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5年8月20日 管理费率为每年0.50% 托管费率为每年0.10% [1]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 截至10月13日 基金最新份额为3.42亿份 最新规模为3.36亿元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为10.47亿元 日均成交金额为5236.05万元 [1] - 基金经理贺雨轩自基金成立日起管理该基金 任职期内收益为-1.72% [1] 投资组合与持仓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国际、中国外运、中国石油股份、中信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联通、农业银行 [2] - 中远海控为第一大重仓股 持仓占比0.85% 持仓股数21.80万股 持仓市值291.75万元 [2] - 东方海外国际持仓占比0.40% 持仓股数1.05万股 持仓市值137.17万元 [2] - 中国外运持仓占比0.33% 持仓股数27.00万股 持仓市值113.96万元 [2] - 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占比相对均衡 集中在能源、金融、航运等行业 [2]
中国海油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1.45亿元,融资余额15.2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30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下跌1.68%,成交额为13.04亿元 [1] - 当日获融资买入1.45亿元,融资偿还9054.70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5426.46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5.3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5.2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94%,融资余额低于近一年10%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1] - 融券余量35.33万股,融券余额929.89万元,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处于较低位 [1] 公司基本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生产及销售,业务遍及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尼日利亚及巴西等地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油气销售82.73%,贸易14.96%,其他2.31% [2] - 公司经营三个分部:勘探及生产分部、贸易业务分部、公司业务分部 [2] 近期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减少8.45%;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减少12.7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3.28万,较上期减少0.25%;人均流通股12936股,较上期增加5.5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59.9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90.51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947.79万股 [3]
油气开采板块10月13日跌0.17%,中国海油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7211.3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3日油气开采板块整体下跌0.17%,表现略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19%),但强于深证成指(下跌0.93%)[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ST新潮上涨5.13%领涨,中国海油下跌1.68%领跌[1] - 板块总成交活跃,中国海油单只个股成交额达13.04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当日油气开采板块整体获得资金净流入,主力资金净流入7211.3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227.49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04亿元[1] - 中国海油是资金主要关注对象,主力资金净流入6867.91万元,占其成交额的5.26%,同时游资净流入3806.51万元,占成交额2.92%[2] - 洲际油气出现资金净流出,主力资金净流出414.90万元,游资净流出419.58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834.48万元[2] 个股表现对比 - *ST新潮表现最佳,股价上涨5.13%至4.10元,成交48.91万手,成交额2.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98.14万元[1][2] - 蓝焰控股股价下跌1.40%至7.06元,成交15.08万手,成交额1.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60.23万元[1][2] - 洲际油气股价微跌0.43%至2.32元,但成交量最大达133.84万手,成交额3.06亿元[1]
以色列政府批准加沙停火协议,油价延续跌势
平安证券· 2025-10-13 17:44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石化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石油石化:以色列政府批准加沙停火协议,中东局势或有缓和,油价延续跌势;WTI原油期货周下跌4.15%,布伦特油期货周下跌3.53%[6];OPEC+拟于2025年11月谨慎增产13.7万桶/日,但俄罗斯主张维持小幅增产幅度;EIA上调2025年WTI价格预期至65美元/桶,布伦特至68.64美元/桶[6] - 氟化工:热门氟制冷剂品种供需偏紧,价格高位持稳;供给端受政策限制,二代制冷剂产量下降,三代制冷剂产量及配额锁定,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四季度制冷剂内销市场回暖,2025年11月和12月家用空调排产预计环比增加25.3%和16.6%,2025年8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3.0%和16.4%[6] - 投资建议:关注石油石化、氟化工、半导体材料板块;石油石化建议关注“三桶油”;氟化工建议关注三代制冷剂产能领先企业及上游萤石资源;半导体材料建议关注周期上行与国产替代共振的标的[7] 化工市场行情概览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基础化工指数收于4,195.72点,周上涨1.99%;石油石化指数收于2,310.46点,周上涨2.99%[10] - 化工细分板块中,石油化工指数周上涨2.55%,煤化工指数上涨2.09%,氟化工指数上涨0.34%,化纤指数上涨2.48%,磷肥及磷化工指数上涨6.26%,半导体材料指数上涨0.48%;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51%[10] - 申万三级化工细分板块周涨跌幅前三为焦炭Ⅲ(+6.48%)、磷肥及磷化工(+6.26%)、焦煤(+4.65%)[12] 石油石化 - 地缘政治:以色列批准加沙停火协议,中东局势缓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叫停与委内瑞拉外交接触,可能考虑军事升级,委内瑞拉原油供应可能受阻;俄罗斯警告若美向乌提供“战斧”导弹将损害双边关系,俄乌局势存不确定性[6] - 基本面:OPEC+拟于2025年11月增产13.7万桶/日,但俄罗斯主张维持与10月持平的小幅增产幅度;EIA上调美国石油产量预期至1353万桶/日[6] - 宏观层面: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担忧就业下行风险,预期年内进一步降息;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内部对关税与通胀影响存在分歧[6] 氟化工 - 价格:R32制冷剂和R134a制冷剂价格高位持稳[6] - 供给:二代制冷剂配额进一步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同比增量有限,供应端确定性受限,行业集中度高[6][7] - 需求:下游空调行业排产预计显著增长,汽车产销持续高增长,供需格局改善[6] 半导体材料 - 行业趋势:半导体库存去化趋势向好,终端基本面逐步回暖,周期上行与国产替代形成共振[7] - 投资建议:关注南大光电、上海新阳、联瑞新材、强力新材等标的[7] 其他化工子行业 - 聚氨酯:旺季需求支撑,价格持稳运行[35] - 化肥:秋肥收尾,冬储未起[56] - 化纤:金九银十旺季效应驱动,纺织行业生产动能复苏[64] 市场动态 -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称欧佩克+未讨论将11月产量配额提高至每日13.7万桶以上[81] - EIA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上调2025年油价预期[81]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官员担心就业下行风险,预期进一步降息[81] - 以色列政府批准加沙停火协议[81] - 美方宣布将对中方加征100%关税[81]
能源ETF(159930)开盘跌2.27%,重仓股中国神华跌0.78%,中国石油跌1.69%
新浪财经· 2025-10-13 09:36
能源ETF市场表现 - 10月13日能源ETF(159930)开盘下跌2.27%至1.333元 [1] - 该ETF近一个月回报率为3.11% [1] - 自2013年8月23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37.76% [1] 能源ETF持仓个股表现 - 十大重仓股全线下跌,杰瑞股份跌幅最大为3.94% [1] - 山西焦煤下跌2.60%,美锦能源下跌2.82%,兖矿能源下跌2.28% [1] - 中国神华跌幅相对较小为0.78%,中国石油下跌1.69%,中国石化下跌1.30% [1] - 陕西煤业下跌1.79%,中国海油下跌1.64%,中煤能源下跌1.68% [1] 能源ETF产品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能源指数 [1] - 管理人为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董瑾和孙浩 [1]
OPEC+持续增产,地缘风险有望缓和: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23期(20251006—20251011)-20251012
光大证券· 2025-10-12 20:52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巴以达成停火协议推动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下降,原油的地缘政治溢价有望下行,但俄乌冲突和美伊对抗持续,对俄伊制裁仍存不确定性,使油价保留一定地缘政治风险溢价 [1][10][11] - OPEC+宣布将于11月增产13.7万桶/日,低于市场预期,实际增产额或持续低于目标值,因多数增产国家缺乏闲置产能,沙特具备较强增产能力(产能与11月配额之差为205万桶/日),而俄罗斯进一步增产空间有限 [2][12][14][16] - 特朗普宣布美国将从11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100%的新关税,关税风险或对全球原油需求造成冲击,IEA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74万桶/日,供给增长270万桶/日,供给增幅大幅超过需求,四季度原油季节性景气变化可能带来累库风险,对油价形成压力 [3][19] - 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备景气基础,坚定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宏观经济恢复提振化工需求,长期化工品产能出清利好龙头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 [4] 地缘政治与市场动态 - 截至10月10日,布伦特原油报收62.09美元/桶,WTI原油报收58.24美元/桶,较上周收盘分别下跌3.5%、4.0%,主要受地缘风险缓和、OPEC+增产及中美关税冲突影响 [9] - 联合国和欧盟恢复对伊朗制裁,涉及原油采购、运输及黄金供应限制,美国财政部新增对伊朗制裁涉及超过50个与伊朗石油有关的实体 [1][11] - 巴以停火有望带动红海危机解决,油运市场紧张局势可能缓和 [1][10] 供需基本面 - IEA在9月月报中预计2025年OPEC+原油产量增长约130万桶/日,截至2025年8月,OPEC+今年累计增产175万桶/日 [2][14] - 全球原油供给增长预计为270万桶/日,大幅超过需求增长(74万桶/日),四季度供给可能超过需求,导致累库风险 [3][19] - 美国原油及石油制品总库存数据显示季节性变化,截至2025年10月3日,美国原油库存为350-550百万桶范围 [41][44] 投资建议关注领域 - 上游油气公司:中国石油(A+H)、中国石化(A+H)、中国海油(A+H) [4] - 油服工程企业: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中油工程、石化油服、中石化炼化工程(H股) [4] - 炼化化纤产业链龙头:中国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 [4] - 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华鲁恒升、阳煤化工、中国旭阳集团等 [4] - 乙烷制乙烯龙头:卫星化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