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科技(01666)
icon
搜索文档
同仁堂袪暑品种 全面铺货终端药店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4 14:44
从7月以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烧烤模式,与空调、冷饮、WIFI关注度同样飙升的还有各类具有清热祛 暑、化湿和中、益气生津等功效的袪暑药品。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 技公司")调整产能,提升效率,供应仁丹、藿香正气水等袪暑产品及时充分供应。 仁丹、藿香正气水等具有清热解暑、提神醒脑、祛暑化湿、解表和中等功效,是家庭药箱中重要的袪暑 产品。针对市场要货需求,同仁堂科技公司提前安排生产计划,增加暑期用药人员排班,同时在袪暑品 种的原材料采购与鉴别、前处理炮制、制药与质检环节开通"绿色通道"。 赶紧了解一下吧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不断提升现代化、智能化设备使用比例,例如在仁丹生产中,引入离心式包衣造粒 机,对各生产工序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据了解,离心式包衣造粒机利用离心力使物料有序运动,配合 精准雾化喷涂与自动化控制,只需预先设定好相关参数,机器便能自动完成后续操作。 为了避免藿香正气水在服用时的刺激气味,企业引入的藿香祛暑软胶囊生产线开足马力,研配间的真空 乳化搅拌持续运转,化胶罐内的明胶和甘油在上下翻涌,压丸工序的滚模式软胶囊机稳定运行,内外包 装线紧密衔接,各个工序如齿轮般紧密咬合。目前, ...
同仁堂科技公司:中药飘香 京城消夏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2 15:35
产品展示与市场活动 - 公司携带应季产品如枇杷露、鲜制阿胶糕、香产品等亮相京城重大活动及夏日消费市场[1] - 在惠民大集活动中,公司"大健康板块"产品成为"团宠",展示香串、香囊、燃香、精油等100余个单品[2] - 产品结合中医药"药香同源"理念,开发安平香、安康香等五大系列,涵盖燃香、冷香、精油香薰等类型[2] - 枇杷露含30%枇杷鲜果原浆,即食阿胶糕多口味,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4] - 活动持续两周,走进街道社区等多元场景[4] 中医药文化推广 - 参与北京卫视《养生堂》"健康中国行"活动,主题为"夏至补肾阳"[6] - 展示夏季滋补产品如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以及鹿角胶、阿胶糕等食品类产品[9] - 通过产品展示与体验互动传播中医药文化[9] - 在亚投行年会上展示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包括"挂旗"等古法精髓[13] - 阿胶制作需90余天40余道工序,传承260年[13] 文创产品开发 - 将制药工艺与制香非遗结合,开发近200款具有安神、静心功效的产品[15] - 产品包括香串、香囊、燃香、精油等,成为亚投行年会热销爆款[13][15] - 文创产品融合东方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场景,受到国际嘉宾欢迎[15] - 香产品设计多样,包括香珠、手串、发簪、香牌等佩戴形式[2] 国际影响力 - 在亚投行年会上向国际嘉宾展示中医药文化,获得高度评价[11][13] - 国际嘉宾对阿胶制作技艺表示震撼,希望更多向世界宣传[13] - 产品改变了国际嘉宾对中药的传统认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优秀载体[15]
同仁堂科技为“北岸吉市”添香气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2 12:41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旗下文创香产品参与北海公园"北岸吉市"展销活动 旨在打造多元文旅消费新场景 [1] - 文创香产品基于"药香同源"理念 结合制药工艺与非遗制香技术 开发7大系列100余款产品 涵盖熏香 手串 挂饰 精油等类型 [3] - 现场展销结合节令特点 推出端午香囊 夏季驱蚊熏香等应季产品 并主推"四季合香"礼盒等伴手礼 [8][10]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产品融合中医药古方(如牛黄清心丸 苏合香丸)与现代设计 推出全药珠手串 饶玉冷香串等兼具养生功能的时尚饰品 [5][6] - 液体香氛类产品突破传统形态 以"心悦 无虞 有斐"等创新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 [8] - 产品凭借时尚外观与保健功能获各年龄段青睐 部分消费者因此对中医药文化产生兴趣 [10] 品牌文化输出 - 以"本草之约"为品牌理念 通过"以药制香 以香养生"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 [8] - 产品将中医理论(如四季养生)融入香方设计 如"四季合香"礼盒对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 [10] - 通过市集等线下场景 实现中医药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沉浸式传播 [10]
同仁堂科技(01666)拟委任张春友为执行董事及总经理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07:17
高管变动 - 邸淑兵辞任公司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席、战略与规划委员会主席及授权代表职务,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 [1] - 陈加富辞任公司董事、战略与规划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 [1] - 冯智梅辞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 [1] - 邸淑兵、陈加富及冯智梅辞任董事职务将在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后再次召开的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1] 新任高管任命 - 董事会建议委任张春友为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 [2] - 董事会建议委任温凯婷为公司执行董事及总会计师 [2] 董事职务调整 - 非执行董事张毅调任为执行董事,任期自2025年6月4日起至本届董事会任期结束,可连选连任 [3] - 执行董事邸淑兵调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 [3] - 执行董事陈加富调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 [3] - 执行董事冯智梅调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 [3] 董事会领导层调整 - 张毅当选为公司董事长,并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战略与规划委员会主席 [4] - 张毅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 [4]
同仁堂夏日养生潮吹到地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8 11:41
同仁堂科技公司大健康产品展示 - 公司在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展示品类众多、功能各异的大健康产品,包括阿胶糕、香牌、本草化妆品等,展现老字号康养力量和创新能力 [3] - 公司已形成阿胶系列健康食品、健康饮品、鹿制品、化妆品、香产品、消杀产品六大品类的大健康品种矩阵 [3] - 公司积极推动品牌联合、产品共建、渠道专销、跨界合作,大健康产品板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 阿胶产品与制作工艺 - 阿胶糕以同仁堂阿胶为基底,加入冰糖、黄酒、大枣、核桃、黑芝麻等辅料熬制而成 [7] - 同仁堂阿胶技艺传承260年,从驴皮到阿胶需历时90余天、40余道工序 [7] - 现场阿胶熬制展示吸引游客围观,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直观认识 [7][9] 中医药香产品开发 - 公司基于经典名方开发近两百款香产品,具有安神、静心、扶正功效,结合制药工艺与制香非遗技艺 [9] - 产品包括牛黄清心丸方子手串(开窍安神)、苏合香丸方子手串(芳香温通)等,吸引大量观众购买 [11] 本草化妆品布局 - 公司挖掘特色植物美容精髓,开发人参维生素E乳等产品,添加人参根提取物,主打滋润功效 [13] - 化妆品板块形成祛斑霜特殊用途品种群、个护产品、膏霜产品、口腔及头发护理日化产品 [13] 中医药文化推广 - 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集中展示中医养生保健精华,同步启动北京市中医药文旅消费季 [15] - 公司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市民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推动行业发展成果惠及公众 [15]
科博会上 GET同仁堂的养生“潮点”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3 17:13
公司产品策略 - 坚持"配方独特 选料上乘 工艺精湛 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 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变化 [2] - 筛选临床价值高 用户粘性好 市场需求长期看好的单品组成产品矩阵 [2] - 推出"御药300"系列 六味地黄丸系列 儿药系列 阿胶系列等核心产品线 [2] 传统中药业务 - "御药300年"传承系列包含24个中成药品种和10个滋补膏方品种 [6] - 京制牛黄解毒片 六味地黄丸等经典药品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 [8] - 通过历史名药经方展现中医药文化传承脉络 [6] 大健康创新业务 - 开发同仁堂个性化皮肤测试仪 采用5颗高清摄像头和结构光技术实现25秒全脸扫描 [10] - 旗下麦尔海生物推出本草化妆品系列 包括美白润肤面贴膜 防脱固发洗发露等产品 [12] - 本草之约香产品系列包含五大系列100余单品 涵盖燃香 冷香 精油香薰等类型 [16] 非药板块布局 - 发展阿胶食品 健康饮品 健康食品等大健康产品群 [12] - 食用阿胶采用三闷三晾传统工艺 枇杷果肉饮料含30%以上原浆 [12] - 开发御300手作制香礼盒 苏合悦馨冷香饰品等文创产品 [14] 技术融合创新 - 将AI智能科技与传统中医药有机结合 [8] - 制药工艺与制香"非遗"技艺相结合 开发具有安神 静心功效的香产品 [17] - 苏合悦馨系列基于经典苏合香丸配方改良而成 [16]
同仁堂科技:“聚焦”战役 提升营销效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30 15:54
公司战略与营销 - 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品种与渠道建设,推广资源向大品种、中线品种、御药300年、阿胶、儿药等倾斜,形成结构清晰的品种群 [1] - 营销聚焦"插旗行动",覆盖山东、广西、河北等10个重点省份,累计开展206场活动,举办终端推广近1500场次,实现重点省份巩固与空白市场覆盖 [9] - 通过"京牛冰雪季"和"京东超级品牌日"活动,结合亚冬会热点与年轻受众心理,推出创新营销策略 [11] 核心品种表现 - 优化西黄丸、京制牛黄解毒片、六味地黄丸系列价格体系与运营策略,三品种覆盖全国30个以上省份 [9] - 京制牛黄解毒片、补中益气丸、加味逍遥丸在"养生钜惠"活动中成为爆品,订单量显著提升 [13] - 西黄丸、京制牛黄解毒片通过AI短片《AI"丸"儿转养生宇宙》引发年轻群体共鸣,成为春季养生热搜词 [14] 品牌传播与创新 - 设计"养生slogan"海报(如加味逍遥丸"情绪堵车时,我走ETC车道"),在地铁、公交站等场景吸引路人关注 [12] - 结合冰雪运动热点,在哈尔滨策划"袪火养生潮"活动,强化京制牛黄解毒片的品牌认知 [11][14] - 采用跨次元创意(如博物馆文物、外星人元素)制作短视频,提升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效率 [14]
同仁堂科技(0166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41
公司股权与架构信息 -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同仁堂科技的最终控股公司[9]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中国注册成立,同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同仁堂科技的直接控股公司[9] - 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4年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2013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2018年5月转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公司子公司[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持有6亿股,占内资股92.01%,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46.85%[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仁堂集团通过同仁堂股份间接持有6亿股,另直接持有948万股内资股和764.9万股H股,合计占内资股93.46%,占H股1.22%,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48.18%[141][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袁赛男持有3573.2万股H股,占H股5.68%,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2.79%[141][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高瓴资本顾问有限公司间接持有4.6106亿股H股和155.7万股H股,占H股7.58%,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3.72%[141][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仁堂股份和集团公司合计持有617,129,000股,占内资股93.46%、H股1.22%、有投票权股份48.18%[143] - 袁赛男持有35,732,000股H股好仓,占H股5.68%、有投票权股份2.79%[143] - Hillhouse Capital Advisors, Ltd.持有47,663,000股H股好仓,占H股7.58%、有投票权股份3.72%[1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同仁堂股份直接持有公司46.85%的权益[2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同仁堂股份直接持有公司非全资子公司同仁堂国药33.62%的权益[200] - 公司、同仁堂股份、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小白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同仁堂数字科技25%、25%、26%和24%的权益[200] - 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同仁堂股份持股51.98%[200] - 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国药和同仁堂数字科技均为公司的关连人士[200] - 同仁堂国药集团与集团、同仁堂数字科技与集团的持续交易,以及同仁堂国药集团与同仁堂股份集团的持续交易构成公司的持续关连交易[200] 管理层变动 - 顾海鸥于2024年1月22日辞去董事长职务,邸淑兵于同日获委任为董事长[11][13] - 金涛于2024年6月12日退任非执行董事,张毅于同日获委任[11][13] - 丁良辉于2024年6月12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兆彬于同日获委任[11][13] - 苏莉于2024年6月12日退任监事长,郭雯于同日获委任[13] - 李元红于2024年6月12日退任监事,李玫于2024年5月14日获委任,6月12日生效[13] - 翁美仪于2024年10月29日辞去公司秘书职务[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72.59644亿元,较去年同期67.73463亿元增长7.18%[22][24][27][3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8.86933亿元,较去年同期9.92313亿元下降10.62%[22][24][27][33] - 2024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21795亿元,较去年同期5.90188亿元下降11.59%[22][24][27][33] - 2024年每股收益0.41元,2023年为0.46元;每股股息0.18元,与2023年持平[22][24][27][33] - 2024年毛利率39.64%,净利率12.22%,资产负债率29.45%,股本回报率8.73%,资产回报率6.16%[22][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费用为13.08亿元(2023年:10.81亿元),销售费用率为0.18(2023年:0.16);管理费用为5.80亿元(2023年:6.34亿元),管理费用率为0.08(2023年:0.09);财务收益净额为857.7万元(2023年:财务费用净额4604.9万元),财务收益率为0.0012(2023年:财务费用率0.0068)[72][73][74][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率为39.64%(2023年:42.04%),净利率为12.22%(2023年:14.65%)[75][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研发费用(不含员工福利、折旧及摊销)为8482.3万元(2023年:1.18亿元),占净资产0.83%(2023年:1.22%),占收入1.17%(2023年:1.74%);含员工福利等的研发费用为1.58亿元(2023年:1.85亿元),占净资产1.55%(2023年:1.92%),占收入2.17%(2023年:2.74%)[76] - 2024年研发支出(不含员工福利、折旧及摊销)为8482.3万元,占净资产0.83%,占收入1.17%;含相关费用为15766万元,占净资产1.55%,占收入2.17%,均较2023年下降[80] - 2024年资本开支为2.15亿元,2023年为1.08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及购买设备[81][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诺约7794.5万元,2023年为4261.8万元[85][9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72596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773463千元人民币[107] - 2024年中药产品销售收入7195198千元人民币,占比99.11%;2023年为6708635千元人民币,占比99.04%[107] - 2024年五大客户收入占公司总收入50.83%,最大客户占31.09%;2023年分别为43.02%和23.61%[119] - 2024年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公司总采购额31.24%,最大供应商占10.47%;2023年分别为28.85%和5.46%[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可供分派储备约为31.74841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1.35383亿元[128][135] - 报告期内,集团现金捐款为10万元,2023年为21.4万元[130][13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有56个产品线单品销售额超人民币500万元,9个单品销售额超人民币1亿元[47] - 公司主要产品中,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金匮肾气丸和加味逍遥系列销售额分别增长10.71%、14.85%、17.14%、3.45%和5.02%[47] - 2024年同仁堂国药及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7,339.9万元,同比增长7.04%,归属净利润45,633.4万元,同比下降6.29%[53][56] - 2024年六家中药材原料生产型子公司合计实现销售收入48,291.1万元,同比增长13.76%[54][57] - 2024年中药产品销售收入7195198千元人民币,占比99.11%;2023年为6708635千元人民币,占比99.04%[107]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中药产品在中国大陆销售额5897495千元,占比81.24%;境外销售额1297703千元,占比17.87% [104] - 2024年广告服务收入在中国大陆为10834千元,占比0.15%;服务收入在中国大陆为5045千元,占比0.07%,境外为48430千元,占比0.67%;特许权费收入境外为137千元,占比0.00% [10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是“同仁堂”成立355周年,也是“同仁堂服务年”全新征程的开端[28] - 2024年中药行业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各细分领域销售下滑,公司面临原料价格上涨等挑战[29] - 公司调整营销策略,整合内外资源,实施多元化营销战略以提升竞争力[30] - 公司推进重大品种战略实施、销售模式转型升级等关键任务[28] - 2024年市场环境变化,医药行业受影响,公司面临销售业绩下滑、原材料价格攀升、成本高和门店客流量减少等挑战[34] - 公司调整市场策略,实施多元化、全方位立体营销战略,提升消费者体验,拓宽销售渠道[34] - 未来中医药行业或步入常态化增长周期,业内企业分化,产业链因科技赋能发展,人才培养体系优化[36][41] - 2025年是公司全面践行“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将围绕规划和大品种战略推进举措,优化管理体系,改革营销体系[37][42] - 生产供应方面,公司面临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挑战,密切监控市场信息,控制采购成本[45] - 营销方面,公司开展“焕彩行动”等主题活动,以“调节渠道、稳定价格、赋能终端”为原则,协调多维度渠道[46] - 公司各生产单位利用营销亮点安排生产,优先生产大品种、高产值和季节性产品,提升工商连接确保供应[45] - 2025年集团围绕“提质增效”,生产上优化流程,营销上优化策略和体系[96][1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鲗鱼涌英皇道979号太古坊一座27楼[18] - 2024年集团无重大投资,截至报告日期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计划[86][93] - 2024年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事项[87][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被抵押资产和或有负债,与2023年情况相同[82][83][89][90] - 集团外汇风险主要涉及港币,无外币对冲政策,通过关注汇率变动管理风险[84][91] - 董事会建议以2024年末已发行并缴足的1280784000股为基数,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8元(含税),总计230541000元,与2023年相同[109][115] - 2024年同仁堂控股及其子公司为最大客户,收入2257367000元[119] - 2024年公司从同仁堂控股及其子公司采购额占比5.25%,采购金额为182292000元[119] - 非居民企业股东(通过深港通持有除外)分派末期股息时按10%税率预扣企业所得税[110][116] - 个人股东(通过深港通持有除外)分派末期股息时一般预扣10%作为个人所得税[111][116] - 通过深港通持有H股的个人股东或证券投资基金,分派末期股息时按2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112][117] - 2024年内公司股本无变动,详情载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17[132][139] - 2024年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满足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第8.08条的公众持股量要求[133][140]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期末无库存股份[145] - 集团主要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和运营风险[146] - 国家法规标准和监管力度趋严,集团面临安全生产和环境管理投资成本增加风险[147] - “同仁堂”品牌知名度高,突发事件或不实报道影响集团及产品销售[148] - 集团中成药生产环节多,可能出现偶发问题致经济和声誉损失[149] - 2024年集团落实依法治企战略,加强合规管理,无重大法律风险事件[157] - 股东根据中国法律和公司章程无优先认购权[161] - 物业租赁框架协议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年度上限均为6000万元人民币[168][170][173] - 2024年物业租赁框架协议下短期租赁费用为101.8万元人民币,新增使用权资产为45.4万元人民币,未超年度上限[171][174] - 分销框架协议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2023 - 2025年年度上限分别为26.8亿元、30亿元、34.5亿元人民币[176][178] - 2024年分销框架协议下公司向同仁堂集团销售额为22.45862亿元人民币,未超年度上限[179] - 总采购协议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180] - 公司产品销售利润率约为45%[177] - 销售框架性协议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2024 - 2025年年度上限分别为26.8亿、30亿和34.5亿元,2024年销售金额为22.45862亿元未超上限[182][183] - 集团销售给同仁堂集团产品价格按合理成本加约45%毛利率厘定[182] - 采购框架性协议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2024 - 2025年年度上限分别为5亿、5.5亿和6亿元,2024年采购金额为1.22655亿元未
同仁堂科技(0166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0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收入为72.59644亿元,较上年同期67.73463亿元增长7.18%[4] - 2024年净利润为8.86933亿元,较上年同期9.92313亿元下降10.62%[4] - 2024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5.21795亿元,较上年同期5.90188亿元下降11.59%[4] - 2024年每股收益为0.41元,2023年为0.46元[4] - 2024年每股股息为0.18元,与2023年持平[4] - 2024年年度总综合收益为9.53635亿元,2023年为10.41687亿元[13] - 2024年资产总计14,408,591千元,较2023年的13,507,742千元增长6.67%[15] - 2024年权益合计10,165,079千元,较2023年的9,651,885千元增长5.32%[16] - 2024年负债合计4,243,512千元,较2023年的3,855,857千元增长10.05%[16] - 2024年集团收入725,964.4万元,较上年677,346.3万元增长7.18%;净利润88,693.3万元,较上年99,231.3万元下降10.62%;归属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2,179.5万元,较上年59,018.8万元下降11.59%[85]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药产品销售收入为71.95198亿元,2023年为67.08635亿元;广告服务收入2024年为1.0834亿元,2023年为1.115亿元;服务收入2024年为5.3475亿元,2023年为5.3282亿元;品牌使用权收入2024年为0.0137亿元,2023年为0.0396亿元[28] - 2024年同仁堂国药及其子公司销售收入147,339.9万元,同比增长7.04%,净利润45,633.4万元,同比下降6.29%[91] - 2024年六家中药材原料生产型子公司销售收入48,291.1万元,同比增长13.76%[92] 成本与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成本为43.82156亿元,2023年为39.25906亿元[11] - 2024年销售费用为13.07669亿元,2023年为10.80544亿元[11] - 2024年管理费用为5.79623亿元,2023年为6.33875亿元[11] - 2024年原材料、商品及消耗品消耗为29.63249亿元,2023年为31.69287亿元[37] - 2024年研究开发费用(含员工福利等)为15.766亿元,2023年为18.5469亿元[38]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130,766.9万元,销售费用率0.18;管理费用57,962.3万元,管理费用率0.08;财务收益净额857.7万元,财务收益率0.0012[101] 财务收益与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财务收益为7.6874亿元,财务费用为6.8297亿元,财务收益净额为0.8577亿元;2023年财务收益为9.5351亿元,财务费用为4.9302亿元,财务收益净额为4.6049亿元[34] 处置子公司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处置子公司收益为4.6287亿元,2023年为0[35] 所得税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和2023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非高新技术企业为25%,中国香港盈利适用所得税税率2024年和2023年均为16.5%[40] - 2024年当期所得税费用为168,480千元,2023年为189,453千元;递延所得税借项/(贷项)2024年为5,798千元,2023年为(19,311)千元[41] - 2024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1,061,211千元,适用加权平均税率21.2%;2023年为1,162,455千元,适用加权平均税率20.0%[43] 合同负债与相关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合同负债为1.76606亿元,2023年为2.06651亿元[28] - 2024年年初已确认的与合同负债有关的收入为1.95767亿元,2023年为2.10427亿元[32] - 管理层预期2024年12月31日确认的合同负债大部分将在一年内履行完并转为收入[30] 经营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报告经营分部总收益为8,175,279千元,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7,259,644千元[55] - 2024年本公司分部收入4,458,275千元,同仁堂国药分部收入1,473,399千元,其他分部收入2,243,605千元[55] - 2024年各经营分部年度利润总计886,933千元,其中本公司211,175千元,同仁堂国药493,057千元,其他182,701千元[55] - 2024年各经营分部总利息收入76,231千元,总利息支出64,461千元[55] - 2024年各经营分部总折旧和摊销费用为289,650千元(房屋及建筑物等折旧182,249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98,910千元、其他长期资产摊销8,491千元)[55] - 2024年各经营分部总所得税费用为174,278千元,其中本公司36,131千元,同仁堂国药91,769千元,其他46,378千元[55] - 2023年公司、同仁堂国药、其他分部收入分别为4074111千元、1376532千元、2390155千元,总计7840798千元[57]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6773463千元,其中某一时点确认收入6755878千元,某一时段内确认收入17585千元[57] - 2023年年度利润总计992313千元,其中公司、同仁堂国药、其他分别为361367千元、534618千元、96328千元[57]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应收账款及票据净值为1103565千元,2023年为888333千元[63] - 2024年四个月以内应收账款及票据为864645千元,2023年为658952千元[65] - 2024年应付款项减值准备为69752千元,2023年为64123千元[66] - 2024年应付账款及票据为1015258千元,2023年为1376743千元[71] - 2024年四个月以内应付账款及票据为877920千元,2023年为1215948千元[71] 法定盈余公积金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按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约为31006000元,2023年为51796000元[75] 大客户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有一名客户收入占集团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入百分之十或以上,收入为2257367千元,2023年为1600741千元[61] 股息派发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宣告派发的上年股息分别为230,541,000元和204,925,000元,2025年董事会建议按每股0.18元(含税)派2024年度股息,总额230,541,000元[46] - 董事会建议以2024年末1,280,784,000股为基数,每股派末期股息0.18元(含税),总计230,541,000元,预计2025年8月11日完成派发[80] - 非居民企业H股股东(除深港通)按10%税率预扣企业所得税,个人H股股东(除深港通)一般预扣10%个人所得税,深港通H股个人股东或基金按20%税率代扣[80][81] 产品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销售额超500万元产品56个,超亿元产品9个[89] - 主导产品中,六味地黄丸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0.71%、生脉饮口服液系列增长14.85%、感冒清热颗粒系列增长17.14%、金匮肾气丸系列增长3.45%、加味逍遥系列增长5.02%[89] 研发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的创新药芪参颗粒获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89] - 集团持续推动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等经典名方研发工作[89] - 集团针对京制牛黄解毒片、附子理中丸等产品开展药理机制研究[89] - 集团针对生脉饮口服液、杞菊地黄丸等产品开展临床研究[89] 公司资金状况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12,948.8万元,银行定期存款16,420.5万元[95] - 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500.0万元,年利率3.588%,非流动银行借款即期部分104,696.6万元,长期借款120,233.2万元,年利率2.577%[96] 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575,115千元,2023年为3,448,844千元,增长3.66%[1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0,833,476千元,2023年为10,058,898千元,增长7.70%[1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402,041千元,2023年为1,616,972千元,下降13.30%[1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841,471千元,2023年为2,238,885千元,增长26.91%[16]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值1,440,859.1万元,非流动负债140,204.1万元,流动负债284,147.1万元[97] 公司财务比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公司流动比率3.81,速动比率1.93,应收账款周转率9.84,应付账款周转率4.00,存货周转率1.47[99] - 2024年末公司资本负债比率0.22[10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39.64%,净利率12.22%[102] 资本开支与承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2.15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及购买生产设备[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与生产设施建设有关的已签约但未反映在合并财务报表内的资本承诺约为人民币7794.5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261.8万元[109] 投资与收购事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截至公告日期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计划[111] - 2024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事项[112] 公司治理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严格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有守则条文[117] - 截至报告期末,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清霞女士、詹原競先生及李兆彬先生组成,李兆彬为委员会主席[118] - 2024年6月12日起,李兆彬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丁良辉不再担任[118] - 2024年内审核委员会举行了四次会议,2025年3月20日也举行了会议[119][120] 证券交易与核数师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期末无库存股份[122]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获委任为公司2024年度核数师[123] 业绩公告与年报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绩公告将在公司网站及香港联交所网站刊载,公司将适时提供2024年年报并在相关网站刊载[124] 公司历史与税收优惠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于2000年3月22日在中国北京注册成立,2000年10月31日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2010年7月9日转至主板上市[18] - 公司2000 - 2002年度免缴企业所得税,2003 - 2005年度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旧法下15%优惠税率,免税款转不可分配免税基金[76] 会计准则变化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开始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准则修订,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1] - 2025年起有多项新订及修订准则将强制实行,公司认为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3]
同仁堂科技(0166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0 17:00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收入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2.6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公司所有者之利润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6.4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公司所有者之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3元[4] - 公司上半年收入达40.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4] - 公司上半年财务收益净额为1.16亿元人民币[25] - 公司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10.77亿元人民币[29] - 公司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人民币[31] - 公司拟派发2023年度现金股息每股0.18元人民币[31] - 公司总资产为142.89亿元人民币[8][9][10] - 公司权益合计为98.46亿元人民币[9][10]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50亿元人民币[9][10] - 公司流动负债为44.43亿元人民币[9][10] - 公司总资产为1,350.77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总负债为385.59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期内利润为55.99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利息收入为3.95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利息支出为2.49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房屋及建筑物、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85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39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存贷跌价准备计提为1.11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非流动资产增加为16.77亿元人民币[44]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中药制造和销售,主要经营地为中国内地及香港[16] - 中国内地产品销售收入为35.5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87.7%[24] - 广告服务收入为595.4万元人民币,服务收入为3,038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分为本公司分部、同仁堂国药分部和其他分部,三大分部收入合计为40.50亿元人民币[41] - 本公司分部收入为27.21亿元人民币,同仁堂国药分部收入为6.10亿元人民币[41] - 本公司分部利润为3.03亿元人民币,同仁堂国药分部利润为2.24亿元人民币[41] - 大品种发展战略稳步推进,销售额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产品9个,销售额介于人民币1千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产品27个[66] - 主导产品如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西黄丸、生脉饮口服液等销售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66] -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的创新药芪参颗粒顺利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68] - 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国家实验室项目认证[68] - 六家中药材原料生产型子公司销售收入达人民币26,418.6万元,同比增长50.20%[69]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42.89亿元人民币[8][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合计为98.46亿元人民币[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50亿元人民币[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4.43亿元人民币[9][10] - 公司总资产为1,350.77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总负债为385.59亿元人民币[47] - 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为12.9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34.3%[35] - 应收账款及票据中第三方应收账款为6.47亿元人民币,关联方应收账款为3.78亿元人民币[33] - 应收账款及票据的账龄主要集中在4个月以内,占比79.3%[35] - 应付账款总额为9.73亿元人民币,主要为4个月以内的应付账款[39] - 公司股本为12.81亿股,包括内资股6.53亿股和H股6.29亿股[37] 现金流量情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53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上半年使用权资产增加3,748.4万元人民币,房屋及建筑物、厂房及设备增加8,772.3万元人民币[3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394,207.0万元[71] - 公司短期借款为人民币1,694.2万元,长期借款为人民币173,907.6万元[72] 关联交易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的商标使用费为2.35亿元人民币[57]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续签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使用期限从2021年4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58]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续签销售框架性协议,有效期三年,从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58]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续签广告代理框架协议,有效期三年,从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58]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续签物业租赁框架协议,有效期三年,从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58]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签订土地使用复租赁协议,租赁期五年,年租金为8,730,000元人民币[58] - 公司向最终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销售中药相关产品15.16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从最终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和合营企业采购中药相关产品5,309.1万元人民币[60] - 公司从最终控股公司的子公司采购独家经销产品4,718.8万元人民币[60] - 公司从最终控股公司