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4 21: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230.378亿元,较2023年的255.496亿元减少9.8%[3][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2.109亿元,较2023年的6.438亿元减少67.2%[3][8]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30元,2023年为0.092元[3][8] - 2024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0.01港元,2023年为0.006港元[3]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719.631亿元,较2023年的727.922亿元减少1.1%[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41.212亿元,2023年为441.085亿元[3][12] - 2024年借贷率为34.6%,2023年为36.9%[3]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为6.32元,与2023年持平[3] - 2024年年度盈利为1.09802亿元,较2023年的6.1854亿元大幅减少[6] - 2024年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为8008.8万元,较2023年的5.78374亿元减少[6] - 2024年总营业额为2.3037789亿人民币,2023年为2.5549648亿人民币[20][21] - 2024年除税前盈利为44.9529万人民币,2023年为91.3823万人民币[21][2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31.01万人民币,2023年为57.1842万人民币[24] - 2024年财务费用为53.6215万人民币,2023年为53.5814万人民币[24]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282.9743万人民币,2023年为305.6899万人民币[26] - 2024年采矿权摊销为52.7909万人民币,2023年为34.9959万人民币[26] - 2024年固定资产折旧为206.9777万人民币,2023年为198.9545万人民币[26] - 2024年税项为33.9727万人民币,2023年为29.5283万人民币[2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基于盈利210,863千元人民币,股份加权平均数为6,982,937,817股;2023年对应盈利为643,821千元人民币[28]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2港元,金额为128,003千元人民币;2023年每股0.041港元,金额为263,370千元人民币;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总额69,829,000港元;2023年每股0.006港元,总额41,898,000港元[29] - 2024年应收第三方贸易账款为1,774,253千元人民币,应收关联方为194,098千元人民币,总计1,968,351千元人民币;2023年对应分别为1,540,201千元人民币、179,421千元人民币,总计1,719,622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应付第三方贸易账款为3,152,940千元人民币,应付关联方为107,440千元人民币,总计3,260,380千元人民币;2023年对应分别为2,882,184千元人民币、96,435千元人民币,总计2,978,619千元人民币[34] - 2024年0 - 9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351,716千元人民币,91 - 180日为191,731千元人民币,181 - 365日为203,805千元人民币,超过365日为221,099千元人民币;2023年对应分别为1,104,190千元人民币、162,018千元人民币、148,680千元人民币、304,734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0 - 9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952,591千元人民币,91 - 180日为120,700千元人民币,181 - 365日为73,842千元人民币,超过365日为113,247千元人民币;2023年对应分别为2,886,361千元人民币、39,912千元人民币、29,491千元人民币、22,855千元人民币[35] - 2024年综合营业额达230.378亿元,较2023年的255.496亿元减少9.8% [88] - 2024年综合毛利为38.003亿元,较2023年增加1.0%,综合毛利率为16.5%,较2023年增加1.8个百分点[9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3.101亿元,较2023年下降45.8%,主要因处置附属公司收益减少1.61亿元[9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4.25亿元,较2023年的5.062亿元下降16.0%,占综合营业额百分比从2.0%降至1.8%[96] - 2024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26.301亿元,较2023年的23.221亿元增加13.3%,占综合营业额百分比从9.1%增至11.4%[97] - 2024年集团联营公司亏损1.143亿元(2023年亏损1.015亿元),合营公司盈利4390万元(2023年盈利4660万元)[98][99] - 2024年实际税率为75.6%,2023年为32.3%;撇除相关影响后,2024年为63.9%(2023年为29.0%)[100] - 2024年净利润率为0.5%,较2023年的2.4%减少1.9个百分点[10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馀和已质押银行存款中,港元8.5793亿、人民币263.2989亿、美元18.1万(2023年分别为18.5521亿、288.8053亿、15.3万);银行及其他借贷152.61894亿元(2023年为162.81438亿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定息及浮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分别为25.772亿元及126.847亿元(2023年分别为31.843亿元及130.971亿元);无抵押银行贷款额度为23亿港元及400.31亿元,其中280.932亿元尚未动用[105] - 2024年12月31日,非人民币计值债务占集团总债务的14%(2023年为13%)[10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90.814亿元;集团预计未来能履行到期财务责任[10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需投资的扩张计划未支付资本支出约37.112亿元,2025年资本支出付款总额预期约25.238亿元[112] - 2024年年度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0.01港元,2023年为每股0.006港元;2024年中期股息已宣布为每股0.02港元,2023年为每股0.041港元;2024年分派股息总额为每股0.03港元,2023年为每股0.047港元[121] - 2024年公司总员工成本约为28.29743亿元,2023年为30.56899亿元[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水泥、混凝土、骨料及其他分部业绩分别为82.945万、23.659万、48.0096万人民币,2023年分别为81.4698万、12.9434万、81.5636万人民币[20][21] - 2024年公司水泥、混凝土及骨料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69.2%、33.9%及85.9%,2023年分别为71.8%、25.9%及93.4%[57] - 2024年水泥产品、混凝土及骨料对外销量较2023年分别减少760万吨(10.9%)、增加370万立方米(39.6%)、增加2380万吨(52.1%)[88] - 2024年水泥产品、混凝土及骨料平均售价比2023年分别减少10.6%、12.9%、增加2.8% [89] - 2024年水泥产品、混凝土及骨料毛利率分别为15.1%、12.2%、35.1%,2023年分别为11.7%、11.9%、54.3% [94]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9.5%至约18.3亿吨[41] - 2024年广东、广西等八地水泥产量同比变幅分别为-8.5%、-5.2%、-9.0%、-5.7%、-7.4%、-10.5%、-11.2%及-11.9%,产量分别约为1.31亿吨、9490万吨、6400万吨、1460万吨、8860万吨、5270万吨、4140万吨及7250万吨[41] - 2024年全国新增7条熟料生产线,合计增加熟料年产能约1040万吨[41] - 到2025年底前,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前,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44] - 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44] - 至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44] - 至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45] - 2024年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48]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8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51] 公司业务发展与运营 - 2024年公司新增骨料年产能2000万吨,其中肇庆润盛石场、广西贵港平南县项目各新增200万吨,广西贵港覃塘区项目、湖北咸宁崇阳县项目各新增500万吨,广西贺州市富川县项目新增200万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项目新增300万吨[52] - 2024年公司设立10个产业园深化业务协同,在核心市场通过轻资产模式掌控产能并提升销量[53] - 2024年公司新增省或自治区绿色矿山7座,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9座,省或自治区绿色矿山23座[55] - 2024年公司新建投产1座混凝土搅拌站,新租赁5座,出售1座,混凝土总年产能较2023年底增加约580万立方米[56] - 2024年公司熟料、水泥产能无变化[56] - 2024年公司达到GB16780规定一级能耗标杆水平的生产线18条,较2023年增加4条,产能占比42%[58] - 2024年6月公司连续两年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获评榜单第13位,ESG表现处于“五星级”水平[55] - 2024年2月公司海南昌江水泥生产基地项目获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55] - 2024年10月公司两个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滨海岩溶区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获科技进步一等奖[55] - 2024年公司煤炭采购总量约630万吨,2023年约660万吨;来自中国北方、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及海外的比例分别为68%、9%、23%,2023年为82%、10%、8%;煤炭生产商直接供应比例约81%,2023年为88%[62] - 2024年公司通过系列措施使物流成本下降,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约4530万吨,掌控30个中转库,主要布局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年中转能力达3100万吨[65] - 2024年公司加大核电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等特种产品推广,将“润丰牌”道路硅酸盐水泥应用于多个重大机场建设项目,中热、低热水泥等应用于西南地区多个国家大型基建工程[67] - 2024年公司完成33家在营骨料基地“润丰骨料”品牌形象建设,品牌终端覆盖率95.4%,新增合作1736位关键用户、118家装修公司,客户满意度98.2%[68] - 2024年公司推进功能建材业务“润品”品牌的合资品牌置换融合,依托专业展会及活动展示品牌形象[68] - 2024年公司发布《华润建材科技产品手册》,举办年度品牌年庆暨合作伙伴大会[70] - 2024年公司推动新业务发展,发挥一体化协同优势,加快骨料项目建设及运营,新业务资产及营收占比持续提升[71] - 公司坚持“建设即运营”理念,做好骨料业务管理,初步搭建骨料运营管理体系[61] - 2024年公司深化人造石材业务降本增效,通过集中采购等举措节省成本和费用[61] - 公司未来将保持与内地大型煤炭供应商合作,提升进口煤采购占比,拓展直采渠道,优化混合材、骨料采购策略[64] - 2024年公司多个骨料项目投产或试生产,新增年产能共1900万吨[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附属公司在营(含试生产)骨料年产能约10860万吨,联营公司应占年产能约370万吨;全部建成后,附属公司预计年产能达13480万吨,联营及合营公司应占年产能约1360万吨[72] - 2024年公司初步完成人造石材全国布局,人造
华润建材科技:期待华南市场24Q4价格弹性
长江证券· 2024-11-07 14:21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维持 [7]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有降有升总量需求承压制约水泥表现2024年前3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2%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1%低于去年全年水平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0.7%公司2024年前3季度收入160亿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降52%但24Q3单季度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77% [3] - 公司各板块销量和指标有不同表现水泥和熟料合计销量同比下降7%商混销量同比增长33%骨料销量同比增长71%各板块销售价格和毛利有不同程度的同比变化 [4] - 长三角市场提价情况较好为华南市场奠定基础华南市场即将进入枯水期区域冲击逐步削弱期待24Q4有价格弹性 [4] - 华南水泥中周期来看大湾区建设提供动能区域供给已收尾市场进入再平衡区域集中度较高公司作为区域龙头有综合优势24Q2末公司定价思路转变价格弹性显著且公司布局的骨料业务进入收获期 [5] - 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大利好水泥等建材品类央行向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水泥行业会迎来修复弹性化债有利于基建需求环比改善还需关注行业供给端变化 [5] - 预计2024 - 2025年业绩分别为6.6亿元和11.6亿元对应PE为19倍和11倍 [5]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25 18:36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营业额为157.7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净利润为3.0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6%[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44元,同比下降[1]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44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0.091元减少51.6%[8] - 公司中期股息每股0.02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041港元减少51.2%[10] - 公司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157.74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1.468亿元减少13.1%[12] - 公司综合毛利为人民币23.9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056亿元减少14.5%[13]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5.2%,较去年同期的15.5%减少0.3个百分点[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3.0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378亿元减少51.6%[14] 资产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总值为730.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为653.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76.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458.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5] 负债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借贷率为38.6%,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156.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7%[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115.2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4] 产品销售及毛利率 - 公司水泥产品销量为4228.7万吨,平均售价为每吨人民币239.2元,较去年同期的4555.5万吨和每吨人民币290.0元分别减少7.2%和17.5%[12] - 公司混凝土销量为158.8万立方米,平均售价为每立方米人民币191.7元,较去年同期的178.2万立方米和每立方米人民币249.0元分别减少10.9%和23.0%[12] - 公司骨料销量为829.3万吨,平均售价为每吨人民币334.2元,较去年同期的622.2万吨和每吨人民币379.4元分别增加33.3%和减少11.9%[12] - 公司水泥、熟料、混凝土及骨料的毛利率分别为12.9%、2.6%、12.4%及38.6%,较去年同期的13.6%、5.3%、11.7%及53.0%分别减少0.7、2.7、0.7及14.4个百分点[13]
华润建材科技:华南水泥翘楚,坐拥反转弹性
长江证券· 2024-09-26 20:43
报告评级和核心观点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华南区域分析 - 华南区域是全国最优的水泥市场,具有封闭性和高集中度的特点 [4][23][24][26][27] - 短期内广东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下滑,但中期大湾区建设将为区域带来新的需求动能 [9][10][12] - 华南新增产能逐步收尾,市场进入再平衡阶段,区域错峰生产政策进一步加强 [17][18][22] - 两广市场集中度较高,主导企业装备差异不大,具备较好的协同基础 [23][24][26][27] 公司分析 - 公司是水泥行业中唯二的央企,背靠华润系,在华南市场具有先发优势 [30][31] - 公司水泥业务在本轮周期底部,但预计未来随着区域供需格局改善将迎来价格反弹 [36][37][38] - 公司大力布局骨料业务,已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39][41][42][43]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资产负债率较低,分红政策较为积极 [47][48][49] 风险提示 - 水泥需求下滑 - 市场竞争加剧 - 外延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 区域市场集中度不足 [51]
华润建材科技:华南水泥龙头,水泥骨料双轮驱动,高分红低估值显优势
天风证券· 2024-09-19 16:03
1. 华润建材科技: 华南水泥龙头,传统/新型建材两开花 - 公司是华南地区水泥龙头,09年于港交所上市,逐步拓展区域和业务版圈 [6]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的生产与销售,21年开始拓展骨料及其他新型建材业务 [8][9] - 公司近三年盈利底部逐渐压实,骨料业绩贡献逐步凸显 [10][11][12] 2. 水泥: 广东需求空间仍存,广西新增产能落幕,当前再掀涨价潮 2.1 需求: 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需求空间相对充盈 - 两广地区水泥需求走势与全国整体保持一致,近三年产量下滑 [20] - 22年以来广东地区投资触底反弹,24年至今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21][22][23] - 大湾区建设规划稳步落实,中长期建设空间广阔 [24][25] 2.2 供给: 广西新增产能落幕,两广错峰力度加大 - 广西招商引资释放政策利好,企业进桂投资决心再加码 [29] - 20-23年四年间广西新增熟料产能2464万吨,列全国首位 [29][30][31][32] - 当前来看,广西地区已无新增产线项目储备,广东仅有一条在建产线 [38][39] - 两广地区水泥市场格局相对集中,广东/广西地区CR3约各占一半 [39][40] 2.3 价格: 23H2后价格低位徘徊,近期已现边际回暖 - 23年两广水泥价格进一步下跌,今年6月以来各先后进行两轮推涨 [42][43][44] - 公司过去在两广地区市占率基本稳定在20%左右,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45][46][47] 3. 非水泥: 骨料业绩贡献渐显,新型建材业务布局广泛 3.1 骨料: 产能将达亿吨级别,24-25年有望显著贡献利润增量 - 公司于2021年开始大举进军骨料建设,产能不断扩张 [48][49] - 公司骨料业务自22年毛利占比仅6.2%,23年已提升至23.3% [51][52] 3.2 新型建材: 产能布局未雨绸缪,奠定长期业务转型基础 - 公司将业务重新划分成四大板块,布局结构建材、功能建材和新材料等新型业务 [53][54][55] 4. 估值: 高分红低市净率,安全边际凸显 - 公司近五年持续保持高分红率,分红率保持在45%~50%高位水平 [57][58][59] - 当前公司PB估值仅0.26x,处历史相对底部 [57][58]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收入分别为233.2/236.9/25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2.3/15.2亿元 [60][61][62][63][64][65][66][67][68] - 采用PB估值法,给予公司24年0.3xPB,对应目标价2.08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8][69] 6. 风险提示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节奏不及预期 - 两广水泥供给超预期 - 水泥涨价持续性不及预期 - 骨料产能建设和销量不及预期 - 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70]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5 12:03
公司概况 - 公司於2023年11月3日更名為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3] - 公司由華潤集團持有約68.72%已發行股份[3] - 公司於2009年10月6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重新上市[3] - 公司曾於2003年7月2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3] - 公司於2006年被華潤集團私有化並撤銷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3] - 公司於2003年3月13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2] - 公司總部位於香港灣仔[13] - 公司股份代號為1313[13] - 公司網站為www.cr-bmt.com[14] 主營業務 - 公司主要從事水泥及混凝土業務[2] - 本集團業務涵蓋石灰石開採,以及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的生產、銷售及分銷[19] - 本集團擁有101條水泥粉磨線及49條熟料生產線,水泥及熟料的年產能分別為9,020萬噸及6,330萬噸[20] - 本集團擁有64座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年產能為3,980萬立方米[20] - 本集團產品主要銷售於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雲南、貴州、山西及湖南等地區[19] - 本集團產品主要用於修建基建工程及建造高層建築物以及城郊與農村發展[19] - 本集團生產設施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雲南、貴州、山西及湖南等地區[21] - 本集團在廣東、廣西地區擁有較多的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產設施[21] - 本集團在福建、海南、雲南、貴州、山西及湖南等地區擁有較少的生產設施[21] - 本集團在浙江及香港地區擁有少量混凝土攪拌站[21] - 本集團在香港地區擁有少量水泥及熟料生產設施[21] 聯營及合營公司 - 集团透过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拥有74条水泥粉磨线、30条熟料生产线和20座混凝土攪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6,470万吨、熟料3,700万吨及混凝土850万立方米[9] 可持續發展 - 集团所有水泥生产基地均配备餘熱發電設備以降低能耗,排放濃度優於國家標準[24] - 集团在广东、广西等地新建了多个骨料和混凝土生产项目,总产能约400万吨[25] - 位於海南昌江的水泥生產基地「礦山廢石與建築固廢一站式利用生產低碳水泥及混凝土成套技術與應用示範」項目獲得國際先進水平認證[53] -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榜單,ESG表現處於「五星級」水平[53] 業績表現 - 集團營業額為人民幣10,311.7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9%[28] - 集團期間盈利為人民幣135.2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4.4%[26] - 集團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024元[26] - 集團資產總值為人民幣72,614.3百萬元,較去年末增加0.3%[26] - 集團借貸率為38.8%,較去年末上升1.9個百分點[26] - 集團每股資產淨值為人民幣6.33元,較去年末增加0.2%[26] - 集團將派發中期股息[27] 行業及政策分析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0%至人民幣61.7萬億元[34]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3.9%至人民幣24.5萬億元[34]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公司業務所在區域(廣東、廣西、福建)GDP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4] - 中国政府计划从2024年起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36]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债券約1.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新增專項債券約1.5萬億元人民幣[36] - 2024年上半年,全國基礎建設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5.4%[36] - 2024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9.0%至4.8億平方米,銷售額同比下降25.0%至4.7萬億元人民幣[36] - 2024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1%至5.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減少23.7%至3.8億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降21.7%至1.9億平方米[36] - 全國水泥產量同比下降10.0%至8.5億吨[38] - 主要區域水泥產量同比變化為廣東-9.7%、廣西-9.4%、福建-8.1%、海南-7.5%、雲南-5.4%、貴州-12.7%、山西-14.1%、湖南-10.4%[38] - 新增2條熟料生產線,合計增加熟料年產能約340萬吨,其中湖南新增1條熟料生產線,增加熟料年產能約150萬吨[38] - 中國政府出台一系列行業政策及措施,加快推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38] - 中國政府要求到2025年底,重點區域取得超低排放改造明顯進展,力爭50%水泥熟料產能完成改造[40] - 中國政府要求到2028年底,重點區域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國力爭80%水泥熟料產能完成
华润建材科技2024年中报点评:水泥盈利底部企稳,两广复价预期乐观
国泰君安· 2024-08-21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水泥出货保持优于行业韧性 [4] - 水泥盈利或底部企稳,Q2吨毛利小幅回升 [4] - 骨料保持高增,产能加速释放 [4] 公司财务摘要 - 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268.94亿港元,同比下降4.61% [7] - 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10.02亿港元,同比增长41.13% [7] - 2024年PE预计为10.87倍 [7]
华润建材科技(0131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6 18:50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103.117亿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13.9%[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658亿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70.2%[2]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24元,较2023年减少[2] - 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1.0311717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974578亿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为23.7887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4.7954万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5.6431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6.064万人民币[13]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28.4462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1.3975万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呆坏账备抵为3.7223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3665万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采矿权摊销为22.6828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2833万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26.1066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3681万人民币[15] - 2024年上半年递延税项为 - 15.8399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 - 9.5266万人民币[1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6.5764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5.5953万人民币[17] - 期间综合营业额达103.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9.75亿元减少13.9%[52] - 水泥、熟料、混凝土及骨料对外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减2.9%、+24.7%、+33.0%及+107.3%,平均售价分别增减24.0%、-28.7%、-11.9%及+3.4%[53][54] - 综合毛利为15.4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3.3%,综合毛利率为15.0%,较2023年同期减少1.8个百分点[56] - 其他收入为1.40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0.0%,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0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6%[57]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9.44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7%,占综合营业额百分比升至9.2%[58] - 公司联营公司带来亏损6520万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2310万元[59] - 合营公司盈利2410万元,去年同期为2840万元[60] - 实际税率为43.2%,去年同期为29.2%;撇除特定影响后为36.0%,去年同期为27.7%[60] - 净利润率为1.3%,较去年同期的4.4%减少3.1个百分点[61]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726.143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0.2%[2] - 2024年6月30日借贷率为38.8%,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0.2%[2] - 2024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为人民币6.33元,较2023年增加0.2%[2]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2.429406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115597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于一年内到期为5.258242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254.5645万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71.9622万人民币[1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呆坏账备抵)为254564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9622千元[1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42862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78619千元[19][2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馀和已质押银行存款中,港元177483千、人民币1454678千、美元153千[63]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17143581千元,去年底为16281438千元[64] - 2024年6月30日非人民币计值债务占总债务的12%,去年底为13%[6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53.179亿元[68] - 2024年6月30日为联营及合营公司银行贷款额度担保19.661亿元,已动用14.021亿元[69] - 2024年6月30日扩张计划未支付资本支出约46.973亿元,下半年资本支出预计28.366亿元[70] 股息与股份过户 - 董事会决议2024年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2港元,约139700000港元,2023年为每股0.041港元,约286300000港元[21] - 公司将在2024年9月16日至9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22] - 为符合资格享有中期股息,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2024年9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22]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0%至4.8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5.0%至4.7万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至5.3万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23.7%至3.8亿平方米,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1.7%至1.9亿平方米,截至6月施工面积同比减少12.0%至69.7亿平方米[2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0.0%至8.5亿吨,广东等8省产量及同比变幅各异[25] - 2024年全国新增2条熟料生产线,合计增加年产能约340万吨,湖南新增1条增加年产能约150万吨[25] 行业政策 - 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前全国力争80%完成改造[26] - 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6] - 至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26] - 至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40%[26] - 2024 - 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建材行业提出产能产量调控等要求[27] - 2024年工信部出台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新型绿色水泥产品发展[27] 公司业务发展 - 2024年2月、3月和7月,公司分别在广东肇庆、广西贵港平南县和覃塘区新增骨料年产能约200万吨、200万吨和500万吨[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省或自治区绿色矿山5座,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9座,省或自治区绿色矿山21座[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建投产1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总年产能较2023年底增加约135万立方米[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64.2%、75.6%及27.1%,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63.6%、78.9%及21.3%[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达到GB16780规定一级能耗标杆水平的生产线21条,较2023年增加7条,产能占比从33%提升至44%[33] - 2024年,公司发挥水泥、骨料、混凝土一体化协同优势,骨料业务快速发展,业务结构优化初显成效[29] - 公司实施水泥、骨料、混凝土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设立10个产业园深化业务协同,在核心市场提升销量[29] - 公司初步完成人造石材全国布局,持续迭代升级优质石材产品获认可[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快骨料项目建设及投入运营,2月广东肇庆润盛石场、3月广西贵港平南县混凝土项目配套骨料生产线竣工投产,新增年产能各约200万吨 [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拥有的在营骨料年产能约935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股权权益拥有的应占骨料年产能约360万吨,全部建成后预计分别达13570万吨和1350万吨 [4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初步完成人造石材全国布局,东莞一期二线、广西来宾一期两条生产线投产,目前人造石年产能约2610万平方米 [4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约4家战略大客户,与润楹物业等达成战略合作 [42] 公司技术与创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推广应用生料辊压机及水泥粉磨节能减碳技术,自主研发生料助剂并试验[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广西合浦完成旋迴炉/步进炉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推广生料辊压机及水泥粉磨节能减碳技术,开发二氧化碳原位自富集工艺流程再造技术等[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科技人才588人,专职研发人员8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博士18人,硕士43人[47] - 2024年6月公司启动“2024卓越工程师实践精进项目”第一期,培养64名卓越工程师[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效专利325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实用新型专利236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6件,新增文章投稿25篇[47] 公司运营管理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深化人造石材业务降本增效,光伏新能源高纯石英砂项目完成500吨中试线招标,湖北崇阳氧化钙项目和广西贵港钙基项目分别取得约0.84亿吨和约1.1亿吨矿权,预计2024年投产[43] - 公司推广人造石材行业ERP系统,推进人造石业务数字化建设,助力打造人造石智能制造标杆基地[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安全管理系统在多地基地上线,质量管理系统在3家基地上线,完成19家新基地信息化系统覆盖[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6家骨料和水泥基地智能物流系统推广上线,实现水泥一卡通到一码通升级[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各大区业务营销模式数字化转型项目覆盖率达100%,截至6月底电商平台累计发货量约2.2亿吨,累计注册用户约4.0万个,累计入驻承运商541家,累计入驻车辆(船)约9.6万,累计配送业务量33.4万吨[46] 公司采购与成本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煤炭采购总量约360万吨,低于2023年上半年的约460万吨,其中86%、6%、8%分别来自中国北方、集团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及海外,煤炭生产商直接供应比例约88% [35] - 未来公司将保持与内地大型煤炭供应商合作,建立澳洲煤直采渠道,拓展其他煤企供应渠道,控制库存降低采购成本 [36] - 未来公司在混合材、骨料采购方面将采取拓宽渠道、开发直采、集采集效、谈判降本等策略 [36] - 水泥产品销售成本中煤炭、电力、材料及其他成本占比分别为40.5%、13.7%、17.5%及28.3%,混凝土销售成本中材料成本占70.5%[55] - 公司采购煤炭平均价格降至828元/吨,较2023年同期减少18.7%,生产每吨熟料的平均煤炭成本降至107.5元,减少21.3%[55] - 每吨水泥平均电力成本降至28.8元,减少8.0%,余热发电设备发电6.82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4.1%[55] 公司销售与市场拓展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广核电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等特种产品,核电水泥扩大应用至核岛穹顶,道路硅酸盐水泥应用于福州机场二期等工程 [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合作关键用户及装修公司1200余个,举办年度品牌年庆暨合作伙伴大会 [39]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聘用17165名全职雇员,其中359名在香港工作,16806名在内地工作[48] - 公司总员工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939人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7165人,总员工成本约为12.84亿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3.14亿元[49] 公司融资情况 - 2024年新增中期票据10亿人民币[7] - 2024年4月22日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票面利率2.44%,期限三年[67] 宏观政策环境 - 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全部下达地方且基本落实到项目[72] - 2024年5月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72]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绿色发展[72] - 公司将聚焦“强本固基抓升级,科技创新促转型”年度管理主题[72] - 公司将深入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72]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赋能传统业务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升级[72] 公司合规与报告 - 期间内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适用守则条文[73] - 期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3] - 公司期间中期报告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4] - 公司期间中期报告将登载于联交所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74] 公司荣誉 - 2024年6月,公司连续两年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获评第13位,ESG表现处“五星级”水平[30]
华润建材科技:供给侧优化,催化盈利和估值修复
华泰证券· 2024-07-15 1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华南市场水泥价格修复明显 - 6月以来华南市场水泥价格修复了27元/吨,预计当前价格水平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已有显著提升 [4][5] - 华南市场水泥价格较4Q21高点回落52%,是此轮水泥价格降幅最大的区域市场之一 [12][13][14] - 广西新增产能明显加大了需求回落中市场再平衡的难度,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15][16][19] 需求企稳或尚需时间,但更多积极信号已显现 - 1H24华南市场水泥平均发货率48%,同比低11pct,需求依然承压 [6] - 但2H24政府债发行有望加速,推动基建项目资金改善;房地产政策也有调整,市场交易正在变得更为活跃 [6] - 我们预计2H24水泥需求同比降幅有望明显收窄,2024全年同比降幅有望在5.3% [6] 供给侧优化有望提升盈利和估值 - 差异化错峰生产效果正在得到体现,供给侧有望迎来拐点 [26][27][28][29][30][31][32] - 主导企业对份额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 [23][24][25] - 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目标价提升至3.75港元 [38][39] 公司概况 - 华润建材科技是华南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2023年该区域的水泥销量占公司总体销量的75% [7] - 公司通过在西江沿线重点建设大型熟料生产基地、在珠三角以及华南沿海重点建设粉磨站,取得了区域内领先的竞争力 [35] - 2023年水泥业务贡献了公司近60%的毛利,华南市场销量占比超过75%,因此华南市场水泥价格的修复将大幅改善公司的盈利空间 [35][36]
华润建材科技:更新报告:华南复价验证区域格局,盈利与估值或修复
国泰君安· 2024-06-27 1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广西水泥前期提价落实良好,两广市场盈利有望企稳回升 - 广西六月以来主流企业推价两轮,目前观察新价执行落实情况较乐观 [3] - 区域核心企业价格策略集体转向,提高对价格重视度 [3] - 前期价格竞争激烈使得区域内大部分企业认同市场化的差异化错峰模式 [3] - 广西落实后,预计价格策略有望向广东区域延申,推动两广市场水泥企业盈利预期企稳回升 [3] Q3价格或继续企稳,Q4旺季价格弹性可以期待 - 西江恢复通航叠加Q3淡季弱需求考验,Q3价格中枢可以维持相对稳定 [3] - 9月开启的华南传统旺季,需求端或边际有一定修复,供给端龙头主导策略转向叠加中小企业配合意愿加强,两广实现进一步推涨的可能性增强 [3] 公司估值历史低位,格局反转下盈利及估值修复空间充分 - 华润作为两广区域龙头,前期受区域价格竞争影响,盈利预期有所承压拖累公司估值中枢 [3] - 当前PB 0.2X已处于上市以来历史低位,安全边际相对充分 [3] - 叠加当前两广市场迎来盈利预期修复,公司估值同步修复亦有较为充分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