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07:0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华润集团旗下水泥和混凝土业务的控股公司[1],[4] - 公司曾在2003年7月2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后被私有化,于2009年10月重新在联交所主板上市[2],[5],[6]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总发行股数为69.83亿股,其中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的股份[3],[6] 生产能力 - 本集团在2022年底拥有101条水泥粉磨线和49条熟料生产线,水泥和熟料的年产能分别为9,010万吨和6,360万吨[20] - 本集团拥有74条水泥粉磨线、30条熟料生产线和19座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6,470万吨、熟料3,700万吨和混凝土940万立方米[21] - 根据联营公司和合资公司的股权权益,本集团应占的相关年产能分别为水泥2,230万吨、熟料1,210万吨和混凝土440万立方米[22] 公司收购 - 公司在2022年一月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投资南平高建建材有限公司,获得了该公司49%的股权[24] - 公司在2022年一月收购了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的股权,该公司在湖南郴州市拥有年产能约160万吨的熟料和年产能约200万吨的水泥[26] - 公司在2022年三月收购了广东博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5%的股权,该公司在广东连州市拥有四条人造石生产线,总规划年产能约600万平方米[27] 公司财务 - 二零二二年收购山东潤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潤赫(蘭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潤赫(費縣)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各67%股份,拥有107条人造石壓製成型生产线和27条人造石磨製拋光线,规划年产能约1,500万平方米[42] - 二零二二年竞得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石牛岭建筑用玄武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2.96亿吨,规划年产能约970万吨[43] - 二零二二年收购巫山县中胜矿业有限公司和巫山县中润德胜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各65%股份,拥有重庆巫山县篤坪乡腰栈村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1.5亿吨,规划年产能约260万吨[45] 行业发展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3%至13.6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6.7%至人民币13.3万亿元[72] - 2022年,中国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0.8%,约为21.2亿吨[74] - 全国新增19条熟料生产线,年产能增加约3420万吨[75] - 中国政府出台政策推动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绿色转型[76] 公司战略 - 公司在2022年通过收购湖南、肇庆和贺州等地水泥公司,优化了水泥业务布局,巩固了在中国南方市场的竞争力[86] - 公司在骨料领域取得突破,新增多个骨料项目,包括广西、福建、湖北和重庆等地,大幅提升了年产能规模[88] - 公司积极抓住绿色建材市场机遇,推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89] - 公司通过收购快速增加人造石产能规模,实现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90] - 公司提出“3C”节能减碳理论,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92] 政府政策 - 中国政府提出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主骨架全面建成[97] - 中国政府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调“房住不炒”[99] - 中国政府全面推进鄉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100] -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规划目标到2025年达到4,700公里[101] - 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将成为新引擎[102] 公司管理 - 公司将聚焦“系统性重塑,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主题,加强战略研究[103] - 本公司计划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的股权和股东贷款权益[108] - 本公司将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提升效率和效益,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战略发展方案[110]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在2022年收购了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增加了熟料和水泥的年产能[112] - 公司在2022年收购了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进一步增加了熟料和水泥的年产能[113] - 公司在2022年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武宣)有限公司的水泥二線项目投产,新增了熟料和水泥的年产能[114] - 公司在2022年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9、10水泥粉磨项目投产,增加了水泥的年产能[115] 公司运营管理 - 2022年,本集团的水泥、熟料和混凝土生产线的利用率分别为81.6%、90.5%和29.3%[117] - 2022年,本集团的运营管理以“稳增长”和“降成本”为中心,持续完善节能减碳管理制度[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17 22:1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额为32,218.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6.7%[2]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935.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5.1%[2]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77港元,同比下降75.1%[2] - 公司2022年资产总值为80,613.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9%[2]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9,233.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2%[2] - 公司2022年借贷率为33.4%,同比上升14.4个百分点[2] - 公司2022年每股资产净值为7.05港元,同比下降10.3%[2] - 公司2022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0.009港元,同比下降96.8%[2] - 公司2022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181.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9.1%[6]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14,466.7百万港元,同比上升479.8%[7] - 公司二零二二年财务费用为349,693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231,693千港元增加51%[18] - 公司二零二二年除税前盈利为3,585,463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4,254,744千港元下降15.7%[19] - 公司二零二二年即期税项为1,000,375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2,855,708千港元下降65%[20] - 公司二零二二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935,735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7,767,357千港元下降75%[22] - 公司二零二二年股息总额为2,793,176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4,050,104千港元下降31%[23] - 公司二零二二年应收贸易账款为2,900,660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4,793,437千港元下降39.5%[24] - 公司二零二二年应付贸易账款为3,241,807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3,786,280千港元下降14.4%[26] - 公司2022年综合营业额为32,218,600,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26.7%[59] - 综合毛利减少65.2%至4,918,900,000港元,综合毛利率下降16.8个百分点至15.3%[65] - 其他收入增加62.0%至1,190,500,000港元,主要由于处置附属公司收益增加[66] - 销售及分销费用减少73.6%至545,300,000港元[67]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5.8%至2,814,200,000港元[68] - 联营公司带来盈利15,200,000港元,较去年大幅减少[69] - 集团净利润率下降11.8个百分点至5.8%[71] - 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29,533千港元,人民币2,116,574千元[73] - 公司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009港元,中期股息每股0.12港元,全年分派股息总额每股0.129港元[86] 业务运营 - 2022年公司水泥分部对外销售额为26,918,194千港元,混凝土分部对外销售额为5,300,413千港元,总对外销售额为32,218,607千港元[15] - 2021年公司水泥分部对外销售额为36,137,083千港元,混凝土分部对外销售额为7,825,625千港元,总对外销售额为43,962,708千港元[16]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总计1,190,541千港元,其中包括政府奖励96,194千港元、利息收入118,173千港元、出售其他材料及废料508,315千港元等[17] - 2022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销量分别减少11.4%、10.9%和27.1%[61] - 2022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吨358.6港元、每吨361.7港元和每立方米490.6港元,较2021年分别减少16.8%、增加11.0%和减少7.1%[62] - 公司2022年煤炭采购总量约860万吨,其中约90%购自中国北方[41] - 公司2022年在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约3,910万吨,掌控36个中转库,年中转能力约3,530万吨[42] - 公司2022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的利用率分别为81.6%、90.5%及29.3%[39] - 公司2022年生产每吨熟料的单位煤耗由2021年的141.4公斤减少至138.8公斤[63] - 公司2022年生产每吨熟料的平均煤炭成本由2021年的139.8港元上升22.6%至171.4港元[63] - 每吨水泥的平均电力成本增加5.4%至35.1港元[64] - 集团总用电量为3,309,400,000千瓦时,占生产水泥产品总电耗的63.1%[64] - 余热发电设备发电量减少14.1%至1,617,300,000千瓦时[64] 业务扩展与收购 - 公司通过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凤庆县习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3.83%股份,优化了水泥业务布局[34] - 公司新增广西田阳那坡骨料项目、贵港港南骨料项目、贵港覃塘骨料项目、贺州富川骨料项目、福建武平骨料项目、湖北崇阳骨料项目以及重庆巫山骨料项目,骨料年产能大幅提升[34] - 公司在广东封开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一期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试生产,板材设计年产能约4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34] - 公司在海南定安县新竹镇取得一块装配式建筑用地,计划建设三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板材设计年产能合计约6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合计约30万立方米[34] - 公司通过收购山东润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润赫(兰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润赫(费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各67%股份,新增人造石年产能合计约1,500万平方米[35] - 公司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新增熟料年产能约160万吨、水泥年产能约200万吨[38] - 公司出售山西华润福龙水泥有限公司72%股份及债权,减少水泥年产能约400万吨[38] - 公司收购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新增熟料年产能约80万吨及水泥年产能约150万吨[3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武宣)有限公司水泥二线项目投产,新增熟料年产能约140万吨及水泥年产能约200万吨[3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9、10水泥磨项目投产,新增水泥年产能约340万吨[38]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拥有的骨料年产能(含试生产)约4,84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股权权益拥有的应占骨料年产能共约310万吨[46]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掌控在营在建的骨料年产能预计将达13,71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股权权益掌控在营在建的应占骨料年产能约1,360万吨[46] - 广东封开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30,000,000吨,资源储量425,000,000吨,预计2023年投产[47] - 广西贵港扩能项目规划年产能3,000,000吨,资源储量31,880,000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47] - 福建武平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2,000,000吨,资源储量56,000,000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47] - 公司通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掌控的广西横州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10,000,000吨,应占年产能5,000,000吨,资源储量180,000,000吨,预计2023年投产[48] - 公司混凝土预制构件业务设计年产能预计将达约140万立方米[49] - 广东智筑江门混凝土预制构件项目设计年产能约50,000立方米,已于2022年11月试生产[49] - 广东封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一期项目板材设计年产能约4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预计2023年上半年试生产[51] - 海南定安县新竹镇装配式建筑用地计划建设三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单条板材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10万立方米[51] - 公司通过扩建和收购新增人造石年产能达2,610万平方米,包括东莞150万平方米、广西300万平方米、广东600万平方米及山东1,500万平方米的产能[52] - 公司以人民币8.935亿元收购贺州续宝矿业85%股份,获得广西贺州市一座饰面用大理石矿,资源储量约4,670万立方米,规划年产能114万立方米[52] - 公司贵港钙基项目取得矿权,资源储量约1.1亿吨,并获得10万吨标煤能耗置换[53] 技术与创新 - 公司提出“3C”节能减碳理论,即源头低碳、过程减碳、末端去碳,减少碳排放量[35] - 公司联合高校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研发多种新型水泥助磨剂产品,减少熟料用量,降低原料资源和煤炭、电力能源消耗[35] - 公司荣获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5] - 公司在广西田阳区水泥生产基地打造全流程智能工厂,成功入选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54] -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流程先进控制系统已在8家水泥生产基地上线,实现窑、磨、余热发电的智能控制[54] - 公司自主研发的质量管理系统已在15家水泥基地上线,实现全流程规范化、信息化质量管控[54] - 公司“润丰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8大场景18个5G应用解决方案,应用于30多家基地,实现跨工厂互联互通数据协同[55] - 公司电商平台累计发货量约1.14亿吨,累计注册用户近3万个,累计入驻承运商460家,累计入驻车辆(船)约6.5万辆(艘)[55] - 公司2022年拥有科技人才329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76人,智能与数字化专业人才68人[56] - 公司2022年建成多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推进3D打印、功能涂料等合作项目[56] 市场与行业环境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广东省二零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9%[28]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福建省二零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28]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山东省二零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7万亿元,同比增长3.9%[28]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3%至13.6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6.7%至人民币13.3万亿元[29] - 202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0%至人民币13.3万亿元,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39.4%至12.1亿平方米[29] - 2022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5万个、876万户,已实现新开工改造5.1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年度目标任务[30] - 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0.8%至约21.2亿吨,其中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水泥产量分别约为1.5亿吨、1.0亿吨、9660万吨[31] - 2022年全国新增19条熟料生产线,合共增加熟料年产能约3420万吨,其中广西新增8条熟料生产线,增加熟料年产能约1340万吨[31] - 2022年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32] - 2022年全年置换熟料产能约450万吨,较上年降低约90%[32] - 2022年中国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33] - 2022年中国政府印发《关于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33] - 中国计划到202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达到26万公里,到2030年达到28万公里[83] -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目标到2025年达到4700公里,到2035年达到5700公里[84]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其于华润水泥(长治)有限公司72%股权及其股东贷款权益,以及华润混凝土(潞城)有限公司的72%股权[37] - 公司因项目流拍,撤销上述出售事项的公开挂牌[37]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向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提供的银行贷款担保总额为人民币2,109,200,000元,其中已动用金额为人民币1,360,300,000元[77] - 公司于2018年6月11日发行450,000,000股普通股份,集资总额为4,185,000,000港元,净发行价约为每股9.29港元[78] - 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决定将571,700,000港元重新分配用于发展骨料业务,原定用于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的金额已于2022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78]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尚需投资的扩张计划之尚未支付资本支出约为12,456,500,000港元[80] - 公司计划在广东封开县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30,0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8,102.7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2,181.2百万港元[81] - 公司计划在广西贵港市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9,7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3,948.3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2,602.3百万港元[81] - 公司计划在海南定安县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3,0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2,171.6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404.2百万港元[81] - 公司计划在湖北咸宁市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5,0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960.1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743.6百万港元[82] - 公司计划在陕西铜川市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5,0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514.7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489.6百万港元[82] - 公司计划在广东封开县兴建四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总设计年产能为1,200,000立方米,资本支出总额为612.0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380.5百万港元[82] - 公司2023年资本支出预计为57.05亿港元,将通过借贷和内部资金拨付[83] - 公司2022年股息派付将以港元或人民币形式派发,股东可选择以人民币收取股息[86]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22日至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7]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5日至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有权领取末期股息的股东[87] - 公司执行董事为纪友红先生[8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朱平先生、陈康仁先生及杨长毅先生[8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叶澍堃先生、石礼谦先生、曾学敏女士及吴锦华先生[89] 人力资源 - 公司2022年共聘用19,046名全职雇员,其中344名在香港工作,18,702名在中国内地工作[57] - 公司2022年高中级管理人员中87%为男性,83%持有大学或以上学位[58] 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聚焦4+1业务组合(水泥、骨料、混凝土、人造石材、新材料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地位[84] - 公司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目标,提升环保、安全与健康管理水平[84] - 公司计划加快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重点推进新材料业务转型[84]
华润水泥控股(0131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1 18: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额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营业额为241.96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08.161亿港元减少21.5%[2] - 期间综合营业额达241961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30816100000港元减少21.5%[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盈利情况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8.37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3.137亿港元减少65.4%[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63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0.761港元减少[2]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基于盈利1837456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6982937817股计算,2021年对应数据为5313665千港元和6982937817股[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盈利为18375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5313700000港元减少65.4%[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权益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值为789.91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91.492亿港元减少0.2%[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85.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48.56亿港元减少11.5%[2] - 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为6.95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86港元减少[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借贷率 - 借贷率为32.5%,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0%增加11.6个百分点[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成本与毛利 - 2022年1 - 9月销售成本为203.757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14.73582亿港元[4] - 2022年1 - 9月毛利为38.2032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93.4252亿港元[4] - 期间综合毛利为38203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9342500000港元减少59.1%,综合毛利率为15.8%,较去年同期30.3%减少14.5个百分点[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摊销费用 - 自2022年1月1日起,骨料采矿权摊销方法调整,期间摊销费用减少3.814亿港元[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收政策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利润以16.5%税率计算,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按应课税收益25%、股息预扣税5%、附属公司预计分派利润递延税5%计算[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分配 - 2022年8月12日宣派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12港元,2021年同期为每股0.24港元,不建议派付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股息[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汇率变化 - 与去年同期相比,人民币兑港元贬值约1.0%[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水泥销量 - 含关联方水泥销量2022年为3000000吨,2021年同期为3300000吨[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产品毛利率 - 期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毛利率分别为16.2%、18.0%及13.5%,去年同期分别为32.1%、24.6%及23.4%[17]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31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的已发行股份[2][3] - 公司于2009年10月6日以全球发售形式重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3] - 公司为华润集团所有水泥及混凝土业务的控股公司[2]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606-08室[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6]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6]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6] - 公司网站为www.crcement.com[8] - 公司执行董事为纪友红(主席及总裁)[5] - 公司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为纪友红[5] 公司产能与业务布局 - 公司经营95条水泥粉磨线和46条熟料生产线,水泥和熟料的年产能分别为8330万吨和6110万吨[13] - 公司拥有63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为3790万立方米[13] - 公司产品主要销售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山西和湖南等地区[13]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地铁、桥梁、机场、港口、水坝、水电站和核电站等[13] - 公司通过完善的水路、铁路和公路物流网络进行产品分销[13] - 公司自营及联营公司共拥有79条水泥粉磨线、30条熟料生产线和20座混凝土搅拌站,年产能分别为水泥6640万吨、熟料3700万吨和混凝土980万立方米[16][17]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年产能为水泥2270万吨、熟料1230万吨和混凝土460万立方米[16][17] - 公司在广东省拥有24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为2250万吨,熟料生产线10条,年产能为1440万吨[15] - 公司在广西省拥有37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为3320万吨,熟料生产线18条,年产能为2650万吨[15] - 公司在福建省拥有14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为1010万吨,熟料生产线6条,年产能为700万吨[15] - 公司在海南省拥有5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为440万吨,熟料生产线3条,年产能为330万吨[15] - 公司在云南省拥有7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为510万吨,熟料生产线4条,年产能为390万吨[15] - 公司在贵州省拥有4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为400万吨,熟料生产线2条,年产能为300万吨[15] - 公司在山西省拥有2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为200万吨,熟料生产线1条,年产能为150万吨[15] - 公司在湖南省拥有2条水泥生产线,年产能为200万吨,熟料生产线2条,年产能为150万吨[15] 公司投资与收购 - 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投资南平高建建材有限公司49%股份,资源储量约1325万吨,规划年产能约150万吨[21] - 公司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熟料年产能约160万吨,水泥年产能约200万吨[21] - 公司收购广东博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5%股份,总规划年产能约600万平方米[21] - 公司通过挂牌方式出售山西华润福龙水泥有限公司72%股份及债权,总代价为人民币16.07亿元[21] - 公司投资广西田阳江安石业有限公司51%股份,资源储量约1.14亿吨,规划年产能约400万吨[21] - 公司竞得海南定安县新竹镇装配式建筑用地,计划建设三条生产线,板材设计年产能合计约6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合计约30万立方米[22] - 公司竞得湖北咸宁市崇阳县沙墩矿区采矿权,资源储量约840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500万吨[22] - 公司位于广西贵港市的骨料扩能项目投产,规划年产能从约150万吨提升至约300万吨[22] - 公司收购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熟料年产能约75万吨,水泥年产能约100万吨[22] - 公司竞得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石牛岭建筑用玄武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2.96亿吨,规划年产能约970万吨[2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61.165亿港元,同比下降20.1%[29][3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盈利为18.045亿港元,同比下降50.3%[29][3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58港元,同比下降50.4%[29][3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35.084亿港元,同比下降39.3%[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总值为759.745亿港元,同比下降4.0%[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借贷率为19.1%,与2021年底基本持平[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净资产为7.48港元,同比下降4.8%[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12港元,同比下降50%[31][3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总额为8.38亿港元,同比下降50%[31][32] - 股东可选择以人民币收取股息,汇率为1港元兑0.86025人民币[31][32] 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至人民币56.3万亿元[38]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山西及湖南的GDP分别达到人民币6.0万亿元、1.2万亿元、2.5万亿元、3145亿元、1.3万亿元、9830亿元、1.2万亿元及2.3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2.7%、4.6%、1.6%、3.5%、4.5%、5.2%及4.3%[38] - 2022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至人民币27.1万亿元[41]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山西及湖南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分别约为1.0%、2.5%、9.2%、7.3%、8.0%、8.1%、5.4%及8.7%[41] - 2022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40] - 2022年上半年全国公路水路完成投资约人民币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40] - 2022年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约人民币2853亿元,同比下降4.6%[40] - 2022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至6.9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8.9%至人民币6.6万亿元[42] - 2022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4%至人民币6.8万亿元[42] - 2022年上半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4.4%至6.6亿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1.5%至2.9亿平方米[42] - 2022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5.0%至约9.8亿吨[43][45] - 2022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至6.9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8.9%至6.6万亿元[43] - 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增10条熟料生产线,合计增加熟料年产能约1800万吨[46][47] - 2022年上半年广西新增3条熟料生产线,合计增加熟料年产能约510万吨,净增约350万吨[46][47] - 2022年1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目标到202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46][49] - 2022年2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目标到2025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46][47] - 2022年6月中国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区域严禁新增水泥等六个重点行业产能[50][51] - 2022年5月中国水利部发布《2022年河湖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强化河道采砂管理[53]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通过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及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优化了水泥业务布局[54][55] - 公司新增广西田阳那坡骨料项目、贵港港南骨料项目、湖北崇阳骨料项目以及重庆巫山骨料项目,骨料产能规模逐步提升[54][55] - 公司新增海南定安县装配式建筑用地,计划建设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54][55] - 公司通过收购广东博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5%股份及山东润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等67%股份,拓展人造石业务[54][55] - 公司通过摘牌贺州续宝矿业投资有限公司85%股份,掌握广西贺州市水井山矿区饰面用大理石矿资源[54][55] - 公司技术研发项目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混凝土科学技术奖三等奖[56] - 中国政府计划到2025年,全国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别达到16.5万公里、550万公里、1万公里,较2021年底分别增加10.0%、4.2%及14.8%[59][60] - 中国政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间),2022年建设筹集240万套(间)[59][60]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2年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25%以上,2025年达到30%以上[59][60] - 中国政府在2022年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预计年底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000座[61][62] - 到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目标达到4,700公里,到2035年达到5,700公里[63] - 公司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该公司拥有熟料年产能约160万吨,水泥年产能约200万吨,改造完成后水泥年产能将提升至210万吨[68] - 公司通过挂牌方式出售山西华润福龙水泥有限公司72%股份及债权,总代价为人民币1,607,251,200元[68] - 公司拟以人民币539,750,000元收购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该公司拥有熟料年产能约75万吨及水泥年产能约100万吨[68] - 公司上半年新增一座混凝土搅拌站,新增混凝土年产能约60万立方米[68] - 公司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的利用率分别为69.9%、87.1%及28.8%,去年同期分别为97.2%、108.2%及39.1%[68] - 公司将继续深化“区域市场领先,创新驱动发展,系统成本最低”三大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基础建材和功能建材业务[64][65] - 公司计划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64][65] - 公司将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机遇,推动中国水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64][65] 公司运营与成本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煤炭采购总量约为430万吨,较2021年同期的540万吨减少约20%[70][71] - 公司煤炭采购中91%来自中国北方,9%来自生产基地周边地区,0%来自海外[70][71] - 公司煤炭采购中91%直接来自煤炭生产商,较2021年同期的81%有所提升[70][71] - 公司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较去年同期上升270万吨至约3950万吨[73][74] - 公司掌控38个中转库,主要布局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年中转能力约3510万吨[73][74] - 公司核電水泥供应浙江、福建及广东的5个核電项目[75] - 公司道路矽酸鹽水泥在福建实现销售,并推进列入公路建设用水泥标准[75] - 公司在云南拓展铁路建设工程用水泥及低热低碱水泥,主要应用于铁路及水利工程[75] - 公司推出全新广告语“品质浇筑美好”,并通过社交媒体和行业媒体广泛传播[75] - 公司推出“润品”作为功能建材统一品牌,并上线微信公众号和展厅[75] - 公司在山西长治市的水泥生产基地完成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技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稳定在50毫克/立方米或以下[76] - 公司在广东封开县的水泥生产基地完成三条生产线的高效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heSNCR)系统技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76] - 公司在广西平南县水泥生产基地试点富氧燃烧技术,并在广西平南县、贵港市推广提质增效技改和预热器交叉流技改[78] - 公司在广东封开县推动六级预热器技改工作,进一步提升能效水平[78] - 公司在17个基地推广应用7种替代原料,包括黄磷渣、电石渣、湿灰等,并在8个基地试用10种替代燃料,包括碎布片、废轮胎等[79] - 公司在广西富川市和广东罗定市的水泥生产基地分别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计划装机容量分别为4.9兆瓦和11.6兆瓦,年发电量分别为430万千瓦时和1200万千瓦时[80] - 公司成功制备具有碳吸收作用的胶凝材料,并研究应用于装饰板材,开发了低碳胶凝材料的初步配方[82] - 公司在广东封开县的水泥生产基地启动建设碳利用研发平台,并发布《华润水泥碳排放数据管理指引》[83] - 公司在广州越堡和福建雁石的协同处置项目于2022年上半年正式运营,年处理能力达到171万吨[84][85] - 南寧項目處理含水率80%的濕污泥,珠水、越堡項目處理含水率40%以下的乾污泥,年處理能力按濕污泥計算[87] - 公司完成安裝38台自動插袋機和19台自動裝車機,深化粉塵治理成果[92] - 公司員工安全培訓累計約186,435學時,相關方培訓累計約43,581學時[92] - 公司組織307次應急演練,5,461人次參加;38場安全開放日,2,507人次參加;567場安全警示教育,15,744人次參與[93] - 公司在廣西田陽區水泥生產基地深化全流程智能工廠應用,實現5G技術智能視頻廠區全覆蓋[96] - 公司自主研發全流程先進控制系統,應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窰、磨、餘熱發電的智能控制[97] - 公司在廣東封開縣水泥生產基地以「燈塔工廠」國際標準打造全流程智能工廠[96] - 公司17個基地礦山使用現場混裝炸藥開展爆破作業,13個基地礦山混裝炸藥使用率達90%以上[92] - 公司14個水泥生產基地及混凝土攪拌站通過「健康企業」評審,55名員工被評選為「健康達人」[92] - 公司自主研发的质量管理系统已在广东、广西、云南的10家水泥生产基地上线,结合在线分析和智能实验室实现实时检测、自动采集、自动配料和自动统计[98][99] - 公司9家水泥生产基地的在线监测数据接入远程诊断系统,实现隐患预警预测,初步构建设备智能运维平台[98][99] - 公司在广西田阳区的水泥生产基地已建成5G专用网络,并完成5G专网规划,同时与中兴通讯联合成立“5G+智慧建材”联合创新实验室,研发出5G安全帽和设备智能运维5G终端模组[100] - 公司电商平台累计发货量约6,160万吨,累计注册用户近2.2万个,累计入驻承运商256家[101] - 公司拥有科技人才329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74人,智能与数字化专业人才66人[102] - 公司与东南大学成立“东南大学-华润水泥联合研发中心”,并与华润化学材料、华润置地成立“绿色低碳环保建材创新联合体”[103] - 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协议投资广西田阳江安石业有限公司51%股份,持有百色市田阳区那坡镇陇荷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采矿权[104][105]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掌控的骨料年产能预计将达11,42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股权权益掌控的应占骨料年产能约1,370万吨[106] - 公司通过子公司控制的骨料年产能约为141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在云南的权益年产能约为295万吨[107] - 所有新项目完成后,公司通过子公司控制的骨料年产能预计将达到1.142亿吨,通过联营公司和合资企业的权益年产能将达到1370万吨[107] - 福建武平骨料项目已于2022年6月投产[114] - 重庆巫山骨料项目已于2021年1月投产[114] - 福建南平骨料项目已于2022年1月建成并试运营[114] - 广东封开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一期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试生产,设计年产能为40万立方米板材和20万立方米砌块[115] - 海南定安县的装配式建筑用地计划建设三条生产线,每条设计年产能为20万立方米板材和10万立方米砌块[116] - 公司共有7个混凝土预制构件项目,全部建成后设计年产能预计将达到160万立方米[117] - 东东莞润阳联合智造有限公司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设计年产能为20万立方米,已于2021年9月正式投产[119] - 江门润丰的混凝土搅拌站年产能为90万立方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预计2022
华润水泥控股(01313)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16:45
营业额与盈利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营业额为6,976.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0%[2] - 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729.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3.4%[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04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185港元有所下降[2] - 公司综合营业额为6,976,7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0%[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729,5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3.4%[17] 资产与权益 - 资产总值为81,118.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6,116.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3%[2] - 每股资产净值为8.04港元,同比增长2.3%[2] 销售与成本 - 公司销售成本为5,318,807千港元,同比下降12.7%[4] - 公司毛利为1,657,895千港元,同比下降31.4%[4] - 综合毛利为1,657,9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4%,综合毛利率为23.8%,下降4.6个百分点[15] 财务费用与税项 - 公司财务费用为80,710千港元,同比增长70.4%[4] - 公司税项为211,599千港元,同比下降55.8%[4] 水泥与熟料销售 - 水泥销量为12,193千吨,平均售价为436.4港元/吨,营业额为5,320,604千港元[13] - 熟料销量为976千吨,平均售价为414.8港元/吨,营业额为404,600千港元[13] 混凝土销售 - 混凝土销量为2,218千立方米,平均售价为564.3港元/立方米,营业额为1,251,498千港元[13] 地区销售 - 广东地区水泥销量为4,845千吨,平均售价为486.0港元/吨,营业额为2,354,817千港元[14] - 广西地区水泥销量为3,589千吨,平均售价为409.7港元/吨,营业额为1,470,521千港元[14] 其他收入 - 其他收入为394,7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6.6%,主要由于处置附属公司收益增加[16]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3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3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华润集团所有水泥及混凝土业务的控股公司[2] - 2003年7月2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06年被私有化并撤销上市地位,2009年10月6日重新上市[2][3] - 报告日期时,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2][3] - 公司为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其间接控股公司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为华润集团(水泥)有限公司[9][10] - 公司股份为股本中每股面值0.10港元的股份[12] - 公司香港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606 - 08室[7] 公司组织架构 - 非执行董事有李福利(主席)、朱平、陈康仁、杨长毅[5] - 执行董事为纪友红(总裁)[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叶澍堃、石礼谦、曾学敏、林智远[5] - 公司秘书是罗志力[5] - 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6] - 股份过户登记处是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7]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包括华润水泥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润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0][11] - 公司联营公司有环球石材(东莞)股份有限公司[12]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有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华南地区具规模及竞争力的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商,业务涵盖石灰石开采及产品生产、销售与分销,产品用于基建和建筑等[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97条水泥粉磨线和46条熟料生产线,水泥和熟料年产能分别为8530万吨和6270万吨,拥有62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为3730万立方米[15] - 公司在广东、广西等多地有生产设施,如广东有24条水泥生产线,产能2250万吨;22座混凝土搅拌站,产能1410万立方米等[16] - 公司通过联营及合营公司股权权益,共拥有79条水泥粉磨线、30条熟料生产线及20座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6640万吨、熟料3700万吨及混凝土950万立方米[17] - 按股权权益,公司应占联营及合营公司相关年产能分别为水泥2240万吨、熟料1210万吨及混凝土450万立方米[18] - 公司有自营及联营合营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水泥粉磨线、混凝土搅拌站等[21] - 公司有骨料项目和装配式建筑项目,部分骨料项目在建[22] 公司业务发展与收购 - 2021年1月公司收购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约58.8%股份,连同联营公司权益共占约75.3%[25] - 2021年2月公司竞得广西武宣县蛤蚧山矿区建筑用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2.08亿吨,规划年产能约650万吨[25] - 2021年6月公司竞得广西南宁市马脚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1.538亿吨,规划年产能约980万吨[25] - 2021年8月公司收购定安润丰智慧建筑有限公司100%股份,代价1.928亿元人民币,项目占地约15.3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30万立方米[25] - 2021年9月公司收购陕西鑫华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95%股份,资源储量约1.22亿吨,规划年产能约300万吨[25] - 2021年10月公司收购肇庆润盛石场有限公司56%股份及债权,资源储量约1.69亿吨,规划年产能约650万吨[26] - 2021年10月公司竞得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平广林场那厘站第二熔剂用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420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200万吨[26] - 2021年11月公司收购南宁凯鑫新材料有限公司50%股份,代价1.200785亿元人民币,资源储量约1.8亿吨,规划年产能约1000万吨[26] - 2021年12月公司联营公司海垦润丰(屯昌)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竞得海南屯昌中建农场大月岭矿区东矿段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1.2亿吨,规划年产能约600万吨[27] - 2022年1月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投资南平高建建材有限公司49%股份,资源储量约1325万吨,规划年产能约150万吨[27] - 2022年1月公司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该公司熟料年产能约160万吨,水泥年产能约200万吨[28] - 2022年3月公司收购广东博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5%股份,该公司人造石总规划年产能约600万平方米[28] - 2022年3月公司出售山西华润福龙水泥有限公司72%股份及债权,总代价(不含利息)为16.072512亿元人民币(约19.65813亿港元)[28] 公司财务状况 - 2021年综合营业额为439.62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9.7%[29][32][3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盈利为77.67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3.3%[32][35]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12港元[29][32][35] - 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0.24港元,末期股息建议每股0.28港元,全年分派股息总额每股0.52港元[33][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791.492亿港元[3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借贷率为19.0%[3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为7.86港元[30]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1年公司业务运营区域广东、广西等省份GDP分别达12.4万亿元、2.5万亿元等,同比增长8.0%、7.5%等[39] - 2021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同比上升0.4%,公路水路投资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同比下跌4.2% [39] - 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升1.9%至17.9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增长4.8%至18.2万亿元,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4%至14.8万亿元[39] - 2021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1.4%至19.9亿平方米,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1.2%至10.1亿平方米,施工面积同比增长5.2%至97.5亿平方米[39] - 2021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超5.3万个的全年目标[40][41] - 2021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0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40][41] - 2021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2%至约23.6亿吨,广东、广西等省份水泥产量同比变幅分别约为 -2.1%、-6.5%等[41][42] - 2021年全国新增24条熟料生产线,增加熟料年产能约3600万吨,广东新增1条增加约190万吨,广西新增3条增加约470万吨[41][42]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5%,单位熟料能耗水平降低3.7%,八大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能效标杆水平比例超30%,水泥行业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杆水平设为100公斤标准煤/吨[46][47] - 中国政府要求完善并严格落实水泥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年内提高水泥项目产能置换比例,连续停产两年及以上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产线不能用于产能置换[48] - 中国政府目标“十四五”期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产能利用率保持合理水平,重点领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48]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5年,重点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总量实现双下降[48][49] - 中国政府鼓励建材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加快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46][47] - 中国政府鼓励替代能源在水泥行业的应用,推动钢铁窑炉、水泥窑等协同处置固废,稳步实施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48][49] - 中国政府提出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深化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46][47] - 中国政府对“两高”项目新增能耗提出明确标准,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严把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准入关,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46][47] - 中国政府对各省“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经济增速超预期地区可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能耗强度降低达激励目标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当期免予考核[46][47] - 2021年6月中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作出第三次修改,9月1日起实施,强调安全生产工作以人为本及相关责任落实,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48]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业务重新划分为基础建材、结构建材、功能建材和新材料四大业务板块[53][54] - 公司合并运营区域,划分为华南、西南、东南、华西四大区,并设事业部推动业务发展[56][57] - “十四五”期间公司目标实现“再造一个华润水泥”,将深化三大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基础建材和功能建材业务,稳步发展结构建材业务,孵化培育新材料业务[77][78] - 公司将持续优化产业链布局,扩大战略区域,对标世界一流,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创新研发投入[77][78] - 公司会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及质量,提高环保、安全与健康管理水平,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77][78] - 公司将深化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巩固市场竞争力,积极把握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创新步伐[77][78] 公司项目建设与产能规划 - 2021年公司在广西武宣建设生产线,水泥及熟料年产能分别约240万吨和140万吨[56][58] - 公司年内新掌控11座矿山资源,骨料年产能预计超1亿吨[56][60] - 公司8月收购定安润丰智慧建筑,其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年产能约30万立方米[61] - 9月广东湛江润阳一期、广西南宁五合一期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投产和试生产[61] - 12月广西百色润合项目开工,先建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61]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有7个混凝土预制构件项目,全部建成后设计年产能约160万立方米[61] - 公司计划在广东封开建设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单条生产线板材和砌块设计年产能分别约20万和10万立方米[61] - 在建的广东东莞和广西来宾无机人造石生产线预计2022年年中投产,规划年产能共约450万平方米[63][64] - 2022年3月公司收购广东博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5%股份,该公司在广东连州的4条人造石生产线合共规划年产能约600万平方米[63][64] - 广东封开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3000万吨,资源储量4.25亿吨,预期2022年投产[105] - 广西上思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500万吨,资源储量6500万吨,预期2022年投产[105] - 福建武平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200万吨,资源储量5600万吨,预期2022年投产[105] - 公司通过联营及合营公司掌控多地产能,如广东德庆持股56%,规划年产650万吨,应占364万吨,2023年投产;广西横州持股50%,规划年产1000万吨,应占500万吨,2023年投产等[106] - 广东东莞润阳项目运营中,用地3.3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4万立方米,产品主要供应深圳等地住房项目[111] - 广东湛江润阳项目运营中,用地21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40万立方米,一期2021年9月正式投产[111] - 广东江门润丰项目建设中,用地4.55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5万立方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预计2022年下半年投产[111] - 广西南宁五合项目试生产,用地16.7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40万立方米,一期2021年9月开始试生产[111] - 公司计划在广东封开建设四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单条生产线板材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10万立方米,封开一期先建两条,2022年上半年开工,2023年上半年试生产[112] - 环球经典在广东东莞有一条规划年产能约60万平方米无机人造石生产线,正扩建一条约150万平方米生产线,公司在广西来宾建设两条合共约300万平方米生产线,均计划2022年中投产[113][114] - 2021年10月广东封开两条全自动瓷砖胶生产线投产,规划年产能合共约40万吨[113][115] - 2021年10月公司投资德庆县盈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70%股份,该公司在广东德庆有一条白水泥生产线,年产能约40万吨[113][115] - 公司计划兴建多个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分别为云南巍山约300万吨、广东封开约3000万吨、海南定安约300万吨等[175] - 公司计划兴建无机人造石生产线,广东东莞规划年产能约150万平方米,广西来宾两条生产线总规划年产能约300万平方米[175] - 公司计划兴建广东封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砌块及板材总设计年产能分别约40万立方米及约80万立方米[176] - 公司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并对其生产线技术升级,现有水泥及熟料总年产能分别约200万吨及160万吨[177][178] - 公司计划兴建六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总年产能约360万立方米[180] 公司运营数据 - 2021年公司新建两座、租赁一座、关闭一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总年产能较2020年底增加约130万立方米[82][85] - 2021年公司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93.6%、100.6%及40.9%,2020年分别为101.1%、112.6%及37.5%[86] - 2021年公司煤炭采购总量约950万吨(2020年约1020万吨),80%、19%、1%分别购自中国北方、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及海外(2020年为76%、23%、1%),生产商直接供应比例约82%(2020年7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1 16: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的已发行股份[2][3] - 公司于2003年7月29日以介绍形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06年被私有化并撤销上市地位,2009年10月6日以全球发售形式重新上市[3]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股份代号为1313[1][11][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606 - 08室[11][12]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9]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1][12] - 公司投资者关系顾问为皓天财经集团有限公司[12] 公司人员变动 - 周龙山于2021年8月13日退任非执行董事[5]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华南地区有规模及竞争力的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商,业务涵盖石灰石开采及产品生产、销售和分销,产品用于基建和建筑等[19] 公司各业务线产能数据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经营97条水泥粉磨线,水泥年产能为8530万吨[19][2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经营46条熟料生产线,熟料年产能为6270万吨[19][2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0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为3600万立方米[19][20] - 广东有24条水泥生产线,产能2250万吨;10条熟料生产线,产能1440万吨;22座搅拌站,混凝土产能1370万立方米[21] - 广西有37条水泥生产线,产能3320万吨;18条熟料生产线,产能2650万吨;27座搅拌站,混凝土产能1610万立方米[21] - 福建有14条水泥生产线,产能1010万吨;6条熟料生产线,产能700万吨[21] - 海南有5条水泥生产线,产能440万吨;3条熟料生产线,产能330万吨;4座搅拌站,混凝土产能240万立方米[21] - 云南有7条水泥生产线,产能510万吨;4条熟料生产线,产能390万吨;1座搅拌站,混凝土产能60万立方米[21] - 山西有6条水泥生产线,产能600万吨;3条熟料生产线,产能460万吨;1座搅拌站,混凝土产能60万立方米[21] - 集团通过联营及合营公司股权权益,拥有77条水泥粉磨线、30条熟料生产线及19座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6280万吨、熟料3700万吨及混凝土890万立方米,集团应占年产能分别为水泥2170万吨、熟料1210万吨及混凝土420万立方米[22][23] 公司收购及采矿权竞得情况 - 2021年1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收购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约58.8%股份,代价为人民币2.560707亿元(约3.02978亿港元),集团应占约75.3%股份[27] - 2021年2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竞得广西武宣县蛤蚧山矿区建筑用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2.08亿吨,规划年产能约650万吨[27] - 2021年6月,公司附属公司竞得广西南宁市马脚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1.538亿吨,规划年产能约980万吨[27] - 2021年8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收购定安新世纪建筑工业有限公司100%股份,代价为人民币1.928亿元(约2.31709亿港元),该公司在海南定安县有装配式建筑项目,占地约15.3万平方米,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年产能约30万立方米[27]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01.796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68.843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174.095亿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摊销前盈利为57.822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67.215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64.338亿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期间盈利为36.26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2.14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38.06亿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36.335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1.913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37.66亿港元[29]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520港元,2020年同期为0.600港元,2019年同期为0.539港元[2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核总资产为695.618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14.948亿港元,非控股权益为6.993亿港元,借贷率为13.4%,每股资产净值账面值为7.37港元[3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综合营业额为201.7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5% [33][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综合盈利为36.3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3% [33][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520港元[33][35] - 董事会决议就期间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240港元(2020年:0.275港元),约16.759亿港元(2020年:19.203亿港元),将于2021年10月21日或前后派发[34][36] - 股东可选择按港元1.0元兑人民币0.832638元汇率以人民币收取股息,每股人民币0.1998331元,需在2021年10月8日下午4时30分前提交表格[37][38] 公司股份过户及股息相关安排 - 公司将在2021年9月13日至9月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需在2021年9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40][41] 行业宏观数据 - 2021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量约1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27.8%[43][44] - 2021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同比上升7.8%[43][44] - 2021年上半年全国公路水路完成投资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约2989亿元,同比下跌8.3%[43][44] - 2021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升27.7%至8.9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增长38.9%至9.3万亿元,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5.0%至7.2万亿元[43][44] - 2021年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3.8%至10.1亿平方米,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5.7%至3.6亿平方米,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0.2%达87.3亿平方米[43][44] - 2021年目标新开工改造5.3万个老旧小区[45][47] - 2021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4.1%至约11.5亿吨,去年同期同比下跌4.8%[46][49] - 2021年上半年广东等7地水泥产量及同比变幅分别为:广东8530万吨(20.1%)、广西6080万吨(15.6%)、福建4850万吨(20.6%)、海南930万吨(23.1%)、云南6100万吨(2.2%)、贵州4660万吨( - 4.1%)、山西2610万吨(21.4%)[46][49] - 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增10条熟料生产线,增加熟料年产能约1680万吨,广西和云南各新增2条,分别增加产能约310万吨和280万吨[50][51] - 目标2025年底前企业产能利用率基本回到合理区间,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明显提升[50][51] 公司业务拓展及项目建设情况 - 2021年2月和6月公司新竞得两个骨料矿山采矿权,新增资源储量约3.6亿吨,规划年产能约1630万吨,截至6月底依托水泥矿山的骨料年产能约1060万吨,预计总年产能达约7500万吨[59][61] - 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约20.5%,超“十三五”目标[59][60] - 2021年8月公司收购海南定安装配式建筑项目,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年产能约30万立方米,全部7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能达约160万立方米[63] - 2021年1月公司通过润丰新材料成为环球经典控股股东,截至6月底环球经典在广东东莞有一条无机人造石生产线并扩建,公司在广西来宾建设两条无机人造石生产线,在广东封开建设两条瓷砖胶生产线计划年底投产[63] - 公司取得海南昌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许可,建筑垃圾消纳场项目计划2021年底前竣工投产[63] - 2021年1月公司通过润丰新材料成为环球经典控股股东,未来将共同发展人造石业务,截至6月底环球经典在广东东莞有1条无机人造石生产线运营且正在扩建,公司在广西来宾建设2条无机人造石生产线,在广东封开建设2条瓷砖胶生产线计划年底投产[64] - 公司湛江润阳项目2021年3月试生产,8月收购海南定安预制建筑项目设计年产能约30万立方米,目前共规划7个预制建筑项目,建成后设计年产能约160万立方米[65] - 公司获得海南昌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权,建筑垃圾处理厂项目计划2021年底建成运营[66] 公司发展战略 -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强化、优化和拓展各项业务,巩固三大核心优势,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加强环保、安全和健康管理标准,深化品牌营销和销售渠道建设,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能力,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76] - 公司积极参与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讨会,参与华润集团碳中和研究院,计划开展相关课题研究[68] - 公司将积极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创新步伐,推动中国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76] 公司运营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97.2%、108.2%及39.1%,去年同期分别为86.6%、100.4%及30.4%[8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煤炭采购总量约540万吨,2020年上半年约424万吨;其中约78%、21%及1%分别购自中国北方、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及海外,2020年上半年为76%、22%、2%;煤炭生产商直接供应煤炭比例约81%,2020年上半年为80%[81][8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约3680万吨,掌控38个中转库,主要布局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年中转能力约2870万吨[86] 公司运营管理举措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以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为中心,开展精益管理和对标工作,加大技改技措和新技术、新装备应用[80] - 未来,公司将加强与内地大型煤炭供应商合作,拓宽煤种选择,优化船舶调度,适时调整进口煤比例,调控煤炭库存[81][82] - 公司在广东、广西及海南持续使用机制砂代替河沙及水洗海砂,加大自产砂石使用量,优化采购成本[81][83] - 2021年上半年,受西江流域枯水期限载、油价上涨影响,物流成本上升,公司开展多种招标方式降低物流成本[84][8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强“王牌工浆”翻新水泥、核电站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等产品市场推广[8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加强品牌形象建设和管理,组织产品和服务质量研讨会,举办润丰品牌五周年庆典[88] 公司环保目标及项目 -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27个水泥熟料生产基地中,17个基地的23座矿山被列入省级或自治区级绿色矿山,9个基地的10座矿山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91] -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有6个水泥生产基地获列入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中的绿色工厂,8个水泥生产基地获列入省级或自治区级绿色制造名单中的绿色工厂[91] - 公司目标至2025年,现有生产设施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的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63.1%、56.7%、40.9% [91] - 公司目标至2025年,所有水泥生产基地窑头窑尾烟气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100毫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50毫克/立方米以下、颗粒物排放浓度达10毫克/立方米以下[91] - 公司目标至2025年,吨熟料标准煤耗、吨熟料综合电耗、吨PO42.5水泥工序电耗较2015年分别下降5%、10%和16% [92] - 公司与环保公司合作发展的广西上思及福建雁石协同处置项目,分别于2021年1月及5月开始试运营[92] - 公司取得海南昌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许可,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项目,设计年处置建筑垃圾约25万吨,配套混凝土年产量约30万立方米,机制砂及碎石年产量约115万吨,计划2021年底前竣工投产[92] -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共拥有10个协同处置项目,年处理能力达约145万吨[93] - 公司多个项目处于运营或试运营状态,如广西宾阳、田阳等地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年处理能力分别为11万吨、18万吨等[94] 公司安全管理情况 - 上半年公司约15000名员工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约80% [96] -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28个水泥生产基地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现场评审,21家水泥生产基地的石灰石矿山通过二级企业评审[96] - 上半年公司各大区、基地开展综合检查284次、专项检查460次,其中一把手带队检查313次[96] -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员工安全培训累计约220600学时,相关方培训累计约43900学时[97][99] - 公司开展多种形式安全教育及文化活动,安全开放日39场3591人次参加,安全警示教育20197人次等[97][100] 公司矿产项目情况 - 2021年2月公司竞得广西武宣县蛤蚧山矿区采矿权,资源储量约2.08亿吨,规划年产能约650万吨[98][102] - 2021年6月公司竞得广西南宁市马脚山矿区采矿权,资源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3-24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其中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的股份[3] - 公司于2009年10月6日以全球发售形式重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3] - 公司为华润集团所有水泥及混凝土业务的控股公司[2] - 公司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606-08室[11] - 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7] - 公司的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0] - 公司的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11] - 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顾问为皓天财经集团有限公司[11] - 公司的官方网站为www.crcement.com,投资者关系网站为www.irasia.com/listco/hk/crcement/index.htm[11] 产能与生产线 - 公司经营97条水泥粉磨线和46条熟料生产线,水泥和熟料的年产能分别为8530万吨和6270万吨[19] - 公司拥有60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为3600万立方米[19] - 广东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24条,年产能为2250万吨[21] - 广西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37条,年产能为3320万吨[21] - 福建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14条,年产能为1010万吨[21] - 海南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5条,年产能为440万吨[21] - 云南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7条,年产能为510万吨[21] - 贵州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4条,年产能为400万吨[21] - 山西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6条,年产能为600万吨[21] - 公司通过联营及合营公司拥有75条水泥粉磨线、28条熟料生产线及19座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6030万吨、熟料3420万吨及混凝土890万立方米[22][23] - 公司应占的年产能分别为水泥2040万吨、熟料1120万吨及混凝土410万立方米[22][23] - 公司所有水泥生产基地均配备余热发电设备,氮氧化物、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均优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23][24] - 公司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取得一块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地,面积约45,5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50,000立方米[29] - 公司在广西来宾市工业园区高新产业集聚园取得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地,面积约153,0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200,000立方米[29] - 公司在贵州安顺市投产一条年产能约140万吨的熟料生产线及两条总年产能约200万吨的水泥粉磨线[29]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竞得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讲鱼山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650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500万吨[29] - 公司2020年新增一条年产能约140万吨的熟料生产线和两条总年产能约200万吨的水泥粉磨线[85][86] - 公司2020年新增一座混凝土搅拌站,关闭两座,混凝土总年产能较2019年底减少约90万立方米[85][86] - 公司2020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的利用率分别为101.1%、112.6%和37.5%,较2019年略有下降[8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综合营业额为40,08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9%[33][37] - 公司2020年综合盈利为8,959.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0%[33][37] - 公司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83港元[33][37] - 公司2020年总资产为68,532.5百万港元,较2019年增长12.0%[34] - 公司2020年借贷率为13.8%,较2019年下降5.1个百分点[34] - 公司2020年每股资产净值为7.11港元,较2019年增长18.3%[34] - 公司2020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4港元,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615港元[38][40] - 公司2020年综合营业额达40,086,900,000港元,同比增长2.9%[136] - 公司2020年综合毛利为156.36亿港元,同比下降0.1%,综合毛利率为39.0%,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150][151] - 公司2020年其他收入为7.306亿港元,同比增长21.1%[152][153] - 公司2020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7.961亿港元,同比下降9.6%,占综合营业额的4.5%[154] - 公司2020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31.934亿港元,同比增长37.1%,占综合营业额的8.0%[155][156] - 公司2020年汇兑收益为1.036亿港元,相比2019年汇兑亏损3,650万港元[157][158] - 公司2020年联营公司贡献盈利4.255亿港元,同比增长30.2%[159] - 公司2020年净利率为22.5%,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162] 市场与销售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地铁、桥梁、机场、港口、水坝、水电站及核电站等[19] - 2020年公司水泥销量为87,274千吨,同比增长5.8%,平均售价为每吨372.0港元,同比增长0.4%[137][141] - 2020年公司熟料销量为3,551千吨,同比下降21.0%,平均售价为每吨300.7港元,同比下降6.6%[137][141] - 2020年公司混凝土销量为13,385千立方米,同比下降5.8%,平均售价为每立方米489.8港元,同比增长0.7%[137][141] - 2020年公司水泥产品中,81.0%为42.5或更高等级,较2019年的76.9%有所提升[138] - 2020年公司水泥销售中,33.2%以袋装销售,较2019年的35.6%有所下降[138] - 2020年公司水泥销售成本中,煤炭、电力、材料及其他成本分别占34.4%、14.0%、24.8%和26.8%[145] - 2020年公司煤炭采购平均价格为每吨641港元,较2019年的673港元下降4.8%[145] - 2020年公司每吨水泥的平均电力成本为29.3港元,较2019年的29.9港元下降2.0%[145] - 2020年公司余热发电设备发电2,090,400,000千瓦时,占所需电耗的32.2%,节省成本约1,000,900,000港元[145] - 2020年公司煤炭采购平均价格为641港元/吨,同比下降4.8%,单位煤耗降至141.3 kg/吨熟料,标准煤耗降至104.4 kg/吨熟料,煤炭成本同比下降7.4%至90.6港元/吨熟料[147] - 2020年公司电力成本下降2.0%至29.3港元/吨水泥,电力消耗改善至72.2 kwh/吨水泥,余热发电量达2,090.4百万kwh,占总电力需求的32.2%,节约成本约10.009亿港元[148] - 2020年公司维修及保养成本为10.92亿港元,同比下降0.6%[149]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所有水泥生产基地均配备余热发电设备,氮氧化物、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均优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23][24] - 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被列入广西和福建的绿色制造名单[67][68] - 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获得环保奖项,包括“中银香港企业环保领先大奖2019”和“香港绿色企业大奖2020”[69] - 华润水泥(武宣)有限公司及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的矿山通过中国自然资源部2020年度绿色矿山遴选[71] -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获《彭博商业周刊》颁发的“ESG领先企业大奖2020”之“领先企业奖”(市值200亿港元以上)及“领先环保项目奖”(云南鹤庆绿色矿山项目)[71] - 公司2020年通过推广高效节能风机、磁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技术等,降低电耗和水耗[90][92] - 公司2020年余热发电设备发电2,090,400,000千瓦时,占所需电耗的32.2%,节省成本约1,000,900,000港元[145] - 公司2020年电力成本下降2.0%至29.3港元/吨水泥,电力消耗改善至72.2 kwh/吨水泥,余热发电量达2,090.4百万kwh,占总电力需求的32.2%,节约成本约10.009亿港元[148] - 公司2020年维修及保养成本为10.92亿港元,同比下降0.6%[149] 战略与合作 - 公司2020年收购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58.8%股份,代价为256,070,700元人民币[31] - 公司2020年获得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61,000,000吨[30] - 公司2020年获得广东封开县花岗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425,000,000吨[30] - 公司新竞得六个骨料矿山采矿权,资源储量合计约9.22亿吨,规划年产能合计约5100万吨[60][62] - 公司新取得位于广东江门市、广西来宾市及百色市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用地,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年产能合计约45万立方米[63][64] - 公司取得海南昌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许可,设计年处置建筑垃圾约25万吨,配套混凝土年产能约30万立方米,机制砂及碎石年产能合计约115万吨[65] - 公司与中信控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汽车零配件行业及建筑材料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数字化平台[66] - 公司“华润水泥5G工业互联网千万级商用项目”获得第三届“绽放杯”一等奖[66] - 公司2020年与中信控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共同设立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推动汽车零配件和建筑材料行业的智能制造[128] - 公司2020年发布《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创新管理办法》,成立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委员会,推动全员创新[134] - 公司将持续寻求与国内外领先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机会,推动中国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79] 行业与政策 - 202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2.3%至101.6万亿元人民币,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至51.9万亿元人民币[41][42] - 2020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9%,公路水路投资同比增长10.4%至2.6万亿元人民币,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至7819亿元人民币[41][42] - 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6%至17.6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增长8.7%至17.4万亿元人民币,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0%至14.1万亿元人民币[44][45] - 2020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6%至23.8亿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及山西的水泥产量分别为1.7亿吨、1.2亿吨、9700万吨、1840万吨、1.3亿吨、1.1亿吨及5390万吨[45][47] - 2020年全国新增26条熟料生产线,新增熟料年产能3940万吨,广东新增1条熟料生产线,新增熟料年产能310万吨,广西新增4条熟料生产线,新增熟料年产能560万吨[48][49] - 中国政府对水泥行业实施严格的产能置换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为2:1,非重点区域为1.5:1[50] - 中国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政策要求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错峰生产,北方地区主要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其他地区在春节、酷暑伏天、雨季和重大活动期间开展错峰生产[50] - 中国水泥行业最严格标准企业的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51] - 中国政府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推动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制定达峰行动方案[53] - 中国政府计划到2023年推选6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立50个建材行业智能工厂,打造20个数字矿山[55]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制砂石供应保障体系,年产量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56]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57] - 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约13.4%[58] - 2021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目标铁路投产新线3,700公里左右,目标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72] -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目标到2025年达到4,700公里,到2035年达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74] - 近期规划建设总里程约775公里,总投资约人民币4,741亿元[74] - 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目标到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约15,000公里[74] 社会责任与治理 - 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由总裁担任主任,负责领导、推进和决策社会责任战略方向[193][194] - 公司EHS组织体系执行“三级管控”原则,包括总部、大区和基地的EHS组织机构,并签署《EHS承诺书》或《EHS责任书》[193][195] - 公司定期组织董事及相关员工进行社会责任内部培训,并积极参与第三方咨询机构举办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研讨会[188][192] - 公司审计部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研判来年及中长期可能面临的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并向总裁和审核委员会汇报[196][198]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包括信息发布、专题汇报、股东会议、公益活动等,及时披露业绩和相关动态[197][199] - 公司2020年环境及社会责任报告涵盖了97条水泥粉磨线、46条熟料生产线和60个混凝土搅拌站[190] - 公司董事会层面参与了重要性议题分析、风险管理报告和环境及社会责任报告的审阅[196][198] - 公司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和行业创新,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运营,从股东、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方角度出发[191][193] - 公司严格实施国家政策,坚持安全生产并推动绿色发展[200] - 公司加强职业健康防护,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并提供就业机会[200] - 公司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业绩及资产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200] - 公司规范董事局建设,完善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200] - 公司关注环境及社会影响,完善相关信息披露及沟通[200] - 公司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建立合规管理体系[200] - 公司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客户服务体系[200] - 公司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鼓励产品和技术的创新[200] 物流与运输 - 公司2020年通过优化物流运输措施,如开展物流运输招标、组织双向物流等,降低物流成本[96] - 公司2020年在西江流域的年运输能力约3630万吨,巩固了在广东市场的主导地位[96] - 2020年公司沿西江的年运输能力约为3630万吨,确保了业务的稳定物流能力[99] - 公司控制了35个筒仓码头,年产能约为3430万吨,主要位于珠三角地区[99] 创新与技术 - 公司技术研发中心2020年为水泥生产基地提供1,495项检测,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煤耗和电耗[131] - 公司智能卡智能发运系统已在25个水泥生产基地上线,提升发运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126] - 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5个业务流程的全自动化处理,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126] - 公司研发的预制构件快速脱模早强晶核剂产品于2020年6月投产并销售,已在东莞、深圳多家建筑工程公司使用[133] - 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拥有51名专职人员,包括4名博士和21名硕士,其中3名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0] - 公司与西门子合作的首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于2020年7月上线,实现5G信号全覆盖[124] - 公司2020年与中信控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共同设立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推动汽车零配件和建筑材料行业的智能制造[128] - 公司2020年发布《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创新管理办法》,成立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委员会,推动全员创新[134] 资本与融资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的银行贷款为33亿港元,均为无抵押贷款[166]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的浮动利率贷款为33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贷款分别为2.233亿港元和43.538亿港元[167] - 公司于2016年获批在中国发行总额不超过90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和45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融资券,并于2016年9月5日完成发行30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票面利率为3.50%,期限为五年[168]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的非人民币计值债务占总债务的48%,2019年12月31日为42%[170]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向联营公司提供的银行贷款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2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3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华润集团所有水泥及混凝土业务的控股公司[3] - 公司于2003年7月2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06年被私有化并撤销上市地位,2009年10月6日重新上市[3][4]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的已发行股份[3][4] - 公司执行董事为周龙山(主席)、纪友红(总裁)[7]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8]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 KY1 - 1104的Ugland House,邮政信箱309[9] - 公司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606 - 08室[9] - 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股份代号为1313[1][9] - 公司的公司通讯官方网站为www.irasia.com/listco/hk/crcement/index.htm,公司网站为www.crcement.com[9] 公司业务布局及产能情况 - 公司是中国华南地区有规模和竞争力的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商,业务涵盖石灰石开采及产品生产、销售和分销[1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经营97条水泥粉磨线,水泥年产能为8530万吨[13][1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经营46条熟料生产线,熟料年产能为6270万吨[13][1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9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为3570万立方米[13][14] - 广东有24条水泥生产线,产能2250万吨;10条熟料生产线,产能1440万吨;22座搅拌站,产能1370万立方米[15] - 广西有37条水泥生产线,产能3320万吨;18条熟料生产线,产能2650万吨;26座搅拌站,产能1580万立方米[15] - 福建有14条水泥生产线,产能1010万吨;6条熟料生产线,产能700万吨[15] - 海南有5条水泥生产线,产能440万吨;3条熟料生产线,产能330万吨;4座搅拌站,产能240万立方米[15] - 云南有7条水泥生产线,产能510万吨;4条熟料生产线,产能390万吨;1座搅拌站,产能60万立方米[15] - 贵州有4条水泥生产线,产能400万吨;2条熟料生产线,产能300万吨[15] - 集团通过联营及合营公司股权权益,拥有75条水泥粉磨线、27条熟料生产线及19座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6030万吨、熟料3270万吨及混凝土890万立方米,集团应占年产能分别为水泥2040万吨、熟料1100万吨及混凝土410万立方米[16][17] 2020年公司项目进展 - 2020年1月,集团取得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地,面积约455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50000立方米;取得广西来宾市工业园区高新产业集聚园用地,面积约1530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200000立方米[25] - 2020年2月,集团位于贵州安顺市的一条年产约140万吨的熟料生产线及两条总年产约200万吨的水泥粉磨线投产[25] - 2020年3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竞得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讲鱼山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650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500万吨[25] - 2020年4月,集团取得广西百色市百东新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地,面积约1200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200000立方米[25] - 2020年6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竞得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那坡镇谷界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610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500万吨[2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68.843亿港元,2019年为174.095亿港元,2018年为185.139亿港元[27] - 2020年上半年EBITDA为67.215亿港元,2019年为64.338亿港元,2018年为70.305亿港元[27] - 2020年上半年期间盈利为42.14亿港元,2019年为38.06亿港元,2018年为40.279亿港元[2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41.913亿港元,2019年为37.66亿港元,2018年为40.26亿港元[2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核总资产为625.151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29.455亿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042亿港元,借贷率为16.4%,每股资产净值账面值为6.15港元[2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综合营业额为168.8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 [3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盈利为41.9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3%,每股基本盈利为0.600港元[31] - 董事会决议就期间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275港元(2019年:0.26港元),中期股息约19.203亿港元(2019年:18.156亿港元)[31] - 2020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6,884,328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7,409,509千港元[184] - 2020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0,020,847千港元,毛利为6,863,481千港元,其他收入为330,664千港元;2019年同期销售成本为10,635,458千港元,毛利为6,774,051千港元,其他收入为287,682千港元[184]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为5,854,89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5,304,685千港元[184] - 2020年上半年税项为1,640,93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498,688千港元[184] - 2020年上半年期间盈利为4,213,96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805,997千港元[184] - 2020年上半年换算为呈列货币所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829,25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 - 203,308千港元[184] - 2020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其他全面(费用)收入为 - 39,63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9,697千港元[184] - 2020年上半年期间全面收入总额为3,322,18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622,386千港元[184] - 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00港元,2019年同期为0.539港元[184]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1,778,62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2,428,030千港元[186]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0,736,483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742,830千港元[186]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570,401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1,323,482千港元[186]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8,166,082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7,419,348千港元[186] - 2020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49,944,711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9,847,378千港元[186]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694,977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7,581,200千港元[187] - 2020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2,945,512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1,979,672千港元[187] - 2020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43,249,73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2,266,178千港元[18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538,786千港元,2019年为1,030,608千港元[19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 - 591,434千港元,2019年为 - 1,476,978千港元[191] 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情况 - 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6%至45.7万亿元,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长3.2% [34][36] - 2020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1%至28.2万亿元,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34][36]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广东、广西等省份上半年GDP分别达4.9万亿元、1.0万亿元等,同比变幅分别为 -2.5%、0.8%等[34][37]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广东、广西等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变幅分别为0.1%、1.1%等[34][37] - 2020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推出多项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央行实施降准并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4][35] - 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同比下降2.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7.0个百分点[38] - 上半年全国公路水路完成投资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7.8%,较一季度22.9%的降幅明显恢复[38] - 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约3260亿元,同比增长1.2%,较一季度21.0%的降幅显著改善[38] - 2020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4%至6.9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5.4%至6.7万亿元[38] - 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9%至6.3万亿元,一季度为同比下降7.7%[38] - 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7.6%至9.8亿平方米,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0.5%至2.9亿平方米,降幅分别较一季度收窄19.6和5.3个百分点[38] -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加2.6%,达79.3亿平方米[38] - 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8%至约10.0亿吨,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9.1个百分点[39][40] - 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增9条熟料生产线,增加熟料年产能1420万吨;广东及广西各新增1条,增加年产能约390万吨[39][40] - 中国政府收紧产能置换政策,完善标准规范,推进污染防治等,推动水泥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39][41] - 2021年起,停产两年或三年内累计生产不超一年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不能作产能置换指标[42] - 广西要求新建普通水泥(熟料)单条生产线规模达日产5000吨及以上[42] -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行业标准自2020年6月起实施,《通用硅酸盐水泥》等19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建议2020年10月起颁布实施[42]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5年,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40% [45]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15%以上,重点推进地区达20%以上[45] - 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约13.4% [45] - 2020年7月,中国生态环境部针对水泥行业开展绩效分级,制定差异化应急减排措施[43][44] - 2020年4月,中国工信部批准《水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行业标准[43][44] - 2020年6月,中国自然资源部印发《绿色矿山评价指标》[43][44] - 2020年4月,中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对九个行业领域进行安全专项整治[43][44]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2020年“润丰水泥”品牌价值为人民币519.58亿元[47][48] - 2019年11月、2020年3月及6月分别取得福建武平、广西上思及田阳骨料矿山采矿权,资源储量合计约1.8亿吨,规划年产能合计约1200万吨[50] - 2020年以来取得广东江门、广西来宾及百色装配式建筑项目用地,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年产能合计约45万立方米,贵港润合一期项目预计年底前投产[50] - 上半年与房地产开发商开展战略合作,签约多个工程项目拓展人造石市场[50] - 7月28日与中信控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下属公司等共同设立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50] - 上半年与国内领先环保技术公司合作探索新技术,计划在广东、广西水泥生产基地试点[51][52] - 3月参加广东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的座谈会,交流协同处置项目情况等[51][52] - 6月参加中国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举行的标准修订启动会,讨论标准修订[51][52] - 立足华南推动转型创新,上半年成立新业务办公室,在广东及广西成立新业务部[47][48] - 持续深化“润丰水泥”品牌建设,过去四年推出多项创新品牌推广计划[47][48] 区域发展规划及对公司影响 - 中国政府计划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1.6万亿元[54] - 2020年中国政府铁路投资目标约8000亿元,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约1.8万亿元,与201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08 16: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3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华润集团所有水泥及混凝土业务的控股公司[3] - 2003年7月2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06年被私有化并撤销上市地位,2009年10月6日重新上市[3][4]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 [3][4] - 执行董事包括周龙山(主席)、纪友红(总裁)[6] - 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7] - 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8] - 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KY1 - 1104,Grand Cayman的Ugland House,邮政信箱309 [8] - 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606 - 08室[8] - 公司在港交所股份代号为1313 [1][8] - 公司官方网站为www.crcement.com,公司通讯官方网站为www.irasia.com/listco/hk/crcement/index.htm [8] 公司业务概况 -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华南地区颇具规模及竞争力的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商[15] - 公司业务涵盖石灰石开采,以及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的生产、销售及分销[15] - 公司产品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及山西销售[15]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修建基建工程及建造高层建筑等[15] 公司产能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96条水泥粉磨线,水泥年产能为8430万吨[15][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45条熟料生产线,熟料年产能为6130万吨[15][1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1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为3690万立方米[15][16] - 公司自有水泥生产线96条,产能8430万吨;熟料生产线45条,产能6130万吨;搅拌站61座,产能3690万立方米[17] - 公司通过联营及合营公司拥有74条水泥粉磨线、28条熟料生产线及20座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5850万吨、熟料3430万吨及混凝土950万立方米[18][19] - 按联营及合营公司股权权益,公司应占年产能分别为水泥2020万吨、熟料1160万吨及混凝土440万立方米[18][19] 公司环保与创新 - 公司所有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均配备余热发电设备以降低能耗[18][19] - 公司氮氧化物、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优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18][19] - 公司积极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及工业危险废物项目[18][19] - 公司积极加强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18][19] - 公司探索产业链延伸机会,推动转型创新及可持续发展[18][19] 公司投资与收购 - 2019年4月16日和1月1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润丰新材料两次收购环球石材共40.0%股份,代价分别为3.88116348亿元人民币(约4.53394亿港元)和3.878801亿元人民币(约4.53117亿港元)[27] - 2019年10月30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香港以每股3.36港元认购云建绿砼4016.4万股H股,占其已发行股本约9.0%,总代价1.3495104亿港元[27] - 2019年11月,公司附属公司武平华润矿业竞得福建龙岩市武平文溪矿区花岗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560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200万吨[29] - 2020年1月,集团取得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装配式建筑用地,面积约4.55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5万立方米;同月取得广西来宾市高新区装配式建筑用地,面积约15.3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29][30] - 2020年2月,集团位于贵州安顺市的1条熟料生产线(年产能约140万吨)及2条水泥粉磨线(总年产能约200万吨)投产[30] - 2020年3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上思)竞得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讲鱼山石灰石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650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500万吨[30] 公司财务状况 - 2019年营业额389.556亿港元,EBITDA为140.405亿港元,年度盈利86.944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86.175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1.234港元[3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611.709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419.797亿港元,非控股权益2.865亿港元,借贷率18.9%,每股资产净值(账面)6.01港元[33] - 2019年综合营业额为389.556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0.4%[35]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盈利为86.175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8.1%[35] - 2019年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1.234港元[35] - 董事会建议2019年末期股息每股0.335港元,2018年为每股0.273港元[35] - 2019年中期股息每股0.26港元,2018年为每股0.275港元[36] - 2019年分派股息总额为每股0.595港元,2018年为每股0.548港元[36] 行业市场情况 - 2019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6.1%至23.3亿吨,广东、广西等地区产量及同比变幅各有不同[40] - 2019年全国新增16条熟料生产线,增加熟料年产能2370万吨,广西新增2条,增加年产能约280万吨[40] 公司战略与合作 - 2019年4月,公司通过润丰新材料收购环球石材40.0%股权[43] - 2019年6月,公司与云南建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43] - 2019年10月,公司认购云南建投混凝土约9.0%股权,成为战略股东之一[43] - 公司未来将打造“系统成本最低、区域市场领先、创新驱动发展”三大能力[57][58] - 公司将把握大湾区机遇,推动产业链延伸战略,寻求与国内外企业战略合作[57][58] 公司运营管理 - 2019年公司开展74项技术帮扶工作,实施219项技术改造[70][72] - 截至2019年底,公司完成所有水泥生产基地及粉磨站包装机和移动装车机收尘系统技术升级[70][73] - 2019年公司在贵州安顺建成1条熟料生产线,年产能约140万吨,2条水泥粉磨线,年产能共约200万吨[70] - 2019年公司水泥、熟料和混凝土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102.1%、112.7%和39.2%,2018年分别为102.9%、113.7%和39.8%[71] - 2019年公司组织煤炭、水泥检验对比,覆盖所有水泥生产基地[74] - 2019年公司在广西田阳、南宁及广东封开的水泥生产基地开展智能制造项目试点[74] - 2019年公司煤炭采购总量约1010万吨,2018年约1050万吨[74] - 2019年公司约80%和20%的煤炭分别购自中国北方及生产基地周边地区,2018年76%、21%和3%分别购自中国北方、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及澳洲[74] - 2019年煤炭生产商直接供应煤炭的比例增至约82%,2018年为79%[74] - 公司在广东、广西逐步使用机制砂代替河沙及水洗海砂以符合环保要求并降低成本[74] - 2019年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约3440万吨,为业务发展提供运力保障[75] - 截至2019年底,掌控35个中转库,年中转能力约2140万吨,巩固广东市场主导地位[75] - 一卡通智能发运系统在14个水泥生产基地推广,水泥销售移动下单应用程序在所有业务运营区域上线[75] 公司研发情况 - 截至2019年底,技术研发中心有专职人员45人,含博士4人、硕士14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76] - 截至2019年12月底,共持有专利证书158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76] - 2019年,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为生产基地提供1982项检测,开展优化项目降低能耗提高质量[76] - 持续推广“王牌工匠”等产品,在福建销售核电水泥,研发纳米养护剂缩短构件脱模时间[76] - 2019年推动15项重点创新项目应用,移动收尘项目在所有水泥生产基地应用且粉尘排放达标[77][78] 公司销售与成本 - 2019年水泥销量82528千吨,平均售价370.7港元/吨,营业额305.97238亿港元;熟料销量4497千吨,平均售价321.8港元/吨,营业额14.47028亿港元;混凝土销量14212千立方米,平均售价486.3港元/立方米,营业额69.11295亿港元[92] - 2019年公司水泥、熟料及混凝土对外销量较2018年分别减少7.4万吨、增加46.4万吨及减少1.9万立方米,变化幅度分别为-0.1%、+11.5%及-0.1%[93] - 2019年销售的水泥产品中约76.9%为42.5或更高等级,约35.6%以袋装销售,较2018年分别提升5.4个百分点和下降3.3个百分点[93] - 2019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吨370.7港元、每吨321.8港元及每立方米486.3港元,较2018年分别减少1.9%、2.2%及增加10.6%[97] - 2019年公司综合销售成本中煤炭、电力、材料及其他成本占比分别为29.9%、11.5%、35.3%及23.3%,较2018年分别变化-3.5、-0.4、+2.8及+1.1个百分点[99] - 2019年采购煤炭平均价格约为每吨673港元,较2018年减少10.4%,煤炭平均发热量增加0.3%至每公斤5234千卡[99] - 2019年生产每吨熟料的单位煤耗由2018年的平均147.2公斤减至145.2公斤,标准煤耗由106.5公斤减至105.5公斤[99] - 2019年生产每吨熟料的平均煤炭成本由2018年的110.5港元下降11.5%至97.8港元[99] - 2019年公司每吨水泥的平均电力成本由31.1港元减少3.9%至29.9港元[103] - 2019年公司余热发电设备发电20.838亿千瓦时,较2018年减少0.7%,发电量占所需电耗约32.1%,较2018年提升0.4个百分点[103] - 2019年计入水泥产品销售成本的维修及保养成本为10.989亿港元,较2018年的9.476亿港元增加16.0%[103] 公司盈利与费用 - 2019年综合毛利为156.575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1.5%,综合毛利率为40.2%,较2018年增加0.4个百分点[107][108] - 2019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毛利率分别为44.0%、41.9%及23.1%,2018年分别为42.9%、39.9%及24.2%[107][108] - 2019年其他收入为6.034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5.1%[109] - 2019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9.867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0.1%,占综合营业额百分比与2018年的5.1%维持不变[109] - 2019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23.285亿港元,较2018年下降8.5%,占综合营业额百分比由2018年的6.6%下降至6.0%[109] - 2019年集团非人民币计值借款净额产生汇兑亏损3650万港元,2018年录得汇兑收益1.045亿港元[109] - 2019年集团联营公司带来盈利3.267亿港元,2018年为1.819亿港元;合营公司带来盈利2.21亿港元,2018年为2.209亿港元[109] - 2019年集团实际税率为27.6%,2018年为29.4%;撇除相关影响后,2019年实际税率为25.2%,2018年为25.4%[110] - 2019年集团净利润率为22.3%,较2018年增加1.7个百分点[111] 公司债务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为45.771亿港元等值金额,2018年12月31日为90.886亿港元等值金额[11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中定息和浮息分别为2.233亿港元及43.538亿港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47.886亿港元及43亿港元[114] - 2019年12月31日,非人民币计值的债务占集团总债务的42%,2018年12月31日为34%[115][11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就授予联营公司的12.582亿元银行贷款额度向银行发出担保,其中11.985亿元已被动用,2018年同期分别为18.156亿元和16.402亿元[119] - 2018年6月11日,公司按每股9.30港元价格发行4.5亿股普通股予华润集团(水泥)有限公司,集资总额41.85亿港元,所得净额约41.803亿港元[120][121] - 2019年12月31日及2018年12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