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服务(01516)
搜索文档
融创服务(0151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3 17:00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融創服務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516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本月底法 ...
从守护到共生:融创服务重塑社区安全新生态
环球网· 2025-10-16 15:54
来源:环球网 当安全从一种普遍需求,转化为每个家庭的具体能力,社区便拥有了抵御风险的最强韧性。2025年,由 融创服务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携手推出的"融佑未来"公益项目步入第五年,在全国范围持续推进"平 安社区公益共建计划"。在重庆,这项历时五年的探索已深度融合本地发展脉络,落地为一场扎根社 区、回应城市需求的现代社区安全治理实践,为山城家庭筑起温暖而坚实的安全防线。 从"知识普及"到"能力内生":家庭单元的角色重塑 融创服务坚信,家庭是构筑社区安全体系的基石。"融佑未来"围绕家庭消防、隐患自查、自救互救等知 识与技能,设计为九个情景式关卡,推出"平安家庭大闯关"活动。寓教于乐,由家长与孩子协同完成挑 战,在模拟情境中学习技能,让安全意识从"知道"变为"做到"。同时,融创服务以"大研学+小研学"双 模式精准覆盖不同群体。"小研学"联动属地资源,组织业主家庭走进消防队,学习英雄精神,穿戴消防 服操作消防器械,将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操,让安全技能真正为家庭所掌握。 从"应急响应"到"韧性构建":社区安全体系的升维 传统的社区安全多依赖于硬件配置与外部救援,而"融佑未来"公益计划则致力于构建一个内生、自驱的 安全体系 ...
物管市场承压,这些结构性机遇成破局关键
36氪· 2025-10-11 10:35
2025年已悄然走过四分之三,物业行业在多重压力下仍在深度调整期。 2025年以来,物业服务企业普遍面临规模增长停滞、营收增速降至5%以下、利润下滑及现金流压力加剧等挑战。在C端、B端、G端三类客户需求整体承 压的背景下,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面对三端客户诉求的深刻变化,部分细分赛道仍蕴藏结构性机遇,物业企业亟需重新审视自身定位,突破传统服务边界,加快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C端市场:区域换手加速 企业加快模式探索 今年以来,"换物业"的情况不断发生。 一方面是业主更换意愿提升,同时,业委会组建也加速了物业更换。 另一方面,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企业"主动退出",四成上市物企退盘超千万。 如滨江物业服务的万固珺府项目要求物业费从2.8元/月/㎡下调至2.2元/月/㎡,滨江物业则选择主动撤出。同样重庆加州物业也从中渝春华秋实项目退出, 其主要原因也是业委会要求物业费下调至1.3元/月/㎡。 克而瑞物管统计,2025年物业企业主动退出项目的现象显著增多,仅7-8月,公开披露主动撤场的项目已近50个,龙湖智创生活、中海物业、碧桂园服 务、金碧物业、融创服务、金科服务等头部物企也在其中。 | 城市 | 物业服务企业 | ...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10月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08:24
沽空比率排行 - 李宁-R和长城汽车-R的沽空比率均达到100%的极高水平,沽空金额分别为3.97万元和3.18万元 [1][2] - 恒生银行-R的沽空比率为82.27%,沽空金额为15.18万元 [1][2] - 香港交易所-R和百度集团-SWR的沽空比率也较高,分别为80.09%和75.91% [2][3]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的沽空金额最高,达16.98亿元,沽空比率为12.81% [1][3] - 腾讯控股和紫金矿业的沽空金额位居第二和第三,分别为13.69亿元和10.51亿元,沽空比率分别为19.25%和50.84% [1][3] - 美团-W和小米集团-W的沽空金额也进入前五,分别为10.29亿元和9.52亿元 [3] 沽空偏离值排行 - 毛戈平的偏离值最高,为45.59%,其沽空比率为52.77%,沽空金额为1384.79万元 [1][3] - 某未列名股票和绿城中国的偏离值紧随其后,分别为43.36%和41.28%,绿城中国沽空金额为1893.30万元 [1][3] - 百度集团-SWR和阳光保险的偏离值也超过40%,分别为41.16%和41.10% [3]
融创服务(0151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17:00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面值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亿港元[1]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3,056,844,0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056,844,000股[2] - 2025年9月,公司各类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9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8:29
沽空比率排行 - 华润啤酒-R和安踏体育-R的沽空比率均达到100%的最高水平,显示当日所有成交均来自卖空[1][2] - 联想集团-R以72.39%的沽空比率位列第三,李宁-R和中银香港-R紧随其后,比率分别为69.54%和65.99%[1][2] - 前十大沽空比率榜单中,有七只股票的比率超过50%,表明市场对这批股票存在显著的集中看空情绪[2]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以55.00亿元的沽空金额位居榜首,小米集团-W和腾讯控股分别以33.05亿元和24.14亿元位列第二、三位[1][2] - 百度集团-SW的沽空金额为11.01亿元,但其沽空比率高达40.81%,在看空金额大的股票中看空集中度较高[2] - 沽空金额前十的股票总额巨大,涵盖科技、保险及消费行业,反映市场对大型蓝筹股的空头交易活跃[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中远海运国际以36.57%的偏离值居首,其沽空比率为50.66%,显著高于过去30天平均水平[1][2] - 华润啤酒-R和融创服务的偏离值分别为32.83%和28.66%,显示这些股票的当日沽空活动异常活跃[1][2] - 偏离值前十的股票中,统一企业中国、三一国际等公司的偏离值均超过24%,表明其短期沽空压力急剧上升[2]
融创服务(01516):黄晓欧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21:34
公司治理变动 - 黄晓欧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自2025年9月26日起生效 [1] - 路鹏因需专注融创集团其他业务辞任非执行董事 自同日起生效 [1]
融创服务:黄晓欧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 2025-09-26 21:31
公司人事变动 - 黄晓欧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自2025年9月26日起生效 [1] - 路鹏辞任非执行董事 因需更多时间专注于融创集团其他业务 自2025年9月26日起生效 [1]
融创服务(01516.HK):黄晓欧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格隆汇· 2025-09-26 21:12
公司人事变动 - 黄晓欧获委任为融创服务执行董事 [1] - 人事变动自2025年9月26日起生效 [1]
融创服务(0151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21: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约人民币35.47亿元,同比增长约2%[11]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人民币3,546.6百万元,同比增长1.8%[19] - 收入同比增长1.8%至354.6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48.37亿元略有增长[102]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48.37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54.66亿人民币,增幅为1.8%[16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1.22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界面转盈[11] - 净利润为人民币141.5百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460.4百万元[38] - 期内净利润实现141.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亏损46.04亿元大幅改善[10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472,234千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121,866千元人民币[17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4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亏损0.15元[102]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0.15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0.04元人民币[171] - 经营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到18.38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亏损66.62亿元[102]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增加至人民币2775.1百万元,同比增长6.9%[30] - 毛利下降至人民币771.5百万元,同比减少13.2%[31] - 毛利率下降至21.8%,同比减少3.7个百分点[31] - 毛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因第三方高风险收入暂缓确认及维保成本增加[11] - 毛利同比下降13.2%至77.15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88.84亿元[102] - 行政开支减少至人民币257.3百万元[33]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7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3.99亿人民币,增幅为3.9%[1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4.0亿元,较去年同期13.5亿元增长3.7%[88] - 支付所得税为人民币95.025百万元,同比下降35.6%[112] - 即期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1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26亿人民币,增幅为11.2%[167]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物业管理及运营服务收入人民币3,292.3百万元,同比增长3.8%[19][21]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人民币210.7百万元,同比下降0.6%[19][22]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人民币43.6百万元,同比下降56.1%[19][28] - 来自关联方收入人民币103.3百万元,同比增长10.3%[19] - 来自第三方收入人民币3,443.3百万元,同比增长1.6%[19] - 住宅物业收入占比82.3%,达人民币2,709.2百万元[21] - 非住宅物业收入占比17.7%,达人民币583.1百万元[21] - 物业管理和运营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17.2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29.23亿人民币,增幅为3.8%[160]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12.0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10.73亿人民币,增幅为0.6%[160]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9.25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3.57亿人民币,降幅为56.1%[160] - 向关联方提供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366.1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3亿元人民币,增长10.3%[198] 业务运营和市场规模 - 在管建筑面积约2.93亿平方米,饱和收入增至约人民币72亿元[12] - 市场拓展单年签约额约人民币1.8亿元,同比增长约8%[12] - 战略核心城市饱和收入占比达约87%[12] - 潜力城市单年签约额占比约91%[12] - 业主用户数同比增加约139%[15] - 生活服务业务服务单量同比增加约2.5倍[15] - 2025年上半年运营项目销售额超人民币38亿元,同比增长约2%[16] - 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约0.7亿人次,同比增长约2%[16] 资产、债务和现金流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增加至人民币3950.7百万元[39] - 可用资金减少至人民币3044.5百万元[4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扩大至人民币691.1百万元[43] - 经营使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91.131百万元,同比增加40.4%[112]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819.665百万元,同比增加5.0%[1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048.467百万元,同比下降6.1%[1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9.1%至204.85亿元人民币,上年末为402.78亿元[10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长13.3%至389.95亿元人民币,上年末为344.07亿元[10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27.79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048.47百万元人民币,降幅为49.1%[186] - 受限制资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56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6.59百万元人民币,增幅为578.5%[18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1.96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54.62百万元人民币,降幅为7.6%[19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114.2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105.46亿元人民币,减少7.7%[193] - 账龄超过1年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为16.4%(172.31亿元人民币),其中3年以上账龄的款项增加至6.09亿元人民币[193] - 递延所得税资产净额从2024年底的96.3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103.60亿元人民币,增长7.5%[195]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减值准备部分从87.37亿元人民币增至94.85亿元人民币,增长8.6%[195] - 递延所得税负债净额从2024年底的4.11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3.50亿元人民币,下降14.9%[196] - 权益总额下降1.6%至523.58亿元人民币,上年末为531.94亿元[104][105]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41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3亿人民币,降幅为15.9%[161] 金融资产和减值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达人民币346.0百万元[36] - 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计提的减值拨备大幅减少[11]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1.37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46亿人民币,降幅为69.6%[162]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大幅改善至34.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13.66亿元减少69.6%[102] - 公司期内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345,951千元,其中第三方部分为265,863千元,关联方部分为80,088千元[138] - 第三方贸易应收账款整体预期亏损率从2024年底的23%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的10%[128] - 第三方贸易应收账款亏损拨备从2024年底的691,257千元显著减少至2025年6月的320,851千元[128] - 关联方无担保应收账款预期亏损率高达95%,账面总值为2,879,011千元,亏损拨备为2,730,658千元[131] - 其他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关联方款项)亏损拨备从2024年底的18.84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7.71百万元[132] - 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为64%,账面总值为781,263千元,亏损拨备为499,835千元[13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88.17百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7,175.94百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0.6%[181] - 贸易应收款项坏账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60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291百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1.2%[182] - 其他应收款项坏账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3.72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99.84百万元人民币,增幅为7.8%[183] - 期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总额为4,293,513千元,较期初的3,954,824千元有所增加[136] - 贸易应付款项亏损拨备增加321,978千元,其中第三方部分增加278,006千元,关联方部分增加43,972千元[136] - 第三方个别业主应收账款账面总值为人民币626.051百万元,预期亏损率100%[127] - 第三方个别非业主应收账款账面总值为人民币200.076百万元,预期亏损率54%[127] - 第三方贸易应收账款账面总值从2024年底的3,043,465千元略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83,082千元[128] - 关联方应收款项以融创中国集团旗下资产作担保,账面总值合计为3,266,730千元[131]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72.80亿元人民币微降至271.33亿元人民币[199] - 来自关联方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40.69亿元人民币略降至40.48亿元人民币[199] 投资和公允价值变动 - 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约人民币9.91亿元[81] - 公司第三层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12亿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911亿人民币,增幅达418%[139]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主要由理财产品构成,期末余额为8.014亿人民币,占总量的80.8%[143] - 公司持有的非上市公司权益投资公允价值轻微下降,从1.898亿人民币降至1.897亿人民币,减少64万人民币[143] - 理财产品在期内新增购置38.541亿人民币,同时出售了30.708亿人民币[143]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实现收益1666万人民币,其中理财产品收益1672万人民币,非上市公司权益投资亏损64万人民币[143] - 非上市公司权益投资的估值使用市场法和期权定价法,关键输入参数预期波动率从56.28%降至45.55%[145] - 投资物业作为非金融资产列入第三层级,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5009.7万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的4834.7万人民币[149] - 公司未变更任何第三层级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141] - 报告期内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不同层级之间未发生转移[139][149] - 非金融资产的估值采用年期及复归法,依赖复归收益率和市场租金价格等不可观察输入数据[150] - 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46.8万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12.9万人民币,降幅为16.4%[15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2024年底的50,097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8,347千元人民币,降幅3.5%[175] - 理财产品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3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01.42百万元人民币[188] - 结算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人民币3,070.837百万元,同比增加131.5%[112]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付款为人民币3,854.100百万元,同比增加75.7%[112] 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 - 融创中国持有公司股份1,511,439,827股,占总股本49.44%[77] - 融创服务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090,644,516股,占总股本35.68%[77] - 融享作为受托人持有公司股份420,795,311股,占总股本13.77%[77] - 公司总发行股份为3,056,844,000股[78] - 融创中国已发行普通股总数10,715,374,600股[70] - 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3,056,844,000股[67]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其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114] - 公司员工总数为25,380名,较2024年末27,051名减少6.2%[8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未持有任何重大外汇风险,也未进行任何对冲活动[45]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未抵押任何资产(2024年12月31日:无)[4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4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审阅中期业绩[96] - 中期财务资料经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阅无重大异常[96][98][100]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融享信托持有420,795,311股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的13.77%[55] - 股份奖励计划自首次授出奖励之日起有效期为十年,尚余约六年有效期[53] - 股份奖励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人士,使其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51] - 股份奖励计划的参与者包括集团董事、高级管理层及雇员等[54] - 在奖励股份归属前,参与者无权行使投票权或获得相关分派[57][58] - 归属后转让的奖励股份与已发行缴足股份享有同等权利[59] - 奖励股份在转让前不得出售、转让或设立任何权益[61] - 股份奖励计划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归属股份总数为13,475,500股[65] - 股份奖励计划期内归属股份总数为5,804,500股[65] - 股份奖励计划期内失效股份总数为286,311股[65] - 董事曹鸿玲持有本公司股份3,055,563股,占比0.10%[67] - 董事汪孟德持有融创中国股份17,177,000股,占比0.16%[70] - 董事高曦通过股份奖励计划持有本公司尚未归属股份62,500股,占比0.002%[68] - 董事曹鸿玲通过股份奖励计划持有融创中国尚未归属股份625,000股,占比0.006%[71] - 王励弘持有融创中国债权证金额333美元,占同类已发行金额244,402,264美元[73] 资金用途和股息政策 - 公司上市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90.42亿港元[9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的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21.51亿港元[95]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原定用途中60%即54.04亿港元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95] - 期内实际已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1.01亿港元[95] - 智能管理系统升级项目剩余未动用资金3.13亿港元[95] - 社区增值服务项目资金已全部动用8.7亿港元[95] - 董事会决议将投资并购用途下调至6.38亿港元[93][95]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新增分配至8.4亿港元[95] - 全部剩余款项预计于2028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毕[95] - 派付股东股息43.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4.82亿元略有减少[109] - 派付股东股息为人民币438.069百万元,同比下降2.3%[112] - 公司向股东宣派股息438.07百万元人民币[190] - 公司未就2025年上半年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97] 资产处置和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融远投资以人民币8.2662亿元对价转让广⻄彰泰融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79] - 公司计划以8.266亿元人民币的总对价出售其持有的广西彰泰融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194] 其他运营数据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底的99,704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5,885千元人民币,增幅6.2%[17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内折旧费用为16,945千元人民币,其中15.4百万元计入销售成本,1.5百万元计入行政开支[173]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底的69,217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6,313千元人民币,降幅18.6%[174] - 租赁负债从2024年底的120,800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5,585千元人民币,降幅12.6%[174]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底的1,448,495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410,964千元人民币,降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